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以當代中國高校作為研究對象,在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年來的高校道德建設實踐進行學術梳理的基礎上,重點對當代高校道德建設進行系統性研究,試圖構建當代中國高校道德教育理論體系,探索提高道德建設的新途徑。
作品目錄
第一章 道德範疇的多維闡釋 第二章 高校道德建設 第三章 新中國六十年來高校道德建設的歷史考察 | 第四章 高校教師道德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 第五章 大學生道德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 第六章 和諧社會視閾下高校道德建設的實施路徑 |
創作背景
在當代中國,高校道德作為一種意識形態既為整個高校師生提供精神支柱和精神動力,又對主流社會道德具有引領和提供示範的作用。當代社會,道德價值的存在是多元的,而且具有短期性、易變性等特徵,但高校的道德價值觀念由於受到歷史文化積澱的影響,具有擺脫短期功利性、狹隘性的特點,它可以藉助於批判精神,制衡社會負面因素的發展,擔當起引領主流價值的形成和推廣的重任。因為高校特有的追求真理和自由,倡導思想兼容、百家爭鳴的學術氛圍保證了各種思想觀念的碰撞,對人們有著巨大的凝聚力,有利於形成向上、和諧的道德環境,為高校走在時代前列提供了無限的動力源泉。在現階段,高校道德建設是中國公民道德建設的基礎性工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之一,承載著當代中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任務,解決的是“培養什麼人”“如何培養人”的大問題,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必然要求。它對於提高和增強廣大師生對社會主義制度和中華民族文化的高度認同感、歸屬感和自豪感有著根本性的影響,關係到中國未來的發展方向以及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從這方面說,加強高校思想道德建設,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基於此,《承載與失落:高校道德建設研究》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提出,高校道德建設要調整思路,創新機制,改進方法,發揮新媒體、新載體的功能和作用,注重實踐養成,強化制度保障,整合各種資源和各種力量,深入有效地開展下去。要堅持以制度建設為根本,按照重在實際行動、重在持之以恆、重在形成機制的要求,逐步建立日益完善的既適應高校發展又具有很強的引導力和規範力,既具有高校特點又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的運作機制。高校道德建設的過程,也是在實踐中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創新過程。道德建設的實踐性有其自身的獨特之處。道德作為一種調節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社會意識形態,是在社會生活實踐過程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也只有回到社會生活實踐中,道德才有存在的必要。因此,道德建設必須以社會實踐為基礎,不但要充分考慮道德建設自身的發展規律,而且還要認真研究社會生活實踐的規律,使二者有機地協調起來,切不可使道德建設脫離社會實踐。同時,道德建設不僅依賴於社會實踐,而且以社會實踐為基本歸宿。實踐是人生的大課堂,是提高高校師生道德的基礎。
該書提出,高校要積極運用現代化的教育手段,拓寬高校思想道德建設的新載體。現代科學技術既向德育提出了現代化、科學化的迫切要求,又為德育現代化和科學化提供了條件和手段。現代高科技已經滲透到學生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從而拓寬了學生學習、生活的視野,豐富了學習生活的內容,提高了學習、生活的質量。在德育過程中,學生不會滿足於傳統的方式和辦法,他們在有限的時間內,更追求德育的高質量和高效率,更嚮往具有現代氣息的德育。因此,如何套用現代科學技術,變革德育方法和手段,是德育研究的重要任務。德育方法和手段現代化,主要是收集處理德育信息手段的現代化。只要德育有效地綜合地利用了現代技術,就會創造出新的教育感化力量,也會創造出富有時代氣息的育人環境。在高校道德活動實踐中,活動形式是活動主體、內容的載體,沒有一定的載體,活動主體、內容就不能轉化為現實,以形式多樣的活動為載體豐富高校精神文化生活,讓廣大師生在參與中煥發精神面貌、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形成富有激情和活力的德育環境,產生潛移默化的示範效應,這是高校道德建設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李偉,山東濟寧人,2006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獲法學博士學位。現為魯東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從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與實踐等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