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快發展高技術服務業的實施意見

2013年2月19日,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以魯政辦發〔2013〕4號印發《關於加快發展高技術服務業的實施意見》。該《意見》分發展高技術服務業的指導思想、原則和目標;大力推進高技術服務業重點領域加快發展;著力抓好高技術服務業載體建設;健全完善加快發展高技術服務業的政策措施4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快發展高技術服務業的實施意見
  • 印發機關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 文號:魯政辦發〔2013〕4號
  • 印發時間:2013年2月19日
簡述,意見,

簡述

2013年2月19日,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發展高技術服務業的實施意見》。

意見

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快發展高技術服務業的實施意見
魯政辦發〔2013〕4號
各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各大企業,各高等院校: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發展高技術服務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1〕58號)、《山東省“十二五”服務業發展規劃綱要》和《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實施意見》(魯政發〔2011〕15號),加快發展我省高技術服務業,經省政府同意,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發展高技術服務業的指導思想、原則和目標
(一)指導思想。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立足我省科技和產業基礎,強化載體建設,加強示範引導,創新體制機制,完善服務體系,拓展服務領域,重點發展高技術的延伸服務和相關科技支撐服務,積極培育發展面向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醫藥和海洋開發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高技術服務業,加快促進高技術服務業和製造業融合發展,不斷提升高技術服務業的比重和水平,推動我省高技術服務業做大做強。
(二)基本原則。
1.加快發展。按照國辦發〔2011〕58號檔案要求,結合我省實際,選擇優勢產業,強化政策措施,培育市場需求,促進高技術服務業加快發展。
2.融合發展。順應當前科技與經濟、服務與產業融合互動的發展趨勢,用統籌、協調的理念指導高技術服務業發展,加快高技術服務業與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發展。
3.創新發展。營造有利於新技術、新業務開發和推廣套用的外部條件,加強技術創新、服務模式創新和管理創新,引導高技術服務業專業化發展。
4.集聚發展。依託優勢區域,完善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建設,促進創新資源匯集,著力培育一批創新能力強、創業環境好、特色突出的高技術服務業集聚區,實現高技術服務業規模化發展。
(三)發展目標。“十二五”期間,高技術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年均增長20%以上,占服務業的比重穩步上升,發展質量進一步提高。中心城市、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高技術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年均增長25%以上。到2015年,培育一批特色鮮明、輻射帶動作用強的集聚區,建成一批體制機制靈活、管理先進的公共服務平台,做強一批創新能力較強、服務水平較高的骨幹企業,建設一批高技術服務業重點項目,高技術服務業成為我省國民經濟的重要增長點,對經濟結構調整、發展方式轉變的支撐能力明顯增強。到2020年,形成較為完善的高技術服務產業體系,成為服務業發展的主導力量,基本滿足創新型省份建設和實現富民強省新跨越的需要,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二、大力推進高技術服務業重點領域加快發展
