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 紐幾內亞島行政上分為兩部分︰西半部為印度尼西亞的
巴布亞 和西巴布亞兩省(2003年由原
伊里安查亞 省分裂而成);東半部是
巴布亞紐幾內亞 的主要部分,巴布亞紐幾內亞於1975年成為實行
議會制 的獨立國家。
地形 印度尼西亞地圖 紐幾內亞島全島面積約78.6萬
平方公里 。全島略呈西北-東南走向。東西長約2400千米 ,中部最寬處650千米。面積約78.6萬平方千米 ,連同沿海屬島在內共81.8萬平方千米。全島多山。中部群山盤結,自西北伸向東南,形成連綿延續的
中央山脈 。大部分山地、高原,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地勢最高的島。匯集西部的高聳山脈,總稱為
雪山山脈 ,其中最高峰為
查亞峰 (舊稱卡斯滕士峰),海拔4884(舊測量5029米),為大洋洲最高點。東段為馬勒山脈,山勢向東逐漸降低,而後再向東南延伸,形成巴布亞半島的
歐文·斯坦利嶺 。全島不少山峰都是
死火山 錐。部分山區近期還發生火山噴發,並有頻繁的地震。這些東西向的高大山嶺,到處懸崖峭壁,道路崎嶇,成為全島南北交通的巨大障礙。在中部山脊的南北兩側,有寬窄不一的沿海平原, 其中以南部的里古-弗萊平原最大,有廣闊低平的沿海
沼澤 和紅樹林。海岸曲折,多港灣。沿海有許多由
火山 作用或
珊瑚礁 形成的島嶼。較大河流都發源於中部山區,分由南北坡地流注海洋。主要河流北部有
曼伯拉莫河 、
塞皮克河 、
拉穆河 、
馬克姆河 ,南部有
迪古爾河 和
弗萊河 。這些河流上游坡陡流急,挾帶大量泥沙,中下游兩岸形成大小不等的沖積平原。
紐幾內亞島屬
新生代 構造區,地殼很不穩定。全島地形呈橫向排列,由北而南分為四帶:
紐幾內亞島 北部山脈(也稱
海岸山脈 )直逼海岸,十分陡峭,是一斷層山,海拔高度大都在600m左右,東南端有高於4000m的山峰。因受河流劇烈切割,山脈已不連續。北部山間低地位於北部山脈和中央山脈之間,包括
塞皮克河 、
曼伯拉莫河 等寬闊河谷,這裡多
河曲 、湖泊和沼澤。
中央山脈從西北向東南斜貫全境,山地大部分在海拔4000m以上,屬新期褶皺山地。西段山脈海拔高度大,山頂終年積雪,所以稱
雪山山脈 ,最高的
查亞峰 ,海拔4884m,是大洋洲的最高點。東段叫做
馬勒山脈 ,其東端延伸入海,突出海面的山峰形成
路易西亞德群島 。本區地殼不穩定,有不少火山錐。
南部平原是由
弗萊河 、
迪古爾河 等大小河流沖積而成的
三角洲平原 ,由於本區正在緩慢下沉,地勢低平,沼澤廣布,是世界最大沼澤地帶之一。
氣候 紐幾內亞的氣候基本上屬熱帶型,低地年平均最高氣溫為30-32℃(86-90℉),高原白天氣溫全年一般在22℃(72℉)以上。每年約有7個月吹
東南信風 ,中部高原南坡年雨量經常超過7,620毫米。因此,弗萊-迪古爾陸棚和鄰近高原成為全球最潮濕地區之一,也是人口最稀少的地區之一。中部高原全年雨量在2,540-4,06毫米之間。東南部海岸的
莫爾茲比港 每年的雨量僅約為1,016毫米。
紐幾內亞島位於
赤道 和12°S之間,屬
赤道多雨氣候 。低地全年氣溫都很高,年較差很小,例如東北部的
萊城 ,2月均溫為27.5℃,7月均溫為24.8℃,年較差還不及3℃。氣溫隨海拔增高而降低,如海拔30m的
