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市第一四三中學是一所具有美術特色的初級中學。學校占地面積5950平方米,教學樓實際面積6300平方米。該校現有22個教學班,1256名學生,教職員工105人,多年來,我們一直堅持“以更新教育觀念為先導,以教育改革為龍頭,以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為基礎,以科學、民主管理為保證,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辦學思想,堅持以德立校,依法治校,質量立校的原則。走特色辦學之路,以人為本,立足學生、教師、學校的三個發展。我們的辦學特點是:學校管理民主化,辦學凸現特色化,校園環境藝術化,教學手段現代化,教學多媒體網路化,教師培訓校本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瀋陽市第一四三中學
- 外文名:Shenyang first middle school four three
- 簡稱:一四三中學
- 校訓:厚德志強,崇尚科學,自主合作,創新發展。
- 創辦時間:1923年
- 類別:公立初級中學
- 現任校長:李敏
- 知名校友:育源中學、振東中學、滿族中學
- 所屬地區:中國遼寧省瀋陽市
- 主要獎項:省級、市級重點國中學校
學校介紹
學校樹立“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為教師的可持續發展服務,走特色辦學之路創優質學校”的辦學理念,秉承“崇尚科學,追求真知”的校訓,管理堅持“一四三”策略:堅持一個理想——讓教育成為一種關懷,讓學習成為一種快樂;凝聚四種力量——領導、教師、學生、家長;強化三大支柱——德育(要深要遠)、教學(要實要變)、美育(要廣要尖),為把一四三中學建成優質加特色的學校,做教育的百年老店而不懈努力。
學校確立了“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實現學案教案一體化,提升了教學實效。學校鞏固並發展原有美術特色的成果,積極開發美術校本課程,提升舞蹈、聲樂和器樂的總體水平,豐盈藝術教育的雙翼。
學校先後獲得瀋河區文明單位、瀋陽市藝術教育特色學校、瀋陽市綠色學校等榮譽。
在“十二五”期間,學校將不斷尋找發展的增長點,提升教學質量,打造特色品牌,為建設教育強區,實現教育惠民做出更大貢獻。
校訓
主要成績
黨支部人員
科研製度
2、教研:校級學校領導必須參加教研組長會並深入教研組參加集備等教研活動,校長每學期2次以上,副校長每學期4次以上,參與研討、進行輔導講座活動等(教研活動記錄中要有詳細記錄)。
3、堅持重點培養,塑造名師。每位學校領導確定自己的培養對象,其中校長至少帶1名、其他學校領導至少帶2名教師。
4、對有培養前途的青年、骨幹教師進行量體裁衣、因材幫教、精雕細琢。有計畫的、有針對性的對他們擅長學科進行重點聽課、跟蹤聽課,並有評課指導記錄。
發展計畫
適逢這一重要的發展契機,根據我校目前的辦學狀況,我們深刻認識到這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如何及時理清思路,統一規劃,統一部署,促進我校教育內涵式發展,努力建設教育強校,成為當務之急。為此,在市區教育局的統一部署下,在徵求廣大教職員工的建議下,經過領導班子反覆討論,反覆論證,經過學校教職工大會一致表決,自下而上地制定了這部我校2010—2012年三年發展規劃。
第一部分:學校辦學現狀分析
一、學校基礎資源
我校始建於1923年,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2005年學校被市教育局確定為綜合改革學校,市區兩級教育局為學校投入大量資金,現在學校教育教學設備設施完備,教室全部實現多媒體、網路化教學。學校現有26個教學班,1200餘名學生。在教師隊伍中,在99名任課教師中,高級教師40人,一級教師59人。專任教師本科學歷達100%,具有研究生學歷的6人。其中,有52名教師被評為市區優秀教師,30人被評為市區骨幹教師。學校先後榮獲“瀋河區先進學校”、“瀋陽市中國小課外活動特別創新獎”、“瀋河區綜合治理先進單位”、“瀋河區校本研訓優秀單位”、“瀋陽市農村基礎教育培訓基地”、“瀋河區文明單位”等榮譽。
