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2003年工作要點
2003年教育工作總體要求是: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堅持解放思雅嚷協乃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大力推進教育創新;繼續深化改革,加快發展,提高質量,保持穩定,加快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教育體系,開創教育工作新局面。
一、學習貫徹十六大精神,把思想認識統一到十六大精神上來
1.黨的十六大是我們黨在開始實施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部署的新形勢下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會。江澤民同志的報告,是一篇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獻,是我們黨在新世紀新階段的政治宣言,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行動綱領。學習貫徹十六大精神是2003年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務。要緊緊圍繞主題,把握靈魂,抓住精髓,系統深入學習,力求融會貫通。
2.堅持理論聯繫實際的學風,學以致用, 把運用十六大精神指導實踐和各項工作作為學習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作為衡量學習成效的重要標準。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把對教育重要戰略地位的認識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緊緊抓住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機敬店戰遇期,增強加快教育改革和發展的緊迫感、責任感。根據十六大的戰略部署,深入研究影響改革和發展全局的重大問題,明確目標,理清思危白寒路,進一步做好改革、發展、穩定的各項工作。
3.按照十六大對教育工作提出的新任務和“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各項工作要有新舉措”的要求,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創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
專門人才和一大批
拔尖創新人才,建立與完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建設全民學習、
終身學習的
學習型社會。著眼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對教育的要求,研究制定《
2003-2007年教育振興行動計畫》,規劃今後一個時期我國教育事業改革與發展的目標,提出工作思路和政策措施。
4.全面加強和改進教育系統特別是高等學校黨的建設,增強黨組織的創造力、影響力和凝聚力。緊密聯繫黨員幹部的思想實際,堅持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武裝教育系統的全體黨員。切實加強組織建設,使學校黨組織成為在教育工作中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切實做好吸收優秀知識分子入黨和在青年學生中發展黨員的工作。進一步加強黨的作風建設。把學習十六大精神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和黨團活動的重要內容,引導青年學生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堅定跟黨走的信念,奮發學習,早日成才,報效祖國。繼續深化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進課堂、進教材、進學生頭腦”的工作。開展學生心理諮詢,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加強隊伍建設,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徑、新方法,繼續推進思想政治教育進網路,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建立健全大學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機制。改善網際網路信息內容安全的管理和宣傳輿論陣地的引導。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做好高校穩定工作。
5.加強高校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把高校領導班子建設成為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堅強領導集體。高校領導幹部要帶頭學習十六格驗大精神,提高理論素養和領導水平。根據領導乾店凳廈鴉部選拔任用條例的要求,大力推進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制度改革,加大選拔培養優秀年輕幹部的力度,不斷提高教育系統幹部隊伍的素質。
二、以發展為主題,堅持全面科學的發展觀,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促進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
6.鞏固提高“兩基”成果,推動煉和章各地不斷提高普及
