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資力量,文化傳統,課題研究,發展問題,面臨挑戰,辦學理念,指導思想,總體目標,辦學目標,分階段目標,校園活動,智慧書屋,每月一節,特色工程,快樂社團,課題研究,推進教研,實小論壇,半日教研,校本課程,基本策略,學校管理,特色項目,具體目標,具體措施,德育工作,具體目標,具體措施,教學工作,特色項目,具體目標,具體措施,教育科研,特色項目,具體目標,具體措施,師資隊伍,特色項目,具體目標,具體措施,校園建設,特色項目,具體目標,具體措施,發展規劃,主要內容,分類介紹,實施步驟,學校發展,
師資力量
學校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精心培育科研型的教師團隊。幾年來培養了中學高級教師13人,杭州市名師、
學科帶頭人、教壇新秀、骨幹教師16名,淳安縣學科大組成員 7名、縣級教壇新秀 19名,造就了優秀勤奮的實小團隊。
文化傳統
靈動的實小校園
自辦學以來,學校以“打造靈動的校園”為目標,規範師德,紮實開展有效課堂的研究;學校深入貫徹落實《國家關於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綱要》的有關精神,以“為成功人生鋪路,為幸福人生奠基”為辦學目標,以實現“創品牌學校”為辦學方向,把每個孩子作為可以開發的寶藏,力求實現“辦學有特色,教學有特點,學生有特長”的總體目標,努力把學校建成學生“求知的學園,活動的樂園,生活的花園,溫馨的家園”的靈動校園。
踐行的幸福德育
學校建立了“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管理育人、環境育人”的德育工作體系,以
愛國主義教育為主線,對學生進行傳統教育、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生命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並將學科滲透與活動有機整合,構建了“幸福德育”,在快樂活動中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認識他人、了解社會、了解世界、完善品行。
半日教研:學校堅持將課堂作為教學工作的主陣地,倡導“以教助研、以研促教、聚焦課堂”,特定每學科半日教研日,強化了常規教研管理。通過教材教法、學科知識的學習研究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七色花”學生評價:努力探索適應課改的教學方法和評價機制,符合學生的個性創設了“七色花”學生評價,讓學生在體驗中獲得成功,獲得學習的快樂。校本課程:學校積極開展小班化教育研究,充分利用好每節課的40分鐘時間,開發了圍棋、書法等校本課程。
濃濃的書香校園
學校開發了書香校園,就如一首創業詩,打通了師生閱讀的通道;猶如一首進行曲,演奏著師生悅讀的篇章;校園處處飄逸書香。
愉悅的特色活動
社團活動:開設了書法、籃球等多個社團,讓更多有特長發展需要的孩子都有適合自己發展的天地。
快樂課間:陽光體育快樂大課間活動是學校的活力視窗,確保了學生每天一小時的體育鍛鍊時間。
課題研究
學校完成市級立項課題研究 7項, 引導教師通過參加課題研究來提升自身專業化水平;一批師德高尚、教育技能過硬的教師正在茁壯成長。
發展問題
1. 學校文化發展的內涵還尚待提高,精緻化、特色化辦學目標有待進一步挖潛。
2. 師資隊伍發展雖然較為穩定,對省市級名師的培養力度不夠。
3. 靈動課堂建構沒有形成傳統,常規化不高。
4.幸福德育的養成工作的落實不夠,書香校園建設力度不大,課題研究群體活動欠佳,學生評價實施不夠紮實,社團活動覆蓋面窄,學生活動系統性較差。
面臨挑戰
1.學校是一所百年老校,雖然已認識到了學校品牌建設的重要意義,但並沒有從本質上把握學校品牌的內涵,沒有形成符合學校實際的辦學理念,沒有制訂出符合學校實際的切實可行又有一定高度的品牌建設規劃。
2.學校教師年齡結構集中化嚴重,教師的專業發展出現高原現象和學校層次性工作開展的一定難度。
3.技能課教學教師偏缺,制約了學校的特色發展。
4.經費等條件不足制約了學校品牌發展。
辦學理念
開創“以德立校、依法治校、民主理校、名師興校”的辦學理念,按照“管理力求人本化、德育關注個性化、教學追求高效化、科研倡導全員化、隊伍建設優質化、環境體現人文化、辦學力爭特色化”的總體框架,秉承“明德、博學、善思、敢為 ”的校訓,把學校辦成“以科研為先導、以書香為依託的幸福校園”,倡導“酷愛讀書,崇尚文明,勇於探索,追求健美”的學風,將學生培養成會樂學尚德、懂自主探索、講文明誠信、善學習積累、樂思辨創新、勤強身健體的陽光學子,最終實現“每一個孩子都有閃光點,每一個孩子都會進步”的辦學宗旨。
指導思想
