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起源,源流一,源流二,源流三,源流四,源流五,源流六,源流七,源流八,始祖,遷徙,分布,郡望,堂號,名人,戰國,三國,唐代,五代十國,南宋,元,明代初期,明末清初,近現,家譜,世系傳承,字輩,祠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及以上,
介紹
孟[孟,讀音作mèng(ㄇㄥˋ)]
起源
孟(mèng)姓,源出有:
源流一
源於
子姓,出自商王朝時期齒序排列,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上古時期,人們對子女後代的尊卑排位很早即有了特定的嫡、庶觀念。從在安陽殷墟出土的商時期甲骨文字中,已經有了“子孟次別於子之伯”的記載(該甲骨片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編號KCN-2704-141-03),說明其時對嫡、庶的分別已經十分明顯。按商禮:伯,指嫡支長子,即正妻所生之第一子;孟,指庶支長子,指庶妻或妾妃所生之第一子。在典籍《禮·緯》中明確記載:“嫡長曰伯,庶長曰孟。”因此,“孟”,在很古早就已經作為子女嫡庶齒序的排列稱謂,顯然是孩子名字稱呼的主要形式。中國古代奴隸制社會中、晚期的代表階段殷商至兩周時期,已經明確沒有了禪讓模式,君主之位的傳承方式已經固定化為“嫡承庶輔”,“孟”也就成為了程式化的“次之第一”稱謂的代表。因此,當繼承人已經成年(虛歲十八歲)時,稱作“天子之年”,說明具備了繼承君位的能力,但父君健在,其只能等待,即謂“孟位以待”。這在典籍《書傳》中也有明確解釋:“天子之子,年十八,稱孟侯。”另外,在古代,女子之兄亦稱為“孟”,常有長孟、次孟……,指的就是類如大舅子、二舅子之類的稱謂,是母系氏族社會的典型遺痕。在中國歷史進入到封建社會之後,這種嫡庶稱謂不但沒有休止,而且愈演愈烈,因為它完全符合封建社會制度的人文理念,以至於直到今天,這種影響仍然深邃地固化在中國億萬民眾之中,且不容忽視。
庶支長子之孟、嫡傳繼位之孟、女兄稱謂之孟……等等,早就在中華人文歷史上成為姓氏之始,孟氏一族遠早於姬姓孟氏之源,其來源繁複深遠,絕無一論。
源流二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的
衛國第二十八代君王之子
縶,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春秋時期,周朝分封的同姓諸侯國衛國,其開國之君為周武王弟衛康叔,都城在今河南境內。衛國傳至第二十八代君王之子縶,字公孟,因病不得繼位,讓位給其叔。
到了
公子縶的孫子姬驅,便以祖父之字為姓氏,稱公孟氏,後有省文簡化為單姓孟氏者,是為河南孟氏。
源流三
源於
姬姓,出自春秋時期的
魯國公族
慶父的兒子
公孫敖。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據史書記載,黃帝姓公孫,是
少典氏部落首領的兒子。他生於壽丘(今山東曲阜),長於姬水,故又姓姬;後居軒轅之丘,因此號軒轅氏;再遷有熊(今河南新鄭),也稱有熊氏。
慶父共仲雖為孟氏之始祖,但因其三年連弒二君,罪使國內大亂,人不敢敬,而孟子系慶父後裔,且才高德重,故孟氏族人尊奉
孟軻為得姓始祖。
源流四
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
⑴.蒙古族墨爾奇特氏,亦稱蒙格惕氏、穆奇德氏,源出元朝時期蒙古七十二姓滅里吉歹部,後為巴爾虎蒙古姓氏,世居扎魯特(今內蒙古扎魯特旗)。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Morcit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孟氏、穆氏、秦氏等。
⑵.蒙古族墨爾濟吉特氏,亦稱莫勒圖特氏,居克什克騰(今內蒙古克什克騰旗)。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Morjigite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孟氏。
⑶.蒙古族岳羅沁氏,亦稱亦赫君氏,世居克什克騰(今內蒙古克什克騰旗)。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Yolocin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孟氏。
⑷.蒙古族亦赫君氏,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孟氏。
源流五
源於滿族,其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穆顏氏,亦稱穆延氏,源出遼國時期五國部之一的抹拈部(抹捻氏),以部為姓,滿語為Muyan Hala,世居渾春(今黑龍江黑河以北俄羅斯境內),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孟氏、秦氏、穆氏等。
⑵.滿族蒙果資氏,滿語為Menggosi Hala,世居綏分(今黑龍江綏分河上游地區),後多冠漢姓為孟氏。
⑶.滿族蒙古爾濟氏,滿語為Menggurgi Hala,世居葉赫(今吉林梨樹)、科爾沁(今內蒙古通遼、吉林西部一帶)。後有蒙古族引為姓氏者。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孟氏、蒙氏等。
⑷.滿族孟克伊哷氏,滿語為Mengkyire Hala,世居蜚優城(今吉林琿春三家子鄉高麗城村),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孟氏等。
⑸.滿族墨克勒氏,滿語為Mokele Hala,世居葉赫(今吉林梨樹)。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孟氏。
