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民族地區民眾工作

少數民族地區民眾工作,中國人民解放軍民眾工作有機組成部分。在少數民族地區宣傳民族政策,增強民族團結,幫助少數民族發展生產等所進行的民眾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少數民族地區民眾工作
  • 所屬學科:社會學
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少數民族地區為密切與各族人民之間的關係,加強軍民團結和民族團結而開展的活動。做好少數民族地區的民眾工作,是人民解放軍的光榮傳統。早在長征初期,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部就把做好少數民族地區民眾工作作為一項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務向部隊提出,先後下發了《關於瑤苗民族中工作的原則指示》《關於爭取少數民族工作的訓令》等檔案,要求紅軍無條件地承認少數民族的民族自決權,“絕對的遵從少數民族民眾的宗教的風俗的習慣”。長征途中,紅軍指戰員積極宣傳和執行黨的民族政策,尊重少數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把少數民族民眾視為兄弟,平等相處。紅軍先遣支隊司令員劉伯承與彝族首領小葉丹歃血為盟,取得了彝族民眾的信任和支持,成為團結、尊重、爭取少數民族民眾的典範。通過廣泛的民眾工作,紅軍得到了少數民族民眾和上層人士的支持,為保證長征的勝利創造了條件。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人民軍隊堅決執行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贏得了各族民眾的擁護和支持,為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人民解放軍把少數民族地區民眾工作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模範執行黨和人民政府的各項民族宗教政策,真心實意地擁護各級民族區域自治政府,積極熱情地關心和培養少數民族幹部,進一步增強了軍民團結和民族團結,對於保證少數民族地區的社會發展、鞏固政權、剿匪鬥爭、平息叛亂和民主改革的順利進行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在少數民族地區廣泛開展軍民共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活動,宣傳改革開放政策,積極幫助少數民族民眾發展經濟和文化教育事業。實施西部大開發後,人民解放軍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參加和支援西部地區特別是少數民族地區的開發建設,對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社會經濟發展與和諧社會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緊緊圍繞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和促進民族地區經濟振興、社會文明進步來開展,主要有:①學習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民族理論和黨的民族政策。駐少數民族地區的部隊,把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教育納入經常性政治教育計畫,進一步端正對少數民族民眾的根本態度。在搞好部隊學習教育的同時,採取多種形式配合地方黨委、政府,搞好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和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宣傳,引導各族民眾認清加強軍民團結、民族團結的極端重要性;宣傳祖國統一是各民族根本利益所在的思想,引導各族民眾自覺同民族分裂主義活動作鬥爭;宣傳各族民眾團結奮鬥的光輝歷史,引導各族人民發揚愛國主義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②積極參加少數民族地區開發建設。在完成教育訓練、戰備執勤、科研試驗等任務的同時,廣泛宣傳黨的改革開放政策,幫助少數民族民眾克服因循守舊的思想;充分發揮部隊兵力集中、裝備先進、突擊力強、敢打敢拼的優勢,積極參加少數民族地區的重點工程建設;通過提供經濟信息、配合引進技術、培訓技術骨幹、發展多種經營等途徑,幫助少數民族民眾脫貧致富,增強發展經濟、擺脫貧困的內在動力。③幫助少數民族地區發展教育文化衛生事業。積極支援希望工程建設,開展捐資助學活動,幫助改善教學條件,提高適齡兒童入學率;通過開辦掃盲夜校、科普培訓班等形式,幫助少數民族民眾提高文化水平,掌握致富技能;部隊醫療衛生單位向少數民族民眾宣傳衛生健康知識,協助地方培訓醫療骨幹,改善醫療條件,為少數民族民眾提供必要的醫療服務。④引導少數民族民眾建立文明、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採取多種形式向少數民族民眾特別是青少年宣傳科學知識,用先進的思想理論教育民眾、武裝民眾;廣泛開展軍民共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活動,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新思想、新風尚,引導少數民族民眾接受新的思想和文明;幫助建立青年民兵之家和文化活動室等場所,定期為民眾放電影,組織軍民聯誼和文化體育比賽等活動,用健康向上的思想文化陶冶少數民族民眾的情操,不斷推進少數民族地區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與和諧社會建設。①緊緊依靠少數民族地區黨委、政府開展工作。②嚴格執行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和軍隊紀律。③充分考慮少數民族地區的實際和少數民族民眾的特點。④注意做好少數民族宗教上層人士的工作。⑤把支持少數民族地區開發、開放與加強邊境管理結合起來。進入新時代,人民解放軍繼承和發揚軍隊優良傳統,做好少數民族地區民眾工作,對進一步鞏固和發展軍隊與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新型軍政軍民關係,維護祖國統一、社會穩定和民族團結,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加強邊防和國防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發布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