義務教育的質量水平,重點研究推進第二類地區的鞏固提高工作。打好“普九”攻堅戰,大力推進未“普九”地區的普及進程,促進
農村義務教育持續健康發展。切實控制農村國中輟學,進一步做好掃盲工作。加快城市薄弱學校建設步伐,開展教育助學行動,繼續做好對貧困的農村學生試行免費提供教科書工作,積極做好城市特殊困難家庭子女和進城務工農村流動人口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有關工作,促進教育均衡發展。貫徹全國高中發展和建設工作經驗交流會精神,加快高中教育發展步伐,擴大優質高中辦學規模,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犁嚷項,支持發展民辦高中,加強縣城示範性高中建設。結合縣鎮和農村中國小布局結構調整,積極發展
幼兒教育。繼續發展
特殊教育。
7.堅持大力發展
職業教育的方針。面向市場,服務社會,最佳化結構,提高質量。積極扶持農村地區、西部地區、少數民族地區的職業教育。加強課程改革和教材建設,開展職業指導與創業教育。繼續推進社區教育實驗,促進學習型組織的建立。面向城鎮職工再就業、農村勞動力轉移、農村經濟發展與
產業結構的調整,開展多種形式的
職業培訓。
9.貫徹《
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加快發展民族教育的決定》,落實各項政策措施,加快民族教育和西部地區教育發展。提高對口支援工作的實效性,加快西部各省區重點建設一所大學工作的進程。推進西部高校校園網建設。繼續在專業學位點設定、學科建設、重點實驗室建設、國家公派留學人員選派等方面採取傾斜政策。實施“少數民族高層次人才培養計畫”。繼續開展民族貧困地區中國小教師培訓。改善民族地區寄宿制中國小辦學和生活條件。加強維護國家統一、增進民族團結的教育。繼續辦好內地西藏班、新疆高中班和高校民族班、預科班。做好教育援藏、援疆項目的落實工作。
10.繼續做好學校語言文字工作,開展城市語言文字工作評估,推動行業系統語言文字規範化工作。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宣傳教育和執法檢查,加強
國語水平測試管理,進一步組織好國語推廣周活動。抓緊《
規範漢字表》的研製,加強少數民族術語標準化工作,及時發布對語言文字信息化和社會語言生活影響較大的規範標準。加強語言文字套用研究,組建語言文字標準技術委員會和語言文字套用評測中心,繼續開發現代漢語語料庫,加強中國語言文字網站建設,啟動中華大字元集的工作。
11.大力發展
現代遠程教育,推進
教育信息化。完善以中國教育科研網和衛星視頻系統為基礎的現代遠程教育平台,加快
數字圖書館等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設。加強“
校校通”工程建設,提高中國小計算機配備水平和信息技術課開課率。進一步推進農村中國小DVD教學光碟播放系統、農村計算機信息接收站和農村鄉鎮中心學校多媒體教室的建設。加強教育教學軟體的開發和建設,辦好網路學院,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
12.努力增加教育投入,全面加強經費管理,提高使用效益。繼續爭取提高財政性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完善農村義務教育投入體制,研究保障農村稅費改革試點地區義務教育經費的有關政策和措施。繼續實施 “
國家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工程”(二期)和“中國小危房改造工程”。切實關心困難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做好助學貸款和設立國家獎學金工作,鼓勵設立地方政府獎學金,落實和完善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各項政策措施。拓寬投融資渠道,積極動員社會資源發展教育。繼續穩定學校收費標準,進一步規範各類學校的收費,認真落實農村貧困地區義務教育階段“一費制”政策。進一步建立健全學校財務管理制度。
三、推進教育創新,深化教育改革,擴大對外開放
13.完善“在國務院領導下,由地方政府負責、分級管理、以縣為主”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進一步落實中央和省級財政對困難地區加大轉移支付的措施,強化縣級政府的管理責任,明確並落實鄉鎮在普及義務教育中應盡的責任。
15.按照“鞏固、深化、提高、發展”的要求,鞏固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成果,繼續完善高校布局結構調整工作。切實落實高校辦學自主權,進一步擴大高校在
專業設定和招生方面的許可權。繼續推進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深化高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建立自我發展自我約束機制。繼續推進高考制度改革,做好
網上錄取和學歷文憑電子化管理工作。做好全國普通高校招生統一考試提前進行的各項工作。改進和完善學籍管理。針對高校畢業生大幅度增加的新情況,積極落實有關政策,拓寬就業渠道,加強就業指導與服務,積極促進畢業生就業和創業。加強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工作。
16.啟動“研究生教育創新工程”,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完善研究生培養制度,採取有力措施,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加強
研究生院建設。做好第九批學位授權審核工作,積極發展
專業學位教育,加強對在職人員以同等學力申請學位工作的管理。認真做好2003年研究生擴招工作。