二、辦學優勢:
1、我校是一所近百年的老校,百年的歷史積澱,形成了傳統的“愛崗敬業,團結拼搏,勤勞奉獻”的職業遺風和學校文化,這是我校發展的最根本的內涵要素。
2、領導班子隊伍年輕化,這一群體事業心強,充滿朝氣,富有活力,這是學校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
3、辦學特色是一個學校發展的支點。美術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噴印、對印、材料藝術、影子的表現、滴灑等獨特的創作技法,讓學生們在創作的過程中,體會欣賞美、創造美、評價美的快樂。學校正積極探索將美術創作與其它學科整合,發揮美育的輻射功能。
4、學校強化了規範管理,建立健全了各項管理制度,制定了教職工和各職能部門的崗位職責,建立了各種評價獎勵機制,各職能部門的工作效率和服務意識有了明顯的提高;同時又加大了辦學硬體的投入,各種現代化的教育教學設施基本上滿足了現代教育教學的需要。這種管理上的軟體建設和硬體建設的物質投入,為學校的建設提供了重要保障。
5、學校很抓教學管理,中考連續幾年創造佳績,進入了一個新的上升期,這作為一個最現實的因素在最佳化著社會對學校的評價,鼓舞著學校師生的奮鬥激情。
三、主要問題:
1、學校占地面積小,學生活動場地、生均面積均有很大差距,成為了學校發展的一個制約因素。
2、人事凍結的現實,使師資的更新缺乏源頭活水,班主任隊伍難以實現輪換和休整,致使一些人生理或心理積勞成疾;部分教師出現職業倦怠,教學觀念陳舊,方法落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實效;科研意識由於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而逐漸淡化,影響了教師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3、學校雖然建立了計算機、電子閱覽室等專用教室,但嚴重不足,教學硬體還待進一步改善。
4、學校管理制度有待進一步完善,“人盡其用、各盡所能、主動工作”的制約、激勵效應較低;學校傳統文化的梳理和傳承急需加強,部分教師終身學習意識薄弱,敬業精神、進取精神不強,缺乏危機感和競爭意識。骨幹教師的帶動、引領作用不凸顯;學校的考核制度、獎勵制度等有待改進。
5、社會、家庭、學校“三位一體”的教育網路不夠健全,“全員德育”機制和德育實效性研究有待進一步落到實處。
第二部分:學校發展的總體思路和目標
一、總體思路:
黨的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依據科學發展觀的這一思想,我校本著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服務的觀念,明確學校的辦學思路:“一四三”策略:堅持一個理想——讓教育成為一種關懷,讓學習成為一種快樂;凝聚四種力量——領導、教師、學生、家長;強化三大支柱——德育(要深要遠)、教學(要實要變)、美育(要廣要尖),走優質加特色的內涵式發展道路,做教育的百年老店。
二、總體目標:
學校的可持續發展,是社會發展和教育發展大趨勢對學校的客觀要求,也是學校自身求得輝煌的必由之路。按照現代學校發展的規律和趨勢,我校通過科學的分析,從根本上、全局上進行規劃,制定了三年發展的總體目標是:把我校建成管理科學規範、特色鮮明有實效、師資隊伍整體進步、骨幹群體凸顯、校園文化彰顯和諧、辦學質量整體提高的優質學校。其內涵是:
1、管理科學規範:學校有明確的辦學理念和可操作的辦學目標,並得到全校師生的認同;學校的機構設定合理,規章制度健全有效,既有層級管理又有橫向協調;同時,在制度之外的操作空間內,既要對教職員工的人性化管理,又要有適合國中學生認知特點的人性化策略,提高管理實效性。
2、特色鮮明而有實效:特色的基礎是普及。學校要積極開發以普及為目的的校本課程,培養學生掌握簡單的美術創作技法。積極進行與其它學科整合課題研究,實現以美潤德、以美啟智的特色模式。
3、師資進步骨幹凸顯:教師具有高尚師德、較強的責任感、先進的教育理念和較強的科研意識;同時,初步形成能在教育教學中獨當一面的骨幹教師群體。
