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1945 年的夏天,電影從
德國 人的生活中暫時消失了兩個月,德國多數大城市成了一片廢墟,柏林的建築倒塌了四分之三,許多人躲到地下掩體過夜,更多的人露宿街頭。
盟軍 雖然占領了德國首都,還有更多的事要做,重建秩序,保障治安,捉拿納粹餘黨,滿足居民日用供給。在這種情況下,所有的文化場所都關門了,但衣食的匱乏也沒能阻礙老百姓對娛樂生活的需求,那一年的秋天剛剛來臨,歇業不久的電影院紛紛開張,奉獻出兩個小時的忘情投入和溫馨空間,是電影給了
風雨飄搖 中的德國人最後一點卑微的溫暖,即令國破家亡,德國電影人也在努力工作。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誕生的第一年,政府就對資助電影極為熱心,他們想到要搞一個大規模的國際電影節,就定在柏林,須知對於聯邦德國來說,西柏林是嵌入民主德國的一塊飛地,地理位置非常敏感。為什麼一定是柏林?
柏林黑夜如白晝 從柏林電影節誕生的第一天起,政治就是壓倒性的主題,至少電影藝術交流完全不在考慮之列。這是一個完全的冷戰產物。
對
柏林電影節 的創辦起到關鍵作用的其實是美國駐德的文化官員,他們一心要將電影節塑造成鼓吹西方文明制度,反對共產主義的文化橋頭堡。柏林這個曾經的東歐文化樞紐,此刻成為西德民主復興的象徵。
1951年6月,西柏林舉辦了第一屆電影節。因為預算不高,規模也不大,只有20個國家的來賓參加,這個被盟軍炮彈摧毀的城市顯然不是理想的旅遊之地,所有人都對糟糕的天氣和接待工作怨聲載道。柏林的濃厚政治色彩從一開始就和
坎城 、
威尼斯 等競爭對手注重商業性涇渭分明,其他
歐洲電影節 都十分依賴明星及圍繞明星的狗仔隊來獲得關注,滿街是兜售電影和計畫書的片商。但柏林卻依靠地緣政治的特殊位置,吸引了包括
麥可·鮑威爾 、
羅伯托·羅西里尼 和
亨利-喬治·克魯佐 在內的一流電影人光臨。參加電影節的國家和人數也逐年穩步上升,終於被
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 (FIAPF)接納為國際A類電影節,加入了老資格的威尼斯和坎城的行列。
柏林電影節舉辦地:電影宮 第1屆柏林電影節美國人贊助了大部分資金,美駐德官員OscarMartay參加完
威尼斯電影節 後對在柏林舉辦一個類似的活動十分支持,他還希望舉行的時間不能跟在夏秋之交的威尼斯之後,不然對新生的柏林電影節來說,吸引好電影參加就更困難了。幾乎就在柏林電影節創辦風聲剛傳出,東邊馬上宣布要在每年夏天舉辦一個國際青年電影節。所以西柏林這邊決定把會期放在6月,以示抗衡,而且要吸引東邊的人來參加,並不限於青年人。每年6月舉辦的傳統一直到1977年才改到2月。
光有政客,是辦不起來電影節的。
所以如果從電影人的角度來看待政治掛帥的柏林電影節,就會發現,真相併非僅僅政治那么簡單。
聽說要舉行國際電影節,德國的電影人開始摩拳擦掌,他們很希望有機會找到海外投資和發行的渠道。這種渴望在百廢待興的德國尤其強烈,所以柏林電影節的本地化特色從創辦伊始就十分突出。
各方利益交匯,最後都集中到一個人的身上——阿爾弗雷德·鮑爾(AlfredBauer),他擔任了前幾屆柏林電影節的組織者。二戰中鮑爾在UFA工作,也擔任了戰後英國占領軍的電影政策顧問。他想通過努力讓柏林重新回到歐洲文化版圖的中心位置,再度成為電影製片和發行的樞紐。
柏林 的電影業內人士起初也是歡迎電影節的,既是繼承了柏林作為德國電影中心的文化遺產,也能讓製片廠有利可圖。由於當時德國的分裂,西德電影人無法進入蘇聯控制下的巴貝爾斯堡製片廠(世界上最大、最悠久的電影製片廠之一)和約翰尼斯塔製片廠。他們的飯碗大都不穩固,於是許多柏林的從業者都跑到
慕尼黑 、漢堡、
杜塞道夫 和
威斯巴登 去工作了。尤其是慕尼黑,本來在德國國內可以說是柏林文化上最大的競爭對手,成了新的電影發行中心,
巴伐利亞 人開始宣稱慕尼黑成了
電影之都 ,這都讓留守的柏林電影人心急如焚。西柏林電影工會向市長施加壓力,說柏林的電影工業已然到了生死存亡的關口,只剩下為數不多的製片廠,有的還想西遷中,已經沒什麼人把新電影的
首映禮 放到柏林,長此以往,電影工業將從柏林消失!