18.推進教育國際合作與交流向更廣領域、更高層次發展。力爭在學歷學位互認方面取得新的進展,有重點地與有關國家建立穩定的工作磋商機制。進一步推動“強強合作”和“強項合作”。完善國家公費留學選派辦法,增加研究生的選派比例。積極引導自費留學健康發展。落實各項政策措施,加大吸引海外優秀人才回國和為國服務的工作力度,鼓勵留學人員以多種形式為國服務。繼續深化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國際組織的合作。密切與港、澳、台地區的教育交流。
19.積極推動來華留學管理工作,改革和完善外國留學生教學、生活管理制度。加快對外漢語教學基地的建設,做好國外漢語教學中心建設的試點工作。大力推廣漢語水平考試,加強實用漢語教學。積極推動中美網路語言教學合作項目的實施。適應加入世貿組織後的要求,建立和完善教育應對工作機制。積極穩妥地發展
中外合作辦學,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建立健全監管機制,依法規範自費出國留學中介服務、中外合作舉辦教育考試和教育國際展覽。加強對高等學校境外辦學的引導和管理。
四、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建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紮實推進素質教育
20.加強青少年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繼續貫徹《
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從社會實際和學生生活實際出發,把弘揚、培育民族精神和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擺在重要位置,納入
國民教育全過程。加強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團隊精神為原則、誠實守信為重點,引導青少年學生樹立正確的
世界觀、
人生觀、
價值觀,提高思想道德水準。進一步推進中國小德育課程和教材改革,完成國中思想品德課課程標準實驗稿制定工作,修訂
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
21.加快課程、教材改革。進一步做好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試驗區工作。切實抓好新課程的教師培訓,紮實推進義務教育新課程實驗工作。修訂義務教育階段課程方案與教材,頒布高中教育新課程實驗方案和標準,組織編寫高中實驗教材。積極推進基礎教育考試評價制度建設。進一步完善教材審定製度和選用制度, 加強管理,切實保證教材質量。開展職業學校教學評估,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22.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和教學改革工程”,深化教學改革,強化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全面提高大學生素質。加強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拓寬專業面,加強實踐環節,不斷改善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繼續要求教授給本科生講授基礎課。推進大學本科英語教學改革。推進高等學校教學評估工作。
23.認真做好學校體育工作,促進學生體質健康。加強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落實責任,切實做好學校食堂、食品衛生安全工作。採取積極措施,提高農村學校體育、藝術教育的開課率。組織首屆全國中國小藝術展演活動。加強國防教育,進一步做好學生軍訓工作。
25.加快建立開放靈活的教師教育體系,提高辦學層次,推進
師範院校改革,鼓勵
綜合性大學開展
教師教育,研究制定教師教育資質論證和質量標準,啟動國家級教師教育基地建設。以新課程培訓和信息技術培訓為重點,開展中國小教師全員培訓。全面實施教師資格制度,積極推行教師聘任制度改革。擴大高等學校職員制度改革試點。進一步深化高校人事分配製度改革。推進中國小人事制度改革,加強對中國小校長選拔任用制度改革的指導。抓緊中國小教職工編制新標準的落實,最佳化教師隊伍結構。
五、加強高校科技創新工作,大力推進哲學社會科學研究
26.啟動中國大學創新工程,提高高校科技創新特別是原始性創新的能力。加強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建設,大力推動機制創新,整合現有科技資源,新建一批
新興學科、
交叉學科重點實驗室和跨學科、跨校的研究中心。繼續實施“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訪問學者制度”。加強高校科研組織工作,培育優秀科技創新團隊,積極爭取國家重大科研任務。
28.高度重視哲學社會科學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推進哲學社會科學發展與繁榮。加強對十六大提出的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的研究。加強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建設,積極推動信息化建設。深化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體制改革,制定學術規範,營造良好的學術研究環境。實施“新世紀學術帶頭人培養計畫”,形成良好的人才培養激勵機制。
29.大力開展教育巨觀政策研究和教育理論研究,為教育創新服務。加強對教育工作中全局性、根本性、長期性問題的深入研究;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工作熱點、難點問題的調查研究;積極開展民眾性教育科學研究;開展教育政策與決策諮詢;密切關注世界教育改革與發展動向和趨勢。改革教育科學研究體制和機制,加強隊伍建設。
