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簡介,詞典編者名單,簡介,前言,凡例,條 目,字型、字形和詞形,讀音問題,詞 性,釋 義,例 證,
簡介
《明清吳語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5
16開(B5),915頁,正文848頁(內含字表、文獻目錄等),其餘為索引
定價:198元
詞典編者名單
主編:石汝傑、宮田一郎(日)
審稿委員:
蘇州大學中文系 王 邁
責任編輯:陳 崎
簡介
石汝傑著
由石汝傑和宮田一郎兩位先生主編、十幾位吳語研究專家參編的《明清吳語詞典》,2005年1月由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發行了。
與以往的吳語研究著作和詞典相比,引書廣博、收詞齊全是該詞典的一個顯著特點。該詞典共收詞語16843條,與以前出版的《簡明吳方言詞典》(收詞語5000餘條)、《吳方言詞典》(收詞語8000餘條)相比,無論是詞目數量還是篇幅規模都要大得多。其次,總體看,該詞典不僅注重收列常用義,而且注意考釋生僻義,義項齊全,分項合理,排列得當。如“盤”,《簡明吳方言詞典》共收四義,《吳方言詞典》收六義。該詞典凡收十五義。同時,編寫方法先進、編排體例合理是該詞典的第三個特點。
總之,《明清吳語詞典》全面展示了明清吳語辭彙的面貌,資料豐富,收詞齊全;考釋精當,義項完備;體例合理,便於使用。既是一部高質量的斷代方言詞典,又可看作是一部有特色的近代漢語詞典。它是明清吳語研究集大成性的、創造性的、標誌性的成果。
前言
明、清兩代是吳語的近代時期,因為在已知的文獻中,只有到明代,才出現了跟現代吳語有明顯血緣關係、語言面貌相近的材料。要追溯吳語的過去、探究其現在,必須從這一時期的材料出發。就整個漢語來說,對近幾百年來的辭彙的研究是個薄弱點,而方言辭彙的歷史研究,就更少了。我們希望這部詞典能為學界提供一個區域方言的比較完備的歷史詞庫。當然,我們也希望這本詞典能作為進一步研究吳語辭彙發展歷史的出發點。
詞典以明清時代吳語地區作者的作品為主要對象。所謂吳語文獻,是指大部或部分用吳語(蘇州話的很多)寫作的作品,包括:(1)民歌、歌謠;(2)戲劇,尤其是明清傳奇;(3)彈詞;(4)小說(包括“吳語小說”和基本用官話寫作的小說,如“三言二拍”、《型世言》等);(5)地方志;(6)字書、韻書;(7)筆記等文獻;(8)方言聖經;(9)外國人編寫的詞典和教科書。從現有文獻的整體數量來說,我們搜羅的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肯定還有很多的遺漏,如清末民初在上海、蘇州等地出版的大量報刊雜誌上的資料就沒能收羅進來(參見《中國近代文學大系·史料索引集》,上海書店出版社,1996)。
詞典儘量羅列明清時期文獻中的吳語詞語,不管現代說不說,都收錄。如:
咦要我支持拜節個茶湯茶水,咦要我照管個男兒大細個點心。(山歌9卷)
吳俗呼家人為鼻頭。(笑府3卷)
(扯生走)(醜)慢點,還有說話商量來。(副)商量買北寺塔?阿是你打勿爽利來?走走! (翡翠園9出)
混堂里討盡子臭厭,賭場裡吃盡子醬瓜。(翡翠園8出)
吳語受人冷淡,輒雲“吃糟茄”、“吃醬瓜”。(墨憨齋定本傳奇·西樓楚江情12折)
我好好能搭倷說,倷啥格吃仔生人腦子實梗,對仔我生碰碰介! (九尾狐33回)
其中很多詞語現在還說,如“咦(又)、男兒大細(孩子、子女)、來(語氣助詞)、商量買北寺塔(諷刺無結果的、長篇大論的商量)、阿是(是……嗎)、好好能、搭(介詞,和)、倷(你)、啥格(什麼)、吃生人腦子(比喻口氣生硬)、實梗(這樣)、對仔(對、對著)、生碰碰([口氣]生硬)”等。但“吃糟茄、吃醬瓜、鼻頭”等今已不用,而原著則明確說是吳語詞。這些詞語都收入了本詞典,這既體現了歷史的真實情況,又為讀者理解方言的古詞義提供了可靠的依據。詞典還適當收錄了一部分明清時期吳地作家作品中很常見的白話詞語,以方便近代漢語辭彙的研究。
