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息日會

安息日會

安息日會是基督教的一個福音教派,源自19世紀中期美國的米勒派運動,該組織成立於1863年,以遵守聖經於創世紀中上帝所設立的每一周的第七天為安息日(Sabbath,即星期六,創2:1-3)為安息日和宣揚基督再臨為人所知,但被多個主日教會視為異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息日會
  • 外文名:Seventh-day Adventist
  • 源自:19世紀中期
  • 取自福音派
簡史,安息日介紹,禮拜由來,《聖經》預言,不法的隱意,反擊知識派,第二世紀事變,神學爭議,

簡史

基督復臨安息日會建立前,一班基督教的信徒感到聖經的末世先兆出現。1755年裡斯本(Lisbon)地震,正應驗了啟6:12,13;於1780年5月19日黑日(Dark Day)正應驗了馬可福音13:24;於1833年11月13日眾星墜落,正應驗了馬可福音13:25及啟6:13節。因此在當時1816年,美國一位浸信會傳道人威廉·米勒(William Miller, 1782年-1849年)、海姆士(Joshua V. Himes,1805年-1895年)及一班基督教信徒便開始對復臨道理產生興趣。他們常研究《聖經·但以理書》八章十四節:“他對我說,到二千三日,聖所就必潔淨”,認為此《聖經》預言快要應驗。1831年,米勒開始遊行布道,預言耶穌復臨的日期,人應當悔改。當中預言1844年春天基督復臨,但最後遭到失望,因此一班的基督徒便查考為何基督沒有復臨,經過一番查考,他們發現這正好應驗了十童女比喻(太25:1-13)說明新郎將會廷遲,因此他們再查考,便得出基督復臨於1844年秋天。當到了1844年秋天,基督仍然沒有復臨,仍成了基督教界的一個大失望。因此其中一班當時的基督徒,便離開基督教。這個時侯愛德生(Hiram Edson)覺悟了聖所就必潔淨是指天上的聖所,就像以色列人中的大祭師進入至聖所一樣,所以預言是正確的。
1846年,一位退休船長貝約瑟(Joseph Bates)根據聖經中創2:1-3及出20:8,十誡中第四條誡命,便講論該守安息日,稱遵守天主教所設立的星期日(Sunday)的就是拜那獸,是有“獸的印記”的人。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相信他們是遵守上帝誡命的“余民教會”。直到1863年,這群守安息日的安息日會信徒在美國密西根州巴特爾克里克(Battle Creek)成立基督復臨安息日會。安息日會總部在1903年遷至首都華盛頓,1989年遷到馬里蘭州

安息日介紹

安息日是哪一天
至於古巴比倫流行“七曜”記日法,把一周七天順序加上日、月、火、水、木、金、土七個星球的名稱,稱為星期。所謂星期就是星的日期,也稱曜日,這種記日法在公元前一世紀古羅馬日曆已有之,僅供占星用。到公元四世紀時,由羅馬皇帝正式公布使用,才成定製。
羅馬所公布的“七日一周制”與基督教傳統的“七日一周制”在每周的休息禮拜日上有所不同。基督教在第七日(安息日)禮拜,而羅馬則改在第一日(太陽日)休息禮拜。如此演變是有其歷史背景的。公元306-337年羅馬在位皇帝,將基督教奉為羅馬國教(原羅馬國教為太陽教)。他扶植基督教,使之成為國家機器的一部分。教會的禮儀、宗教活動、人事、經濟都必須聽命於皇帝。所以,君士坦丁皇帝頒令將基督教傳統的第七日(安息日)的禮拜活動移到第一日(太陽日()舉行,並於公元321年3月7日始成定製,也是為了適應其帝國統治的需要。
隨著羅馬基督教的擴展和影響,世界上許多地方使用羅馬的“七日一周制”達千餘年之久,直到十九世紀中葉,美國著名宗教家愛倫·懷特,又重新提倡使用基督教傳統的“七日一周制”,她主張恢復第七日休息禮拜。近一百五十年以來,該主張逐漸被越來越多的基督教徒所接受並實行。