以十八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實踐科學發展觀,促使學校科學發展。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和教育部《
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畫》精神。以國家實施“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十二五規劃”為契機,把握機遇,適度超前規劃,促使學校跨越發展。以全面貫徹教育方針為著力點,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促使學校健康發展。以推進課程改革為手段,著力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課堂教學水平和教科研能力,促使學校內涵發展。以“辦人民滿意的學校”為目標,進一步提高全體學生的全面素質,促使學校特色發展。積極探索學校改革和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子,提高辦學效益,提升辦學品位,建設優質教育的特色學校。
總體目標
縣實驗國小發展的目標定位:“目標引領,內涵蘊育,實現學校可持續發展”,在人文修養方面有較大提升,3年成為杭州市內知名、有一定影響的示範性和實驗性的名校。
學生髮展目標:關愛一切學生的發展和關注學生一切的發展,努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良好的發展,著力培養靈動可愛,身心健康,品行高尚,熱愛祖國,熱愛學習,善於思考,勇於實踐,富有創新精神和合作意識,能適應未來學習、生活和工作需要的幸福人。
教師發展目標:著力建設“求真、務實、勤奮、創新”的育人氛圍,形成“敬業、善導、合作、創新”的教風,具有“勤於反思、互動合作、多元個性”的作風,努力培養一支師德高尚、業務過硬、教育理念新、文化素養高、科研能力強、富有創新精神、整體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
學校發展目標:建立並不斷完善學校、教師、學生和諧發展的自我評價和自我發展的內在機制,努力形成現代學校管理新模式。增強德育目標意識,努力提高校園文化品位,完善學校、家庭、社區相結合的教育網路,努力凸現學校德育特色。完善校本培訓和校本教研製度,不斷提升師資隊伍的業務素質、課堂教學水平和教科研能力。積極爭取上級的關心和支持,綠化、美化、最佳化校園。
辦學目標
全面貫徹教育方針,成為“杭州領先、省內知名”的品牌學校;深入推進教育改革,銳意進取,注重開發學生潛能,成為可持續發展的實驗性學校;模範實施素質教育,不斷探求新時期辦學的科學性和實效性,成為輻射改革成果,輸出辦學經驗的示範學校。
培養目標——實驗國小的教育是指向“幸福童心”的教育,是促進學生人格主體性和社會化的發展教育;是努力踐行德智體美等諸方面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是學校通過有組織的認知過程與環境影響,養成學生健康的心理和文明行為規範的現代教育。學校通過這樣的教育,促進學生的智慧型和人格和諧發展,使實驗國小的學子具有:靈動的才智+健全的人格。
分階段目標
大力發展現代教育技術,不斷改善辦學條件,有力推進現代學校管理制度建設,切實加大教師群體和名師培養力度,不斷挖掘學校特色,深入實施有效課堂和幸福德育,有效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力爭通過三年的努力,使學校成為在“學校、教師、學生”三個層面上和諧、持續發展的市級知名特色學校。堅持“面向特色學校、面向教師發展、面向課堂教學”和“為教育行政決策服務、為提高教育質量服務、為教師專業成長服務”的發展方向,堅持“在和諧中求發展、在紮實中求實效、在求實效的基礎上創特色”和“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提煉,在提煉中拓展,在拓展中前行,在前行中尋求突破”的學校發展工作目標,深入實施素質教育,有效實施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和持續推進學校教育創新。
品牌突圍——突破常規的發展,建構學校教育創新發展的理想坐標。
品牌推進——對推進的層面對特色工作進行學校教育創新發展的制度設計與實施。
品牌鍛造——鍛造學校教育創新發展的實踐範式。
校園活動
智慧書屋
提高校園文化的藝術品位和個性風格從普通到優秀的實踐範式,不斷提高為教育教學工作服務的水平。
每月一節
努力創建多元的校園文化,設計每月一節:1月采蜜節;3月美德節;4月讀書節;5月藝術節;6月兒童節,7、8月實踐節;9月科技節;10月體育節;11月英語節;12月智慧節。
特色工程
打造體育、藝術、科技教育
齊頭並進的辦學特色,爭創特色學校讓特色成為學校最好的品牌。
快樂社團