⑹.滿族墨勒哲哷氏,亦稱莫爾哲勒氏,滿語為Moljere Hala,漢義“用刀復仇”,世居巴林(今黑龍江伯力、俄羅斯哈布羅夫斯克)、白石(今黑龍江牡丹江鏡泊湖)、阿穆達(今黑龍江哈爾濱山彥倭和)、松花江、黑龍江等地。後有達斡爾族引為姓氏者。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孟氏、曹氏、莫氏等。
源流六
源於鄂倫春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鄂倫春族瑪拉庫爾氏,亦稱莫拉呼爾氏,瑪哈依爾氏,世居精奇里江(今俄羅斯境內結雅河流域)。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Malakur Hala,漢義“分支”。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孟氏。
⑵.鄂倫春族瑪拉依爾氏,世居精奇里江(今俄羅斯境內結雅河流域)。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Malalr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孟氏。
源流七
源於達斡爾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黑龍江志稿》記載:
達斡爾族莫爾登氏,亦稱孟爾丁氏、孟爾的音氏、墨爾丹氏、莫塔哈利氏,滿語為Mordin Hala,世居黑龍江布特哈地方(今黑龍江訥河)。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Malalr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孟氏、莫氏、蒼氏等。
源流八
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今土家族、布依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孟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孟氏,世代相傳至今。
始祖
源於
子姓,出自商王朝時期齒序排列,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上古時期,人們對子女後代的尊卑排位很早即有了特定的嫡、庶觀念。從在安陽殷墟出土的商時期甲骨文字中,已經有了“子孟次別於子之伯”的記載(該甲骨片現被收藏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編號KCN-2704-141-03),說明其時對嫡、庶的分別已經十分明顯。
各支始祖
孟軻:字
子輿,生於周烈王四年、魯共公五年
己酉歲四月初二日寅時。是為孟氏世家二義堂始祖。
孟郊:(公元751~814年),字東野,湖州武康人(今浙江德清),唐朝時期詩人。曾任河南水陸轉運判官,後任興元軍參謀。長於五言古詩,有《孟東野詩集》。下聯典指五代十國時期後蜀皇帝孟昶(公元919~965年),公元934~965年在位。字保元,名仁贊,生於太原。後蜀開國國君孟知詳第三子,為兩川節度行軍司馬。知詳病,他監國,後嗣位。據宋人張唐英《蜀檮杌》記載:“蜀末歸宋之前一年,歲除日,昶令學士辛寅遜題桃符板於寢門,以其詞非工,自命筆云:‘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後世一般認為孟昶所題上述聯語,是迄今史書中所見最早的春聯。
遷徙
孟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七十三位,屬於大姓系列,人口約四百零六萬一千餘,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25%左右。
先秦時期。孟姓最初活動於河南、山東、河北交匯地區。兩漢至唐朝,孟姓在華北、中原、西北、江浙、川鄂地區已有分布,但主要的活動地仍在冀魯大地。唐朝以後,由於北方外族入主中原,政權頻繁更迭,發生了幾次大規模的南下移民運動,孟姓在長江以南地區也得到迅速的擴散,清初孟姓進入了台灣。
宋朝時期,孟姓大約有近32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42%,排在第五十五位。孟姓第一大省是河北,約占全國孟姓總人口的30%。孟姓在全國主要分布在河北、山東、四川,這三省集中了孟姓總人口的54%。其次分布於湖北、江西、安徽、河南四省。全國形成了冀魯、川鄂兩塊孟姓聚集地。
明朝時期,孟姓大約有20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22%,為明朝第八十九位姓氏。宋元明600年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孟姓人口增長為負值。面對戰亂和屠殺,受害群體首先應是主體在北方的人群,孟姓是北方地區姓氏,自然受到了嚴重的衝擊。孟姓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山東、山西、河北,這三省大約占孟姓總人口的58.7%。其次分布於浙江、陝西二省。以前山東為孟姓第一大省,大約占孟姓總人口的32%。宋元明600餘年,孟姓主要向江南、東部、西部遷移,魯、冀、晉為孟姓聚集區。
分布