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重點推進以下九個領域的高技術服務業加快發展:
(一)研發設計服務。突出研發設計服務對提升產業創新能力的關鍵作用,建立支撐產業結構調整的研發設計服務體系,壯大專業研發設計服務企業。支持省內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面向市場提高研發服務能力,創建專業特色服務平台。加強科研資源整合,完善軟硬體設施,加快建設開放共享的關鍵共性研發設計公共服務平台,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研發設計服務水平。鼓勵跨國公司和海內外高端人才在我省設立研發服務機構。完善工業設計智慧財產權交易和中介服務體系,建設研發設計交易市場,鼓勵成立工業設計服務中心和實施示範工程,打造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研發設計企業和知名品牌。
(二)電子商務服務。重點支持面向中小企業的第三方電子商務服務企業發展壯大,健全線上信用評估、電子支付、電子認證等技術服務體系,鼓勵相關機構建立可信交易服務平台。加快促進集交易、電子認證、線上支付、物流、信用評估等服務於一體的第三方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平台建設,培育一批骨幹電子商務服務企業。
(三)檢驗檢測服務。推進檢驗檢測機構市場化運營,提升專業化服務水平。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加強測試方法、測試技術等基礎能力建設,發展面向設計開發、生產製造、售後服務全過程的分析、測試、檢驗、計量等服務,培育第三方的質量和安全檢驗、檢測、檢疫、計量、認證技術服務。加強戰略性新興產業和農業等重點行業產品質量檢驗檢測體系建設。鼓勵檢驗檢測技術服務機構由提供單一認證型服務向提供綜合檢測服務延伸。
(四)數字內容服務。加強數字文化教育產品開發和公共信息資源深化利用,構建便捷、安全、低成本的數字內容服務體系。促進數字內容和信息網路技術融合創新,拓展數字影音、數字動漫、健康遊戲、網路文學、數字學習、數據加工處理等服務,大力推動數字虛擬等技術在生產經營領域的套用。進一步推進人口、地理、醫療、社保等信息資源深度開發和社會化服務。加快推動網路出版、網上行銷、按需印刷等新興業務和電子書、線上閱讀、手機書報等數字全新載體,發展多民族文字和外文書刊數字出版業務。大力推進三網融合,實現內容服務與網路服務一體化發展,促進網際網路、電信增值和數字文化內容服務業發展。
(五)智慧財產權服務。貫徹落實《山東省智慧財產權促進條例》,實施智慧財產權帶動戰略,積極發展智慧財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等環節的服務,加強規範管理,推進智慧財產權服務的市場化。培育智慧財產權服務市場,鼓勵創建或引進專利代理中介機構,支持智慧財產權服務機構與各類園區、企業、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建立聯絡對接機制,構建服務主體多元化的智慧財產權服務體系。擴大智慧財產權基礎信息資源共享範圍,使各類智慧財產權服務主體可低成本地獲得基礎信息資源。創新智慧財產權服務模式,發展諮詢、檢索、分析、數據加工等基礎服務,培育評估、交易、轉化、託管、投融資等增值服務,重點提高智慧財產權運用服務。提升智慧財產權服務機構水平,增強涉外智慧財產權事務處理能力,打造一批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力的智慧財產權服務企業和品牌。加強標準信息分析和相關技術諮詢等標準化服務能力。
(六)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完善科技中介體系,大力發展專業化、市場化的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發展技術交易市場,鼓勵建立具備技術諮詢評估、成果推介、融資擔保等多種功能的技術轉移服務機構。鼓勵社會資本投資設立新型轉化實體,發展包括創業投資、創業輔導、市場開拓等多種業務的綜合性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提升科技企業孵化器、生產力促進中心和大學科技園等機構的服務能力,推動市場化運營。
