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促進經濟持續健康較快發展的意見

2013年1月29日,安徽省人民政府以皖政〔2013〕5號印發《關於促進經濟持續健康較快發展的意見》。該《意見》分進一步加大企業幫扶力度、持續擴大有效投入、加快調整產業結構、大力促進市場消費、繼續擴大進出口、突出抓好招商引資、著力改善金融服務7部分30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促進經濟持續健康較快發展的意見
  • 印發機關:安徽省人民政府
  • 文號:皖政〔2013〕5號
  • 成文時期:2013年1月29日
基本信息,意見,

基本信息

2013年1月29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印發《關於促進經濟持續健康較快發展的意見》。

意見

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促進經濟持續健康較快發展的意見
皖政〔2013〕5號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意義重大。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依然複雜嚴峻,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很多,實現今年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面臨不少風險挑戰。
各級各部門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中央及全省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提高經濟成長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堅持穩中求進,努力解決制約經濟持續健康較快發展的突出問題,發揮好投資對經濟成長的關鍵作用,增強消費對經濟成長的基礎作用,加快推進經濟結構調整,著力最佳化發展環境,確保全面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為此,提出如下意見:
一、進一步加大企業幫扶力度
1.各地、各有關部門和領導幹部要按照中央和省委關於改進工作作風的要求,深入企業調查研究,千方百計幫助企業排憂解難。繼續採取“一企一策”辦法,對困難較多的骨幹企業實施幫扶。
2.各級財政支持企業發展的各類專項資金要儘快落實到企業。省財政預算安排的涉企專項資金,可直接明確到企業的,3月底前要完成下達或撥付;採取競爭性分配和申報評審方式安排的,4月底前下達完畢。
3.認真落實國家結構性減稅政策,繼續減輕企業負擔。
營業稅改徵增值稅後因新老稅制轉換稅負增加的企業,落實好過渡期財政扶持政策。2013年,對土地使用稅適用稅額標準不作上調,納稅人繳納土地使用稅確有困難的,按許可權報批後予以減免。行政事業性收費標準凡有上下限的,一律按下限收取。2
013年,暫緩徵收河道灘地臨時占用補償費、鐵路護路聯防費,由省市縣財政分擔。各項涉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收費在現行標準上降低10%,計量檢定收費降低20%,建築活動綜合技術服務費、交通建設工程實驗檢測費降低10%,人才中心攤位費、建築消防設施檢測費降低20%。
4.2013年,繼續允許困難企業緩繳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費,緩繳期限6個月;各統籌地區可適當降低參保企業失業和生育保險費率,一般降幅為30%;可使用失業保險結餘基金支付困難企業穩定就業崗位補貼,補貼額不低於上年度當期基金收支結餘額的30%;參保企業人均工資低於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60%的,單位繳納社會保險費基數可按企業實際工資總額核定。
新認定的困難企業可從2013年1月1日起享受相關政策。
5.2013年,對高等學校和中職學校組織當年畢業生在市、縣(市、區)就業達到一定比例,並簽訂1年以上期限勞動契約的,經審核確認,由同級政府給予一次性補貼;對職業中介機構介紹技能型人才和職業院校、技工院校、高校畢業生在省內企業就業,簽訂6個月以上用工證明和1年以上勞動契約的,給予120—250元職業介紹補貼。
勞動者參加就業技能培訓,給予200—1200元培訓補貼;企業新錄用人員並與其簽訂6個月以上勞動契約,進行上崗前技能培訓的,由當地政府給予不低於人均300元補貼;企業開展崗位技能提升培訓,按職工培訓後取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的人數,分別給予相應補貼。
6.同等條件下優先採購本省產品。鼓勵購買省產汽車、農機設備、重大裝備、煤炭、鋼鐵等產品,具體辦法由省財政廳會同省有關部門研定。
7.從2013年起,支持在供電公司獨立開戶、單獨計量、用電電壓等級110千伏以上、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節能環保要求的大型工業用戶,按國家有關規定,堅持自願協商原則,向省內單機容量30萬千瓦以上的火力發電企業直接購電。
二、持續擴大有效投入
8.堅持以項目為支撐,全力推進調結構、增後勁的產業項目和打基礎、管長遠的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以上。深入實施“861”行動計畫,全年開工建設1300個以上超億元項目,推進1500個以上超億元在建項目,建成400個以上超億元項目,完成年度投資6000億元以上。
