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街道(小雪鎮)

小雪街道

小雪鎮一般指本詞條

小雪街道隸屬於山東省曲阜市,位於山東省西南部,曲阜市南部,轄36個行政村,總面積57.4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9832人(2013年)。

小雪街道地處孔孟桑梓之邦,是亞聖孟子的誕生地和孟母三遷林放問禮、鄧攸棄子等歷史典故的發生地,文化底蘊深厚,文物古蹟有孟母林、孟子故宅、九龍山崖墓群九龍山摩崖造像石刻、姜家村古墓群、鳧村古村落等。新中國成立前小雪境域分屬曲阜縣和鄒縣,1962年成立小雪公社,1984年建小雪區,1986年改為小雪鎮,2010年撤銷小雪鎮,成立小雪街道。

小雪街道大部地區為平原,東南部為丘陵。主要種植小麥玉米地瓜花生等作物。工業門類有管材製造、紡織、釀酒、化工等。曲阜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核心區位於境內。104國道縱貫南北,日東高速橫跨東西,兗石鐵路斜穿全境。2013年,小雪街道實現國內生產總值6.47億元,財政總收入1.1419億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小雪街道
  • 行政區類別:鄉鎮
  • 所屬地區:山東省曲阜市
  • 下轄地區:大雪村等36個行政村
  • 電話區號:0537
  • 郵政區碼:273150
  • 地理位置:山東省西南部,曲阜市南部
  • 面積:57.43平方公里
  • 人口:49832人(2013年)
  • 氣候條件:暖溫帶半濕潤季風大陸性氣候
  • 著名景點孟母林,孟子故宅,九龍山崖墓群
  • 火車站鳧村站阮家村站曲阜東站曲阜站
  • 車牌代碼:魯H
  • 行政區劃代碼:370881004
建置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詳情,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土壤,水文,自然資源,水資源,礦產資源,人口民族,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公路,鐵路,公共運輸,社會事業,城鎮建設,文化事業,教育事業,醫療衛生,歷史文化,文物古蹟,歷史典故,民間傳說,著名人物,