本來
官方 和電影業內人士一拍即合,你搞你的政治宣傳,我推廣我的電影,似乎可以在柏林電影節這個平台上相互依存。但很快電影人發現柏林電影節並非想像中那么有利。西柏林當時有200多萬人口,七分之一失業,剩下有工作的收入也非常低。所以柏林電影節沒法去和坎城、
威尼斯 的豪華尊貴相提並論,他們不得已打出親民、大眾的牌,將上座率和普通影迷的參與度放到了重要地位,所以設定了露天電影、明星遊行、簽名大會的單元,特別是加上政治考慮,把露天放映場所設在東西柏林交界處,想吸引
東柏林 的人來看(柏林圍牆1961年才修建)。 電影節放映了HansAlbers主演的[NightsontheRoad],
Albers 在德國很出名,他對東西柏林的觀眾都具有極大號召力,最後果然喚起了觀眾們共同的情感。
柏林電影節與眾不同的另一點是把獎項的決定權交給普通影迷,從1952年第二屆到到1955年第五屆,都沒有專業評審會。觀眾投票來決定把大獎給誰,1956年改成國際評審和觀眾一起決定獎項歸屬,那屆的主席是馬塞爾·卡爾內,1957年後才全部改為評審
投票制度 ,文化品位慢慢顯現出來。
但一開始的大眾政治路線就遭到了電影人的激烈反對,有人說盲目擴大放映規模在國際上沒有先例,不是電影節的正道,因為加映了一些收不回錢的場次,片方更不高興。發行人說,普通觀眾對較為藝術化的電影接納程度並不高,此舉毫無益處,我們是在辦電影節,不是什麼白酒展銷會。但這一回合最終是政治贏了。
得不到本地電影人的支持,必然難以持久。德國電影製片人協會聲明拒絕參加電影節活動,協會發言人表面上將不參與歸於德國製片人在國際市場上日益弱化的地位,他們無力和美國、法國、義大利競爭。其實從深層次來說,不過是電影人對美國占領政策不滿而產生的抵制,他們尤其討厭美國人把持柏林電影節,制訂的政策說到底主要是為美國人的政治宣傳服務,然後為覬覦中歐市場已久的好萊塢商人大開方便之門,對德國電影的發展卻沒什麼益處。
製片人協會還認為:因為盟軍的電影政策,德國電影現處在一個很悲慘的境地。導致這種局面的原因是美國極力將居於壟斷地位的德國
電影公司 UFI(納粹時期,由最大的製片廠UFA和其他公司合併而來的
卡特爾 組織)分解的政策,並限制德國電影公司同時涉足電影業中的多個分支,比如從事製片的不得同時經營發行或放映環節,這樣的後果是出現了很多小公司,全都勢單力薄。所以德國業內人士頻頻向有關機構遊說,要求更合理的政策,比如允許垂直經營,擴充實力和好萊塢巨頭展開競爭。
德國電影人在和電影節官方談判是否參加的時候,提出為了拯救德國電影,除非政府提供減稅優惠或者增加補貼。這個願望落空了,為了表示安撫,組委會同意在第二屆電影節設立一個特別單元,針對外國買片人和國際傳媒,宣傳30到40部德國戰後幾年中拍的好電影,幫助德國電影出口。鮑爾說電影節很願意成為德國電影公司和國外買家之間的橋樑,向外推介國產片,他希望勸服德國電影人,柏林電影節不僅是外國影片的展台,一定也支持德國電影。 但事情並不順利,鮑爾向德國經濟部申請撥款被拒絕,計畫中的單元擱淺,一些製片人只好自己出錢做了個小型展會,把最有商業價值的幾部德國片推出去。因為缺乏政府的支持,效果好不到哪去,業內人的積極性被挫傷了,他們對電影節的壞印象並沒有發生根本改觀。所以在最初的四五屆電影節上,德國電影的參與率還是很低。這種局面直到好些年後,德國電影恢復了生機和信心,商業電影在國內市場的份額大幅上升後才好轉。
面對電影界批評政府不扶持國產電影的批評,西德內政部舉辦了一個類似德國奧斯卡的獎項(bundesfilmpreis),由公眾、文化界和知識分子組成的評審會對全年德國電影進行評選,就是Deutscher Filmpreis(
德國電影獎 )的前身,這個獎代表政府,其實更類似中國的
華表獎 ,1953年這個獎成為電影節的特別單元。而把獎項納入電影節範疇,是對外推廣的一招,有助於提高獲獎影片的國際知名度。
但德國影人卻指出這個獎的目標才不是為了復興電影業,其中存在嚴重的政治傾向,內政部表彰的全是反共或倒向
北約 的電影。面對質疑,官方人士稱這個獎是個禮物,我們想給誰,就給誰。
1956年,
