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色鎮

挖色鎮

挖色鎮(古稱魯川)隸屬於雲南省大理自治州大理市,下轄6個村委會、15個自然村、56個居民小組,常住人口21018人(2017年)。

挖色鎮位於洱海東岸,地處大理市中東部,北與雙廊鎮接壤,南臨海東鎮,東與賓川縣雞足山鎮毗鄰,距離雞足山和下關各42公里,北距麗江158公里。

三面環山,一面臨海,西對如屏蒼山而遙望大理古城,東通佛教勝地雞足山而隱窺金頂,自古即為洱海東岸一個美麗富饒的魚米之鄉,是洱海地區歷史淵源長遠的白族本土文化發源地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挖色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雲南省大理州大理市
  • 下轄地區:6個村委會,15個自然村,56個居民小組
  • 電話區號:0872
  • 郵政區碼:671007
  • 地理位置:洱海東岸,地處大理市中東部
  • 面積:106.8平方千米 
  • 人口:21018人(2017年) 
  • 方言:白語為主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機場:大理機場
  • 火車站:大理站
  • 車牌代碼:雲L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地理環境,人文地理,歷史沿革,歷史文化,名勝古蹟,日課岩,地券,巨人跡,雲崖臥佛,天子洞,剖石崖,泌簊岩,把門關,白馬騰芳,濟水文壁,古木曲,小普陀,黑龍潭,掛鐘壁,盒子孔,白王城,古城遺址,新石器遺址,祭天台遺址,古村邑遺址,石窟,古塔,牌坊,

地理環境

由於其所處地理位置獨特,長期以來便是洱海東岸連線周邊地區的水陸交通集散地和集貿中心,其經濟活躍、文化發達、民俗風情濃郁,是洱海區域白族本土文化保存較為完整的地區之一。南北寬約20.4公里,東西寬約5公里。全鎮國土面積106.8平方千米。鎮政府所在地挖色村委會。鎮內地形呈東北高,西南低走向。境內最高點為獅子山,海拔3320.3米,最低點為鎮政府所在地挖色村,海拔1974.6米。
挖色鎮
酸箐的雪梨、馬梨,
土壤結構及氣候
土壤結構屬砂壤團粒結構,沖積形成。適宜栽種水稻、玉米、蔬菜、及烤菸等。挖色鎮屬低緯原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5℃,最熱月平均氣溫19.5℃,最冷月平均氣溫8.5℃。年降雨量為1100毫米。主要特色產品有大蔥、小蔥、板栗等。現全鎮有一個農業綜合服務站負責全鎮的農業生產指導其中有中級職稱4人、助理職稱17人、技術員1 人。鎮內成立了烤菸生產協會、奶牛生產協會、香蔥生產協會三個協會。挖色鎮武裝部
挖色鎮圖片挖色鎮圖片
挖色鎮人民武裝部設專職武裝部長1人,專職武裝幹事1人。黨委、政府每年保障人民武裝工作經費貳萬元。配置辦公室兼民兵營部一間,建成了青年民兵之家,設立了戰備器材庫,配備了指揮設備和器材。數年來,主要完成了國防後備力量建設、民兵組織建設、民兵軍事訓練、民兵戰備、民兵搶險救災、兵役登記工作、徵兵、預備役登記、國防教育、國防動員等工作。挖色鎮現有民兵總人數為2279人,占總人口比例11%,其中基幹民兵100人、占總人口的0.04%,100人中轉業退伍軍人40人,經過軍事訓練60人;普通民兵2194人,占總人口的10.3%,其中轉業退伍軍人146人,經過軍事訓練181人,連以上幹部22人 。
古城大城古城大城