莫爾茲比港 ,1月均溫28.4℃,8月均溫25.4℃,年均溫27.1℃。高地涼快得多,海拔2000m的地方,有一個月的均溫在20℃以下,4000m高處有幾個月的均溫在0℃以下,4400m處就是雪線了。
紐幾內亞島大部地區降水豐沛,年平均降水量在2500毫米以上。11-4月,全島盛行
西北季風 ,普遍降雨,以北部較多,年降水量達4000毫米以上,如萊城年降水量4538毫米。向風的山坡年降水量超過6000毫米。5-10月盛行
東南季風 ,為南部的主要
雨季 ,但情況較複雜,因各地地理條件的差異,雨量和雨季有許多局部的變化。如莫爾茲比港年降水量為950毫米,6-10月東南季風盛行時,天氣乾燥,各月降水量都少於40毫米,為明顯乾季,12-3月為明顯雨季。當兩種季風都不占優勢的季節更替時期,幾個星期是無風靜止的天氣,空氣中飽含水汽,天氣悶熱,常下陣雨。本島還處於
颶風 帶內,1-4月常受颶風襲擊。氣候高溫多雨。因受季風影響,1-4月西北風盛行,5-8月在東南信風控制之下。沿海低平地區,全年各月平均氣溫變化不大,但在高山地區仍有冰川積雪。年降水量南部沿海約為1000-2000毫米,北部沿海則為2500-3000毫米,而中部山區可達3000-4000毫米。土壤受高溫多雨影響,易沖刷流失,淋溶作用旺盛,肥力較低。只有較厚沉積土的
山間盆地 及肥沃的火山土地區才適宜農業發展。隨著氣候的區域差異和高度變化的影響,植被垂直分布十分明顯:海拔在1000米以下的沿海低平地區以
熱帶雨林 為主,植物種類繁多,森林茂密,四季常青,其中攀緣植物特別茂盛。在3500米以上的高山地區生長有蕨類、
高山草甸 乃至苔蘚
地衣 之類等寒溫帶植物。4400米以上為
永久積雪 帶。野生動物也隨著氣候和植物分布的地區差異,有各種不同種類。
人口 紐幾內亞居民 2014年,印尼巴布亞總計3486432人;西巴布亞總計877437人;巴布亞紐幾內亞總計6943017人;包括附近較小島嶼在內,整個島嶼總人口約11306940人。紐幾內亞幾乎全為操
巴布亞諸語言 的人民所居住,他們是該島最早的居民,主要分布在內陸和南部地區。巴布亞各種社會團體的特點體現在它們由當地“大人物”領導以及盛行互贈禮物的風俗。巴布亞人的種族結構複雜,語言約700種。在北部海岸、東部海岸以及許多近海島嶼的社區里,居民操澳斯特羅尼西亞(
美拉尼西亞 )諸語言。居民中也有一些玻里尼西亞人、華人和歐洲人。數種
皮欽語 (Pidgin),如
皮金語 (Tok Pisin)和莫土語(Hiri Motu)頗為盛行;
印尼語 (印度尼西亞官方語)和英語(巴布亞紐幾內亞官方語)也都通用。儘管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居民約有1/3是天主教徒,1/4以上是
信義宗 教徒,傳統的宗教信仰和禮儀仍被廣泛遵行,島上大多數居民是
泛靈論 者。
地理 紐幾內亞島在七千年前仍與澳大利亞相連,後由於海平面上升,使兩者被海水分隔,形成了今日的
托雷斯海峽 。島上
雪山山脈 和
馬勒山脈 橫貫全島,海拔4000米以上;最高峰查亞峰高達4884米,南部的里古-弗萊平原為最大平原,沿海多
沼澤 和
紅樹林 。
紐幾內亞島地處
赤道 南側,東南沿海屬
熱帶草原氣候 ,海拔1000米以上屬
山地氣候 ,其餘地區屬
熱帶雨林氣候 ;北半部年降水量3000毫米以上,南部1000-2000多毫米,1-4月常受熱帶颶風襲擊。
