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文漢字(日語漢字)

日文漢字

日語漢字一般指本詞條

日文漢字(日文:漢字,真名(漢字),羅馬字:Kanji)是書寫日文時所使用的漢字。日文漢字的寫法基本上與中文使用的漢字大同小異。有一部分日文獨創的漢字,則稱為“日制漢字”或“和製漢字”。

《諸橋大漢和辭典》是最大的日文漢字字典,共記載接近5萬個漢字,不過在戰後的現代日文中常用的漢字只有數千個。(古典日文中則與繁體中文無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日文漢字
  • 外文名:にほんごのかんじ
  • 類別:文字
  • 傳入時間:公元5世紀
  • 傳入者:佛教僧侶
歷史,發音,音讀,訓讀,寫法,和製漢字,國訓,新舊字型,日常漢字,教育漢字,

歷史

漢字傳入於日本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至公元前1世紀(彌生時代中期後半)。考古學家在當時的墓葬中發掘出西漢時製造的直徑為7.4厘米的連弧文鏡,上有銘文“久不相見,長毋相忘”;同時還發現了王莽新政時傳入的“貨泉”、“貨布”等刻有漢字的貨幣。當時的日本並沒有自己的文字,《隋書》中記載倭國“無文字,唯刻木結繩。敬佛法,於百濟求得佛經,始有文字。”日方的史料也確認了這一觀點。漢字是隨佛教經朝鮮半島正式傳入日本的。雖然具體傳入的年代如今已不可考,但是歷史學家普遍認為漢籍最早在五世紀初流入日本。
日本最早詩歌集《萬葉集》中的漢字日本最早詩歌集《萬葉集》中的漢字
漢字並非由中國本土直接進入日本的,而是通過日本所謂渡來人或稱歸化人(即朝鮮與中國來到日本的僑民)帶入的。應神十五年(404年)百濟國(朝鮮半島一國家)派阿直岐赴倭教太子菟道稚郎子漢文,次年王仁來日本,成為太子師傅。這說明當時社會上層已注重漢字、漢文的學習。
究竟漢字什麼時候傳到日本沒有定論,不過一般認為,漢字是於公元5世紀隨著一些佛教僧侶將中國的經書帶到日本而傳入的。這些經書的漢字當初是模仿中國僧侶的發音來讀的,不過一套稱為“漢文”的書寫系統開始得以發展。漢文主要是中文文章插入日語獨有的助詞,讓日語使用者可以依從日語的語法去閱讀漢字寫成的文章。
日文漢字日文漢字
後來發展出一套源自《萬葉集》、稱為萬葉假名的表音系統,萬葉假名使用的是一套指定的漢字,純粹假借它們的發音來表記日文詩歌。以草書書寫的萬葉假名後來演變成今日的平假名。當時不被允許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也能使用這套平假名來書寫日文。平安時代大部分的女性文學都是以平假名來書寫的。片假名也是從差不多的方式發展的:寺廟裡面的學生把漢字的其中一部分分拆出來成為片假名,用來標註漢字的發音,還有漢文里的日語助詞。
隨著日文書寫系統得以成熟和發展,如今漢字用於大部分名詞、形容詞和動詞,而平假名則用來書寫動詞詞尾(送假名)、純日語辭彙、或者表記漢字難寫的辭彙。平假名也用於標記日文漢字的讀音(振假名)、和書寫給漢字水平不夠的人為對象的讀物,如小孩、日語學習者的書籍。
片假名則由於它的方形結構,用於象聲詞和外來語。片假名用來書寫外來語的習慣來的比較晚,外來語原先是用漢字書寫表意的,如“菸草”代表“tabako”。不過現在反過來有許多外來語辭彙正在代替一般辭彙。有語言學家估計現今常用日語有3分之1是外來語及和製英語。

發音

日文漢字的讀法分音讀訓讀兩類。大部分日文里的漢字都有音、訓二讀。

音讀

指源自漢字的讀音,與中文的漢字發音近似。另可細分為吳音、漢音、唐音3類。公元5至6世紀,漢字由中國的吳地方傳入日本,在此時傳入日本而得日文讀音的漢字,讀法稱為“吳音”。另外,在奈良時代至平安時代,派遣往大唐長安學習的日本學者,把中國的漢字帶回日本,依這種方式得音的日語漢字稱為“漢音”;再加上隨佛教與其關聯書籍所傳入日本的漢字讀音,共稱為“唐音”。

