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實踐教學研究——以高校為載體》是2015年5月1日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呂靜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德育實踐教學研究——以高校為載體
- 作者:呂靜波
- 出版社: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5月1日
- 頁數:210 頁
- 定價:4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7028765
- 版次:1
《德育實踐教學研究——以高校為載體》是2015年5月1日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呂靜波。
《德育實踐教學研究——以高校為載體》是2015年5月1日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呂靜波。內容簡介《德育實踐教學研究:以高校為載體》立足於家庭、學校和社會三個方面,進行德育實踐教學研究,探索高校的德育建設路徑。...
《德育實踐教學研究:以高校為載體》是2015年5月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呂靜波。內容簡介 《德育實踐教學研究:以高校為載體》立足於家庭、學校和社會三個方面,進行德育實踐教學研究,探索高校的德育建設路徑。在多年的德育實踐教學探索的基礎上,對當前高校德育實踐教學的政策進行深入研究,提出德育實踐教學...
《中學新課程教學研究:課堂教學的德育實踐》是2010年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仇忠海、李敬。內容簡介 《中學新課程教學研究:課堂教學的德育實踐》新年伊始,讀到由一線教師撰寫的這套《上海市七寶中學教師專業研究叢書》真讓人高興。可喜可賀的原因,不僅在於看到了老師們的功力和水平,也不僅在於看到了...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教學探究》是2013年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鑫。內容簡介 劉鑫主編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教學探究》是關於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改革的研究論文。主要圍繞提高教學針對性、有效性,從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實踐、考試改革、課堂教學方式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本書既是教學經驗...
《以德育人 以文化人:民辦高校立德樹人創新與實踐》作為廣東省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試點項目研究成果,包含了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構建“一體五化”立德樹人工作長效機制的具體內涵和探索實踐全過程,充分體現了這一機制具有整合教育資源能力強,創新德育工作載體多,涵蓋大學生思政、專業、合作等素質面廣,工作網路信息程度...
教學研究成果的內容與形式 成果內容 教學研究成果是指圍繞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點難點問題,系統地開展實踐探索所形成的課程開發成果及教學改革實驗成果。具體包括課程開發與實施、教學改革、德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考試評價改革、教學研究機制創新、基於新課程的教師教育、課程教學管理、教學資源開發共享等方面(...
鼓勵高校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建立德育實踐基地。廣泛開展道德實踐活動,積極組織道德論壇、道德講堂、道德修身等活動,完善大學生志願服務制度,深化學雷鋒志願服務活動,以誠信建設為重點,引導學生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禮讓寬容、知行合一的道德風尚。探索建立實習實訓、課題研究、社會服務等不同實踐教學形式與德育有機融合...
《中國小德育課程教與學方式的研究與實踐》是2006年2月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中國小德育課程教與學方式的研究與實踐》主要內容簡介:呈現在讀者面前的這套叢書,是北京市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工作者和一線中國小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多年研討、實驗、反思、總結的產物:也是北京教科院基礎教育研究中心的同仁們,在曹福海、...
跨專業學術型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問題研究 淺析孝文化作為德育載體的基本功能 勞動教育的哲學辯思與現實建構——從蘇霍姆林斯基的勞動教育思想出發 從企業人力資源的德性需求探析高校德育的效果 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學:問題與對策探析 論大學生需求視角下的輔導員德育工作 論高校輔導員與大學生的師生關係 深圳大學社會...
實踐育人 053/基於“易班”的高校網路育人平台最佳化研究 郭靜文 062/以志願服務為載體的高校德育機制研究 劉軍男 069/淺析新媒體環境下視覺文化對大學生的影響 王子昀 076/新時代高校院系“三全育人”模式改革與實踐探索 ——以吉林大學法學院為例 于洋 081/依託地方資源打造思政課虛擬實踐教學的新路徑研究 ...
本書對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思想政治教育基礎理論、高校思想政治研究、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進行了探討,視角新穎,內容廣泛,對新形勢下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校德育教育教學具有一定的啟迪和借鑑意義。本書反映了近年來阜陽師範學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和實際工作...
第二部分為設計實踐部分。此部分以高校大學生生活為主線,按照高校德育的開放性、知行合一的實踐性、教管一體的協同性、以學生為本的主體性等設計理念,從思政課程教學模式探索、網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心理健康建設以及校園文化建設等幾個方面,對文化建設下的德育模式進行了套用研究與實踐探索。第三部分主要介紹了德育...
因此,如何套用現代科學技術,變革德育方法和手段,是德育研究的重要任務。德育方法和手段現代化,主要是收集處理德育信息手段的現代化。只要德育有效地綜合地利用了現代技術,就會創造出新的教育感化力量,也會創造出富有時代氣息的育人環境。在高校道德活動實踐中,活動形式是活動主體、內容的載體,沒有一定的載體,活動...
中職學校德育課有效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中職學校德育課有效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研究》是黃艷芳所著書籍。
以養成教育為切入點,以德育實踐為重要載體,切實提高學校德育工作的實效性。以最佳化教學管理為著眼點,以高效課堂為抓手,全面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以建設校本教研制度為出發點,以課堂教學研究為重點,努力提升教師專業發展水平。以特色學校的創建為著眼點,積極推進學校特色建設。以提升教育...
