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版 次:1
頁 數:224
字 數:160000
開 本:32開
內容簡介
《明代蜀中望族:蓬溪席家》,16萬字,
胡傳淮編著,2013年7月由中國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席氏當有明之時,人文輩出,科甲蟬聯,文章相業,甲於全蜀,是有明一代盛極一時的名門望族。從明嘉靖至崇禎朝百餘年間,四川蓬溪席家一門四進士、一家七舉人、三人入《
明史》。席書及其孫席上珍,皆為進士;
席書與其弟
席春,皆位列三品九卿,故席家出現了“祖孫進士、兄弟九卿”之盛況,此事在全國傳為美談,還被明代文壇泰斗
王世貞載入了《皇明盛事》一書中。明代大哲學家
王守仁《祭元山席尚書文》讚揚席書:“真可謂豪傑之士,社稷之臣矣。”明代狀元、大學者
楊慎《玉山翔鳳賦》讚揚“席氏為西蜀名家”。目前學術界對蓬溪明代席氏研究還是空白,這必然影響到對明詩、明代文學、明代政治、明代歷史的深入研究。因此,
胡傳淮先生用了十餘年時間,收集有關席書及其家族的資料,編著成《明代蜀中望族:蓬溪席家》一書,企望從整體上全面介紹席書及其家族,以期改變目前席氏研究薄弱之局面。
序言
《明代蜀中望族:蓬溪席家》序言
席氏為明代四川望族。明代禮部尚書加武英殿大學士
席書、吏部侍郎
席春、戶科給事中
席彖三兄弟,合稱“三鳳”,為席氏三傑。在席氏眾多英才中,席書更是佼佼者。
席書(1461—1527),字文同,號元山。據清代道光本《席氏族譜》載:其祖先原籍山西省平陽府臨汾縣(今山西省臨汾市),南宋末年,始遷蜀,入籍蜀中遂寧縣席家溝(今屬
遂寧市蓬溪縣吉祥鎮)。入川始祖為席友軫,至第七世
席書,席家人文蔚起,科甲連綿,仕途顯赫,望重西川,席氏家族進入鼎盛時期。其中,席書於弘治三年(1490)進士,歷任山東郯城縣知縣、工部都水司主事、戶部山東司員外郎、河南按察司僉事、河南按察司副使、貴州提學副使、河南布政司右參政使、浙江按察司按察使、山東布政司右布政使、雲南布政司右布政使、福建布政司右布政使、右副都御史巡撫湖廣、都察院右都御史、南京兵部右侍郎,累官至光祿大夫、柱國少保兼太子太保、禮部尚書加武英殿大學士,贈太傅,諡文襄,入祀理學名臣祠,崇祀鄉賢祠,歸葬祖塋蜀中蓬溪席氏祖塋珉水壩。撰有《漕船志》、《鳴冤錄》、《元山文集》等。
席書在“大禮議”中的表現是其人生的最大亮點。明朝第十位皇帝武宗朱厚照於而立之年暴亡,因其絕嗣且無預立嗣子,最後由其母張太后與閣臣、太監聯合推舉其堂弟、藩王
朱厚熜即位,是為世宗。在世宗登基後,
楊廷和等朝中舊臣強迫世宗改稱伯父即武宗之父孝宗為父,伯母即武宗之母慈壽皇太后為母,變其生身父親
興獻王為叔父,生母為叔母。對於這一不近人情且無法律依據的主張,十四歲的世宗予以嚴詞拒絕,並以退位來表示自己的決心。席書和一些中下級官員如
張璁、
桂萼等人不顧楊廷和集團的恐嚇甚至暗殺的威脅,旗幟鮮明地支持世宗的合理主張,這樣便出現了“
大禮議”。爭論的結果是以楊廷和等舊臣的徹底失敗而告終,世宗趁勢清除舊臣勢力,確立了與席書和張璁、桂萼等“大禮新貴”的政治互信,重建了嘉靖政壇新的人事格局,是自永樂以後明代歷史上最徹底的一次君臣更迭,成功地完成了新興勢力取代舊勢力的歷史性轉變。嘉靖前期,伴隨“
大禮議”而來的是明代歷史上一次全面的改革活動。席書與張璁等人協助世宗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嘉靖革新是明代歷史上真正的變革活動,其以更新觀念、整頓吏治、替換人事為主線,最大限度地掃除了百餘年來的明代積弊,激發了明朝統治階層的活力,遏制並扭轉了國勢日衰的趨勢。因此,“大禮議”是明代政治史、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是嘉靖革新的前奏曲,是嘉隆萬改革的起點,其變革餘波延至萬曆初年的
張居正時代。
席書為
王守仁“心學”在貴州的傳播作出了突出貢獻。正德四年(1509),席書出任貴州提學副使一職。在任期間,為了改變貴州文教的落後面貌。席書邀請貶謫貴州的龍場驛丞王陽明赴貴陽文明書院講學,特選拔各府、州、縣優秀的生員來院學習。每當公務之暇,席書常去文明書院拜望
王陽明,兩人“論學或至夜分,諸生環而觀聽者以百數。自是貴州人士始知有心性之學。”席書邀請王陽明赴貴陽文明書院講學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他不僅使貴州學子受到“心性之學”的薰陶,亦使王陽明的學術思想成為明代貴州學術的主流。那些承蒙王陽明教誨的學子,不少人後來成為王陽明哲學思想的中堅力量,他們對黔中文教發展及王學在全國的傳播,均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席書為官清廉,體恤民情,仗義執言,敢於變革。他臨終時言道:“自檢入仕以來,清慎為國一念,可質鬼神。”又言:“上若問遺言,惟願親君子,遠小人,審於用舍而已。”生前,郯城百姓為席書立祠用以表彰;卒後,故鄉人民為席書建祠以資紀念。清初席騰芳云:“吾家在蜀四百餘年,惟以忠厚二字為久遠計。”
