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詞語
詞目
仁政
拼音
rén zhèng
基本解釋
(1) [policy of benevolence]∶寬厚待民,施以恩惠,有利爭取民心的政治方略
(2) [benevolent government]∶仁慈的統治措施
出處與詳解
1、儒家的政治主張。認為統治者寬厚待民,施以恩惠,有利爭取民心。 孔子 在對“仁”的解釋中,已有關於“仁政”的思想。 孟子 發揮 孔子 學說,明確提出“仁政”的主張。
①《孟子·
梁惠王上》:“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
暇日,修其
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 秦 楚 之
堅甲利兵矣。”
②《孟子·公孫丑上》:“當今之時,
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如解
倒懸也。”
③
北魏 酈道元 《
水經注·鮑丘水》:“ 魏 人置 豹 祀之義,乃
遐慕仁政,追述成功。”
④清 唐甄 《潛書·柅政》:“雖有仁政,百姓耳聞之而未嘗身受之。”
⑤
魯迅 《佚文集·
隨感錄》:“一種是絮絮叨叨敘述些過去的榮華,皇帝百官如何安富尊貴,小民如何不識不知;末後便痛斥那些征服者不行仁政。”
2、用作稱頌地方官吏施政的套語。①唐
杜牧 《寄牛相公》詩:“六年仁政謳歌去,柳遠春堤處處聞。”
②《西湖佳話·六橋才跡》:“水旱饑荒安得無?全虧仁政早先圖。”
3、指仁慈的政治措施。①清
林則徐 《擬諭英吉利國王檄》:“貴國王誠能於此等處,拔盡根株,盡鋤其地,改種五穀,有敢再圖種造鴉片者,重治其罪,此真興利除害之大仁政。”
②
毛澤東 《論人民民主專政》:“我們對於反動派和反動階級的反動行為,決不施仁政。”
政治主張
基本含義
“仁政”學說是對孔子“仁學”思想的繼承和發展。孔子的“仁”是一種含義極廣的倫理道德觀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愛人”。孟子從孔子的“仁學”思想出發,把它擴充發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的施政綱領,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也是對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愛心。
孟子的"仁政"在政治上提倡“
以民為本”,孟子認為,對一個國家來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他還說:國君有過錯,臣民可以規勸,規勸多次不聽,就可以推翻他。孟子反對兼併戰爭,他認為戰爭太殘酷,主張以“仁政”統一天下。在經濟上,孟子主張“民有恆產”,讓農民有一定的土地使用權,要減輕賦稅。孟子“仁政”學說的理論基礎是“
性善論”。孟子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
他認為善性是人類所獨有的一種本性,也是區別人和動物的一個根本標誌。他還強調要重視對人的教育,強調客觀環境對人的影響。
孟子認為人只有在逆境中奮鬥,才能激發出強烈的進取精神。人只有在猶患中才能生存,貪圖安樂就必然會導致滅亡。孟子非常重視人格修養,他認為人生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正義”。為了“正義”可以捨去生命,即他說的“捨生取義”。
孟子的思想影響深遠,他的“民本思想”成為後來改革者、革命者的理論依據。
他的人格標準,激勵著歷代仁人志士不畏權貴,為真理和正義而勇敢抗爭。
仁政的基礎
仁政的基礎是"制民之產",讓老百姓有生活上的基本保障,這是政治穩定的基石。孟子強調保護小農經濟,以此來維持和改善老百姓的生計,從而奠定政權穩定的基礎。其具體措施包括"正
經界"即實行"
井田制"-"薄稅斂"減輕人民負擔等政策,以及"不違農時""深耕易耨"等遵循生產規律的主張。戰國時期井田制已遭到徹底破壞,很多農民失去土地,孟子迫切地希望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他把土地問題看作是仁政的首要問題,"夫仁政,必自經界始"經界就是地塊之間的邊界,即土地。其次,孟子繼承了孔子節用愛人的思想,主張輕徭薄賦,徵發徭役要不違農時。不違農時與薄稅斂是
封建農業經濟的基本要求,是仁政的重要內容。孟子多次談到不違農時的重要性,"違農時,轂不可食矣。"他要求"薄稅斂",怒斥奢侈揮霍不顧人民死活的統治者是率獸之輩:"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殍,此率獸而食人者也。"針對當時刑罰嚴苛的局面,孟子還提出省刑罰的主張。特彆強調,他還反對株連,提出"罪人不孥",這一主張貫徹了儒家的仁愛思想,這種進步思想對中國歷史和民族文化性格的形成具有重大影響喔!!而仁政的核心是政治方面的重民!---孟子有古代民本思想提出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思想。他反對暴政,稱歷史上的暴君為獨夫民賊,贊成"湯放桀""武王代紂"的正義行動,"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肯定人民有推翻暴君的權力,肯定解民於倒懸的
