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紹爾群島共和國

馬紹爾群島共和國

馬紹爾群島共和國是位於太平洋中部的島國,在夏威夷西南約3200公里和中國上海東南約4500公里處,陸地面積181.3平方公里。人口約6.2萬人。與之在海上相鄰的地區分別是北部的威克島,南部的諾魯,西部的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和東南部的吉里巴斯

馬紹爾群島歷史上曾先後為西班牙德國日本美國占領,其前身是美國託管的太平洋島嶼託管地的4個政治實體之一。美國託管期間,美國在該國進行了67次核試驗,其中23次在該國比基尼環礁進行,導致該國居民嚴重的癌症白血病等疾病。與美國威克島存在領土爭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馬紹爾群島共和國
  • 英文名稱:The Republic of Marshall Island 
  • 簡稱馬紹爾群島
  • 所屬洲:大洋洲
  • 首都馬朱羅(Majuro) 
  • 國慶日:5月1日 
  • 國歌:《永遠的馬紹爾群島》 
  • 國家代碼:MHL
  • 官方語言英語馬紹爾語
  • 貨幣美元
  • 時區:UTC+12
  • 政治體制:議會制共和制
  • 國家領袖:總統:希爾達·凱茜·海涅
  • 人口數量:53066人(2015年) 
  • 人口密度:340.85人/㎞2(2005年)
  • 主要民族密克羅尼西亞人種
  • 主要宗教天主教
  • 國土面積:181.3平方公里(包括比基尼環礁、埃尼威托克環礁和夸賈林環礁)
  • GDP總計:1.94億美元(2016年,國際匯率) 
  • 人均GDP:3449美元(2016年,國際匯率)
  • 國際電話區號:+692
  • 國際域名縮寫:.mh
  • 道路通行:靠右行駛
  • 主要機場:馬紹爾群島國際機場
  • 獨立日:1986年10月21日
  • 國土面積排名:世界第187名
  • 行政區劃:26個立法選區
國家象徵,國旗,國徽,歷史沿革,地理環境,位置境域,氣候,礁石,行政區劃,人口種族,文化,語言,宗教,主要節日,年度慶典,領土問題,政治,政體,議會,歷任議長,司法,政府,歷任總統,政黨,對外關係,經濟,體制,數據,經濟組織,資源,農漁業,交通運輸,財政金融,對外貿易,外國援助,軍事,概況,軍試驗地,社會,衛生,教育,新聞出版,體育,文化,旅遊,飲食,手工藝品,

國家象徵

國旗

馬紹爾群島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19∶10。旗地為藍色,自左下角向右上方斜伸出兩道逐漸變寬的條帶,上為橙色,下為白色;旗面左上角有一輪白色太陽,放射24束光芒。藍色象徵太平洋,白、橙兩道寬條表明該國由兩列島鏈組成;太陽放射24道光芒,象徵該國的24個市政區域。
馬紹爾群島共和國

國徽

馬紹爾群島國徽呈圓形。圓面中間為一隻展翅的海鳥,海鳥之上是一輪光芒四射的太陽。太陽左下方是石頭,代表當地人用於製作手工藝品的工具;右下方為魚網,象徵該國豐富的漁業資源和有發展潛力的漁業。海鳥左側是椰子樹,代表該島國重要的經濟作物;右側為帆船,象徵該國的航海和捕魚業;下方的圖案為航海用的導航工具。周圍的上部用英文寫著“馬紹爾群島共和國”。
馬紹爾群島共和國

歷史沿革

馬紹爾人屬密克羅尼西亞人種,其祖先可追溯到很早以前遷居到島上的亞洲人。
1529年西班牙航海家阿爾瓦羅·德薩阿韋德拉來到馬紹爾群島,1592年西班牙聲稱馬紹爾群島歸其所有。
1788年,英國“斯卡馬勒”號船長約翰·馬紹爾駕船從悉尼植物灣駛往中國途中經過這一群島時,曾登岸尋求給養。因此後來一俄國水文學家將整個群島命名為馬紹爾群島。
直到19世紀20年代,馬紹爾群島才開始與外界有較多接觸,那時,來自美國的捕鯨者常去那裡尋覓食物和水。19世紀60年代美國傳教士由夏威夷成批抵達馬紹爾群島。接踵而至是美國和德國的一些商人,他們在此設立公司,主要經營椰乾和漁業。
馬紹爾群島於1886(1885)年成為德國的保護領地,屬德屬紐幾內亞保護。
1899年,德國從西班牙手中贖買了馬紹爾群島以及與其相鄰的卡羅林群島和北馬里亞納群島。
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被日本占領,戰後日本按國際聯盟的授權託管該群島;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馬紹爾群島成為日本在太平洋作戰的基地。日本以此為基地同美軍作戰,並侵占了近鄰的諾魯和吉里巴斯
1944年,美軍驅逐日軍,占領馬紹爾群島,並對其實行軍管。
1947年7月,聯合國將馬紹爾群島作為聯合國太平洋島嶼戰略託管地的一部分交由美國託管。後與帛琉共和國、北馬里亞納群島和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構成太平洋島嶼託管地的4個政治實體。
1951年,馬紹爾群島由美國海軍管轄改為民政管理。1965年後,馬紹爾群島要求自治的呼聲日漸高漲。
1969年,馬紹爾群島、密克羅尼西亞和帛琉一起開始與美國就未來政治地位進行談判。
1979年,馬紹爾群島否決《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憲法》公投,自行成立自治政府和準備建國。3月,通過憲法。5月1日,馬紹爾群島憲法正式生效,成立立憲政府
1980年,馬紹爾群島與美國簽訂了實行內部自治的協定。
1983年6月25日(1982年5月30日),與美國最後簽訂了為期15年的《自由聯繫條約》。9月,條約獲公民投票通過。
1986年1月14日,《自由聯繫條約》獲美國國會批准。5月,聯合國託管理事會正式同意中止託管。10月21日,《自由聯繫條約》正式生效。根據這項條約,馬紹爾群島共和國獨立,馬紹爾群島共和國的內政外交自主權和自治地位獲得美國承認,但其外交政策必須與條約規定的指導原則相一致,美國將保留對群島安全與防務的全面權力,即防務則由美國全權負責。同時實施新的移民和國籍法,公民持馬紹爾群島共和國護照,但向美國移民不受限制。
政治關係外,《自由聯繫條約》還對今後15年中美國財政援助和其他形式援助(15年總額7億美元)的條件以及環境保護、貿易、稅收等問題作了規定。15年後,經雙方同意還可延長《條約》期限,馬紹爾群島也可單方面要求中止條約,選擇完全獨立或其他形式的政治地位,但美國的防務權力和經濟義務必須延續到15年期滿為止。
條約還規定美國在島上的軍事基地至少保留15年,美國為此每年向馬紹爾群島提供經濟援助。該條約每15年審議修訂一次,但自由聯合國地位永不變更。可參加地區組織,但不能參加聯合國。
1990年12月22日,聯合國安理會召開正式會議,通過了終止部分太平洋託管領土託管協定的決議,正式結束馬紹爾群島共和國的託管地位。
1991年9月17日,馬紹爾群島共和國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
1996年9月,馬紹爾群島在首都馬朱羅舉辦了第27屆南太平洋論壇會議。10月,阿馬塔·卡布阿總統以南太平洋論壇主席身份出席了“東京南太經濟交流中心”開業典禮。
在51屆聯大期間,馬外長代表南太平洋論壇主席和南太10個島國在聯大發言,並代表本國政府在全面禁試條約上籤字。同年馬還主辦了南太島國護士培訓會議、亞太旅遊協會密克羅尼西亞分會成員國會議和南太島國圖書與檔案人員會議等。
截至1996年12月,馬已同64個國家建交,並在美國斐濟、日本和聯合國總部設使館並派常駐大使。
1997年6月,馬政府主辦中、西部太平洋高度洄游魚類種群養護與管理多邊高級會議。8月,馬紹爾群島主辦第十四屆太平洋教育會議年會。
1999年11月13日:糧農組織大會決定接納馬紹爾群島為糧農組織的新成員。
2000年4月,馬總統諾特赴日本出席日本與南太平洋島國首腦會議。6月26日,馬紹爾群島被經合組織列入有不正當金融行為(洗“黑錢”)的9個國家和地區黑名單。
2004年01月08日,凱塞·諾特連任總統。台灣“外長”簡又新率團參加就職典禮。
5月,美馬信託基金成立,這是馬紹爾與美國簽訂的“自由協定”的一部份,馬紹爾投入2500萬美元成立該基金,而美國初期投入700萬美元,並且將以每年50萬美元的方式持續援助,直到2023年為止。這筆基金成立的目的是要取代自由協定2023年期限截止後,取代美國的信託基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馬紹爾由29個環礁島群和5座偏遠小島共1225個大小島嶼組成。主要島礁有34個。其中最著名的是賈盧伊特環礁,它由90多個珊瑚礁小島圍成一個橢圓形的環礁,長80千米,寬20千米,總面積為1700㎞2,是世界上最大的環礁之一。
群島均為珊瑚島群,分布在200多萬平方公里的海域上,形成西北—東南走向的兩列鏈狀島群,東部為日出群島(拉塔克群島),西部的為日落群島(拉利克群島),中間相隔約208公里。絕大多數人口集中在首都馬朱羅夸賈林島上。海岸線長370.4公里。

