鐃(樂器)

鐃(樂器)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鐃又稱鉦,執鐘,是中國古代使用的青銅打擊樂器之一,其最初的功能為軍中傳播號令之用。流行於商代晚期,周初沿用。其是銅製圓形的樂器,常和鈸配合演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鐃
  • 外文名:鉦和執鐘
  • 類型:打擊樂器
  • 材質:青銅器
  • 作用:傳播號令
  • 形式:闊腔式等
基本介紹,文獻記載,形制變化,形制特徵,演奏方法,活動用途,樂器發展,

基本介紹

鐃,是蒙古、藏、納西、壯、土家、黎、漢等各民族互擊體鳴樂器。流行於全國各地,尤以兩廣、海南、閩浙一帶最為盛行。銅製圓形的樂器,常和鈸配合演奏。如;鐃歌(軍中樂歌;泛指軍歌);鐃挽(鐃歌和輓歌),古代擊樂器。形制與鈸相似:唯中間隆起部分較小。以兩片為一副,相擊發聲。如:鐃鈸(一種打擊樂器。古稱銅鈸、銅盤、銅缽);鐃管(鼓吹中的橫笛)。

文獻記載

商周的鐃不單用於軍旅,且可用於祭祀和宴樂。殷墟婦好墓出土有五柄成組合的鐃,這是至今發現鐃組合的最高數字,是為宮廷使用的樂器。《宋史·儀衛志》和《遼史·樂志》載,北宋和遼時,鐃曾用於皇帝儀仗中的鼓吹樂里。當時佛教所用銅鈸稱為鐃,宋代馬端臨文獻通考》載:“銅鐃,浮屠氏所用浮漚器,小而聲清,世俗謂之鐃,其名雖與四金之鐃同,其實異”。(宋代《樂書》所載“銅鐃”條同此)。浮屠,梵文佛陀之譯名。這種鐃不是《周禮》所載金鐃或西周以來植鳴的大型銅鐃或編鐃。明、清兩代,鐃已用於地方戲曲伴奏,清人李斗揚州畫舫錄》載,崑曲伴奏曾用大鐃。

形制變化

鐃的形制變化不大,約有以下幾種:
鐃
闊腔式,腔闊大於腔高,柄粗。
甚闊腔式,腔闊大於腔高甚多,柄末
端有一道加厚的箍。
微闊腔式,腔闊和腔高接近,或腔闊稍大。

形制特徵

鐃用響銅製成,呈圓片形,形制與鈸基本相同,但有區別:鐃的碗頂平而小,其徑約當全徑的五分之一;鈸的碗頂圓而大,其徑約當全徑的二分之一。鐃面較大而薄,多為弧形,根部凹進,邊部稍作翹起。大小相同的鐃與鈸,鐃所發之音低於鈸而余音長。鐃面直徑大小不一,常見者27—55厘米,最大者達68厘米,碗徑 7厘米以上,重1—2.5公斤。兩面為一副,相擊後發音,音色清亮,帶有深沉的水音。延續音長。

演奏方法

演奏時,雙手各執一面互擊,有平擊、側擊、悶擊等手法。用於蘇南吹打等民間器樂合奏,崑曲粵劇等地方戲曲和舞獅、舞龍等民間歌舞伴奏。

活動用途

鐃常用於佛教道教音樂和文娛宣傳活動中,在舞獅、舞龍、各少數民族歌舞、藏戲壯劇粵劇河北梆子戲曲伴奏和各少數民族器樂合奏中,都是離不開的樂器。

樂器發展

早在宋代,我國出現了一種與鈸十分相似的樂器——鐃。宋代馬端臨《文獻通考》載:“銅 鐃,浮屠氏所用浮漚,器小而聲清,世俗稱之鐃,其名雖與四金之鐃同,其實異。”宋陳暘樂書》中也同樣記載銅鐃。浮屠,梵文佛陀之譯名。由此可知,鐃最初用於佛教音樂,它與我國商代似鈴無舌、有柄立置的鐃同名異器,並從宋代起就已並存。據《宋史·儀衛志》 和《遼史·樂志》載,北宋和遼時,鐃已在宮廷儀仗中用於鼓吹樂。關於鐃的形制,清《欽定大清會典》載:“鐃,范銅為之,左右合擊,面徑一尺二寸,中隆起……徑二寸四分五厘。”宋代以來,鐃一直用於宮廷和民間,在鼓吹樂、吹打樂、鑼鼓樂和佛教、道教音樂中,都是離不開的體鳴樂器。
鐃的構造與鈸相像,為一缽形金屬體,用響銅製成,中部隆起部分似帽,帽根向內凹進 ,鐃面較薄並呈弧形,邊部翹起,帽是鐃的固定點,帽頂中心鑽孔系以綢布,以便用手持握,兩面為一副(圖56),相擊而發音。鐃與鈸的區別是:鐃面薄而翹,帽小而頂平,帽徑約當 全徑的1/5~1/4;鈸面厚而平,碗大而頂圓,碗徑約當全徑的1/2。故民間將碗大的稱鈸,帽小的稱鐃,大小相同的鐃與鈸,鐃音低於鈸而餘音較長。鐃有大鐃和中鐃之分,規格較多,各地大小不一。鐃的製作與鈸相同,要經過配料熔煉、鍛打成型和冷砸剪邊,最後在帽項 鑽孔系以綢布完成。鐃的音色、音量和傳遠度,取決於響銅成分、面積、厚薄、邊沿部分的弧度和帽的大小。鑑別鐃的優劣,以鐃面光潔、弧度適度、圓度準確、邊緣厚度一致為佳,中間的帽形大小和兩面的音高也要相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