六、加強教育系統黨風廉政和行風建設,推進依法治教,不斷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30. 加強黨風黨紀教育,進一步提高領導幹部廉潔自律的自覺性。嚴肅政治紀律,規範行政審批,強化監督。全面貫徹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積極推行校務公開和教育收費公示制度。標本兼治,堅決糾正行業不正之風。進一步加強招生考試管理,嚴肅考風考紀。加大對教育亂收費的專項治理力度。強化對“收支兩條線”的監督檢查。嚴格執紀、執法,繼續加大查辦違紀違法案件的工作力度。
31.加強教育法制建設,大力推進依法治教。研究起草《終身教育法》,加快《學位法》《
教育督導條例》《民族教育條例》《教師教育條例》《
學生軍訓條例》《高等教育紀檢工作條例》《
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等教育法規的起草工作,推動《〈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中外合作辦學條例》及其實施辦法的儘快出台。研究制定新一輪教育法制建設規劃,修訂有關教育法律法規。加大教育系統的“四五”普法工作力度,加強對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召開全國青少年法制教育經驗交流會。切實加強教育執法監督和依法治校工作,在有關高等學校開展試點,不斷規範辦學行為。繼續轉變政府職能,加大清理部門規章、減少行政審批項目工作的力度,逐步建立行為規範、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機制。改進並加強教育事業統計工作。
32.加強教育督導工作,完善教育督導制度。堅持督政督學相結合,加強對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職責情況的指導和督查,建立對縣(市、區)的教育督導評估和監測制度,加強對基礎教育熱點、難點問題的專項督導檢查,保證基礎教育分類發展目標的逐步落實,加大對實施素質教育的督導檢查力度。
33.加強教育部機關和直屬單位思想建設、作風建設和隊伍建設,增強服務意識,提高管理水平。因地制宜,加強分類指導和分類要求。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始終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和艱苦奮鬥的作風。深入實際,大興學習之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力戒形式主義,精簡會議和檔案,求真務實,奮發有為,紮實工作。深化直屬機關幹部人事工作改革,加強幹部特別是年輕幹部培養培訓和交流工作。繼續做好老幹部和關心下一代工作。改善機關公務員工作條件,關心幹部職工生活。加強電子政務建設,推進政務信息化。
二、以發展為主題,堅持全面科學的發展觀,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促進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
6.鞏固提高“兩基”成果,推動各地不斷提高普及
義務教育的質量水平,重點研究推進第二類地區的鞏固提高工作。打好“普九”攻堅戰,大力推進未“普九”地區的普及進程,促進
農村義務教育持續健康發展。切實控制農村國中輟學,進一步做好掃盲工作。加快城市薄弱學校建設步伐,開展教育助學行動,繼續做好對貧困的農村學生試行免費提供教科書工作,積極做好城市特殊困難家庭子女和進城務工農村流動人口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有關工作,促進教育均衡發展。貫徹全國高中發展和建設工作經驗交流會精神,加快高中教育發展步伐,擴大優質高中辦學規模,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支持發展民辦高中,加強縣城示範性高中建設。結合縣鎮和農村中國小布局結構調整,積極發展
幼兒教育。繼續發展
特殊教育。
7.堅持大力發展
職業教育的方針。面向市場,服務社會,最佳化結構,提高質量。積極扶持農村地區、西部地區、少數民族地區的職業教育。加強課程改革和教材建設,開展職業指導與創業教育。繼續推進社區教育實驗,促進學習型組織的建立。面向城鎮職工再就業、農村勞動力轉移、農村經濟發展與
產業結構的調整,開展多種形式的
職業培訓。
9.貫徹《
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加快發展民族教育的決定》,落實各項政策措施,加快民族教育和西部地區教育發展。提高對口支援工作的實效性,加快西部各省區重點建設一所大學工作的進程。推進西部高校校園網建設。繼續在專業學位點設定、學科建設、重點實驗室建設、國家公派留學人員選派等方面採取傾斜政策。實施“少數民族高層次人才培養計畫”。繼續開展民族貧困地區中國小教師培訓。改善民族地區寄宿制中國小辦學和生活條件。加強維護國家統一、增進民族團結的教育。繼續辦好內地西藏班、新疆高中班和高校民族班、預科班。做好教育援藏、援疆項目的落實工作。
10.繼續做好學校語言文字工作,開展城市語言文字工作評估,推動行業系統語言文字規範化工作。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宣傳教育和執法檢查,加強
國語水平測試管理,進一步組織好國語推廣周活動。抓緊《
規範漢字表》的研製,加強少數民族術語標準化工作,及時發布對語言文字信息化和社會語言生活影響較大的規範標準。加強語言文字套用研究,組建語言文字標準技術委員會和語言文字套用評測中心,繼續開發現代漢語語料庫,加強中國語言文字網站建設,啟動中華大字元集的工作。
11.大力發展
現代遠程教育,推進
教育信息化。完善以中國教育科研網和衛星視頻系統為基礎的現代遠程教育平台,加快
數字圖書館等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設。加強“
校校通”工程建設,提高中國小計算機配備水平和信息技術課開課率。進一步推進農村中國小DVD教學光碟播放系統、農村計算機信息接收站和農村鄉鎮中心學校多媒體教室的建設。加強教育教學軟體的開發和建設,辦好網路學院,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