訓讀

是與中文讀音無關聯的漢字讀法,是為了標示原來存在的日文辭彙而加上聯繫的漢字,可說是為了解決原本日文辭彙有音無字的現象。有指中國的部分方言和韓文也會有漢字訓讀的現象。
日文部分辭彙也有音、訓二讀,並有不同意思。例如“仮名”(假名)一詞,音讀為“カメイ”(kamei),意思為假的名字。訓讀讀作“カナ”(kana)的話則指用來書寫日文字的平假名、片假名的總稱。
為了表示漢字的發音,書寫日文時可以在漢字旁添上假名,表示漢字的讀法。這種近似中文注音或拼音的標記,在日文叫做“讀假名”(読みがな,yomigana)或“振假名”(ふりがな,furigana),常見於幼兒書籍、日語學習者書籍中,或用來表示不常用漢字或日本人姓名的發音。

寫法

日語漢字的寫法大部分與繁體漢字相同,但是也有字形相異的漢字寫法不同,書寫時得多加注意。特別是日語中自行簡化的漢字。比如日語中的“角”“澤”。“天”在日語中是上一橫長,下一橫短,等等。

和製漢字

日文漢字多數直接借自中文漢字,但也有百餘個漢字系由日人利用六書自創,這些漢字稱為“國字”或“和製漢字”。

國訓

部分日文漢字的意思和原來中文漢字的解釋有所出入。這些漢字被稱為“國訓”:
oki (岸邊,取其“水中”之會意)注意:與漢語中的“沖”寫法有差異
國訓漢字示例國訓漢字示例
椿 tsubaki (樹木品種)

新舊字型

部分漢字有“舊字型”和“新字型”之分,類似中文的繁體字和簡體字
新舊字形對照表(舉例)新舊字形對照表(舉例)
新字型:國,舊字型:國,音讀:kuni
新字型:號,舊字型:號,音讀:gō
新字型:變,舊字型:変,音讀:hen, ka(waru)
舊字型在二次大戰之前使用,1946年由文部省引入新字型。
日本新字型基本上是通過去掉筆畫的方式,但也有例外增加筆畫的漢字產生。常見的如:
新字型:歩,舊字型:步,音讀:ho,bo
新字型:賓,舊字型:賓,音讀:hin
非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多。以上兩字都含有“少”字缺一點而成的“川圀(Unicode碼位:U+23942)”,新字型就乾脆寫成“少”,消滅了一個不常用的偏旁
還有些新字型成為了近義字或同音字取代(按:此處指日語中,不以中文為基準思考),如
新字型:欠,舊字型:缺,音讀:ketsu (中文[缺][欠]不同字。)
新字型:缶,舊字型:罐,音讀:kan (中文[缶][罐]不同字。)
新字型:死,舊字型:屍,音讀:shi (中文[屍][死]不同字。[屍體]新字型寫作[死體]。)
新字型:部,舊字型:篰,熟字訓讀:篰屋heya→部屋heya
有些新字型甚至以一個毫無關聯的字來代替。如
新字型:芸,舊字型:兿,音讀:gē (“芸”音讀為un,訓讀“芸る”本來讀作kusagi ru,和“耗る”同義,是“草(kusa)”和“切る”(ki ru)的合成詞,除草的意思。新字形里這兩種讀法都廢除了。)

日常漢字

日本政府於1946年進行了一次文字改革,規定了1850個“當用漢字”。當用即“當前使用”或“應當使用”之意。這1850個之外的漢字不再使用,改以假名表記,或是用同音、同義字代替。於是產生以下情況(變化字用粗體標出):
介紹烏龍茶的日語文章中有不少漢字介紹烏龍茶的日語文章中有不少漢字
殘骸がい
近→
死→
由於社會上普遍認為“當用漢字”對於社會影響實在太大,於是1981年10月1日日本政府又頒訂1945個“常用漢字”,新增少量漢字。並以“目安”為準(即一般社會生活中使用漢字的大致上的標準,不再有強制力)。
日本的文字簡化改革,最初實際上是脫漢運動,甚至有文字拼音化的計畫。這與漢語拼音或韓文漢字處境相同。

教育漢字

出現在“國小校學習指導要領”的附錄,俗稱“教育漢字”。 經過1968年、1977年和1989年的追加與改訂,現在總計1006字,從小一到小六,各個學年的分配為80字、160字、200字、200字、185字和181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