(七)信息技術服務。充分發揮現有信息網路基礎設施的作用,依託寬頻光纖、新一代移動通信網、下一代網際網路、數位電視網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網路信息服務和三網融合業務,著力推進網路技術和業務創新,培育發展新興信息服務業。支持基於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物聯網的“智慧山東”、山東雲計算公共服務平台、超級計算濟南中心等一批面向公眾和行業的信息服務建設。加強軟體工具開發和知識庫建設,提高信息系統諮詢設計、集成實施、運營維護、測試評估和信息安全服務水平,面向行業套用提供系統解決方案。推動電子信息產品製造企業由單純提供產品向提供綜合解決方案和信息服務轉變,完善電子信息產品售後服務。以全球軟體服務與外包轉移為契機,壯大服務外包業務,進一步增強軟體和信息服務外包承接能力,著力培育一批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力的服務外包企業和品牌。加快濟南服務外包示範城市建設。
(八)生物技術服務。依託我省生物產業集聚發展和規模優勢,充分利用國家綜合性新藥研發技術大平台和創新藥孵化基地等各類創新平台、孵化平台,鼓勵對外延伸服務,完善生物技術服務體系,加快培育和發展面向生物技術創新發展全過程的新業態。重點發展創新藥物及產品的臨床前研究和評價服務,形成具有特色的研發外包服務體系。積極發展胚胎工程、細胞工程、分子育種等現代生物農業技術服務,加速生物技術成果在農業領域的套用。加快發展生物環保技術服務。
(九)海洋技術服務。依託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大力發展海洋信息服務和海洋技術服務,加快海洋信息網路體系建設,促進海洋信息服務業與海水養殖、海洋工程裝備等產業有機融合。加快建立服務海洋科技研發、海洋科技成果轉化、海洋經濟發展、海洋開發管理、海洋生態與環境保障與修復、海洋決策支持的數字海洋平台。支持開展海洋生物和海洋藥物的安全評價、臨床試驗設計等技術研發服務。加快國家深海基地、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建設,充分發揮青島的海洋科技與教育資源優勢,為海洋地質、海洋生物、海洋生態與環境、海洋工程、海洋新能源等產業領域提供海洋特色技術服務,支撐海洋區域經濟科學發展。
三、著力抓好高技術服務業載體建設
圍繞研發設計服務、智慧財產權服務、檢驗檢測服務、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數字內容服務、電子商務服務、信息技術服務、生物技術服務、海洋技術服務等領域,依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戰略性新興產業示範基地和高技術產業基地等優勢區域,加強高技術服務業“產業集聚區、服務平台、骨幹企業、重點項目”四大載體建設,重點發展我省具有較好基礎和優勢的信息技術服務、研發設計服務和電子商務服務等產業,發揮示範帶動作用,推進我省高技術服務業整體快速健康發展。
(一)培育一批高技術服務業集聚區
1.培育高技術服務業基地。制定和完善高技術服務業基地建設標準、管理辦法和扶持措施,依託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等產業集聚區,以高技術服務業專業化園區為核心,建設一批高技術服務業基地,集聚要素資源,促進優勢產業集群互動發展。到2015年,力爭建成20個高技術服務業基地。
2.建設專業化園區。以信息技術服務、研發設計服務、生物技術服務、電子商務服務等領域為重點,發揮各地產業優勢,按照特色發展、錯位發展、專業發展的思路,完善園區規劃布局,鼓勵同一領域的高技術服務業企業集聚發展,加快培育一批主業高度突出、要素高度集中、資源高效利用的專業化園區。到2015年,力爭在重點區域建成100個高技術服務業專業化園區。
3.發展主題樓宇。實施高技術服務業特色樓宇培育工程,引導高技術服務企業向主題樓宇集中,統一管理、統一扶持政策,提供全流程、多樣化服務,加快一樓一主題的品牌樓宇建設。到2015年,力爭打造200個特色鮮明的高技術服務業主題樓宇。
(二)打造一批高技術服務平台
1.加快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加強要素資源整合,建設研發、設計、試驗驗證等公共技術支撐服務平台;完善諮詢、評估、交易、轉化、託管、投融資等智慧財產權套用服務平台;建立專家庫和區域共享資源資料庫等公共諮詢服務平台;加快構建公共檢驗檢測服務平台;培育集交易、物流、支付等於一體的綜合電子商務服務平台。
2.加強創新平台建設。建設和完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重點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平台,加大支持力度,創新運營管理模式,加強資源共享,拓展服務範圍,增強創新平台的公共服務能力。
