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基本簡介,歷史淵源,起源,遷徙與發展,民族特點,文化景點,文化特色,歷史名鎮,巴渝十二景,墓群,南屏墓群,小田溪墓群,荊竹壩懸棺葬墓群,冬筍壩船棺葬墓群,
基本簡介
巴渝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早在殷周時期,生活在長江上游巴山渝水的先民便以勇猛強悍和歌舞著稱,就是在參戰時,也“歌舞以凌殷人”。近年來的三峽庫區考古發現,更雄辯地證明: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一樣,同是中華民族文明的搖籃,巴渝文化歷史悠久、絢麗多彩,是中華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裡暫且不說聞名中外的三峽一帶的古蹟勝地,也不說抗戰時期陪都文人工薈萃將巴渝文化推到一個高峰,僅以解放後尤其近幾年的文化為例,足以證明這一點。大足石刻在巴渝文化上聳起一座豐碑,從它每一刀、每一鑿的痕跡里,我們似乎可以窺視到巴渝文化在千百年來發展的脈絡? 那銅梁龍舞,那黔江擺手舞,那小河鑼鼓,那川江號子,那巴渝吹打(接龍吹打、金橋吹打),那秀山花燈,那九龍楹聯,那廣場故事,那梁平三絕(梁山燈戲、梁平竹簾、梁平年畫),又似乎在大足石刻里找到其蹤影?
民間藝術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民間藝人。1999年,重慶評選出了當今活躍於世的“巴渝十大民間藝術家”,他們又是從大足石刻中領悟到些什麼?
大足石刻的影響,最直接的也許算雕塑吧!雕石獅的遍布全市,巴渝簡直成了石獅的生產王國。雖然,我們不能斷言巴渝的文學、藝術都淵源於大足石刻,但可以說,今天文學藝術的豐收能沒有隨大足石刻根須的滋養嗎?有了大足石刻的巴渝大地,歷史發展至今,當有了小說《紅岩》、油畫《父親》、攝影《主人》、話劇《40年的願望》、《沙洲坪》、川劇《喬老爺上轎》、《金子》,歌劇《火把節》、《巫山神女》,舞劇《三峽情祭》、《小蘿蔔頭》,電視劇《山城棒棒軍》、雜技《水流星》等,才與大足石刻交相輝映,形成巴渝文藝的輝煌。
歷史淵源
起源
這段關於廩君得名、巴人起源的傳說,頗有一點英雄史詩的味道,其故事情節的真實性無須一一去考證。這裡,只需從中歸納出幾點:巴氏出於赤穴、四姓出於黑穴,無非表明巴氏出自一個較為久遠的世系,這一點前面已經提到;幾次競技比賽,應看作巴氏與其他四姓之間的多次較量,最後務相取得了勝利,作了五姓的君主,稱廩君;廩君與鹽水神女的故事,只不過是巴氏通過征服不斷擴大地域、充實族眾的歷史縮影。不過也應當指出:在五姓結盟之前,僅以巴氏而論,還不能將其視為是一個部族或民族,而只有在五姓結盟、建立政權,並控制了一定的地域和民眾之後,以巴氏為首的聯盟才開始跨入部族或稱古代民族的門檻;只有從這時起,其他民族、地域的人才會把以巴氏為首的族團稱為“巴”或“巴人”。
通過以上考證,巴人傳說中的始祖,最早可追溯至大白皋;大白皋之後,其部族有分化、繁衍,其中一支以鳳鳥為圖騰的部族,與殷人和巴人的先世均有關係;巴人首領後照出於乘厘,乘厘就是“常儀”,仍屬於傳說時代的人物;而後照雖為巴人始祖,但有確切史料記載的卻是其後的務相;務相在位的年代,如用甲骨文中的“巴方”作參照,約為商代中前期,故可以說巴人部族的形成在商代。
遷徙與發展
廩君在鹽陽與鹽水神女的交往,意味著先進的社會制度戰勝落後的社會制度。同時,廩君及族人占據了這片“地廣大、魚鹽所出”的地域,獲得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從湖北恩施西北到今重慶雲陽,自古至今就是一個產鹽的中心,從漢代起,即設有鹽場鹽官,就清代末年而論,年產的鹽量,足供川東鄂西十五個州縣的消費。這一富源,也就是巴人初期發展的部分張本。在重慶忠縣的?井溝,附近就有現在仍在開採的鹽井,而在?井溝遺址中,出土數量巨大的陶製尖底器,時代為漢代以後,這些器物不是運出供其他地區使用,從而排除了此地為陶器工場的可能,大量的尖底器在本地集中使用,有學者推測,應為當時的製鹽工場使用的製鹽工具。
關於巴族、巴人的活動範圍,從目前見到的史料看,是很不完整的。考古材料方面的證據,也相對較缺乏。應該指出的是,由於當時戰爭的頻繁,巴族本身勢力的消長,民族的遷徙,下面將提到的巴族的勢力範圍,僅能說明是古代巴族活動的區域,而不能作為固定的邊界,有些地方可能是巴族長期居住的中心,有些地方可能是他們勢力曾到過的範圍。
