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惠州市委辦公室惠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惠州市扶持民族地區加快發展的實施意見〉的通知》是中共惠州市委辦公室、惠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2015年11月18日發布的通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共惠州市委辦公室惠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惠州市扶持民族地區加快發
- 發布單位:中共惠州市委辦公室、惠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中共惠州市委辦公室 惠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於印發《惠州市扶持民族地區加快發展的實施意見》的通知
惠市委辦發〔2015〕4號
各縣(區)黨委、人民政府,市直和駐惠各副處以上單位:
《惠州市扶持民族地區加快發展的實施意見》業經市委市政府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中共惠州市委辦公室
惠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5年11月18日
惠州市扶持民族地區加快發展的實施意見
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共廣東省委辦公廳、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扶持民族地區加快發展的意見〉的通知》(粵辦發〔2015〕11號)精神,進一步幫扶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加快發展,推動與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現結合我市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1.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對龍門縣藍田瑤族鄉的交通基礎設施項目要優先安排立項。爭取2017年完成全市民族地區自然村道路硬底化改造,逐步完善覆蓋民族地區的城鄉公共運輸,改善民族地區出行條件。
2.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支持民族地區加強水利建設,完成納入省級以上投資計畫內的民族地區中小河流治理、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農村水電擴容增效等公益性水利項目建設。積極向中央、省爭取落實民族地區補助政策和資金。支持民族地區開展小山塘、小灌區、小水陂、小泵站、小堤防等小型水利設施建設,形成較為完善的灌溉工程體系。重點推進龍門縣藍田瑤族鄉及惠東、博羅等散居少數民族聚居村的農田水利和農村供水工程項目,結合村村通自來水建設計畫,優先安排民族鄉村建設村村通自來水工程,全面解決民族地區農村飲水安全問題,爭取2017年完成全市民族地區村村通自來水工程。
3.加強城鄉公用基礎設施建設。加強以藍田瑤族鄉為重點的城鄉公交、供排水、供電、供氣、通信、污水和垃圾處理等公用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民族地區城鄉公用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幫助民族地區農村興辦村民直接受益的公益事業,進一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
二、做強特色產業
4.大力發展特色農林業。大力支持民族地區開展蔬菜基地等農業基地和特色生態產業示範點建設。支持民族地區加快發展有機食品生產基地、中藥材種植基地、農林產品加工企業和森林旅遊企業。支持民族地區推行龍頭企業+基地+專業合作社+農戶經營模式,加強農業、林業專業合作組織建設,鼓勵和引導有條件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成為綜合服務專業合作社。大力發展以林下種植業、林下養殖業、林產品深加工、森林景觀利用為主的林業產業經濟,帶動農民增收致富。指導藍田瑤族鄉做好申報市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農業龍頭企業、創建全省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鎮、示範點,創建省級名鎮名村示範村、省級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等產業幫扶政策的落實工作,並給予傾斜照顧。
5.大力發展生態文化旅遊業。把民族旅遊納入全市旅遊宣傳計畫,支持民族地區旅遊開發項目爭取省級旅遊相關資金扶持;大力發展民族地區旅遊業,重點支持藍田瑤族風情園等旅遊景區開發和配套設施建設,提升服務水平。引導社會資金投入生態文化旅遊業,重點開發特色文化旅遊演出、特色文化創意工藝品等民俗文化體驗、文化旅遊產品及溫泉度假等生態休閒旅遊產品,樹立民族地區獨特的旅遊品牌。
6.大力發展特色工業。重點支持符合民族地區特點和生態環境要求的產業項目向民族地區優先布局,重點支持風能、太陽能、儲能電站等清潔能源開發建設,建立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園區和地區產業合作示範區。對民族地區內各類園區引進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示範企業和龍頭企業,以及高成長中小企業,優先在技術改造、技術創新方面給予支持。大力幫扶藍田瑤族鄉發展第三產業,促進旅遊業與民族文化相結合。支持民族地區因地制宜,適度發展工業,龍門縣要在新建工業園區(產業轉移園)預留民族地區工業用地,用於藍田瑤族鄉轉移發展第二產業。加大對民族貿易和民族特需商品定點生產企業的扶持力度,完善相關政策,保障少數民族民眾的生產生活特殊需求。
7.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大力實施天然林保護、生態公益林建設、自然保護區建設、濕地保護、森林公園建設、生態景觀林帶、森林碳匯造林及鄉村綠化美化等重點生態建設工程,擴大省級以上生態公益林面積,保護生物多樣性。支持產業轉型升級,發展綠色產業、環保產業,大力實施清潔生產和節能減排項目。大力支持民族地區開展生態公益林示範區建設等資金申報工作。支持和指導民族地區開發碳匯交易產品,參與國家和我省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推動納入我省碳排放權管理和交易的重點企業購買民族地區開發的林業碳匯交易產品。加大對民族地區林業自然保護區、水源林、公益林的補償力度,建立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生態補償機制,提高民族地區民眾生態保護的積極性。
