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涼市新型城鎮化規劃(2021—2035年)

《平涼市新型城鎮化規劃(2021—2035年)》已經平涼市政府同意,平涼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於2022年4月14日印發,請認真貫徹執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平涼市新型城鎮化規劃(2021—2035年)
  • 頒布時間:2022年4月14日
  • 發布單位:平涼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全文,政策解讀,

全文

本《規劃》依據《甘肅省新型城鎮化規劃(2021—2035年)》《“十四五”隴東南區域發展規劃》《平涼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等編制,明確未來五年平涼市新型城鎮化發展的總體要求、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展望未來十五年城鎮化發展藍圖,是指導全市新型城鎮化發展的巨觀性、戰略性、基礎性規劃。
一、規劃背景
(一)發展基礎。
1.城鎮化水平穩步提升。2020年末,全市戶籍人口232.55萬人,其中城鎮戶籍人口82.84萬人,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35.62%。常住人口184.86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82.77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由2014年的34.47%提高到2020年44.77%,年均提高1.96個百分點。
2.城鎮空間格局逐步最佳化。全市現轄1區1市5縣,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42平方公里,城市發展框架逐步拉開,集聚輻射帶動作用明顯增強。華亭撤縣設市,六縣縣城規模不斷擴大。抓建國家級重點小城鎮12個、省列重點小城鎮10個、市列重點小城鎮36個。初步形成以中心城區為核心、以縣城為支撐、以重點小城鎮為節點、以一般鎮和農村社區為基礎的城鄉空間體系。
3.城鎮綜合承載能力不斷提升。交通出行日趨便捷,平天、靜莊、華涇等高速公路全面貫通,6條普通國省道建成通車。中心城區和六縣(市)縣城高標準實施了一批道路、橋樑、供水、燃氣等基礎設施項目,全市新增城市道路110.7公里、污水管網221.66公里、雨水管網95.86公里,污水日處理能力達到18.2萬立方米,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7.06%,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燃氣普及率達到77.37%。持續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達到12.8平方米,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4.4%。獲批創建國家第三批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平涼被命名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榮獲甘肅唯一的“全國綠化模範城市”稱號。
4.城鎮產業支撐能力明顯增強。煤電、草畜、果菜、旅遊主導產業持續做大做優,全力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牛果全產業鏈開發進程加快,蘋果種植面積接近200萬畝,牛飼養量85萬頭,平涼紅牛、靜寧蘋果品牌在全國打響。邵寨、赤城煤礦相繼建成投產,煤炭產量全省第一,發電量占到全省四分之一。文旅產業綜合效應放大,崆峒區成功創建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涇川縣、崇信縣被命名為省級全域旅遊示範縣。商業貿易、倉儲物流、電子商務、旅遊文化等服務業較快發展,為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創造了更好條件。
5.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成效明顯。戶籍制度改革全面提速,落戶限制全面放開。居住證制度全面落地生效,農業轉移人口就業服務、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住房保障和子女義務教育納入了各級政府公益性投入保障範圍。深入推進“網際網路+戶政服務”,全面推行“一窗受理、網上流轉、分級審批”,實現民眾辦事就近辦、一站辦、一次辦,農民進城入鎮更加便利。
(二)存在問題。對照全面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建設要求,全市城鎮化進程中的不平衡不充分等問題依然存在,短板弱項亟待進一步加強提升。
1.城鎮化水平偏低。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44.77%,分別比全國、全省低19.12和7.46個百分點。城鎮化發展極不平衡,除崆峒區、華亭市超過60%外,其他5縣均低於全市平均水平,莊浪縣、靜寧縣僅為28.42%和30.9%。
2.城鎮功能不夠完善。基礎設施短板弱項依然較多,水、電、路、氣、房、暖及污水、垃圾處理等城鎮基礎設施比較滯後,棚戶區、老舊小區和背街小巷改造升級任務大,城市公園綠地少、“斷頭路”多,地下管網鋪設混亂,且陳舊老化嚴重,更新改造、運營維護壓力不斷加大,生態建設保護和污染防治還需加強。
3.就業吸納能力有限。產城融合創新發展意識不強,功能布局不盡合理。產業發展規模較小、層次不高、鏈條不長,新產業、新業態、新消費創新創意不足,吸引高端科技、人才等生產要素能力不強,新舊動能轉換較慢。產業倚重倚能問題突出,就業吸納能力不足,人口外流嚴重。
4.城鎮管理水平不高。城鎮規劃設計水平較低,主題特色不鮮明,文化傳承性和整體協調性不強。城市規劃缺乏科學性、前瞻性、系統性和可持續性,城市管理精細化、智慧型化程度較低。城鎮社會治理、生態環境、對外交通等水平有待提升。城鎮及園區土地集約利用率不高,單位產出較低。
5.配套政策不夠健全。支持推進新型城鎮化發展的戶籍、土地、財稅、公共服務、產業支撐、就業創業等配套政策措施不夠完善,資本、人才、信息等要素在城鄉間雙向流動的體制機制還不夠順暢。中心城區和縣城吸引力、集聚力不強。小城鎮布局分散、規模小,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集聚產業的能力有待提升。
6.公共設施供給不足。城鄉區域基本公共服務差異較大,城鎮適老化和無障礙設施短缺,居民文化、休閒、健身等活動場所較少,交通擁堵、出行難、停車難、上學難、入園難、就醫難等問題十分突出。城鎮服務設施條件和能力總體偏低,公共服務資源不均衡,養老、托幼、家政等服務設施供給不足。
(三)發展趨勢。隨著新型城鎮化深入推進,全市城鎮化發展將呈現出新的趨勢特徵,進入以人為本、區域協同、提質增效、產城融合的新型城鎮化階段。
——城鎮化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國家構建新發展格局、全面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推進新時代西部大開發等戰略部署有利於更大範圍更高層次承接產業轉移、吸納高端要素。城鎮化發展空間足,發展潛力大,發展動力強,大量農業人口向城鎮聚集,城鎮化將為全市經濟成長提供持續動力。
——城鎮空間布局進入最佳化階段。隨著關中平原城市群、隴東南城鎮帶加快建設,城鎮空間逐步拓展,城鎮體系趨於完善。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加快推進,中心城市輻射帶動功能將進一步顯現,縣城公共服務能力和承載能力將進一步增強。
——城鎮化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隨著人民民眾對於高品質公共服務、生態環境、健康安全等需求日益增長,最佳化城市功能布局,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增強城市管理服務能力,建設宜居城市、韌性城市、創新城市、智慧城市、綠色城市、人文城市,提升城市品質和發展效益等將成為城鎮化建設重點方向。城市更新行動深入實施,產城融合持續深化,推動城市生產生活方式加快向綠色低碳轉型。
——城鄉發展進入深度融合階段。隨著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趨勢更加明顯,城鄉生產要素雙向自由流動和跨界配置更為頻繁,城市人才、工商資本和金融資本入鄉投資逐步成為常態,城鄉資源優勢互補協同發展,城鄉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將逐步縮小。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以推動城鎮化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轉變城市發展方式為主線,以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深入實施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戰略,推動城鎮化空間布局持續最佳化,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加快推進產城融合和城鄉協調發展,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著力建設生態綠色之城、文旅康養之城、開放魅力之城、幸福美好之城,培育形成全省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為平涼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戰略支撐。
