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響

方響

方響是古代中國打擊樂器,南朝梁代出現,是中國古代很有藝術特色拜具有固定音高的敲擊樂器。

它出自距今一千四百多年前的南北朝時的北周(公元557一581年),後為隋、唐燕樂中常用的樂器。它通常由十六塊鐵板根據音高順序排列而成,用小鐵錘或木錘敲擊發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方響
  • 注音:fānɡ xiǎnɡ
  • 解釋:古磬類打擊樂器
  • 相關作品:《舊唐書·音樂志》
文字解釋,概述,形制,歷史,記錄,敦煌壁畫中,關於方響古詩,專利,結構,八音,

文字解釋

方響(方響)《 漢典網》
方響方響
古磬類打擊樂器。由十六枚大小相同﹑厚薄不一的長方鐵片組成﹐分兩排懸於架上。用小鐵槌擊奏﹐聲音清濁不等。創始於南朝梁﹐為隋唐燕樂中常用樂器。

概述

方響,又稱方晌、銅磬。
方響始於南北朝梁代(502—557)。《舊唐書·音樂志》:“梁有銅磬,蓋今方響之類。方響。以鐵為之,修八寸,廣二寸,圓上方下。架如磬而不設業(樂器架子橫木上的大板),倚於架上以代鐘磬。”又據唐方乾《新安殷明府家樂方響》:“葛溪鐵片梨園調,耳底丁東十六聲”;唐牛殳《方響歌》:“長短參差十六片,敲擊宮商無不遍”。可知唐代方響由“圓上方下”、大小不一的十六塊鐵片組成。用於宮廷燕樂。

形制

古代中國打擊樂器,用於宮廷燕樂。出現於南北朝梁代(502-557)。
方響是由十六塊大小相同的長方形鐵板、銅片或玉片組成,以厚薄不同定音高,分上下兩層懸掛,用小鐵錘敲擊。宋代,方響漸少使用。現僅上海今虞琴社合奏古樂時偶爾使用,瀕於失傳。
上世紀70年代末,上海民族樂團和上海民族樂器一廠合作,在參閱古代文獻和殘存的惟一方響(發音板鍛鐵製成)基礎上研製成功新型方響,上世紀80年代初,又製成51音方響,可獨奏、合奏或為歌、舞伴奏,已正式列入民族樂隊編制中。擊奏體鳴樂器。中國古代的打擊樂器,是一種金屬板琴。約始於南北朝的梁代(502~557)。《舊唐書·音樂志》載:“梁有銅磬,蓋今方響之類。方響,以鐵為之,修八寸,廣二寸,圓上方下,架如磬而不設業(業指架子橫木上的大版)。倚於架上,以代鐘磬。”唐代,方響用於宮廷燕樂。
宋陳《樂書》繪有方響圖像,系由16塊大小相同的長方形銅板(或鐵板)組成,分上下兩排以繩懸垂於特製木架上,以小鐵錘敲擊。其音律編次為:下排自左至右為黃鐘、太簇、姑洗、仲呂、蕤賓、林鐘、南呂、無射;上排自右至左為應鐘、黃鐘之清、太簇之清、姑洗之清、仲呂之清、大呂、夷則、夾鐘,十二律俱備,並附四清聲(四個高八度音)。南宋周密《武林舊事》載,方響曾有獨奏樂曲《惜春》、《玉京春慢》和與箏、琵琶合奏的《令神曲》等。唐宋詩文中多有關於方響及其演奏技藝的描述,說明方響在唐宋時期曾盛行一時。宋以後使用漸少。明清時期仍用於宮廷雅樂中,在民間已失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樂器研製部門試製新型方響,用43塊長方形鋼板作發音板,背面有突出的三角形出音點。每塊音板對應一根共鳴管,分為兩排,按鋼琴鍵盤式排列。音響豐滿悅耳,已在中國民族樂隊中試用。