擴大社團的覆蓋面,讓更多的學生在社團活動中發展特長,發展興趣。
課題研究
依託課題研究,建設成具有本校特色、符合學校發展實際的科研網路體系和課題群系,打響具有本校特色的科研品牌。
推進教研
以縱向攜帶式開展主題推進教研,通過“三課三活動”,探索激發師生自主學習動機的途徑、手段、方法。
實小論壇
以國小課程改革實施為依託,反思課堂教學,總結實踐經驗,通過論壇,進行共享,加快自身專業成長。
半日教研
以“高效課堂”的深化研究為動力,落實教學常規要求,每位教師在學科半日教研活動中進行常規教研,在磨課中成長。
校本課程
關注校本課程的開發,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重視教學的創新發展,以校本教材保持教學質量的螺旋式循環上升。
基本策略
牢固樹立“靜下心來”的工作理念
深入持久地推進師德建設工程,引導教職工把主要精力集中投入到教育事業上,真正做到靜下心來辦學校、靜下心來教書育人。排除各種干擾,老老實實按教育規律辦事,扎紮實實推進素質教育,踏踏實實提高育人質量。
全面貫徹落實“八個一”的工作要求
把確保師生安全與健康作為提高教育質量的前提;把加強
學校內部管理作為提高教育質量的保障;把加強幹部師資隊伍建設作為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把促進師生的全面發展作為提高教育
質量的根本;把規範辦學行為、治理教育亂收費作為提高教育質量的保證;把強化人力資源管理作為提高教育質量的抓手;把最佳化物力資源配置作為提高教育質量的手段;把教育的不斷改革創新作為提高教育質量的動力,努力提高辦學水平。
強化教育質量意識,促進學校發展
堅持把促進學生品德、智力、體質、健美的全面發展,作為衡量質量的根本標準;把滿足學生成長需要、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學校工作重點集中到強化教學環節、提高教育質量上來。堅持每年舉辦一次運動會、一次藝術節、一次書畫展和一次科技節活動,大力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紮實推進體育藝術和科技活動的開展。促進學校“規範+特色”發展、學生“合格+特長”發展。
推行“四個管理”,提高辦學效率
建立科學的質量
目標管理體系,通過實施長遠目標和年度目標,推行目標管理;強化學校制度文化建設,推行制度管理;加強學校工會組織建設,組建重大事項管理委員會和監督委員會,並充分發揮其職能作用,推行民主管理;注重細節管理,追求管理的實效,推行
精細化管理。
落實“五大措施”,提高育人質量
以養成教育為切入點,以德育實踐為重要載體,切實提高學校德育工作的實效性。以最佳化教學管理為著眼點,以高效課堂為抓手,全面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以建設校本教研製度為出發點,以課堂教學研究為重點,努力提升教師專業發展水平。以特色學校的創建為著眼點,積極推進學校特色建設。以提升教育服務品位為增長點,以進一步完善教育教學設施、最佳化育人環境為保障,提高育人質量。
學校管理
特色項目
科學管理機制創建。
具體目標
建立有效的學校管理規章制度,進一步激發全體教師參與學校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每年爭創目標管理考核優秀學校,積極創建省市級的榮譽稱號。
加強目標管理,完善內部管理機制。管理強調民主意識、開放意識,責任意識,加強反饋,形成有利於教師、學生自主發展的氛圍。
加大內部管理機制改革力度,加強分配製度改革。
加強依法治校的力度,建立適合素質教育要求和學校自身發展需求的各項保障機制。
秉承“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的傳統,沿著“保平安、抓質量、創特色”的目標,實施精細化管理,促進“學生成才、教師成長、辦學成功”。
具體措施
加強班子隊伍建設:
領導班子結構合理,職責明確,工作主動,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改革創新精神,具有學科指導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團結協作能力,形成合力。
實行三級網路管理:指揮層面由校長決策,管理層面由教導處、政教處(大隊部)、教科室對實施素質教育的相關措施做相應管理,操作層面由班主任、科任教師具體實施。
落實各項規章制度:根據辦學章程、學校規章制度和教師工作職責的有關規定,加大依法治校力度,校務公開力度,進一步完善人事、經費、信息技術、教育設備等保障機制,黨支部監督保證,教代會民主參與,充分發揮學校各管理部門的職能作用。
規範學校辦學行為:學校管理按上級主管行政部門有關規定執行,做到教學行為規範化、財務管理規範化、財產管理制度化、收費管理政策化、校務管理公開化。
德育工作