(二)基本原則。
——堅持以人為本、利民惠民。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新型城鎮化發展始終,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理念,聚焦居民急難愁盼問題,加快補齊功能短板,以人的城鎮化引領促進人的現代化,不斷提高城市品質和民眾生活質量。
——堅持速效並重、品質提升。推動城鎮化水平與質量協調並進,在保持城鎮化水平穩步增長的同時,促進新型城鎮化由速度型向質量型轉變,進一步提高城鎮單位土地產出率,提高公共服務設施和基礎設施供給能力,努力營造優美和諧宜居的城鎮環境。
——堅持四化同步、統籌發展。統籌推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融合發展,促進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全面融合、共同發展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
——堅持集約高效、綠色低碳。把綠色發展理念融入城鎮規劃、建設、管理、運營全過程、各領域,建立節約型城鄉建設推進實施機制,合理控制城鎮開發邊界和建設用地規模,提高現有空間利用效率,節約集約利用能源、水、土地等資源,促進人口分布、經濟布局與資源環境相協調,推進城鎮綠色循環低碳發展。
——堅持彰顯特色、傳承歷史。立足自然歷史文化稟賦,著力轉變城鎮化發展方式,把全生命周期理念貫穿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各環節,擴大多元就業供給,突出特色服務功能,傳承歷史文化脈絡,加快由外延擴張向內涵提升轉變,讓城市發展更具活力、更加文明、更有溫度。
(三)發展目標。到2025年,全市新型城鎮化發展取得新成效,努力實現“一個全面提速、一個基本形成、四個顯著提升”的發展目標。
一個全面提速:
城鎮化發展全面提速。城鎮對農業轉移人口的吸引力顯著增強,農業轉移人口全面融入城鎮,充分享有城鎮基本公共服務,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進程明顯加快。城鎮化水平持續提高,到2025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5%,與全省城鎮化發展差距逐步縮小,陝甘寧三省(區)區域中心城市地位進一步凸顯,成為全省向東開放的“橋頭堡”。
一個基本形成:
以中心城區為核心,縣城為紐帶,中心鎮和特色鎮點狀分布、組團發展、多點協同的城鎮化格局基本形成。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得到更好發揮,縣城特色化和競爭力顯著提升,小城鎮綜合服務功能進一步增強,構建形成產業優勢明顯、生態環境優良、基礎設施完善、城鎮各具特色、城鄉統籌發展,並與資源承載力、發展潛力相適應的城鎮體系。
四個顯著提升:
城市品質顯著提升。基本公共服務覆蓋城鎮全部常住人口,市政基礎設施功能顯著增強。城鄉生態環境質量全面改善,環境治理成效明顯,空氣品質大幅提升,安全用水得到保障,城鎮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和垃圾污水處理率大幅提高。城市建設集約化、城市發展個性化、城市管理人性化逐步實現,居民生活環境更加宜居舒適,幸福指數持續提升。
產業支撐能力顯著提升。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延伸農業優勢產業鏈條,構建煤電化一體化發展新格局,發揮文旅產業龍頭作用,城市經濟蓬勃發展,產業結構更加最佳化,創新能力明顯增強,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城鎮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數字城市建設成效顯著。全社會創業創新創造潛力充分發揮,實現“產、城、人”融合協調發展。
城鄉融合發展水平顯著提升。資本、技術、人才等要素實現雙向自由流動,城鄉統一的高流動性要素市場逐步建立。供水供氣供熱等市政公用設施加快向城郊村和中心鎮延伸,城鄉基礎設施實現共建共享、互聯互通。公共服務逐步向農村延伸、社會事業向農村覆蓋,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不斷提高。居民收入加快增長,工資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比重明顯提升,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明顯縮小。城鄉融合發展提速提質,城鄉發展一體化格局基本形成。
城市治理能力顯著提升。城市治理系統化、科學化、法治化、精細化、智慧型化水平顯著提高。市民的思想道德、科學文化、身心健康和法治素養明顯提高。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體系基本建立。城市應急能力顯著增強,防範化解重大風險體制機制不斷健全,城市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到2035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70%左右。城鎮體系更加完善,布局合理、功能互補的城鎮空間格局基本形成。基本建成支撐全市城鎮高質量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城市綜合承載能力顯著增強,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城市成為現代社會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的主要空間,新型城鎮化目標基本實現。
三、最佳化城鎮空間布局
堅持中心帶動和整體聯動相結合,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管理、高品質生活,強化規劃引導和管控,完善基礎設施、提升服務功能,構建中心城區、縣城、重點鎮協調發展的“一心六極多點”城鎮格局。
(一)強化中心城市帶動。發揮核心增長極作用,持續增強中心城市的集聚、輻射和帶動綜合功能,不斷拓展城市發展空間。以崆峒區主城區為中心,以平涼工業園區(高新區)、崆峒山大景區為重要支撐,加快形成組團式城市發展格局。按照“一河治理、兩岸繁榮、七園競秀、八溝涓流、兩塬崛起、全域暢美”的思路,做足做活“水生態”文章,完善綜合服務功能,暢通交通網路,打造城市經濟圈,建設顯山露水的魅力山水之城。進一步吸引人口和產業聚集,激發科技創新活力。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提升製造業水平。大力發展商貿物流、旅居康養、金融保險等現代服務業,積極承接東部產業轉移。通過提升中心城市綜合能力和競爭力,引領全市縣城、重點小城鎮協同發展。
(二)加快縣城集聚發展。把縣城作為壯大縣域經濟的重要載體,突出產城融合、人城和諧,集聚發展要素,增強縣城活力,充分發揮以城帶鎮、以城帶鄉的作用。綜合考慮縣域發展階段、人口規模和主體功能,因地制宜推進縣城補短板強弱項。推動公共服務設施提標擴面,健全醫療衛生設施、完善教育設施、改善養老托育設施、發展文旅體育設施、建設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全面提升公共服務能力。推動環境衛生設施提級擴能,完善垃圾、污水處理設施,加強縣城公共廁所建設,填補環境衛生短板和缺口。推動市政公用設施提檔升級,最佳化市政交通設施、完善市政管網設施、發展配送投遞設施。推動產業培育設施提質增效,完善產業平台配套設施、健全冷鏈物流設施,培育縣城內生增長動力和“造血”能力,提高縣城綜合承載能力,引導縣域特色經濟和工業、現代服務業等產業在縣城集聚發展。
(三)推動小城鎮特色發展。發揮小城鎮的多點支撐作用,科學規劃布局小城鎮建設規模、功能形態、特色風貌,按照區位條件、資源稟賦和發展基礎,分類引導、因地制宜培育一批特色小(城)鎮,建設成為統籌城鄉的紐帶、城鎮體系的重要節點。積極引導縣域中心鎮對接城市需求,納入城市統一規劃、融入城市發展,加快交通、產業、公共服務等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推動有條件的重點中心鎮發展成為城市副中心。加強統籌政策引導和市場化運作,強化綜合服務和特色產業功能,培育一批在特色產業、商貿物流、文化旅遊等方面各具優勢的特色小城鎮。完善遠離城市和偏遠山區小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發展成為服務鄉村、帶動周邊的綜合性小城鎮。堅持新發展理念,以準確把握特色小鎮發展定位為前提,以培育發展主導產業為重點,促進產城人文融合,有序發展一批特色鮮明、要素集聚、產城融合、充滿魅力的特色小鎮。
(四)積極融入城市群(帶)。