4、校園文化彰顯和諧:創設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既表現在彰顯和諧校園文化物化裝飾,更要體現在管理制度、辦學理念、課程設定、校園活動等層面上。
5、辦學質量整體提高:逐步形成高效的課堂教學,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促進學生個性特長、能力、素質的不斷提高,使學生的學業成績和綜合素質在同類學校中處於相對領先。
第三部分:具體目標及工作措施
一、學校管理要科學、規範
(一)工作目標:立足學校實際,積極構建適應現代教育發展要求的校本管理機制,創新管理制度,最佳化管理方略,提高領導幹部的執行力,上通下達,政令暢通,促進工作績效的不斷提高,以一流的管理保證辦學質量。
1、進一步加強建章立制,完善管理機制,實施制度化、規範化、民主化、精細化管理。全校幹部教師要強化“兩個觀念”,即“人人都是管理者”和“向科學、精細管理要質量”的觀念,按照“管理目標明確化、管理標準規範化、管理方式制度化、管理過程精細化”的目標要求,緊緊圍繞教育管理、教學管理、隊伍管理、學生管理、教育資源管理等內容,實施科學、規範、精細、高效管理。
2、進一步修訂完善學校《章程》,根據學校發展的新變化、新情況,進一步充實、修訂、完善學校規章制度,使之更具針對性、實效性、規範性和激勵性,使學校人、財、物的管理和辦學行為、教育教學活動都能依照科學規範的標準和規則運行。
3、進一步加大校務公開力度,推進民主化管理進程,充分發揮教代會和校務公開領導小組、監督小組和財務審核小組的職能,使學校工作、教職工關注、關心的事項置於全體教職工的監督之下。學校確定每周二為校領導接待日,在校園和校網站上設立校長信箱,廣泛聽取和徵求廣大教師、學生、家長的意見和建議,以形成學校各項工作有規可依,有章可循,違章必究,民主參與,民主監督,既有紀律規範、統一意志,又有個人發表見解、心情舒暢的生動活潑的制度環境和氛圍。
4、進一步完善“三線六制”管理運行機制(即由德育處、團委、年級組長、班主任組成的德育線,教務處、教研組(集備組)、任課教師組成的教學線,辦公室、總務處、班級組成的行政後勤線;實施部門工作目標責任制、部門(各口)任務目標落實情況調度制、教職工崗位目標責任制、教職工崗位職責履行評議考核制、以教研組長、集備組長為核心的工作責任制和以年級組長、班主任為核心的“三情”[班情、教情、學情]溝通協調製);根據形勢要求和學校實際,在充分吸納教職工意見建議的基礎上,進一步修訂完善《學校教職工考評方案》,以更加科學全面、客觀公正,充分發揮其導向激勵作用。
5、實施體現“以人為本”核心價值理念的人文化管理。貫徹“以人為本,服務第一”思想,奉行“學校以教師為中心”,“教師以學生為中心”,“幹部就是服務”的理念,實施體現“以人為本”核心價值理念的尊重人、信任人、激勵人、發展人、成全人的管理路子,實施公正、公平、民主、開明的管理模式,對人體現一個“和”字,處事體現一個“公”字,既要重視待遇條件的不斷改善,更要關注情感調動和精神激勵,使人人感受到民主、平等、友善、鼓舞和幫助,創造一個具有凝聚力、感召力和親和力的學校人文生態環境,使學校成為師生依戀的精神家園。
6、深化學校內部分配製度改度,完善分配製度,體現優分原則。運行激勵機制,充分調動教師教育、教學創新、改革的積極性。鼓勵骨幹教師和做出突出貢獻的教師,為學校發展再立新功。
(三)預期效果:
2010—2011學年度:建章立制,規範管理。制定 《學校內名師與教壇新秀評比與管理辦法》、《學校、教師、學生監控與評價方案》等檔案,印製《中學校規》和《中學管理手冊》,為學校管理改革提供制度保障。全校員工對各項制度的內涵及要求有明確的認識與積極的態度。學校各項工作,在制度的引領、規範下呈現出科學、有序、高效的發展勢頭。
2011—2012學年度:以人為本,有序管理。形成一支素質高、能力強、業務精、講團結、比奉獻、識大體、顧大局、不怕苦,能戰鬥的中層以上領導團隊。初步形成一支“教育理念新、綜合素質高、協調能力強、帶頭作用好”的年級長和教研組長隊伍。各年級組、集備組呈現出團結和諧、鑽研業務、樂於研討、同伴互助、積極進取的良好氛圍,使“按規章制度辦事,盡職盡責工作,講究工作質量”成為絕大多數員工的自覺行動。