當代孟姓的人口已達330多萬,列在全國第七十三位,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27%。宋朝至今1000年中孟姓人口的增長率是呈V形的態勢。在全國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於山東、河南、河北,這三省的孟姓大約占孟姓總人口的46%。其次分布於安徽、江蘇、遼寧、山西、黑龍江,江蘇、遼寧、山西、黑龍江這四省又集中了28%的孟姓人口。山東為孟姓第一大省,約占孟姓總人口的21%。全國形成以魯豫冀、東北為中心的兩大塊孟姓聚集區。自明朝至今600年期間,孟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主要由東南部向中原、華北回遷,尤其突出向東北的遷移。孟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表明:在魯冀京津、黑吉遼大部、內蒙古中部和東部、豫皖蘇北部、山西東北部,孟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48%以上,中心地區達到1%以上,以上覆蓋面積約占了總國土面積的18.4%,居住了大約54%的孟姓人群。在豫晉大部、皖蘇中部、皖東北、湖北北部、陝寧、甘肅大部、新疆西北、內蒙古中西部、遼寧東段、吉林東部、黑龍江東南,孟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24%一0.48%之間,以上覆蓋面積約占了國土面積的17.6%,居住了大約26.5%的孟姓人群。
郡望
江夏郡:西漢高祖時設定,治所在安陸(今湖北雲夢),其時轄地在今湖北省安陸市、鐘祥縣、潛江市、鈣陽縣東部,以及河南光山縣、新縣西部、信陽市東部、淮河南部一帶地區。三國時期的曹魏、孫吳各置江夏郡:吳國孫權在曹魏黃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分江夏、豫章、廬陵三地設江夏郡,治所在武昌(今湖北鄂城),其時轄地在今湖北省武漢市至江西省九江市一帶地區;曹魏的江夏郡治所在上昶(今雲夢西南)。西晉滅吳後,還治舊地,改為武昌郡。南北朝時期宋國移治到夏口(今湖北武昌),轄區縮為今武漢及其附近一帶。隋、唐兩朝的江夏郡即鄂州。
洛陽郡:以今河南洛陽城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歷史上被稱為“河南”,與“河東”、“河內”相對應,是華夏民族最早的政治活動中心。自從有歷史記載以來,洛陽城一直是這一地區的政治中心。西周時期,周成王時周公營雒邑,此為成周城所在,是西周王朝的東都,直屬於周天子。東周時期,雒邑為首都,其餘大體和西周時期相同。戰國時期,雒邑改稱雒陽。秦置三川郡,郡治雒陽,轄今三門峽市(除靈寶外)、洛陽市(欒川西部除外)、鞏義市、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原陽縣。西漢時期,此地區東部為東都洛陽為中心的河南郡,西部屬弘農郡。從這一時期開始,“河南”正式成為行政區劃中的一個地理名詞,直到清朝。在這兩千多年的歷史裡,“河南郡”、“河南尹”或者“河南府”一直特指此以洛陽為中心的地區。此時的河南郡,轄今偃師市、孟津縣、鞏義市、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新鄭縣、新密市、原陽縣、汝陽縣、伊川縣、汝州市。西部屬弘農郡的有天的三門峽市全部、宜陽縣、新安縣、洛寧縣、嵩縣、欒川縣已經如今南陽市和陝西省的部分地區。東漢時期,河洛地區的建制與西漢時期基本相同,只是河南郡改為河南尹,轄區不變。三國時期,屬曹魏。雒陽改稱洛陽行政建制基本上沿襲東漢。河南尹有所擴大,此時的河南尹包括今天的偃師市、孟津縣、鞏義市、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新鄭縣、新密市、原陽縣、汝陽縣、伊川縣、汝州市、登封市、禹州市、嵩縣。跟兩漢時期相比,多了登封、禹州、嵩縣。西晉時期,大體仍然沿襲兩漢舊制。不同之處在於,河南尹又改回河南郡,同時東部析置滎陽郡,包含今天的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新鄭市、新密市、原陽縣。同時河南尹向西有所擴展,包含了新安縣和宜陽縣東部。此時,河南郡包含的地區有偃師、孟津、鞏義、登封、汝州、伊川、汝陽、禹州、嵩縣、新安。東晉十六國時期,天下大亂,行政區劃已不可考。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河洛地區仍為以洛陽為中心的河南郡。附近的其他各郡基本沒有變化。北魏統一北方後,遷都洛陽,又改河南郡為河南尹。另置澠池郡,其他各郡無變化。但新設了很多縣。隋朝統一天下,復改河南尹為河南郡,以東都洛陽為中心。轄今偃師、孟津、鞏義、登封、伊川、嵩縣、宜陽、新安、澠池、陝縣等地。汝州、汝陽該屬襄城郡,郡治從襄城遷到汝州。唐朝區劃變化很大。河南郡改為都畿道河南府,仍以洛陽為中心。轄區比隋朝的河南郡有所擴大,加入了今禹州市、新密市、洛寧縣、濟源市、溫縣、孟州市。五代十國又是天下大亂,增設陝州、孟州(唐朝中後期設定),所以河南府的轄區很可能又回到隋朝河南郡的範圍。北宋時期河南府以西京洛陽為中心,轄今日鞏義、登封、澠池、偃師、孟津、伊川、新安、宜陽、洛寧、嵩縣南宋時期金國河南府轄區有所縮小,轄今日鞏義、登封、澠池、偃師、孟津、新安、宜陽大部、伊川小部分地區元朝設河南江北行省,從此以後,“河南”所指代的範圍不再限於河洛地區。不過以洛陽為中心的河南府一直存在到清朝末年,只是作為河南江北行省或者河南省的次級行政區。此時的河南府路向西擴展,收納了靈寶、陝縣、洛寧。其他方向不變。明朝河南府進一步擴大,又增加了盧氏、欒川、嵩縣、伊川大部清朝從河南府析置陝州,包括今天的陝縣、靈寶、盧氏,以及欒川一部分地區。民國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民國建立,廢河南府,設河洛道,道尹公置駐洛陽,轄洛陽、偃師等十九縣。民國十二年(癸亥,公元1923年),河南省長公署遷於洛陽,洛陽成為河南省會。民國二十一年(壬申,公元1932),日寇進攻上海,國民黨政府定洛陽為行都,並一度遷洛辦公。民國二十八年(己卯,公元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遷洛,洛陽第二次成為河南省會。民國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洛陽解放,析洛陽縣城區置市。洛陽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1949年12月,洛陽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稱洛陽市人民政府。