正義戰爭,但他反對給人民帶來無窮災難的戰爭,指斥"春秋無義戰",對於戰國時期的統治者不顧人民的死活,頻繁地發動戰爭,他痛恨至極的怒罵:"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此所謂帥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於死。"孟子在當時激烈的社會政治經濟環境當中,看到了民心的向背對於國家政權的安穩的決定性意義,所以他特彆強調"得其民斯得天下"這一對統治者來說至關重要的經驗教訓。民心代表天意。孟子承襲孔子的天命觀又加進了"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以民心而察天意。在哲學上他提出了"萬物皆有備於我"的著名觀點和
盡心知性知天的天人合一模式,也開創了中國哲學史上心性哲學的源流。。。
孟子將倫理秩序視作政治的理想狀態和追求目標。鮮明體現了倫理政治化和政治倫理化的特點。孟子非常重視老百姓的生活並以此為準衡量統治的優劣,他認為減輕人民負擔,按自然規律辦事,人民才能夠豐衣足食。只有達到這個水平,才可以說是仁政。
性善論
"仁政"是由孟子首先提出來的。從縱的方面來說,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對孔子"
為政以德"思想的繼承與發展;從橫的方面來說,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從他的人性理論發展而來,人都有不忍人之心,實行於政治方面,就是不忍人之政,即仁政,有時也稱"
王道""王政"等。
人性向善
孟子認為人性向善,孟子曾說:“所以謂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
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每個人也有不忍人之心,若看見小孩將要掉入井中,並不因為交情、聲譽等利害關係而救人,而是因為內心“善”的本質自然流露而救人。孟子認為“善”的本質分為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是為“
四端”。“端”是起點的意思,孟子認為只要努力地把四端擴充,即道德實踐,就可成就德性。然而,既然“善”早已存在心中,還有人行惡,孟子認為人之所以不善,是因為受到私慾所蒙蔽,孟子認為人應該放棄私利,保存仁義。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孟子"仁政"學說的理論基礎是"性善"論。任何政治思想的基礎是它對人性的理解和界定,不同的人性觀必然導致不同的政治觀點和政策主張。孟子的性善論為仁政的實現提供了理論依據。
孔子的仁主要是倫理學範疇,孟子發展了孔子的仁的思想,進一步提出了"仁是怎么來的"這一具有哲學意義的命題。孟子主張人先天性善,"人皆可以為堯舜",要求努力培養人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即"養浩然之氣"。孟子認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人天生都有"惻隱之心""善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是為"四端",此"四端","非由外鑠我也,我固之有也",而它們正是仁-義-理-智"四德"的基礎。這就是孟子的"性善"論。
修養理論
與人性理論相聯繫,孟子提出了獨特的內向修養理論。既然人人都有善良的天性,那么就沒有必要向外用功,只要守住本心,就能成為有道德的人!但為什麼現實社會中又有那么多的不道德的事呢?孟子認為現實的不道德並非原本沒有道德,而是人自己丟掉了善良的本心。因此他認為學習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找回人們放棄或失掉的"本心"。。。正因為有了這一基礎,上至君王下至庶民才有"仁"的可能性,仁政也才可能真正實施。
惻隱之心
對統治者來說,正因為人人皆有"惻隱之心",只要他們把自己的惻隱之心擴而充之推行到實際的統治中,與人民同其憂樂,辦每一件事情,都想著人民的疾苦,統治也變得舉重若輕了。統治者若真能行仁政,將無敵於天下,所以說?"親親而仁民","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萬物",他認為為政須行仁政,否則就只能自取滅亡。正是由於人性善良,特別是那些統治者的善性,仁政的實現才有了一定的可能性。
關於孟子
孟子是戰國中期的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的孫子
子思的再傳弟子。他對孔子推崇備至,認為“孔子聖之時者也,孔子之謂集大成。”(《孟子·萬章下》)“自有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孟子·公孫丑上》)他以孔子的繼承人自任,自以為“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從堯舜到商湯,從商湯到周文王,都是經過五百年,從周文王到孔子有五百多年,到他那時又有一百多年,因此“以其數則過矣,以其時考之則可矣”(《孟子·
公孫丑下》)。他自居於從堯舜至孔子以來的“聖人”傳統的。這就是儒家所謂“道統”的先聲。孟子鼓吹效法先王和主張實行“仁政”、“王道”,就是要繼承這個“聖人之世”的傳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