具體目標
在開展“幸福德育”的
前提下,通過“實小校園“養成教育”工程”幫助學生初步具有“五愛”的思想感情和良好的品德,遵守社會公德和文明行為習慣,初步養成努力學習、孝敬父母、關心集體、文明守紀、愛護環境的良好品德;培養自立、自強、團結協作、辨別是非的能力;有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意志品格、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和活潑開朗的性格。強化對教師群體的師德教育和對班主任的培訓工作,建立一支以班主任為核心的德育骨幹隊伍,在管理上強調科學性、藝術性、感情聯繫三舉並重,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德育動態管理機制,加大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測評力度,同時不斷發揮校園文化的滲透、引領作用,促使師生行為規範的不斷提升。
具體措施
1.加強常規教育,培養文明學生
(1)深化愛國主義傳統教育。通過主題班隊會、參觀展覽、觀看影視、讀書徵文、演唱革命歌曲等途徑,結合重大紀念日、節日活動,培養學生愛國、愛黨、愛集體、愛家鄉、孝敬長輩的情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2)狠抓養成教育。實施實小校園“養成教育”工程,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要進一步細化,抓住每一個教育契機,有意識地引導、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校園環境衛生的維護和分工要進一步細化,將責任落實到位,讓學生養成愛清潔、講衛生的好習慣,使校園真正成為育人的土壤。推行領導班子值周、紅領巾禮儀崗、每周評選流動紅旗制度,重點對各班的“五項”常規:“文明禮儀、勤學習、守紀律、兩操、安全秩序”的情況進行量化考核,每周進行總結,評出“流動紅旗”。開展“說文明話、做文明事,爭當文明小使者”主題教育活動,從站好隊、做好操、掃好地、講衛生、有禮貌等日常行為入手,狠抓常規管理,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加強陣地建設,最佳化育人環境
(1)班級環境美化。班級環境要做到美化、育人化,充分發揮班級中隊角、黑板報的育人功能。開展班級黑板報評比,創設“潔、齊、美”的環境。倡導全員參與,突出人文關懷。體現學校特色,班級特色。
(2)少先隊組織機構制度化。在少先隊的各部組織中,建立各部工作制度,各成員嚴格遵守本部制度,更好地完成職責,體現少先隊的風采。
(3)宣傳欄、廣播站節目多樣化。宣傳欄每周換一次主題,紅領巾廣播站每周四播放,各個板塊安排合理,使之成為學生了解天下大事,校園新聞及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途徑。
3.開設心理諮詢課程,提供心理健康教育諮詢服務
學校開設心理諮詢室,配備心理諮詢教師,進行輔導服務,了解學生心理狀況,解除學生心理障礙,引導學生做好心理調節,幫助學生增強認識自我,調控自我,適應環境的能力,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
4.強化“社會、家庭、學校”三結合教育
學校教育和親職教育、社會教育緊密配合,要
積極開辦家長學校,幫助
家長端正教育思想,改進教育方法,推廣、交流成功的教育經驗,使家庭和學校教育協調一致。
校外教育中思想品德教育是學校教育補充和擴展,要充分發揮各活動站的優勢和作用,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活動,在活動中接受教育。
學校要充分發揮社區知名人士、家長助教團的作用,經常聘請他們來校講座,共同創造良好的育人環境。
教學工作
特色項目
“四個載體+三項行動”高效課堂
具體目標
轉變觀念,改變過去只重知識傳授而忽視能力培養的傳統教學模式,積極實行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倡導有效性教學,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的意識,全面提升教學質量。
語文課把說好國語,寫好規範字,培養口語交際能力和寫作能力為主要內容,培養學生大量閱讀的興趣,從而使之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數學課著力培養學生的運算速度和準確性,形成嚴密的邏輯思維,同時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能通過授課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會做人、學會做事。
