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全面推進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

2011年11月29日,安徽省人民政府以皖政〔2011〕115號印發《關於全面推進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該《意見》分充分認識全面推進預算績效管理的重要意義,預算績效管理的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和基本原則,全面推進預算績效管理的主要任務,全面推進預算績效管理的保障措施4部分。

主要任務是:強化績效目標管理,加強績效運行跟蹤,實施績效評價,運用評價結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全面推進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
  • 印發機關:安徽省人民政府
  • 文號:皖政〔2011〕115號
  • 印發時間:2011年11月29日
基本信息,意見,

基本信息

2011年11月29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印發《關於全面推進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

意見

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全面推進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
皖政〔2011〕115號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決策部署,加快建立健全政府績效管理制度,進一步推進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不斷提高財政資金配置和使用效益,現就全面推進我省預算績效管理提出如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全面推進預算績效管理的重要意義
預算績效管理是政府績效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入推進預算績效管理是建設“責任政府”、“陽光政府”、“服務政府”和“節約政府”的有效舉措,有利於最佳化公共資源配置,提高政府理財和公共服務水平;有利於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促進和諧社會建設。我省自2005年起,探索開展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取得了重要的階段性成效。但總體上看,當前我省預算績效管理仍處於起步階段,制度建設還比較滯後,發展還不夠平衡。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推進預算績效管理的重大意義,按照國務院及省政府關於加強預算績效管理的各項要求,制定明確的預算支出績效目標,建立規範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將績效管理理念貫穿於預算編制、執行、監督的全過程,不斷提升我省預算管理的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水平。
二、預算績效管理的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強政府績效和預算績效管理的總體要求,強化預算支出責任和效率,統籌規劃、分級管理、因地制宜、重點突破,建立健全預算績效管理制度,提高財政資金配置和使用效益,提升政府公共服務水平,促進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二)總體目標。
按照加強政府績效管理的要求,以績效目標實現為導向,以績效評價為手段,以結果套用為保障,以改進預算管理、最佳化資源配置、控制節約成本、提高公共產品質量和公共服務水平為目的,建立具有安徽特色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使財政支出責任更加明晰,財政資源配置更加最佳化,財政資金使用更加有效。
“十二五”期間,全省各級政府都要建立完善的預算績效管理運行機制,實行比較規範的預算績效管理,將預算績效管理覆蓋到所有財政性資金和預算單位。
(三)基本原則。
1.分級管理。省政府統籌謀劃推進全省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組織並指導下級政府以及納入本級政府預算保障的政府部門和單位(以下簡稱“預算部門”)開展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各市、縣政府負責本地區預算績效管理工作。
2.科學規範。要探索建立科學規範、符合實際、便於操作的預算績效管理制度體系,最佳化預算管理流程,健全工作機制,做到分工合理、職責明確、責權對等、簡便易行、規範高效。