可提前啟動一批“十二五”規劃後兩年項目。健全省重大項目推進機制,實施2013年省重大前期工作項目推進計畫,力爭一批重大項目儘快獲得國家批准。對今年新上項目,縮短環評、能評、安評、雷評等時間,降低收費(降幅不低於30%),實現早開工、早投產、早見效。圍繞主導產業、自主創新、“三農”、文化產業、社會事業、節能減排、生態環保、城鎮基礎設施、綜合交通等,謀劃儲備一批重大項目。
9.從2013年起連續5年,省財政每年安排11億元扶持民營經濟發展專項資金,以轉移支付方式直接安排到各縣(市、區),重點支持工業、現代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貸款貼息、研發補貼和擔保貼費等,各市及各縣(市、區)原則上各按省財政安排的資金等比例配套,具體辦法另定。
10.對供而未建閒置2年以上的項目用地依法進行清理和處置,清理出的土地優先保證急需用地的重點項目需求。
對符合單獨選址用地條件、省級立項的主導產業重大項目,省優先安排用地計畫指標。為工業生產配套的信息服務、研發設計、創意產業以及倉儲物流等投資項目用地,執行工業用地政策。
11.省財政安排專項資金,支持縣域規劃編制。開展新型城鎮化建設綜合試點,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步伐。
開工建設各類保障性住房40萬套,年內基本建成25萬套。繼續實施房地產市場調控,落實好普通首套住房信貸和稅收政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
三、加快調整產業結構
12.統籌運用各類省級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在不改變現有管理許可權和管理渠道的前提下,集中用於培育和發展主導產業,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試點。支持建設20個左右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區內生產性服務業企業,享受省級開發區工業企業同等優惠政策。
13.支持企業加強科技創新、產品創新、品牌創新、產業組織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省支持企業自主創新的優惠政策一律延長到2017年。
實施國家新賦予合蕪蚌綜合試驗區的完善研究開發費用加計扣除、提高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限額等稅收試點政策。加快中科大先進技術研究院建設,率先落實重大政策試點。省對合蕪蚌綜合試驗區專項資金、有關資助和獎勵政策延長到2017年。發揮合蕪蚌綜合試驗區政策先行先試的放大效應,其他市參照制定相關政策。有關政策延期具體實施辦法由省財政廳會省科技廳另行制定。
14.2013年,對企業所得稅年增長較快的企業,可由同級財政將其增量地方留成部分按一定比例獎補企業研發和技改;對土地單位面積產出率高、研發投入達到規定比例的企業,可由同級財政將企業年納稅增量地方留成部分按一定比例獎補企業研發和技改。具體辦法由市、縣(市、區)政府自行制定。
15.充分發揮文化產業創業投資基金作用,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投資文化產業。加快推進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動漫產業基地和數字出版基地建設。
16.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農業產業化專項資金,獎補引進的龍頭企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農產品生產基地、農產品臨時性收購場所、農林種養殖場和設施農業生產用地,視同農業用地。對龍頭企業從事農產品加工用電,受電變壓器容量315千伏安以上的,比照省級開發區內企業用電政策執行;從事種養業用電,受電變壓器容量315千伏安以下的,執行農業生產用電政策。
四、大力促進市場消費
17.省有關部門要及時公布企業產品供應目錄、企業互為市場產品供需目錄、重點項目採購業主單位產品需求目錄,促進省內產需對接。對照國家產品惠民政策,引導企業參與競標。支持搭建品牌行銷、推介、保護和信息等公共服務平台建設。
對優先採購首台(套)省產裝備的企業,給予一定補貼。組織省內企業到重點省區和國外進行產品推介,搭建產需合作對接平台。
18.支持發展電子商務、網路購物等新型流通業態,支持培育限上商貿企業發展。支持大型流通企業在中心鎮建設鄉鎮商貿中心,在中心村建設直營連鎖便民超市,合理規劃建設一批農村商品配送中心,並在規劃、用地、稅收等方面優先給予支持。支持“放心肉、菜、便利店、早餐、家政”放心體系建設。
19.繼續認真落實米袋子、菜籃子行政首長負責制,保障市場供應。著力增強市場調控能力,完善重要商品的儲備體系建設。加強價格監測和市場監管,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
落實完善社會保障和救助標準與物價上漲的聯動機制。
五、繼續擴大進出口
20.省財政統籌安排專項資金,繼續對企業年度出口增量給予鼓勵,對企業進口機電設備、關鍵零部件每美元獎勵0.02元,對企業參加境外展會給予60%補貼,對企業出口信用保險保費給予50%補貼,對中小企業申請國際認證、專利、商標、品牌、標準等發生的費用給予30%獎勵。
