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姓

五[五,讀音作sì(ㄙˋ),繁體字仍為“五”,不可寫作“伍”]。五姓全國人數12337人,北京人數不足10人,主要分布安徽、河南、四川 ,起源自“伍”姓,為躲避仇人而改姓為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五姓
  • 讀音:sì
  • 繁體字:五
  • 人口:12337人
簡介,記載,起源,來源一,來源二,來源三,來源四,來源五,來源六,始祖,分布,郡望,堂號,

簡介

現行較罕見姓氏。今山東東平,山西太原、大同,新疆塔城,湖北利川,湖南益陽,江西宜豐,浙江椒江等地均有分布。漢族、苗族、水族、土家族、僳僳族等多個民族有此姓。漢代有五京;元代有五則;明代有五淮,宜城知縣。
五姓

記載

1.舊時術士按宮、商、角、徵、羽將姓氏加以分類,稱為“五姓”。《論衡·詰術》:“水勝火,火賊金,五行之氣不相得,故五姓之宅,門有宜向。向得其宜,富貴吉昌。”《舊唐書·呂才傳》:“至於近代師巫,更加五姓之說。言五姓者,謂宮、商、角、徵、羽等,天下萬物,悉配屬之,行事吉凶,依此為法……又檢《春秋》,以 陳 衛 及 秦 並同水姓, 齊 鄭 及 宋 皆為火姓。或承所出之祖,或系所屬之星,或取所居之地,亦非宮、商、角、徵,共相管攝。此則事不稽古,義理乖僻者也。”《金史·海陵紀》:“有司圖上 燕 城宮室制度,建設陰陽五姓所宜。”
2.指 梁 、 唐 、 晉 、 漢 、 周 五代。《新唐書·逆臣傳下贊》:“天將去 唐 ,諸盜並出,歷五姓,兵未嘗少解,至 宋 然後天下復安。”《宋史·儀衛志二》:“國朝承五姓荒殘之弊,事從簡略。”
3.猶言百姓。 元 吳昌齡 《張天師》第三折:“你引誘嫦娥,輒入五姓之家,纏攪良家子弟。”
4.指南北朝到隋唐時候最顯貴的幾個門閥士族:崔姓(博陵崔氏、清河崔氏)、盧姓(范陽盧氏)、李姓(趙郡李氏、隴右李氏)、鄭姓(滎陽鄭氏)、王姓(太原王氏)。
5.指孔、孟、曾、顏、冉這幾位聖賢的後人(孔丘、孟軻、曾參、顏回、冉求)

起源

五(wǔ)姓源出有:
五姓

來源一

五姓來源於伍姓。宋鄭樵《通志·氏族略》載:“五氏,本伍氏,避仇改為五。”

來源二

據清陳廷煒《姓氏考略》中記載:“黃帝臣有五聖,配下台,是五姓之始。”

來源三

源於媯姓,出自漢高祖劉邦強遷原戰國時期齊國的田氏公族時封的編序,屬於帝王賜姓改姓為氏。據史籍《史記·田完世家》及《新唐書·宰相世系表》、《古今姓氏書辨證》等資料記載,齊桓公姜小白封媯完于田地,其後子孫以地為氏,稱田氏。周武王姬發滅殷商之後,建立了周王朝,便追封前代聖王的後人,找到了帝舜的後裔媯滿(帝舜之子商均的第三十二世孫)。周武王封媯滿為陳侯,史稱胡公滿、陳胡公。
春秋時期,陳桓公媯鮑的弟弟媯躍自己一直想為君主,在陳桓公死後不久(公元前744~前706年在位),即殺死了太子媯免,自立為陳厲公。太子媯免的兩個弟弟欲報殺兄之仇,就在周桓王姬林二十一年(陳厲公八年,公元前699)趁陳歷公去蔡國之時把他殺了,兄弟二人相繼為陳國之君,就是後來的陳莊公媯林(公元前699~前693年在位)和陳宣公媯杵臼(公元前693~前648年在位)。陳宣公晚年昏聵,打算立寵姬所生的兒子為太子,就把先前所立的太子媯禦寇殺了。陳厲公有個兒子叫陳完(媯滿第十世孫),他同太子媯禦寇的私人交情很好,當媯禦寇被殺後,他怕被株連,便逃到了齊國。當時齊桓公接納了他,還將他封于田地。陳完逃到了齊國後,不願再用原來的國名為姓氏,遂以受封賞賜名稱為氏,改稱田氏,後來形成了一支龐大的田氏家族。田氏一族傳至田和任齊國宰相時,姜氏家族在齊國已經十分衰弱,國家軍政大權全部落在田氏家族手中,姜齊君主形同虛設。田和後來乾脆在周安王姬驕十六年(齊康公十九年,齊田和元年,公元前386年)成功第發動了政變,自立為齊國國君,於是,姜姓齊國就變成了田氏齊國。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田代姜齊”,或稱“田氏代齊”。而齊康公姜貸(公元前404~前386年在位)被田和廢為庶人,“遷康公於海上,食一城”,後連一城也不給了,轟到沙灘上由其自生自滅。周安王二十三年(公元前379年),齊康公在悽慘孤獨中逝世,終年七十六歲,田氏家族正式“並齊”。
據史籍《姓氏考略》的記載:“齊田氏後,漢時齊諸田徙至京兆房陵,以次第為姓,有第一至第八。”史籍《後漢書·第五倫傳》中也記載:“後或改姓。”漢高祖劉邦建立漢朝後,為了增強關中地區的經濟實力,同時削弱各地豪強的殘餘勢力,就把戰國末期的齊、楚、燕、韓、趙、魏六國國君的王族後裔和豪族名門共十多萬人,強行遷徙到關中房陵一帶地區定居(今湖北房縣)。在遷徙原齊國田姓貴族時,因其族大人眾,主事官吏煩於編籍,便以其家族門第按順序分為第一至第八,由此產生了第一氏、第二氏、第三氏、第四氏、第五氏、第六氏、第七氏、第八氏共八個複姓,其實都是田氏,例如大族田廣之弟田英為第八氏,其孫田登為第二氏,元孫田癸為第三氏……等等,第五氏就是其中的一支。第五氏這一支後來出了不少名人,得以普遍流傳,所以在宋朝時期被作為顯姓收錄到《續百家姓》中,而其他的第一至第八等複姓,後來大都改為單姓第氏、五氏、伍氏,現在保留其第五氏複姓的人極少能見到。
第一氏、第二氏、第三氏、第四氏、第五氏、第六氏、第七氏、第八氏族人與田氏族人同宗同源,皆尊奉田完(陳完)為第序氏的得姓始祖。