據統計:明清時期,整個四川席姓進士只有4人,均出自蓬溪席氏。清代四川成都府儒學教授席前業撰道光本《席氏族譜敘》云:“席氏當有明之時,人文輩出,科甲蟬聯,文章相業,甲於全蜀,不獨一門之慶,實為邦家之光。” 由此可見:蓬溪席氏,是有明一代盛極一時的名門望族。然而,對席書及其家族的研究,基本上還是一片空白,亟待開拓。
可喜的是,巴蜀文化研究專家
胡傳淮先生獨具慧眼,為了彰明前賢,沾溉後人,便傾注心力,
焚膏繼晷,編著成《明代蜀中望族:蓬溪席家》,具有極高價值,為人們全面了解明代席氏家族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書將付梓,胡先生來函索序。雖與先生素未謀面,但念先生在區域文化研究方面取得的突出貢獻,乃不揣淺陋,樂為之序,以示對胡先生的敬重之意。
目錄
《明代蜀中望族:蓬溪席家》目錄
序 言…………………………………………………………………
田澍(004)
第一章 源流概覽……………………………………………………………(001)
一、席姓由來………………………………………………………………(001)
二、席書世系………………………………………………………………(006)
第二章 先正事略…………………………………………………………(017)
一、潼川州訓導席復……………………………………………………(017)
二、禮部尚書加武英殿大學士
席書……………………………………(018)
三、吏部右侍郎
席春……………………………………………………(020)
四、光祿寺少卿
席彖……………………………………………………(021)
五、太常寺少卿席中……………………………………………………(023)
六、常德府知府席和……………………………………………………(024)
七、戶部主事席上珍……………………………………………………(025)
八、國子監助教席鏘……………………………………………………(025)
九、龍安府知府席騰芳…………………………………………………(027)
第三章 誥封敕諭………………………………………………………(029)
一、誥封………………………………………………………………(029)
二、敕諭………………………………………………………………(038)
第四章 科宦恩蔭………………………………………………………(041)
一、科第………………………………………………………………(041)
二、仕宦………………………………………………………………(042)
三、封贈………………………………………………………………(043)
四、恩蔭………………………………………………………………(044)
第五章 祭文輓詩………………………………………………………(045)
一、祭文………………………………………………………………(045)
嘉靖帝:贈大學士席書恤典制…………………………………(045)
諭祭文……………………………………………………………(046)
明蜀王祭文………………………………………………………(048)
王守仁:祭元山席尚書文………………………………………(049)
二、輓詩……………………………………………………………(051)
霍韜:挽元翁用杜韻二首………………………………………(051)
方獻夫:挽元翁用杜韻二首……………………………………(052)
席春:哭文襄兄…………………………………………………(053)
席春:聞兄嫂張夫人訃…………………………………………(053)
陳講:哭席文襄公………………………………………………(054)
陳講:登梅山書屋………………………………………………(054)
楊慎:游靈泉寺有席司諫讀書屋感懷興悼……………………(055)
楊名:謁席文襄公墓二十二韻…………………………………(056)
楊名:登梅山書屋………………………………………………(058)
黃華:登梅山書屋………………………………………………(058)
張鵬翮:觀席文襄送弟謫判夷陵詩今春山如舊而白雲縹緲
瞻望無從不勝感愴次石壁元韻三首…………………………(059)
第六章 詩文輯存…………………………………………………(061)
一、詩選……………………………………………………………(061)
席書:大佛寺送弟彖謫判夷陵…………………………………(061)