禮拜由來

《聖經》預言

但以理先知曾經預言將有一個邪惡的勢力興起與上帝為敵。《聖經》但以理書7:25說:“他必向至高者說誇大的話,必折磨至高者的聖民,必想改變節期和律法。聖民必交付他手一載、二載、半載。”
註:“載”等於“年”,“一載、二載、半載"=三年半,《聖經》中有一日如一年的計算法則,《聖經》中還有一月三十日的計算,換算之後正好是天主教法王權的年數。
使徒保羅也曾有類似的預言。《聖經》帖撒羅尼迦後書2:3、4、7:“因為那日子以前,必有離道反教的事,並有那大罪人,就是沉淪之子,顯露出來。他是抵擋主,高抬自己,超過一切稱為神的和一切受人敬拜的,甚至坐在上帝的殿里自稱是上帝。”“因為那不法的隱意已經發動”。

不法的隱意

遠在基督的時代,在埃及的亞歷山大城,埃及人、希臘人及猶太人都有很大的勢力。他們的哲學思想和宗教互相影響,結果,就產生了一種多數人都能接受的神學派別“諾斯底派”(又稱知識派)。他們約有三十個分支。後來,其中一些派別接受了基督教信仰,即知識派基督教。《聖經》啟示錄2:6所說的尼哥拉黨,就是知識派的一支,主張基督徒可以隨意行不道德的事(見本詞條最後的附摘)。

反擊知識派

在公元七十年耶路撒冷被毀後,基督的門徒和他們的接班人以小亞細亞的安提阿為基督教的中心,他們曾對埃及亞歷山大的知識派基督教發出嚴厲的批判,以至當時基督教不敢再提“知識”這個詞。“因為世上有許多迷惑人的出來,他們不認耶穌基督是成了肉身來的,這就是那迷惑人、敵基督的。……凡越過基督的教訓不常守著的,就沒有上帝……若有人……不是傳這教訓,……不要問他的安。因為問他安的,就在他的惡行上有份”(《聖經》約翰貳書7-11)。