生態 在大約786,000平方千米的熱帶土地當中,紐幾內亞有巨大的生態價值:共有11,000種植物;將近600種獨特的鳥類,包括
極樂鳥 ;超過400種
兩棲類 動物;455種
蝴蝶 ;哺乳動物種類包括bondegezou、Goodfellow's(樹袋鼠)、Huon(樹袋鼠)、long-beaked(
針鼴 )、tenkile、高山鼠、cuscus與possums的
有袋動物 ,和其他各式各樣的
哺乳動物 。在島上大多數物種的起源,至少是與直到相當最近一次
地質時期 與其相連的
澳大利亞 大陸相同。
礦產資源 紐幾內亞島 銅是島上的主要礦產資源。巴布亞境內
查亞峰 西南約40公里處的坦巴格普拉(Tembagapura)是世界最大的精礦銅產地。
巴布亞紐幾內亞 境內奧克特迪(Ok Tedi)附近弗萊河源頭有另一重要的銅礦儲藏區,正在開發中。巴布亞的
多貝萊 半島產石油,巴布亞紐幾內亞的
塞皮克河 流域和弗萊-基
科里 (Fly-Kikori)地區已發現
天然氣 。紐幾內亞大部分居民是自給型農民。薯蕷、芋頭、西米和香蕉是低地一帶的主食,而
甘薯 則是高原一帶的主食。養豬業很普遍。
巴布亞紐幾內亞 的經濟作物有咖啡、可可、
椰乾 、棕櫚油、茶和橡膠;也出口
鮪魚 、
匙指蝦 和木材。內陸運輸依靠幾條次級的沿海公路、河船和航空線,而航空運輸日見重要。
生態環境 紐幾內亞島的陸棲動物較豐富,兼有亞、澳兩大陸的動物種類,從
有袋類 (多為樹棲有袋類)和單孔類到嚙齒類直到野犬、
野豬 之類都有。本島又以鳥類眾多而著稱於世,被稱為鳥類的樂園。隱藏在密林中的食火雞頭頂有堅硬的冠狀突起,頸下有肉垂,怕光,早晚出來覓食,是體形較大的鳥類。
極樂鳥 (又名
風鳥 )色調極為顯明,雄鳥羽翮美麗為鳥類中所少見。鳴禽類中的園丁鳥築巢於特殊的“園亭”,羽毛也很奇異。最特殊的是營冢鳥,它們不親自孵卵,而是將卵產在腐爛的樹葉或泥土堆里,靠陽光和腐爛有機物的熱能孵化。爬蟲類和
兩棲類 在島上分布較普遍。
海岸一帶紅樹沼澤幾乎隨處可見,內陸則生長尼巴棕櫚。南部海岸的
三角洲 及河流沿岸有大片的
西谷椰子 林。紐幾內亞海拔約1,005m以下地區大多為原始低地雨林。海拔1,005m以上的中部高原到處有橡樹、山毛櫸和松樹林。高原盆地的大部分地區有大量的天然植被被住在高原的務農者砍伐,以發展相對
密集農業 。中部高原為紐幾內亞人口最稠密地區。中部高原北部的山麓林區和人口稀少的
曼伯拉莫河 、塞皮克河流域的草原,盛行刀耕火種或輪墾農業。北部海岸人口也相當稠密。
紐幾內亞的植物種類繁多,包括蘭花、
無花果 和各種假山毛櫸。野生動物包括許多爬蟲類及一些有袋動物,如樹袋鼠和結趾。鳥類則以
食火雞 (一種大型不能飛的鳥)、壯觀的風鳥和
鸚鵡 著稱。
紐幾內亞島地處赤道附近,而且位於亞洲、澳洲兩大陸的過渡地帶,植物資源不僅豐富,而且兼有兩大陸的植物種類。它含有澳大利亞植物區的
桉樹 屬和白千層屬的各個種,也有亞洲熱帶植物區的豬
龍草 科、棕櫚科的植物。紐幾內亞島2/3的面積為熱帶森林所覆蓋。由於島上海拔高度大,垂直帶譜很明顯。一般說來,900m以下為低地雨林,森林茂密,樹種多樣,有五個層次,附生植物和寄生植物很多;900-1800m為山地雨林,有些地段雜有羅漢松和南洋杉等;1800-3000m為
混交林 ,樹上布滿
苔蘚 地衣;再上是高山草甸;4400m以上地區就是永久積雪帶了。
