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則
在2009
東亞峰會中,
溫家寶提出建立東亞共同體原則。東亞=東北亞5國+東南亞10國=15國,17億人口,GDP總值19萬億美元。
東亞合作
合作理由 區域一體化潮流洶湧,東亞合作勢在必行。
合作優勢
地理位置相近毗連是東亞合作的先天優勢,也是區域一體化的前提條件。東亞在文化上也有著相似或者相通的地方,這種文化的近似是東亞合作順利展開的基礎。東亞國家和地區在經濟上的共同利益點較多,這是東亞合作的主要動力。此外,東亞在法律和制度上也具有相似或相通之處,特別是涉及經濟民生的“民法”制度,大陸法系對東亞的影響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合作難點
如何將區域內多個分散進程整合為東亞自由貿易區?如何使3個“10+1”變成真正的“10+3”? 如何定位“東亞共同體”?如何使一體化進程與區域內經濟發展水平差異相協調? 區域內大國間,尤其是中日之間,能否植根信任?
合作意義
增進共同利益,分擔共同風險,推動東亞各國之間
政治關係的改善和東亞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大多數的贊成者均主張,應先朝向東亞地區共同的經濟圈作為目標,然後再以歐元作為榜樣導入共通貨幣。這是從“亞洲貨幣單位”作為的一籃子貨幣的概念獲得採用而開始的預想。但也有說是從議會制民主主義·
市場經濟以及漢字文化等共同的價値觀中所歸納出來的意見。
在日本方面,其
外務省被視為在這個概念的實現上較為積極的一方。
自民黨及民主黨均在他們的政綱中提到要在東亞地區建設一個共同體的構想。特別是在政黨之中提倡“與亞洲共生”的的民主黨更比較屬意。在日本國外,則主要由韓國的
保守政治家所提倡。
這個構想曾在ASEAN+3、印度、澳大利亞、紐西蘭參加的2003年第9屆
東協峰會上作為議題。2009年10月10日,第二次
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在北京舉行,中日韓敲定未來合作大方向:共建東亞共同體。
未來
如果其成員國是依照
東亞峰會成員的話,則其潛在成員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
菲律賓、越南、泰國、緬甸、韓國、馬來西亞、澳大利亞、
高棉、
寮國、新加坡、紐西蘭、
汶萊2007年5月24日在日本的日經會議上,菲律賓總統阿羅約列出了17個潛在的成員國,在這份名單上用俄羅斯代替了東帝汶。俄羅斯作為觀察員出席了首屆東亞峰會。而後來
阿羅約在第40屆東協部長級會議中的主題演講中只列出了16個國家。
醞釀
在東亞建立一個貿易共同體的想法已有悠久的歷史。20世紀40年代開始,日本便產生在東亞建立
大東亞共榮圈的構想。然而這種想法並不成功,因為它主要是作為一種意識形態存在,日本想憑藉其龐大經濟、軍事和
政治力量,建立日元圈和日本勢力範圍。然而亞洲一體化的構想並沒有隨著日本的戰敗而結束。
1967年8月8日,由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印尼和新加坡組成的
東南亞國家聯盟(東協)協會成立,用以防止區域內共產勢力擴張。
1990年,馬來西亞總理
馬哈蒂爾提出的“東亞經濟集團”構想,後來改稱“東亞經濟論壇”。因美國反對,日本消極,論壇未能啟動。
1995年,東協在曼谷首腦會議上提出舉行東協與中、日、韓首腦會晤的構想。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同年年底,首次東協與中、日、韓(時為9+3,1999年高棉加入東協後成為10+3)領導人非正式會晤在馬來西亞
吉隆坡舉行。
提出
2002年,“10+3”領導人會議通過了東亞研究小組(EASG)提出的建立“東亞共同體”報告。
