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東亞共榮圈(大東亞共榮)

大東亞共榮圈

大東亞共榮一般指本詞條

大東亞共榮圈,為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為擴張版圖所提出的“將東亞從西方的殖民統治中解放”,建立類似邦聯制的戰略構想與政治主張。

大東亞共榮圈(日語假名:だいとうあきょうえいけん 羅馬音:Daitōa kyōeiken 英文:Greater East Asia Coprosperity Sphere),是指為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提出的邦聯制戰略構想與政治號召。

起由於1938年11月日本政府發表建立《大東亞新秩序》的宣言,欲樹立“日滿華三國相互提攜,建立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互助連環的關係”,提出此基本政策構想的為日本首相近衛文麿發表的“近衛聲明”。試圖以“大東亞共榮圈”為整體,以日本、東亞與東南亞“共存共榮的新秩序”作為建設目標為意義的政治體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東亞共榮圈
  • 外文名:Greater East Asia Coprosperity Sphere
  • 假名:だいとうあきょうえいけん 
  • 目的:實現日本擴張的野心
  • 實質:欺騙國際輿論的手段
  • 提出國:日本
背景,過程,侵略方法,結果,影響,歷史,面積與人口,

背景

1940年7月22日,第二屆近衛內閣上台,制定了《基本國策綱要》和《適應世界形勢處理時局綱要》。1940年8月1日,外相松岡洋右在為德國駐日大使奧特舉行的招待會上,第一次提出了“大東亞共榮圈”的計畫。
大東亞會議與會代表合影大東亞會議與會代表合影
“大東亞共榮圈”的範圍包括東亞俄羅斯遠東地區東南亞大洋洲南亞阿富汗(在一些書籍中還包括阿拉斯加加拿大西部地區、美國西部地區、中美洲)。
大東亞共榮圈中,日本本國與滿洲國、中國為一個經濟共同體。東南亞作為資源供給地區。南太平洋為國防圈。而且為實現大東亞共榮圈,日本在內閣設立大東亞省,並且於1943年11月5日日本首相東條英機與偽滿洲國(代表:首相張景惠)、汪偽國民政府(代表:行政院長汪精衛)、泰國(皇室王子汪歪搭雅昆·瓦拉汪)、菲律賓(總統勞威爾)、緬甸(總理巴莫)、自由印度臨時政府(首席代表錢德拉·鮑斯)等共同召開大東亞會議,並在會後發表《大東亞宣言》揭暨其目標。

過程

大東亞共榮圈是以“解放殖民地、相互尊重彼此獨立”為號召,然而大東亞共榮圈中的獨立國家卻是由日本軍隊掌控或部分掌控,大東亞共榮圈內的英屬馬來亞荷屬東印度群島日方也沒有使其獨立;雖然日本在戰爭末期改變其目標,準備讓爪哇島獨立。
大東亞共榮圈宣傳畫大東亞共榮圈宣傳畫
大東亞共榮圈隨著日本的投降而結束,雖然日本被認為是侵略者,但是日本軍隊排除東南亞殖民地宗主國的勢力,並且企圖建立現代化體制,同時也讓菲律賓、緬甸等國獨立,許多如蘇卡諾、勞威爾等獨立運動領袖也多與日本方面聯合。至今關於這方面的正反討論仍持續不斷地進行。
此外與之相對的是,中國、朝鮮、韓國等國家則一直堅持“大東亞共榮圈”是日本為取得侵略本國機會的名分而已,其實質是在這個共榮圈中接受日本的統治。事實上,日本右派仍認為中日戰爭為“被迫應戰”,而大東亞共榮圈,更是“從歐美列強的統治中解放亞洲”的必有作為。另一方面,此歷史定位與論點常成為日本與鄰近國家地區;如中國、韓國外交關係發展的不利因素。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軍國主義政府妄圖在亞洲、澳洲和西南太平洋地區建立殖民大帝國的侵略計畫。日本軍國主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企圖在亞洲、太平洋地區建立的勢力區域。包括中國、朝鮮、印度支那(今越南、寮國高棉)、緬甸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當時稱荷屬東印度)、英屬印度(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阿富汗、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以日本為中心,排除英美等其他勢力。經過全世界人民和亞洲人民的共同奮鬥,這一陰謀被粉碎。
大東亞共榮圈宣傳海報大東亞共榮圈宣傳海報
早在1936年,日本軍國主義政府就決定了作為長期國策基本方針的《國策基準》,把確保日本在東亞大陸的統治地位,同時向南方海洋發展, 作為“帝國應該確立的根本國策”。這是“大東亞共榮圈”的最初構想。1938年11月3日,近衛文麿政府發表關於“建設東亞新秩序”的聲明。這一聲明的實質是表明日本要獨霸中國東北及更廣大地區。
大東亞共榮圈(大東亞共榮)
日本對東南亞的戰略位置及豐富的大米、橡膠、錫、石油等戰略資源垂涎已久,早就渴望奪取南洋作為支持其侵略戰爭、獨霸亞太地區的基地。1940年法西斯德國在歐洲占領荷蘭、法國等地,並威脅英國本土。日本政府認為形勢對其有利,便加快推行南進戰略和殖民侵略計畫。1940年8月,近衛內閣正式宣布了《基本國策綱要》,進一步提出要建立“以皇國為核心,以日、滿、華的強固結合為基礎的大東亞新秩序,確立包括整個大東亞的經濟協同圈”,為“大東亞新秩序”的口號蒙上一層“皇道主義”色彩。同年,外務大臣松岡洋右在上台後的演說中首次正式提出要建立“大東亞共榮圈”,在政治上以“共存共榮”為幌子,建立一個以日本為主宰的,“以日、滿、華的牢固結合為基礎的”,嚢括印度以東、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以北的所有地區和國家的殖民大帝國;在經濟上由日本壟斷“共榮圈”內的豐富資源和廣闊市場;在軍事上通過占領南洋地區,利用其資源和戰略基地,與英、美進行爭奪亞太地區霸權的持久戰,建立日本的勢力範圍。