歷史

方響是古代打擊樂器,出現於北周
隋唐時用於燕樂,後也用於宮廷雅樂,自宋代後漸少使用。
另據《周正樂》記載:“西涼清樂方響,一架十六枚,具黃鐘、大呂二均聲。”
方響方響
隋唐時期,方響用於燕樂,後用於宮廷雅樂。唐代曾湧現出馬仙期、吳繽等方響演奏家。唐代詩人杜牧錢起雍陶陸龜蒙等都留下了誦方響的詩篇。
宋代,方響漸少使用。現僅上海今虞琴社合奏古樂時偶用,瀕於失傳境地。
20世紀70年代末,上海民族樂團和上海民族樂器一廠合作,在參閱古代文獻和殘存的唯一方響(發音板鍛鐵製成)基礎上研製成功新型的四十三音方響,發音板用六十號鋼板製作,上面為長方形,下面有突出的三角形出音點。分兩排,按七聲音階序列排列於金屬架上。音域g1—g4。
20世紀八十年代初製成五十一音方響。音板採用十二平均律雙音階排列法,上列為#c調音階,下列為c調音階,音域f—c4。琴架可升降或轉動,便於水平或豎立演奏,並設有制音裝置和共鳴筒。可獨奏、合奏或為歌、舞伴奏,已正式列入民族樂隊編制中。
新型方響發音豐滿、悅耳。長於演奏琶音及各種節奏型分解和弦,以八度同音演奏旋律或副旋律有莊重樸實之感。已列入民族樂隊編制。在器樂合奏《瀟湘水雲》、《月兒高》、《霓裳曲》、二胡協奏曲《長城隨想曲》、二胡敘事曲《新婚別》、笛子獨奏《秋湖月夜》中,都取得了較好的藝術效果。

記錄

敦煌壁畫中

敦煌第220窟,《藥師經變》下部的舞樂圖中,有樂隊二十八人,分為兩組,左右相對,樂工或上身袒裸,或斜披天衣,膚色、髮式各不相同,演奏來自中原的和從西域、外國傳人的各種打擊、吹奏、彈撥樂器。
方響
方響
仔細看可以發現,右側一組中最左邊的女子垂目敲擊的樂器正是方晌。

關於方響古詩

方響歌
年代:唐 作者:牛殳
樂中何樂偏堪賞,無過夜深聽方響。緩擊急擊曲未終,
暴雨飄飄生坐上。鏗鏗鐺鐺寒重重,盤渦蹙派鳴蛟龍。
高樓漏滴金壺水,碎電打著山寺鐘。又似公卿入朝去,
環佩鳴玉長街路。忽然碎打入破聲,石崇推倒珊瑚樹。
長短參差十六片,敲擊宮商無不遍。此樂不教外人聞,
尋常只向堂前宴。
夜聞方響
作者:雍陶 朝代:唐 體裁:七絕
方響聞時夜已深,聲聲敲著客愁心。
不知正在誰家樂,月下猶疑是遠砧。

專利

申請號/專利號: 02204839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打擊樂器,特別是涉及一種方響。其由矩形發音板塊和發音板塊支架及用於擊打發音板塊的槌子構成,所述的發音板塊按12平均律製成,並與支架活動聯接。本實用新型方響具有結構簡單、方便演奏和音律齊全的優點,更適合現代的演奏技法和曲目。
申請日: 2002年02月01日
公開日:
授權公告日: 2002年12月25日
申請人/專利權人: 鄭汝中
申請人地址:北京市北四環中路6號A-29G
發明設計人: 鄭汝中
代理人:趙軍
專利類型:實用新型專利
分類號: G10K1/06

結構

古時的方響多用玉片、鐵板等組成,分上下兩層懸掛,以厚薄定音高,用小鐵錘敲擊。
20世紀70年代末,上海民族樂團和上海民族樂器一廠合作,在參閱古代文獻和殘存的唯一方響(發音板鍛鐵製成)基礎上研製而成新型方響。發音板採用60#鋼板,音板上面為長方形,背面有突出的三角形出音點。整架方響由43塊音板組成,分為兩排,按七聲音階序列排列於金屬架上,每片音板下面裝置有一根鋁製共鳴筒。琴架上設有制音裝置。整個琴面可調節高度,並能在90度範圍內調整琴面角度,既能水平演奏,又可像編鐘、編磬那樣豎立演奏。音域(g1~g4)。
20世紀80年代初,又製成51音方響,音板採用十二平均律“雙音階排列法”,上列為(#C)調音階,下列為C大調音階,音域(f~C4)。安置音板的主體架可以升降和轉動,便於水平或豎立演奏,並設有制音裝置和共鳴筒。
新型方響發音豐滿、悅耳,高音區音色清脆、透亮,如同銀鈴;中音區音色鏗鏘、華麗;低音區音色渾厚、深沉,猶如鐘聲。新型方響長於演奏琶音及各種節奏型分解和弦,以八度同音演奏旋律或副旋律有莊重樸實之感,演奏歡快、流暢的樂曲更具表現力。可用於大型民族管弦樂隊和各種演奏形式。在器樂合奏《瀟湘水雲》、《月兒高》、《霓裳曲》,二胡協奏曲《長城隨想曲》、二胡敘事曲《新婚別》和笛子獨奏曲《秋湖月夜》以及聲樂伴奏中,新型方響都有著較好的藝術效果。

八音

“八音”民族樂器列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