第二世紀事變

到公元132年,猶太人巴爾·柯巴自稱是基督,帶領猶太人武裝反抗羅馬帝國的統治,於公元135年猶太起義被鎮壓,羅馬皇帝哈得良(Adriano)下達命令:“禁止猶太人進入耶路撒冷,甚至不許他們站在遠處眺望他們列祖之地。”(Eusebius《Ecclesiastical History》book 4,chap.6)
猶太人被迫流亡到世界各地。“巴勒斯坦荒廢了。耶路撒冷改名為開普吞林那(Aelia Capitolina),成為外邦人的城邑。城中充滿異教拜偶像之風。割禮、守安息日及講解律法等事,都被禁止了。”(Robert Rainy《The Ancient Catholic Church》P.19,New York:Scribners,1902)城中的教會由外邦人組成,因為只有外邦人才能進城禮拜。從此基督教發生了大變化。猶太教只信《聖經》舊約,不信《聖經》新約,也不信耶穌是基督。基督徒都儘量與猶太人劃清界線,並盡力設法遠離猶太人的儀禮。反猶太人情緒高漲。所以這時在基督教中有種說法:“誰愛護猶太人……誰就不應列在基督徒和傳道人的行列。”(Syriac document《The Teaching of the Apostles》Articlel 5)
從此以後,這種反猶太人情緒與日俱增。君士坦丁皇帝曾說:“但願我們從今以後不要有一件事與那可憎的猶太人相同。”(uscbius《Life of Constantine》book 3,chap.18)他頒布法律說:“一個基督徒不應該為猶太人服役。”(同上book 4,chap.27)在奧爾良(Orleans)第三次議會上通過一條法律:“基督徒不可與猶太人結婚,甚至不可與他們同餐。”(Third Synod of Orlcans,Canon 13)公元365年,老底嘉議會通過一條文:“基督徒不應猶太化,也不應在星期六(即安息日)停工。如果被發現有猶太化的情形,就要驅逐出教,與基督無份。”(Council of Laodicea,Canon 29)
星期日在迫害猶太人的運動中不斷被高舉
公元130年以前,找不到基督徒守星期日的記錄。公元135年猶太起義失敗後,非猶太血統的教會領袖,乘亂奪取猶太籍領袖的領導權,埃及亞歷山大城的知識派基督教學校的大批畢業生被派遣到各地教會,知識派勢力大大地擴張,掌握了各教會的領導權。
公元140-150年間,亞歷山大城出籠了一部偽造的《巴拿巴書》。該書強調,上帝用六天創造天、地,是指耶和華用六千年的工夫造完萬物;上帝在第七日休息的意思是當他兒子復臨時,要審判不敬虔的人……然後,他要在第七日實在地休息,但第八日開始,那就是另一世界的開始,因此我們也當守第八日為喜樂的日子,這一日也是耶穌的復活日(The Epistle of Barnabas,chap.15)。《巴拿巴書》將安息日用在天國,又高舉第八日(即七日的第一日,星期日)。
游斯丁曾是亞力斯多德派(Aristotle)的教師,後又成為皮他哥拉派的成員,末後又變成柏拉圖主義者,有一天他聽基督徒傳道,便接受了基督教信仰的一部分,並開始向人傳講。他是第一個記載星期日禮拜和舉行聖餐禮的人,他顛倒是非,反對守安息日。他說:“……如果亞伯拉罕以前的人不需要受割禮或安息日及節期;在摩西之前的人不需要獻祭,那我們現今也不需要那些事了。”(Justin Martyr《Dialogue With Trypho》chap.23)