3.加強創業孵化平台建設。加大對高技術企業創業孵化平台的支持力度,進一步完善孵化手段,提高成果轉化效率和企業孵化能力,充分發揮國家級孵化器、生產力促進中心的示範帶動作用,建設完善一批創業孵化平台。
(三)做強一批高技術服務重點企業
1.培育打造骨幹企業。建立我省高技術服務企業資料庫,遴選一批具有一定規模、管理基礎好、發展潛力大的企業,認定為省級高技術服務業重點企業,在項目安排、資金融通、人才引進、企業上市等方面予以傾斜。引導同行業企業以商標、專利等智慧財產權為紐帶實現品牌輸出和市場拓展,通過併購、重組、上市等多種方式做大做強,增強企業市場開拓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到2015年,力爭在優勢領域重點培植100個營業收入過億元的骨幹企業。
2.扶持發展中小企業。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建立健全為中小企業服務的多層次金融組織體系,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為企業迅速壯大提供有力的金融保障。最佳化中小企業市場環境,讓更多的中小企業參與政府採購。加快改善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法制環境,制定相關配套政策,推進中小企業集群發展。
3.鼓勵發展企業聯盟。推動同行業企業組建企業聯盟,加強合作交流,實現資源共享,增強抵禦風險能力。鼓勵主業突出、多元投資、綜合競爭能力強的旗艦企業以技術標準為紐帶,通過企業聯盟的方式,在全國範圍內拓展成員,拓展國內服務市場。加快國際化發展步伐,積極探索建立中外企業合作聯盟。
(四)建設一批高技術服務重點項目
1.信息技術服務項目。重點支持面向行業套用的雲計算平台、面向公眾和監測管理的物聯網平台、面向海洋開發套用的海洋科學數據共享平台、面向中小銀行的綜合後台服務等信息技術服務項目。充分發揮我省信息安全產業優勢,支持信息安全服務項目建設,提高信息安全服務在信息安全產業的比重。
2.研發設計服務項目。基於省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行業龍頭企業等研發設計優勢資源,鼓勵對外開展服務,支持其面向市場提高研發服務能力,建設特色服務平台,支持研發設計外包項目。大力發展工業設計,提升工業設計服務水平,支持工業設計服務中心項目,支持面向裝備製造、生物製造、海洋藥物、新材料等領域的研發、設計、測試及整體解決方案等研發設計服務項目。支持有條件的企業收購海外研發中心或到海外建設研發設計項目。
3.電子商務服務項目。加強電子商務基礎設施建設,支持電子支付、電子認證、信用評估等電子商務技術保障能力建設項目;支持面向中小企業的電子商務服務項目;針對鋼材、煤炭、化工、工程機械、農副產品、海產品等大宗商品,支持面向特定區域和領域的電子商務服務項目。
四、健全完善加快發展高技術服務業的政策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要發揮政府巨觀調控和政策引導作用,細化政策措施,明確部門責任,抓好督促落實。各級服務業領導小組要建立健全例會制度,定期研究部署高技術服務業發展的重大決策,及時解決發展中出現的重大問題。要健全各級、各部門績效考核制度,進一步落實責任,完善綜合考核體系,認真組織實施好對各級政府和高技術服務業相關部門的績效考核,加強監督、檢查和獎懲,全力推動我省高技術服務業健康快速發展。
(二)完善體制機制。引導和推進高技術服務領域體制機制改革,建立和完善高技術服務業技術體系、服務標準體系和職稱評價體系,促進規範化發展。加強高技術服務業統計監測,積極探索高技術服務業統計體系的建立和套用示範,明確行業涵蓋範圍和分類,確定統計指標,建立常規統計制度,以監測和指導高技術服務業的發展。健全高技術服務業發展要素保障機制,落實高技術服務業與工業用電、用水、用氣同價政策。對高技術服務業企業實行靈活多樣的供地方式,提高高技術服務業用地比重;對屬於優先發展產業且用地集約的高技術服務業項目,在確定土地出讓底價時,可按不低於所在土地等別相對應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標準的70%執行;對利用存量土地建設的高技術服務業項目,在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市規劃的前提下,優先辦理建設用地供地手續;重點支持列入省級高技術服務業的重點項目用地。引導和鼓勵國有大型壟斷性企業、行業龍頭企業將內設的研發設計、工業設計、信息技術服務等機構進行企業化改制,面向社會提供專業化服務。同時,積極鼓勵企業按市場機制將部分研發設計、信息化建設等服務環節外包給專業企業。支持和鼓勵具備條件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研機構,進行機構轉制或改革,將科技創新資源向社會開放,按市場化機制構建高技術服務業產業形態。