人文地理

挖色鎮歷史文化悠久,文物古蹟眾多,居民寺廟景址保存比較完整。從鳳尾箐沙漠廟、大官山腰、金魚山、四龍山、高興蘭若甸、赤文島、羊坡頭、雞岩山等處發掘出了大量的石斧、石錛、石梨和捕魚網墜等新石器,繼新石器文化後又發掘出了青銅文化;赤文島既出土了大量新石器又出土了大量青銅和靴子造型的土陶燉器。小渡坡和沙漠廟西也曾發掘出一批土坑青銅墓葬,出土了不少青銅兵器和用具,有銅劍(箭)矛,銅鋤(茨菇葉造型和三角板鋤),刃開於背的銅刀。這些新石器、青銅器和土陶器具的造型與現代境內白族民眾還在生產使用的器具十分相似,具有一脈傳承下來的土著文化源流。公元前11世紀周孝帝期間,挖色境內的先民就以沙漠廟一帶為中心建立了魯白王國,創造了白族早期的魯白文化(明代《趙州志》和清代《雞足山志》都有記載)。因此,2000年以大理市政協牽頭調查魯川歷史文化資源後得出:挖色是大理白族文化源頭的結論。
挖色鎮衛星地圖挖色鎮衛星地圖
挖色境內凡名山勝地均建寺廟,大小寺廟亭台樓閣林立,自古稱多勝跡之邦,沙漠廟是洱海東岸本主神都;崇福寺是雞足名山的開山祖寺;南詔王嘉封大臣的封臣寺(今靈濟寺);清代的文廟、武廟;海天佛閣小普陀;還有“大夫第”、“進土第”、“將軍第”等官紳功名匾額。
挖色是洱海東岸的宗教文化中心,各種宗教文化源遠流長,有白族傳統的人神合一;偶像崇拜的本主(土主)文化和故事傳說;有為本主壽誕辦壽和專門用轎子或木輪車迎送本主的活動。相傳佛教從印度傳到這裡,因為當年釋迦牟尼大弟子迦葉曾到魯白王國傳播佛教,居住在境內大成村崇福寺下的法衣閣址內,爾後從此進入賓川雞足山,因此崇福寺才被稱為是洱海東岸和雞足名山的開山母(祖)寺,白語中稱為“豆波賽”(意為祖先寺),以後便逐漸發展壯大,到極盛時期以崇福寺為中心,有大小寺庵24院,田地數百畝,師僧數十人;至民國年間僅崇福寺仍有寺產田90多畝,民族宗教活動廣泛。據載:明洪武十五年前為保護春苗等每年三月初七、八日由崇福寺舉行觀音游鄉一會;明代至清初,賓川和海東一帶至此迎釋迦佛祖。至今境內仍保持農曆二月輪流迎釋迦會(即本主節),先後歷時半月之久;各村或登(小村亦即自然村)組成蓮池會,村間老婦有常齋教,會員常年禁食泥鰍、狗肉、大蒜,非佛非道,一切神聖仙佛均崇拜。往昔農曆五月栽秧結束後在樂利坡舉行謝水歡歌的樂利會(今廢);一年一度的大理白族“三月街”民族節歷史悠久,相傳最先起源於挖色大城沙漠廟,起因是唐代楊乾貞與鄭隆澶為爭奪孟郡城(今挖色大城沙漠廟)大戰三日,爭奪羊苴咩城(今大理古城)大戰七日,經激戰,橫屍遍野,血流成河,此戰以南詔楊乾貞勝利而告終。楊乾貞建國後為紀念取勝並鎮住戰場上的陰氣,把戰期定為街期,每年農曆三月十二日至十四日在挖色大城沙漠廟舉行,十五日至二十一日轉至大理城西。挖色境內的“三月街”俗稱“小三月街”,明代后街場遷至境內康廊村(原名拴廊),清鹹豐年後遷至挖色(文革中被廢)。挖色地區至今保持有一套完整的婚喪、飲食習俗,還有服飾裝束,古典樂曲,吹吹腔(吹樂調),嗩吶音樂,花柳曲,霸王鞭舞,白族調,語言方音等。