氣候

馬紹爾屬熱帶氣候,年均氣溫27℃,年均降雨量為3350毫米,5月-11月為雨季,12月-4月為旱季

礁石

比卡爾環礁是馬紹爾群島其中最小的一個環礁,位於拉塔克群島(Ratak Chain,又名日出群島)北部,大約距Utrik東北85公里--這使它成為馬紹爾群島第二個最靠北的島嶼。這一橢圓形的環礁南北大約有13公里,東西8公里多。該環礁上五小島(Bikar、Jabwelo、Almani、Jabwelo和Jaboero)組成的土地面積不到0.5㎞2,但這些島嶼圍繞而成的淺水湖卻有37㎞2。 比卡爾周圍的珊瑚礁是連續的,除了一處位於西側狹隘通道,由於其相對孤立,所以在Bikar島上生存著原始的動植物群。環礁上覆蓋的植被由Pandanus tectorius、Lepturus repens 、Cocos nucifera、Boerhavia repens、Pisonia grandis、Triumfetta procumbens、Tournefortia argentea 、Scaevola sericea和馬齒莧黃、草海桐屬植物,以及環礁灌木叢和藤蔓組成。但在環礁上最小的島嶼—Jaboero沒有植物,純粹由細沙和鵝卵石組成。Bikar曾經是海鳥栖息的主要地點,儘管在最近幾年海鳥的數量有明顯的下降,但仍很重要。另外,Bikar也是瀕臨絕種動物-綠海龜重要的產卵地點。
奧爾環礁屬於拉塔克群島(Ratak Chain,又名日出群島),位於馬洛埃拉普環礁(Maloelap 圖片中部)南部,是一個小型環礁,由三個主要島嶼 (Tabal, Aur 和Bigen)以及39個較小的島嶼組成,總面積達5.6平方千米。它們相互連線形成了一個面積240㎞2的大湖泊(深80多米)。有兩個通往該湖泊的主要入口:西口和南口,另外還有許多較小的入口和狹窄的海峽。奧爾環礁距馬朱羅北120公里,島上大約有450人在此居住,平均分配在Tabal和Aur島上。而其它島嶼大都是無人居住的。奧爾環礁上的生活是相當傳統的,他們的生活習慣一直是這樣子,延續了很長時間。當地居民擅長製作船隻模型和巨大的牆帷。奧爾環礁上的湖泊是極好的潛水場所。另外,那裡還有大量熱帶魚和珊瑚,以及海龜和小鯊魚
阿爾諾環礁是馬紹爾群島其中一個主要的環礁,位於拉塔克群島(Ratak Chain,又名日出群島)的南部,距馬朱羅東部15公里。阿爾諾環礁的陸地面積將近13㎞2,有133個小島組成。在環礁上還有一被礁石圈起來的大湖泊,深339千米。阿爾諾環礁的外形極不規則。阿爾諾環礁上約有2069(1999年)人口,是馬紹爾群島上人口較多的環礁之一,並擁有兩條飛機跑道。在阿爾諾環礁上有一以“性愛學校”而出名的Longar地區,在這裡,年輕女士都曾接受過性教育。阿爾諾環礁Longar Point水域是極好的遠洋捕魚場所,這裡有大量馬林魚黃鱔鮪魚旗魚,等等。每一個月都有大於約4500公斤鮪魚和暗礁魚運往馬朱羅市場。阿爾諾環礁上主要的小島有Ajeltokrok、Kobjeltak、Rearlaplap、Langor 和Tutu。同時,這裡也是人口最多的地方。
艾盧克環礁屬於拉塔克群島(Ratak Chain),又名日出群島之上,在沃傑環礁(Wotje Atoll)北72公里處,是一個小型環礁,由57個小島組成,並且這些小島幾乎全位於環礁的東邊。艾盧克環礁總面積達5.4㎞2---環礁上主要的小島有Ajelep、Aliej、Ailuk (在左邊最遠處), Alkilwe (是一個孤立的小島,在圖片的上方)、Barorkan、Biken, Enejabrok、Enejelar、Kapen (在右邊最遠處)和Marib。在艾盧克環礁西部和南部是由一近乎連續的暗礁組成了邊緣,但大部分被海水淹沒了。環礁上還有一被礁石圈起來的湖泊,面積達177㎞2。在艾盧克環礁的西側(圖像上方)有三個通往湖泊的入口:Erappu海峽、Marok海峽和Eneneman海峽。
埃林吉納埃環礁(Ailinginae)是位於拉利克群島(日落群島)上的一個海島。與其距離最近的大陸是朗格拉普環礁,兩者之間被海洋隔開,約10英里。埃林吉納埃由一個大湖泊構成,從空中看去,就像是一個被掏空了的島嶼。地勢低洼,距離海平面只有數米高。環礁的總寬度為27公里,廣度為9公里,整個島嶼都被珊瑚礁環繞著。該環礁共由25個小島組成,總面積達2.8㎞2。在島上有兩個能進入埃林吉納埃大湖泊的入口--Mogiri通口和Eniibukku通口,它們的寬度分別為0.9和0.3英里。埃林吉納埃環礁上的這些島嶼白天平均氣溫大約有27℃,但晚間的氣溫要比白天較暖。這種現象與陣雨有關。環礁上的雨季是從9-11月。埃林吉納埃環礁上使用的貨幣是美元,主電力類型是110V60Hz。該地區的時間是英國格林威治時間+12。可以乘坐密克羅尼西亞和阿羅哈航空公司的班機前來。16世紀初西方航海者抵達。1788年英國船長約翰.馬紹爾到此勘察,由此得名。1944-1947年美國對此實行軍管。1947年由美國託管。1990年12月22日結束託管。經濟發展主要建立在外援基礎上,其財政收入主要依靠美、日等國和國際組織的貸款或援助。