建置沿革

春秋戰國時期,境內北部屬魯國,南部屬鄒國邾國)。
楚考烈王十四年(公元前249年)至隋開皇三年(583年),屬魯縣
隋開皇四年(584年),屬汶陽縣。開皇十六年(596年)起,屬曲阜縣。
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屬仙源縣
金天會七年(1129年)起,北部屬曲阜縣,南部屬鄒縣
清末至民國初期,彭家村、石家村、北興埠、張家村、林家村、阮家村、西陳家村、三家店、官莊、南興埠、小雪村、大雪村、店北頭、武家村、前苗營、後苗營、魯賢村、白楊店18個村屬曲阜縣忠信鄉小雪社;大埠南、小埠南、袁家莊、東陳家村、姜家村、翟家村、魏家村、小官莊8個村屬忠信鄉崇聖社;宣村、鳧村、白楊樹、前西莊、後西莊5個村在1946年前均隸屬鄒縣。
民國十九年(1930年)9月,苗營以北地域均屬曲阜縣一區,今街道內各村分屬於一區的小雪鄉、大雪鄉、武家村鄉、魯賢鄉、南興埠鄉、彭石鄉和埠南鄉7個鄉。
抗戰時期,分屬沂南鄉和小雪鄉。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底,曲阜第一次解放,曲阜、泗水兩縣合併為曲泗縣,小雪為九區,包含今小雪街道大部地區。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4月,曲泗分縣,小雪為曲阜縣九區。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3月,國民黨軍隊占領曲阜,全縣分為15個鄉,210保。今小雪街道各村分屬小雪、沂南2個鄉的23個保。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2月,設第九區(小雪區)。
1956年8月,撤銷小雪區,原小雪、大雪、鳧村、南興4個鄉的16個村分屬陵城區;魯賢、埠南、安上3個鄉的12個村分屬南辛區。
1962年5月,陵城公社劃出小雪、鳧村、北興3個工作片,息陬公社劃出白楊、三合2個工作片,合併成立小雪公社。
1965年8月,恢復區(鎮)建制,小雪公社改名為小雪區,工作片改名為小公社。同年10月,撤銷小雪區,小雪、鳧村、北興3個小公社所屬24個大隊劃歸陵城區;白楊、三合2個小公社所屬12個大隊劃歸息陬區。
1968年,區復改為人民公社,小公社改為管理區。
1970年5月,將陵城公社的小雪、鳧村、北興3個管區的24個大隊和息陬公社的白楊、三合2個管區的12個大隊劃出,恢復小雪公社建置。
1984年5月,撤銷小雪公社,設立小雪區。
1986年8月,撤銷小雪區,成立小雪鎮。
2010年6月,撤銷小雪鎮,設立小雪街道。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底曲阜第一次解放後,宣村、鳧村、白楊樹、前西莊、後西莊、安上村由鄒縣劃入曲泗縣,其中宣村屬六區(陵城),其餘五個村皆屬五區(南辛)。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3月國民黨軍隊占領曲阜後,宣村、鳧村、白楊樹、前西莊、後西莊、安上村復劃歸鄒縣。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6月曲阜縣第二次解放後,宣村、鳧村、白楊樹、前西莊、後西莊、安上村又劃入曲阜。
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第九區(小雪區)下轄7個鄉:小雪鄉(轄南小雪、北小雪、武家村)、大雪鄉(轄大雪村、西小雪、前苗營、後苗營)、鳧村鄉(轄東鳧村、南鳧村、北鳧村)、南興埠鄉(轄南興埠、北興埠、鐵爐、西陳家村、林家村、阮家村)、魯賢鄉(轄魯賢村、店北頭、白楊店、白楊樹)、安上鄉(轄前西莊、後西莊、安上村)、埠南鄉(轄大埠南、小埠南、袁家莊、東陳家村、三合村、姜家村)。宣村、彭家村、石家村屬六區。
1956年8月,安上村劃屬鄒縣。
1962年5月,小雪公社成立時轄36個大隊,218個生產隊。
1970年5月,恢復小雪公社,轄5個管區(小雪、鳧村、北興、白楊、三合),36個大隊,220個生產隊。
1984年5月小雪區成立,小雪、鳧村2個管區合併為小雪鎮;白楊、三合2個管區劃為白楊店鄉;北興管區改為北興埠鄉。36個大隊均改為行政村,220個生產隊劃為230個村民小組。
1986年小雪鎮成立,下設5個管理區:小雪管理區(轄大雪村、小雪北村、小雪西村、小雪南村、前苗營、後苗營、武家村、店北頭等8個村)、鳧村管理區(轄鳧村北村、鳧村東村、鳧村南村、宣村前西、宣村後西、宣村前東、宣村後東等7個村)、白楊管理區(轄魯賢西村、魯賢東村、白楊店、白楊樹、前西莊、後西莊等6個村)、三合管理區(轄三合村、姜家村、東陳家村、袁家莊、大埠南、小埠南等6個村)、北興管理區(轄彭家村前、彭家村後、石家村、北興埠、林家村、阮家村、鐵爐村、西陳家村、南興埠等9個村)。

區劃詳情

截至2013年,小雪街道下轄36個行政村。
大雪村
前苗營村
後苗營村
店北頭村
東鳧村
南鳧村
前宣西村
後宣西村
後宣東村
西魯賢村
東魯賢村
前西莊村
後西莊村
三合村
袁家莊村
後彭村
前彭村
石家村
北興埠村
林家村
鐵爐村
南興埠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小雪街道位於曲阜市南部,東與息陬鎮毗鄰,西與陵城鎮接壤,南與鄒城市中心店鎮交界,北與魯城街道沂河相望。地理坐標東經116°55′52″—117°02′10″,北緯35°28′09″—35°34′46″。轄境南北長12.2公里,東西寬8.9公里,總面積57.43平方公里。
小雪街道

地形地貌

九龍山九龍山
小雪街道地勢南高北低,東高西低,境內最低海拔50米(鳧村西南窪),最高海拔215米(九龍山主峰),呈現六崗、三窪、三小窪的特點。其中山地面積3.47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6.06%;平原43.79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76.42%;窪地10.04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17.52%。山嶺綿亘於東南部的鄒曲邊境,共有大小山頭11個,總占壓面積5202畝,均系青石山,為鈣質岩類、石灰性母岩。
山嶺海拔(米)位置
215
武家村和溪湖東北,自尚寨村北向北蜿蜒3公里至小雪村東
亭山
170
馬鞍山
120
鳧村東,孟母林西側
花山
108
小雪村東,九龍山之尾
魚山
141
魯賢和白楊樹村南
參考資料來源