挖色地屬喀斯特地形地貌,溶岩穴洞眾多,坡嶺峰巒,箐坪台壁層層迭起,山川地理天設地造,得天獨厚,自然風光絢麗多姿,雄險奇秀。西面洱海清碧如玉,海天佛閣小普陀和中心海島赤文島,如鑲嵌在洱海碧玉盤上的兩粒珍珠;大城(場)曲和牛角曲如同兩條海中遊動的龍;鳳尾箐口涼風終年不息,氣候宜人;花嶺坡和花箐,四季繁花似錦;西眺點蒼山頂終年白雪皚皚,頗有一番情趣;又有小普陀的“普陀曉月”,形成“風、花、雪、月”四景俱全。沙漠廟水庫中蒼山倒影(青山白雪,望夫雲,玉帶雲盡在水中),洱海和大城水庫中的夜晚篝火倒影;鳳尾箐口石馬橋頭遙現大理三塔;龍繞石天然仙龍繞跡;壁虎岩壁虎爬山;金魚山如遊動中的金魚展鰭獻彩;長蛇嶺似長蛇穿嶺,徐徐爬動;赤文島猶如猛虎躍海;四龍山恰似天然龍椅,天生造化,二龍搶寶和雙龍抱柱;三峰山麓南北兩側延伸金線吊葫蘆雙嶺;八卦山天然八卦成圖;大官山從上到下似天鵝將翔,右翼下抱出一蛋;乃擊石鐘驅鬼邪的天然石壁掛鐘;獅子山雄獅回首;牛眠山臥牛安睡;牛角山牛角對峙;黑龍歸潭現龍鱗;鐘坡鼓嶺、貓頭嶺、赤牛壁、七子岩、觀天嶺、樂利坡、層巒迭嶂遠近排來;日課岩日課百拜;鳳鳴台百鳥朝鳳;泌基岩和水珠滴翠;雞岩山雞鳴曉日;觀音和迦葉屐足;殺龍坪台,處處風景如畫,古蹟故事多,吸引著無數海內外遊客來此旅遊觀光,流連忘返。
挖色日月客棧挖色日月客棧
挖色氣候較大理溫和,常年無酷熱嚴寒,少風霜,四季如春,最高氣溫28℃,最低氣溫1℃。土壤肥沃,水源充沛,適應農作物生長,一年兩熟,糧食單產高於全州平均水平。物產豐富,既種稻、麥、梁、豆,又種亞麻、蔬菜、小蔥、瓜果、苞谷和菸草等;山箐間產豆類、薯類、蕎子、油菜籽、秋小麥;洱海中盛產油魚、鰾魚、黃殼鯉和黑胭脂魚(即丙穴魚);小河流溝道湖塘中產鯉魚、鯽魚泥鰍黃鱔和田雞(蛙類),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境內多山箐坪地,牧場廣闊,大多農戶都飼養生豬、養牛養馬。盛產水果林木,有桃、李、杏、梅、梨、石榴和板栗,向稱“水果之鄉”。大城名玉箐的板栗,酸箐的雪梨、馬梨,挖色香蔥等農副產品暢銷省內外。洱海和山箐間有不少飛禽、野生珍貴動植物,名貴中藥材和豐富的礦產資源。境內婦女尤善手工刺繡衣、帽、鞋等,享有“白族服飾刺繡之鄉”的美譽。
“目極湖山千里外,人在水天一色中”。歷史以來,挖色經歷了歷史演進、文化發展、經濟進步,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上級各有關部門的支持幫助下,隨著洱海東岸基礎設施的不斷改善,挖色鎮的地理位置由過去較為偏僻的地區一躍成為連線大理蒼洱風景名勝區、雞足山風景名勝區和南詔風情島景區直至大麗線貫通大理、洱源、賓川三縣市的交通咽喉,挖色鎮黨委、政府立足鎮情實際,知難而上、順勢而謀、與時俱進、開拓進取、積極創新工作思路、解放思想、抓住機遇,挖色鎮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歷史沿革

