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4日,廣州南沙科技成果轉化聯盟(下稱“科技轉化聯盟”)成立大會暨第一屆第一次會員大會廣州南沙舉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州南沙科技成果轉化聯盟
- 成立時間:2022年3月4日
2022年3月4日,廣州南沙科技成果轉化聯盟(下稱“科技轉化聯盟”)成立大會暨第一屆第一次會員大會廣州南沙舉行。
2022年3月4日,廣州南沙科技成果轉化聯盟(下稱“科技轉化聯盟”)成立大會暨第一屆第一次會員大會廣州南沙舉行。發展歷史2022年3月4日,廣州南沙科技成果轉化聯盟成立。1組織體系該聯盟是在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廣州市科學技...
9月20日,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協同創新聯盟南沙辦事處成立儀式在廣州南 沙舉辦。基本概況 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協同創新聯盟得到了粵港澳大灣區院士專家,重點高校、科研院所及企業和科技社團的大力支持和積極回響,已有137個單位成為協同創新聯盟的首批會員單位,涵蓋了大灣區九城市科協、高校、科研院所、知名企業、重要研發平台...
南方+灣創頻道開通暨大灣區企投家聯盟成立大會在廣州(國際)科技成果轉化天河基地舉行。2021年5月24日,第六屆羊城“科創杯”創新創業大賽啟動儀式在廣州(國際)科技成果轉化天河基地舉辦。2021年6月5日,呼研所生物安全科技(廣州)股份有限公司委託廣東省鐘南山醫學基金會,向荔灣區衛生健康局捐贈一批價值383萬餘元...
《潮湧南沙:華南科技成果轉化高地建設研究報告2023》是2024年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重點闡述華南地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系統分析了華南地區的科技成果轉化國際態勢和六大行業痛點,從政策、供給、需求、機構、人才、載體、區域合作等七個方面深入分析華南地區科技成果轉化發展現狀,凝練科技成果轉化...
第六十六條 省人民政府和有關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應當支持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廣州南沙和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等粵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建設,提升區域科技創新水平。第六十七條 省人民政府應當完善面向港澳的財政科研資金跨境使用機制,鼓勵港澳高等學校、科研機構承擔本省的科技計畫項目,...
(五)打造重大科技創新平台。高水平建設南沙科學城,布局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建設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和研究機構,增強原始創新能力。加快中科院明珠科學園建設,整合中科院在廣州研究所、全國重點實驗室等科技創新資源,打造具有競爭力的中試和套用推廣基地。推動海洋科技力量集聚,加快與中科院、香港科技大學共建南方海洋科學與...
科大訊飛華南人工智慧研究院、廣州智慧型軟體產業研究院均獲批省新型研發機構。珠三角北斗衛星套用示範項目正式啟動。華南技術轉移中心建設取得實質性成效,入駐科技服務機構超50家。廣東醫谷產業園區入駐102家生物醫藥等領域企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投入運作。加快推行廣州南沙人才卡服務機制,為人才提供13大項高端服務。落戶廣東...
創新委以“動態聯盟、平等協作”的工作模式,組建了由兩院院士參與、 國際國內各領域專家為主體的多個創新研究機構及產業開發機構,抓住一批重大、關鍵、共性技術,在配合主管部門組建高技術中試基地。成功案例 1. 廣州南沙高新技術中試基地 2. 煙臺思可達高新技術中試基地 3. 吉林白城高科技農業中試基地 4. 大連醫科...
《廣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廣州市碳達峰實施方案的通知》是廣州市人民政府發布的通知。通知詳情 廣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廣州市碳達峰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現將《廣州市碳達峰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實施過程中遇到問題,請徑向市發展改革委反映。廣州市人民政府 2023...
推動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重大戰略性平台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聯動發展。加強南沙科學城與佛山三龍灣地區、中山翠亨新區、珠海高新區等重大創新平台對接,協同發展珠江西岸先進裝備製造產業,推動廣深港科技創新走廊建設。 第三章 推進基礎設施一體化 以增強都市圈基礎設施連線性貫通性為重點,以推動一體化規劃...