三、加大財政支持力度
8.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2015—2017年,市財政每年安排500萬元少數民族地區發展資金,其中安排200萬元藍田瑤族鄉爭創全省少數民族地區科學發展示範鄉專項經費,用於交通、水利、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等基礎設施建設和民生事業;安排300萬元用於解決少數民族民眾的需求和困難,幫助民族地區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積極爭取省在測算分配一般性財政轉移支付時,對藍田瑤族鄉給予重點傾斜,幫助提高公共財政支出水平。統籌民族地區發展合力,落實把少數民族地區發展資金、少數民族地區地方財稅收入返還等納入統籌使用的政策,做大資金規模,放大資金效用,提高民族地區加快發展的積極性,增強“造血”能力和發展動力。加強資金使用的監管,確保專款專用。相關縣(區)也要加大對少數民族地區的扶持力度。
9.加大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採取更加優惠的招商引資政策,鼓勵國內外投資者到民族地區投資創業,帶動二、三產業發展。各有關部門專項建設資金要提高對民族地區農業、交通、水利、電力、教育、衛生、公用設施、旅遊等建設項目的投資補助標準和資本金注入比例。提高民族地區縣鄉村道養護補助標準。
10.加大對特色產業的支持力度。產業扶持資金向民族地區傾斜,支持發展農林、特色旅遊、民族文化、民族醫藥、民族手工藝品等特色產業。加強民族地區特色農業、特色文化創意產品、優勢藥材、生態保護等資源方面的科技項目開發、創新平台建設、成果示範推廣和科技培訓工作,加快農村社會管理和農特產品交易信息化。支持民族地區發展農村電子商務。
11.支持創新金融服務模式。支持民族地區發展農村普惠金融,推廣農村產權抵押擔保貸款、金融扶貧貸款等。深化民族地區農村信用社改革,支持民族地區增設金融機構服務網點和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擔保公司等機構。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民族地區的信貸支持,最佳化信貸投向,加強對特色工業、農林業、生態文化產業、民族貿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的信貸支持,引導社會資金參與民族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支持有條件的民族地區開展政銀保模式合作農業貸款試點,對符合條件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或省級農業龍頭企業,按規定分別給予政銀保項目貸款扶持或貸款貼息支持。擴大支持民族地區民眾發展種養業的小額信貸。
12.加大對建設用地的支持力度。對龍門縣藍田瑤族鄉用地指標予以傾斜,統籌優先保障民族地區重點項目建設用地需求。對民族地區土地開發、復墾整理和地質災害防治的資金投入傾斜。在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計畫、實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等方面對民族地區予以傾斜。
四、推進美麗特色村鎮建設
13. 積極爭創民族地區科學發展示範鄉。縣、鄉兩級成立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因地制宜,細化措施,統籌推進,保護好生態,發展好經濟,絕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發展,爭取早日創建成為全省民族地區科學發展示範鄉。
14. 深入開展美麗鄉村“三大行動”。加強統籌指導,廣泛發動民眾,深入開展美麗鄉村“清潔先行、清水治污、綠滿家園”三大行動,全面改善民族鄉村人居環境、生態環境和生活環境。
15.加快富有民族特色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加強對藍田瑤族鄉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指導,做好規劃設計工作,打造商貿活躍、民族特色鮮明的中心鎮。
16.加大少數民族特色村鎮保護與發展力度。2015—2020年,有計畫對少數民族特色村鎮和歷史文化名鎮(鄉)、名村(寨)、傳統民居進行整體性保護,將少數民族特色村鎮保護與發展列為專項工作並制定規劃予以推進,市給予資金支持。
五、弘揚少數民族傳統文化
17.傳承和發展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加大對少數民族文物保護力度,加快對少數民族古籍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調查、搶救、蒐集、整理、出版和研究工作,加大對列入國家和省級及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少數民族項目的保護力度。加強少數民族文化藝術傳承基地建設,抓好少數民族民間優秀文化傳承人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的培養,對少數民族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按規定給予傳承補助。保護和發展少數民族傳統醫藥。在文化專項資金中加大對民族地區發展文化事業的支持。
18.大力支持少數民族文化惠民活動。推動民族民間文化藝術活動開展、少數民族題材文藝作品創作、民族特色資源資料庫建設和文化隊伍培訓,打造少數民族文化品牌和藝術精品。支持龍門縣藍田瑤族鄉舉辦“舞火狗”文化節等民族民間文化藝術活動。做好在藍田瑤族鄉選址建設瑤族風情文化展覽館可行性研究工作。指導藍田瑤族鄉建設一些富有當地民族特色的文化建築。文化專項資金要向少數民族地區傾斜,保證有一定比例用於少數民族地區。
19.加強公共文體設施建設。加快完善民族地區基礎公共文化設施網路,支持鄉鎮文化站、村(社區)文化室建設和“三館一站”免費開放,加大鄉鎮、農村體育設施建設力度,力爭在2015年年底前完成基本公共文體設施建設達標工作。加大對民族地區開展全民健身活動等支持力度,大力發展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活動,發掘整理和研究推廣民族傳統體育項目。
六、保障和改善民生