2003年底,日本和東協舉行特別首腦會議,會後發表的《
東京宣言》也確認了建立“東亞共同體”這一目標。目前,東亞各國已經確定了以建立“東亞共同體”為東亞合作的長遠目標。
2005年12月14日,首屆東亞首腦會議將在馬來西亞開幕。但日中兩國在會議共同宣言的起草上出現了較大分歧。中國認為討論建立未來東亞共同體的場合應該是“10+3”會議,但日本主張應該是包括“10+3”成員以及印度、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在內的東亞首腦會議。簡單來說,日中兩國對立的焦點就是“東亞共同體”的母體是“10+3”會議還是東亞首腦會議。
主張
大多數的贊成者均主張,應先朝向東亞地區共同的經濟圈作為目標,然後再以歐元作為榜樣導入共通貨幣。
這個構想曾在
ASEAN+3・印度・澳大利亞・紐西蘭參加的第1屆東協高峰會上作為議題。
2009年9月,
日本民主黨執政後,首相
鳩山由紀夫在與中、韓領導人接觸時多次提及東亞共同體的建設,中、韓領導人也予以積極回應,東亞共同體的概念迅速升溫。鳩山把東亞共同體定位為在亞洲與美國和歐盟並駕齊驅的
世界第三極。2009年9月28日,在上海舉行的中日韓外長會上中國外長
楊潔篪表示稱將積極參與東亞合作一體化;日本官方也首次表示,這一
夢想有望在未來10到15年實現。
2009年12月底,時任中國國家副主席的
習近平應邀對日本進行正式訪問,訪問前夕,習近平12日在人民大會堂接受了日韓主流媒體駐京記者的聯合採訪,並對東亞共同體的建設作出重要表態。習近平說,東亞共同體是中日共同目標,他表示,鳩山首相提出建立東亞共同體,顯示了日本政府重視東亞區域合作的積極姿態。這一構想符合亞洲一體化進程的大趨勢,也是包括中日兩國在內本地區各國共同追求的目標。構建東亞共同體是一個系統工程,既要立足現實,又要著眼長遠。當前最重要的是各國應加強對話溝通,形成共識。這次談話,向世界展現了東亞共同體未來光明的建設前景,引起廣泛關注。
各方觀點
贊成意見
經濟方面的優點
若只限於貨幣來說,亞洲共通貨幣的導入將能壓抑外匯市場的影響,使東亞地區的經濟長期安定。另外,共通貨幣將會與美元及歐元在世界上並列存在,使到亞洲在國際經濟上的地位得以向上提升,貢獻良多。
在歐盟及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等的世界性地域統合進程中,為了使東亞地區各國經濟成長更加穩定,東亞地區亦同樣需要這樣的一個組織來維持。
對地域之間的政治穩定、融和的期待
隨著共同體使到在經濟交流上活躍發展,各國之間的政治對立將能漸漸消除,所以被視為與地域之間的安定有著緊密關係。另外,亦有可能促進了中國的民主化。
其他
日本方面贊成者認為,若果日本不參加共同體的話,那么共同體將會以中國為中心形成,對於與會各國來說中國的
影響力將會日益增大。所以作為牽制中國角色的日本,有必要在建設共同體上作領導角色。
反對意見
價值觀相異
區內並沒有一致的價值觀。在共產主義國家的中國及朝鮮,到現時為止仍然實行事實上的
一黨專政,並且把中國台灣當局排除出外。另外,雖然韓國是
民主化國家,但靠近中國的朝鮮則與日本和美國對立。比起自由及
民主主義,
民族主義的價値觀更容易傾向於優先。
中、日、韓三國之間,對各自及相互的歷史認識差距甚大。
在歐盟各國之間有著
基督教(
天主教)共同的宗教存在,同時也是以此作為反對土耳其加入
歐盟的原因。對比起來,曾經支配著東亞地區的
儒教,如今已不能說是該地區共同的宗教。
領土、政治紛爭
因這個構想要把日韓兩國的盟國美國排除出外,所以令美國對於這個構想感到不快。因此,美國積極遊說澳大利亞等盟國共同加入該共同體。
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參加的原因,將以不承認台灣當局作為“獨立
主權國家”作為前提。
正因中華人民共和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國家性,還有既有反美性的韓國