猶斯丁提倡守星期日,他說:“第八日如何成為神秘重要,而上帝藉諸多儀式宣布的第七日反得不到它,此種的經過我們是能指明的。……上帝吩咐嬰兒出生後第八天行割禮,就是藉主耶穌在七日的第一日從死里復活,割除我們的罪。這七日的第一日是在第七日安息日之後,是其餘諸日之首,所以稱為第八日,同時仍可稱第一日。”(同上chap.41)他還說:“在所謂的星期日上,一切居住城裡或鄉下的人都聚集在一處,有人宣讀使徒們的言行錄或諸先知的著作……然後我們都一齊禱告,之後,便把餅和酒拿出來,並在同樣態度中由會長奉獻禱告。”(Justin Martyr《First Apology》chap.67)且猶斯丁為了高舉星期日,歪曲《聖經》記載。《聖經》記著說,第一個守安息日的是亞當和夏娃,第一個獻祭的也是他們。
埃及亞歷山的大問答學校(Catechetical School)的著名知識派基督教教授克雷芒(Clemens,150-215)教導人說:“教會已能滿足他們智力上的每一渴望了。基督教的神學就是真知識派主義,完全的基督教就是真正的知識派。”(Charles Bigg《The Origins of Christianity》P.411)關於敬拜的日子,克雷芒用隱喻解經法,說明第八日是真正的第七日。他說:“第四誡中指明世界是上帝創造的,他又賜人第七日為休息日,這原是為人生命上的困難、疾病而設的。……因此第七日被稱為休息日,休養疾病,預備進入那根本的日子,也就是我們的真正休息日。按真理說,這日才是創造光明,萬物也是由之而出現及產生的。……這第八日也可以被推算為第七日,我們把第七日當作第六日……因為,皮他哥拉派認‘6’為完全的數。”(Clement《Miscellanics》book 6,chap.16)
韓納克教授說:“天主教開始時曾和知識派鬥爭,在付出重大代價後,取得了勝利,但表面上失敗的知識派,比勝利的天主教更占上風。因為知識派的精神藏頭去尾後鑽進了天主教。”(Adolph Harnack《What Is Christianity?》P. 222,223)天主教拜偶像(拜耶穌和馬利亞的像,也拜使徒們的像,還拜十字架和信徒遺物等)、拜太陽、守太陽日(七日的第一日)、反對猶太教、反對守安息日、提倡靈魂不滅、創立“煉獄”與“永刑”的學說、提倡禁慾、苦修,這些都是知識派發明的傑作。
早期天主教守安息日與星期日兩天,隨著羅馬皇帝迫害猶太人的不斷加深,安息日逐漸被貶低,星期日不斷占上風,但安息日還可遵守。自從古巴比倫時代起,外邦神祇中最知名的就是太陽神羅馬時代,人們在星期天拜太陽,那些主張妥協的宗教領袖們看出,如果把星期六的安息日改到星期日,有以下好處:
1.使自己與羅馬人憎恨的猶太人劃清界線;
2.在異教徒守慣了的日子,與基督徒一同禮拜是再便當不過的了。
果然,成千上萬的異教徒蜂擁入教。開始時是溫和漸進的,那些忠誠謹守的基督徒去問教會領袖時,他們的回答是:星期日禮拜是為了紀念我主耶穌的復活。
羅馬皇帝君士坦丁改信基督教後,教會領袖建議他頒布守星期日的法令,這樣能使多神教、基督教與羅馬帝國政權達到空前的大團結。公元321年3月7日,君士坦丁皇帝頒布了有史以來的第一個星期日法令:全國一切官長、城市居民和一切工場、商店必須在可敬的太陽日(星期日)停工休息,惟有農民在這一天仍可自由、合法地勞動,因在另一日撒種或種葡萄,往往感到不便。這個法令高舉了星期日,但沒有廢除安息日。
六、星期日被冠以“主日”
克雷芒是亞歷山大城問答學校的著名教授,他用“似是而非”的學問,盡力鼓吹第八日的重要性。他是第一個稱七日的第一日為“主日”的人。論據來源於柏拉圖。他說柏拉圖預言到“主日”說:“當他們每個人在牧場上度過七天之後,在第八日便出發,並且在第四日到達了。”(同上book 5,chap.14)
克雷芒用皮他哥拉派哲學理論,使安息日變成第六日,第八日變成第七日,第八日就是星期日。他又稱星期日為“主日”。
遼寧出版社出版的《聖經百科辭典》1232頁對“主日”作如下解釋:“主日”(Lord's Day) ,主的日子。《聖經》新約記載,基督耶穌猶大出賣後,在星期五(即安息日之前一天)被釘在十字架上;第三日即星期日(安息日之後的第一天)清晨又從死里復活。後來,基督教會把星期日定為“主日”,即“主的日子”(主的復活的日子)。因此,基督教會又稱星期日為“禮拜日”或“主日”。
