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記載,耳杯最早廣泛使用於戰國時代。當時,還有另一種酒杯——“爵”,但它由青銅冶煉、紋飾繁瑣,造價昂貴,拿在手上比較沉重,所以一般作為一種禮器,在祭祀、典禮與外交活動上使用。而耳杯造型簡練,靈活小巧,造價相對便宜,成為廣受歡迎的日用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耳杯
- 外文名:Cup
- 別稱:羽觴
- 用途:盛載熱飲酒和其他特定飲品
- 別名:爵
史料記載,耳杯最早廣泛使用於戰國時代。當時,還有另一種酒杯——“爵”,但它由青銅冶煉、紋飾繁瑣,造價昂貴,拿在手上比較沉重,所以一般作為一種禮器,在祭祀、典禮與外交活動上使用。而耳杯造型簡練,靈活小巧,造價相對便宜,成為廣受歡迎的日用品。
史料記載,耳杯最早廣泛使用於戰國時代。當時,還有另一種酒杯——“爵”,但它由青銅冶煉、紋飾繁瑣,造價昂貴,拿在手上比較沉重,所以一般作為一種禮器,在祭祀、...
【單耳杯】杯式之一。也稱“單柄杯”。最早見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遺址出土器,陶質,敞口,束腰,平底,腰一側有小單環耳。瓷單耳杯流行於唐宋時期,敞口,直腹,...
金屬耳杯(Tankard)為帶握把之金屬杯,通常有蓋,多用以裝水或調酒用。...... 金屬耳杯(Tankard)為帶握把之金屬杯,通常有蓋,多用以裝水或調酒用。...
此藏品為唐代文物。呈橢圓形,淺腹,拱形底,雙耳自然內折。耳杯杯身遍布花枝狀紋飾,耳部採用葉形裝飾,色彩艷麗,形態秀美,紋飾圖案瀟灑自然。通體施綠、赭色釉,...
【蟠螭耳杯】杯式之一。流行於清代。見康熙年間器,橢圓形敞口,杯口邊斜展,腹近直,圈足一,口一側有近叵式口,匝口下塑一倒置的螭虎,頭朝下,尾朝上,接近匝...
沿呈橢圓形,方耳。耳面朱線勾邊,杯內口沿下及底部黑漆地朱繪圓點紋,內壁朱漆素麵無紋飾,外壁黑漆地朱繪雲氣紋。現收藏於安吉縣博物館。...
熊耳杯,讀音是xióng ěr bēi,解釋為杯名。...... 杯名。 北齊 邢邵 《冬日傷志篇》:“朝驅瑪瑙勒,夕銜熊耳杯。”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華林園馬射賦》:...
此展品為西漢漆木器。質地皆為夾紵胎,橢圓形,曲腹,平底。其質量輕盈,拈之如薄翼,通體髹黑漆。雙耳部朱色描繪雲氣紋,杯身內外皆朱繪鳳鳥紋與雲氣紋。杯內用...
朱然墓犀皮耳杯Eared Lacquer Cup with a Rhinoceros Leather body from the Tomb of Zhu Ran中國東吳漆器。1984年安徽省馬鞍山東吳朱然墓出土。長徑9.6厘米,短...
這件漆器耳杯是湖北省江陵縣望山二號楚墓出土的,此杯平面呈橢圓形,雙耳為新月型,杯內和口外邊沿髹朱漆,外髹黑漆,邊沿及耳用黑漆飾有圓卷紋。...
這件越窯青瓷耳杯、托,由杯和托組成,是六朝時期代表性的茶具之一。杯整體呈耳形,兩端微翹,最長口徑為15.7厘米。直口斜腹,腹淺,兩側有近長條扶手,以便於端...
古代飲酒器。橢圓形,兩側各附一半月形的耳。銅製的少,多數為漆器。盛行於漢、晉時期。 ...