1.深度融入關中平原城市群。藉助西安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加強與天水、慶陽、鹹陽、寶雞等周邊城市緊密合作,積極融入關中平原城市群建設,推動城市間產業分工、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環境治理、對外開放、改革創新等方面協調聯動,取得實質性合作成果,實現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生態環境共建共治、優勢產業協同發展、公共服務共建共享、重大項目統籌布局,把平涼打造成關中平原城市群的重要節點城市。
2.積極融入隴東南城鎮帶建設。依託鐵路和公路交通幹線,暢通隴東南城市間的聯繫,促進城鎮帶內部生產要素順暢流通、產業配套和技術合作,共同承接產業轉移。促進煤炭資源、礦產資源、特色農產品深度開發,大力發展裝備製造、電子電器、新材料、食品醫藥等新興產業,培育形成區域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
3.加強平慶城市組團發展。以崆峒區、西峰區為雙核心,促進平(涼)慶(陽)組團發展,加快建設為陝甘寧接壤區中心城市。積極推進煤炭分質轉化利用、智慧型光電、生態循環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培育壯大生物製藥、健康養生、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協同推進醫療康養與文化旅遊產業融合發展,打造一體化發展的文化旅遊圈。基本建成現代能源綜合利用基地、信創產業發展示範區、黃土高原綠色發展先行區。
四、提高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質量
堅持把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作為新型城鎮化的首要任務,按照自願、分類、有序的要求,積極穩步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及其隨遷家屬在城鎮便捷落戶,統籌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著力提高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質量。
(一)積極促進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
1.全面取消城鎮落戶限制。最佳化戶籍登記服務管理模式,完善戶籍管理便民服務,大幅簡化戶籍遷移手續,積極推廣網上辦理,加快電子證照和電子檔案建設,提高戶籍登記、遷移便利度,促進農業轉移人口便捷落戶。促進各類人員順暢流動,引導農民工、大中專畢業生、退役軍人等重點人群落戶城鎮,實現城鎮人口服務管理由戶籍人口為主向常住人口轉變。
2.維護進城落戶農民權益。積極推進農村不動產確權登記頒證工作,依法保障進城落戶農民的農村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不得以退出“三權”作為農民進城落戶條件,並支持引導進城落戶農民依法自願有償轉讓“三權”。探索建立健全農戶“三權”市場化退出機制和配套政策,為農業轉移人口進城落戶提供更多選擇。
3.增強居住證含金量。以居住證為載體,健全基本公共服務提供機制。全面推進未落戶城鎮常住人口的居住證制度,進一步完善租住房屋、務工就業、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的信息集成。推行流動人口居住證“一證通”制度,實現農業轉移人口憑居住證享受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和辦事便利。完善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義務教育、就醫結算、職業技能培訓、保障性住房等制度,逐步拓展居住證持有人可享有基本公共服務的範圍,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向常住人口全覆蓋。
(二)加快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1.完善城鎮基本公共服務提供機制。發揮好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務供給保障中的主體作用,建立健全本地區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及定期評估調整機制。建立城鎮教育、就業創業、醫療衛生等基本公共服務與常住人口掛鈎機制,推動公共資源按常住人口規模配置,穩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由常住地供給、覆蓋全部常住人口。
2.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健全覆蓋城鄉的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加強基層公共就業創業服務平台建設,分類精準幫扶就業困難群體。充分利用東西部協作機制,加強勞動力跨區域精準對接,提高勞務輸轉質量。推動農業轉移人口與城鎮戶籍勞動者享有公平的就業機會、職業發展機會,保障勞動者同工同酬。加強勞動者權益保障,健全勞動契約制度和勞動關係協調機制,完善欠薪治理長效機制和勞動爭議調解仲裁制度。
3.提升教育醫療保障能力。保障農業轉移人口隨遷子女入學入園,以公辦學校為主將隨遷子女全部納入流入地義務教育保障範圍。根據城鎮轄區人口增長態勢,科學規劃學校布局,核定教師編制,著力解決大班額問題。將農業轉移人口納入城鎮社區衛生服務體系,提供健康教育、婦幼保健、預防接種、疫病防控、計畫生育等公共衛生服務。
4.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全面實施全民參保計畫,重點覆蓋中小微企業和廣大農民工、靈活就業人員、新就業形態人員、未參保居民等群體。把農業轉移人口中符合條件的人員納入城鎮最低生活保障和養老服務範圍。完善異地就醫結算制度。探索推行工傷保險區內異地就醫結算。
(三)提升農業轉移人口融入城市能力。
1.提高農業轉移人口勞動技能。結合農業轉移人口多元化需求,靈活開展不同形式的職業技能培訓,增強就業競爭力。實施農業轉移就業勞動者職業技能提升計畫。強化企業主體作用,支持開展崗前培訓、新型學徒制培訓和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加強對新生代農民工、“兩後生”等農業轉移人口的職業技能培訓,著力提高農業轉移人口就業競爭力。依託平涼職業技術學院和縣級職教中心,通過“校企結合”“工學結合”等方式,進行“訂單式”人才培訓,培養適應智慧型化崗位需求的新型產業工人。
2.完善農業轉移人口的社會參與機制。加強社區服務體系建設,最佳化農業轉移人口公共服務,支持參與社區治理。引導農業轉移人口加入社區居民代表大會及社區志願者隊伍,積極參加社區公共活動和建設管理。依託用工單位和居住社區,發揮工會、婦聯、共青團及社會組織作用,加強對農業轉移人口幫扶關懷,鼓勵積極參加社區活動,儘快融入城市生活。
3.營造開放包容的城市文化。加強對農業轉移人口權益保護和人文關懷,加強科普宣傳教育,提高農業轉移人口科學文化和文明素質。開展農業轉移人口關愛行動,積極引導農業轉移人口參加各類社會組織。
(四)完善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配套政策機制。強化各級政府責任,充分調動社會力量,構建政府主導、成本共擔、協同推進的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機制。構建科學合理的“人地掛鈎”政策,依據年度進城落戶人口數量,合理安排各類城鎮新增建設用地年度計畫,激勵城鎮吸納人口。積極爭取國家、省上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獎勵資金,持續加大對吸納農業轉移人口較多縣(市、區)的支持力度,提高城市政府吸納農業轉移人口落戶積極性。建立健全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擔機制,由政府、企業、個人共同承擔相關成本。
五、增強城鎮產業支撐能力
(一)構建以九大產業鏈為統領的現代產業體系。樹牢強產業思維,全面推行“鏈長制”,進一步明晰產業發展方向,加快形成上下游配套、一二三產融合的產業體系,以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為主攻方向,推動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發展。聚焦產業高端化、智慧型化、綠色化,全力支持煤炭分質轉化利用、平涼紅牛、靜寧蘋果、設施蔬菜、中醫中藥、綠色建材、智慧型製造、文旅康養、生態環保等9條產業鏈加快發展,縱深推進“工業強市”戰略,融合發展三次產業,到2026年,全市重點產業鏈強鏈延鏈補鏈取得重大進展,科技創新、產業服務、設施配套等基礎支撐體系不斷完善,產業鏈上下游環節、產供銷系統、大中小企業配置能力顯著提升,培育打造一批在國內有影響、省內有地位、具有平涼優勢特色的產業基地、龍頭企業和拳頭產品,形成3個百億級、6個十億級產業集群,為全市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二)加快產城融合發展。