3.職責明確。各級預算部門是本部門預算績效管理的主體,負責組織、指導本單位和所屬單位的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各級政府財政部門具體牽頭負責本級政府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組織對重點支出進行績效評價或對預算部門績效管理實施再評價。
4.公正公開。預算績效管理要符合真實、客觀、公平、公正的要求,做到標準統一、數據準確、程式透明、方法科學、結果公正。評價過程和評價結果依法公開,接受監督。
三、全面推進預算績效管理的主要任務
(一)強化績效目標管理。
1.編制績效目標。預算部門在編制下一年度預算時,要根據各級政府和財政部門的要求,編制預算支出績效目標。績效目標應與單位工作職責、任務緊密相關,做到指向明確、具體細化、合理可行。
2.審核績效目標。財政部門要加強對績效目標的評審論證。未按規定要求編制績效目標的,不予進入預算編審流程;無績效或低績效的項目,不予列入預算或調減預算。
3.批覆績效目標。政府預算經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審查批准後,財政部門應在部門預算批覆中同時批覆績效目標。批覆的績效目標應當清晰、可量化,以便在預算執行過程中進行監控和預算完成後實施績效評價時對照比較。
(二)加強績效運行跟蹤。
1.跟蹤績效運行。加強對預算實施過程中績效目標實現情況的監督和控制,及時掌握項目績效目標的完成情況、項目實施進程和資金支出進度。當績效運行情況與預期績效目標發生偏離時,及時採取措施予以糾正。預期無績效的項目要取消,預期不能完成目標的項目要調減預算。
2.適時調整績效目標。預算執行過程中,因政策變化、突發事件等因素影響績效目標實現,確需調整績效目標的,要根據績效目標管理的要求和審核流程,隨預算一起調整。
(三)實施績效評價。
1.全面開展績效自我評價。預算執行結束後,預算部門要及時組織對本部門預算資金的產出和結果進行績效自我評價,並指導和督促所屬單位做好績效自我評價工作,及時將自評結果報同級財政部門審核。
2.科學實施重點項目評價和再評價。財政部門要加強對績效評價工作的指導、監督和檢查,必要時對預算部門績效自評實施再評價,或選取預算數額較大、社會影響較廣、具有明顯公共效應的重大項目,實施財政重點評價。
3.逐步擴大評價範圍。績效評價優先選擇立項依據充分、資金數額較大、與民生保障和社會發展密切相關、能充分體現部門履行職能的項目。在此基礎上,穩步推進基本支出績效評價、單位整體支出績效評價和財政綜合績效評價。
(四)運用評價結果。
1.建立結果反饋與整改制度。財政部門和主管部門要及時將績效評價結果反饋到預算具體執行單位。預算執行單位要根據績效評價結果,進一步完善管理制度,改進管理措施,提高管理水平,降低支出成本,增強支出責任。
2.建立績效管理與預算編制結合制度。將績效評價結果與預算編制有機結合,把績效評價結果作為安排以後年度預算的重要依據,最佳化資源配置,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3.建立績效報告制度。預算部門定期向同級財政部門、下級財政部門定期向上級財政部門提交預算績效報告,說明預算績效的完成進度、存在問題、糾正措施和下一步工作重點。各級財政部門每年向同級政府提交預算績效報告,報告本級部門和下級政府預算績效綜合情況,重點項目績效完成情況,為政府決策提供參考。
4.建立信息公開制度。按照政府信息公開的有關規定,將績效管理結果尤其是社會關注度高、影響力大的民生項目和重點項目支出績效情況,依法向社會公開,接受社會監督。
5.建立績效問責制度。按照“誰用款、誰負責”的原則,對在預算編制和執行過程中,由於種種原因導致預算績效管理未達到相關要求,致使財政資金配置和執行績效未能達到預期目標或規定標準的各級預算部門及其責任人員實行績效問責。
四、全面推進預算績效管理的保障措施
(一)健全組織體系。建立政府負責、財政部門牽頭、預算部門執行、各方共同參與的預算績效管理組織體系。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儘快制定本地區預算績效管理總體工作方案。各級財政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把預算績效管理作為深化財政預算改革的重中之重,加強協調、指導和監督等各項工作。各級預算部門要切實做好本部門的預算績效管理,形成工作合力。
(二)完善制度體系。建立健全預算績效管理制度,規範管理流程,確保績效管理與預算編制、執行、監督的有效銜接。加快建立科學、規範的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完善以財政部門為主導、預算部門為主體、社會中介機構和專家廣泛參與的工作機制,建立與預算編制相結合、強化評價結果運用的套用體系。
(三)建立長效機制。各級各部門要把預算績效管理作為加強財政資金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作為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抓手,做到預算編制圍繞績效、預算執行體現績效、預算監督評價績效。要充分利用各種新聞媒體、政府網路平台等,積極宣傳預算績效管理理念,努力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要強化對預算績效管理的考核督查,推動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健康持續發展。
安徽省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