科學課注重培養學生愛科學、探索奧秘的興趣,並用科學的眼光看問題、想問題,樹立獻身科學的遠大理想。
信息技術課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良好素養,同時作為支持學生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使學生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
綜合實踐課注重學生自主探究,培養學生自理能力,養成良好生活、衛生和勞動習慣。
英語課培養學生初步運用英語進行簡單交流的能力,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從而逐步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地方課程注重拓展學生的學習領域,增強對生活背景下的自然、社會、科學和文化的認識和理解,培養學生健康的生活態度,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
體育課注重培養學生堅持鍛鍊身體的好習慣,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合作精神和堅強毅力。
美術課注重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審美能力,引導學生參與文化的傳承和交流,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同時培養一些專項發展、有潛力的學生。
音樂課開發學生的音樂感知力,體驗音樂美感,培養音樂感受與鑑賞能力。
校本課程通過對古詩詞的賞析,了解我國傳統文化的精美,培養閱讀詩詞的興趣和熱愛之情,養成課外主動積累的好習慣。
具體措施
1.加大
教學質量監控力度,搭建平台,創造競爭機制,把教師的精力引導到如何培養學生能力、提高教學質量上來,強化過程管理,注重精細化管理。
2.遵循教學規律、原則,運用適合兒童心理特徵的方法、手段,因材施教,提高學生的學習效能。
3.做好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因人而異,多把尺子衡量不同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
4.開展“三課(常規課、示範課、研究課)三活動(優質課競賽、半日教研、月教學反思)”研究,促進教師專業自主成長、健康成長、共同成長。
5.充分發揮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的作用,真正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
6.抓實教研工作,注重教師業務水平的提高,有效的提高教學質量。
教育科研
特色項目
具體目標
建立高效、創新、全員的教科研管理體制,開展對省級課題的成果反思、推廣工作,紮實進行省市級課題的研究爭取杭州市、浙江省科研成果獎1-2項,力爭在杭州市教科研工作中處於領先地位,爭創杭州市教育科研先進集體。
1.積極探索,為形成有鮮明學校特色的教育研究體系打下堅實的基礎。圍繞整體最佳化、以人為本、特色辦學、全面育人的辦學理念,從我校已有的發展基礎出發,走自己有特色的教育科研之路。
2.改善教育研究的軟硬體設施。改善辦學條件,建成學校校園網及電子資料庫,
電子閱覽室,建成教師閱讀吧。辦好學校網站和實小論壇。
3.提升教育科研課題的層次,提高教育科研的質量。深化教師教學策略培養課題研究,力爭課題在省市級獲獎,每年完成一輯課題研究成果專集。
4.加強對優秀科研成果的推廣工作,建立教育科研成果推廣制度,把成果作為科研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5.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育科研隊伍,培養一批教育科研
骨幹,以此帶動全校廣大教育工作者投身教育科研,提高科研素養。培養和表彰一批教育科研名師和先進個人。
具體措施
以優質發展為方向,提升教科研運作水平;以教育創新為手段,提升教科研競爭水平;以課題研究為載體,提升教科研引領水平;以課堂教學為陣地,提升教科研實踐水平;以專業指導為重點,提升教科研服務水平;以教師培養為關鍵,提升教科研動力水平;以問題解決為目標,提升教科研效能水平;以制度規範為保證,提升教科研管理水平。
1.最佳化科研機制。基於“科研促教、科研強師、科研興校”這樣的理念,積極推行“導、研、評協同促進”和“教、學、研同期互動”的教科研機制,使學校教科研工作運行更為有序。發揮教科研項目在學校教育教學中的引領作用,進一步整合教研、科研力量,強化教研活動專題化、課題化,強化校本培訓、校本教研和校本科研一體化的校本研訓機制。