民族特點
古代巴族能歌善舞,其歌舞內容主要是從“戰舞”發展演變而成的巴渝舞,後來逐步成為一種專供表演的宮庭舞蹈。巴渝舞是集體舞蹈,它剛勁有力,富有氣勢,到了漢代,巴渝舞被列為宮廷宴樂,在宮廷慶典時進行演示。以後,巴渝舞不斷演變,其分支為僚人的“羽人舞”、江南的“盾牌舞”、土家族的“擺手舞”,以及川東的“踢踏舞”。
春秋戰國時代,巴族的民歌也相當有名,它不但流行於巴境,而且在楚國也勝炙人口。《昭明文選》就有關於巴山調廣為民間傳唱的記載:“客有歌於郡中者,其下始於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這時說的郡,指的就是楚國的都城,即現在湖北江陵。巴山調在楚國尚有千人和唱的壯觀景象,在巴國本地就更不用說了。作為山歌的巴山調,亦稱竹枝詞,經民眾創作和傳唱,文人受其影響而紛紛效仿。唐代大詩人劉禹錫就曾仿民歌作《竹枝詞》九首,其中,“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以天氣的晴、雨巧妙隱喻男女戀情而為廣大民眾所喜愛。自劉禹錫之後,竹枝詞開始成為一種富有民歌味的詩體形式,保存在我國歷代詩詞集中,足見巴山調對我國文學創作的重大影響。
文化景點
坐落於渝北區兩路鎮。占地面積5公頃。村內主要景點有一館、四院、一廟、一牌坊。巴渝民俗博物館內藏有中國民間工藝品、服飾和其他生活用品實物1000餘件,其中重點陳列了巴渝地區清末民初的家神龕、掛匾、雕花木床、桌、椅、案台等頗具民俗工藝特色的木雕精品250餘件。“四院”是指四個風格不同、結構各異的民居大院,分別展出古代巴人“人生禮儀”系列中的“誕生禮”、“婚禮”、“壽禮”、“喪禮”、“節俗”以及農耕機具、手工作坊的生產工藝程式等。觀音古廟展示了古代巴人的祈神活動與宗教觀念。村內還可見到一塊建於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的節孝牌坊。此外,村內還有索橋、廣場、湖泊、農舍、曲廊茶園與民俗風情街等景點及設施。
龍潭鴨子龍
龍潭巴羅寨的鴨子龍,造型奇特,絢麗多姿,是龍族中的佼佼者。鴨子龍的頭部是扁形的鴨子頭,口內含寶,靈活多變。龍身有9至11洞,每洞都編成矩形竹篼,龍尾是魚尾形。龍頭、龍身、龍尾是用若干竹篾製成的竹圈連線而成,全身用彩色鱗片裝飾。一條五顏六色的鴨子龍舞起來耀眼奪目,煞是好看。鴨子龍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龍頭大和重,一般都有40至60公斤。因此,在玩龍時,很費力,速度很慢,一般要準備三四個身強力壯的小伙子替換著玩。舞時,龍頭只能左右搖擺,上下抖動,這叫做“鴨子打拜拜”。
文化特色
大山大川鑄就了重慶男兒熱情似火而又堅韌豪邁,女兒柔情似水而又英氣勃勃。
重慶至巫山這段千里川江上,航道彎曲狹窄,明礁暗石林立,急流險灘無數。舊社會江上船隻多靠人力推撓或拉縴航行,少則數十人多則上百人的江上集體勞動,只有用號子來統一指揮。因此,在滾滾川江上,產生了許多歌詠船工生活的水上歌謠——川江號子。
舊社會船工們的生活是極其艱辛的,他們就用悲憤而蒼涼的聲聲號子來傾訴自己的不幸:
腳蹬石頭手爬沙,
八根縴繩肩上拉。
打霜落雪天下雨,
一年四季灘頭爬。
周身骨頭拉散架,
爬岩翻坡眼睛花。
拉船的人如牛馬,
不夠吃來難養家。
凶灘惡水船打爛,
船工淹死餵魚蝦。
丟下父母妻兒女,
受飢挨餓淚如麻……
除了傾訴自己的苦難,舊時代那些天性樂觀豪爽的船工們,也用號子來歌吟長江兩岸的社會風貌和自然山水,隨著江船的移動,船工們看見什麼,使即興抒發。有首流傳十分廣泛的船工號子,對依山傍水而建的重慶城門加以歌吟:
長江上水碼頭要數重慶,
開九門閉八門十七道門。
朝天門大碼頭迎客接聖,
千廝門花包子雪白如銀,
臨江門賣木材樹料齊整,
通遠門鑼鼓響抬埋死人,
南紀門菜藍子湧出湧進,
金紫門對著那府台衙門,
儲奇門賣藥材供人醫病,
太平門賣的是海味山珍,
東水門有一口四方古井,
對著那真武山魚跳龍門。
號子話語不多,卻把古重慶的城門建築及風土人情活脫脫地描述出來。
歷史終於啟開了新的一頁,新社會的江上船隻大多實現了機械化和半電氣化的操作。即使這樣,在特殊情況下,某些工種仍離不開人們的艱苦勞作,那悠遠噴亮的江上號子,仍時時蕩漾在重慶以下的千里江面上。老船工蔡德元就曾唱過這樣一首歌頌新生活的號子:
嘿呀,嘿呀,嘿嘿!