往事越千年,歷史延續了幾千年,建制變更繁迭,有興有廢,時分時合。生活在母親湖洱海之濱的挖色白族聚居群落,歷經滄桑,生衍不息,創造了璀璨文明,成為白族大家庭中的一朵奇葩。洱海,古稱葉榆水,漢為昆明池,唐代則名為西洱河,因此湖多波大浪,即便在風和日麗之時,也可見碧波萬頃,波濤澎湃,一望無際,呈現出“海”的壯觀。一遇西南風順瀾滄江而上,經西洱河峽谷,逼天生橋隘口,成大風突谷而出,直入洱海盆地,更是萬馬奔騰,虎嘯龍吟,加之其狀平面南北長而東西窄,狀如人耳,故稱為“洱海”。傳說,古時的王母娘娘在一次梳妝時,不慎跌落頭上的兩枚珍珠,其一墜東海之濱,逐成杭州西湖;另一落滇西高原,便成洱海。遠在杭州西湖有一楹聯曰:“樓觀洱海日、門對浙江湖”,這是浪漫詩人的藝術誇張,也是西湖與洱海相映成輝的信手偶成。蒼山洱海山水結構,是造化神奇,世界僅有,因此有聯贊曰:“蒼山不墨千秋畫,洱海無弦萬古琴”,就是對此的真實寫照。洱海不僅是沿湖民眾的母親湖,也是白族文明的搖籃,洱海流域孕育了大理地區的文明。挖色境內赤文島在炸石填公路中偶然發現了一些古牙化石(均收入大理等地有關文管所),說明距今三四千年前挖色地區先民便已跨入了新石器、青銅器時代。公元前11世紀周孝帝期間以大城北面(今沙漠廟)為都城建立了魯白部落國(引自明代大城人翰林院編修趙雍 《魯白志》),西漢、東漢、蜀漢時期均在此設郡。晉朝永嘉三年(公元309年),在今大城沙漠廟設東河陽郡治,轄東河陽、葉榆二縣,東河陽縣管轄洱海東岸今賓川、巍山、鶴慶等縣;葉榆縣轄今大理、洱海等縣市。晉末至唐初洱海區域郡縣處於屢設屢廢狀態,形成各部落大者五、六百戶,小者二、三百戶,各據山川,無大君長,不相役屬的局面,各部落相互爭奪形成六詔與洱海西岸各據城池的局面。此後至南詔閣羅鳳王時期在大城沙漠廟一帶設孟弄燮祧郡治,管理洱海東岸地區的軍事和民事;段思平得國後,朝拜大城封臣寺,廢楊乾貞為僧,改封臣寺為古靈寺,改孟弄燮祧郡為神州(亦名神河州),州治仍在孟郡城,但管轄區域已經縮小為洱海東岸(含今賓川縣全境);元代改神州為孟州,州治仍在大城今沙漠廟,轄區不變;明清時期,大理實行改土歸流,廢除孟州和海東萬戶,把海東(含今賓川縣)劃入太和縣,劃入太和縣後仍在大城設行化鄉治(相當於今副縣級);明代時隨著大城水庫的擴建,鳳尾河道的移直,使大城成為賓川州大理府乃至全省最大最富庶的村邑,明清兩代均在大城辦書院,所以洱海東岸乃至沿洱海地區明清兩代的進士舉人、文官武將大都出自大城,因此,清康熙時被雲南提督編圖命名為“大理府第—文明古鎮”,特奏準設立文廟和武廟;民國時期,挖色仍屬賓川縣,在大城武廟設第三區(西區)公所,轄區包括今雙廊鎮和上關鎮的海潮河、今屬賓川雞足山鎮的上蒼、萵村和沙址等地;解放前遷至挖色村趙家祠(今鎮政府駐地);解放後挖色仍屬賓川縣,初設第五區,後因平川分成兩個區後,改為節六區,轄今海東鎮、雙廊鎮和今屬賓川的萵村、關李二村;1959年挖色隨賓川併入祥雲縣,該年底從祥雲縣劃入大理市設挖色公社、區、鄉、鎮至今。
高興白水塔高興白水塔