綠釉耳杯 漢代(公元前202年—220年) 三門峽Green Glazed Cup with Ears Han Dynasty(202 B.C.–220 A.D.) Sanmenxia...
通高15.6cm、口徑8.7cm。 在東營市廣饒縣傅家遺址東部出土,屬大汶口文化時期,距今已有五千多年的歷史。 該器物為泥質紅陶,侈口,圓唇,高領,板狀橋式耳,緩...
湖南常德楚墓出土器內髹紅漆,外表髹黑漆;耳面和口沿內外側繪幾何雲紋、漩渦紋。紋飾簡潔,生動流暢,灑脫舒展;形制特別,兩角挑起如翼形的方耳,為楚國所獨有。...
戰國,口徑15.5×5、高 4.5厘米 。荊州市荊州區馬山一號墓出土。木胎。橢圓形口,耳面上翹呈新月形。器表和口沿內側髹黑漆,器內髹暗紅漆。器沿內側、耳面及...
此器的裝飾是宋代風格,多層浮雕的技法也比較典型,不過其器型卻是仿照商周時青銅雙耳簋的造型。將其與雙童耳杯比對,形制基本吻合。這說明雙童耳杯很可能就來源於...
越窯青瓷耳杯是三國兩晉時期的文物。...... 名稱: 西晉 越窯青瓷耳杯(一對) 尺寸: 高3-2.6cm 長8.2-8.7cm 寬6.6-6.7cm 紋飾明細: 青釉 ...
1958年吉林省集安縣(現集安市)城內糧庫出土,耳杯,又稱羽觴、羽杯,此耳杯為新疆和田白玉雕琢而成,玉質瑩潤,工藝精巧。杯作橢圓形,兩側各有一弧形耳。是漢代玉...
此耳杯出土于吉林省集安,為高句麗製作。玉色溫潤,線型圓順,為我們了解高句麗文化提供了有力佐證。...
東漢耳杯形燈,是東漢時期的一件極具有歷史價值的文物,其長12厘米、寬11厘米、高5厘米。整體作橢圓形,底為耳杯,其兩側各有一半耳形鋬。...
紅陶單耳杯 是1980年出土於傅家遺址的文物, 屬大汶口文化的典型器物。...... 紅陶單耳杯 是1980年出土於傅家遺址的文物, 屬大汶口文化的典型器物。...
白玉雙龍耳杯玉呈白色,通體一致,杯體作圓形,杯體和底足光素無紋飾,兩側都雕琢形態相同且對稱的螭龍為耳,螭龍口銜杯沿,四足爬於杯壁,前足抓住杯沿,四趾畢現...
陶耳杯是三國時期魏國的酒食器,1951年在山東東阿曹植墓出土。...... 耳杯,古代的名稱是羽觴,是三國兩晉南北朝最常見的酒具,一般為漆器、青瓷器,長圓形,兩側有...
基本信息名 字: 東漢越窯青瓷耳杯 級別: 二級 年代: 漢尺寸: 口長14,口寬8.2,高4.6,底長7.1,底寬3.9 厘米 來源: 舊藏 收藏單位: 浙江省博物館文物...
名稱青白玉耳杯年代清(1644-1911)尺寸高2.9厘米 長10.45厘米 通耳寬8.1厘米描述耳杯,又稱羽觴,是古代的飲酒器皿,漢代多見漆質耳杯,清乾隆時期仿此器型...
素漆耳杯 (2件) 西漢 ①高4.5、口長徑16.5、連耳寬12.1厘米 ②高4.3、口長徑16.3、連耳寬13厘米 1972年雲夢大墳頭l號墓出土 夾紵胎,依模具用漆灰裱...
西漢漁陽三角紋漆耳杯編輯 鎖定 此展品為西漢漆木器。木胎,橢圓形,曲腹,平底。外通體髹黑漆,內髹紅漆。耳部與外部口沿朱繪三角紋、波折紋等,外底錐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