入藥部位
子實體。
性味
味甘,性平。
歸經
歸肺、脾、大腸、肝經。
功效
補氣養血,潤肺,止血,降壓,抗癌。
主治
用於氣虛血虧,四肢搐搦,肺虛久咳,咯血,吐血,衄血,血痢,痔瘡出血,婦女崩漏,高血壓病,便秘,眼底出血,子官頸癌,陰道癌,跌打損傷。
相關配伍
1、新久泄痢:乾木耳50g(炒),鹿角膠12.5g(炒)。為末,每服15g,溫酒調下,日二次。(《御藥院方》)
2、老年生瘡久不封口:將木耳用瓦焙焦,研末,過篩。取木耳粉兩份,白糖一份,加水調成膏,攤在紗布上,敷於患處,早晚各換1次。
3、產後虛弱,抽筋麻木:木耳30g,陳醋浸泡,分5-6次食用,日服3次;又方:木耳、紅糖各15g,蜂蜜31g,蒸熟分3次服用;又方:木耳12g,千年健、追地風各9g,先煎千年健、追地風,去渣,再煮入木耳加適量白糖,吃木耳喝湯,日分2次服。(4~5方出自《中國藥用真菌》)
用法用量
5~30g;或作食品用;或燒炭存性研末。
禁忌
虛寒溏瀉者慎服。
採集加工
夏、秋採集,曬乾或放到烘房中烘乾,溫度由35℃逐漸升高到60℃,烘乾。
生長環境
產于吉林、黑龍江、遼寧、內蒙古、廣西、雲南、貴州、四川、湖北、陝西、浙江。
藥材性狀
子實體膠質半透明,有彈性,薄片耳狀,直徑達12cm,厚約2mm,以側生短柄同著於基質上,邊緣不整齊波狀;外面紫褐色,疏生短茸毛,邊緣部分較密;裡面平滑,暗褐色至紫褐色,子實層發達,淡紫褐色;孢子彎長方形或圓柱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