1.提升園區綜合承載能力。依託資源稟賦、基礎條件和產業優勢,強化土地、資金、人才、政策等要素保障,按照“一縣一區”的思路,集中推進潛質好、空間大、比較優勢突出的主導產業、首位產業發展,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夯實城市發展的經濟基礎。
2.加快產業集約集群發展。引進技術先進、產品有市場、能夠吸納勞動力就業、符合環保要求的企業入園,充實園區產業實體,擴大產業規模。推動產業向園區集中,引導市場主體和人才、技術、資本等要素集聚,促進項目合理布局、產業協同配套,打造發展定位準、配套服務好、帶動能力強的產業聚集地。
3.推進產城人協調發展。推動產業和人口同步聚集,實現以城聚產、以產興城。按照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的要求,最佳化各類用地比例,科學規劃城市空間發展布局,統籌規劃產業集聚區、人口集聚區、綜合服務區、生態保護區等功能分區,形成產城融合、職住平衡、功能複合的發展格局。
(三)大力構建現代城鎮產業體系。統籌布局和調整最佳化產業園區、商貿物流園區、特色街區、商業綜合體、辦公樓宇等產業承載體,推動工業和現代服務業協同發展,著力構建產業鏈布局合理、多中心組團式聯動發展、有利於就近就業創業和居住生活的現代城鎮產業體系,提高城鎮整體發展效率效益。加快培育新型消費業態和城市特色商圈,打造高檔商業中心、特色精品商業街,激發和挖掘消費潛力,促進商業繁榮發展。發揮文旅產業龍頭作用,按照景城一體的理念,加快重點景區擴容提質,深入挖掘傳統健康文化旅遊資源,大力開發與健康有關的文旅產品,推動文旅康養產業社會化、多元化、品質化發展。堅持生產性服務業與生活性服務業並重、現代服務業與傳統服務業並舉,拓展新領域、發展新業態、培育新熱點,提高城鎮就業吸納能力。
六、提升基礎設施支撐能力
(一)持續完善綜合交通網路。
1.建設高效的快速交通網。實施基礎設施突破工程,建成平涼軍民合用機場,積極融入國內支線機場網路,填補民用航空運輸空白,統籌布局通用機場和直升機起降點。完善鐵路交通網路,建成平慶鐵路,完成平涼火車站站房改造,開工建設定平鐵路,適時啟動寶中、西平等既有鐵路擴能改造。
2.構建完善的幹線交通網。以“縣縣通高速”為目標,完善高速公路網路布局,加快推進G85銀川至昆明高速彭陽至大橋村段、S28靈台至華亭等高速公路建設,開工建設G22青島至蘭州高速西峰至鎮原至平涼沿川子分設、S28靈台至華亭高速公路東延線等項目。加快國道省道建設,新改建一批幹線公路,實現境內主要省際出口路與外省市同標準連通。實施國省幹線公路提級工程,加大低等級道路升級改造力度,提升技術等級和服務能力。穩妥實施普通幹線過境段改建工程,推進主要景區和樞紐路段建設。圍繞融入城市群發展,推進省際、市際、縣際通道建設,加快打通瓶頸路、斷頭路。
3.打造廣泛的農村交通網。加快推進以縣道三級為主的農村公路骨幹網建設,加強與幹線公路、城鎮道路、交通樞紐以及其他交通方式銜接,促進城鄉交通互聯互通。實施鄉鎮通三級及以上公路500公里以上,達到農村公路的80%以上。加快自然村(組)通硬化路建設,推動農村聯網路建設和農村公路提質改造,提高農村公路節點連通度和等級水平。完成1965個自然村2809公里村組道路硬化,實現30戶以上人口規模的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推進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建設,逐步消除通行安全隱患,提高農村公路整體安全水平及抗災能力。
(二)加強市政公用設施建設。
1.最佳化市政交通設施。最佳化城市道路網路功能和級配結構,促進城市幹道與幹線公路有效銜接,共築區域快速暢通交通體系。按照窄馬路、密路網、微循環的方式,構建級配合理的城市路網系統。優先發展公共運輸,提高站點覆蓋率,構建以公交為主的公共運輸系統,緩解城市交通壓力。完善停車位供給,補齊配建停車場短板,合理布局公共停車場,規範發展占道停車位,鼓勵引導政府機關、公共機構、企事業單位和有條件的住宅小區內部停車位錯時共享。
2.完善市政公用設施。堅持市政設施建設與更新改造同步推進,加大市區、縣城、重點建制鎮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完善供水、供電、供熱、供氣、排污、排洪管網配套設施和垃圾收集處理、污水處理等市政設施,形成規範有序的市政公用設施體系。
3.加快生活設施建設。最佳化社區生活設施布局,完善便民利民服務網路,加快建設購物商場、大型超市、菜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等便民設施,在中心城區和各縣城加快建設和改造一批便民市場,積極鼓勵新建住宅小區同步配建社區菜市場,打造社區便捷生活服務圈。布局建設一批集運輸、倉儲、加工、包裝、分撥等功能為一體的公共配送中心。大力推進無障礙設施建設、人行道盲道鋪設,合理設定緣石坡道、無障礙停車位等,彌補城市公共服務功能短板。
(三)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1.統籌布局農村基礎設施。統籌規劃城鄉基礎設施,加快建設農村污水截流、收集系統,加強鄉鎮雨污分流設施、污水管網和污水處理站等建設,有條件的村莊建設污水處理設施,或納入城鎮污水管網。深入開展農村居民飲用水達標提標行動,加強供水管網完善和老舊管網更換,保障農村飲水安全。探索推動城市天然氣管網向鄉鎮和中心村延伸。深入實施農村電網鞏固提升工程,加快建設現代化農村配電網。加快實現5G網路重點鄉鎮核心鎮區全覆蓋。積極推進數字鄉村建設,推動鄉村生產生活基礎設施數位化改造,推進鄉村智慧水利、智慧交通等建設,探索農村智慧化管理,積極爭取國家數字鄉村試點。
2.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加快推進農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體治理,重點對水源保護區和城鄉結合部、鄉鎮政府駐地、中心村、旅遊風景點等區域農村污水開展集中整治,對房前屋後、河塘溝渠等區域實施截污控源、生態修復、清淤疏浚等工程,基本消除大面積黑臭水體。持續推進生活垃圾源頭分類減量,合理規劃建設一批農村有機廢棄物綜合處理設施,推進就地利用處理。紮實推進農村廁所革命,逐步普及農村衛生廁所,加強廁所糞污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深入實施村莊清潔行動和綠化美化行動,突出保護鄉村山體田園、河湖濕地、原生植被、古樹名木等,因地制宜開展荒山荒地荒灘綠化,全面推進“拆違治亂”專項整治,努力打造具有鄉土氣息的美麗宜居村莊。有序推進農村清潔取暖,推廣使用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清潔能源,積極推進煤改電、煤改氣和改炕,有條件的村莊納入城鎮統一供暖。深化村級公益性設施共管共享,完善農村人居環境長效管控機制。
七、建設面向未來的現代化城市
(一)建設舒適便利的宜居城市。
1.持續提升公共服務。結合城市人口空間分布和增長趨勢,推進公共服務設施統籌布局和質量提升,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圍繞各年齡段人群需求,推進全齡社區建設,探索打造老年友好社區、兒童友好社區。開展完整居住社區設施補短板行動,因地制宜對居住社區市政配套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等進行改造和建設。大力發展線上線下社區服務業,滿足居民多樣化需求。提高物業管理覆蓋率,大幅提升物業管理水平。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發揮居民主體作用,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園。
2.拓展住房保障渠道。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加快構建以公共租賃住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為主的住房保障體系,加大對城鎮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的保障力度,實現應保盡保。推動城市政府將農業轉移人口納入公租房保障範圍,實行實物保障和貨幣補貼並舉。培育發展住房租賃市場,有效盤活存量住房資源,擴大城市租賃住房供給,完善長租房政策,推動租購住房在公共服務上享有同等市民待遇。制定公平合理、公開透明的保障性住房配租政策和監管程式,嚴格準入和退出制度,建立失信懲戒機制。改革完善住房公積金制度,健全繳存、使用、管理和運行機制。
3.有序推進城市更新。加快推進規劃引領、交通暢通、基礎設施攻堅、人居環境提升、生態修復、環境綜合整治、精細管理突破、歷史文化保護、民生保障提質、產業發展提升“十大行動”,提升城市功能品質、環境品質、內涵品質和服務品質。開展“城市體檢”行動,下功夫提升城市服務功能和系統治理能力。把城市作為“有機生命體”,推進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盤活土地價值,實現城市資源效率最大化和城市發展可持續。利用老舊小區現狀房屋和公共空間補充便民商業、養老服務、停車位、外掛電梯等公共服務設施,對具備條件的地下空間進行複合利用,中心城區基本完成2005年底前建成的老舊小區改造任務。持續推進城中村和棚戶區改造,合理布局棚戶區改造安置房,鼓勵對城中村實施連片、打捆、整體改造,同步做好安置房小區及周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有序推進老舊廠房改造,改建為多功能、綜合性新型服務業設施。