氣候

小雪街道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春季回暖較快,多西南風,雨水稀少;夏季炎熱多雨,高溫高濕,雨量充沛而集中;秋季氣溫急劇下降,雨量減少,秋高氣爽;冬季常為高壓控制,受西北寒流影響,氣候乾冷。年平均氣溫13.6℃,極端最高氣溫44.3℃(1966年),極端最低氣溫-17.7℃(1969年)。年平均降水量約710毫米,年日照總時數2478.3小時,無霜期年平均為290天,結冰期年平均153天。年平均濕度為68%,平均風速為2.6米∕秒。

土壤

小雪街道土壤分為褐土砂姜黑土兩大類,褐土性土、褐土、潮褐土和砂姜黑土4個亞類。褐土性土俗稱石渣土,分布於九龍山、亭山和魚山的中上部,面積2145畝,土層淺薄,含大量礫石,水土流失嚴重;褐土分布於山體中下部及山前高階地,面積3525畝,呈鮮棕色,土中有夾石,利用條件差;潮褐土分布於緩崗、微斜平地及淺平窪地上,面積59993畝,占可利用地面積的83.8%,肥力較高,耕性較好;砂姜黑土分布於宣村、鳧村、大雪窪地中,面積5970畝,土黏重,地濕涼,養分低,通透性差。

水文

小雪街道境內有沂河、蓼河、菸袋河、小白馬河四條河流,河面總占地810畝,屬泗河水系,均為季節性河流。沂河發源於鄒城市鳳凰山北麓,為泗河的一級支流,流經小雪街道北部邊界4.3公里,河床寬80—120米;蓼河(蓼溝、遼河)境內長5.3公里,河床寬30—40米;菸袋河發源於鄒城雲山營,流經前西莊、白楊樹村南、大雪村北,往西南穿過陵城鎮注入白馬河,境內長6.8公里,河床寬5—10米;小白馬河發源於鄒曲邊境溪湖,流經鳧村向西注入白馬河,境內長6.1公里。
境內地下潛水埋深一般在5—9米,多有一至兩個沙層,間夾亞沙土及亞粘土構成含水組。地下水多為碳酸鹽及碳酸鹽化合物,礦化度絕大多數在0.3-0.4克/升,pH值在6.9-8之間,大部分為中性反應。

自然資源

水資源

據20世紀80年代調查統計,小雪境內年均地表水總量為8420萬立方米;地下水年均總儲量1.1986億立方米,多年平均潛水補給量為1.4876億立方米,可利用量為1398萬立方米。

礦產資源

小雪街道部分區域位於兗州煤田範圍內,煤質為氣煤亮煤型。轄區西南部宣村至大雪之間約15平方公里範圍內,在地下2100—2200米深度有7—8米厚的煤層;西北部彭家村以西至陵城鎮紅廟村之間約3平方公里內,在地下1500米有7—8米厚的煤層。
境內青石山出產石料,包括石灰石大理石、魚仔石、花崗石矽石等,其中石灰石儲量1.5億噸。

人口民族

1949年,轄區總人口23143人,其中農業人口23084人,非農業人口59人,均為漢族。1964年總人口31368人,其中農業人口30869人,非農業人口499人;從濟寧遷入北鳧村1戶回族家庭,共6人,其餘全為漢族。1985年小雪鎮共有9778戶家庭,其中257戶為非農業戶;總人口41219人,其中農業人口39746人,非農業人口1473人。1994年,小雪鎮總戶數12207戶,總人口44691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431人;有回族6人,壯族1人,其餘均為漢族。2000年,小雪鎮總人口43554人,其中男性21907人,女性21647人。
截至2013年,小雪街道常住人口49832人,其中城鎮建成區人口10129人;從業人員24033人,其中二三產業從業人員12831人。

經濟

綜述

小雪街道分區發展規劃圖小雪街道分區發展規劃圖
2013年,小雪街道完成國內生產總值6.47億元,比2012年增長7.3%;財政收入1.1419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6746萬元,比2012年增長80%,國地稅收入6096萬元,比2012年增長105%;民營企業總產值17.6億元,利稅6096萬元;居(農)民人均純收入10388元,比2012年增加1198元。