盧武鉉政府,因此有些少數人認為這個構想是有反美色彩的。
在中國和韓國國內民眾的反日情緒高昂,因此在日本國內對此反對者眾多。
韓國與日本在
獨島/
竹島、中國內地和中國台灣與日本在
釣魚台列嶼/尖閣諸島領土問題仍未解決。除此之外,中國還與東南亞各國之間有
南沙群島的領土紛爭。
經濟學上的理由
正因為日本與其他各國在經濟水平上的差異甚大,素質較低的勞工將會大量流入日本。所以就算是把這樣的社會負擔因素考慮在內,日本與其他國家之間的
自由貿易協定仍然相當之多。
若導入共通貨幣的話,各國將失去在金融政策及財政政策的自主權。這樣一來,各國將不能實行符合自身市場的金融及財政政策,因此反對者認為經濟將會惡化。而事實上,沒有加入歐元區的英國、
瑞典及丹麥等地的經濟良好,相比之下加入了歐元區的德國及法國的經濟則陷入低迷。
成立共同體後,就會將中國最大貿易夥伴、日本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之一的美國排除出外,顯得有點不自然。
東亞地區加入共同體後,預計將會被強勢的中國經濟圈所蠶食。日本亦同樣難逃被這個經濟圈所蠶食的命運。為了防止經濟變得弱體化,日本方面的反對聲音認為日本應該加入
北美自由貿易協定而非東亞共同體,與彼此價値觀相近的美國形成共同體。
安全保障上的理由
假若設立類似歐洲聯合軍這樣的共同軍的話,非民主國家諸如中國的軍隊將有可能駐留於日本。另外,日本的自衛隊亦有可能駐留在中國及
朝鮮半島,這會招致被駐留國的反對聲音。
其他
有其他意見指出這與曾經由日本提倡成立的“
大東亞共榮圈”完全一樣。認同的一方認為,這違反了建設一個讓東亞各國在對等立場下均能參加的國際組織的主張截然不同。而反對的一方則認為,國際政治的現實就是強權政治,所以應從最初開始就應該信任“國家之間的對等立場”這樣的一的樂觀想法。
身為一個海洋國家的日本若然再與戰前一樣深入干涉大陸國家的做法,在地政學上是不理智的。但對於這一點,反對的意見則認為地政學本身在過去亦曾有不足之處(因為一個地域內的國家並不一定指大陸國家),故現在不應再根據地政學來討論。
中國回應
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2009年09月21日在
美國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會晤時,提出了按照歐盟的形式,建立一個東亞共同體的構想。這個構想的提出使人們對未來東亞國家的合作充滿想像。東亞國家,特別是中、日、韓三國文化交往悠久,經濟合作緊密,政治上也在不斷增進互信。在全球化和區域化不斷深化的今天,東亞國家一體化的構想早有醞釀。但是,東亞國家有別於歐洲國家,無論政治制度、經濟發展水平都相互存在較大差距。所以,東亞國家一體化不會簡單化,具體形式還需要進一步商榷。不過,國家間加強合作是大勢所趨。
日本積極
鳩山提議東亞共同體應類似歐盟,這一構想頗為大膽。因為這意味著在東亞國家內部實現統一貨幣,在對外政策方面也要有統一的聲音,比如建立一個類似東亞議會的機構。這樣高度統一的共同體顯然目前還無法實現,但這也反映出日本在東亞一體化上的熱情和積極態度。
此次針對鳩山首相的當面提議,
胡錦濤主席提出了5點雙方進一步加深合作的建議,包括加強領導人之間、民間,以及經貿往來等方面。日本媒體特別對第4點——“在亞洲及全球性問題上進行合作”進行了解讀,認為這是胡錦濤對鳩山首相提議的一種回應,但眼光更為深遠。另外,這也反應了中國對發展中日關係的一種理性、現實的態度。歸根結底,中國對東亞國家加強合作持積極和堅定的態度。
在24日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下周在上海召開的中日韓外長會議,是否會討論東亞共同體。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