4.加快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緊緊圍繞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著力落實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創造力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誠信守法的市場環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環境、和諧宜居的生活環境、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有利於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九大建設”任務,全面提升城市文明形象,聚力把平涼建設成信仰堅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人民滿意的全國文明城市。通過三年不懈努力,使創建工作更加深入人心,市民文明素質、社會文明程度、城市文化品位、民眾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提升,到2023年,力爭各項測評指標基本達標,爭取獲得第八屆全國文明城市提名資格。
(二)建設安全靈敏的韌性城市。
1.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按照“自然滲透、自然積存、自然淨化、循環利用、泄排通暢”的要求,科學規劃布設功能分區,統籌建築與小區、道路與廣場、綠地與公園、城市水系建設,加強對河湖、濕地、坑塘、溝渠等自然“海綿體”的保護,推進對綠地、花園、可滲透路面等人工“海綿體”建設,套用滲水蓄水材料,配套管網、泵站、蓄水池、水窖等設施,在確保城市排水防澇安全的前提下,增強雨水吸納、蓄滲和緩釋功能,打造綠帶穿城、水系貫通的全域化海綿城市,積極爭創全國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範城市。
2.增強防災減災能力。提高自然災害和重大事故預測預警能力,制定重大風險應對預案。健全市政公用設施常態化管護機制,確保設施運行穩定安全。強化對危化品、礦山、道路交通、消防等重點行業領域的安全風險經常性排查。完善交通物流、供電供水、信息通訊等生命線備用設施。
3.統籌推進城市內澇治理。建設源頭減排、蓄排結合、排澇除險、超標應急的城市防洪排澇體系,提高城市防洪排澇能力,消除城市嚴重易澇積水區段,基本解決城市內澇問題。改造城市河道、堤防、水庫等防洪設施,提高防洪標準。完善城鎮排水通道和下滲設施,疏浚河道,修建堤壩,防止洪澇災害和滑坡土石流災害發生。完善公共設施和建築應急避難功能。
4.健全城市應急體系。樹牢城市安全發展理念,構建全領域風險防控組織協調機制,增強抗禦自然風險和各種突發事件能力。完善公共衛生服務和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最佳化應急救援格局、強化應急物資儲備保障,建立安全、可靠的城市應急體系。依託公園、廣場、綠地、體育場等,加強城市應急避難場所建設,強化體育場館等公共設施和建築的應急功能。加強公立醫院傳染病救治設施和疾控中心建設,健全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系統,完善公共衛生重大風險研判、評估、決策、防控協同機制和分級分層分流疫情救助機制,建立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上下聯動的公共衛生應急回響體系。加強人防組織指揮、人員防護、目標防護、專業力量、支撐保障體系建設,全面提升戰時防空、平時服務、應急支援能力。
(三)建設富有活力的創新城市。
1.營造創新創業良好環境。持續最佳化營商環境,提供一站式便捷化政務服務,營造開放包容的創新創業生態。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工匠精神,營造崇尚創新、寬容失敗的創新文化和社會氛圍。實施全民科學素質提升行動,加強科普基礎設施建設,開展全域科普,促進公民科學素質水平快速提升。完善激勵創新創業政策措施,鼓勵高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創新創業,吸引各類人才來平創業。
2.加快建設創新創業平台。發揮城市集聚創新要素的主要載體作用,聚焦九大重點產業鏈,強化科技創新平台支撐,建設一批省級技術創新中心、技術研發中心、產業研究中心和種質培育中心,鼓勵企業、院校建設多層次科技孵化載體,打造一批以工業園區和重點企業為支撐的創新高地。強化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建設,推動城市共享辦公、創客空間建設,滿足青年創新創業多元化需求。
3.積極培育發展創新產業。以增強城市創新能力為牽引,大力推進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新型產業發展。依託區域中心城市,集聚發展會展經濟、平台經濟、體驗經濟、共享經濟。圍繞信息服務、科技服務、現代物流、文化旅遊、健康養老等領域,打造一批產業集聚程度高、輻射帶動力強的服務業集聚區,大幅提升吸納就業能力。
(四)建設運行高效的智慧城市。
1.前瞻布局新型基礎設施。加快全市5G網路基站建設,積極推進5G網路規模化部署。加快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城市電力、燃氣、交通、水務、物流等公用基礎設施智慧型化改造,加強智慧電網和智慧型水務管理系統建設。健全交通引導、出行信息服務、公共運輸、綜合客運樞紐、綜合運行協調指揮等智慧型系統。建設智慧型物流信息平台和倉儲式物流平台樞紐。統籌規劃布局城市和重要行業、領域的感知基礎設施,構建城市“神經網路”。
2.建設高效便民的數字政府。構建數字政府管理運營、基礎支撐、共享開放、治理套用、政務服務等體系。深入推進“一件事一次辦”改革和適老化改造,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範化、便利化建設,企業民眾辦事只進“一扇門”、只上“一張網”。建設完善新型城鎮信息化基礎設施,增強信息基礎設施運行效率和服務能力,提升城鎮精細化、規範化、數位化管理水平。推進社會治理格線化管理,在社區治理、市場監管、環境監測、治安防控等領域,加強數據統計和信息套用,完善信息服務體系。動態梳理形成政務數據已分享資料夾和供需對接清單,建立健全數據治理和動態更新機制,加快推進城鎮數據資源協同管理和融合套用。
3.豐富智慧城市套用場景。全面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在教育、醫療、社保、就業、城市治理等公共服務領域搭建統一技術構架,依託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實現公共信息資源共建、共用和共享。積極發展“網際網路+醫療”,加快智慧(數字)校園建設,拓寬智慧教育雲平台套用範圍,構建數位化、智慧型化教育體系。發展智慧金融,推動網際網路企業與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開展數字集成跨界融合。大力推行智慧化生活套用,發展遠程辦公、智慧出行、智慧樓宇和智慧社區。
(五)建設環境優美的綠色城市。
1.提升城鎮綠色空間。以“增綠量、添花景、提品質、保生態”為重點,高標準實施景觀綠化、公園美化工程,最大限度擴大城市綠地面積。按照“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目標,強化建成區與新建區的同城化園林建設。持續開展城鎮園林綠化行動,抓好城區面山科學綠化治理和公園廣場、街頭綠地、單位小區、街巷道路、河渠溝道、停車場等區域景觀化、園林化建設,加強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強化園林綠化日常管護,著力提升城市綠化品位。鼓勵城鎮實施背街小巷牆面、街道兩側路燈仿生綠化和屋頂、陽台、天橋、立交橋綠化美化等立體綠化,豐富城區綠化的空間結構層次和立體景觀藝術效果。結合城市邊角地、廢棄地、閒置地等,改造建設“口袋公園”“袖珍公園”,推進老舊公園提質改造,健全公園綠地服務設施,提升存量綠地品質和功能。
2.實施水環境修復工程。全面落實河湖長制,因地制宜實施河道治理、清淤疏浚、打通阻隔、生態修復,統籌推進河溝治理,著力改善河湖、溝渠等水系的生態景觀,持續做好上游水土保持、防汛調蓄及水庫堤壩除險加固,構建布局合理、生態良好、引排得當、循環通暢、蓄泄兼籌、調控自如的河湖水系,實現河道長治久清。
3.持續改善大氣質量。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加大城市灰霾、細顆粒物、汽車尾氣、餐飲油煙和施工場地揚塵治理力度,嚴控工業污染排放,強化燃煤污染治理,積極推廣清潔能源使用,推進城鎮冬季清潔取暖改造。全面推行工業企業清潔生產,從源頭減少工業固體廢棄物排放,完善醫療廢物全收集和全處置體系。持續開展環境綜合整治,推進全域無垃圾治理,實現生活垃圾分類處置和無害化焚燒處理。
4.倡導綠色生活方式。積極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開展綠色生活創建活動,推進循環型社會和節約型機關建設。推廣綠色建材、裝配式建築和鋼結構住宅,支持建設超低能耗和近零能耗建築,建設低碳城市。鼓勵支持綠色消費,推廣節能環保型汽車、節能省地型住宅和高能效家電、節水型器具等節能環保低碳產品。分類限制和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製品,擴大綠色消費市場。深入開展反過度包裝行動、反食品浪費行動和反過度消費行動。