2012—2013學年度:主動發展,科學管理。學校各方面工作管理有序,高效快捷。“追求質量、講究效率;不斷學習、專業成長;團結互助、共同進步;提高境界、快樂工作”成為全體員工的一種理念和風尚。校園呈現出團結和諧的人際關係,共商學校發展大事的研討氛圍,弘揚正氣、鞭策落後的制度效應,使“制度治校”成為一種學校文化,並不斷走向“文化治校”。
二、師資隊伍要整體最佳化
教育的本質是使人成長和發展。而實現教育本質的關鍵則在教師的素質和能力,因此,建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學校發展的根本要素。
(一)師資隊伍建設目標:構建一支具有良好的政治、業務素質,有先進的教育理念和創新精神的愛崗敬業、樂於奉獻、崇尚師德、弘揚自律的具有143中學文化精神的專業化的教師隊伍。
(二)具體措施:
1、深入開展《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的學習,通過師德講座、師德討論、簽訂“教師師德責任狀”、嚴格進行師德考核,促進教師依法從教的責任意識。一個黨員,一面旗幟,加強黨風建設,用黨風帶動“校風、學風、教風”建設,塑造良好的師德風範。
2、制定《教師隊伍建設規劃》,通過實施校本管理、校本培訓、校本研究、校本評價等措施,利用常規集備、開展研討課活動、教學質量分析會、教學經驗交流會和業務培訓等渠道,更新教育觀念,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形成樂於奉獻、積極進取、善於反思,相互合作研究的教師群體。
3、制定師資培訓規劃。創造條件讓老師參加各種職業培訓,拓寬知識面,提高業務素質;繼續堅持“師徒結對”的形式,發揮骨幹教師的“傳、幫、帶”作用,促進青年教師業務水平的提高;加大骨幹教師的培養力度,學校通過校本教研、課題研究、外出學習等途徑,給骨幹教師提供鍛鍊和發展的機會,促進其專業成長,帶動學科教師整體教學水平的提升,加快學校“名師工程”建設。
4、開展校內名師、教壇新秀和師德先進的評選活動,運行激勵機制,即時激勵,激發教師工作的積極性。要把名師變成一個亮點,要讓骨幹教師帶動一個面,要使青年教師的積極性形成一條線。
(三)預期效果:
2010—2011學年度:認真學習科學發展觀,教師明確樹立了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思想;通過各級各類培訓,學校湧現出一批師德高尚、教學過硬的骨幹教師隊伍。
2011—2012學年度: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思想日趨清晰,愛崗敬業意識不斷增強,廣大教師進一步確立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和質量觀,並自覺內化為正確的教育行為;科研意識不斷增強,圍繞“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研究”課題,開展個案研究、研討課研討、學案編制和使用經驗交流等教研活動,提升科研意識;成立教研中心組,帶動學科教師整體教學水平的提升,骨幹教師不斷成熟。
2011—2012學年度:廣大教師在教學第一線運用正確的教育理念,大膽實踐,積極探索,有一定成效;廣大教師積極嘗試現代化教學技術與學科整合,提高課堂教學實效;學案導學的教學模式已初步成形,教師編制的學案已形成學校題庫,課堂效率不斷提高;逐步實現“143”師資培養目標,即10名在市、區內有影響的名師,40名區骨幹教師,30名具有較好素質與發展潛力的教學能手,為學校的發展奠定人才基礎。
三、德育工作要深要遠
德育工作是影響學生終身成長和發展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學校堅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積極探索德育新途徑。
(一)德育目標:樹立育人為本、德育為首、全員德育、注重實效的德育工作理念,使德育工作深入人心,明確“德育為首、以美潤德、以美啟智”的工作思路,以日常行為養成教育為重點,積極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的教育網路,把學生培養成為身心和諧、行為規範、誠實守信、遵紀守法、特長彰顯的合格中學生。