紅旗出版社的《基督教千問》203頁登有如下問答:
問:“主日”是怎么來的?
答:“主日”(Lord's Day)意思是“主的日子”,據《福音書》記載,耶穌在猶太教安息日前的一天受難,第三天(安息日後第一天)復活。為了紀念耶穌復活,早期基督教把這一天定為“主日”,並逐漸取代了安息日。所以猶太教徒守“安息日”(即今星期六)而基督教徒則守“主日”(即星期日)。不過,基督教新教中的基督復臨安息日派仍然守“安息日”。由於“主日”繼承了“安息日”不準做工的傳統,所以天主教又稱“主日”為“罷工日”。
星期日“逐漸取代安息日”是歷史事實,由此看出撒但引誘人背棄上帝的慣用手法。在伊甸園他也是這樣引誘始祖一步一步進入他的網羅的。然而,背道的教會雖可讓所謂的“主日”“逐漸取代安息日”,卻永遠無法消滅安息日,因為,全能的上帝要伸出他的膀臂維護他律法的神聖。他在《聖經》中一再稱安息日是“我的安息日”“我的聖日”(見《聖經》出埃及記31:13,16;利未記19:3)。
羅馬天主教篡改上帝律法廢除安息日
神父們禁止平信徒私讀《聖經》,經年累月,一代又一代的人們對《聖經》毫無所知,上帝的安息日自然也被遺忘了。天主教會召開多次會議,每次都高舉星期日、貶低安息日。最後,那多神教的節日變成了公認的“主日”。由教皇西維斯特(Pope Sylvester,314-337)倡導,教會領袖們把《聖經》的安息日判為猶太人的古董;並對那些仍然順從第四誡,守安息日為聖的信徒加以“咒詛”。先把上帝全備誡命的中段扯出來,再把太陽日(瞻禮日)假貨塞進去補缺,從人民手中奪去《聖經》,又命令普世的人接受奉行,這個騙局真可稱為天下騙局的王牌。
公元364年,天主教會在老底嘉城召開宗教會議,制定了宗教法規,其中第29條:“基督徒不應效學猶太人,所以不該在星期六休息,而必須在這天工作。但基督徒應該特別尊重‘主日’。作為一個基督徒,如果可能,就不要在‘主日’工作。假如有人效學猶太人,他們就是自絕於基督耶穌。”
公元439年,蘇格拉底說:“幾乎全世界所有的教會都在每周的安息日舉行神聖的崇拜活動,但在亞歷山大城和羅馬城的基督徒,由於受了古代遺傳(就是拜太陽神的異教徒)的影響,已經停止守安息日了。”
羅馬帝國滅亡後,羅馬城主教的反對派阿里烏斯派被消滅後,羅馬主教於公元538年登上教皇寶座後掌握政、教大權,立刻召開奧爾良第三次會議。通過以下法令:“在星期日騎馬、乘車、修理房屋或妝飾儀容等都是不合法的,田裡的勞動應該禁止,以便人民可以到教堂禮拜,如果人做了其它勞動,他要受罰。”
公元589年在法國拿爾邦召開的宗教會議通過:“無論自主的、為奴的、戈特人、羅馬人、敘利亞人、希臘人或猶太人一律不許在‘主日’作任何工作,除非特別必要,也不準使牲畜勞動,如有人冒犯,自主的罰款六所利地(約360斤米),為奴的受鞭打一百下。”
公元600年左右,教皇貴格利高里一世對羅馬城的居民發布反安息日通告,摘錄於下:“上帝僕人貴格利高里致他所最愛的羅馬市民:近日發現有悖逆分子,在你們中間散布與神聖信仰相反的異端,甚至禁止人在安息日作工,他們是敵基督的傳教士。因敵基督者來到時,他必會吩咐人在安息日不作工,像在‘主日’一樣。……”(《尼西亞時代教父遺著》,卷13冊第一信函336頁)
到第八世紀,在教皇統轄的範圍內,都接受了亞歷山大派的知識派神學,不再守安息日。但東正教仍守安息日。