行政區劃

馬紹爾群島為便於管理,分為市和村。全國劃分為行政區、市和村鎮。市鎮由選舉產生的地方行政官和地方議會管理,村置於傳統的村政府管轄之下。全國分為33個環礁(atoll)或島(island),其中10環礁(或島)已經無人居住。
馬紹爾群島環礁列表
環礁或島嶼人口(1999年)面積(km2
拉利克群島(日落群島)Ralik Chain
93.28
1
埃林吉納埃環礁Ailinginae (atoll)
0
2.80
2
埃林拉普拉普環礁Ailinglaplap (atoll)
1,959
14.68
3
比基尼環礁Bikini (atoll)
13
6.01
4
埃崩環礁Ebon (atoll)
902
5.75
5
埃內韋塔克環礁Enewetak (atoll)
853
5.85
6
賈普坦島Jabat (island)
95
0.57
7
賈盧伊特環礁Jaluit (atoll)
1,669
11.34
8
基利島Kili (island)
774
0.93
9
夸賈林環礁Kwajalein (atoll)
10,902
16.39
10
拉埃環礁Lae (atoll)
322
1.45
11
里布島Lib (island)
147
0.93
12
納莫里克環礁Namorik (atoll)
772
2.77
13
納木環礁 Namu (atoll)
903
6.27
14
朗格拉普環礁Rongelap (atoll)
19
7.95
15
隆利克環礁Rongrik (atoll)
0
1.68
16
烏賈環礁Ujae (atoll)
440
1.86
17
烏傑朗環礁Ujelang (atoll)
0
1.73
18
沃特環礁Wotho (atoll)
145
4.32
拉塔克群島(日出群島)Ratak Chain
88.07
1
艾盧克環礁Ailuk (atoll)
513
5.36
2
阿爾諾環礁Arno (atoll)
2,069
12.94
3
奧爾環礁Aur (atoll)
537
5.62
4
比卡爾環礁Bikar (atoll)
0
0.49
5
博卡克環礁Bokak (atoll)
0
3.24
6
埃里庫布環礁Erikub (atoll)
0
1.53
7
傑莫島Jemo (island)
0
0.16
8
利基埃普環礁Likiep (atoll)
527
10.25
9
馬朱羅環礁Majuro(atoll)
23,676
9.71
10
馬洛埃拉普環礁Maloelap (atoll)
856
9.81
11
梅吉特島Mejit (island)
416
1.86
12
米利環礁Mili (atoll)
1,032
15.92
13
納迪克迪克環礁Nadikdik (atoll)
0
14
湯吉環礁Toke (atoll)
0
0.57
15
烏蒂里克環礁Utirik (atoll)
433
2.43
16
沃特傑環礁Wotje (atoll)
866
8.18
17
馬紹爾群島Marshall Islands
50,840
181.35

人口種族

總人口為61963人(2005年)。密度—每平方公里340.85人(2005)。年增長率3.9%。5.8萬人(1997年)。絕大多數人口集中在首都馬朱羅和夸賈林島上。他們按語言分為9個種族群體。
馬朱羅馬朱羅
大多數居民屬於密克羅尼西亞人種。據傳,馬紹爾人的祖先是幾千年前由東南亞駕小舟漂泊而來的,因此,早期的馬紹爾群島人以善造“獨木舟”著稱。馬紹爾人的生活方式,習俗以及社會結構與其他密克羅尼西亞群島的人基本類似,整個社會以母系文化為主,所有權和其他權力按母系分配。

文化

語言

馬紹爾語為官方語言,屬玻里尼西亞語系的分支,各島居民又有自己的方言,通用英語。一些老年人還能講日語。

宗教

人口中54.8%為新教徒,25.8%為神召會教徒,8.7%為天主教徒,1.5%的人不信教。

主要節日

新年:1月1日
核武器受害者紀念日:3月1日
(基督教)受難節:4月9日
憲法日:5月1日(1979年)
漁民節:7月的第一個星期五
勞動節:9月的第一個星期五
風俗節:9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五
總統日:11月17日
福音日:12月的第一個星期五
聖誕節:12月25日

年度慶典

馬朱羅日(MALGOV):2月15日
椰子樹杯(威尼斯)劃鳳尾船比賽:4月第一個星期六
憲法日體育運動項目和佇列檢閱:5月1日
舷外浮材馬紹爾群島杯傳統獨木筏子比賽:5月的第一個周末
馬紹爾旗魚俱樂部年度錦標賽:7月第一個周末
Mobil All 密克羅尼西亞垂釣錦標賽:9月第一個周末
風俗節活動:9月最後一個星期五
商會聖誕節佇列遊行:12月第一個和第二個周六
新年夜晚拍賣晚會:12月31日

領土問題

馬紹爾群島共和國對其北面500公里的威克島提出主權要求,因為該島在傳統宗教儀式上的重要性。威克島是美國無建制領土,1990年美國國會有一項立法建議將該島置於關島管轄範圍內。

政治

政體

馬紹爾群島共和國憲法於1979年3月通過,5月1日生效。憲法規定馬紹爾實行總統制。總統為國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腦,執掌行政權,由議會從議員中選舉產生,任期4年。內閣由總統從議會中任命的10名部長組成。隨每四年選舉一次。內閣行使權利對議會負責。

議會

議會一院制,享有立法權,由33名議員組成,稱參議員,由普選產生,任期4年。此外還設有由12人組成的大酋長委員會(又稱首領理事會、議會顧問委員會),負責傳統和風俗習慣事宜,就影響習慣法和訴訟手續的問題提出建議。

歷任議長

科塞·諾特(1988年——1996.1.2——1999年11.15)。
利托克瓦·托梅茵(1999.11.15——2008年1.7)
朱雷朗·澤德卡亞(2008.1.7——),副議長阿利克。
本屆議會於2011年11月21日大選產生,議長唐納德·卡佩勒(Donald Capelle)。

司法

設最高法院、高等法院(主持地區法院和社區法院)和一個傳統權力法院。總檢察長丹尼斯·麥克菲力浦斯(Dennis McPhillips)。

政府

內閣由總統任命的10名部長組成。2000年1月政府內閣全體成員為:總統凱塞·諾特,總統助理部長傑拉爾德·扎基奧斯(Gerald M. Zackios),外交和貿易部長阿爾文·傑克利克(Alvin T. Jacklick),財政部長邁克·科內利厄斯(Mike M. Konelius),教育部長威爾弗雷德·肯德爾 (Wilfred I. Kendall),衛生和環境部長塔塔西·洛梅托(Tatashi Lometo),資源和發展部長約翰·西爾克(John M. Silk),公共工程部長里恩·莫里斯(Rien Morris),法務部長威藤·菲利波(Witten T. Philippo),內政部長奈德爾·洛拉克(Nidel Lorak)和運輸和通信部長布倫森·瓦斯(Brenson S. Wase)。