12.努力增加教育投入,全面加強經費管理,提高使用效益。繼續爭取提高財政性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完善農村義務教育投入體制,研究保障農村稅費改革試點地區義務教育經費的有關政策和措施。繼續實施 “
國家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工程”(二期)和“中國小危房改造工程”。切實關心困難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做好助學貸款和設立國家獎學金工作,鼓勵設立地方政府獎學金,落實和完善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各項政策措施。拓寬投融資渠道,積極動員社會資源發展教育。繼續穩定學校收費標準,進一步規範各類學校的收費,認真落實農村貧困地區義務教育階段“一費制”政策。進一步建立健全學校財務管理制度。
三、推進教育創新,深化教育改革,擴大對外開放
13.完善“在國務院領導下,由地方政府負責、分級管理、以縣為主”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進一步落實中央和省級財政對困難地區加大轉移支付的措施,強化縣級政府的管理責任,明確並落實鄉鎮在普及義務教育中應盡的責任。
15.按照“鞏固、深化、提高、發展”的要求,鞏固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成果,繼續完善高校布局結構調整工作。切實落實高校辦學自主權,進一步擴大高校在
專業設定和招生方面的許可權。繼續推進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深化高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建立自我發展自我約束機制。繼續推進高考制度改革,做好
網上錄取和學歷文憑電子化管理工作。做好全國普通高校招生統一考試提前進行的各項工作。改進和完善學籍管理。針對高校畢業生大幅度增加的新情況,積極落實有關政策,拓寬就業渠道,加強就業指導與服務,積極促進畢業生就業和創業。加強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工作。
16.啟動“研究生教育創新工程”,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完善研究生培養制度,採取有力措施,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加強
研究生院建設。做好第九批學位授權審核工作,積極發展
專業學位教育,加強對在職人員以同等學力申請學位工作的管理。認真做好2003年研究生擴招工作。
18.推進教育國際合作與交流向更廣領域、更高層次發展。力爭在學歷學位互認方面取得新的進展,有重點地與有關國家建立穩定的工作磋商機制。進一步推動“強強合作”和“強項合作”。完善國家公費留學選派辦法,增加研究生的選派比例。積極引導自費留學健康發展。落實各項政策措施,加大吸引海外優秀人才回國和為國服務的工作力度,鼓勵留學人員以多種形式為國服務。繼續深化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國際組織的合作。密切與港、澳、台地區的教育交流。
19.積極推動來華留學管理工作,改革和完善外國留學生教學、生活管理制度。加快對外漢語教學基地的建設,做好國外漢語教學中心建設的試點工作。大力推廣漢語水平考試,加強實用漢語教學。積極推動中美網路語言教學合作項目的實施。適應加入世貿組織後的要求,建立和完善教育應對工作機制。積極穩妥地發展
中外合作辦學,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建立健全監管機制,依法規範自費出國留學中介服務、中外合作舉辦教育考試和教育國際展覽。加強對高等學校境外辦學的引導和管理。
四、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建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紮實推進素質教育
20.加強青少年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繼續貫徹《
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從社會實際和學生生活實際出發,把弘揚、培育民族精神和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擺在重要位置,納入
國民教育全過程。加強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團隊精神為原則、誠實守信為重點,引導青少年學生樹立正確的
世界觀、
人生觀、
價值觀,提高思想道德水準。進一步推進中國小德育課程和教材改革,完成國中思想品德課課程標準實驗稿制定工作,修訂
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
21.加快課程、教材改革。進一步做好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試驗區工作。切實抓好新課程的教師培訓,紮實推進義務教育新課程實驗工作。修訂義務教育階段課程方案與教材,頒布高中教育新課程實驗方案和標準,組織編寫高中實驗教材。積極推進基礎教育考試評價制度建設。進一步完善教材審定製度和選用制度, 加強管理,切實保證教材質量。開展職業學校教學評估,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22.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和教學改革工程”,深化教學改革,強化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全面提高大學生素質。加強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拓寬專業面,加強實踐環節,不斷改善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繼續要求教授給本科生講授基礎課。推進大學本科英語教學改革。推進高等學校教學評估工作。