來源四

源於子姓,出自春秋時期宋國國君子御說,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據史籍《通志·氏族略》記載,宋國有個國君叫子卿,原名叫子御說,是宋湣公(宋閔公)子捷之弟。周莊王姬佗十五年(宋湣公十年,公元前682年),大夫南宮長萬因受到君主戲弄和侮辱,忿殺宋湣公,立公子子游為君。其他諸公子借曹國軍隊反擊,殺公子子游,立公子子御說為君,是為宋桓公。子御說寵妃甚多,生有七子:子茲甫、子目夷、子三種、子四魚、子五盪、子六鱗、子七肸。一直到周襄王姬鄭元年(宋桓公三十一年,公元前651年)春天病逝,由長子茲甫繼位,也就是後來鼎鼎大名的春秋五霸之二、愚仁宋襄公。
在宋桓公第五子子五盪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五氏、盪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來源五

源於蒙古族,出自蒙古族他包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蒙古族他包氏,亦稱塔本氏,漢義“五、第五”,後有以漢義為漢化姓氏者,即稱五氏、或伍氏,世代相傳至今。

來源六

源於滿族,出自滿族鄂岳氏部落,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載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鄂岳氏,亦稱鄂約爾氏,滿語為Eyo Hala,漢義“地窖”,源出金國時期女真“斡準”,世居葉赫(今吉林梨樹葉赫鄉南部)、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錫伯里城(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等地,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後多冠漢姓為趙氏、鄂氏、陶氏、五氏、伍氏等。
該支五氏鼻祖為鄂岳·五格,滿洲鑲黃旗人,在平三藩、征噶爾丹過程中有功,晉授騎都尉。在鄂岳·五格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之諧音漢字為漢化姓氏者,稱五氏、或武氏、吳氏,皆世代相傳至今。

始祖

子五盪、田完(陳完)、鄂岳·五格。

分布

五氏是一個很古老的多源流姓氏,其主源之一為第五氏,但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一千零五十九位,望出隴西郡、東郡。

郡望

隴西郡:戰國時期秦國秦昭襄王二十八年(甲子,公元前279年)置郡,因在隴山之西而得名,治所在狄道(今甘肅臨洮),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東鄉縣以東的洮河中游、武山以西的渭河上游、禮縣以北的西漢水上游及天山市東部,包括今甘肅省蘭州市、臨洮縣、鞏昌縣、秦州市一帶。西漢朝時轄地在今甘肅省東鄉縣東部的洮河中游、武山西部的渭河上游、禮縣北部的西漢水上游及天山市的東部地區。三國時期曹魏國移治至襄武(今甘肅隴西)。北魏時期轄地在今甘肅省隴西縣附近一帶。
東 郡:東郡始建於秦始皇五年(庚申,公元前242年),取原魏國之地置東郡,包括河北大名府、山東東昌府、及長清縣以西一帶地區。西漢時期因之,治所在濮陽縣(今河南濮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南部仆陽縣及山東省東西部一帶地區。東漢初其平中嘗治武陽,臧洪為太守,又治東武陽。西晉朝時期廢黜,東晉朝復置,在今河南滑縣東部。北魏王朝徙治至滑台(今河南滑縣),隋朝初期廢黜,後曾以兗州為東郡,此兗州是由滑州(今河南滑縣)改名而成,並非今山東省之兗州。南朝宋國再置東郡,在河南陳州府境。
遼東郡:在中國歷史上,“遼東”這個稱謂有四重意思:①郡、國名,戰國時期燕國置郡,洽所在襄平(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大凌河以東一帶地區;西晉時期改為國;十六國時期的後燕末地入東海郡;北燕時期又復置遼東郡於今遼寧省西部一帶地區;北齊時期廢黜;到東漢安帝時分遼東、遼西兩郡地置遼東屬國都尉,治所在昌黎(今義縣),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帶;三國時期的曹魏改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遼都衛,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為遼東都司,治所在定遼中衛(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為今遼寧省大部地區;自明正統後期因兀良哈諸族南移,漸失遼河套(今遼河中游兩岸地);從明朝天啟元年~崇禎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間,全境為後金(清)所並。③軍鎮名,明朝“九邊”之一,相當於遼東都司的轄境,主要是鎮守總兵官駐廣寧(今遼寧北鎮),明朝隆慶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後冬季則移駐遼陽(今遼寧遼陽);明朝末期廢黜。④地區名,泛指遼河以東地區。

堂號

隴西堂:以望立堂,亦稱襄武堂。
東郡堂:以望立堂。
遼東堂:以望立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