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三國“干涉還遼”
清朝時期,在
遼東半島的最南端,有一個叫“青泥窪”的小漁村。1882年,清朝
北洋海軍在遼東半島南端的
旅順口建設海軍基地,號稱東亞第一軍港。1894年
甲午戰爭期間,日本侵占遼東半島, 實行軍事統治。甲午戰爭中國大敗於日本,於1895年4月簽訂《
馬關條約》,割讓
台灣和
遼東給日本。然而,僅僅幾周后,德、法、俄三國強迫日本歸還遼東於中國,是為“
三國干涉還遼”。
俄占時期
1897年12月,
俄羅斯帝國海軍進入旅順口港,將其作為在中國北部、朝鮮和日本海的前沿陣地,並更名為
亞瑟港。1898年3月27日,俄羅斯與中國清政府簽訂《
旅大租地條約》,正式向清政府租借遼東,租期25年;租借地北界向北推進,西到半島西岸的亞當灣(今普蘭店灣)北岸,東到貔(pi)子窩(今
普蘭店市
皮口鎮。貔子意為黃鼠狼),界北還由清政府留出斷不租與外國的中立地帶。
按《旅大租地條約》規定,金州城由清政府自理。
沙俄侵占大連地區後,即在
旅順和
大連灣設定
警察署,實行軍事統治。
在《旅大租地條約》簽訂後,俄羅斯在旅順口建立了軍政合一的殖民政權——軍政部,俄羅斯太平洋分艦隊司令官、海軍中將杜巴索夫擔任首任軍政部部長。軍政部是通過旅順民政管區的警察署進行司法統治的。旅順的行政事務由陸軍少將
沃爾科夫管轄。1898年8月,俄羅斯皇帝任命陸軍少將蘇鮑季奇接替杜巴索夫擔任租借地俄軍司令官,並且賦予其州級行政權力。該租借地政權接受阿穆爾總督格羅傑科夫的管轄。
1899年8月,
沙皇頒布《暫行關東州統治規則》,單方面將旅大租借地定名為“關東州”,並在旅順口設立關東州廳。關東州廳設有州長官,此外還設有州陸軍副司令官,軍事方面設有州陸軍會議、州參謀部和軍法會議,地方行政方面設有民政部、外務部、財務部及其他各部、局。首任關東州廳長官為俄羅斯
太平洋艦隊司令、海軍中將
阿列克謝耶夫。關東州廳長官在民政方面的權力相當於邊疆高加索最高民政長官;在陸軍方面的權力相當於邊疆軍區司令官;在海軍方面的權力相當於艦隊和軍港司令官。關東州廳長官還有權與俄羅斯駐北京、東京的公使、駐漢城的代理公使及武官進行直接聯繫。
1898年起,俄羅斯開始修建南到旅順、大連,北到哈爾濱的東清鐵路支線,即
南滿鐵路。
1899年,在今大連地區設關東省,又稱關東州。州衙門下設民政廳、財政廳、外務局等統治機構。沙俄關東州下設金州、貔子窩、亮甲店、旅順、島嶼5個行政區和金州、貔子窩、旅順3個市。同年7月,沙俄將位於亞瑟港海軍基地東北的青泥窪改為
達里尼特別市(意為遙遠),後來成為
大連市。
1900年7月27日,俄羅斯派兵突襲
金州城,逮捕流放金州廳地方官,金州孤城被鯨吞。
1903年8月,沙俄在旅順置遠東大總督府,翌年5月遷
奉天。1904年的現勝利橋。
日占時期
1904年2月,
日俄戰爭爆發,俄軍於1905年1月戰敗投降。同年9月,俄將旅順和大連的租借權轉讓給日本。大連地區變為日本殖民地。日本在關東州租借地設立
關東都督府。
根據日俄戰爭後的1905年《
朴茨茅斯和約》,日本取代俄羅斯占領這一租借地,將
亞瑟港更名為
旅順,
達里尼更名為
大連。日本還在1905年獲得從長春到瀋陽間長885km的南滿鐵路的兩側地帶的治外法權,即滿鐵附屬地。這些權力連同鐵路及其支線轉交給了滿鐵。為管理這一新占領地區,設立了關東都督府和滿鐵守備隊,即後來的關東軍,成為
滿洲國建國的工具。
1915年日本與中國
北洋政府簽訂“
中日民四條約”中,關東租借地租期延長至99年,即截止於1997年。
1932年由日本控制的
偽滿洲國成立後,日本向偽滿洲國租借關東州。1937年日本和偽滿洲國達成了新租借協定,將滿鐵附屬地行政權交給偽滿洲國,但仍保留關東州於名義上獨立於偽滿洲國之外,直至1945年二戰結束日本投降。
蘇占時期
1945年8月被
蘇軍接管,將日本設立的旅順
鎮守府和
旅順要港部(即海軍司令部)改為蘇聯海軍司令部。
回歸中國
1953年
史達林去世後,翌年
赫魯雪夫訪問中國,並承諾將旅順軍港歸還中國。1955年,蘇聯將關東州移交中國。從此關東州租借地成為歷史。
行政區劃
沙俄侵占旅大時期,關東州租借地(含違約擴展部分)面積3200平方公里,日本侵占大連地區後又擴展復縣5島和普蘭店以北隙地262平方公里,總面積3426平方公里。1906年,清政府分
鳳凰廳、岫巖州地置
莊河廳,轄孤山和
石城島巡檢司,隸屬
奉天省東邊道。
沙俄初建關東州時,設
金州、
貔子窩、
旅順3個市和金州、貔子窩、
亮甲店、旅順、島嶼5個行政區。
達里尼建市後,設為沙俄財政部直屬的特別市。日占時期下設大連、旅順、金州、貔子窩、普蘭店5個民政署和大連、旅順2個市,後於1938年4月改為2個市、4個民政署。