23.認真做好學校體育工作,促進學生體質健康。加強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落實責任,切實做好學校食堂、食品衛生安全工作。採取積極措施,提高農村學校體育、藝術教育的開課率。組織首屆全國中國小藝術展演活動。加強國防教育,進一步做好學生軍訓工作。
25.加快建立開放靈活的教師教育體系,提高辦學層次,推進
師範院校改革,鼓勵
綜合性大學開展
教師教育,研究制定教師教育資質論證和質量標準,啟動國家級教師教育基地建設。以新課程培訓和信息技術培訓為重點,開展中國小教師全員培訓。全面實施教師資格制度,積極推行教師聘任制度改革。擴大高等學校職員制度改革試點。進一步深化高校人事分配製度改革。推進中國小人事制度改革,加強對中國小校長選拔任用制度改革的指導。抓緊中國小教職工編制新標準的落實,最佳化教師隊伍結構。
五、加強高校科技創新工作,大力推進哲學社會科學研究
26.啟動中國大學創新工程,提高高校科技創新特別是原始性創新的能力。加強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建設,大力推動機制創新,整合現有科技資源,新建一批
新興學科、
交叉學科重點實驗室和跨學科、跨校的研究中心。繼續實施“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訪問學者制度”。加強高校科研組織工作,培育優秀科技創新團隊,積極爭取國家重大科研任務。
28.高度重視哲學社會科學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推進哲學社會科學發展與繁榮。加強對十六大提出的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的研究。加強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建設,積極推動信息化建設。深化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體制改革,制定學術規範,營造良好的學術研究環境。實施“新世紀學術帶頭人培養計畫”,形成良好的人才培養激勵機制。
29.大力開展教育巨觀政策研究和教育理論研究,為教育創新服務。加強對教育工作中全局性、根本性、長期性問題的深入研究;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工作熱點、難點問題的調查研究;積極開展民眾性教育科學研究;開展教育政策與決策諮詢;密切關注世界教育改革與發展動向和趨勢。改革教育科學研究體制和機制,加強隊伍建設。
六、加強教育系統黨風廉政和行風建設,推進依法治教,不斷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30. 加強黨風黨紀教育,進一步提高領導幹部廉潔自律的自覺性。嚴肅政治紀律,規範行政審批,強化監督。全面貫徹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積極推行校務公開和教育收費公示制度。標本兼治,堅決糾正行業不正之風。進一步加強招生考試管理,嚴肅考風考紀。加大對教育亂收費的專項治理力度。強化對“收支兩條線”的監督檢查。嚴格執紀、執法,繼續加大查辦違紀違法案件的工作力度。
31.加強教育法制建設,大力推進依法治教。研究起草《終身教育法》,加快《學位法》《
教育督導條例》《民族教育條例》《教師教育條例》《
學生軍訓條例》《高等教育紀檢工作條例》《
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等教育法規的起草工作,推動《〈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中外合作辦學條例》及其實施辦法的儘快出台。研究制定新一輪教育法制建設規劃,修訂有關教育法律法規。加大教育系統的“四五”普法工作力度,加強對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召開全國青少年法制教育經驗交流會。切實加強教育執法監督和依法治校工作,在有關高等學校開展試點,不斷規範辦學行為。繼續轉變政府職能,加大清理部門規章、減少行政審批項目工作的力度,逐步建立行為規範、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機制。改進並加強教育事業統計工作。
32.加強教育督導工作,完善教育督導制度。堅持督政督學相結合,加強對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職責情況的指導和督查,建立對縣(市、區)的教育督導評估和監測制度,加強對基礎教育熱點、難點問題的專項督導檢查,保證基礎教育分類發展目標的逐步落實,加大對實施素質教育的督導檢查力度。
33.加強教育部機關和直屬單位思想建設、作風建設和隊伍建設,增強服務意識,提高管理水平。因地制宜,加強分類指導和分類要求。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始終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和艱苦奮鬥的作風。深入實際,大興學習之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力戒形式主義,精簡會議和檔案,求真務實,奮發有為,紮實工作。深化直屬機關幹部人事工作改革,加強幹部特別是年輕幹部培養培訓和交流工作。繼續做好老幹部和關心下一代工作。改善機關公務員工作條件,關心幹部職工生活。加強電子政務建設,推進政務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