20.加快發展教育事業。支持民族地區鞏固教育創強成果,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優質標準化發展。支持民族地區鄉鎮中心幼稚園和村級幼稚園建設,大力發展普惠性幼稚園。支持民族地區鞏固提升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水平,推動普通高中優質多樣特色發展。深入開展義務教育千校扶千校和教育資源下鄉行動計畫,引導發達地區優質學校到民族地區開展共建幫扶活動。指導民族地區民族學校開展民族教育特色綜合改革,到2017年爭創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單位。認真貫徹落實好《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大力度資助我省少數民族聚居區少數民族大學生上大學的通知》(粵府辦〔2015〕20號),按規定做好全市少數民族大學生資助工作。
21.扶持發展衛生事業。加強民族地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支持按照填平補齊原則配備救護車、B超等必要設備。將民族鄉衛生院納入鄉鎮衛生院規範化建設項目,配備“五個一”設備(即救護車、全自動生化儀、心電圖儀、500毫安X光射線機、B超儀)。指定有關醫院對口支持藍田瑤族鄉衛生院,幫助民族地區加強醫療衛生機構建設。按照國家和省的要求保障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加大對民族鄉、村醫療服務的投入。為民族鄉衛生院在編在崗人員實行崗位津貼、衛生專業技術骨幹實行崗位補貼,提高少數民族地區基層醫務人員待遇。免費開展急救培訓,提高醫務人員急救理論知識和技能水平。鼓勵農村少數民族民眾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支持民族地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信息系統建設。
22.提高勞動力就業水平。支持基層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台等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支持就業見習基地和實訓基地建設,建立健全面向少數民族民眾的職業培訓制度,完善覆蓋城鄉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符合條件的初高中未就業畢業生免費享受技能晉升培訓。制定獎補政策,支持珠三角地區職業院校擴大面向民族地區的招生規模,深化專業建設、課程開發、資源共享、學校管理等合作。加大對民族地區貧困戶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和貧困戶子女技能培訓幫扶力度,落實貧困家庭學生就業促進計畫,加大民族地區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力度,加強珠三角地區與民族地區勞務合作幫扶。大力發展服務業和小型微型企業,多渠道增加就業崗位。完善落實促進勞動者自主創業的小額擔保貸款、稅費減免、場地安排等政策的措施,支持高校畢業生、退役士兵、下崗失業人員和農民自主創業。
23.改善困難民眾居住條件。加強民族鄉村規劃建設和泥磚房改造工作,在資金和指標安排上給予傾斜,改善低收入困難民眾的居住環境。幫扶藍田瑤族鄉安排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總費用80%的補助資金;落實安排補助資金,協助全市少數民族地區打造市級宜居村莊。加快藍田瑤族鄉現有泥磚房改造,優先列入新一輪改造計畫,分期分批在2017年前完成全市少數民族民眾最急需改造的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切實解決民眾住房難等問題。
24.加大扶貧開發工作力度。落實好新一輪扶貧開發“規劃到戶、責任到人”實施方案,依託民族地區自然環境優越、特色鮮明等優勢,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多安排生態旅遊、民俗風情等“造血型”扶貧項目,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民族地區扶貧工作。到2015年,確保被幫扶的貧困村和貧困戶全部實現脫貧目標;2016年至2018年,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資金、項目重點向少數民族地區傾斜,著力改善貧困村發展環境,增加貧困農戶收入,不斷增強自我發展能力。
七、加強幹部和專業人才隊伍建設
25.加強幹部隊伍建設。加強民族地區少數民族幹部的培養、選拔、使用,重視培養長期在民族地區工作的漢族幹部,保持幹部隊伍合理結構。抓好少數民族地區少數民族幹部的配備工作,按要求安排一定數量的少數民族民眾代表擔任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龍門縣藍田瑤族鄉黨政領導班子和各部門要按規定配備一定數量的少數民族幹部。藍田瑤族鄉招錄公務員或聘用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時,要根據上級統一部署按一定比例設定專門面向少數民族考生的招考職位。把培養民族地區大學生作為幹部的重要來源渠道。持續選派優秀年輕幹部、大學生到民族地區工作。加大藍田瑤族鄉與發達鄉鎮、上級機關幹部雙向交流力度,推動少數民族幹部掛職鍛鍊和多崗位鍛鍊工作。
八、加強對民族地區發展的領導
26.加強組織領導。有關縣和民族地區黨委、政府要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工作機制,明確工作目標和責任,加強與省、市有關單位的溝通協調;要大力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牢固樹立自強意識,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帶領廣大幹部民眾搶抓機遇、奮發圖強,積極推動民族地區經濟社會加快發展。
27.健全工作機制。建立市領導掛點聯繫制度,藍田瑤族鄉由1名市領導掛點聯繫,2015—2017年,建立全市9個少數民族行政村由市直部門掛鈎幫扶制度,立足當地資源,因地制宜發展,改變分散經營、單一脆弱的產業結構,拓寬少數民族地區民眾增收渠道,幫助解決民族鄉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實際問題。市政府每年召開一次現場辦公會研究解決民族地區發展的重要問題,推動有關政策措施的落實。市直有關單位要各司其職、加強指導,落實責任、強化服務。各級統戰、民族工作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搞好綜合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