1954年,洛陽市升格為河南省直轄市。1955年,洛陽縣撤銷,一部分併入洛陽市,其餘部分劃入偃師、孟津等縣。1956年,建成洛陽市老城區、西工區和郊區,次年成立瀍河區。1982年,經國務院批准,新成立吉利區。1983年新安、孟津、偃師改隸洛陽市,洛陽所轄登封市劃歸鄭州市管轄。1986年,洛陽地區撤銷,洛寧、宜陽、嵩縣、欒川、汝陽、伊川改屬洛陽市。1993年,偃師縣改為偃師市。2000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洛陽郊區更名為洛龍區。洛陽附近的各縣中,跟洛陽歷史聯繫最密切的是偃師、孟津、鞏義、登封。其中偃師、孟津從周朝以來三千年如一日,從未改變。其次是鞏義,從周朝一直到新中國,也有三千多年。再次是登封,從三國時期到新中國,有一千七百多年。而其他的各縣(市)如新安、宜陽、伊川、澠池、汝州等則與洛陽時分時合,而欒川、盧氏、陝縣、禹州等隸屬洛陽的時間就更短了。另外,自從西晉置滎陽郡後,今天鄭州市大部地區就跟洛陽地區分道揚鑣。洛陽現轄偃師市、孟津、新安、洛寧、宜陽、伊川、嵩縣、欒川、汝陽等一市八縣和澗西、西工、老城、廛河、洛龍區、吉利、高新七個城市區。
東海郡:亦稱郯郡、海州。東海郡在歷史上有三處:①治所在郯邑(今山東郯城),後置郯縣,屬徐州刺史部,為縣、郡、刺史部治,在氏族社會末期境內已有人群定居,時境為“東夷”之地,太嗥氏為東夷一著名酋長,少嗥氏為黃帝族向東發展的一支,與夷族雜居於此,稱“炎”地,周朝時期封炎族首領於此,稱炎國,後演化為郯國。春秋時期,郯國附魯,“郯子朝魯”、“孔子師郯子”即出於此,戰國時期為越國所滅。秦朝時期始置郯郡,後改稱東海郡。;秦、漢之際曾稱郯郡,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鄭城一帶,治所在郯城縣北部;西漢時期下轄三十七縣,其時轄地在今山東費縣、臨沂、江蘇贛榆以南,山東棗莊、江蘇邳州以東和宿遷、灌南以北一帶地區。②東晉時期置於海虞縣(今江蘇常熟)的東海郡,後移治所到京口(今江蘇鎮江),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費縣、臨沂縣、江蘇省贛榆縣南部、山東省棗莊市、江蘇省江蘇省邳縣東部和江蘇省宿遷縣、灌南縣北部一帶地區;唐貞觀六年(壬辰,公元632年)撤縣入下邳,唐元和中期復置,始有“郯城”縣之名,不久又省入臨沂;元朝末期復置郯城縣,明、清兩朝之後縣域有變,但縣名未易;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其地隸屬山東臨沂地區。③南北朝時期的東魏及後來的隋、唐諸朝時期,以海州為東海郡,治所在朐山(今江蘇連雲港海州鎮),其時轄地在今江蘇省東海縣以東、淮水以北一帶地區。
巨鹿郡:亦稱鉅鹿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置郡,治所在巨鹿(今河北平鄉),西楚霸王項羽在此地大破秦朝軍隊主力。其時轄地在今河北白洋淀、文安窪以南,南運河以西,高陽、寧晉任縣以東,平鄉、威縣以北,山東德州、高唐、河北館陶之間地。漢朝至北魏因襲沿用。漢朝以後轄地在今河北省平鄉縣以北及晉縣一帶。
武康縣:治所在今浙江省北部。
平陸縣:治所在今山西省西南端、黃河北岸一帶地區。
安平縣:漢朝時期置縣(今山東益都),屬於涿郡。唐武德初年置深州,為該州治所。唐武德十七年廢深州,安平縣歸屬於定州。
堂號
江夏堂:以望立堂。
洛陽堂:以望立堂。
東海堂:以望立堂。
巨鹿堂:以望立堂。
武康堂:以望立堂。
安平堂:以望立堂。
平陸堂:以望立堂。
三遷堂:相傳孟子幼時家靠墓田,孟子就學埋墳,哭喪的事。孟母為了教育好兒子,就遷到集市旁邊住。孟子又學叫賣東西的聲音,孟母只好又遷。最後遷到學校旁安家,孟子學習禮讓進退,孟母高興地說:“這裡可以使我的兒子成為好人了。”由於孟母三遷,注意親職教育,使孟子成為聖人。
亞聖堂:因孟子被稱為“亞聖”而名其堂號。
名人
戰國
孟姓最著名的人物是
孟子(光大儒家仁政學說的
亞聖),本名
孟軻,字子輿,鄒國(今山東鄒城)人,戰國時代的思想家,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幼年喪父,家境清貧,母親知書達禮,聰明賢惠,“孟母三遷”,“斷機教子”說的都是她教育孟子的故事。孟子長大後,十分仰慕孔子,他赴魯遊學,受業於子思的門人,日夜勤奮,深研儒學之道。中年學成後,周遊列國,講道德、說仁義,傳布儒學以拯救時弊,一度擔任過齊國卿相。但當時列國爭雄,各國皆尚功利,紛紛以強凌弱,以大吞小,孟子的那一套“仁者無敵”的主張,顯得十分迂闊而不合時宜,因此不被採用。晚年,孟子離開齊國,辭官回鄉,效法孔子“乃所願,則學孔子也。”《孟子·公孫丑上》。專致教育,同他的徒弟萬章等人“序詩書,述仲尼之意”,而作《孟子》七篇。
孟子整個思想學說的核心是“仁政”。孟子生活的時代,秦國任用商鞅,富國強兵;楚、魏任用吳起,
接連打勝仗削弱了敵人;齊威王、宣王用孫臏、田忌這些人,致使其他諸侯國入朝納貢。可見,各國紛紛進行政治、軍事改革,崇尚武力,發動兼併戰爭,這使百姓苦不堪言,社會矛盾尖銳。孟子面對這樣的現實,憂心忡忡,通過對夏、商、周三代興衰的歷史考察,他認為對百姓的“仁”和“不仁”是統治者能否取得天下的關鍵,得天下者在於得民心,得民心就需行“仁政”,要求統治者以“仁愛”之心對待百姓,使百姓心悅誠服,以達到“王天下”的政治目的。
孟子“仁政”主張的基礎,是他基於“民為貴”的民本主義思想。孟子關心人民的疾苦,也認識到了人民的力量,並告誡統治者,要以人民的利益為重,否則,失去了民心就會自取滅亡。孟子的這種仁政愛民的思想,可謂遠見卓識,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深遠的影響,也成為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上的一份珍貴遺產。
