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賓川州
賓川州,明弘治六年(1493年)析趙州及太和、雲南二縣置,洽今雲南省賓川縣南州城,屬大理府。清仍屬大理府。1913年降為縣。詞條標籤: 地點 ...
- 賓川縣
割太和縣(今大理市)九里(糧里)、趙州(今大理市鳳儀鎮)一里、雲南縣(今祥雲縣)二里,於賓居川置賓川州,築大羅衛城,設知州和大羅衛指揮使司。
- 州城鎮(雲南省大理州賓川縣州城鎮)
州城鎮位於雲南省大理州賓川縣壩子東南部,距省城昆明360公里,距州府下關60公里,南面與祥雲縣接壤,西北與中國五大佛教名山之一的雞足山相望。全鎮總面200.92平方...
- 紅軍長征過賓川戰鬥遺址
紅軍長征過賓川戰鬥遺址 [1] 坐落在賓川縣州城鎮南門外離婁河(古名鐘良溪)上,是一座單孔石拱牌樓式風雨橋,距縣城金牛鎮約10餘公里。
- 南薰橋(雲南省賓川南薰橋)
南薰橋,坐落在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賓川縣州城鎮南門外離婁河(古名鐘良溪)上,是一座單孔石拱牌樓式風雨橋。距賓川縣城金牛鎮約10餘公里。
- 賓川州志
參考資料 1. 賓川州志 .中國圖書館網[引用日期2014-06-14] 詞條標籤: 文化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2次歷史版本 最近更新: 曉風··...
- 楊金榮(中共賓川縣委副書記)
(中共賓川縣委副書記)編輯 鎖定 楊金榮,男,白族,1974年10月生,中央黨校大學學歷,中共黨員,1996年7月參加工作。曾任州紀委監察局副科級紀檢員、州紀委紀檢監察室...
- 賓川城中
賓川縣城鎮初級中學,是雲南省賓川縣縣局唯一的直屬初級中學。十七年來,學校奮發圖強,高歌猛進,一躍成為大理州教育界一顆璀璨的明星。教育教學質量逐年提高,2000年...
- 大理白族自治州
大理府為迤西道治所,大理提督駐地,領4州、3縣、1長官司。領州:趙州、鄧川州、賓川州、雲龍州;領縣:太和縣、雲南縣、浪穹縣;長官司:十二長官司。
- 州城鎮
州城鎮位於雲南省大理州賓川縣壩子東南部,距省城昆明360公里,距州府下關60公里,南面與祥雲縣接壤,西北與中國五大佛教名山之一的雞足山相望。全鎮總面195平方公里,...
- 州城文廟和武廟
位於雲南省賓川州城的文廟武廟,建於明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明嘉靖、清康熙、雍正、嘉慶、光緒年間曾多次修復和添建,在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州城古鎮,形成了...
- 挖色鎮
(含今賓川縣)劃入太和縣,劃入太和縣後仍在大城設行化鄉治(相當於今副縣級);明代時隨著大城水庫的擴建,鳳尾河道的移直,使大城成為賓川州及大理府乃至全省最大最...
- 北勝州
44年(公元1701年),永北府同知武烈兼賓川州知州事(此事載於雞足山金鼎寺石碑)。雍正2年(公元1724年),麗江土知府木氏“改土歸流”;次年,木氏所屬梓里、睦科...
- 謝聖綸
(1741年)中舉,在教習期滿後被選任為貴州天柱知縣(在任5年),後調移雲南,歷任雲南縣(今祥雲縣)知縣,代理賓川州知州,麗江府通判主政維西(維西於1756年改隸麗江...
- 永勝縣
四十四年(1701年),永北府同知武烈兼賓川州知州事,此事載雞足山金鼎寺石碑。雍正二年(1724年),麗江土知府木氏“改土歸流”;次年,木氏所屬梓里、睦科、大彎...
- 大理市海東鎮
海東鎮位於大理市東部,洱海東岸,東與賓川縣交界,南與本市鳳儀鎮接壤,西臨洱海與大理鎮隔海相望,北和挖色鎮山水相連。海東鎮概況 鎮境東西橫距17.5 公里,南北...
- 海東鎮
明弘治七年(1494年)置賓川州,海東從太和縣劃歸賓川。清雍正五年(1727年),分置海東里、曩村里。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分置海東耆、海南耆。
- 周鉞
周鉞,江蘇常州人,字鐵眉、秉節,生卒年不詳,約生活在康熙中晚期和雍正早期。康熙貢生,經朝廷召試,先後任河北密雲知縣、景州(今河北景縣)知州、賓川州(今雲南...
- 崔邵中
清道光十七年(1837)署臨清州。父憂回鄉,起赴雲南,歷署州縣,補賓川州,升知府。後加道銜,督辦臨安和南路軍務,積勞卒於行營。 [1] ...
- 郭顯球
郭顯球 晚清進士、廉吏 詩人(1859—1914)字夢石,新建縣人。光緒二十四年(1898)進士,銓選雲南易門縣知縣,攝賓川州事。顯球常以“明鏡”自比,廉潔自守,滇中大...
- 山東州城鎮
州城古城建於明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據清雍正《賓川州志》載:“初築時—取坐東向西,乙山辛向。周四里三分,高一丈五尺。四門:東曰迎暉,南曰永安,北曰柔...
- 傅鳳颺
傅鳳颺,由朝廷指派,歷任雲南安寧州(今安寧市)知州、安平廳(今馬關縣)同知,兼署開化知府(今文山市)知府、署賓川州(大理府轄)知州,補授元江直隸州(今元江哈尼族...
- 永嘉縣
潘福蔭,蔭補銘恩子,賓川知州,順寧知縣。王毓英(1852~1924)葉墨卿(1855~1940)高玉卿(1864~1936)劉景晨(1880~1960)張光(1878~1970)...
- 星宿橋
州城文廟和武廟位於雲南省賓川州城的文廟武廟,建於明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明嘉靖、清康熙、雍正、嘉慶、光緒年間曾多次修復和添建,在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
- 大城村(雲南省大理州大理市挖色鎮大城村)
1970年此地劃為宅基,修渠灌溝等炸石炸毀(雍正《賓川州志》載古蹟曰:“日課岩,崇福寺後有飛石下崖一步面可三尺,昔有僧慈濟日課百拜於上後成道化去”)...
- 黃君鉅
同治十年(1871),署武定直隸州知州。同治十二年(1873),署賓川州知州。光緒三年(1877年),加三品銜。光緒七年(1881),辦理雲南省城南關厘金。光緒八年(1882),告...
- 傅鳳颺
光緒二年(1876年)署賓川州(屬大理府)知州,補授元江(今元江縣)直隸州知州。光緒九年(1883年)加三品銜補授永昌府知府,兼督雲南地區厘務。四月丁父憂,回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