公元1054年東正教為了堅守安息日,導致和天主教的大分裂。馬思威博士說:“主後1054年不僅在基督教歷史上,也在安息日的遵守上是一個分界點。那一年東正教的基督徒與天主教的基督徒互相將對方逐出教會。……導致1054年分裂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羅馬天主教會反對安息日。君士坦丁堡(東羅馬首都)的教父色路拉里烏斯(Michael Cerularius)及他的助手們,於1053及1054年堅持說,羅馬天主教應該廢棄他們令人沮喪的星期六禁食。他們說,天主教對安息日的處理方式毫無聖經根據,嚴重破壞了安息日要成為喜樂日子的原意。教皇利歐九世拒絕這改變的要求。他反而堅持說,因為他是彼得的繼承者,他的話就是一切忠心基督徒要遵守的律法。教皇利歐大發雷霆,就吩咐他的代表,教廷使節紅衣主教亨伯特遞交給君士坦丁堡的教父一封官方檔案,斥責他‘東正教’的基督徒,處在‘魔鬼及其使者’同樣的地位。”當時東正教會“是將安息日與星期日一起遵守的,有經常的崇拜聚會。”──(《但以理書的信息》7-31,7-32頁)
天主教承認立星期日廢安息日是他們幹的
計南氏著《教理問答》第174頁記載:
“問:你有任何別的方法證明教會(天主教)有權制定誡命的節期嗎?”
“答:天主教若沒有這種權柄,就不能規定現今改正教所贊成的日期──就是以七日的頭一日代替安息日,並且此種更改,《聖經》中並沒有準許。”
紅衣主教吉本氏(Gibbons)宣稱:“天主教會憑他的神聖使命,把那日子從土曜日(星期六)改到日曜日(星期日)了。”吉本氏著《先祖之信》第111頁說:“你可以把《聖經》從《創世紀》讀到《啟示錄》,你一定找不到一行字,命令人將星期日定為聖日。《聖經》強調將星期六守為聖日禮拜,這日子我們從來不守為聖日。”
天主教信徒使用的《教理詳解》(The Convert's Catechism of Catholic Doctrine)第三版第五十頁說:“問:安息日是哪一天?”“答:星期六是安息日。”“問:為什麼我們在星期日禮拜而不在安息日呢?”“答:我們在星期日禮拜而不在星期六,是因天主教會曾在(公元364年)老底嘉大議會上,把守聖之功從安息日轉換到星期日上。”
恩來特神父1893年言論摘抄:“在地上只有一個教會有權(或自稱有權)訂立那約束良心、在上帝面前應當遵守、並且如果違背即受地獄火刑的律法,如星期日的制度。其它的教會有什麼權利遵守此日呢?你說是憑著第四條誡命‘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然而星期日並不是安息日。無論哪個小學生都知道星期日是每周的第一日。我曾多次懸賞一千元要找一個人,能夠單用《聖經》證明星期日是我們當守的日子,但從來沒有人來取這筆款子。將安息日由星期六換到星期日的人,是聖天主教會。今日,整個文明世界所服從的是哪一個教會呢?《聖經》說:‘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但天主教會說:‘不!要守每周的第一日!’於是全世界都低頭,敬從天主教會的命令。”──(美國米蘇里州坎撒司市救恩大學C.S.S.R.恩來特神父所著《安息日歷史》第802頁)
在天主教教令集(decretal)中有一句驚人的話:“教皇有權可以更改節期、可以取消律法、可以廢除一切、甚至基督的訓言。”(見《Decretal,de TRANLATIC Episcop》)
安息日永存
雖然歷任教皇都用殘酷的逼迫手段,制裁守安息日的信徒,但在各世代,都有忠於上帝、謹守聖安息日的信徒。
瓦典西(Wajdenses)教派為了堅守《聖經》真理,逃到阿爾卑斯山高山之上。他們雖然遭受殘酷的追殺,仍堅守上帝的真理,並傳播真理,毫不動搖,達千年之久。