歷任總統

伊馬塔·卡布阿(1996.1-2000.1),馬紹爾群島第二任總統。生於1943年5月20日。是日落群島四位主要大酋長之一。畢業於美國加利福尼亞溫圖拉學院,曾擔任過國小校長。
凱塞·諾特(2000.1.3-2008.1.7),馬紹爾群島第三任總統,這是該國首個平民出身的總統。生於1950年8月7日,1974年畢業於巴布亞紐幾內亞大學瓦達爾熱帶農業學院。曾先後擔任農業協調官員、馬航空公司董事長、馬發展計畫委員會、發展局、外國投資局成員和馬社團行動局主任等職。1976、1991和1994年連續3次當選為馬憲法大會代表,並自1991年起任憲法大會主席。1979年當選馬第一屆議會議員並連任至今,於1988年-1999年任議長。任議員期間出任過資源發展部長,內政部長和交通運輸部長。
利托克瓦·托梅茵(2008.1.7——)馬紹爾群島第四任總統。1939年10月14日生於馬紹爾群島的沃傑環礁,他於1950年至1954年在利基普與賈盧伊特就讀天主教國小,1954年至1957年在馬朱羅讀中學,1961年畢業於波納佩的高中;1970年至1972年,在夏威夷大學學習。1961年至1973年時,他擔任教職人員,期間,於1965年當選沃傑環礁的市長,任期4年(1965年-1969年)。1974年,托梅茵回到馬朱羅,擔任馬紹爾群島高中的媒體和課程專家。1974年至1978年,他擔任馬紹爾群島的國會議員。1976年,他作為馬紹爾群島代表之一參加了在馬里亞納群島的塞班島舉行的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制憲會議;1978年,他當選為馬紹爾群島制憲會議成員。1979年,馬紹爾群島宣布獨立,脫離密克羅尼西亞聯邦。同年,他成為馬紹爾群島國民議會議員。1992年至1995年擔任國會副議長。2008年1月7日,在當天的議會選舉中,原議會議長利托克瓦·托梅茵以18票對15票擊敗已擔任兩屆總統的聯合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凱塞·諾特當選第四任總統,並於當天宣誓就職。利托克瓦·托梅茵在競選過程中曾經表示將堅持一個中國政策,也強調當選後會選擇與台灣當局“斷交”。2009年10月21日,馬紹爾群島國會通過對總統托梅茵的不信任案,並自即日起解除他的總統職務。其總統一職交由總統事務部助理部長魯本.扎克希斯(Ruben Zackhras)代理。托梅茵就任馬紹爾總統以來,曾於2008年10月及2009年4月,兩度遭遇不信任案的挑戰,但都平安度過。
總統朱雷朗·澤德卡亞(Jurelang Zedkaia)( ——2013.1.3)
總統克里斯托弗·洛亞克(Christopher Loeak)1952年11月11日出生於馬紹爾群島的埃林拉普拉普環礁,是一位獨立人士。曾在美國夏威夷太平洋大學和貢扎加大學法律系讀書。1988年到1992年,任法務部長,1992年到1996年,擔任社會服務部長,1996年至1997年他擔任教育部長。1998年,洛亞克擔任拉利克群島的部長。1999年,他擔任援助部長,2008年至2009年再次擔任這個職務。2013年1月3日,克里斯托弗·臘克以21票對11票的多數擊敗現任總統朱雷朗·澤德卡亞(Jurelang Zedkaia),當選為馬紹爾群島總統,並且在1月10日宣誓就職。

政黨

現有1個正式政黨。
聯合民主黨(The United Democratic Party),1999年6月25日成立,主席利托克瓦·托梅茵
東西方民主黨(日出日落民主黨),1991年5月成立。創始人托尼·德布魯姆。
馬紹爾群島政府支持民族獨立、發展地區合作,主張保護海洋資源和環境,建立南太平洋無核區,並以積極的姿態參與亞太地區及世界各國間的和平與合作。已成為聯合國、亞太經社理事會聯繫國、國際民航組織、太平洋島國論壇和亞洲開發銀行等20多個國際和地區組織成員。

對外關係

馬紹爾群島與全球73個國家(地區)建立正式外交關係,美國、日本、台灣地區在馬紹爾群島設有大使館,菲律賓、以色列、土耳其在馬紹爾群島設有榮譽領事,馬紹爾群島亦於美國、日本、斐濟、台灣地區設定大使館。
海外的馬紹爾群島公民如在沒有大使館的地區需要急難救助,可以向當地的美國大使館提出協助,美國大使館應提供馬紹爾公民與美國公民相同的對待。
馬積極尋求與亞洲國家發展關係,開展平等互利的友好合作,以期帶動和促進本國經濟的發展。
與美國關係馬紹爾群島被美國託管近40年,與美國關係密切。國際外交取向尤其是聯合國決議投票中一般追隨美國。根據馬美《自由聯繫條約》,馬享有內政、外交自主權,但防務在1986年至2001年的15年內由美負責。馬在華盛頓設有使館,在夏威夷設有領館。美在馬也設有使館。
馬紹爾群島使用美元,各種現代商品均相當依賴美國進口。根據《自由聯繫條約》規定,馬紹爾群島軍事防衛任務交由美國執行,國民也可參加美國軍隊。另外,馬紹爾群島國民也可自由進出美國和在美居住、就業和就學,無需簽證(但犯事者可被美國驅逐)。馬紹爾群島的對外郵政由美國郵政負責,郵資也根據美國標準,寄往帛琉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美國各州、屬地和軍事外交駐地的郵件均按國內郵資計算。
《自由聯繫條約》也規範美國對馬紹爾群島政府的各項財政支援,以及美國陸軍租借Kwajalein環礁的條件等。因為各項的支援和撥款項目,美國對馬紹爾群島的事務主要由內政部的島嶼事務辦公室(而非國務院)負責。
同日本的關係馬曾被日本占領。馬日關係密切。馬政府將日本視為發展經濟的夥伴之一。日每年平均對馬援助額達400-500萬美元。1997年,日在馬設使館,並派常駐代表。自1991年起,日本開始向馬派志願者。
同澳大利亞、紐西蘭的關係馬重視同澳、新的關係。澳每年向馬提供一定數額的援助。
與中國關係1990年11月16日,馬紹爾群島同中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1991年2月,中國在馬建立大使館,並於7月派駐大使。3月13—21日:馬紹爾群島共和國總統阿馬塔·卡布阿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10月6日:以科塞·諾特議長為團長的馬紹爾群島共和國高級代表團開始對中國進行為期一周的友好訪問。10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教育委員會與馬紹爾群島共和國教育部關於教育合作的備忘錄,在北京簽署。1992年2月,馬紹爾在華設館並派常駐大使。5月16-18日:馬紹爾群島共和國總統阿馬塔·卡布阿對中國進行非正式訪問。17日,中馬兩國政府民用航空運輸協定在北京簽字。18日,馬紹爾群島駐中國大使館在北京正式開館。7月29-31日:彭沖副委員長率中國人大代表團訪問了馬紹爾群島共和國。1993年8月,中國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羅乾訪馬。10月29日:馬紹爾群島共和國和泰王國關於建立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在北京簽署。泰國是與馬紹爾群島建立外關關係的第50個國家。1994年10月,馬紹爾群島法務部長勒克納·阿伯納一行5人來華訪問,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羅乾會見了阿伯納一行。公安部白景富副部長和阿伯納部長分別代表中國公安部和馬紹爾群島法務部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與馬紹爾群島共和國法務部執法合作協定》。1995年4月,卡布阿總統訪華。11月,外經貿部長助理楊文生應邀訪馬。議長凱塞·諾特訪華。1996年9月,在馬朱羅參加第27屆南太平洋論壇會議的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李肇星會見了卡布阿總統,並代表中國政府與馬政府正式簽署了"中馬貿易協定"。會議期間,中國派雜技小組赴馬進行了訪問演出。10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漢斌應邀對馬進行正式友好訪問。1998年,中馬關係發生逆轉。11月20日,馬紹爾群島與中國台灣簽署“建交”公報,宣布馬台建立“外交關係”。12月11日,中國宣布中止與馬紹爾群島的外交關係,撤回大使並撤館。1999年7月,議長凱塞·諾特訪華。2000年,中國同馬紹爾群島進出口商品總額為187.6萬美元,其中中方出口114.4萬美元。馬在華有2 名留學生。2003年5月19日,第56屆世界衛生大會以主席裁決方式做出決定,拒絕了馬紹爾群島等國提出的所謂“邀請台灣以觀察員身份參與世界衛生大會”提案。這是世界衛生大會第七次拒絕涉台提案。2004年9月23日,台灣當局加入馬紹爾群島國與美國簽訂的信託基金,分20年援助該國總共400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13.5億元)。12月17日,馬紹爾群島總統訪問中國台灣。2005年5月1-2日,中國台灣“總統”陳水扁訪馬。2007年10月11-14日,台灣陳水扁訪問馬紹爾群島,並承諾提供一套價值300萬美元的太陽能系統設備給馬紹爾群島。2008年1月29-30日,台當局“副總統”呂秀蓮訪問馬紹爾,馬總統托梅茵表示會繼續鞏固雙邊關係。