姜瑜說:“此次外長會在中日韓合作10周年之際舉行,意義重大。我們期待會議能在回顧三方合作進展的基礎上,就規劃三國未來合作充分交換意見,也為領導人會議做好準備,進一步加強三國合作,鞏固和發展三國關係,不斷深化東亞合作。”
不同解讀
東亞共同體的構想由來已久,並不是鳩山首相首次提出。
第一次正式提出這一構想的是日本前首相
小泉純一郎,但由於小泉執政期間中日關係出現倒退,後來不了了之。這個構想也曾作為“10+6”第一屆東協峰會的議題之一來討論。
但東亞各國對“東亞共同體”有不同的解讀。一些國家主張,應先以東亞地區共同的經濟圈作為目標,再導入統一貨幣。但也有國家認為,應從市場經濟、漢字文化共同的價值觀中提煉出相通之處。有人甚至主張將印度、澳大利亞、紐西蘭也吸納進來。但是,這顯然超出了東亞的範疇。
四大障礙
其實,即便包括中、日在內的東亞國家領導人積極倡導地區一體化,即便有歐盟作為前例參考,但縱觀歐盟的發展過程我們也能知道,東亞共同體的發展不會一帆風順。
首先,歐洲各國整體經濟水平差別不大,地區一體化後不會對經濟造成巨大波動。而在亞洲,僅僅中日韓三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就存在相當差距。其次,中國無論經濟和政治體制都與日本、韓國不同。第三,東亞國家彼此間存在著歷史及領土問題的糾紛。第四,一些國家內部還存在不同的聲音。在歐盟的發展過程中,一些國家的議會曾阻止本國政府加入歐盟的一些條約,如
愛爾蘭議會就阻止了本國加入《里斯本條約》。而在東亞,日本國內的反對聲音認為,日本應該與價值觀相近的美國形成共同體,應加入北美自由貿易協定,而非東亞共同體。更有一些人認為,日本加入共同體後,將會被強勢發展的中國經濟圈所蠶食。由此可見,東亞一體化的進程依然障礙重重。
進程
不過東亞一體化的發展趨勢是不可阻擋的。隨著科技和經濟的不斷進步,“
地球村”的概念越來越明顯,這加快了人類文明的融合和發展,地區經濟政治一體化也更加突出。在歐洲,歐盟還在擴展和深化,設定統一的
歐盟總統的構想在討論中。在北美,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的一體化合作已經形成。在南亞,以印度為核心的南亞共同體也呼之欲出,此外,
拉美、非洲等有自己的地區合作組織。因此,東亞建立一個以中日主導的共同體是大勢所趨。 其次,東亞國家的經濟文化交往歷史悠久,起源於中國的儒教文化深深影響著東亞各國。長期以來,中、日、韓共同組成了鮮明的東方文化。漢字文化圈或筷子經濟圈一直為人所樂道。
此外,東亞地區經濟發展迅猛,成為繼西歐、北美經濟區之後的世界第三大經濟區。統計數據顯示,中、日、韓外貿總額超過兩萬億美元,其中58%來自三國之間的區域內貿易,高於
北美自由貿易區的55%,遜於歐盟的65.5%。一個“相互依賴”的區域性貿易鏈正在東北亞地區逐漸成型。有評論認為,鳩山首相還把東亞共同體定位為繼歐盟、美國之後的世界經濟的
第三極,希望將東亞變成帶動世界經濟成長的“牽引機車”。實際上,東亞經濟區不僅是拉動世界經濟成長的馬達,更是促進東亞共同體形成的催化劑。
東亞共同體雖然目前還只是一個概念,但是,東亞各國的合作早已經開始。東協10國已經形成機制,而中、日、韓也參加了東協的10+3會議。最近,中、日、韓三國也建立了自己的領導人會議制度,這些都可以說是東亞共同體的初級階段。
第二屆中日韓三國峰會結束,象徵意義和實質內涵都惹人關注。從象徵意義而言,中日韓三國合作的10年迎來了一個全新合作的新時代,從實質內涵而論,三國峰會達成了一些列共識。從峰會發表的《
中日韓合作十周年聯合聲明》看,三方在朝核問題上凝聚了共識,並明確指出,三國致力於在開放、透明、包容原則基礎上建設東亞共同體的長遠目標,致力於區域合作,在地區和國際事務上的溝通與協調日益加強。
“東亞共同體”得到三國確認,意味著三國合作的新水平和展示了區域合作的未來願景。雖然,日本新首相提出的“東亞共同體”概念,從目前來看,還存在著諸多障礙。但是就像二戰後