柏林電影節 被接納為A類電影節,但其聲譽卻被良莠不齊的競賽單元所削弱,影評人抱怨柏林好片子太少,品種太單一。
這個批評實際上是個參賽權的問題,一比較
坎城 和
柏林 的參賽國家名單,很容易發現坎城的參賽資格面向所有國家,包括
蘇東 陣營,法國外交部會向所有建交的國家傳送邀請函,法國電影製片人協會也積極向蘇聯和中國發出邀請。
1958年,坎城將金棕櫚頒給蘇聯電影雁南飛,德國記者強烈要求柏林電影節組委會邀請所有國家參賽,不管政治和意識形態的差異。有記者認為:電影節作為展示視窗的年代過去了,作為正宗的國際A級電影節,雖然不意味著不問政治,但一定要向所有國家開放。在這點上,
奧伯豪森 電影節比柏林幹得好。對
社會主義陣營 國家來說,柏林電影節太過壁壘森嚴,直到 1969年才把
金熊獎 給了南斯拉夫電影《第一次工作》。
從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了一個明顯的停滯時期。1971年,在傳統的影片競賽之外創立了新電影國際論壇。1974年,電影節上出現了第一部蘇聯影片,一年後,東德影片也加入進來。政治氣候發生了變化,西德和東德簽署了條約。從此,柏林電影節把自己重新定位為國際電影生產的一面鏡子,使電影節在東西方之間的匯合與調停中扮演了更重要的文化和政治角色。
獎項設定 主獎有“
金熊獎 ”和“
銀熊獎 ”。“金熊獎”授予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銀熊獎”授予最佳導演、男女演員、編劇、音樂、攝影、美工、青年作品或有特別成就的故事片等。此外,還有國際評論獎、評審會特別獎等。80年代,每年30到40個國家和地區參加,放映影片200—300部。
柏林國際電影節獎盃
柏林國際電影節的標誌物是一隻抬起手臂向人們致意的
柏林熊 。
金熊像雛形是女雕像家雷尼·辛特尼斯於1932年設計而成的,自1951年開始為獲獎者頒發的的金銀熊像,正是在她的原創基礎上製作而成並一直沿用到1959年。從1961年開始,原先柏林熊抬起致意的右臂變為左臂,和其他各處那些歡迎來到柏林的大熊塑像一致起來。電影節的熊像原鑄制模型由在弗雷德諾的諾阿克鑄制廠所擁有。他們曾與辛特尼斯有過密切的合作,至今仍在為電影節提供熊像。
金熊獎
銀熊獎
評審團大獎銀熊獎-自1965年起
最佳導演銀熊獎-自1956年起
最佳男演員銀熊獎-自1956年起
最佳女演員銀熊獎-自1956年起
最佳劇本銀熊獎-自2008年起
最佳短片銀熊獎-自1956年起
傑出藝術成就獎-自1978年起
最佳電影配樂-自2002年起
其他獎項
歷屆回顧 歷屆獲獎 金熊獎
1989年(第39屆):Dusan Hanák《我愛,你愛》
1986年(第36屆):Giorgi Shengelaya《青年作曲家之旅》
1982年(第32屆):
馬里奧·莫尼切利 《Marchese del Grillo, Il》
1961年(第11屆):
伯哈特·維奇 《The Miracle of Father Malachia》
最佳男演員獎 1991年(第41屆):梅納德·埃濟亞施《
開路先鋒 》
1988年(第38屆):Manfred Möck、
尤·波斯 《另一種負擔》
1962年(第12屆):
詹姆斯·斯圖爾特 《Mr. Hobbs Takes a Vacation》
1959年(第9屆):
讓·迦本 《Archimède, le clochard》
最佳女演員獎
1981年(第31屆):Barbara Grabowska《
狂熱 》
1980年(第30屆):Renate Krößner《
女歌手蘇妮 》
1976年(第26屆):Jadwiga Baranska《
夜與晝 》
1972年(第22屆):
伊莉莎白·泰勒 《Hammersmith Is Out》
1963年(第13屆):
畢比·安德森 《Älskarinnan》
1957年(第7屆):
伊馮娜·米切爾 《Woman in a Dressing Gown》
歷屆之最 歷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之最 獲得金熊獎最多的導演:1人2次