侵略方法

第一步: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建立偽滿洲國
戰間期戰間期
第二步:占領全中國
第三步:占領東南亞澳大利亞
第四步:在印度納粹德國會師,北上攻克蘇聯
第五步:攻打美國,稱霸世界

結果

日本“南進”戰略和建立大東亞共榮圈的方針加劇了它與英、美的矛盾,因此日本加緊與德、意法西斯勾結,1940年9月27日,日、德、意簽訂了三國同盟條約。40 年代,日軍很快地侵占了印度支那、馬來西亞、泰國、緬甸、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等廣大東南亞地區。日本侵略者以為大東亞共榮圈計畫可以得逞。但是,中國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後勝利,使日本“大東亞共榮圈”的畸形夢想徹底破滅。
大東亞共榮圈(大東亞共榮)

影響

1938年11月3日,大日本帝國總理大臣近衛文麿發表「第二次近衛聲明」,號召建立「大東亞新秩序」,欲樹立「日滿中三國相互提攜,建立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互助連環的關係」,以大日本帝國、東亞及東南亞「共存共榮的新秩序」為目標。
1940年8月,近衛文麿首度明白指出「大東亞共榮圈」的名稱,及指明大日本帝國(含扶植政權、滿洲國與殖民地台灣、朝鮮)、中華民國、法屬中南半島、荷屬東印度英屬印度英屬馬來亞(包括新加坡)、英屬香港、英屬婆羅洲地區(包括砂撈越汶萊)及紐幾內亞澳洲紐西蘭等大洋洲地區與蘇聯西伯利亞東部為大東亞之範圍。大東亞共榮圈中,日本本國與滿洲國、中國(汪精衛政權)為經濟共同體。東南亞作為資源供給地區。南太平洋為國防圈。
為實現大東亞共榮圈,1942年日本內閣設立大東亞省,並於1943年11月5日由日本首相東條英機與滿洲國(代表:“首相”張景惠)、中國的汪精衛政權(代表:“行政院長”汪精衛)、泰國(王子汪歪搭雅昆·瓦拉汪;唯一實質獨立的參與國)、菲律賓自治邦(總統勞威爾)、緬甸國(總理巴莫)、自由印度臨時政府(首席代表錢德拉·鮑斯)等共同召開大東亞會議,並在會後發表《大東亞共同宣言》揭暨其目標。

歷史

包括中國、朝鮮、印度支那、緬甸、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當時稱荷屬東印度)、英屬印度(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阿富汗、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
早在1936年,日本軍國主義政府就決定了作為長期國策基本方針的《國策基準》,把確保日本在東亞大陸的統治地位,同時向南方海洋發展,作為“帝國應該確立的根本國策”。這是“大東亞共榮圈”的最初構想。1938年11月3日,近衛文麿政府發表關於“建設東亞新秩序”的聲明。這一聲明的實質是表明日本要獨霸中國東北及更廣大地區。
大東亞戰爭一周年紀念郵票大東亞戰爭一周年紀念郵票
1941年12月9日,日本在太平洋珍珠港轟炸美國軍艦引發太平洋戰爭後,隨即向英、美宣戰。1941年年底到1942年初,日軍在太平洋戰場與東南亞戰場取得一勝利。這時第二次世界大戰進入了又一個新階段,是日本與美、英、荷等國爭奪勢力範圍,要在太平洋地區建立以它為"盟主"的"大東亞共榮圈",故自稱為"大東亞戰爭"。在開始的一年裡,日軍的侵略異常順利,很快侵占了印度支那、馬來西亞、泰國、緬甸、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等廣大東南亞地區。

面積與人口

大東亞共榮圈(大東亞共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