十九世紀基督復臨安息日會成立後,安息日的真理被愈來愈多的信徒所接受,改守安息日。應驗了以賽亞書58:12-14的預言:“那些出於你的人,必修造久已荒廢之處。……你必稱為補破口的……。你若在安息日掉轉你的腳步,在我聖日不以操作為喜樂,稱安息日為可喜樂的,稱耶和華的聖日為可尊重的,而且尊敬這日,不辦自己的私事,不隨自己的私意,不說自己的私話,你就以耶和華為樂。耶和華要使你乘駕地的高處,又以你祖雅各的產業養育你。這是耶和華親口說的。”預言中的“破口”指上帝的律法被人篡改,安息日被廢除,出現了破口。“雅各的產業”見《聖經》啟示錄21:12所說聖城新耶路撒冷的十二個城門上寫著以色列十二支派的名字。《聖經》以賽亞書56:6,7:“還有那些與耶和華聯合的外邦人,要侍奉他,要愛耶和華的名,要作他的僕人,就是凡守安息日不乾犯,又持守他約的人,我必領他們到我的聖山,使他們在禱告我的殿中喜樂。” 《聖經》以賽亞書66:22,23:“耶和華說:‘我所要造的新天新地,怎樣在我面前長存,你們的後裔和你們的名字也必照樣長存。每逢月朔、安息日,凡有血氣的,必來在我面前下拜。這是耶和華說的。’”
《聖經》新約時代信徒必須守上帝的十條誡命
耶穌說:“莫想我來要廢掉律法和先知;我來不是要廢掉,乃是要成全。我實在告訴你們,就是到天地都廢去了,律法的一點一畫也不能廢去,都要成全。”(《聖經》馬太福音5:17-18)“凡稱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進天國;惟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聖經》馬太福音7:21)“你若要進入永生,就當遵守誡命。”(《聖經》馬太福音19:17)“你們應當祈求,叫你們逃走的時候,不遇見冬天或是安息日”(《聖經》馬太福音24:20),說明主降臨和世界的末了(見太24:3),仍應守安息日,若基督已廢除安息日,他就不需要說這句話了。保羅說:“受割禮算不得什麼,不受割禮也算不得什麼,只要守上帝的誡命就是了。”(《聖經》哥林多前書7:19)“這樣,我們因信廢了律法嗎?斷乎不是!更是堅固律法。”(《聖經》羅馬書3:31)“這樣看來,必另(原文沒有‘另’字)有一(原文沒有‘一’字)安息日的安息,為上帝的子民存留(原文為‘遺留’)。”《聖經》希伯來書4:9這節經文的原意是:“這樣看來,必有安息日的遵守,為上帝的子民遺留。”保羅給我們作了認真守安息日的榜樣。“每逢安息日,保羅在會堂里辯論,勸化猶太人和希利尼人。”(《聖經》使徒行傳18:4,《聖經》師徒行傳13:14、42、44;17:2)雅各說:“你們既然要按使人自由的律法受審判,就該照這律法說話行事。”“因為凡遵守全律法的,只在一條上跌倒,他就是犯了眾條。”(《聖經》雅各書2:12,10)約翰說:“我們若遵守他的誡命,就曉得是認識他。人若說‘我認識他’,卻不遵守他的誡命,便是說謊話的,真理也不在他心裡了。”(《聖經》約翰壹書2:3,4)“違背律法就是罪。”(《聖經》約翰壹書3:4)“我們遵守上帝的誡命,這就是愛他了,並且他的誡命不是難守的。”(《聖經》約翰壹書5:3)“聖徒的忍耐就在此,他們是守上帝誡命和耶穌真道的。”(《聖經》啟示錄14:12)“惟有膽怯的、不信的、可憎的、殺人的、淫亂的、行邪術的、拜偶像的和一切說謊話的,他們的份就在燒著硫磺的火湖里,這是第二次的死。”(《聖經》啟示錄21:8)這些罪都是包括在十條誡命中的,說明守上帝的律法是多么重要。
《聖經》中的真知識
“我的民因無知識而滅亡。你棄掉知識,我也必棄掉你,使你不再給我作祭司。你既忘了你上帝的律法,我也必忘記你的兒女。”(《聖經》何西阿書4:6)“我所禱告的,就是要你們的愛心在知識和各樣見識上多而又多,使你們能分別是非,作誠實無過的人,直到基督的日子。”(《聖經》腓利比書1:9,10)違背律法就是罪,誠實無過的人必是守全律法的人。“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有了德行,又要加上知識。”(《聖經》彼得後書1:5)“你若在安息日掉轉你的腳步,而且尊重這日......