2.落實科研服務。制定教師教科研培訓計畫和內容,進行較規範的培訓,努力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加強教研活動,促進教學最佳化,改進教學方法,形成研究的氣氛。
3.加強學習反思。鼓勵教師不斷自我充電、自我
加壓、自我提高,積極參與科研實踐、撰寫經驗總結或論文,力爭獲獎或發表。要經常結合課題研究開展課堂教學研討活動,通過示範、觀摩、評價反饋,把研究落實到教學中去。
4.擴大科研參與。進一步整理、修改學校科研管理制度,規範課題研究各環節的工作,搭設科研舞台,鼓勵教師成為“研究型教師”。
5.開展科研指導。聘請專家指導科研工作,組織落實課題研究人員、地點、時間、經費,創設良好的科研環境,確保各級課題較高質量地結題。
6.加強課題管理。以學校主攻課題研究為突破口,每學期完成課題研究課,及時進行教學反思,定期進行小結。通過課題研究,全面帶動教育科研工作,形成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圍,使教育科研真正成為“興教”、“興校”、“興師”的助推器。
7.硬化科研隊伍。加強對教科研骨幹和廣大教師的教科研培訓,提高教師科研素質,激發教師教科研的內驅力。通過有效載體開展科研思想和科研方法的學習和普及,使教師在常態的教學實踐中學會運用幾種常規的教育研究方法;積極引導校長、科研骨幹教師從事教科研活動,發揮引領作用;開展現代教科研方法培訓,分期分批組織對課題負責人進行教科研能力培訓;加強學校青年教師科研力量的發現與指導。重點開展以校本為主的培訓,採用專題講座、沙龍式研討、課堂教學觀摩、成果交流等方式,使不同層次的教師的科研能力均得到提高,促使教師從“經驗型”走向“科研型”。
8.活化科研方式。創新是教育科研的生命。教育科研要立足於基層,積極創新教育科研的培訓方式、創新課題研究方式,才能有力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校內涵發展,讓教育科研真正行走在課堂。首先要轉變教師的教科研價值觀。從為課題研究而研究,為屈從於外部評價或外部影響力而搞科研,轉向以學校發展為本多元整合的教科研。通過教科研的校本化運作,解決教育的實際問題,推動教育實踐的創新,同時引導教師參與教科研,提高科研意識和能力,使學校成為學習型
組織。其次,轉變教科研思維方式。要從單一的實證研究的方式,轉向含實證方式在內的多元研究方式,更多地採用以實踐為中心的人文解釋主義的研究思維方式。第三,轉變教科研活動方式、方法。從傳統單一的教育實驗研究、經驗總結研究,轉向校本行動研究,如案例研究、實地研究。第四,轉變研究成果的表達方式。從單一的寫研究報告的表達方式,轉向針對教育情景的多種表達方式,如教育日記、教育案例、教育敘事、調查報告等。
9.走進課堂做研究。進一步引導教師緊扣“有效教學,高效課堂”這一主題,逐漸學會從教育管理、績效評價、教育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整體思考自己所從事的工作並紮實有效地開展研究,即牢固樹立“決勝課堂”意識又不囿於課堂教學本身;關注草根研究,重視在教學實踐中去發現問題,特別重視教學過程中一些微型問題的研究,以日常教學為研究載體,對課堂教學進行診斷與分析,同時又以科學的方法進行概括、提煉,撰寫課例,推動教科研活動進課堂的實踐;以“課題引領”、“群體協作”、“名師帶動”等方式,促進學校教科研工作的深入開展。
10.實施成果推廣。利用課題研究的成果進行實踐,推動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發展,並逐步向外推廣。
師資隊伍
特色項目
名師團隊。
具體目標
通過名師引領,形式多樣的教師培訓,促進教師業務水平的提高;鼓勵教師向專業化方向發展,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發揮學科帶頭人等骨幹教師的帶頭作用,形成校級骨幹教師群體;要求教師向高層次學歷發展;培養小中高教師達10人;培養省市名師、杭州市學科帶頭人、市教壇新秀、淳安縣教壇新秀若干名。
1.教師管理制度進一步
完善。認真貫徹落實《教師法》、《職業教育法》及有關配套法規,根據學校實際,逐步形成體現我校教育特點的教師管理制度體系框架,使教師的任用考核、培養培訓等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規範化的發展軌道,依法保障教師的合法權益。
2.教師隊伍規模適度擴大。按照有關檔案規定精神,積極調整充實學校教師隊伍,擴大學校教育教學規模,使教師隊伍的數量滿足我校教育教學發展的需要。
3.教師隊伍結構努力改善。經過三年的苦心砥礪,使學校擁有一支學歷、能力等各方面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