經濟

體制

馬紹爾結束外國占領後,政治上雖然獲得了獨立,但經濟上並未擺脫對外國的依賴。長期以來,馬經濟發展建立在依靠外援的基礎上,其財政收入主要靠美、日等國和國際組織的貸款或援助。1996年以來,馬政府迫於形勢壓力,為發展經濟、開闢新的財政來源,採取了一些改革措施,包括引進市場機制,開發旅遊和漁業資源,吸引外資,政府裁員等,對改善馬經濟狀況起到了一定作用。
馬紹爾的熟練和非熟練型勞力充足,且最低工資率很有競爭力。非本地公民不能在馬紹爾群島購買土地。土地租用期限一般可達 50 年,並可以續租。《按揭和登記法》保護了出租人和承租人的利益。租金要和土地所有人磋商決定。關於建立土地開發登記處的立法正在審議之中。 馬紹爾對外國投資者借貸沒有限制,也無限制資金返還的法律規定。然而,政府鼓勵外國投資者擴大投資,並從中獲利。
馬紹爾是一個是著名的離岸註冊地之一,這也是最近幾年他的名聲開始鵲起的原因。
馬紹爾公司註冊計畫規定:若馬紹爾群島公司並非由原居民成立,則可合法免除一切稅項。馬紹爾群島公司可以英式或美式管理。英式須有常務董事及公司秘書;美式則須有董事及行政人員。容許發行不記名形式的股票,而股東、董事或行政人員的姓名,亦無須向政府或註冊代理登記。成立離岸公司可於十天內完成。如遇實時之需,亦可購買現成公司。

數據

國內生產總值(2007年):1.495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007年):2836美元。
貨幣名稱:美元(United States dollar)。1美元=100分。
通貨膨脹率(2006年):5.3%。

經濟組織

馬紹爾群島銀行:1982年11月成立;商業銀行。國家擁有40%的股份;儲蓄額540萬(1992.12);總資產1530萬美元(1994.12)。
羅伯特賴默斯公司:1960年成立。資本額2000多萬美元。經營批發、零售、飯店、餐館、建築材料、汽車和零部件、海水淡化飲用水、國際航運代理、出租辦公用房、海產品養殖以及與旅遊有關的租船、潛水、垂釣等業務。負責人:羅伯特賴默斯。
太平洋國際公司:1967年成立。資本額1000萬美元。經營建築業、建築材料、出租、修理重型機械、旅行社、保險公司、出租汽車、出租公寓樓、辦公樓等業務。負責人傑里·克雷默。
太平洋馬紹爾公司:1984年成立。經營批發、船運代理、汽車代理、出租汽車代理等業務。負責人:塞繆爾史密斯。
馬紹爾保險公司。
馬朱羅商會。

資源

馬海域面積廣大,海底有鈷殼和錳結核等礦產資源。有些島嶼上蘊藏磷酸鹽礦,漁業資源豐富,捕魚、養魚業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農漁業

農漁業是主要產業。農產品有可可、芋頭麵包果等。1992年漁業生產增幅較大,椰乾產量略有提高,由於收購價格提高,產值增加較大。由於鮪魚供過於求,國際市場上鮪魚的價格受到衝擊,馬紹爾的捕魚業也受到很大的影響。

交通運輸

以海運為主。
公路:總長152公里,1988年各類機動車1230輛。道路通行為靠右行駛。
水運:商船數131艘(每艘註冊總噸位在1000或以上),合計6572915總噸位或11208214總裝載噸位。馬朱羅為主要港口。來往於澳大利亞和日本的定期遠洋客貨輪在馬紹爾群島經停。 馬紹爾群島經營的4艘船隻航行於國內各主要島嶼之間。
空運:有19個機場(1998年)。主要機場在馬朱羅,可供波音707、727和737飛機起降。馬紹爾群島上有衛星通訊設備。馬紹爾群島航空公司(1980年成立)有定期航班飛往國內許多島嶼和鄰近南太平洋島國。大陸/密克羅尼西亞航空公司每周有班機來往於檀香山關島和馬朱羅之間。

財政金融

1999年財政預算為9040萬美元,實際開支1.025億美元,赤字1200多萬美元。經馬紹爾議會通過的馬2001財年預算為98258612美元。1999年,馬累計欠款、債券1.41億美元。

對外貿易

馬同美國的進、出口貿易額比重均占其全年進、出口總額的一半以上。由於馬經濟發展水平落後,出口產品結構單一,所以對外貿易連年均有赤字,且居高不下。主要貿易夥伴為美國、日本和澳大利亞。
1993年馬紹爾出口商品結構以冷凍魚為第一大宗出口商品,達364萬美元,其它出口商品依次為椰油、椰餅、手工藝品等。進口商品主要為食品、機械設備、燃料、飲料和菸草。1993年進口商品中69%來自美國本土,11% 來自關島,9.7% 來自日本,其他主要進口國和地區依次為澳大利亞、紐西蘭、中國。主要出口市場是美國、日本、澳大利亞、中國。
1996年出口總額1750萬美元,進口7180萬美元。

外國援助

1999/2000財政年度接受美國援款3000多萬美元。日本以項目援助為主,平均每年援馬400-500萬美元。亞洲開發銀行在1995至1998年每年向馬提供約1200萬美元的貸款,用於發展基礎設施。