第一產業

小雪街道農業以種植業為主,糧食作物小麥玉米為主,大豆地瓜次之;經濟作物蔬菜為主,花生棉花次之。2013年,小雪街道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6169公頃,總產4.75萬噸;瓜菜380公頃,總產1.19萬噸;棉花總產46噸。造林11公頃,森林覆蓋率23%;林業產值490萬元。2013年末大牲畜存欄191頭,豬存欄2.3萬頭,羊存欄0.56萬隻,家禽存欄85.2萬隻,畜牧業總產值2.42億元。水產品總量226噸,漁業總產值40萬元。農業機械總動力6.21萬千瓦。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87億元,第一產業增加值2.61億元。

第二產業

2013年,小雪街道有工業企業67家;實現工業總產值15.9億元,比2012年增長29.3%;實現利稅2.61億元,比2012年增長10.3%;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3.76億元。
小雪街道工業主體功能區位於街道中部,總規劃控制面積約15平方公里。截至2015年初,園區建成區面積5平方公里,入駐各類企業68戶,其中主導產業23家,擁有以東宏集團為主導的管道系統製造、管道安全裝備製造產業和以“東宏千畝百億科技工業園”為主體的經濟聚集園區。

第三產業

截至2008年,境內有小雪、鳧村、宣村、白楊店、姜家村、三合、南興埠7處集市,商品成交額3000餘萬元。2008年末全鎮金融機構各項居民儲蓄存款19173萬元,人均4102元。
2013年,小雪街道實現第三產業增加值960萬元。

交通

公路

104國道原為濟微幹線公路(濟南—微山),1986年劃為104國道,小雪街道境內西大沂河橋至西陳家村段長3.5公里。日東高速自東向西橫穿全境,境內南興村至東陳家村段4.7公里,與104國道交匯處(南興村南)設有立交出入口。崇文大道西起濟寧東外環,東至104國道,境內長2公里。此外還有迎賓大道、杏壇路、大成路、會展南路、曲尼公路、陵兗路等道路過境。截至2008年,小雪境內市級以上公路總里程28.7公里。

鐵路

兗石鐵路兗州石臼所)從前宣東村入境,至東北部的姜家村出境,呈西南—東北走向,1983年完成鋪軌,1985年底營運,境內全長9.3公里,設鳧村站、阮家村站兩個車站,均為貨運站。
鳧村站位於鳧村西南1.5公里,中心裡程9.950公里,為三等站,有到發線6條;阮家村站位於阮家村東南500米,中心裡程17.100公里,為四等站,有到發線2條。

公共運輸

截至2013年,共有曲阜公交1路(聖祥商城—鳧村)、K01路(汽車站—高鐵站)和濟寧城際公交C609路(鄒城汽車站—曲阜汽車站)、B1路(濟寧汽車北站—曲阜高鐵汽車站)4條公交線路途經小雪街道。

社會事業

城鎮建設

2012至2013年,小雪街道實施“一軸三區”合村並點工程,開展吉祥社區、鐵爐社區、大雪社區、東魯社區、阮家村社區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工程;基本完成奧體中心、財稅大廈、電力大廈、政德教育基地、新實驗國小等城建工程建設;新建綠城城市綜合體、聖城嘉苑、聖水苑小區、星光天地、如意小區等住宅小區;實施蓼河綜合治理項目(包含蓼河文化商業街、蓼河二十里儒家文化觀光帶、蓼河儒家文化主題公園、蓼河生態濕地、蓼河上延工程等)以及大沂河西延工程,蓼河、沂河等水系實現貫通;完成示範街仿古改造4400米,並改造升級西雪農貿市場。

文化事業

民國初年,鳧村亞聖林廟舉事官孟廣雲自辦劇團,1937年解體。1954年鳧村劇團復建,在鄒縣、曲阜影響較大。1973年小雪公社文化站成立,70年代中後期各村相繼建立圖書室。
2000年,“中華文化標誌城”概念正式提出,選址于山東曲阜與鄒城之間。小雪街道正處標誌城中軸線上,並規劃建設九龍山生態文化功能區。
孔子文化會展中心孔子文化會展中心
2007年,曲阜孔子文化會展中心在境內建設。2008年,曲阜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成立,其核心區位於小雪街道境內。2014年,小雪街道在曲阜國家級文化產業園核心區內新建曲阜市孔子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孔子博物館)、百年巨匠藝術公館、蓼河仿古文化商業街等文化項目。