席春:大佛寺送弟彖謫判夷陵…………………………………(062)
席春:登故弟彖梅山書屋二首…………………………………(062)
席春:可渡橋……………………………………………………(063)
席春:發張家灣…………………………………………………(063)
席春:甲馬營阻風………………………………………………(063)
席彖:大佛寺留別之任夷陵……………………………………(064)
席中:登梅山書屋………………………………………………(064)
席和:過大佛寺偶成三絕………………………………………(064)
席上珍:題大佛寺………………………………………………(065)
席鎔:雨中侍劉明府游靈泉……………………………………(065)
二、文錄…………………………………………………………(066)
席書:為諸生請王陽明先生講學書………………………………(066)
席書:《漕船志》敘………………………………………………(067)
席書:清江廠題名記………………………………………………(068)
席書:祭孝婦冢文…………………………………………………(070)
席書:議大禮疏……………………………………………………(070)
席書:修學碑陰記…………………………………………………(071)
席書:重修學宮記…………………………………………………(072)
席書:廣利寺記……………………………………………………(075)
席春:高澄山梵惠寺記……………………………………………(078)
席彖:靈泉山讀書記………………………………………………(080)
三、撰著………………………………………………………………(081)
席書:《春秋論》…………………………………………………(081)
席書:《鳴冤錄》…………………………………………………(082)
席書:《漕船志》…………………………………………………(083)
席書:《大禮集議》………………………………………………(087)
席書:《大禮纂要》………………………………………………(088)
席書:《席文襄公奏疏》…………………………………………(088)
席書:《元山文選》………………………………………………(088)
席春:《虛山文集》………………………………………………(089)
席春:《武宗實錄》………………………………………………(089)
四、贈詩……………………………………………………………(090)
嘉靖帝:賜席書調養眼疾詩………………………………………(090) 潘鑒:贈席元山用兵湖口…………………………………………(090) 華昶:贈席元山用兵湖口…………………………………………(091)
伍文定:贈席元山撫湖德政………………………………………(091)
伍文定:贈席元山敕賑江北………………………………………(092)
陳鳳梧:贈席元山敕賑江北次松月韻……………………………(093)
朱應登:贈席元山敕賑江北次松月韻二絕………………………(093)
朱軾:贈席騰芳之楚………………………………………………(094)
第七章 史志碑傳……………………………………………………(096)
一、張倫:茂實公墓銘………………………………………………(096)
二、席中:重立墓銘…………………………………………………(097)
三、
楊一清:光祿大夫柱國少保兼太子太保禮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
贈太傅諡文襄席公書墓志銘………………………………………(098)
四、
楊一清:席光祿彖墓表…………………………………………(104)
五、
孫承恩: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學士虛山席公春墓志銘………(107)
六、
李贄:太傅席文襄公……………………………………………(109)
七、
李贄:席書………………………………………………………(114)
八、
焦竑:席書………………………………………………………(115)
九、
沈德符:席元山…………………………………………………(117)
十、呂純良:國子助教席鏘墓表……………………………………(117)
十一、席鑒:席太守傳………………………………………………(119)
十二、周彭年:席文襄伯仲史傳跋…………………………………(120)
十三、
明史:席書傳…………………………………………………(121)
十四、
禮部志稿:尚書席書…………………………………………(126)
十五、
四庫全書:席書………………………………………………(127)
十六、
四川通志:席書………………………………………………(130)
十七、
貴陽府志:席書傳……………………………………………(131)
十八、