軍事

概況

無軍隊,有170名警察。國防由美國負責。夸賈林上設有美國的飛彈軍事基地。
馬紹爾群島的軍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與日本曾在此進行過激烈的戰鬥。1946年至1968年間,美國曾於群島西北部的比基尼和埃克威托克兩面三島上進行多達66次的核子試爆。1956年以來,美國就核試驗造成的損害向馬紹爾群島支付的貨幣及非貨幣賠償至少7.59億美元。

軍試驗地

核試驗1944年3月,美國在新墨西哥州的一片被稱為“死亡之路”的沙漠中試爆第一顆核子彈,爆炸把方圓800米內的沙粒都燒成了翠綠色的玻璃,甚至震碎了200公里外的玻璃窗。1945年8月,美國向日本廣島投下第一枚核子彈後,蘇聯開始加速研製核子彈。4年後,蘇聯的第一顆核子彈試爆成功,打破了美國獨一無二的核優勢。於是,美國開始研製威力更大的核武器——氫彈。1946年1月,美國原子能委員會經過反覆醞釀後,最後選定了太平洋上的馬紹爾群島作為新的核試驗場。由於馬紹爾群島西北部的比基尼環礁和埃尼威托克環礁最為開闊平坦,而且居民較少,美國最終選擇了這兩個環礁作為核試驗場。
1946年2月,美軍工程兵開進了比基尼環礁,並開始強迫當地居民搬遷。經過近半年的準備,1946年7月1日和25日,美國連續在比基尼環礁進行了兩次核試驗。
氫彈試驗1952年6月,美國氫彈的理論設計全部完成,兩個月後,一個約有兩層樓高、重達65噸,外形酷似大保溫瓶的龐然大物完成總裝。10月初,幾千名美國科學家、工程師、機械師、陸海軍官兵隨同這枚邪惡的炸彈一起來到了埃尼威托克環礁。11月1日凌晨,世界第一枚氫彈“邁克”被引爆。瞬間,比投在廣島的核子彈強500倍的核輻射、衝擊波、光輻射……肆虐太平洋上空。遠在60公里以外觀測氫彈爆炸的科研人員描述說:地球上升起了世界上第一個人造熱核太陽。氫彈的試爆成功,使美國重新取得了核武器領域的優勢地位。但這一優勢並沒有保持多久。1953年8月,蘇聯第一枚氫彈試爆成功,這又深深地刺激了美國,於是美國決定爆炸更大威力的氫彈,馬紹爾人真正的噩夢來臨了。1954年3月1日,美國將一顆預測為600萬噸TNT當量的氫彈放置在馬紹爾群島比基尼環礁。6時45分許,氫彈在離地面大約兩米的地方爆炸。爆炸場景很快讓觀測人員傻眼了:這絕不可能是600萬噸的爆炸當量!因為他們發現,氫彈所在的那個小島和附近兩座小島在爆炸的一瞬間就從視線中消失了。美軍的空中觀測飛機發現,原先放置氫彈的地方忽然成了一個大深湖。大湖寬近2公里,深達80米。人們在離爆心220公里遠的島上都可清楚看到亮光。事後,據美國科學家們測算,這枚氫彈的爆炸當量高達1500萬噸,比原先的估計要大2倍多,是廣島核子彈威力的1000多倍。這是當時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核武器。1955年,美國專家進行了一次調查,結果在接受調查的241名漁民當中,試驗當年就有12名漁民死於肝硬化、癌症;一年後,又有61人死於白血病、癌症或肝硬化。在這次氫彈試驗後,忍無可忍的馬紹爾人向聯合國派出了請願團,要求美國停止在該群島的核試驗,但是自詡重視“民主與人權”的美國卻根本不顧這些島民的性命,拒絕了他們的要求。直到1958年7月,美國才迫於全世界的壓力,停止了在馬紹爾群島的核試驗。
據統計,從上世紀40年代到90年代,美國共進行了上千次核試驗。其中,1946年~1958年間,僅在馬紹爾群島就進行了67次核試驗,而23次在比基尼環礁進行。在1954年的一年內,馬紹爾群島所屬島嶼上就接連爆炸了三顆1000萬噸以上當量的核武器。這些核爆炸的放射性散落物飄落到了群島的其他地區,使許多人都出現了皮膚燒傷、頭髮脫落、噁心、嘔吐等現象,甲狀腺疾病和惡性腫瘤也成為當地的常見病。這些核試驗不僅將這個風景秀麗的熱帶天堂變成了充滿核輻射的地獄,也讓附近太平洋海域的環境遭受了永久的破壞。在這些地區,殘留的放射物經歷了近60年的風雨,早已經混雜在土壤中,使得當地生產的食品和飲水都成了輻射污染源,人們不得不從外地運來必需的生活用品。試驗場內和附近的島嶼核污染更為嚴重,強烈的輻射讓遷走的島民至今仍無法重返家園。馬紹爾群島共和國向美國提出了30億美元的巨額賠償要求。
飛彈實驗2000年1月18日,美國在馬紹爾群島對計畫用於“國家飛彈防禦系統”的飛彈攔截技術進行了第二次試驗,但試驗未能獲得成功。7月8日,進行了第三次試驗,未能獲得成功。2001年12月3日,美國在本土和馬紹爾群島進行的的國家飛彈防禦系統第五次攔截試驗成功。2002年3月15日,美國在本土和馬紹爾群島進行的的國家飛彈防禦系統第六次攔截試驗成功。10月15日,第七次攔截試驗成功。12月11日,第七次攔截試驗失敗。2005年2月14日,美國飛彈防禦系統飛行測試未能獲得成功,攔截飛彈未能從位於馬紹爾群島的里根測驗場發射升空。這是兩個月來攔截飛彈第二次未能成功點火升空。2006年6月14日,美國空軍從范登堡空軍基地成功試射一枚“民兵-3型”飛彈,三枚未部署武器的彈頭30分鐘內飛行7700千米,擊中位於馬紹爾群島夸賈林靶場的目標。7月20日,再次試射一枚“民兵-3型”飛彈,飛行6700千米,擊中位於夸賈林靶場的目標。

社會

衛生

馬紹爾群島首都和伊拜島各有一所醫院,共有病床113張,醫生20名,護士95名。1995年醫療衛生費用524.6萬美元。1997年有2000部電話。

教育

對6歲到14歲的兒童實行義務教育。公立學校學費全免。馬紹爾群島學院(專科)原系密克羅尼西亞學院分部,有學生393名。1995年教育支出占政府總支出的14.7%。1999年公立國小在校生有8763人。100名小學生中只有53人上中學,53人中只有28人中學畢業。文盲率為7%。

新聞出版

主要報紙有私人辦的《馬紹爾周刊》(《馬紹爾群島新聞》,1970年創刊;周刊;發行量3700份)。1982年起政府不定期出版機關報《馬紹爾群島公報》。
島上有衛星通訊設備。有3個電視台,其中一個是馬紹爾電台:商業電台,政府管轄,用英語和馬紹爾語廣播節目。另外兩個是夸賈林島軍事基地美國軍方電視台。