(二)具體措施:
1、進一步完善德育機制,在確保“校長、書記—德育處、團委—年級組—班級”的德育管理體系暢通高效的基礎上,強化“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的“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進一步健全學校德育常規管理制度,完善考核評價機制。
2、加強班主任管理和培訓工作,定期召開班主任例會,以訓代會,探討學生的思想動態,交流班級管理經驗,,不斷提高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和水平;規範班主任一日常規,勤檢查、勤督促,完善班主任的量化考核和表彰工作,以優促進、以優帶後,調動班主任工作的積極性。
3、以《城市中學生文明禮儀教育研究》課題研究為載體,在班級管理中,進一步實施“五層次”班級管理目標:維持班級秩序—營造學習氛圍—形成班級合力—學會自主活動—提升精神品質;強化培養學生三個習慣,即品德習慣、衛生習慣、學習習慣。明確各年級德育工作目標, 體現學校教育的階段性、完整性,逐漸形成本校的德育工作體系。七年級:作為起始年級,要抓好起點,明確要求,立住規矩,嚴格檢查,班級風氣儘快形成。八年級:屬於學生兩極分化的年級,要鞏固成果,防止學生兩極分化,要培養學生自覺學習、自覺遵守紀律的自我管理能力。九年級:中考年級,要培養學生文明、自律、勇於拼搏的良好精神品質,積極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
4、繼續堅持班級量化管理與評比,不斷完善相關制度。強化學生獎勵表彰制度,重視學生成長過程,及時發現學生在不同層面的進步與成長,加大表彰、獎勵面,使更多的同學感受到成功的快樂。
5、深化主題教育活動。以建黨八十八周年 、改革開放30周年、建國六十周年為教育契機,通過升旗儀式、主題班會、電子宣傳欄等途徑對學生進行愛黨、愛國、愛家鄉教育;同時結合“教師節”、“中秋節”、“元旦”、“春節”等重大節日及重大事件對學生進行感恩、親情及傳統美德等教育。
6、依託美育教育平台,開發校本美育,豐富育人內涵,積極探索“美育化德育”的教育模式,提升辦學質量。
7、成立各級家長委員會,建立聯繫機制,共同研究學校發展及教育問題。每學年定期召開家長會,以會代訓,對家長進行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培訓,廣泛徵求家長的意見和建議,爭取家長配合,共同教育好學生。
8、發揮黨員、優秀教師的作用,積極進行對後進學生的幫教轉化工作。
9、建立社會實踐基地,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三)預期效果
2010—2011學年度:德育管理制度和管理網路逐漸規範、完善,全員德育意識不斷增強;學生的學習習慣、衛生習慣的培養初見成效;班主任的班級管理能力和水平不斷提高,形成一支責任心強、管理規範、樂於奉獻的班主任隊伍。
2011—2012學年度:進行《城市中學生文明禮儀教育研究》課題研究的階段驗收,不斷總結探索實施課題的經驗與模式;開展有主題、有創新、有實效、學生廣泛參與的大型德育活動,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品德教育,並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圍,學生的文明素養進一步提高;形成一支骨幹班主任隊伍,並引領帶動整體班主任能力的提升;家長支持配合學校教育孩子的意識不斷增強,家長學校進一步規範。
2012—2013學年度:“制度引導、專題教育、人文關懷、自主管理、表揚激勵”相結合的德育工作體系基本形成;“以美潤德、以美啟智”的“美育化德育”的教育模式取得顯著成效;校園風尚和諧、進取、積極、向上。全員德育的局面初步形成。
四、教學工作要實要變
(一)教學目標:不斷轉變教學觀念,樹立“質量強校”意識,紮實教學常規管理,最佳化課堂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課堂效率;抓好校本培訓和教育科研,提高教師教學研究的能力,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不斷提升教學質量。