4.教師隊伍建設特色明顯。全面實施教師專業發展培訓,鼓勵支持教師從事學歷進修,提高學歷進修為培養一支結構合理,
事業心強,師德高尚,業務精湛且富有創造力的教師隊伍;開展各級
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評比活動,建設和發展一支我校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隊伍。大力宣傳
名師,骨幹教師的事跡,提升學校形象工程;組織課題攻關,逐步形成教育實踐、教育科研、師資
培訓的合力,提升學校教學研究層次;要進一步完善教師參與培訓與教師職務聘任、續聘掛鈎的制度,強化評優激勵機制,對取得優秀成績的教師給予表彰和獎勵。增強教師自主發展、自我提高的內驅力。
5.教師隊伍信息技術培訓不斷加強。加大
計算機培訓力度,力爭全體專任教師都能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熟練運用現代教育技術,100%的教師能套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教學。
6.教師師德水平進一步提高。黨員教師以“創先爭優”活動為載體,發揮先鋒模範帶頭作用。全面落實《
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和教師職業道德的要求,具有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能“志存高遠、愛國敬業、為人師表、教書育人、嚴謹篤學、與時俱進”,成為先進文化的弘揚者,成為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引路人和全社會的道德楷模。
具體措施
1.建立“教師成長吧”。堅持“立足校本、講求實效、按需施教”的原則,堅持以“教師專業發展”為主要培訓目標,努力構築以“享受讀書幸福、提升生命質量”為核心理念的讀書工程,落實讀書工程的具體方案,採取“營造學習氛圍、提供交流平台、品味大師讀書”等措施,使教師感受校園生活的精彩,提升教師的人文素養。
2.制定好校本研修計畫,充分發掘各種教育
資源,通過專題報告、專題教研、互動式協作、教師技能培訓、網路研修等形式,增強教師專業發展的自我意識、行為能力,完成新教改態勢下的教師培訓任務。爭取編輯出系列化的校本教材。
3.進一步深化用人機制改革。使學校擁有一支年齡、學歷、能力等各方面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大力培養省市級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
4.建構名師團隊。在名師的指導下,每位教師制訂三年個人專業發展規劃,學校竭力為各個年齡層次的教師專業發展、崗位成才創設良好的環境,提供機會。充分發揮各級骨幹教師的師德表率作用、業務輻射作用,簽訂骨幹教師的傳、幫、帶協定並予以實施,通過傳、幫、帶、聯合研究、崗位實踐等方法,帶動全體教師共同發展。
5.引導教師開展過“五關”活動。合格教師要過好“思想品德關、教學技能關、教材教法關、教育管理關、教育科研關”。
6.完善教育教學獎勵辦法。堅持把教育教學
成果列入“兩評(職稱、先進)一考核(獎勵性績效工資考核)”之中,注重導向引導,鼓勵脫穎而出,形成對優秀教研組、骨幹教師、優秀教師的系列管理機制。
校園建設
特色項目
智慧書屋。
具體目標
1.“錦上添花”後期工程建設。及時添置和維護教育教學設施,形成具有標誌性和凝聚力的校園中心,不斷提高學校的辦學水平,最佳化育人環境,讓校園充滿活力,給師生以舒適、健康、自然、藝術的享受。
2.“智慧書屋”創設。達到“校園要有書香味、教師要有文化味、學生要有文明味”的要求。
3.注重校園文化環境建設,根據校園特有的教育功能,給師生創設幸福愉悅的工作、學習環境,讓校園文化體現教育的現實意義。
具體措施
1.注重校園整體規劃,校園布局和裝飾力求體現學校的辦學理念,創造多層次的空間環境,形成具有標誌性和凝聚力的校園中心,努力創建多元的校園文化,提高校園文化的藝術品位和個性風格。
2.加大投入,盡力完善師生工作、學習、生活設施標準化建設。
3.加快校園文化的後期完善建設工作。
4.“健康校園”建設。加大力度進行健康教育。
5.“平安校園”建設。每日進行校園安全檢查,進行每天5分鐘安全教育,讓安全意識植入每位師生的心中。
6.“綠色校園”建設。進一步重視校園綠化建設,淨化、綠化、美化校園,逐步把校園打造成為陶冶學生的“綠苑”。創“省綠色學校”。
7.“人文校園”建設。學校概況、校園文化、辦學經歷、學科建設、成功理念、特色展示、師生成就進行展示。
8.“數字校園”建設。加快班班通網路建設及
教師現代教育技術的培訓工作。
發展規劃
主要內容
組織保障(學校的組織體制和運行機制方面的保障);隊伍保障(師資隊伍、科研隊伍和管理隊伍的保障);學校條件的保障(學校的硬體建設的保障);制度保障(管理制度、評價制度等方面的保障)。