體育

2006年2月6日報導,馬紹爾群島將成為國際奧委會的第203個成員。
國際奧委會執委會周日在都靈舉行的會議上透露,國際奧委會已經決定將馬紹爾群島加入國際奧委會的事宜,提交到國際奧委會118次會議上。這次會議將於在都靈舉行。
國際乒聯在27日舉行的年會上接納緬甸作為新會員,並重新恢復了馬紹爾群島的國際乒聯會員資格。

文化

在馬紹爾群島,男子長到15-16歲,女子在婚嫁時,都要進行禮儀,即男子必須剃光額發,女子必須進行剃眉、染齒、結髮等儀式,表示已到了思春期。在當地,酋長的女兒舉行思春儀式時,酋長管轄下的人民都要攜食物、鮮花、蓆子等東西集到慶賀的場所。青年人在礁湖附近的小屋內接受巫人的洗禮,然後全身塗上芳香的椰子油,再到海濱祛邪,象徵著祛除不祥,大吉大利。之後,兩三周內,閉居於小屋,嚴格服齋戒。白天綁緊伸直的雙腳,身體不動,處於安靜狀態;夜間身體橫臥在席上。同時,島上的女孩子們相繼食宿在鄰室,一直相伴到儀式結束。儀式一結束,就大辦宴席。當夜,由氏族中的長者散發花蕾進行狂歡。
在馬紹爾群島,不同部落之間可以通婚,他們一般都是姑表或舅表親,但由於國內或跨國聯繫的靈活性,所以和沒有任何關係的外國人結婚也是時常發生的。青年們從大群表親和沒有親戚關係的人群中選擇配偶,但是大多數婚姻都堅持不到最後。一對夫婦一旦擁有穩定的生活,就很少會離婚。生活穩定的夫婦都代表性的與一方的父母在島上生活一段時間,生一兩個孩子,在家族中建立自己的身份地位。在這裡,曾經允許一夫多妻,但已被廢除。都市化的加強,使得家庭暴力不再普遍。
在外部的一些環狀珊瑚島上,夫妻雙方的責任得到了平衡,共同為家庭和社會做貢獻。
這個國家具有許多太平洋居民特有的風俗習慣。如馬紹爾群島的土著居民,有紋身習俗。在紋身時,必須舉行隆重的祭神儀式。他們認為,紋身是神聖的行為,因為它是由兩位紋身之神——里奧第和蘭尼第傳下來的。在舉行紋身、儀式時,人們捧著祭祀品,唱著祈禱歌,跳著敬神舞,其場面非常熱鬧。
馬紹爾群島共和國

旅遊

馬紹爾群島自然環境優美,有南太平洋上的黑珍珠之稱。這裡遠離城市的喧嚷,沒有任何工業污染,空氣清新,令人身心舒暢。

飲食

椰子蟹
馬國的飲食非常重視階級,在國宴上,通常由傳統領袖先取用,其次為重要賓客、內閣閣員、國會議員。而第一段介紹到的變遷也為馬紹爾帶來各樣飲食文化。在以前馬紹爾人是以芋頭麵包果當主食,漸漸的日本人帶來了吃米文化、美國人帶來肉食文化,台灣的農技團,更將蔬菜種植技術與豬、雞等養殖技術引入馬國,減少馬國人因少吃蔬菜而易得痛風、糖尿病及高血壓等疾病的先天不良狀況。另外,馬國少不了的就是海鮮囉!椰子蟹龍蝦石斑魚都是當地的特產,但是在撈捕過度下產量已經不如以往了,不過在馬紹爾飲食需注意衛生,馬國食物及飲料均依賴進口,因此價格不低。光是這些飲食上的變化與特點多有趣!
鮪魚
南太平洋島國盛產鮪魚早有所聞,吃生魚片在國際餐桌上也頗有名氣。據馬紹爾資源發展部介紹,在該國與密克羅尼西亞的海城中,聚集著大量鮪魚,其中尤以藍鰭鮪魚(全身呈淺藍色)備受人們歡迎。這種魚肉質細嫩,肉多,肉中無刺,營養豐富,是所有“海邊殺生魚”的佼佼者,受到東南亞與美洲各國人民的青睞,是國際市場上的搶手貨。因此,林國、日本、台灣地區,甚至美國的船隊,不遠萬里雲集到馬紹爾的海域捕撈鮪魚,然後銷往國際市場。對此,馬紹爾政府持歡迎與友好合作的態度。首先,引用國外先進設備與技術,可開發本國資源.培訓自己的技術隊伍;其次,可坐地分成,並獲得各種稅收,增加外匯收入;第三.隨著大批國外船員的紛至杳來,本國的服務業、旅遊業風靡興起,貝殼花瓶帶來了巨大的市場效益,因此,僅鮪魚一項就為馬紹爾點得了可觀的收入。
自然資源貴在保護
馬紹爾人常說:“給我一條魚只能活一天,教我養魚,卻能活一輩子。”充分表達了他們吃在今天想到明天的遠大抱負。政府為此制定了一系列方針政策。首先,加強法治,如明文規定國有海域未經政府許可不準私自捕撈,誤捕魚苗後一律就地放生等,其次,進一步探清海底資源,制止一哄而起一挖而盡,如對當地盛產的磷酸鹽、海馬、鮮貝、稀有金屬等,一律加以保護,暫不開發,顧及長遠,第三,加強國際技術經濟合作,利用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