(二)具體措施:
1、在新課改形勢下,隨著學情的不斷變化,要引導教師進一步轉變教學觀念,明確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材是載體,師生交流是核心,學生的發展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通過校本培訓、校本教研進一步引導教師加強教法和學法的探究,尋求教師專業發展的增長點,積極幫助教師克服教育思維的惰性;制定並通過《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標準》,引領教師改變教學行為。
2、抓好教學常規管理。
(1)制定並依據《一四三中學教師教學常規14條》,規範教師教學行為;堅持校長—教學校長—教務主任—教研組長—集備組長的一級抓一級的教學管理流程,進一步促進教學的規範化管理。
(2)加強考風考紀的管理。制定並依據《一四三中學考試規程》,嚴格監考與評卷,端正考風考紀;學生按《一四三中學學生考試規則》參加考試,規範答題,學校考試工作規範、有序進行。
(3)加強備課管理。個人備課,做到九備:要備教材、備教學思路、備教學方法、備培養的技能、備學情、備練習、備作業、備測試、備輔導,加強教學的計畫性、針對性和目的性,把功夫下在課前。制定並依據《學科集備工作考核細則》,加強學科集備建設,集體備課,要按時參加,要做好主講人,要積極研討,要統一目標,統一重點,統一進度,統一周測內容。集備組長做好組織管理工作,做好紀實。集備活動規範、紮實、有效進行,不流於形式。
(4)制定並依據《一四三中學教師業務考評細則》,繼續堅持定期檢查與平時檢查相結合,教導處檢查與領導檢查相結合,注重質量評價,為教師的年度業務考評提供詳實的、可靠的依據。
(5)加強作業的布置、批改和測試批卷的管理。作業的布置要根據學情適量,要有目的性和針對性,做到有布置有批改,個別學生儘量做到面批面改;學生必須掌握的內容要測試,做到每天測試,考完即批,批後即講,及時輔導。
3、注重學科建設
(1)加強學科集備建設,通過校本教研,提倡主題性教研活動,鼓勵教師發揮團隊的智慧,積極探究解決教學中重點、難點問題的有效方法,積極構建高效課堂。
(2)實行跟蹤、會診制度。對教學能力、教學經驗相對不高,位次落後、成績差距較大的問題學科和問題教師實行跟蹤、會診,找出存在問題的原因,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3)成立教研中心組。充分利用學校優秀教師資源,發揮優秀教師的帶動引領、示範激勵的作用,進一步提高學科教師的整體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努力實現學校教育的均衡發展和教育公平。中心組成員負責學科教學研究和對學科教學質量的把關定、定向;負責小課題研究(七年級重點研究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八九年級重點研究學困生轉化問題)和現代信息技術和學科整合的研究。
4、改革課堂教學,積極嘗試對《學案導學的教學模式》課題的研究。學案是教師送給學生的一個學習上的禮物。結合區教研室的要求,通過校本培訓、外出學習、開展研討課積極研討、交流經驗等途徑,推動各學科學案的開發,並對課堂教學使用學案,提高課堂效率給以有效指導。
5、充分利用“深度教研基地校”契機,與教研室積極配合,開展專題性校本教研活動,解決學科教學、學科教師存在的問題,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提高教師專業水平。
6、實行點面結合,做好拔尖輔後工作
在面向全體學生的前提下,關注學困生、提高邊緣生、“養殖”“三校生”,實行“盯人策略”,目標責任到人。通過個體談話、集中動員、專題培養、薄弱學科義務補課等途徑培養“三校生”,轉變學困生。
7、實施有效教學。堅持學科日測、周考,年級月考制度,努力實現日日清、周周清日測、月月清”,抓住“講練考補”四個環節。
(三)預期效果