歷史文化

魯川壩子是古代洱海東岸連線周邊地區的交通樞杻,這裡開發較早,且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從鳳尾箐、大官山腰、金魚山、四龍山、高興蘭若甸、赤文島、羊坡頭、雞岩山等處發現的新石器遺址以及大量出土文物來看,說明遠在三、四千年前挖色地區很早就有人類居住,是大理白族文化的源頭。晉朝永嘉年間在境內沙漠廟設東河陽郡治,說明了挖色是古代大理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從雲南考古得知:滇池區域石寨山、李家山、石家壩的新石器文化和青銅文化是在洱海區域劍川(洱海北)、大理(洱海西)、賓川(洱海東)新石器文化和青銅文化的基礎上向東發展的。因此,滇文化、昆明文化、蠜文化是繼新石器文化、青銅文化之後,是南詔大理文化的延續。這些研究發現對於研究洱海地區地方民族文化發展和演進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
美麗富饒的挖色壩子位於洱海東岸中心地帶,其東、南、北三面環山,西面臨海,山環水繞猶如一把天然大交椅,地處鳳尾河三角洲,恰好處在國家級蒼洱風景名勝區和省級雞足山風景名勝區的交匯點上,山川秀麗,景致幽奇,具備兩大景區皆得的自然風貌。境內大小河流泉塘溝壑星羅棋布,北有鳳尾河、中有靈濟河、南有鳳鳴河由東向西橫貫注入洱海。壩子周圍多山巒、箐谷、坪地,還有泉塘、海(湖)河、溶洞、島嶼、海灣點綴其間,顯示出多景點的自然特色。“逢山必嶺、逢嶺必有箐坪、逢箐必有泉水”,是挖色地形地貌的顯著特徵。境內多山間小平原(雲南人俗稱壩子)。山川奇異,天象也奇異,如境內每逢雲出魚鱗甲雲,不出三、五天即下雨;若天空中月亮旁出現白色或彩色叫雲印,則白天(早上)出現主颳風,晚上出現主雨。又如境內有二個八卦山,一在大城會真寺前為土山,一在大官山康廊村後為石頭山,二山均天然形成八卦圖案。還有海印村人不患肺結核;濟民堤滴水不漏;太陽只照下半日;千年古柏、香樹產靈芝等奇異現象。
《沙漠廟長聯》曰:“此邦多勝跡”。挖色地處蒼洱景區和雞足山景區交匯中心點上,大自然巧奪天工,自然風光多姿多彩;挖色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人文景觀更是一枝獨秀,無論是白族出閣斗拱的真古建築、服飾文化、宗教文化、民俗風等都具有內涵豐富、功能奇異的鮮明特色。站在三峰山頂、大官山頂、旗鼓山頂或雞岩嶺或赤文島,可飽覽蒼山十九峰的巍峨秀麗、洱海水的碧波蕩漾,領略四洲三島九曲之奇,洱海西岸錦繡河山盡收眼底。大理的“風、花、雪、月”四景在挖色也同樣具有。鳳尾箐口的涼風雖無下關風的名氣,但也極度沁人心脾;鳳尾箐山間和花嶺坡上四季也是繁花似錦;蒼山積雪還倒影於沙漠廟的水庫之中也別有風韻;中秋時小普陀的“普陀曉月”最能體現洱海月的無比風姿。壩子中溝道縱橫,泉塘眾多,沙漠廟、裕後聖母泉、石馬泉等泉水清瑩潔白和點蒼山泉一樣純潔清涼;田疇沃壤,縱橫阡陌;村邑古寺錯落有致,詩情畫意油然生輝;鳳尾峽谷和箐谷間森林茂密、花果飄香、動植物、野獸珍禽品種繁多,好一幅獨特的峽谷田園風光。白王城、必簊岩、龍繞石、鳳鳴台等溶岩洞穴等大自然的造化神跡,更是令人心馳神往。