“性善論”是孟子整個思想學說的理論基石和出發點。孟子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孩提之童,知愛其親”。仁、義、禮、智這四種道德,猶如人的四肢一樣,在本質上,每個人都是相同的,這並不是外界強加給人的,而是人性所固有的。由於人性向善,人們通過修身、養性,均“可以為堯舜”。同時,孟子還認為,由於後天的教育不同,人們就有了善、惡的不同表現。這如同同樣的麥種,條件不同,收穫就有差別。因此,孟子強調要重視對人的教育,強調客觀環境對人的影響。孟子的性善論雖然帶有較濃厚的唯心主義色彩,但其合理核心是值得肯定的。
作為一個偉大的思想家,孟子的思想有其階級與時代的局限性,然而積極方面影響深遠。他的民本思想就成為後來的改革者、革命者的理論依據。“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的氣節人格激勵著歷代仁人志士不畏權貴,為真理正義而鬥爭。他還強調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客觀地研究孟子及其思想,對於我們新文化的建設者是有積極意義的。
戰國時還有墨家巨子孟勝,以及傳說能夠"生拔牛角"的勇士孟齎。西漢有今文易學"孟氏學"的開創者 孟喜。東漢是有對丈夫"舉案齊眉"的孟光。
三國
蜀國有孟達(?-228),本字子敬,因劉備的叔父名叫劉子敬,為避諱而改字子度[注]。扶風(治今陝西興平東南)人,三國時期人物。本為劉璋屬下,後降劉備。奇襲荊州之戰時因不發兵救關羽而觸怒劉備,於是投奔曹魏。此後又欲反曹魏而歸蜀漢,事敗而死。
魏國孟建 字公威,汝南郡人
唐代
五代十國
南宋
元
元初名臣—
孟祺 參與編輯《農桑輯要》 時與閻復、李謙, 徐琰,稱“東平四傑”
明代初期
孟善(?一1412)字百侯,山東武定府海豐縣孝理村(今山東省濱州市無棣縣大孟家村)人。元朝時在山東樞密院任職。朱元璋起兵,他叛元歸降,跟隨朱家父兄南征北戰,屢建功勳,是明朝開國的功臣。
明末清初
近現
(1906.12.24-1995.2.25),電子學、物理學家。河北樂亭人。1928年畢業於燕京大學。1933年到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攻讀研究生,1936年獲博士學位。回國後,任燕京大學副教授。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任由清華、北大、南開組成的臨時大學教授。1943年第二次赴美,任CIT(加州理工學院)課座教授。1952年清華大學成立新的無線電系,任系主任。1955年選聘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1991年捐資在清華設 “清貧學生獎學金”。著有《陰極電子學》等著作,及Linear Plate Modulation of Triode
(1869—1937) 中國著名歷史學家,擅治明清史。字蓴孫,號心史,著作多以此署名,世稱為孟心史先生。江蘇武進人。1869年(清同治八年)生於江蘇省常州府陽湖縣(後併入武進縣)。十四歲就學於當地名師周載帆,以應科舉之試。時孟森於制藝(八股文)外,開始著意於學術、政治、經濟諸方面的發展。嗣後又赴日本留學,進一步接受了西方近代學術文化和社會政治經濟思想的影響,並於其後撰寫翻譯了一些有關法學及經濟學的著作。中年時,孟森作幕廣西龍江兵備道,又為著名實業家張謇親近幕友。他留心於地方政治經濟現狀,曾參與了清末立憲運動。
(1897—1983) 藥學家。直隸(今河北)保定人。1918年畢業於協醫學院預科。1925年畢業於英國倫敦大學藥學院。是英國皇家藥科學會第一個中國會員。1925年回國。曾任協和醫學院藥科副主任,經濟委員會衛生實驗處藥物化學系主任,中國藥學會理事、理事長。1936年創辦國立藥學專科學校,並任教授、校長。建國後,歷任中國藥典編纂委員會委員兼總幹事,衛生部藥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衛生部區品檢驗所所長、藥品生物製品檢定所所長。為《中華藥典》第一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53年版和1963年版的編纂負責人之一。
(1897—1980) 骨科學家和骨科教育家,中國傑出骨科先驅。他長期從事骨科臨床、教學及研究工作,為創建中國專業齊全國際知名的創傷骨科中心作出了貢獻。他首創治療股骨頸骨折的孟氏截骨術和孟氏肩關節融合術。
(1898—1967) 鞍鋼老英雄,新中國成立後第一代全國著名的勞動模範。河北省豐潤縣人,於1898年出生於一個貧苦農民的家庭。他愛廠如家,艱苦創業,在恢復和發展鞍鋼生產中做出了重大貢獻,8次受到毛澤東主席的接見,先後當選為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當選為中國工會第七、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執行委員。
(1899.9.21—1967.7.19) 著名中國現代教育家。江蘇省武進縣人。孟憲承早年畢業於上海的南洋公學中院和聖約翰大學。1918年留學美國,入華盛頓大學專攻教育學,獲教育學碩士學位後又赴英國,在倫敦大學研究生院深造。孟憲承回國後以畢生精力從事教育工作,獻身教育事業,曾先後在上海的聖約翰大學、光華大學、北京的清華大學、南京的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國立東南大學、杭州的浙江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湖南國立師範學院等校任教,並一度擔任國立第四中山大學秘書長、國立中央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和浙江省立民眾教育實驗學校校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孟憲承出任華東軍政委員會教育部部長、華東行政委員會教育局局長、華東師範大學校長。他連續當選為第一、第二、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上海市第三、第四屆政治協商會議副主席,並曾擔任上海市教育學會會長。