2010—2011學年度:建立並健全教學管理的各項制度,教師教學行為進一步規範;教師教學觀念進一步轉變,教師的教學更關注學生及學情的研究上,校本教研逐步走向規範;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漸提高,良好的學習習慣得到進一步養成;教學質量進一步提升,中考成績保持全區第三位。
2011—2012學年度:教師參與學科集備、共同研究教學的意識不斷增強,有實效,不流於形式;學案的開發與課堂使用在全校中考學科全面鋪開,個人編制與集體研討相結合,學科學案編制逐漸規範,質量逐漸提高,課堂教學因使用學案,效率明顯提高,《學案導學的教學模式》課題的研究取得階段性成果;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教師的重視和培養;中考成績目標:爭四拼三
2012—2013學年度:教師合作研究、資源共享、共同提高的教學氛圍已經形成;在規範學生學習行為的基礎上,學生能夠學會學習、自主發展,主體精神得到充分展現,潛能得到開發,個性得到充分發展,使學習成為一種快樂;教學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
五、特色教育要廣要尖
(一)工作目標:美術教育是學校的多年辦學特色,在新課改形勢下,堅持“以美潤德、以美啟智、以美立校”的辦學理念,要依託美育平台,積累校本美育、豐富育人內涵,實施品牌建設,提升辦學質量。
(二)具體措施:
1、開發校本抓普及。特色的基礎是普及,繼續開發以普及為目的的校本課程,培養學生掌握簡單的美術創作技法,如:噴印、對印、材料藝術、影子的表現、滴灑等。使每一名學生都能通過這些技法進行創作,並在這個過程中,體會欣賞美、創造美、評價美的快樂。
2、結合《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美術學科校本課程的開發》課題的研究,針對創作的抽象性的特點,培養學生想像的能力;與學科整合,通過學生創作過程的自我評價,發揮美育的輻射功能。
3、開展校園美術節活動,使學校的校本課程和學生的創作技能和興趣得到充分展現。
4、在普及的基礎上,通過課外小組的形式,注重對美術特長生的培養,為他們提供提高的平台和展示的舞台,鼓勵和組織他們參與各類美術比賽,選拔人才,打造精品。
5、加強合唱隊、舞蹈隊、器樂隊“三隊建設”,力爭形成規模,形成學校的藝術特色,並在比賽中獲得成績。
(三)預期效果:
2010—2011學年度:對學校美育辦學特色的定位進一步完善;對校本課程的開發進一步規範和整理;美術課堂教學規範;第一屆美術節舉辦成功;美育育人的效果得到體現。
2011—2012學年度:校本課程得到進一步開發,與學科整合的思路初步形成;《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美術學科校本課程的開發》課題研究取得階段性成果;學生的審美能力,精神品質得到提升。
2012—2013學年度:形成系統的美術校本教材;美術課堂及美術創作成為了學生的精神需求,美術特長生得到充分發展;“以美潤德、以美啟智”辦學理念得到充分實現,學生的創造能力、自主判斷能力,自我實現意識明顯增強,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和社會責任感。
六、校園文化要彰顯和諧
大力加強學校文化建設,建設優美的校園環境、營造濃郁的文化氛圍和人文氣息,彰顯形成生機勃勃的學校特色文化。優良的學校文化所產生的陶冶、導向、激勵、凝聚、教育、規範等功能在學校教育中有著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根據新修訂的學校《校園文化建設實施方案》,圍繞“讓先進文化時時充滿校園,讓多彩校園處處體現教育”的主題和“標準再高一些、質量再好一些、特色再突出一些、風格再鮮明一些”的要求,進一步提升學校文化建設水平。
1、本著“思想性、知識性、教育性和藝術性”相結合的原則,進一步完善校園、班級和年級組環境建設和文化氛圍創設,提升檔次和水平,努力打造一個處處有景點、處處有特色、處處有品味、處處有內涵、處處有精神的育人學園。