挖色鎮景點挖色鎮景點
挖色是白族真古建築最多的地方,特別是門樓建築,其數量和格局均冠於全州。本地門樓多為清末民初所建,工匠均為本地及雙廊等洱海東岸白族民眾,屬於典型的海東建築特色。本地建築凡三坊院均設照壁,俗稱“三坊一照壁”,具有聚陽光透空氣作用,大多在大門外或漏角設照壁。村間或廣場、寺廟等地方也設照壁,類型有一面照壁,三滴水照壁(平排三滴,中大兩耳小),八字照壁三種。民居有多種規格,式樣靈活,但都極具民族地方特色,新建民居又延續白族傳統風格,因此,整體格局相對統一協調。
挖色自古以來人多地少,有著悠久的建築史和傳統的高超建築藝術。大理以石頭壘牆,挖色則以石頭為基叫石腳,講究的用五面石鑲砌,勾邊縫,上面以兩塊木板夾攏夯築板牆,間隔和上層用磚和土基,瓦房一般下蓋板瓦,上蓋筒瓦,草房兩頭設風火牆。宅院為一坊一角或二角(即三開間兩頭或一頭有漏角的長條型庭院)、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等。裝飾大多繪畫雕塑,寺廟大多繪龍、鳳、獅、虎,居民一般繪南瓜龍花。
挖色全鎮聚落形態發展脈絡清晰(已作控制性詳細規劃設計)。既有原始聚落初期的空間形態性,如受地理環境及民風民俗影響而自然形成的居住組團及小尺度街巷和不規則宅院,未經功能分區整理,與民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系列公共空間、寺廟戲台、市場等,其原始性、真實性整體保持完好,保持了歷史的真實性、社會的真實性和歷史風貌的完整性。又有統一規劃設計、統一建築風格模式、統一管理的現代建築群落,對於研究這一地區在不同歷史時期的歷史文化發展,地理環境變遷,人口變化及經濟狀況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歷史文化價值。
風景秀麗的小普陀風景秀麗的小普陀
挖色是大理地區白族民俗文化傳統保存較為完整的地區之一。居民中有98.4%的人口為白族,其建築風格、生活習俗、婚姻習俗、喪葬習俗、飲食居住習俗和民族服飾、宗教信仰等都具有濃郁的地方文化特色。這裡的白族民眾大多穿著白族傳統服飾(本地婦女尤善刺繡,被稱為“白族服飾刺繡之鄉”)。人與人交流也大多使用白語,飲食居住習慣、婚喪嫁娶等保持白族傳統習俗。民眾普遍信仰佛教,崇拜白族特有的本主,有輪流迎釋迦的本主節、漁民本主節、高興聖母節等傳統節日,各自然村都有自己的本主廟,每逢婚喪嫁娶、逢年過節人們都要到本主廟裡祭奠,祈求賜福,同時舉行“耍龍燈”、“耍獅燈”、“霸王鞭舞”等傳統民族體育活動。

