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筆人物

工筆人物

工筆人物是以人物活動為主要描寫對象的中國畫傳統畫科,是中國里直接反映現實的畫科。工筆人物畫有淡彩、重彩之分。因題材類別的不同分為人物,道釋,風俗,仕女和寫真。又因畫法樣式上的區別分為工筆人物,簡筆人物,潑墨人物,白描人物和吳裝人物。

基本介紹

  • 名稱:工筆人物
  • 代表名人:何家英,唐勇力,王穎生等
  • 產生時間:早於其他中國畫科
  • 最早作品:人物龍鳳》與《人物馭龍》
畫科,發展歷程,戰國,魏晉,唐朝,五代以後,傳統特點,當代名人作品,

畫科

以人物活動為主要描寫對象的中國傳統畫科。因題材類別的不同分為許多支科:描寫歷史故事與現實人物者稱人物,描寫仙佛僧道者稱道釋,描寫社會風俗者稱風俗,描寫婦女者稱仕女,肖像畫稱寫真。又因畫法樣式上的區別分為若干類別:刻畫工細勾勒著色者名工筆人物,畫法洗鍊縱逸者名簡筆人物或寫意人物,畫風奔放水墨淋漓者名潑墨人物,純用線描或稍加墨染者名白描人物,以線描為主但略施淡彩於頭面手足者名吳裝人物。人物畫是中國畫裡直接反映現實的畫科。在中國畫各科中最富於認識價值與教育意義。
張桂枝工筆人物張桂枝工筆人物

發展歷程

人物畫的產生早於其他中國畫科。在周代即有勸善戒惡的歷史人物壁畫。至戰國秦漢,以歷史現實或神話中人物故事和人物活動為題材的作品大量湧現。
張東林工筆人物畫張東林工筆人物畫

戰國

戰國楚墓出土的《人物龍鳳》與《人物馭龍》帛畫是已知最早的獨幅人物畫作品。
人物馭龍帛畫人物馭龍帛畫

魏晉

魏晉時期,思想的解放,佛教的傳入,玄學的風行,專業畫家隊伍的確立,促成人物畫由略而精,宗教畫尤為興盛,出現了以顧愷之為代表的第一批人物畫大師,也出現了以《魏晉勝流畫贊》、《論畫》為代表的第一批人物畫論,奠立了中國人物畫的重要傳統。
顧愷之《洛神》顧愷之《洛神》

唐朝

盛唐時期吳道子則把人物宗教畫推進到更富於表現力、也更生動感人的新境地。
吳道子《送子天王圖》吳道子《送子天王圖》

五代以後

五代兩宋是中國人物畫深入發展的時期。隨著宮廷畫院的興辦,工筆重著色人物畫更趨精美,又隨著文人畫的興起,民間稿本被李公麟提高為一種被稱為白描的繪畫樣式。宋代城鄉經濟的發展,宋與金的鬥爭,社會風俗畫和具有現實意義的歷史故事畫亦蓬勃發展。張擇端的傑作《清明上河圖》便產生於這一時期。自南宋受禪宗思想影響,梁楷的潑墨、簡筆寫意人物畫,標誌著寫意人物畫肇興,中國人物畫開始朝另一方向發展。仕女畫、高士畫大量出現。之後,明末的陳洪綬、清末的任頤都創作了不少人物畫的優秀作品。現代的中國人物畫,深入研究傳統,廣泛吸收外來技巧,表現新的時代生活,作出了前無古人的貢獻。
《清明上河圖》局部《清明上河圖》局部

傳統特點

中國人物畫家主張以神“君形”,緊緊抓住有利於傳神的眼神、手勢、身姿與重要細節,強調分別主次,有詳有略,詳於傳情的面部手勢而略於衣冠,詳於人物活動及其顧盼呼應而略於環境描寫。在人物活動與環境景物的關係上,抒情性的作品往往借創造意境氛圍烘托人物情態,敘事性的作品在採取橫幅或長卷構圖中,尤善於以環境景物或室內陳設劃分空間,採用主體人物重複出現的方法,把發生在時間過程中的事件一一鋪敘,突破了統一時空的局限。人物畫中使用的筆墨技巧與技法,在工筆設色、白描和小寫意作品中,更重視筆法的基幹作用,為此創造了十八描。筆法或描法一方面服從於形象的結構質感、量感與神情,另方面也要傳達作者的感情,同時還用以體現作者的個人風格。在寫意人物畫中,筆墨相互為用,筆中有墨,墨中有筆,一筆落紙,既要狀物傳神,又要抒情達意,還要顯現個人風格,其難易程度遠勝於山水花鳥畫。被稱為行樂圖的人物肖像畫,一律把人物置於最易展現其氣質品格的特定景物中,具有不同於一般肖像畫的特點。在色彩使用與詩書畫印的結合上,人物畫具有一般中國畫的特色。
張桂枝工筆人物張桂枝工筆人物

當代名人作品

當代工筆人物畫家何家英算是首屈一指的,還有李乃蔚,唐勇力彭銘利王穎生王根生崔進馮長江王淑暉蔣世國王美芳趙國經劉泉義胡永凱崔景哲黃培傑韓學中李青稞,黃鈞,方人也葉華,吳玉陽等。
彭銘利(當代工筆人物領軍人)  《八十七神仙卷》》彭銘利(當代工筆人物領軍人) 《八十七神仙卷》》
當代工筆人物畫特點:當代工筆人物畫造型接受了西方注重寫生的方法,強調通過形體寫實來達到表現人物的精神世界。在繪畫技法上融合了諸多畫種的表現手法,如水彩畫的乾濕畫法和油畫的厚畫法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