教育事業

1949年,境內有國小13處,30個班,學生910人,學齡兒童入學率33%。1958年,境內成立曲阜縣第四中學(後更名為曲阜縣第八中學、曲阜縣第三中學)。1968年國小教育基本普及。截至2013年,小雪街道有中學2處,國小9處,在校學生3400人,適齡兒童入學率100%。
小雪街道學校名錄
幼稚園
小雪街道中心幼稚園、宣村國小附屬幼稚園、孟子故里國小附屬幼稚園、北林國小附屬幼稚園、三合國小附屬幼稚園、白楊國小附屬幼稚園、魯賢國小附屬幼稚園、西莊國小附屬幼稚園、鐵爐國小附屬幼稚園、百樂幼稚園、小雪幼稚園、大雪幼稚園、文昌幼稚園、武家村幼稚園
國小
曲阜市小雪街道國小、北林國小、白楊店國小、鐵爐國小、三合村國小、魯賢國小、西莊國小、孟子故里國小、宣村國小
國中
小雪街道中心中學、小雪街道北林中學

醫療衛生

民國年間,境內有中藥鋪3處,中醫28人。新中國成立初期,境內有12處私人診所。1962年建衛生所。1970年建立小雪地段衛生院,1974年改為曲阜縣人民醫院小雪分院。1994年,境內有醫院1處,病床35張,醫護人員49人;有農村衛生室43處,鄉村醫生67人。截至2013年,小雪街道有醫院1處。

歷史文化

文物古蹟

古墓葬
孟母林九龍山崖墓群、姜家村古墓群(巨野王墓群)、武文昌墓、桂馥墓、林放墓、張鵬翮父子墓
古建築
孟子故宅、鳧村古村落、“孟子故里”坊
古遺址
北雪遺址、南雪遺址、南興埠遺址、鳧村遺址、彭家村遺址、孫家林遺址、店北頭遺址、宣村遺址
古石刻
孟母林位於鳧村之東、馬鞍山麓。孟父激公宜(一作“激公宣”)與孟母仉氏始葬於此,後成為孟氏族塋。宋景祐四年(1037年)始修墓建祠,元明清多次擴建重修。林內建有享殿、文昌閣、望嶧亭等。享殿後有“啟聖邾國公端范宣獻夫人神位”碑,碑西50米為孟母墓(孟子父母合葬)。墓呈圓丘形,封土高4米,圍65米,墓前有“孟母墓”碑、石供案、石鼎等。孟母墓周邊有孟仲子墓、孟寧墓及其他孟氏後裔墓葬。
孟子故宅
位於孟子誕生地鳧村村中。院落四周古柏環繞,前部為大門樓、影壁牆、焚香樓,有正殿3間,殿內正中有孟子父母像,東西兩間分別有孟子像、四十五代孫孟寧像。故宅門前有孟母池,宅西有孟母井。村內東西大街東首建有“孟子故里”木構彩繪牌樓木坊。
崖墓群位於九龍山南坡山崖上,為漢代魯王墓葬。墓依山陽鑿洞,東西並列共7座,為西漢中晚期魯王墓葬,形式獨特、規模宏大。墓葬沿南北中軸線開鑿有墓道、墓門、甬道、前室、中室和後室,中軸線兩側設有對稱分布的耳室,並建有完整的排水系統。各墓一般長五六十米,寬二十餘米,高約18米,容積2000多立方米。出土有銅器、陶土器、鐵器、玉石器、木器、瑪瑙等。
位於武家村東500米九龍山南坡山崖上,有大小石佛洞龕6處。最大龕高1.95米,菩薩像高1.7米;最小者高24厘米;其餘龕高60至80厘米不等。龕外曾有木結構建築,現僅可見龕上部方孔;4龕附有題記,多已不可辨認。