名勝古蹟

日課岩

日課岩在三峰山華高嶺白王城下崇福寺後(古時大成後巷,奎閣節王家墳內)。其狀如圓桌面,三尺許,平地而起,高約半米。又稱“載客登肘”(祭天台石)。古人以此祭天。1970年此地劃為宅基,修渠灌溝等炸石炸毀(雍正《賓川州志》載古蹟曰:“日課岩,崇福寺後有飛石下崖一步面可三尺,昔有僧慈濟日課百拜於上後成道化去”)。

地券

在赤文島(鹿峨山)西南白魚洞上方。嘉靖李元陽《大理府志》誤將金梭島為赤文島:“地券在洱河羅荃寺南赤文島有大篆數十字,今莫辨也。觀音化身作白須老人向羅剎乞地,鐫卷島上,語具仙釋下”。本地赤文島白魚洞上方有紅岩如赤文狀(前些年炸石把赤岩炸掉,但遺蹟尚存)。今海東鎮海島上無赤文。雍正《賓川州志》曰:“三島在州之西——百裏海東一曰金梭在青巔山之南;一曰赤文在羅荃山之南,上有石刻朱字文如右篆,父老傳為觀音買地券;一曰玉幾在赤文島之南。”《賓川州志》所載金梭島在青巔山是對的。而赤文島在羅荃山南應為之北(是誤北為南)。玉幾島在赤文島之南應為之北(是誤北為南)。因為今海東鎮境內連銀梭島算上也只有二島(但銀梭島不在三島之列)所以,《賓川州志》把三島都指在今海東鎮是錯指。

巨人跡

嘉靖李元陽《大理府志》曰:“在蒼山五台峰,—在洱東青巔山”。民國《沙漠廟長聯》曰“觀音履足”。本地昔有三處,一是康廊沙邑大路上,二是大城舍上登木桌上,三是大城南雲繞坡有一大石足。

雲崖臥佛

高興村東南三里,俗稱龍繞石,旁有鳳鳴台,壁虎岩等。雍正《賓川州志》曰:“高興村紹補寺後大石橫眼宛如臥佛,又有龍繞石跡,相傳神僧宗寶結廬處。”其上有石窟像二十三尊,此為宋代大理國物。

天子洞

天子洞在沙漠廟後,洞分二室,一室裝物資,一室有石床。唐代楊乾貞母在其南天子廟址生下楊乾貞,被廟祝營救於此洞長大。洞後之山因此叫大官山(明碑曰五尾山)。

剖石崖

在挖色與海東交界處洱海邊山崖上(今已無存)。明代李元陽《大理府志》曰“剖石崖在洱河東岸,南詔風伽異欲刻碑國門,於此取材,今碑跡猶存,蓋下臨萬仞之淵,為力至難。”民國《大理府志》、《海東鄉志》曰“鳳伽異剖石——國門於此”。《大理府志》又曰“洱東石壁上刻曰:此水可當兵十萬;昔人空有客三千。不知訪於何時,出何人之手”。民國《大理縣誌稿》和《海東鄉志》也有同樣記載。

泌簊岩

在三峰山腰有一石山岩如簊形,水從岩間泌出,大珠連貫四時不竭,俗稱簊岩泌珠(詳見雍正《賓川州志》記載“雨珠庵”條)。解放後挖取石山已將簊形破壞。

把門關

在沙漠廟東二里有天然巨石把門,舊為孟州古城利用巨石與石壁間通道作東門。日語叫“把眉閎”(把門關)解放後把石壁及巨石炸毀。其上亦有幾尊石窟雕像。

白馬騰芳

鳳尾箐口有天然白馬石山,相傳古時沙漠景帝騎馬入雞足山時在此飲馬水。清泉自白馬旁流出。故建白馬廟。解放後炸山取石,後來修築康盒旅遊公路被炸毀。

濟水文壁

在大成西靈濟寺南詔王曾在此嘉封大臣。大理國王段思平尊祭古神靈。明代防水患建照壁曰“濟水文瀾”大字。今照壁為清嘉慶十九年重修。

古木曲

在康廊村北洱海邊牛角曲海灣。雍正《賓川州志》曰“洱海東岸距三峰山十里,波光蕩漾,樹形蔭濃,春夏之交可席地舒懷焉。”今已不存。

小普陀

海印村洱海有一中小島。上建觀音閣,傳說為觀音拋入洱海中的鎮海大印,亦名小普陀

黑龍潭

在鳳尾箐中有一高山小箐,箐中出泉,經岩石下流入一小潭曰黑龍潭。岩間留有龍麟形狀。

掛鐘壁

鳳尾箐有一大石壁(在今山神廟旁)壁上角懸一石鐘,入箐者常以石擊鐘鳴驅邪。1980年被炸毀。

盒子孔

在挖色與雙廊鎮青山村交界的六兩箐。此水從洱海溶洞間流入賓川雞足山下的沙址村。相傳古人朝雞足山在此吃晌午,飯盒失水中流入沙址。雍正《賓川州志》曰:“河孔通泉,在雞足山下名盒子孔即豐樂溪也。水源自洱河東青山聖母港流入山腹。昔有人飯此失盒水中。明曰過雞山見其盒自孔中流出”。故名學使者題於名石曰:“鳳泉雲壑”。在挖色鳳尾箐赤牛壁有洞口顯露,早上水蒸氣升騰如燒火冒煙。