工作分工:分管學校教學工作。教育理念:教師是素質教育的最終實踐者,管理者最大的貢獻是培養一支德才兼備的教師隊伍。歷任領導 所獲榮譽 學校榮獲市安全文明校、市示範家長學校、市花園單位、區文明單位、區行為規範示範校等多項榮譽稱號,並成為市教育科學研究基地實驗校、區健美操特色學校、區信息化實驗學校和信息化...
在研究過程中,學校經過調查研究、查閱資料、歸納總結,結合學校實際,開發了一系列校本德育教材,把這一系列的德育教材作為弘揚一曼精神的載體,成為了固定的對學校每一屆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必不可少的內容,與國家德育課程互為補充,同時,注重在課堂教學中進行一曼精神的傳承,全力打造求真教育,推動學校發展。1.開發並...
長期從事思想政理論與實踐教學和科研工作。先後主講《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德育教育與社會實踐》、《社會調查》等課程。主持《〈形勢與政策〉課“1+1”模式教學改革與實踐》、《高校學生成才培養體系的研究與實踐》校級教改立項,參與《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德育社會實踐...
陳瓊,男,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第二中學校長。中學特級教師全國專家型曾兩次獲州優秀教育工作者、州優秀黨務工作者、全國體育達標先進個人、全國德育工作先進個人、全國民族教育先進個人、全國德育工作先進個人、主持的五個國家級教科研課題《中學德育目標體系的深化研究》、《TEC實驗》、《促進教學學習評價》等,通過國家級...
在理論研究方面,他撰寫的《關於修改的建議》得到有關部門好評;他撰寫的調查報告《黨建資源是如何變為育人核心因素的》榮獲湖南省高校徵文一等獎;他與人合作的課題《研究生課外實踐的創新模式》獲得學校教學成果獎;他主持的《新時期研究生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研究》、《以黨建為核心的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新體系研究》...
張澍軍,男,1950年4月生,吉林省松原市扶餘縣人。男,漢族,中共黨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學部委員,教育部政治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東北師範大學思想理論教育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研究領域 思想政治教育基礎理論與高校德育戰略...
語文組“主體參與”課堂教學研究、數學組“MM”教學方式和“自學導練”教學法,英語組“四位一體”教學法研究,文科綜合組“讓學生蒐集信息,調查研究”的學習方式,理化生組將過去的演示實驗變為學生動手實驗……這些教學實踐,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實現了對傳統課堂教師一統的根本轉變。在...
2012—2013學年度:“制度引導、專題教育、人文關懷、自主管理、表揚激勵”相結合的德育工作體系基本形成;“以美潤德、以美啟智”的“美育化德育”的教育模式取得顯著成效;校園風尚和諧、進取、積極、向上。全員德育的局面初步形成。四、教學工作要實要變 (一)教學目標:不斷轉變教學觀念,樹立“質量強校”意識,...
清華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二等獎(2019)清華大學宣傳工作先進個人(2018)主持課題 2023年度教育部規劃項目重點項目《使用情況調查研究》2023年清華大學自主科研計畫文科專項項目《智慧型思政的內涵、機理與路徑研究》2022年度首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支持課題《北京高校輔導員精準思政的內涵要求、問題挑戰與實踐路徑研究》2021...
學校首先將德育工作擺在各項管理工作的首位,以創新為動力,以活動為載體,以實踐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生命,通過“養成教育正行為、美化環境造氛圍、德育實踐增活力、興趣活動創特色、家校共建拓空間”等德育工作途徑,內強素質,外樹形象。逐步形成“育德入心、成德於行”的德育工作特色;在教學管理工作上,以重實際、...
具體的子項目研究,開展了形式更為多樣小型研討沙龍活動。在基礎型課程項目中,舉辦一年一度的“核心素養在課堂教學中落地”的“高效課堂”研討會,拓展型課程則每學期開展一次研討沙龍,實踐型課程則定期組織德育研討會。各教研組每學期初和學期末的主題研修活動,多次開展學科課程的研討與學習。此外,學校還通過承辦...
以課堂教學為中心,構建課堂教學、課外活動、藝術實踐、校園文化“四位一體”美育機制。推進美育精準幫扶,提升薄弱地區、鄉村學校美育水平。⒎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勞動教育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相融合,建立課程完善、資源豐富、形式多樣、機制健全的勞動教育體系。各級各類學校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和勞動周。
學校首先將德育工作擺在各項管理工作的首位,以創新為動力,以活動為載體,以實踐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生命,通過“養成教育正行為、美化環境造氛圍、德育實踐增活力、興趣活動創特色、家校共建拓空間”等德育工作途徑,內強素質,外樹形象。逐步形成“育德入心、成德於行”的德育工作特色;在教學管理工作上,以重實際、...
主要從事大學德育、思想政治理論課程與教學論研究。在《江蘇高教》《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國教育報》等CSSCI來源期刊及國家級報紙發表論文6篇,主持團中央、雲南省教育廳等各類課題6項。獲2022雲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比賽一等獎,雲南省第三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教學技能大賽一等獎,雲南大學第十六屆教師教學比賽...
●遵守國家法律法令,遵守校紀校規,維護學校正常教學和生活秩序的義務;●遵守本會章程、執行本會決議,維護本會榮譽和利益;●有努力學習專業知識,並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和各種文體活動,全面發展的義務;●積極參加本會的各項活動,並支持本會工作人員的工作,完成分配的工作的義務。活動申報 ●預先制定部門工作計畫,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