(1900.2.2—1969.2.18) 地質學、礦業學家。江蘇武進人。字應鰲。1921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24年畢業於美國科羅拉多州立礦業學院。1927年獲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碩士學位。地質部礦物原料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中國地質科學院副院長。畢業從事礦床地質研究,特別對有色金屬、稀有金屬礦床的礦物組成以及成礦理論有深入研究,擅長有關的礦物微量化學分析鑑定,做出了多方面的貢獻。三、四十年代對雲南箇舊錫礦的開發和東川銅礦的地質研究,頗多建樹。晚年倡導沿一定層位找礦的思維,即近代成礦理論中的層控礦問題,影響所及,取得了一些明顯的效果。1955年選聘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1915—1988) 汽車工程專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畢生致力於汽車工業建設事業,是新中國汽車工業技術的主要奠基人。成功地領導了中國第一汽車製造廠、陝西汽車製造廠和第二汽車製造廠幾代產品的研製和開發。為我國汽車工業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漢族,1947年7月生,江蘇吳縣人,1968年8月參加工作,1971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上海機械學院系統工程專業畢業,在職研究生學歷,工學碩士學位,高級經濟師。現任
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國務院黨組成員,
中央政法委員會副書記、公安部部長、黨委書記,總警監,兼任中央政法委員會書記。
家譜
元朝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孟子五十一代孫孟祗祖曾續修家譜。
泰定年間(公元1324年)五十二代孟惟恭將“孟氏宗支圖”刻於碑上,藏於孔廟。
明朝弘治年間(公元1488年)五十七代孟元詳細考證了孟氏歷代世系,也刻石立於孟廟。明萬曆年間(公元1573年)六十代孟承相曾續修族譜。
明天啟二年(公元1622年)六十二代孟聞鉦組織孟氏族人共同捐資續修族譜,刊印後分發各戶,以便於日後“認祖歸宗”。
清朝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孟子六十五代孫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孟衍泰修編了一部較為完整的族譜,分送族眾。
清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Z年)秋孟子六十五代孫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孟衍泰重校《三遷志》。
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六十九代孫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孟繼峊主持續修族譜。
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七十代孫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孟廣均主持續修了《孟子子世家譜》。
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七十代孫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孟廣均主持纂修《重纂三遷志》。
孟氏族譜規定,續譜之時要將舊譜繳入譜館,一旦新譜修成,要將舊譜銷毀,所以清朝以前的孟氏族譜已經沒有了,如今傳世的只有《道光譜》、《同治譜》兩種木版木刻活字印本。
《道光譜》收錄了孟寧、孟潤、孟衍泰在前幾次主持修譜時所寫的舊序,孟繼告為之作了新序。全譜總計六冊、十四卷。
《同治譜》總計六冊、十五卷,由孟廣均作序,收錄了五篇舊序,在內容與編排上,和《道光譜》大致相同,該譜是孟府內保存最為完備的孟氏族譜。
《三遷志》為志孟之書,書名取意於孟母三遷,既是孟氏族譜,又是地方志中的一種專志,以志為主,志牒相兼。創修《三遷志》的是明朝沂州道僉事、八蒼溪人史鄂。
《三遷志》始修於明朝嘉靖年間,最後修於清朝光緒年間,主持纂修的大多是地方官吏及社會名流,前後共編修六次,多以三遷命名,如今能看到的只有雍正本和光緒本。
現存的有關孟氏宗傳方面的碑刻有:
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的碑刻,現立於孟廟東院啟聖殿前東檐廊下。金大安三年(公元1211年)由孟子四十八代孫、宣武將軍、鄒縣令孟潤作序。
《亞聖四十五世孫孟寧之墓》碑,刻孟氏世系圖,立於孟母林內孟氏中興祖孟寧墓前。元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立。
《先師亞聖鄒國公續世系圖》碑存於孟廟寢殿院內。元延祐元年(公元1314年)所立。
《孟氏宗派圖》碑存於孟廟寢殿院內。明順二年(公元1331年)立。
《孟氏宗支之記》碑現存於孟廟啟賢門下。明朝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立。
《宗派之圖》碑兩塊現分別存於孟廟承聖門北道東、乾隆御碑亭前。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立。
《孟氏大宗支派碑記》碑現存於孟府五代祠。清朝立。
世系傳承
2世(兒子)孟仲子,
北宋鄭和五年(1115年),追封“新泰伯”
3世(孫子)孟睪,鄒之處士,隱居不仕,好靜、多智慮,容貌俊儀,通五經,美詞章
4世(曾孫)孟寓,朝召不受,性忠厚淳樸,不驕侮人,善於與人交往,治家有道