1919年重組機構後,滿鐵守備隊改為
關東軍,脫離地方民政,改屬
關東廳。關東廳初期直屬於
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後隸屬拓務省。
中華民國建立後,
復縣和
莊河縣先後隸屬
北洋軍閥(
奉系) 政府和
南京國民政府。1913年2月,中華民國政府改
金州廳為
金縣,改
復州為復縣,改
莊河廳為莊河縣,均隸屬
奉天省。翌年隸奉天省東邊道,1925年3月改隸
遼瀋道。1929年2月,奉天省改稱遼寧省,廢道制,金縣、復縣和莊河縣均隸遼寧省。金縣以南地區因日本侵占,中國未能行使主權。1931年東北淪陷後,復縣、莊河縣分別劃歸
偽滿州國奉天、安東二省,直到1945年8月
偽滿洲國垮台。日本侵占大連地區後,其殖民統治機構頻繁變動。1904年5月至1906年月8月為
軍政時期。先後置金州、大連、
復州、
青泥窪、旅順等5個軍政署及遼東守備軍司令部。1905年5月,改守備軍司令部為滿洲軍部兵站監部,撤銷軍政署,6月建關東州民政署,下設大連、金州和旅順3個民政支署。
關東總督府於1906年5月由遼陽遷至旅順.1906年9月至1919年4月為
關東都督府時期。期間,日在旅順置關東都督府,下設
民政部和
陸軍部。民政部下設大連、旅順和金州3個民政署。1908年10月金州民政署降為民政支署。1911年4月至1934年12月為關東廳時期,期間原關東都督府中陸軍部分離出去成立
關東軍司令部(初設旅順後遷
奉天,又遷長春);民政部改關東廳。至此,關東軍司令部、關東廳及
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1906年8月成立)成為日本統治旅大、控制東北的三大侵略機構。1919年8月以後,金州、貔子窩和普蘭店民政支署幾經變化,至1930年10月均為民政督。1934年12月至1945年8月為關東局時期。期間,日廢關東廳設關東州廳,下設大連、旅順、金州、貔子窩、普蘭店5個民政署和大連、旅順2個市。後於1938年4月改為2個市、4個民政署,撤銷大連民政署,直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
經濟
大連是大規模投資的集中地,至今也是東北第一城。為了支持侵華戰爭,日本努力建設關東州。來此日本公司提高了這裡的工業基礎,天然良港成為一流港口。
大連港的設施及其
自由港的地位使之成為
中國東北地區主要貿易口岸。滿鐵總部位於大連,其人口、面積根據1935年日本的人口普查數據,排除軍人,關東州人口1,034,074人,其中168,185人是日本人,面積3500平方公里。
歷任行政長官
俄占時期
| 姓名 | 任期始於 | 任期止於 |
---|
1 | 阿列克塞耶夫 | 1899年8月16日 | 1905年 |
日占時期
| 姓名 | 任期始於 | 任期止於 |
---|
1 | | 1905年10月10日 | 1912年4月26日 |
2 | | 1912年4月26日 | 1914年9月15日 |
3 | | 1914年9月15日 | 1917年7月31日 |
4 | | 1917年7月31日 | 1919年4月12日 |
5 | | 1919年4月12日 | 1920年5月24日 |
6 | | 1920年5月24日 | 1922年9月8日 |
7 | | 1922年9月8日 | 1923年9月19日 |
8 | | 1923年9月26日 | 1927年12月17日 |
9 | 木下謙次郎 | 1927年12月17日 | 1929年8月17日 |
10 | | 1929年8月17日 | 1931年1月16日 |
11 | 冢本清治 | 1931年1月16日 | 1932年1月11日 |
12 | | 1932年1月11日 | 1932年8月8日 |
13 | | 1932年8月8日 | 1933年7月28日 |
14 | | 1933年7月28日 | 1934年12月10日 |
15 | | 1934年12月10日 | 1936年3月6日 |
16 | | 1936年3月6日 | 1939年9月7日 |
17 | | 1939年9月7日 | 1944年7月18日 |
18 | | 1944年7月18日 | 1945年8月28日 |
蘇占時期
| 姓名 | 任期始於 | 任期止於 |
---|
1 | 伊萬·伊里奇·柳金科夫 | 1945年 | 1947年 |
2 | 別洛博羅多夫 | 1947年 | 1953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