郯城縣誌:席書………………………………………………(132)
十九、席氏族譜:席書世傳…………………………………………(133)
第八章 書序札記………………………………………………………(135)
一、
王守仁:與席元山………………………………………………(135)
二、王守仁:寄席元山………………………………………………(137)
三、王守仁:與黃宗賢………………………………………………(138)
四、
馬廷用:清江船廠記……………………………………………(138)
五、
邵寶:送山東布政使元山席君序………………………………(141)
六、
楊慎:玉山翔鳳賦並序…………………………………………(143)
七、
龔用卿:元山賦…………………………………………………(146)
八、
趙廷松:席文襄公元山去思碑…………………………………(147)
九、
王世貞:致仕加級………………………………………………(149)
十、
李實:《春秋論》原敘…………………………………………(150)
十一、席中:《七大房譜碑》原序…………………………………(152)
十二、席奎:道光本《席氏族譜》敘………………………………(152)
十三、席之謙:道光本《席氏族譜》敘……………………………(154)
十四、新修潼川府志:席文襄薦賢…………………………………(155)
十五、席氏族譜:席文襄遺事………………………………………(157)
第九章 論文選錄………………………………………………………(158)
一、李朝正:席書入仕歷官述略……………………………………(158)
二、劉祖仲:席書關於“宋英宗入承大統”的史實貢獻…………(170)
三、余懷彥:王陽明與席書…………………………………………(177)
四、劉學洙:席書不避謫臣王陽明…………………………………(181)
五、
周月亮:文明書院………………………………………………(185)
六、龐思純:毛科、席書與文明書院………………………………(193)
七、
何靜梧:王陽明在貴陽文明書院………………………………(198)
八、
呂崢:貴州講學…………………………………………………(203)
九、
胡傳淮:金井壩上憶席書………………………………………(207)
第十章 文物古蹟………………………………………………………(211)
一、席閣老墓…………………………………………………………(211)
二、席文襄祠…………………………………………………………(214)
三、席春墓……………………………………………………………(215)
四、席彖墓……………………………………………………………(215)
五、席中墓……………………………………………………………(216)
六、席和墓……………………………………………………………(216)
七、席上珍墓…………………………………………………………(216)
八、黃閣輔臣匾………………………………………………………(217)
九、忠孝廉潔匾………………………………………………………(217)
十、柱國坊……………………………………………………………(217)
十一、存問坊…………………………………………………………(218)
十二、三鳳坊…………………………………………………………(218)
十三、檢討坊…………………………………………………………(219)
十四、祖孫進士坊……………………………………………………(219)
十五、梅山書屋………………………………………………………(219)
後 記……………………………………………………………
胡傳淮(222)
後記
《明代蜀中望族:蓬溪席家》後記
古縣蓬溪,歷史悠久,鐘靈毓秀,人才輩出。明清兩朝,從蓬溪走出了兩位
宰相:一位是明嘉靖時禮部尚書加武英殿大學士
席書;一位是清雍正時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
張鵬翮。對於張鵬翮及其家族,我們用力較多,出版有《
張鵬翮研究》、《
張鵬翮詩選》、《
張問陶年譜》、《
張問陶研究文集》、《
燼餘錄注》、《
張問陶家族詩歌選析》、《船山詩草全注》、《
張問安詩選》、《清代蜀中第一家:蓬溪黑柏溝張氏家族》等專著。對於
席書及其家族,我們著力較少,除我發表了《明代遂寧席氏家族詩人初探》(《
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年第5期)、《明代禮部尚書加武英殿大學士
席書世系》(《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年第6期)兩篇論文外,對其研究尚待深入浚闡。