33世孫孟浩然,
唐朝詩人,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於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後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餘首。生二子:
孟雲卿、孟庭玢(
孟郊之
父、孟常謙的祖父)
38世孫孟琯,唐
元和末,旨召不仕。
韓文公雲:年少,禮甚嫻。手持問一編甚鉅。退披其編以讀之,盡其書無有不能。其所與友盡善之。生二子:
孟方立、孟方遷
44世孫孟公齊,少勵高行,不樂仕進,避契丹之亂,藏譜於屋壁,隱居東山而終
45世孫孟寧,
宋仁宗景佑四年(1037年),孔道輔守兗州,訪得孟子墓在四基山之陽,又於鳧村訪得四十五代孟寧,推薦於朝,拜迪功郎、鄒縣主簿。率領族眾,修編祖譜,主奉祀事。至此家事復興,無廢缺現象。孟氏後裔尊為中興祖,附祀故里祠。生二子:孟存、
孟堅 50世孫孟德成,居滕,元太宗時復其家;仕嶧州知州,為族長,主奉祀事,生三子:孟述祖、孟光祖、孟榮祖
51世孫孟述祖,主奉祀事,生四子:孟惟清、孟惟忠、孟惟敬、孟惟信
53世孫孟之平,主奉祀事,生三子:孟思春、孟思溫、孟思潤
57世孫孟元,字長伯,1489年承襲世職,其子孟公綮(1533年承襲世職)
61世孫孟宏益,字振揚,1623年代襲世職;孟聞玉長大後即讓職,朝廷改封孟宏益為錦衣衛千戶
[注:孟宏益,又名孟宏譽,生一子孟聞璽,孟聞璽生孟貞仁]
62世孫孟聞玉,字尤甫,1629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63世孫孟貞仁,字靜若,1644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64世孫孟尚桂,字播馨,1716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65世孫孟衍泰,字懋東,1740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67世孫孟毓瀚,字鐘北,1750年承姚大宗,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注:孟毓瀚無子,由孟興銑的二弟孟興錞的兒子孟毓纍為繼續人;孟毓纍生孟傳槤]
68世孫孟傳槤,字國摸,1780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69世孫孟繼烺(lang),字型耀,1815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70世孫孟廣均,字京華,乙酉科舉拔貢,戊子科舉人;於道光十二年(1832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欽加主事銜,晉員外郎;先後創建或修復了廟、府、林、孟母斷機堂及廟戶營三遷祠等古建築群;並支持修纂了《重纂三遷志》、《孟子世家譜》;為我們今天能看到孟廟、孟府之完整面貌,以及對研究孟氏家族的興衰成敗、沿革變遷等方面資料,均做出來了重大貢獻
71世孫孟昭銓,字伯衡,1874年承襲世職,主奉祀事
72世孫孟憲泗,字法魯,光緒年間承襲世職,主奉祀事,生三子:孟慶桓、孟慶榕、孟慶棠
73世孫孟慶恆,字頌武,因早卒,未能承襲世職,由弟孟慶棠(字澤南)於光緒二十年代襲世職;至光緒三十一年(1894年)正式承襲;1935年由“世襲
翰林院五經博士”改稱為“
亞聖奉祀官”
字輩
《通天家譜》、《孟子世家譜》都明確記載了“分派以十一,別戶以二十”,這“十一派”、“二十戶”的孟氏後裔,是孟子的嫡傳子孫。孟子後裔自四十六代,即中興祖孟寧的兩個兒子,長子孟存,次子孟堅,經過九代的繁衍,到五十五代“克”字輩,總計有四十二人,但只有克仁、克誠、克昭、克威、克珏、克寬、克尹、克繼、克緒、克縉、克綸這十一支有傳人。這十一支即劃分為十一派,孟子後裔自“克”字輩傳到五十六代“希”字輩,總計有三十三人,但其中只有希文、希淵、希源等二十二人有傳人。其他十一人失傳。這二十二支就劃分為二十戶。按宗法制,以始祖嫡長子為大宗,奉祖先祀,其餘的皆為小宗。
至今,孟氏族眾對自己的“戶”屬輩分也比較重視,都能如數家珍似的理清世系,擺正自己的位置。
孟氏自孟子到孟寧,四十五代大都單傳,從五十代起,孟氏族入開始有意識地在同輩兄弟取名時採用同一個字,來表明世系,也便於識別、記憶。從五十代到五十五代行輩字分別為:“德祖惟之思克”,但要求並不嚴格,特別是經過元、明易代之亂,族人四散流徙,給子弟取名時不可能循規蹈矩。
明朝時朱元璋對孔、孟後裔格外優禮。除賜給祭田、免除徭役,還先後特賜十字:“希言公彥承弘聞貞尚胤”作為孔、孟後裔子孫的行輩字。皇帝恩賜行輩字,孟氏族眾都嚴格遵從。
明太祖所賜行輩,從孟子五十六代孫孟希文始授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起排,十字十輩;明崇禎年間,報請皇帝批准,又立了十字十輩。
清朝同治年間由皇上核准,再立十字十輩,並在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續修族譜時予以確認和記載。民國初年,立二十字的行輩,並咨請當時的北洋政府內務部核准,登報周知,一字一輩。後來因為避清朝高宗弘曆諱,改“弘”字為“宏”,避清雍正帝諱,改“胤”字為“衍”。
孟氏合族統一字輩:“宗若端玉手元之水思希言公彥承弘(宏)聞貞尚胤(衍)興毓傅繼廣昭憲慶繁(凡)祥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煥景瑞永錫世緒昌”。
祠聯
四言
亞聖之裔;采卿之宗:上聯典指戰國時期思想家孟軻(公元前372~前289年),字子輿,鄒人(今山東鄒縣)。先世是魯國公族,受業於子思之門人,在儒學分化中,被稱為思孟學派,代表孔門嫡系正傳。著錄《孟子》十一篇,今存七篇,被稱為“亞聖”。下聯典指漢朝時期學者孟卿,蘭陵人。善為禮春秋,時人以卿呼之。
采卿之緒;亞聖之宗:同上(上下聯聯意、聯釋互易)。
昌平世澤;亞聖家聲:全聯典指戰國時期思想家孟軻,元至順間加封鄒國亞聖公。