說長江(喲)道長江(喲),
長江兩岸(哪)好風光。
煙囪林立馬達響(喲),
瓜果如蜜稻麥香,
江船隻只穿梭樣(喲),
多裝快跑日夜忙(喲)……
這位船工的江上號子把新時代船工的弄潮風采傳神地表達了出來,1987年7月,法國阿維尼翁藝術節組織“世界大河相會在塞羅納河”的民間藝術交流活動,會議主辦者通過我國文化部特邀蔡德元等人去會上演唱。當他們將萬千長江船工用血和汗凝成的呼亮歌聲灑向舞台時,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念和民歌手都驚呆了。他們個個都凝神屏息地用眼睛,用耳朵,用心靈去閱讀一個古老而年輕民族的歷史,閱讀長江曾經發生過的種種悲歡離合。國際友人用“江河音樂”的稱謂來讚美蔡德元等人演出的船工號子,說它完完全全“體現了中國對傳統民間藝術的重視”。
重慶的山歌民謠中各種類型的勞動號子豐富多彩,打石頭有“石工號子”,抬滑竿的有“報路號子”。自古以來巴渝人民又喜歡“擺龍門陣”(講故事),民間口頭文學有著廣泛的民眾基礎,直至今日喜歡“擺龍門陣”依然是重慶民間文學的一大特色。
獨特的巴渝文化,鑄就了重慶這塊土地上深厚的文化底蘊,文化英才不斷湧現,文化佳作業績輝煌,文化藝術空前活躍。
歷史名鎮
巴渝文化悠久綿長,巴渝歷史厚重獨特,時間的雲煙雖已散去,但先民活動的遺蹟卻凝固在一座座城鎮上。
在距今五千年前,巫鹹部落就在巫溪縣寧廠鎮繁衍生息,他們利用自然的鹽泉煮製食鹽,然後北跨秦嶺,南走吳楚,販鹽牟利,他們溝通各地文明,創造了輝煌的文化。 巫山縣大昌鎮地處風光旖旎的小三峽大寧河,早在商周時期,先民們就在這裡辛勤勞作,這裡出土了不少那時的歷史文物就是明證。
這就是《巴渝歷史名鎮》向我們展示的歷史畫卷。《巴渝歷史名鎮》向我們介紹了34個重慶名鎮的歷史文化,上自文明之始,下迄1949年前,舉凡歷史、文物、風俗、建築莫不極力囊括。細品名鎮的一磚一瓦,文化是如此具體,歷史是如此生動。
名鎮如同名城一樣,是凝固的樂章,它的每一個細節都散發著特定時代的氣息,記錄著先民生活的腳步。
麗江、平遙的故城,五嶽的廟宇,其現實作用絕不僅僅限於旅遊觀光;北京的胡同、四合院;津滬漢的租界洋房;江南的小橋流水以及散處各地的明清村落,更不是“最新最美”規劃的負擔。它們無論產生自何時,無論保存的現狀怎樣,都是歷史的、文化的、經濟的社會見證,是我們種種特徵的組成部分,是我們應該保護利用並傳承後代的寶貴遺產,是我們今天乃至未來的生活靈感不可替代的源泉。
重慶的歷史名鎮是我們旅遊觀光的資源,是培養我們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最好教材,是我們進行現代建築規劃的獨到參照……重慶歷史名鎮是不可再生的歷史資源,它們的作用不是我們用幾句排比句式就能表達完的。我們一定要保護好這筆資源。這也許就是出版發行《巴渝歷史名鎮》的意義。
巴渝十二景
巴渝十二景,顧名思義,就是重慶境內的十二處景色亮點啦。至於為什麼取了十二這個數,個人認為這些事情都是當時定這個的人心血來潮所致吧。真正有外地朋友要我推薦到重慶玩得去處時,很難首先想到說這些。一是因為我自己似乎也沒刻意去觀賞過它們,二是因為這裡面絕大多數隻剩下遺址而已。其中有的景點,感覺更注重的是某種意境,像我這種缺乏藝術修養的人是很難深刻體會了。例如黃葛晚渡,誰會推薦一個遠道而來的朋友沒事幹跑河邊碼頭去看渡船呢?