邱吉爾首倡歐共體概念時的一樣,時人也普遍認為不可能,但事實卻是一個分裂的歐洲整合為當前的歐盟。東亞三國,中日韓文化背景相似,處於漢字文化圈和儒教文明的大坐標系下,更重要的是,三國屬於G20集團,中日韓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合計後占世界的17%,這一數字不久後將達到20%,三國人口達15億,而且,三國互為重要的貿易夥伴。由此可見,無論從文化還是經濟來看,東亞共同體的構建都有現實基礎。
從不久前的
匹茲堡G20峰會到中日韓三國峰會,中日韓三國首腦都認可了日方的提議。而且,日本新任首相鳩山在困擾中日韓三國的歷史問題上,也做出了相當的承諾,如不參拜“靖國神社”、遵奉“村山講話”、三國共編歷史教材;而在中日東海爭議問題上,鳩山亦強調將東海變成“友愛之海”等等。關鍵是,鳩山在三國峰會中承認日本依賴美國過重,期冀以亞洲為重,脫美返亞的意味較強。對之,中韓兩國對日本新政府表現出來的善意表達讚賞。可以說,中日韓三國合作的10年征程,從未像今天這樣氣氛融洽,共識良多。
當然,“東亞共同體”並非單指中日韓3國,而涵蓋了包括東協10在內的整個東亞。這體現了東亞合作的開放性,由於現有的東亞合作機制中已有
APEC峰會、東亞峰會等多邊架構,未來“東亞共同體”實質上存在著三個圈次的區域區間。一是中日韓三國主導的共同體基石;二是10+3為核心的共同體主體;三是吸引的印度、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國。顯然,“東亞共同體”真要成為歐盟那樣的區域整合,既要開放也不能過度鬆散,否則“東亞共同體”的區域整合意義就被稀釋掉了。
從歐盟的經驗而論,先經濟後政治無疑是明智的抉擇。讓人樂觀的是,中日韓和東協10國各在進行自貿談判,而且自貿區建設都進入倒計時階段。在此情景下,中日韓三國之間的自貿談判應該提速,如果10+3自貿區建成聯通,東亞13國的經濟一體化也就完成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以經促政談判也就水到渠成。
這一願景絕非理想主義的烏托邦,而有著現實的可能性。因為無論是東協10國和中日韓三國的經濟合作,抑或中日韓三國的經貿關係,當前已處於深度交融的利益攸關狀態。“東亞經濟一體化”差得就是政治家們用“共識”加“共建”去捅破那層薄紙。
更大的願景在於,“東亞共同體”徹底改變了東亞的地緣生態。
首先,有助於破解相關國家的領土爭端。東亞區域內,中國和東南亞相關國家在
南海島嶼上存在爭端;在東海和
日本海,中日、日韓之間同樣存在著島嶼主權爭議。東亞一體化,這些領土爭端從尖銳的雙邊矛盾變成區域內的多邊問題。這種“人民內部的矛盾”最終可以通過聯合開發和經濟合作的方式來
其三,破解外來干涉的魔咒。東亞各國的明爭暗鬥,說到底和外來干涉脫不了干係,說白了就是美國勢力的介入,尤其是中日韓、中國和東協之間的關係。東亞聯合起來,各國關係深度互信,外來干涉的魔咒也就自然而解。
願景美好,但“東亞共同體”的實現之路卻是坎坷不平。一是熱心推動的鳩山政府執政根基不穩,日本政府缺乏政策的穩固性和連續性。在日本,主流媒體認為鳩山的提議過於超前,而實現起來不易。中國《環球時報》的民意調查顯示,只有18.2%的人認為日本政策能夠長期化。甚至有網民認為,“日本的首相換得太快了,幾乎一年一個。你一套,他一套”,不利於日本政策的穩定性。韓國《朝鮮日報》則認為韓國應有自己的東亞整合思路,同時對20世紀初的帝國主義“東亞論”充滿疑懼。二是中日韓三國互別苗頭各有想法,尤其是中日兩國未來的主導權之爭。三是東協各國和日本對美國的心掛兩腸,導致“東亞共同體”所受外來因素的滋擾。
但不管如此,有願景就有希望,有宏圖才有夢想。一個鬆散和地緣混亂的東亞顯然不利於各國乃至世界的
和平與發展,所以,東亞聯合起來也必然不是一個口號,而是一個集體行動,並且已有清晰的路線圖。亞洲各國,所亟需的就是當年歐洲各國那樣的耐心和勇氣。