(六)建設魅力彰顯的人文城市。
1.保護傳承歷史文化。實施文物管理保護利用工程,加大病險文物保護維修力度,持續改善文物保存狀況。統籌不同層級博物館發展,推進館藏文物科技保護,發展數位化文物保護技術,加強文物保護標準化建設。深入挖掘城鎮歷史文化資源,統籌推進黃河、長城、長徵文化公園建設。深度挖掘、傳承弘揚崆峒山道源文化、古成紀伏羲文化、西王母遠古文化、皇甫謐針灸文化等資源,精塑道源崆峒、書畫之鄉、武術之鄉、針灸之鄉、圍棋之鄉“一源四鄉”文化名片。加強對崆峒山古建築群、雲崖寺石窟、王母宮、古靈台等歷史文化資源和古樹名木等自然生態資源的保護。積極推動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城市規劃建設,健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方式,注重延續城市文脈,保存文化記憶。加強傳統村落和歷史文化名村名鎮保護,完善傳統村落保護名錄,建立動態管理機制,推進傳統村落掛牌保護。
2.塑造獨具特色的城市風貌。加強城市設計和風貌管控,發掘特色優勢,塑造城鎮特色。注重城市空間形態最佳化,處理好街道、廣場等公共空間的尺度和比例關係。嚴控城市建設密度,做到城市疏密有度、錯落有致、布局合理。落實適用、經濟、綠色、美觀的新時期建築方針,加強新建高層建築管控。強化建築色彩、景觀軸線、節點地標的高水平設計,增加城市歷史記憶,融入地方文化元素,聚力打造城市乾淨整潔、建築獨具特色、裝飾別具風格、亮化流光溢彩的美麗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空間品質。
3.完善城市文體設施布局。改造提升市級文化場館服務功能,推進縣級文化館、圖書館全覆蓋,完善社區綜合文化服務基礎設施網路,促進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均衡配置。建設市、縣(市、區)公共文化服務雲平台,發展數字圖書館、數字文化館、智慧博物館、數字藝術展示廳。完善公共體育設施,加強貼近社區、方便可達的場地設施建設。扶持有條件的鄉鎮建立紅色文化、農耕文化等陳列館,因地制宜建設鄉情陳列館和文化祠堂,全面落實鄉鎮層級“脫貧攻堅”展館。
八、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一)構建現代城市治理體系。
1.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協商共治、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體系,健全社會治理新格局。推進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有效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慧型化、專業化水平,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平涼。加快推進市、縣(市、區)、鄉(鎮)、村(社區)四級綜治中心實戰化、格線管理規範化、治安防控立體化、綜治隊伍專業化建設,不斷提高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
2.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暢通公眾參與城市治理的渠道和運作機制,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充分發揮社會組織作用,培育發展基層生活服務類、慈善互助類、專業調處類社會組織,健全社會組織參與機制。發揮群團組織橋樑紐帶作用,積極引導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參與社區共治。暢通和規範市場主體、新社會階層、社會工作者和志願者等參與社會治理的途徑,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
(二)加強城市空間治理。
1.提高城市規劃管理水平。全面倡導以人為本、尊重自然、傳承歷史、綠色低碳的規劃理念,提升空間治理水平,開創城市“規建管”統籌新格局。落實“以水四定”要求,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綜合考慮人口變動和產業發展趨勢,合理確定城市功能定位、規模體量、空間格局和開發強度,提高規劃科學性。用系統性思維統籌規劃城市空間功能布局,統籌老城改造與新城區建設,統籌產業發展和居住功能,統籌地上地下空間綜合開發利用,統籌規劃市區、城郊和周邊鄉村發展。加強規劃設計彈性思維,為未來城市發展留足空間。加強城市設計,建立城市整體景觀框架,最佳化城市天際線,促進新老建築體量、風格、色彩協調,加強公共空間、景觀小品、標識系統設計,增強城市空間立體性、平面協調性、風貌整體性和文脈延續性。
2.最佳化城市空間利用方式。全面推進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科學劃定城鎮開發邊界,統籌劃定“三區三線”,加強城市空間開發保護底線管控,嚴格落實“三條控制線”。統籌老城新城、生產生活生態、地上地下等空間開發利用,推動各類功能布局與建設用地結構調整最佳化。建立完善城市體檢評估機制,強化存量空間更新指引,合理控制老城開發強度。推動新城新區工業、商務、文教、生活、行政及交通等功能科學銜接與混合嵌套,實現職住平衡。
3.推進城鎮建設用地高效利用。推動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制統籌銜接,完善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機制。落實批而未供和閒置土地處置政策,探索以彈性年期出讓、租賃、先租後讓、租讓結合方式使用土地。綜合運用行政、市場、經濟、法律等手段,推進已批土地快征、已征土地快供、已供土地快用,積極消化處置批而未供土地。深化建設用地“增存掛鈎”機制。促進土地資源集約高效利用,推動實施低效用地再開發,促進城鎮更新改造和產業轉型升級。
(三)提高城市社會治理水平。
1.創新社區治理。推動城市治理重心向基層下沉,深化“三社聯動”,建設現代和諧社區,打造成為城市社會治理的關鍵載體。建立健全黨組織領導、社區居委會為主體、業主委員會和物業企業密切協同,社會組織、駐地企業單位與社區居民、志願者等積極參與的社區治理共同體,建立縣(市、區)職能部門、街道(鄉鎮)在城市社區治理方面的權責清單制度。完善全要素格線化服務管理,打造社區服務綜合設施,配套建設“社區大腦”,提高智慧服務水平。強化空間改造、文化創意與居民互動有機融合,廣泛深入開展志願者服務活動,構建一社區一文化品牌。
2.防範化解城市社會矛盾。加強信息溝通、危機管理和輿論引導,暢通和規範民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通道。推動社區全面建立常態化協商議事機制,打造“虛擬社區”等面向不同群體的溝通平台。加強公共法律服務實體、熱線和網路平台建設,加大推廣融合力度,擴大法律援助覆蓋面。完善便捷高效信訪渠道。健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和危機干預機制,培育健康向上的社會心態。
3.不斷夯實社會治理基層基礎。推動城市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配套資源向基層下沉,全面提升基層治理的能力與實效,推動城市基層社會治理落實到“最後一米”。強化基層黨組織在基層治理中的戰鬥堡壘作用,聚焦基層黨建、城市管理、社區治理和公共服務等主責主業,落實鄉鎮(街道)領導幹部駐點普遍聯繫民眾工作制度。健全社區管理和服務機制,不斷最佳化格線化管理和服務的實踐方式。
(四)促進城市高效運營。
1.提高城市運行效率。統籌數字經濟、數字政府和數字社會建設,持續深化政府治理的流程再造、部門協同和數據共享,推動城市運行更加順暢。充分運用先進適用技術,擴容提升城市政務雲平台,最佳化完善政務服務平台,持續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規範化、便利化,實現政務服務就近能辦、異地可辦、區域通辦、全程網辦。最佳化一體化“網際網路+監管”平台,加快構建基於大數據分析的新型監管機制,提高事前預防、事中監管和事後處置能力。
2.創新城市經營模式。轉變城市過度依賴土地財政的發展模式,建立與城市建設運營周期匹配的財務平衡體制機制。充分挖掘城市自然資源、社會資源和文化資源,依託盤活低效閒置不動產、公私合作建設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項目、推行無形資產商業化運作等方式,實現城市投入與產出的動態平衡。培育引進市政公用設施專業化投資運營團隊和城市綜合開發運營商,探索高效、經濟和適用的一站式全程服務和一攬子解決方案,實現城市資源價值再造。廣泛吸納戰略規劃、現代金融、科技創新、社會建設等領域高素質管理人才,提升專業治理水平。
九、加快推動城鄉融合發展
(一)促進城鄉公共資源均衡配置。
1.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落實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再延長三十年政策。穩妥推進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進一步放活承包地經營權。建立健全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制度,因地制宜推進就地入市或異地調整入市。允許村集體在農民自願前提下,依法把有償收回的閒置宅基地、廢棄的集體公益性建設用地轉變為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加大農村閒置建設用地市場化配置力度,緩解城鄉建設用地指標緊缺壓力。