隨著時代變遷,“巴渝”的地域概念也在變遷,“巴渝十二景”迄今為止共有兩個官方版本,並即將產生第三個版本。以示區別,分別稱為老巴渝十二景,新巴渝十二景和直轄巴渝十二景。
金碧流香(渝中區人民公園)
系老巴渝十二景之首,如今不復存在。金碧山是當時眺望重慶繁華地段的最佳處,站在此處清風徐來,暗香撲面,然而四處尋找,卻無草木花開。
統景峽原名桶井峽,景區面積約10平方公里。峽內泉暖、峽幽、洞奇、石怪、山柔、谷秀、竹雅、瀑麗,集鷹群、猴群、天池、古寨等景觀為一體。
山形如魚脊,山勢曲折,蜿蜒如雲篆。上有雲篆寺,登山入寺,仿佛雲扶足下。
海棠煙雨(南岸海棠溪)
龍門皓月(南岸龍門浩)
與望龍門隔江對峙。水中有二巨石,各大書楷行“龍門”二字。二石壁立,狹僅容舟,若千帆競來,惟勇勝者可入,故有游魚化龍之龍鬥神功。
黃葛晚渡(南坪塗山之麓)
字水宵燈
縉嶺雲霞(北碚縉雲山)
縉雲山間雲霧繚繞,氣象萬千,雲霞時常變得色赤如火,奼紫嫣紅,五彩繽紛。古人以赤多白少為縉,故名縉雲。其山高聳,植被豐富,上多嘉木秀竹,下有溫泉溶洞。
墓群
南屏墓群
位於合川市南津街,分布在南屏、牌坊、中南村一帶。二十世紀80年代調查發現。1998年為配合高速公路建設,發掘東漢至六朝磚室墓近十座。墓葬形制以凸字形單室墓為主,次為多室墓,個別單室墓為刀形和長方形。出土有東漢陶罐、盆、缽、杯、盞、案、搖錢樹
座、車、馬、井、樓、馬、雞、狗、男女侍俑、方相士、庖廚俑、聽琴俑、吹蕭俑、武士俑、執鋤俑、吹塤俑、水田、釉陶鐘、博山爐、燈、耳杯、銅馬、搖錢樹殘片、箸、五銖錢、貨泉;六朝青瓷罐、壺、碗、銅盤、剪輪五銖錢、鐵劍等。1992年重慶市人民政府公布為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
小田溪墓群
位於涪陵區白濤鎮陳家嘴村,地處長江支流——烏江西岸一級台地上,與白濤鎮隔江相望。小田溪墓群發現於1972年。當年村民在挖土製磚時,發現銅劍、銅鎮、編鐘、獸頭等重要文物。同年10月下旬,四川省、重慶市博物館和原涪陵市文物工作組,對三座墓進行發掘、清理,出土兵器54件,生活用具41件,生產工具8件,樂器37件,其他文物52件。銅器上多虎紐、手心紋、花蒂紋等,具有明顯的巴文化特徵。
近年來為配合三峽工程,小田系墓葬群經數次發掘,已清理多座大型土坑墓,出土戰國陶圜底罐、釜、銅編鐘(照:編鐘)、鍪、釜、勺、釜甑、盤、罍、戈、矛、柳葉劍、鉞、玉龍飾、璧(照:玉璧)、環、佩、串飾等。 兵器上有手心紋、虎紋和鹿紋等裝飾。根據墓葬規模較大、器物上的“王”字圖語銘文、錯金銅編鐘等器物具有較高等級判斷,該墓地是戰國晚期巴國的王陵所在地(照:虎鈕錞於)。據《華陽國志》載:“巴國先王陵墓多在枳”,枳即今之涪陵。 2000年重慶市人民政府公布為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
荊竹壩懸棺葬墓群
棺木皆橫向置於岩縫內。棺木系整木挖成,棺蓋為子母口,分大小兩種,長2—2.7,高0.4—0.8米。1979年四川大學曾清理過1具懸棺,發現西漢青銅帶鉤、手鐲及木劍。2000年重慶市人民政府公布為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
冬筍壩船棺葬墓群
位於長江北岸九龍坡區銅罐驛鎮上游約2公里處的冬筍壩。因當地磚廠取土時發現墓群。1954年7月至1957年6月,西南博物院(重慶市博物館)先後四次對冬筍壩墓地進行了發掘,清理了墓葬81座,發現船棺21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