先後於1993年第43屆憑藉《
喜宴 》、1996年第46屆憑《
理智與情感 》兩度獲得金熊獎,是世界首位雙金熊得主。其中,第43屆是與中國導演
謝飛 (《
香魂女 》)並列獲得金熊獎。
獲得最佳導演銀熊獎最多的導演:1人 3次
先後於1957年第7屆《
父與子 》、1976年第26屆《Caro Michele》、1982年第32屆《Marchese del Grillo, Il》三次獲得最佳導演銀熊獎。
先後於1964年第14屆《
大都會 》、1965年第15屆《
孤獨的女人 》蟬聯兩屆最佳導演獎。
獲獎最多的男演員:3人各2次
先後於1959年第9屆《Archimède, le clochard》、1971年第21屆《
貓 》兩度獲獎最佳男演員獎,此外還曾兩度獲得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最佳男演員獎。
先後於1977年第27屆《
隱士 》、1985年第35屆《
史蒂哥 》兩度獲獎最佳男演員獎,此外還於2005年第55屆獲得終身成就金熊獎。
獲獎最多的女演員:1人2次
先後於1959年第9屆《
鳳求凰 》、1971年第21屆《Desperate Characters》兩度獲得最佳女演員獎,另外還於1999年第49屆獲得終身成就金熊獎,此外還曾兩次獲得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最佳女演員獎。
第一位獲金熊獎的中國導演
1988年第38屆憑藉電影《
紅高粱 》成為中國影史上首部獲柏林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金熊獎的影片,此外還於2000年第50屆憑《
我的父親母親 》獲得評審團大獎。
第一位獲得銀熊獎最佳導演的華人導演
1996年第46屆
嚴浩 導演憑藉電影《
太陽有耳 》獲得最佳導演獎,成為第一位獲得該獎項的華人導演。此外還有中國台灣導演
林正盛 於2001年第51屆憑《
愛你愛我 》獲得過最佳導演獎。
第一位華人柏林電影節影帝
2014年廖凡憑藉影片《
白日焰火 》摘得第64屆柏林電影節影帝,成為中國第一個在柏林電影節“稱帝”的男演員。同片男演員
王景春 於2019年第69屆憑藉電影《
地久天長 》獲得最佳男演員獎,成為第二位獲得這一獎項的華語男演員。
第一位華人柏林電影節影后
1992年張曼玉憑《
阮玲玉 》一片摘得柏林電影節影后,成為中國首位華人柏林電影節最佳女演員。此外,1995年
蕭芳芳 憑藉電影《
女人四十 》獲得柏林電影節最佳女演員,成為第二位柏林電影節影后。2019年第69屆
詠梅 憑藉電影《
地久天長 》 獲得最佳女演員獎,成為第三位華人影后,也是第一位中國內地柏林影后。
最年輕的影人和第一位中國人擔任評審會主席
年僅35歲的鞏俐受邀擔任2000年第五十屆柏林國際電影節評審會主席,成為最年輕、同時也是第一位中國人擔任主席。
獲得金熊獎的女導演:5位
前蘇聯導演於1977年第27屆憑《
上升 》獲得最佳影片金熊獎。
2009年第59屆由秘魯女導演
克勞迪婭·略薩 執導的西班牙和秘魯合拍影片《
傷心的奶水 》獲電影節最高獎項金熊獎。本屆電影節第二大獎評審團大獎獲獎影片之一德國影片《
其他人 》的導演
瑪倫·阿德 也是一名青年女性。
2017年第67屆憑《
肉與靈 》獲得最佳影片金熊獎,成為史上第四位獲得最高獎的女導演。
2018年第68屆憑《
別碰我 》獲得最佳影片金熊獎,成為史上第五位獲得最高獎的女導演,本屆電影節第二大獎評審團大獎獲獎影片《
面目 》同樣出自女導演的手筆,來自波蘭的
瑪高扎塔·施莫夫茲卡 可謂是柏林系親信,她的最近三部電影全部入圍柏林主競賽單元,並且皆有斬獲。在2015年憑藉電影《
身體 》獲得最佳導演之後,瑪高扎塔·施莫夫茲卡此次再上一個台階,奪得評審團大獎。對於此次獲獎,在施莫夫茲卡看來是“屬於女性的時代已經到來的標誌”。
獲得最佳導演獎的女導演:4位
於1979年第29屆憑《
