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教育課程論:歷史透視與國際比較

《教師教育課程論:歷史透視與國際比較》是201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陳時見、靳玉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教師教育課程論:歷史透視與國際比較
  • 作者:陳時見 靳玉樂
  •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5月1日
  • 頁數:376 頁
  • 開本:16 開
  • ISBN:9787107228681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教師教育課程論:歷史透視與國際比較》是國家“211工程”三期建設項目“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深化與教學創新研究”成果《當代課程與教學研究書系》之一。《教師教育課程論:歷史透視與國際比較》立足全球化的社會背景,基於教師教育發展的經驗,從歷史發展和國際比較兩個維度,綜合分析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的時代意義、基本內容、主要模式和發展趨勢。《教師教育課程論:歷史透視與國際比較》首先論述了教師教育的意義與變革,為分析教師教育課程改革提供一個基礎性的背景;其次總結了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的歷史變革及歷史經驗,然後分別對教師職前培養課程、教師入職訓練課程和教師職後培訓課程的基本內涵、主要內容、發展模式以及改革走向進行了分析;最後以教師教育課程改革面臨的挑戰為基礎,分析了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的趨勢。通過對教師教育課程及其改革的綜合研究,期望能夠為當前我國的教師教育課程發展提供參考和借鑑。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教師教育的意義與變革
一、教師教育的內涵與歷史演變
(一)教師教育的內涵
(二)教師教育的源起
(三)教師教育的發展
(四)教師教育體系的完善
二、職前教師教育的發展特徵
(一)職前教師教育的含義
(二)已開發國家的職前教師教育
(三)職前教師教育的發展特徵
三、職後教師教育的發展特徵
(一)職後教師教育的含義
(二)已開發國家的職後教師教育
(三)職後教師教育的發展特徵
四、教師教育發展的核心問題
(一)專業性與非專業性
(二)封閉性與開放性
(三)學術性與師範性
(四)階段性與一體性
第二章 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的歷史經驗
一、教師教育課程的歷史演變
(一)培養目標的變革
(二)理論基礎的變遷
(三)課程模式的發展
二、各國教師教育課程改革
(一)改革的動因
(二)改革的目標
(三)改革的內容
三、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經驗
(一)通才與專才相結合
(二)理論與實踐相統
(三)學科與專業相聯繫
(四)職前與職後相融通
(五)統一與多樣相促進
第三章 教師教育課程的制度保障
一、教師教育課程制度的內涵
(一)關於制度的界定
(二)課程制度的基本內容
二、教師教育課程的法律保障
(一)美國教師教育課程的法律保障
(二)英國教師教育課程的法律保障
(三)法國教師教育課程的法律保障
(四)日本教師教育課程的法律保障
……
第四章 教師職前培養課程的變革與比較
第五章 教師入職訓練課程的變革與比較
第六章 教師職後培訓課程的變革與比較
第七章 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的反思與展望
後記

作者簡介

陳時見,1964年生,重慶梁平人。現任西南大學副校長、教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西南大學民族教育與心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兼任中國教育學會比較教育分會副理事長、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學分會課程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教育管理研究會常務理事、重慶市教育學會副會長。先後畢業於西南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分別獲文學學士、教育學碩士、教育學博士學位。曾赴美國路易斯.克拉克大學學習,分別到美國、德國、日本、加拿大等近20個國家學習考察。曾任廣西師範大學教育系副主任、教育科學學院副院長、院長。曾獲廣西“高校跨世紀學科帶頭人”、“十大傑出中青年教師”、“有突出貢獻的科技人才”、“十百乾人才”第二層次培養對象和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培養對象。2002年3月調入西南師範大學工作。先後主持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等各類科研項目10餘項,主要著作有《比較教學論》、《課堂管理論》、《師論》、《課程與教學》、《比較教育導論》、《當代比較教育學》(主編)等20餘部,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