白王城

挖色有二對,一是三峰山圓形華高嶺上俗稱山城,壘石為城周長約千米。城中有洞曰白王洞,昔有倒流水,今已乾竭。其下方有箭道長三百餘米,疑為古練兵場地;二是水城,在大城水庫南邊金魚山,低處為城,長數百米,高處昔有土埂,留有二道門。山城今仍在,箭道與水城已劃為宅基地,遺址已毀廢。

古城遺址

有周朝魯白國(公元前十一世紀)都晉唐宋元郡州治今沙漠廟。有相傳為漢代的白王山城、水城,(今水城已毀,山城仍存)。有清同治挖色城遺址(今不存)。

新石器遺址

有赤文島新石器遺址(在島西坡頭),外國人曾考察過為銅石並用遺址;康廊羊坡頭新石器遺址——外國人曰“打漁村遺址”;金魚山新石器遺址,在大成水庫南凹地,俗稱白王水城(今已毀);大官山新石器遺址,在峰馬坡頭坪地;四龍山西北坡新石器遺址,在大成四龍山西北坡。

祭天台遺址

有沙漠廟後坪地;四龍山西北坡(即摔跤坪、新石器遺址同在一處);金魚山頂(在新石器遺址頂上);崇福寺後日課岩和陽山(北金線吊葫蘆後山坡);赤文島東南坡;樂利坡坪地;白大坡頂,今高興本主廟。

古村邑遺址

大城東北有千家村、花園村、池溝登。鳳尾箐有河子箐,沙坪村(今沙壩)。在高興村東南有蘭若甸、空宅。康廊和小城二村北面也有古村邑址。有的遺址地下還挖出不少鋪地的青磚。

石窟

本地石窟共發現有三處;一處為高興龍繞石和鳳鳴台旁計二十三尊;一處為古孟州城東門把門關石壁有五、六尊(今已炸毀);一處為鳳尾箐口似有多尊。雍正《賓川州志》曰“高興石窟為宗寶結廬處”。宗寶為宋代大理國僧。大理國在此建高興蘭若(大寺)。元代人楊惠禱龍頭台古蹟疑為龍繞石。所以此三處石窟均為大理國文物。

古塔

一是崇福寺舊佛塔,在十王殿大門右,相傳建於唐代,民國初有塔基尚存,後撤除;二是蘭若塔,在高興蘭若寺右,有紅磚,塔基尚存,為宋代大理國塔;三是雞岩塔,極小,建於元代,原有塔基,人們常在上眺望;四是旗山塔,明代在旗山北頂建風水塔,被鄧川、喜洲人所忌,夜間撤塔,留有塔基;五是崇福寺寶光新佛塔,清宣統元年建,解放後撤毀;六是高興鎮風水塔,民國二十二年建(1933年)今尚存。

牌坊

較早的有明代大成奎閣節、舍上、王家巷三登交界處的三座木牌坊。一是題名坊”(題寫大成歷代功名人物);二是“功德坊”(題寫大成歷代捐資為公人名);三是“長壽坊”(題寫大成八十歲以上長壽者)。三坊均於鹹豐年間被毀。今其地白語仍稱“配上革眉悶”。小城村楊家院牌坊立於明代,今遺蹟尚存。清代鹹豐年前崇福寺有三座木牌坊代山門曰鳳朝坊,燒毀於鹹豐年間兵火。清光緒康廊董維序大門口列有一座石牌坊,有遺蹟,前幾年修大門撤除。民國間大成漬上楊家和石麟登張家分別列兩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