2、突出校園文化的核心——學校精神文化建設,堅持不懈的培育體現“人文、和諧、務實、奮進”核心要素的學校精神文化。學校精神文化是學校集體精神人格的積累與沉澱,培育塑造具有一四三中學自身特色內涵的精神文化,形成一種行為習慣、文化傳統和精神風格,並產生持續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和作用,是加強學校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學校精神文化建設的核心是學校的辦學理念、價值觀能夠被全體教職工所認同接受並內化為理想信念,外化為行為實踐。立足我校,就是要通過多形式、多途徑的引領、教育和感悟,使我校的辦學思想和教育理念,使“奉獻就是人生,事業就是生命”教師共同價值觀和當前及今後一段時期倡樹的“齊心合力、共同進步、敬業奉獻、勤奮實幹”的教師團隊精神內化為每一位教師的價值取向和信念追求,喊響並在工作中認真踐行“學校的發展是教師最大的發展”的理念,使“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責任心就乾不好教育”、“對工作的平庸態度是人生的錯誤”、“要為成功想辦法,不要為失敗找藉口”、“我今天要比昨天強,明天更要超過今天”等成為每一個人的共識和信念,切實以崇高的事業心、責任心和誠摯愛心投入於教書育人的光榮事業,將自身的理想和價值在教書育人的崗位上得到體現。
3、要積極倡樹體現構建和諧校園基本思想的“和諧”理念,尊重、信任、理解、溝通、交流、幫助應成為校園人際關係的主旋律,形成學校內部人際關係的和諧,做到師生之間的關係——和諧互動,乾群之間的關係——和諧互敬,教師之間的關係——和諧互學,學生之間的關係——和諧互助。通過全體師生堅持不懈的積極努力,切實構建形成彰顯學校特色的學校文化,即高雅悅目的環境文化,人本為上的觀念文化,規範健全的制度文化,人文開明的管理文化,科學有序的課程文化,民主生動的課堂文化,反思互助的教研文化,促進發展的評價文化。
七、強化保障措施,創建優質高效、安全節約校園
(一)建立暢通的校園信息化網路,為教育教學管理及教師學習、研究和學生創設良好的環境,為學校溝通家庭、社會建立信息化的立交橋,實現辦公自動化。加強檔案管理,注重檔案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建立電子檔案庫、學科題庫。
(二)做好後勤保障工作,保證教育教學經費投入,要充分挖潛創收,增加教學經費,同時強化水電物品管理,實現節能降耗。
(三)營造安全穩定的校園環境。進一步加強安全保衛、綜合治理工作,明確責任,最佳化防範措施,進一步完善突發事件的應對預案,注重演練,堅持定期培訓和定期檢查制度,對影響安全穩定的因素及時進行全面排查、整改,主動化解,確保萬無一失,為師生創造一個祥和安全的校園環境。
第四部分:學校發展規劃的監控與評估
1、成立學校發展規劃領導小組
組長:李敏 劉彤宇
副組長:邊立文
成員:張儒 呂世偉 白曉峰 胡曉琳 楊雪 韓詠 張劍 杜穎
2、成立學校發展規劃監控評估小組
組長:李敏 劉彤宇
副組長:邊立文
成員:張儒 呂世偉 白曉峰 胡曉琳 楊雪 韓詠 張劍 杜穎
3、評估依據
(1)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有關政策和規定。
(2)市、區教育督導部門有關學校發展規劃落實情況評估標準要求。
(3)學校發展規劃指標內容。
4、監控評估的實施
學校將發展規劃分年度進行分解細化,明確目標和任務,責任落實到各口、處室和人員,每學年結束,學校將按照進度表,檢查自評規劃落實情況,總結成績,查找問題和不足,及時提出改進措施,同時在學期初全體教職工會上由校長作總結匯報。年終,由學校各分管領導對照進度表,在教代會上作述職報告,教代會分別對述職報告作出評價,接受教代會的監督和提出的意見和建議,以確保學校發展規劃有計畫、按步驟的順利實施。
總之,今後三年是一四三中學發展提升的關鍵時期,我們全體教職工要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區教育局的大力指導下,進一步解放思想,搶抓機遇,奮發進取,真抓實幹,以更大的信心、更強的力度、更快的節奏、更實的措施,推動學校各項工作再上新水平、再有新突破、再創新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