分類介紹
1.強化
意識:從學校領導到全體教職工,人人都要明確學校的三年發展目標,個個都要有為達成目標而努力工作的意識。
2.保證財力:多方面籌措資金,切實為學校的發展提供應有的經費保障,充分調動廣大教師的工作主動性和積極性。
3.明確責任:從校長到教職
員工都要明確各自的責任,各司其責,互相制約,互相
監督,分工協作。
4.定期檢查:定期檢查學校和個人的目標實施
進展,對實施情況良好的教師及時進行表揚或獎勵,並根據實際情況對目標進行適當、合理的調整。
5.提供機會:儘量為教師提供學習和進修的機會,為教師搭建展示個人能力的舞台,並根據情況提供適當的培訓費用。
6.加強監督:發揮學校黨支部和工會的民主監督作用,利用教代會等途徑充分聽取教師的意見和建議,及時吸收教職工的合理化建議。
7. 重視宣傳:充分利用宣傳媒體做好對外宣傳工作,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促進學校的健康、和諧發展。
實施步驟
第一步,優先發展
①進一步完善學校的整體形象。②鞏固和發展縣級“平安校園”成果,創辦“數字校園”。③加強教室文化、走廊文化、櫥窗文化的建設,達到規範化的要求。④加強制度文化建設,建立質量目標管理體系,推行目標管理、制度管理、民主管理、精細化管理。⑤加強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品德示範力、情感親和力、學識影響力、工作推動力。⑥強化常規督導,提高“課程計畫”和“課程標準”的執行力度,提高教育質量。⑦學生個性特長藝術修養得到發展。
第二步,全面發展
①完成學校的布局調整,實現特色資源整合。②音樂教室、美術教室達到標準化建設。③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走內涵發展道路,提升教師素養,實施“名師”(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戰略,打造學科配套、結構合理的隊伍。④整體規劃
校園文化建設方案,分步實施,使學校成為生活、學習、工作的家園。⑤分步實施,逐項落實教育質量目標體系的指標。⑥深化教學常規管理,提升有效備課、有效課堂、有效指導、有效學習的達標程度。⑦全面實施課程計畫,促使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同步發展。
第三步,特色發展
①加強教師隊伍特色建設,打造品牌教師(文章獲獎發表、賽課獲獎、指導學生參賽獲獎)。②創辦“人文校園”,提升校園文化的品味和檔次,使學校成為師生的樂園,提升書香校園。③教育質量、教科研水平、辦學水平達到縣內國小前列。④學生藝術
修養較高,個性特長得到充分發展。⑤收集整理和發掘校本文化資源,編輯出版校本教材,提升學校的文化品味。⑥學校在管理、教育、教學、服務等方面形成特色,創造實驗國小教育品牌。
學校發展
對學校發展與品牌建設的認識和思考
通過學校多年來的發展和品牌
創建,對學校品牌建設的認識和理解也在逐步深化。一是學校特色品牌建設要遵循教育規律。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教育規律,違背教育規律,要把科學辦學和遵循教育規律培養人才有機結合起來。二是學校特色
品牌建設要立足教育
質量和學生素質的提高。學生是學校特色品牌的基本要素,教學質量是學校特色品牌的核心,把學生培養成為社會所需要的合格的高
素質人才並及時輸送到各個就業崗位是打造學校特色品牌的根本。從某種意義上說,教學質量、學生素質就是學校的品牌。所以,打造
學校特色品牌必須首先在先進的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對學生教育培養的目標、方法、內容、機制、措施以及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各種關係進行最佳化規範,形成先進穩定的教育培養模式,為社會培養輸送大批合格的人才。三是學校特色品牌建設要著力關注教師和校長的成長。學校文化品牌離不開品牌校長和品牌教師。一所學校首先要有一位辦學理念先進、文化底蘊深厚、有威望、有思想、懂
經營、善
管理,或者德高望重、或者年輕有為的校長。贏得教師才能贏得21世紀的教育,建設一支具有優良師德、勝任現代教育教學工作,具有現代教育理念,適應教育改革和發展需要的,“個體素質較高、群體結構合理、富有創新精神”的師資隊伍是學校特色品牌建設的重要內容。四是學校特色品牌建設離不開社會的支持和參與。現代教育是面向社會的教育,學校品牌建設必須敞開門打造。教育在積極服務於社會的同時,也必須廣泛地吸引社會的參與。學校特色品牌打造的方向、目標和階段性進展應該及時與社區、學生家長等進行溝通,爭取他們的理解和支持。只有當學生家長和社區把學校當作可託付的朋友時,學校品牌才會越來越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