手工藝品

馬紹爾島的手工品藝術家們當地天然物質作材料來製作精緻的小禮品和島上風格的房屋的裝飾品。
手工藝品
海灘邊收集來的貝殼被用來製作項鍊及手工製成的珠寶首飾,及當地傳統的束髮帶。
各個島嶼間遙遠的距離以及非常低的海拔對早期的馬紹爾居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海浪的構成為他們提供了下一個島嶼方向的線索。這個信息通過柱形圖一帶帶傳了下來,這些柱形圖的細條子由一條條用露兜木和貝殼做成,來反映海洋類型和島嶼或珊瑚礁。 由ELEFA手工藝品業提供的照片
馬紹爾的手工編織品堪稱太平洋各國間最好的。扇子,籃子,墊子,裝飾品以及KILI包(由於JACKIE ONASSIS使得其出名),這些物件都來自馬紹爾,並將會因其獨特性及錯綜複雜的精美設計繼續得到好評。這一時期眾多富有創造力的工藝都在更現代的手工藝品中得以體現。
身價倍增的貝殼工藝品
馬紹爾海灘上的貝殼,五光十色,光彩奪目,背部呈黑色、褐色或黃色,並帶有各式各樣的隱紋圖案,腹部通常為白色.每遇海水落潮時,貝殼藉助於腹部的吸盤,吸附在淺灘的石頭下.人們翻起石頭,便可拾得。在明月當空的夜晚,它常爬上海灘乘涼,只要你肯出動,定會滿載而歸。拾得貝殼後,將它埋入土中,經螞蟻等昆蟲的叮食與細菌的分解,約一周左右,殼內的肉質物全部腐爛,挖出後用海水沖洗乾淨(不能使用淡水,否則殼背失去光澤),就成為渾金璞玉般的精品了。一隻大貝殼(8.5X5.5厘米)可賣2. 5美元,小的也值幾十美分。但聰明手巧的婦女,藉助於天工,又將這些小精品組合成各式各樣的工藝品,諸如挎包、花瓶、頸環、檯燈、掛毯等等,造型別致,珍品迭出。一隻貝殼花瓶價值50-80美元,頸環也值20-30美元,身價倍增。按當地習慣,迎賓儀式、簽署協定、續訂契約、部族結盟等莊重場合,都要給客人披戴貝殼頸環.當地商店裡,貝殼工藝品琳琅滿目,令顧客目不暇接。郵局也就勢發行了展示各種貝亮的紀念郵票,當下被一搶而光。
貝殼工藝品
RMI 使館在華盛頓特區承諾授權Marshallese 人民通過他們的專業工藝品銷售(以文化上適當的方式) 這裡在美國。雖然工藝品由使館不賣, 我們認為, 這些工藝的促進對工匠貢獻, 特殊婦女的經濟獨立, 和愉快投入您與這些有天才的個體聯繫。
Marshallese 工藝品為人所知在中央太平洋地區過程中為他們的高質量手藝和獨創性, 和至於對自然產品的他們的使用。雖然工藝品極端被專門研究, 他們肯定對請消費者的一個寬廣的範圍。您將發現 被編織的籃子, 風扇, 帽子, 牆壁hangings, 錢包, 蓆子, 沿海航船, Marshallese 棍子圖和更多! 他們被做在Marshallese 人民的家並且以自然資源發現了主要在外面環礁。這些包括如此原材料象椰子、pandanas 葉子, 和likajir 殼。你可能並且發現美妙的一些椰子石油產品範圍從手肥皂到洗滌劑。不僅是這些產品好的為您的皮膚, 但不會危害環境。
精通工藝做依然是重要藝術形式在馬紹爾群島。可及性對美國市場將幫助鼓勵這傳統藝術形式茂盛儘管全世界趨嚮往物品的大量生產。工匠取決於工藝作為他們的主要收入來源世代。預期, 市場的證明在馬紹爾群島境外將提供工匠以更加可靠的薪金和更加巨大的經濟機會。
傳統獨木舟
主動性使和提煉傳統Marshallese 船大廈技能復甦當前是進行中在馬紹爾群島。看對這些頁對於更多信息在不遠的將來。
雙重獨木舟在使用中從未是在馬紹爾群島-- 亦不一般在密克羅西亞島: 這個區域典型的快速的航行工藝有一個double-ended 船身以不對稱的邊和鋒利, 非常狹窄, 船骨、乘客和物品繼續一個橫向平台。這帶領了從舷外架浮游物和射出了在船身的庇護邊。乘員組坐了作為石碴對此, 他們的數字根據天氣-- 和的微風是一個人風和強的吹動需要四。帆柱逗留被緊固了對二獨立主要景氣並且他們的拉巧妙使用加強附屬檔案在浮游物和輔助景氣之間。貨物能並且被存放在舉行但必須容忍水因為運輸了和打包不間斷。
過去的獨木舟能到達100 英尺的長度並且運載40 個人, 與供應為持續很好在一個月從這些大船的打開海遠航, 叫做walap, 不是快速的。tipnol 是小和迅速和使用主要為釣魚在鹽水湖裡面: 它能運載10 或更多和仍然是有用的為海洋遠航。korkor 是一個小用漿劃的舷外架, 有時符合風帆, 被使用為鹽水湖工作。風帆是三角和經常極端大的, 以圍場和景氣在雙方。
編織在蓆子小條從最強的露兜樹離開, 他們最安全地一起被縫合了。他們被設定了與尖頂下來; 添加由扭轉完成了小船, 亦所謂, 逗留被拖拉傾斜帆柱的今後傾斜在另一方向和風帆的大頭釘被移動和被抨擊對船的相反末端, 發生在不到一分鐘內。航行被變短了在squally 天氣里由培養景氣和減少總面積的spiller 。
船身被做了麵包樹果樹, 最佳的木頭可利用但離理想很遠的地方; 必要的維度由純熟邊緣聯接和修補達到了, 由操練的孔和lashings 由椰子繩索製成。
西部當代和"卓越地英俊和好被裝備... 我們的家具工擦亮最昂貴的家具不更好承認了獨木舟。" Cook 上尉更認可了他們比他的船能可觀地快速地航行的他們了不起的速度-- 12 節, 以賽跑工藝-- 並且那。並且19 世紀水手留下旅行的一個生動的描述:
"是巨大的風帆, 下來去偉大的操舵槳並且我們射擊了象賽馬。帆柱彎曲象蘆葦, 和以我們努力去做海的巨大率在任何一方是象一口發出噓聲的大鍋我們的路線。"
文化技能
獨特的社會等級儘管具體日期與起源仍有爭議,發源於這些島嶼的文化的獨特性是可以肯定的。馬紹爾社會曾被,並且如今大多數部分仍可以分為三個主要的社會等級:
Iroij – 領袖I,擁有對土地占有權,資源使用和分配,以及爭端的解決的最終統治權。
Alap – 宗族首領,責任包括土地的維護和日常活動的監督。
Rijerbal – 工人,負責每日的生計,建築,農業等工作。
此外,當地土地分為十二份,從屬於整個家族的IMON BWIL到作為禮物由一個丈夫贈予妻子的KITDRE。土地的繼承是母系的(即由母親一代代傳下去)。
航海技術
太平洋島國所有的居民都具備一定的航海技術,而馬紹爾人民可能具備了最先進的教授這種技術的方法。年輕的學徒們在觀察了解在島嶼下方拍打著海浪的過程中,花大段時間在海洋中躺在,感受他們下面的浪花。此外,人們還設計了各種尺寸大小和形狀的航海柱形圖來表示與各個島嶼、珊瑚礁和珊瑚群島相關的複雜的波浪與風向形式。有了這些圖表,年長者可以更方便地解釋和教授年輕的初學者諸如波浪折射以及上涌方式等複雜的航海學概念。
馬紹爾群島當地居民發展,改良並完善了許多奇特的技能技術,這些技能技術都反映了他們渴望適應珊瑚島上的生活與海洋性環境。
比如說垂釣技術發展成為一種非常專門的技術。廣闊的垂釣環境加上各種魚類種類使得當地人民發展成為多樣性和專業性十分高的垂釣技術。世界上其他文化很少有像馬紹爾人民具有的垂釣技術和方式。
馬紹爾筏子,或者稱為WA,種類很多,小到型划艇,大到高速航海船隻等,都令在十九世紀早期來遊覽馬紹爾群島的西方人OTTO VON KOTZEBUE和現代世界一流的航海愛好者的驚嘆不已。馬紹爾筏子因其先進的改良技術包括不對稱的船體、背風處的平台和船身中部的支點桅桿等特點聞名整個太平洋乃至全世界。
傳統馬紹爾航海技術同船隻上設備一樣非常精妙複雜。當首批馬紹爾定居者到來時,他們已經具備了相當嫻熟的航海技術。不然他們也無法找到通向這些地理位置相當低的島嶼。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技術得到了很好的加強。終於,馬紹爾人學會了如何閱讀自然微妙的信號與指示,使航行變得更富趣味,也更容易。星象,雲團,海浪,洋流,風向,海鳥,甚至是海洋的顏色,這些大自然發出的信號都成了訓練有素的航海家們很容易辨認出的航海線索。這些在航海只是與船隻設計方面的進步使得馬紹爾人民一出海就航行至東部的夏威夷,北部的ENENKIO(WAKE島),西部的POHNPEI和南部的KIRIBATI。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