“一核引領”:高水平建設廣州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以廣州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為核心,推動“一江兩岸三片區”錯位發展,各展其能,建設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示範區。琶洲核心片區(含廣州大學城)建設數字經濟與總部經濟創新合作區、創新融合拓展區、智慧財產權保護基地和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廣州大學城依託豐富的...
共獲國家級科技獎勵104項。技術契約成交額突破2000億元,是2015年的8倍。頒發人才綠卡7623張。在穗工作兩院院士增加38人,總數達115人。產業平台提質增效。中新知識城上升為國家級雙邊合作項目,總體發展規劃獲國務院批覆。南沙“三區一中心”加快建設。廣州開發區綜合實力居國家級開發區第2位。臨空經濟示範區獲批設立...
巨灣技研南沙工廠落成 完成Pre - A輪融資 2022產研並進 迅速發展成新能源汽車XFC極速充電引領者 完成A輪近10億元人民幣融資 共建廣州“超充之都”,“極速充電生態聯盟”巨灣技研“儲能器件與系統生產基地”啟動建設 7.5min版本XFC極速電池搭載AION V plus車型量產上市 累計定點客戶6家,多個車型項目進入到實際...
展望2035年,全面建成海洋經濟發達、海洋科技創新活躍、海洋城市文化特色彰顯、海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推動南沙建成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核心區。三、最佳化海洋經濟空間布局 發揮廣州在綜合交通、科技、商貿、公共服務以及國際供應鏈網路等方面的樞紐優勢,面向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和南海綜合開發,按照陸海...
加強與國際通用標準接軌,高水平推進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建設,布局一批國家、省級進口貿易平台,爭取在中心城區和南沙設立一批免稅店,鼓勵資源性農產品、高技術產品和優質日用消費品進口,提升出口產品品質和品牌化水平,實現優進優出。3.培育工業品質量新優勢。提升工業設計服務能力,支持廣州設計之都(白雲)建設,...
所屬其它平台:天然氣水合物國家重點實驗室分室、生物質能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設施資源 儀器設備 據2024年1月中心官網數據,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分析測試中心儀器設備價值7000多萬元。該中心擁有高分辨透射電子顯微鏡(HRTEM)、X射線光電子能譜儀(XPS)、液相色譜質譜聯用系統(LC-QTOF,LC-QQQ)、多功能X...
(五)其他有利於科技創新的活動。第九條 市、區人民政府應當最佳化科技研發和產業的空間布局,支持科技產業園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等園區和基地建設,支持廣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成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市、區人民政府應當以中新廣州知識城和南沙科學城為極點,規劃建設連結全市科技創新關鍵...
加強與省產業發展基金、省創新創業基金、粵港澳大灣區科技成果轉化基金等基金以及社會資本合作。對落戶廣州市的積體電路製造、設計、封裝測試、裝備、材料等產業鏈重大項目,採取“一項目一議”等方式給予支持。安排專項扶持資金,支持晶片設計企業研發創新。 最佳化產業空間布局。以廣州開發區、南沙區、增城區為核心承載區,...
加快建設廣州堅強主網架,增加新能源消納能力,積極接納區外清潔能源送入,保障本地新能源機組應接盡接、全額消納。推動大數據、人工智慧、第五代移動通信(5G)、區塊鏈等技術與電力系統深度融合,結合國家新區、鄉村振興、科技創新、氫能產業布局、區域產業發展,打造廣州超大型城市新型電力系統示範區,建成南沙全國最大...
建設南沙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與香港科技大學簽訂合作辦學協定,香港賽馬會從化馬場建成使用,廣深港高鐵開通運行。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開行中歐班列65列,牽頭成立舉辦海絲申遺城市聯盟,新建10個旅遊境外推廣中心。加快南沙自貿試驗區建設,新增改革創新成果105項,其中33項在全國、全省複製推廣。開展慶祝改革...