(三)加大財稅支持。發揮財政資金的槓桿作用,加大財政投入力度,以補助和貼息形式連續投入,重點支持高技術服務業集聚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支撐體系和高技術服務業重點項目建設,支持高技術服務業向專業化、規模化發展。逐步增加省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加大對高技術服務業的支持。充分利用現有各類省級專項資金,進一步最佳化資金支出結構,加大對高技術服務業的支持力度。鼓勵有條件的地區設立高技術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形成上下配套聯動的資金投入機制。認真落實現有的稅收優惠政策,結合深化稅收體制改革,完善結構性減稅政策,有針對性的解決制約高技術服務業發展的突出問題。落實國家和省出台的價格優惠政策,減輕高技術服務企業負擔;對高技術服務業企業收取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收費標準有上、下限幅度的,按下限額度收取。
(四)拓寬融資渠道。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對高技術服務業的貸款規模,加大對符合條件的高技術服務業企業的授信額度。積極推行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股權託管質押融資、產業鏈融資等新模式。把高技術服務業列為政府服務業引導資金支持的重點,以銀行貸款貼息或投資補助的方式,吸引銀行信貸資金投向高技術服務業。鼓勵政策性信貸資金向高技術服務業傾斜。進一步推動多層次融資擔保體系建設,鼓勵設立面向高技術服務業的專業性融資擔保機構,為高技術服務企業融資提供擔保服務。充分發揮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的作用,吸引民間資本參與高技術服務業發展,鼓勵風險投資基金和風險投資管理公司設立高技術服務業創業投資基金,重點支持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技術服務業項目以及支撐平台建設。加快高技術服務企業境內外上市步伐,鼓勵非上市企業利用場外交易市場進行股權交易,支持信用等級高、還本付息能力強的企業發行企業債券、公司債券、短期融資券和中期票據,推動中小企業聯合發行集合債券和集合票據。
(五)加強人才隊伍。樹立人才優先發展的戰略理念,加大對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高層次管理人才的培養,實施“千人計畫”、“萬人計畫”和“泰山學者”等一系列人才工程,採取團隊引進、核心人才引進、項目引進、到國外建研發中心等方式吸引人才,打造一支高層次的創新創業人才隊伍。加強企業在職人員的培訓力度,鼓勵高技術服務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人才共建,採用合作辦學、定向培養、繼續教育等多種形式,培養企業急需的高技術服務專業人才。創新人才選拔和使用機制,鼓勵企業建立科學合理的薪酬制度,完善人才激勵政策,健全高技術服務業人才評價體系,完善職業資格制度,加強人才科學管理。加快發展人力資源服務業,著力提升人力資源服務業在人才強省、就業優先戰略中的基礎性作用和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中的先導作用,促進高技術服務業人才資源最佳化配置和合理流動,為高技術服務業發展提供人才資源支撐和保障。
(六)深化對外合作。深入開展高技術服務業對外合作與交流,積極承接國內外高技術服務業轉移,完善外商投資管理制度,吸引跨國公司、國外研究機構和高等院校來我省以獨資、合資、合作等形式設立高技術服務企業或研發機構。支持我省服務外包企業和跨國公司合資、合作,鼓勵跨國公司將產品研發設計、軟體開發等高附加值服務環節外包給我省企業。支持我省高技術服務企業“走出去”,通過海外併購、聯合經營、設立分支機構等方式開拓海外市場,拓寬發展空間,建立全球行銷網路,培育國際化高技術服務品牌,打造具有核心技術和較強研發能力的高技術服務企業。
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3年2月19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