歷史典故

據西漢劉向列女傳》記載及明清《三遷志》考述,孟子的家最初在今小雪街道馬鞍山麓鳧村,村外有一片墓地,年幼的孟子在墓間嬉戲,模仿大人築墳哭喪,孟母認為此處不利於孩子成長,便遷居至今鄒城市鳧山街道廟戶營村。新家旁邊是集市,孟子便學著“嬉戲為賈人炫賣之事”。孟母又把家搬到學宮旁邊,孟子到學宮外面玩耍,學習揖讓進退之禮,孟母十分高興,最終定居於此。
林放問禮
林放,孔子弟子七十二賢之一。《論語·八佾》載:“林放問禮之本。子日:‘大戰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境內林家村西北有林放墓,墓東南有“問禮處”碑,村北曾立有“問禮故址”碑。
鄧攸棄子
鄧攸,字伯道,西晉襄陵人。石勒南侵,渡過泗水。鄧攸攜家人南逃,用籮筐挑著兒子和侄子。他擔心追兵將至,對妻子說:“我弟弟很早就去世了,就留下這一個兒子,不能讓他絕後,只能丟掉咱們的孩子了。你我若能倖存,將來還會有兒子的。”妻子哭著答應了他。鄧攸將兒子繫於桑墩之上,攜侄而去。後傳為“桑墩系子”之美談。境內魯賢村曾立有“鄧攸棄子處”石碣。

民間傳說

編笆接棗,鋸樹留鄰
相傳魯賢村過去有兩戶相鄰的人家關係十分親密。東鄰的棗樹枝伸過牆頭,西家的孩子便打棗吃,家中大人發現後,用荊條編笆,棗落於笆中,再將棗送還東鄰。小孩不思悔改,又踩凳子取笆中之棗。為避免傷害鄰里關係,西戶人家決定搬走。東鄰得知後毅然鋸倒棗樹,留住芳鄰。
村名由來
相傳,戰國末期薛氏後裔為避戰亂,從滕縣西南遷至今小雪村定居,名“薛村”。宋時薛氏分居,聚居成村,逐步分化為今大雪、西雪、南雪、北雪四個行政村。又傳,明初魯王從尚寨行宮回兗州時途經此村,適逢天降小雪,後人將“薛”字演變為“雪”字。
相傳,孟母洗衣於白馬河畔,見鳧鳥落於水中,視為吉祥之兆,故取村名為鳧村。

著名人物

仉氏(?—前317),即孟母,戰國初期鄒人,以“三遷擇鄰”、“斷機教子”而聞名,孟母去世後與孟父激公宜合葬於鳧村東側馬鞍山麓。葬於後人將其與岳母岳飛之母)、歐母歐陽修之母)並成為“賢良三母”,元仁宗追封孟母為“邾國端范宣獻夫人”。2007年起,鄒城市每年春季舉辦中華母親文化節以紀念孟母。
孟軻(前372—前289),字子輿、子車,戰國時期鄒人,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代表人物,被後人稱為“亞聖”,與孔子並稱“孔孟”。孟子繼承並發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倡導“性善說”並創立了心性學說,主張施行仁政王道。後人將其言行記錄成《孟子》一書。鄒城南關建有孟廟祀之,出生地鳧村建有孟子故宅和“孟子故里”坊。每年四月初二在孟廟和鳧村舉行紀念孟母、孟子大典。
林放(生卒年不詳),字子立(一作子丘),春秋末期魯國人,孔子弟子七十二賢之一,以“問禮”著名。唐玄宗詔將其畫像從祀孔廟,並追封為“清河伯”;宋真宗加封林放為“長山侯”;清代雍正年間稱“先賢林子”。小雪街道林家村西北側有林放墓
張鵬翮(1649—1725),四川遂寧人,清康熙進士,歷任禮部郎中、兗州知府、蘇州知府、江南學政、浙江巡撫河道總督兩江總督刑部尚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文華殿大學士等職,長於治河。諡文端。葬於小雪街道魯賢村西北蓼河南岸。
桂馥(1736—1805),清代篆刻家、文字訓詁學家、文學家。字冬卉,號未谷,又號老菭,別署瀆井復民,山東曲阜人。乾隆進士,官雲南永平縣知縣。好考訂文學源流,為清代治《說文》四家之一。篆刻宗秦漢璽印,刀法挺拔。善隸書。著有《繆篆分韻》《續三十五舉》《說文義證》《晚學集》《未谷詩集》等。葬於小雪街道姜家村西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