學校創辦於1975年;2019年,學校獲評為廣州市示範性普通高中。截至2024年5月,學校36個教學班,1800餘名學生。教職工152人,其中正高級教師2人,特級教師1人,骨幹教師(骨幹班主任)、名師(名班主任)近百人。學校先後獲得廣州市教書育人先進集體、增城區科技教育先進單位、增城區教書育人先進集體、增城區高三畢業班...
積極爭取國家創新資源導入,引導重大創新項目布局,推動國際化的企業總部和創新中心向廣州生物島(指國際生物島本島,原官洲島,下同)集聚,適時研究拓展本島物理承載空間,率先將廣州生物島打造成為生物醫藥科技創新策源地和產業發展核心高地。(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黃埔區政府共同牽頭)以南沙...
積極引入國內外高校、科研機構在梅設立成果轉移轉化分支機構,抓好廣東省科學院梅州產業技術研究院、華南理工大學梅州研究院、仲愷(廣梅園)教學實踐和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建設。支持圍繞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等產業組建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推動豐順電聲和大埔陶瓷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加快發展,爭創國家級創新聯盟。拓寬...
以珠海為核心,向東依託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際、廣州至珠海(澳門)高鐵等通道,串聯中山火炬開發區、中山翠亨新區、珠海高新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等重點平台,融入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向西依託珠海至肇慶高鐵、廣佛江珠城際等通道,串聯江門城區和鶴山,促進與廣佛肇之間的產業聯動和功能銜接;形成以高新技術、科教研發、...
2023年12月1日,參與發起的廣東省海洋文化遺產科技聯盟正式成立。科研條件 實驗室選址在廣州市南沙區,依託中國科學院南海生態環境工程創新研究院和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規劃建成包括南海所基礎研究園區、廣海局基礎研究園區、廣州南海科學國家中心園區、冷泉系統大科學裝置園區、大型科考碼頭及岩芯庫園區等,科研規劃用地600...
加強與光明科學城、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廣州南沙科學城等聯通聯動,共築灣區半小時科研圈。加快建設松山湖科技交流平台。推動大灣區大學、香港城市大學(東莞)納入省“十四五”高校設定規劃,支持東莞理工學院建設國際合作創新區。加強產業核心技術攻關。發揮大科學裝置、高校院所和新型研發機構的作用,加強基礎與套用基礎...
啟動廣東自貿試驗區建設,下放第一批60項省級管理許可權,在對接國際投資貿易規則體系上先行先試,首批27項改革經驗在全省推廣,廣州南沙、深圳前海蛇口、珠海橫琴三大片區新入駐企業5.6萬家。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強化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著力推進經貿投資合作,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重點14國進出口額達8504億元。支持企業...
充分發揮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福建平潭等開放合作區作用,深化與港澳台合作,打造粵港澳大灣區。 推進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福建海峽藍色經濟試驗區和舟山群島新區建設,加大海南國際旅遊島開發開放力度。加強上海、天津、寧波-舟山、廣州、深圳、湛江、汕頭、青島、煙臺、大連、福州、廈門、泉州、海口、三亞等...
廣州市南沙區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長春市標準研究院、華南理工大學、廣州質量與市場雜誌社有限公司、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樂清市保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浙江正理生能科技有限公司、標準聯合諮詢中心股份公司、創新聯盟認證中心股份公司、中國標準化研究院、中國商業聯合會、全國工業和信息化科技成果轉化聯盟、中國質量認證...
如陝西省開發區探索共建絲綢之路產業園區,西鹹新區正在與俄羅斯共建中俄絲綢之路高科技產業園;浙江省開發區形成了中意(寧波)生態園、中荷(嘉善)、中韓(衢州)、中瑞(蕭山)、中日(平湖)產業合作園“1+10”的中外合作產業園格局;9月底,工信部正式批覆同意廣州市以廣州開發區為核心載體,創建先進制造業中外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