2.提高城鄉基礎設施建設一體化水平。健全城鄉基礎設施統一規劃機制,以縣域為整體,統籌設計城鄉路、水、電、訊和污水、垃圾處理等設施,推動重要市政公用設施布局向城郊鄉村及規模較大中心鎮延伸。創新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投入和管護機制,支持有條件的縣(市、區)將城鄉基礎設施項目整體打包,實行一體化開發建設和統一管護。
3.建立人才入鄉激勵機制。制定完善財政、金融、社會保障等政策,落實返鄉入鄉人員創業扶持政策,鼓勵高校畢業生入鄉、各類社會人才返鄉創業興業。加大教育和醫療衛生領域編制資源向鄉村學校、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傾斜力度,推進城市教科文衛體等系統工作人員定期服務鄉村。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鼓勵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通過兼職方式,為農戶、合作社等提供增值服務合理取酬,落實鄉鎮工作補貼政策。
(二)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普惠共享。
1.推動城鄉教育資源均衡配置。推動教師資源向鄉村傾斜,通過穩步提高待遇等措施增強鄉村教師崗位吸引力。健全完善城鄉教師常態化交流機制和城鄉中國小結對幫扶制度,實行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縣管校聘”,全面推行縣域內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和城鄉教育聯合體模式。完善教育信息化發展機制,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城鄉共享。多渠道增加鄉村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推行城鄉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加強寄宿制學校建設。
2.健全鄉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增加基層醫務人員崗位吸引力,推動職稱評定和工資待遇向鄉村醫生傾斜,加強鄉村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全面改善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條件,提高基層公共服務能力水平,切實提升慢性病、職業病、地方病和重大傳染病防治能力。健全網路化服務運行機制,鼓勵縣醫院與鄉鎮衛生院建立縣域醫共體,促進優質醫療資源向基層下沉。全面建立分級診療制度,實行差別化醫保支付政策。因地制宜建立完善全民健身服務體系。
3.提升鄉村公共文化服務能力。統籌推進城鄉公共文化設施一體規劃建設,全力推進鄉、村兩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推動文化資源重點向鄉村傾斜,提高服務的覆蓋面和適用性。支持鄉村民間文化團體開展符合鄉村特點的文化活動。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發展,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建立文化結對幫扶機制,推動文化工作者和志願者等投身鄉村文化建設。
(三)促進城鄉協同發展。
1.完善農業保護支持制度。全面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制度,實施耕地質量提升行動,建立健全永久基本農田“劃、建、管、補、護”長效機制。落實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農機購置補貼等農業補貼政策。完善支持農業機械化政策,推進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發展。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培育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全農業專業化社會化服務體系。完善綠色農業標準體系,加強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誌農產品認證管理,持續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增加城市綠色農產品供給。
2.加快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深入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構建以現代農業為基礎、鄉村新產業新業態為補充的多元農村經濟。依託全域旅遊示範區建設,實施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精品工程,推進優勢特色農業與旅遊、文化、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大力發展田園風光、農事體驗、文化傳承、綠色康養、休閒度假等新業態。完善農村電子商務支持政策,實施“網際網路+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探索農產品個性化定製服務、會展農業和農業眾籌等新模式,推動城鄉生產與消費多層次對接。適應居民消費升級趨勢,制定便利市場準入、加強事中事後監管政策,引導鄉村新產業改善服務環境、提升品質。
3.搭建城鄉產業協同發展平台。延長農業產業鏈條,依託“網際網路+”和“雙創”推動農業生產經營模式轉變,創建一批國家和省級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建立健全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加大各類農業園區整合力度,發揮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科技園、農產品加工園資源集聚優勢,打造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載體。加大對休閒農業、鄉村旅遊、精品民宿、健康養老等城鄉融合典型項目的支持力度,發揮示範帶動作用。
(四)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
1.促進脫貧人口持續增收。堅決貫徹“四個不摘”要求,落實長效幫扶機制和防止返貧動態監測機制,全力防止返貧。加強宣傳教育,轉變就業觀念,強化技能培訓,促進就地就近務工就業,持續推進脫貧村發展和農村低收入人口增收。深化東西部協作和定點幫扶機制,推動鄉村就業工廠、就業車間可持續發展。集中力量發展壯大特色產業,帶動就業增收。
2.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加強技術支撐,提高農產品品質和附加值,推進農產品優質優價正向激勵。完善促進農民工資性收入增長環境,推動形成平等競爭、規範有序、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統籌推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和就地創業就業,健全城鄉均等的公共就業創業服務制度,增加就業崗位和創業機會。探索集體資產保值增值多種實現形式,完善利益聯結機制,積極推進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完善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占有、收益、有償退出及擔保、繼承權,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
十、保障規劃實施
(一)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黨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總攬全局、協調各方,促進組織共建、資源共享、機制銜接,為城鎮化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證和組織保障。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要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切實做到“兩個維護”,堅持統籌城市與農村均衡發展,以黨建引領促改革攻堅,以分工協同促工作落實,將新型城鎮化提質工作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任務,確保有力有序完成各項目標任務。