龍山逸興;鹿門隱居:上聯典指東晉時期江夏人孟嘉,字萬年,太尉庾亮領江州時,任他為從事,後為荊州刺史桓溫的參軍,深受桓溫器重。桓溫讓參軍孫盛作文章嘲諷他,他當即作文回答,文章極美。後歷官從事中郎、長史。下聯典指唐朝時期詩人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陽人,早年在鹿門山隱居。四十歲時到長安,考進士不中,後為荊州從事。詩與王維齊名,世稱“王孟”。其詩清談幽遠,長於寫景,多反映隱逸生活,有《孟浩然集》。
孝誠生筍;廉德還珠:上聯典指三國時期吳人孟宗,字恭武,江夏人,孟嘉的曾祖父,以孝著名。少從南陽李肅學,性至孝。母親喜歡吃筍,冬時筍尚未生,他進入竹林哀嘆悲泣,筍忽然迸出。後官鹽池司馬、吳縣令。下聯典指東漢時期合浦太守孟嘗,字伯周,上虞人。少修操行,後策孝廉,舉茂才,拜徐令,州郡表其能,遷合浦太守。郡不產谷糧,而海里出珍珠,前任太守貪婪,逼百姓濫采,使珍珠漸漸移到交趾境內。孟嘗到任後,革除前弊,使珍珠重返合浦,百姓們得以重操舊業,商賈流通,人們稱他為“神明”。當朝中征他回京時,吏民極力挽留,使他不得脫身。於是,他在夜裡出走,隱居在一處貧困的水澤地,自己耕種而生。
孝著恭武;道傳孟軻:上聯典指東漢時期的孟嘗,字伯周,會稽上虞人。其先三世為郡吏,並伏節死難,嘗少修操行,仕郡為戶曹史。上虞有寡婦至孝養姑。姑年老壽終,夫女弟先懷嫌忌,乃誣婦厭苦供養,加鴆其母,列訟縣庭。郡不加尋察,遂結竟其罪。嘗先知枉狀,備言之於太守,太守不為理。嘗哀泣外門,因謝病去,婦竟冤死。自是郡中連旱二年,禱請無所獲。後太守殷丹到官,訪問其故,嘗詣府具陳寡婦冤誣之事,因曰:“昔東海孝婦,感天致旱,於公一言,甘澤時降。”下聯典指戰國時期孟子。
仉氏教子;孟光敬夫:上聯典指戰國時期思想家孟軻之母仉氏,“孟母三遷”歷來為教子的佳話。下聯典指東漢時期的梁鴻妻孟光,與鴻遁逃霸陵山中,夫婦相敬如賓。
珠還合浦;節鎮荊襄:上聯典指後漢時期的孟嘗。下聯典指宋朝時期的孟珙。
五言
五友家聲遠;七篇世澤長:上聯典指春秋時期魯國大夫孟獻子(仲孫蔑),人稱賢大夫,有五友相助。下聯典指戰國時期思想家、政治家孟子。受業於孔子的孫子子思的門人,歷游齊、宋、滕、魏等國,曾任齊襄王的客卿。因主張不被採用,晚年與弟子著書立說。把孔子“仁”的觀念發展為“仁政”學說,他的理論對後世儒家影響很大,被認為是孔子學說的繼承者,世稱“亞聖”。著作有《孟子》七篇。成為儒家經典之一。
苦吟東野集;親撰長春符:上聯典指唐朝時期詩人孟郊(公元751~814年),字東野,湖州武康人(今浙江德清)。曾任河南水陸轉運判官,後任興元軍參謀。長於五言古詩,有《孟東野詩集》。下聯典指五代十國時期後蜀皇帝孟昶(公元919~965年),公元934~965年在位。字保元,名仁贊,生於太原。後蜀開國國君孟知詳第三子,為兩川節度行軍司馬。知詳病,他監國,後嗣位。據宋人張唐英《蜀檮杌》記載:“蜀末歸宋之前一年,歲除日,昶令學士辛寅遜題桃符板於寢門,以其詞非工,自命筆云:‘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後世一般認為孟昶所題上述聯語,是迄今史書中所見最早的春聯。
篤生周世季;私淑聖人門:此聯為孟子廟聯。
微雲淡河漢;疏雨滴梧桐:此聯為孟浩然撰孟姓宗祠通用聯。
六言
教子無如仉氏;敬夫共仰孟光:上聯典指戰國時期孟子的母親仉氏。孟子幼年時貪玩,愛嬉戲,學人挖墓、學商人叫賣,孟母三次遷居,直至住到學宮帝。孟子曾經廢學回家,孟母用剪刀剪斷正在織著的布來教訓他,孟子從此朝夕苦學,終成大儒。下聯典指東漢時期扶風平陵人孟光,字德曜,梁鴻的妻子。夫妻隱居在灞陵山中,以耕織為生。後來到吳,梁鴻為傭工,每天回家吃飯時,孟光都舉案齊眉,以示對梁鴻的敬愛,為世人所仰慕。
七言
雄辨七扁尼父志;清詩五字杜陵心:上聯典指戰國時期思想家孟軻。下聯典指唐朝時期詩人孟浩然(公元689~740年),襄陽人。其詩與王維齊名,時稱“王孟”。所作詩多寫山水景物及隱居或羈旅生活,為李白、杜甫等人所稱讚。有《孟浩然集》。
孟嘉曾向風前落;郭泰還從雨里過:上聯典出《晉書·孟嘉傳》:“九月九日,溫燕龍山,寮佐畢集。時佐吏並著戎服。有風至,吹嘉帽墮落,嘉不之覺。溫使左右勿言,欲觀其舉止。嘉良久如廁,溫令取還之,命孫盛作文嘲嘉,著嘉坐處。嘉還見,即答之,其文甚美,四坐嗟嘆。”孟嘉,東晉時代的著名文人,即陶淵明的外祖父,是晉大司馬桓溫手下的參軍大將。九月九日重陽節這天,桓溫邀集賓客幕僚登龍山宴會,在山頂大擺宴席,飲酒賦詩。大家杯盞相酬,興致很高。突然間,一陣風颳過,把孟嘉的帽子吹落在地。盂嘉這時已經有幾分酒意,只顧觀賞美景,並未察覺。桓溫便叫在座的孫盛作文嘲笑他。孫盛也是當時很著名的文人,遵照桓溫的命令,在席間寫了一篇文章責難孟嘉,不料孟嘉雖有醉意,依然文思敏捷,孫盛的文章剛作好,他立即提起筆作文答辯,由於文采甚美而傳為佳話。這是登高覽勝,以至於樂而忘形的故事。在詠重陽節的詩里,常見有“龍山落帽”或“落帽”,都是以這事為典故的。下聯典出《後漢書·郭泰傳》:郭泰(公元128~169年),字林宗,人稱有道先生,東漢太原介休人(今山西介休)。家貧,早孤,及長,身高八尺,容貌魁偉。曾就學成臯(今河南成臯)屈伯彥,三年,博通三墳五典。善談論,美音制(講話聲音清亮)。初入京師,時人莫識,名士符融,一見嗟服,因此薦於其師河南尹李膺,以為海之明珠,未耀其光;鳥之鳳凰,羽儀未翔。李膺生性簡亢,很少交接,為官獨持風裁,為天下楷模,聲望極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為登龍門。膺與郭泰相見,待以師友之禮,並說,吾識士多矣,未有如郭林宗者,郭泰遂名振京師。後歸鄉里,衣冠(官員)諸儒(士人、太學生)送至河上,車數千輛。林宗惟與李膺同舟而濟,眾賓望之,以為神仙焉。更有甚者,郭泰間行遇雨,巾一角墊,時人乃故折巾一角,以為“林宗巾”其見慕皆如此。
八言及以上
風落孟嘉不妨舍舊;雨逢郭泰大好更新:同“孟嘉曾向風前落;郭泰還從雨里過”。
鄒嶧雄風,塞兩間正氣;兄弟美質,獲雙珠令名:上聯典指戰國時期思想家孟軻。下聯典指南朝宋國時期會稽太守孟頭,字彥重,孟昶之弟。昶頭弄美風姿,時人謂之“雙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