其實,席書及其家族,是值得我們大力宣傳研究的。席氏當有明之時,人文輩出,科甲蟬聯,文章相業,甲於全蜀,是有明一代盛極一時的名門望族。從明嘉靖至崇禎朝百餘年間,四川蓬溪席家一門四進士、一家七舉人、三人入《明史》。席書及其孫席上珍,皆為進士;席書與其弟席春,皆位列三品九卿,故席家出現了“祖孫進士、兄弟九卿”之盛況,此事在全國傳為美談,還被明代文壇泰斗王世貞載入了《皇明盛事》一書中。明代大哲學家
王守仁《祭元山席尚書文》讚揚席書:“真可謂豪傑之士,社稷之臣矣。”明代狀元、大學者
楊慎《玉山翔鳳賦》讚揚“席氏為西蜀名家”。目前學術界對蓬溪明代席氏研究還是空白,這必然影響到對明詩、明代文學、明代政治、明代歷史的深入研究。貴州學者劉學洙《席書不避謫臣王陽明》云:“知道王陽明的人千千萬萬,而知道席書者,鞏怕是屈指可數。但如若沒有席書,就不會有王陽明講學貴陽,也不會有王學在貴州特別深遠的影響。所以,我們今天紀念王陽明,一定不要忘記這位當年主管貴州教育的最高長官──明代貴州提學副使(即學政)席書。”台灣師範大學博士後研究員、清華大學歷史學博士陳復說:“席書是第一個識得陽明先生大悟的人,他不惜屈尊,率先帶領生員來共同聆聽尚在謫宦中的陽明先生的新說,顯見他的眼光獨具,實屬能自發思考的人。有關於他的生平與思想的研究還需要再開發。”
“似此星辰非昨夜”,繁極一時的席氏家族,雖然早已走入歷史,風光不再,但對其家族,做一次全方位的搜尋、發掘,做一次總結性的清理和表彰,也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我用了十餘年時間,收集有關席書及其家族的資料,編著成《明代蜀中望族:蓬溪席家》一書,企望從整體上全面介紹席書及其家族,以期改變目前席氏研究薄弱之局面。我們給席書及其家族立傳,宣傳他們的業績,意在紹繼先代,開啟未來,讓蜀中蓬溪世家文化發揚光大,讓祖國文化事業更加繁榮昌盛。本書作為第一本宣傳介紹明代西蜀蓬溪席氏家族的專著,僅僅是一種嘗試、一種探索,希望拋磚引玉,以待來哲。因編著者學識所限,搜羅未周,頗有缺失,敬祈方家郢政。
我常常想:明代後期至清代前期,短短兩百餘年,遂寧、蓬溪就湧現出了具有全國影響的席氏、黃氏、呂氏、李氏、張氏五大文化望族,各姓雖別有千秋,但都能自擅勝場,傲視政壇,稱雄文苑,功載墳典,名揚宇內。其原因何在?是山靈水秀化育了傑出之才呢?還是風尚薰染、文化的相互影響使然?這個地域文化群落,實在值得我們去深思、去探索。
“歷盡天華成此景,人間萬事出艱辛。”在編著本書時,承蒙著名歷史學家、
西北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中國明史學會副會長
田澍教授為拙著撰序;四川省遂寧市政協原副主席席先德先生、遂寧市城區席遠國先生提供清代道光本《席氏族譜》,供我們參考;蓬溪縣政協
溫勉雙主席,鼎力玉成茲舉,襄助良多,俱不敢忘,謹在此一併致以深深的謝意!
2013年7月20日
編著者
胡傳淮,生於1964年,四川蓬溪人,文史專家。系四川省蓬溪縣政協常委、文史委主任,四川省楹聯學理事、四川省詩詞學會會員,
蓬溪縣家譜收藏研究中心主任,張船山研究會學術顧問,中國近現代史史料學學會理事,中國散曲研究會會員,蓬溪縣
問陶詩社名譽社長,蓬溪縣作家協會副主席。出版專著70餘部,發表論文、詩詞、散文、小說等300餘篇,總計800餘萬言。專著主要有《
張問陶年譜》、《
王灼集校輯》、《
大英風物誌》、《
張鵬翮詩選》、《
張問安詩選》、《
燼餘錄注》、《清代蜀中第一家:蓬溪黑柏溝張氏家族》、《明代蜀中望族:蓬溪席家》、《明清蓬溪文化世家》、《
船山詩草全注》、《
蓬溪詩存》、《
張船山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張問陶研究文集》、《
蓬溪文史資料精選》、《
蓬溪家譜序跋集》、《
張鵬翮研究》、《
張問陶家族詩歌選析》、《
赤城春秋》、《
蓬溪縣誌》(1986—2005,副總編)、《
蜀中西子赤城湖》、《
張問陶資料彙編》、《
遂寧風雅》等。已在《社會科學研究》、《紅樓夢學刊》、《中國韻文學刊》、《蘇州大學學報》、《收藏家》、《四川文獻》等學術刊物發表論文100餘篇。專著《
張問陶年譜》,《光明日報》評其為“一部學術品格很高的好書”,被《清史》《中國文學編年史》《中國詩歌通史》《近三百年人物年譜知見錄》《清代文學研究書目》《清詩考證》《元明清詩文研究著作書目索引》《巴蜀文學史》《遂寧市志》《遂寧古今人物》《蓬溪縣誌》等文獻引證或著錄;論文《洗百年奇冤,還高鶚清白——高鶚非“漢軍高氏”鐵證之發現》,解決了紅學中的一大懸案,已載入《紅學通史》。參加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四川省社科規劃項目3項,十餘次獲得省、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