2013年,對加工貿易進出口額10億美元以上的企業給予鼓勵,對加工貿易企業設立的國家(省)級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等給予獎勵,對進出口過億美元企業(皖北地區和大別山片區進出口過3000萬美元)給予支持。鼓勵市縣政府相向疊加外貿促進政策,積極探索新型貿易方式。
21.完善省級“走出去”財政和金融扶持政策,加大對“走出去”企業的孵化培育和支持力度,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開展海外投資併購和承包工程,建立生產研發基地和行銷網路,參與國際競標,帶動貿易、技術、資源等合作。對承攬過億美元的大項目給予財政貼息支持。
六、突出抓好招商引資
22.大力承接產業轉移,提高招商引資質量和效率,對將總部或研發中心遷至我省的大中型企業,按一事一議原則給予優惠政策。實施境內自然人在皖江示範區和合蕪蚌綜合試驗區投資設立中外合資、中外合作經營企業試點,促進外商投資合夥企業發展。深入挖掘與央企、知名民企和境外企業合作潛力。對徽商回皖投資,實行招商引資同等待遇。實施重大利用外資項目前期和履約推進協調機制。
23.推進具備條件的省級開發區擴區升級,積極創建國家級開發區、國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園區和國家綜合保稅區。加快江北江南集中區和中新蘇滁、鄭蒲港新區、南北“3+5”現代產業園建設,鼓勵開展多種形式的園區合作共建。
將現代產業園區全面納入所在地城鎮體系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核定園區規劃面積和四至範圍。省對江北江南集中區和中新蘇滁現代產業園、鄭蒲港新區、南北“3+5”現代產業園的建設用地指標安排(在年度評估和集約用地的前提下),以及入園企業新增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省級分成部分全部補貼園區的政策,延長到2017年。
24.省財政對皖北三市七縣(三市以及24個縣、市、區),每年各補助2000萬元用於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或重大項目貸款貼息的政策,以及企業所得稅省分成部分,以2009年為基數,增量全部留給地方使用的政策,延長到2017年;省財政對大別山革命老區11個縣(區),每年各補助2000萬元用於基礎設施、現代農業、生態環保和庫區移民建設的政策,延長到2017年。
七、著力改善金融服務
25.各地要將銀行業金融機構中小微企業貸款發放額與財政性資金存放考核相掛鈎,對銀行業金融機構、融資性擔保機構的中小微企業貸款損失和擔保代償損失,同級財政給予一定補償。繼續實施縣域金融機構涉農貸款增量獎勵、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定向費用補貼和小額擔保貸款貼息等政策。
26.對融資性擔保機構開展的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擔保貸款業務,省和同級財政對小微企業繳納的擔保費率1.5%以內部分給予全額貼費。對依法合規經營、年化年擔保費率不高於同期貸款基準利率50%且放大倍數達到3倍以上的融資性擔保機構,省和同級財政按其季末在保貸款平均餘額增加額的0.5%,分別給予最高不超過150萬元的獎勵。
27.對改制成功、辦理上市輔導備案登記並成功上市的中小企業,省和同級財政分別給予100萬元的獎勵;企業因上市而改制的,改制當年應補繳的企業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省和同級財政給予等額獎勵。皖北地區和大別山片區每培育1家在中小板或創業板上市的中小企業,省財政給予企業所在地政府100萬元獎勵。對成功發行企業債、公司債、債務融資工具、中小企業私募債和中小企業集合信託計畫的中小企業,省和同級財政按發行額度3%,分別給予不超過75萬元的補助。
28.對引進的總部或者地區總部性金融機構,註冊資本超過10億元的,省財政獎勵500萬元;註冊資本5-10億元的(不含5億元),獎勵300萬元;註冊資本1-5億元的,獎勵200萬元。省級銀行業金融機構在皖北三市和大別山片區新設的市級分行,以及政策性銀行、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在縣域新設的分支行,省財政按每個30萬元予以獎勵。
29.支持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發展,省和同級財政按新設機構實收貨幣資本的1%,分別給予最高不超過50萬元獎勵。對通過合併重組方式且註冊資本超過3億元(含)的市縣融資性擔保機構,省財政給予50萬元獎勵;對通過注資方式擴大註冊資本規模的融資性擔保機構,省財政按其新增註冊資本的0.5%,給予最高不超過100萬元獎勵。
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性擔保機構企業所得稅前扣除,分別比照銀行業金融機構相關政策執行。
30.加大對銀行業金融機構考核力度,對新增存貸比高於上年和全省平均水平的金融機構,以及開發適合中小微企業、“三農”和個人創業的金融創新產品的金融機構給予一定獎勵。對年度考核合格的縣域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性擔保機構,同級財政按其實際繳庫營業稅的40%返還。對在我省新設的股權投資企業,其所得稅省級分成部分獎勵給企業。
安徽省人民政府
2013年1月29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