方言詞的書面形式很不確定,同音異形詞很多。我們根據語義和詞源,對同一詞語的各種不同寫法加以整理,採用符合詞源學原則而又比較合理的寫法作為主要詞目,其他形體都集中在這一項下,綜合其各種用例給予確切的釋義。希望這能為方言研究者、民間文學作品記錄者提供方言用字的依據。
語言的使用本身就是一種社會行為,有些已經消失的社會現象和事物,能藉助於詞語保存下來。詞典收錄了有關詞語,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從語言學的角度出發,把明清時代吳地的社會、歷史、民俗的史料加以整理,並製成索引,為學界提供檢索之便。同時,也是閱讀理解明清時期北部吳語區作家的作品提供更詳細更可靠的工具書。
本詞典利用計算機進行編纂。從500多種文獻中摘錄例句5萬多條,並全文錄入重要的文獻約近40種,構成了本書的基本資料庫,總計得19萬條記錄,約合950萬字。各位編者根據以上資料進行編寫。編寫稿匯總後,由主編根據體例加以整理修改,主要工作是調整體例,核實例句,斟酌釋義,還補充和改寫了大量的詞條。最終收入詞典的條目約17000條,總篇幅達到228萬字。
在日本著名漢學家宮田一郎教授的積極倡導下,蘇州大學和北陸大學於1992年結成了友好關係。作為兩校的第一個合作研究項目,就是編纂一部關於近代蘇州方言的詞典,最後根據實際情況定名為《明清吳語詞典》。詞典編纂過程中,有多位著名的吳語研究者(如翁壽元、錢乃榮、張家茂、劉丹青、汪平、李小凡、陶寰等各位)參加具體的編寫工作,還有研究漢語方言和近代漢語的專家應邀擔任審稿委員。這些都為提高詞典的質量提供了可靠的保證。
編寫這樣一部詞典,是很有意義的工作,也是一項艱巨的勞動,雖然我們花費了大量精力和時間,盡了最大的努力,但還會有種種缺點和問題,希望學界朋友給予指教。
凡例
條 目
為方便讀者閱讀明清時代的文獻,適當收錄當時的口語辭彙。
3 條目按照漢字的國語讀音的字母順序排列。同一漢字起頭的詞條列在一起,按照第二字的音序依次排列。
另附單字的筆劃索引。
4 條目用【】括起來,然後標註詞性,列出各個義項。如果漢字相同,讀音不同,則在不同音節下分別出條。
字型、字形和詞形
3 方言詞的書面形式往往不確定,以致同音異形詞很多,對此,本書不加以規範,也不考究方言本字。具體的處理辦法是:同一詞語有幾種不同的形體,選擇其中使用本字(或跟本字近似、或常用)的形體作為主條目,在該條相關義項下列出“又作××”,並附例句。其他形體的不單獨釋義,只在各該條下註明“見△△(主條目)”。
讀音問題
1 因為所收條目既有現代吳語方言(包括蘇州和其他地點)還用的,也有古方言的,另外還有夾雜官話成分的,所以有許多詞語難以註上合適的讀音。為了給讀者提供適當的參考,書末附錄現代蘇州話的同音字表,字表的標音使用國際音標。
2 如果原著中有對詞語的發音有說明,一併抄錄。
詞 性
1 本詞典的條目一般都加標詞性,用尖括弧(<>)括起來。詞類分為 以下13 類(粗體字表示正文中使用的簡稱)
另設“詞綴”,包括前後綴。
2 短語、熟語一般不標詞類,但歇後語標為“<歇>”。
3 部分後綴的處理:不能獨立使用,且與詞根結合較緊的,如“里”(白白里、測測里、輕輕里),與詞根一起作為一個詞處理,“里”又作為詞目單獨另列一項。
釋 義
1 釋義方式一般採用只列出國語對應詞的方式;必要時採用闡釋說明的方式。
在作詞義的解釋時,對於虛詞,列出國語里對應的形式,同時簡單說明其用法;如果沒有合適的對應詞,則儘量用簡明扼要的語句說明。
2 釋義一般只闡述基本詞義,必要時對詞的褒貶等附加意義加以說明。
例 證
1 本詞典以例證為根本,每個義項至少要有一條例證。為了較全面地反映詞語的歷史演變過程,注意採用不同時代、不同作者、不同體裁的作品的例證。
2 有些例證太長,則刪去少量無關緊要的語句,刪去的部分用省略號“……”表示。為了和釋義區分開來,例句前加上方框“□”。
4 原文中的夾注用圓括弧括起來,並加“原註:”二字,如:
燒香雖則是個好事,算來要費介二錢個放光。(原註:白銀曰放光。)(山歌9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