神學爭議

基督復臨安息日會的教義引起基督教神學極大的爭議。在大陸基督教界,傳統基督教會(包括三自教會家庭教會)均認定安息日會為異端。尤其是歸正神學教會,從《聖經》論、教會論、基督論救恩論、安息論五個方面對安息日會的批判觀點如下:
“(安息日會)到底他們錯在哪裡?難道守安息日(禮拜六)就是異端邪說、十惡不赦了嗎?”
一、《聖經》論
歸正神學批判:“安息日信徒”相信安息日會的創始人懷特夫人(Ellen G.White)的作品與《聖經》有同等的權威性。在他們的《事工雜誌》(1981年10月版)中寫到:“我們相信《聖經》與懷特夫人的作品同是神所默示的,並有同等的價值。聖靈如何嚴謹細膩的啟示了《聖經》,也照樣啟示了懷特夫人。” 他們如今仍然持守此立場,從未撤回。
歸正神學認為懷特夫人完全沒有這種資格。他們引用經文“啟示錄22:18 我向一切聽見這書上預言的作見證,若有人在這預言上加添什麽,神必將寫在這書上的災禍加在他身上;19 這書上的預言,若有人刪去什麽,神必從這書上所寫的生命樹聖城刪去他的分。”
二、教會論
歸正神學批判:安息日會自稱相信“安息日會”是普天下唯一、真正的神的余民;其它信徒的禱告都是“神所憎惡的”。懷特夫人寫到:“撒旦已經完全占領了今天的教會。”(“屬靈恩賜”189-190頁)
歸正神學教派認為安息日會才是撒旦的使者。他們引用經文“啟示錄 3:9 那撒但一會的,自稱是猶太人,其實不是猶太人,乃是說謊話的,我要使他們來,在你腳前下拜,也使他們知道我是已經愛你了。 ”
三、基督論
歸正神學教派批判早期的安息日會否定“三位一體”,如今雖然他們更正了,但仍存留餘毒。懷特夫人在“先聖與先知”761頁,寫到:“他(耶穌)向他們顯明自己為‘耶和華的使者’,‘萬軍之耶和華的元帥’,‘天使長米迦勒’。”
歸正神學教派否認耶穌是天使的身份。他們引用經文“來1:5 所有的天使,神從來對那一個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又指著那一個說:我要作他的父,他要作我的子?”
四、救恩
歸正神學教派批判安息日會實質是“靠行為稱義”。你若在安息日會中接受基督作“救主”,那么你先前的罪就得赦免了;此後,你必須努力以自己的善行去贏得救恩。懷特夫人在“基督復臨與安息宣告”(1897年10月26日版)中寫到:“亞當的後代得救的條件如今已顯明了。很清楚,得著永生的條件是遵行神的誡命。”
歸正神學教派認為是“因信稱義”。他們引用經文“弗2:8 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9 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 ”
五、安息日
歸正神學教派批判安息日會對於“守安息日”誡命的誤讀。當然,第四條誡命(守安息日)是他們強調的重點,因為懷特夫人在異象中看見大光照在其上。如今救恩全在乎你所持守的日子了。
歸正神學教派認為守安息日只是後事的影兒,安息日不能高過主耶穌基督,守安息日也不能帶來真正的救贖。他們引用經文“西2:16 所以,不拘在飲食上,或節期、月朔、安息日都不可讓人論斷你們。17 這些原是後事的影兒;那形體卻是基督。18 不可讓人因著故意謙虛和敬拜天使,就奪去你們的獎賞。這等人拘泥在所見過的(有古卷:這等人窺察所沒有見過的),隨著自己的欲心,無故的自高自大。 ”
除了從教義的五大方面進行總論,歸正神學教派對於舊約、新約的觀點如下表:
舊約
新約
人在律法之下(羅六14)
人在恩典之下(羅六14)
是寫在石版上(林後三3)
是寫在心版上(林後三3)
是憑著字句(參林後三6)
是憑著精意(精意或作聖靈,林後三6)
是屬死的職事(林後三7)
是屬靈(賜生命的職事,林後三8)
是有榮光(有譯本作以榮而成,林後三7)
是更有榮耀(林後三8)
是定罪的職事(林後三9)
是成義的職事(林後三9-10)
是廢掉的(林後三11)
是長存的(林後三11)
基於以上觀點,歸正神學教派認為安息日雖然也承認聖經,但卻錯引聖經,多種錯謬解經,導致安息日會的教義最終走向異端。其中,對安息日會的詳盡批判代表作,有丁良才的《論安息日與主日》一文。其結論如下:
守第七日的人在論這問題時,往往不是明提便是暗示人除了相信基督外,必須守第七日的安息日才能得救。這是個危險的道理。保羅寫加拉大書信,是特為駁斥這一類的異端。人得救(參2:9;1:17,19)是出於恩,因著信(弗2:8),不在乎遵行律法(羅3:28),不在乎守什麼禮儀(加5:2),也不在乎守什麼日子和節期 (加4:8,10)。恩典不能附有什麼條件(羅11:1,4:4;弗2:8-9)。保羅曾說人若在相信以外加什麼條件,就應當被咒詛(加1:8-9)。安息日所根據的基本理由當然是重要的。
人須有特別敬拜、服侍神的時候,不然,他的靈性和道德就要漸漸衰弱。人的身體也必須有休息的機會。不然,就不能達到最佳狀態。歐美的人經多次實驗。得知人或牲畜若七日歇息一日,比那些繼續作工沒有一天歇息的人或牲畜,更能得到美滿的效果,不但生產更多更佳,而且他們也更能保持健康。凡多用腦力的人也是這樣,因為人的腦七日歇一日,對人有最大的好處。這是人在肢體、腦力的休息方面所必需的,也是人在社交、道德、宗教的增進萬面所不可缺少的。
在這福音時代,對於實踐第四條誡命所根據的原則,第一日的主日比第七日的安息日更好。它不是律法,乃是權益。人若忽略這權益,專務平日的工作或世上的娛樂,不借祈禱、讀經敬拜神,甦醒自己的靈魂,必定在靈、魂與身體上受虧損。但要明白基督徒守主日,不是因為他們如奴僕受律法的挾制,乃是因為他們有愛主的心(林後5:14-15)。得著基督釋放的人,應當站立得穩,不要再被奴僕的扼所挾制(加5:1)。
雖是這樣,基督徒卻不可將自己的自由當作放縱情慾的機會(加5:13;羅14:16、13、21;林前十24、31)。基督徒既認主耶穌基督為主,也就應當尊重主日;在主日不作自己尋常的工作,或叫主擔憂的事,只行主所喜悅的事。基督徒應當效法詩篇的作者所說:“這是耶和華所定的日子,我們在其中要高興歡喜。”(詩118:24)基督徒在這一天,有機會多與主相交,多禱告,多讀聖經。在這一天,也有機會與別的信徒相交,聚會禮拜,彼此建立德行(來10:25)。在這一天,也可以為主作見證,傳揚福音,看望病人,作主各樣的聖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