(二)強化組織協調。合理確定市與縣(市、區)職能分工,建立健全各級政府城鄉規劃部門之間協調機制。強化市域範圍內城鎮化發展頂層設計,統籌重大政策研究和制定,協調解決城鎮化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市發改委要牽頭推進規劃實施和相關政策落實,監督檢查工作進展情況。市級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責,根據本規劃提出的各項任務和政策措施,研究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各縣(市、區)政府要建立健全工作機制,認真落實本規劃要求,結合實際制定本地區城鎮化規劃或實施方案。
(三)做好規劃統籌。加強與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國土空間規劃的銜接,保持城鎮化建設管控邊界的一致性。加強規劃實施全過程監管,確保依規劃開發建設。謀劃實施一批支撐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大項目,努力將規劃任務落到實處。
(四)推動廣泛參與。充分調動和凝聚社會力量參與城鎮化發展全過程,深化“由下自上”的規劃管理監督機制,對涉及規劃、環境、住房、社會保障等與人民民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重大決策,按規定履行聽證程式,聽取市民意見,接受社會監督。對重大城市建設項目要進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確保其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安全性。
(五)加大宣傳引導。通過報紙、網際網路、電視、廣播、公開欄等多種形式,開展全方位、多層次、高密度的系統報導,大力宣傳加快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重要意義和政策措施,積極推介各級新型城鎮化工作的成功經驗,充分展示全市新型城鎮化的發展藍圖,在全市形成關注新型城鎮化工作、參與新型城鎮化建設、合力推進新型城鎮化發展的濃厚氛圍。
(六)開展監測評估。依法統計城鎮化相關數據,及時發布城鎮化監測評估報告,準確反映城鎮化發展進度,為推進新型城鎮化提供科學依據。實施年度監測分析,精準掌握新型城鎮建設成效和問題。健全考核機制,新型城鎮化建設工作納入市委、市政府績效評價體系,分年度考核,有重點督辦,並與獎懲掛鈎。

政策解讀

為加快推進以人為核心、提高質量為導向的新型城鎮化,按照《平涼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做好“十四五”市級專項規劃編制工作的通知》要求,平涼市發改委牽頭編制完成了《平涼市新型城鎮化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現解讀如下。
一、規劃編制背景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深入實施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發展戰略。經過“十三五”期間的不懈努力,全市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發展質效並重,城鎮化水平穩步提升,2020年末全市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35.62%,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4.77%。城鎮空間格局逐步最佳化,初步形成以中心城區為核心、縣城為支撐、重點小城鎮為節點、一般鎮和農村社區為基礎的城鄉空間體系。城鎮綜合承載能力持續提升,產業支撐能力不斷增強,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成效明顯。但對照全面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建設要求,我市城鎮化工作還存在城鎮化進程不平衡不充分、城鎮基礎設施短板弱項明顯、城鎮產業吸納就業能力不足、城鎮規劃設計水平不高、公共服務能力欠缺等問題。
二、編制依據及過程
我們在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基礎上,緊密銜接《平涼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甘肅省新型城鎮化規劃(2021—2035年)》等,立足市情實際,充分對接平涼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實施方案、城市更新行動實施方案和正在編制的全市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形成《規劃》初稿。通過發放徵求意見函、上門對接匯報和召開座談會等多種形式,廣泛徵求各縣(市、區)和市直相關部門的意見,吸納了全部的合理化建議。去年12月,組織召開評審會對《規劃》進行“把脈問診”,順利通過專家組評審。在多次研究討論、反覆修改完善的基礎上,《規劃》經合法性審查和市政府常務會審定後,正式印發實施。
三、基本框架及主要內容
《規劃》共十部分,第一、二部分綜合分析了全市新型城鎮化的規劃背景,提出了未來15年新型城鎮化的總體要求;第三到九部分明確了最佳化城鎮空間布局、提高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質量、增強城鎮產業支撐能力、提升基礎設施支撐能力、建設面向未來的現代化城市、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推動城鄉融合發展7個方面的重點任務;第十部分提出了加強規劃實施的保障措施。
(一)總體思路。
堅持以推動城鎮化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轉變城市發展方式為主線,深入實施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戰略,推動城鎮化空間布局持續最佳化,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加快推進產城融合和城鄉協調發展,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著力建設生態綠色之城、文旅康養之城、開放魅力之城、幸福美好之城,培育形成全省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為平涼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戰略支撐。
(二)重點任務。
1.最佳化城鎮空間布局。堅持中心帶動和整體聯動相結合,構建中心城區、縣城、重點鎮協調發展的“一心六極多點”城鎮格局。
2.提高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質量。堅持把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作為首要任務,按照自願、分類、有序的要求,積極穩步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便捷落戶,統籌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著力提高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質量。
3.增強城鎮產業支撐能力。樹牢強產業思維,全面推行“鏈長制”,構建以九大產業鏈為統領的現代產業體系,持續推動產城融合發展,提高城鎮整體發展效率效益。
4.提升基礎設施支撐能力。加強完善綜合交通設施、市政公用設施和以農村供氣、供電、供水和垃圾污水處理等為主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5.建設面向未來的現代化城市。聚焦公共服務提升、海綿城市建設、城市應急處突、創新創業培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低碳綠色發展、文化傳承保護等方面,建設宜居城市、韌性城市、創新城市、智慧城市、綠色城市、人文城市。
6.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積極構建現代城市治理體系,加強城市空間治理,提高城市社會治理水平,促進城市高效運營。
7.加快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持續推動城鄉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實現教育、醫療、公共文化等城鄉基本公共服務普惠共享,努力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合力促進城鄉協同發展。
(三)保障實施。
一是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黨在新型城鎮化中總攬全局、協調各方。二是強化組織協調,合理確定市、縣(市、區)職能分工,建立健全各級政府城鄉規劃部門之間協調機制。三是做好規劃統籌,保持城鎮化建設管控邊界的一致性。四是推動廣泛參與,調動社會各界參與城鎮化建設。五是加大宣傳引導,形成合力推進城鎮化發展的濃厚氛圍。六是開展監測評估,實施年度監測分析,健全考核機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