冬天的孩子 》獲得最佳導演獎,是第一位獲得該獎項的女性,此外還於1996年第46屆獲得柏林攝影金獎。
2015年第65屆憑《
身體 》獲得最佳導演獎,此外還於2018年第68屆憑《
面目 》獲得評審團大獎。
擔任過評審團主席的女性:4位
第一部獲得金熊獎的卡通片
日本影片《
千與千尋 》又名《神隱少女》,於2002年第52屆獲得金熊獎,是第一部獲得最高獎的卡通片。
第一部獲得金熊獎的紀錄片
2016年第66屆柏林電影節將最大獎項——金熊獎授予了以難民為主題的義大利紀錄片《
海上火焰 》(又名《
蘭佩杜薩紀事 》),這也是柏林電影節史上首次紀錄片奪得金熊獎,其導演
吉安弗蘭科·羅西 的另一部作品《
羅馬環城高速 》於2013年獲得第7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也是該電影節首部獲得金獅獎的紀錄片。
最年輕的柏林影帝
2005年第55屆年僅20歲的
盧·泰勒·普奇 憑藉《吸拇指的人》獲得最佳男演員獎,這是柏林影史上最年輕的影帝。
最年輕的柏林影后
2012年第62屆年僅14歲的黑人女孩
瑞秋·瑪瓦贊 憑《
戰地巫師 》獲得最佳女演員,成為柏林影史上最年輕的影后。這是繼第61屆柏林電影節最佳男女演員成了集體獎後,今年的這個獎項又爆冷門,這是她第一次出演劇情長片的影壇新人,而本屆最佳男演員米克爾·佛斯加德也年僅28歲,也是第一次出演劇情長片的影壇新人。
同一部電影大包攬
同一部電影電影包攬影帝影后
相關影響 到了21世紀初,柏林國際電影節已與坎城、威尼斯等電影節一道成為最主要的國際電影節。它的意義不僅在於吸引了大量觀眾,而且還吸引了許多電影製作人。超過60個國家的報紙、雜誌、網際網路、電台、電視台的將近3000名新聞記者蜂擁而來,每年僅公開的電影放映就吸引了超過35萬賓客。
柏林電影節最重要的部分是有全世界範圍電影參與的競賽單元,在競賽結束,由國際性的評審會頒發電影節主要獎項。
亞洲獲獎 華語電影歷屆主競賽單元獲獎情況 1988年(第38屆)
1989年(第39屆)
1990年(第40屆)
1992年(第42屆)
1993年(第43屆)
1995年(第45屆)
1996年(第46屆)
1997年(第47屆)
2000年(第50屆)
2001年(第51屆)
2003年(第53屆)
2005年(第55屆)
2006年(第56屆)
2007年(第57屆)
2008年(第58屆)
2010年(第60屆)
2014年(第64屆)
2016年(第66屆)
2019年(第69屆)
華語電影主要獎項獲獎情況 金熊獎
最佳男演員銀熊獎
最佳女演員銀熊獎
最佳導演銀熊獎
中日韓三國曆年入圍主競賽單元影片 華人評審 主競賽單元
評審團主席
2000年(第50屆):
鞏俐 2013年(第63屆):
王家衛 評審團成員
1983年(第33屆):
黃宗江 1989年(第39屆):
陳凱歌 1992年(第42屆):
張艾嘉 1993年(第43屆):
張藝謀 1994年(第44屆):
徐楓 1995年(第45屆):
斯琴高娃 、
蔡明亮 1996年(第46屆):
陳冲 、
許鞍華 1997年(第47屆):
張曼玉 1998年(第48屆):
張國榮 1999年(第49屆):
楊紫瓊 2001年(第51屆):
謝飛 2005年(第55屆):
白靈 2007年(第57屆):
施南生 2008年(第58屆):
舒淇 2009年(第59屆):
王穎 2010年(第60屆):
余男 2014年(第64屆):
梁朝偉 2017年(第67屆):
王全安
合作夥伴 寶馬 、
歐萊雅 、
ZDF 、Entega、GLASHÜTTE ORIGINAL、
HUGO BOSS 、
通靈珠寶 、ARRI Film 、BARCO、DEUTSCH-FRANZÖSISCHES JUGENDWERK 、GWFF、Kinoton、MOËT & CHANDON、rbb RUNDFUNK BERLIN-BRANDENBURG、
SAMSUNG 、TV 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