建設原則
平等的合作模式 眾所周知,與歐洲、北美和南美及其他地區相比,東亞地區具有多樣性和差異性的特徵。這種特徵,要求區內成員通過說服、社會影響和模仿等軟約束社會化方式,在協商一致的基礎上,建構和發展共同體合作的規範,以便不斷推進更深程度的地區合作。在這裡,我們一方面要承認,在總體上,多樣性是不利於一體化深入的一個重要因素;解決這一問題惟一可行的辦法就是在合作的過程中,要始終堅持平等參與、協商一致和照顧各方舒適度的原則。
求真務實的原則
應該放在以下兩方面:第一是自由貿易區的建設,第二是能源合作。在第一方面,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自貿區的建設,還主要局限於雙邊;同時,中日和中韓之間在建設雙邊自由貿易區方面,還存在著障礙。因此,應盡力爭取儘快啟動中日、中韓自貿區談判,並在此基礎上,推動東亞區內雙邊自貿區向多邊自貿區的轉變。在能源合作領域,可以參照
歐洲煤鋼聯營和原子能合作(都是歐共體合作的雛形),建立亞洲能源(包括原子能)合作機制。在這方面,可以首先考慮東北亞次區域內的合作,尤其是中日之間的合作;同時,也可以考慮將朝核問題的解決,與東北亞能源(尤其是原子能)合作掛鈎。
在能源合作和自貿區建設的基礎上,隨著經濟相互依賴程度的加深以及相應的溢出效應,可以嘗試進行貿易、投資和金融等領域的更緊密的經濟合作,但不宜像歐共體那樣搞關稅同盟,因為那樣與開放
地區主義原則不相符合。
在進行經濟合作的同時,也有必要逐步而穩妥地開展政治和安全對話,努力使東亞共同體逐漸發展為涵蓋各領域的綜合性合作機制。對於中國來說,最關鍵的方面,在於盡力爭取與美日聯盟進行安全對話,爭取建立一種類似於俄羅斯和
北約的合作關係。
先易後難的原則
在合作領域上,可以先在現有各方都關心,具有相當可操作性的領域做起,諸如能源領域合作,自由貿易區問題,進入領域的
貨幣互換協定從雙邊協定向多邊協定的方向推進等。在現有合作框架中,在充分啟動10+1進程的同時,重點推進10+3合作的進展。因為10+3是在東協經歷了亞洲金融危機後,各國要求加強地區經貿與金融合作,以防範危機再度發生而建立的,東協國家對“10+3”持總體贊成態度。而且啟動以來的確出現了驚人的進展。最後目標是建成“東亞經濟共同體”。在上述
次區域經濟合作的基礎上,逐步形成“東亞經濟共同體”或“東亞經濟聯盟”,形成
世界經濟格局中的一極。使亞洲各國的經濟獲得更大的發展,提高亞洲各國在世界經濟發展中的主導作用,共同為世界經濟的發展作出貢獻。使亞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火車頭。
齊頭並進的原則
實事說明,東亞國家在東亞共同體問題上並為達成共識,在去年12月14日至15日召開的首屆東亞峰會的預備會議上,各國代表同意,不把東亞共同體的具體目標寫進峰會《吉隆坡宣言》中,而以“建立在本地區的共同體”字眼代替,以避免在此刻引起爭端。峰會發表的《吉隆坡宣言》沒有提及“東亞共同體”,但此前兩天舉行的東協與中日韓(10+3)領導人會議宣言將宣布自己發揮主導作用建立“東亞共同體”。我認為“10+3”作為推進東亞區域合作進程的有效方式在過去幾年裡已經得到舉世矚目的成果,也被東亞國家的充分認可,為此,基於東亞合作的艱難性多樣性的特點,為地區一體化的共同目標,“10+3”模式應該被看作是建立東亞未來東亞共同體的“發動機”。 為此,共同體是目標,10+3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主渠道。今年是“10+3”合作10周年我們應該以此為契機,做好“10+3”合作的未來戰略規劃,鞏固“10+3”機制在推進東亞合作、建設東亞共同體過程當中的主渠道地位。
關連人物
構想
伊藤憲一 - 評議會議長
田中均 - 參與者
批判者
古森義久
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