以大約786,000平方千米的熱帶土地,紐幾內亞有巨大的生態價值:11,000種植物;幾乎600種獨特的鳥,包括
天堂鳥 ;超過400種
兩棲動物 ;455種蝴蝶;包括bondegezou,Goodfellow's(
樹袋鼠 ),Huon(樹袋鼠),long-beaked(
針鼴 ),tenkile(高山鼠),cuscus和possums等
有袋動物 和各式各樣的哺乳動物。大多數物種,至少它們的起源,與直到相當最近
地質時期 是一部分的同樣大片陸地的澳大利亞大陸分享。
山區許多河流的中上游水流湍急,有豐富的水力資源,森林約占全島土地面積的70%以上,其中大部分為原始熱帶森林。由於經濟比較落後,交通運輸困難,絕大部分資源尚未開發利用。
發展歷史 據考古推測,該島在5萬年前即有人居住。9000年前即有定居農業。16世紀上半葉即有歐洲人到達,18世紀末開始殖民。荷蘭人先占領西部,後英、德相繼入侵。
第一次世界大戰 後,澳大利亞於1921年接管,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澳大利亞將兩地合併(1945年)。1973 年獲得自治,1975年完全獨立。原荷屬的
紐幾內亞 於1963年交由印度尼西亞管轄,1969年成為伊里安查亞省。全島居民種族複雜,一般身材比較矮小,主要屬
美拉尼西亞人 和
巴布亞人 。各地區間人口密度懸殊很大。東部人口比西部稠密,沿海又較內地山區稠密。除沿海有若干中小港口城市外,在東部山區有不少新興的中小城鎮。高山區和沿海沼澤地區人口極稀少。東部居民講美拉尼西亞語或
皮欽語 ,西部居民通用
馬來語 。各地區語言差異很大。少數沿海城鎮居民信奉基督教和
伊斯蘭教 ,廣大內地仍廣泛保持原始社會的習俗和篤信神
巫術 。家族觀念根深蒂固,
生活水平 低下。
本島的歐洲殖民歷史始於1828年,當時
荷蘭人 占領了本島的西半部,並相繼於1895年設立貿易站,及於1910年建立省城霍蘭迪亞(Hollandia),即今日的
查亞普拉 (Jayapura)。1883年,法國占領了本島的東南部,改名為新愛爾蘭,但很快又被
昆士蘭 自治殖民領占領。英國在1884年反對昆士蘭占據新愛爾蘭,並把當地變成由英國直接管轄。餘下本島的東北部亦於同年被德國占領,並宣稱為其保護地。
1906年,英國把新愛爾蘭的管治權交給澳大利亞。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澳大利亞強行奪取德國在紐幾內亞的屬地,並於1920年得到
國際聯盟 的承認。
1942年,日本軍隊南下至本島,同時進侵
荷屬紐幾內亞 及東部澳大利亞的領土,使本島東部和北部的高地成為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 中西
南太平洋 的主戰場。當地原住民不時為日本軍隊提供協助,藉以對抗澳大利亞及美國的軍隊,並幫助於島上運送傷兵。
二戰結束後,紐幾內亞西部於1959年舉行選舉,成立巴布亞議會,並籌備於1961年4月5日獨立。當時議會已決定了新成立的國家的國號為西巴布亞、訂立了新的
國徽 、新國歌,以及以晨星為圖案的新國旗。新國旗於1961年12月1日升起,並與
荷蘭國旗 並排。1961年12月18日,印尼入侵西巴布亞,結束了它短暫的獨立時期。1975年,澳大利亞正式給予紐幾內亞東部全面獨立的地位,成立了
巴布亞紐幾內亞獨立國 。
國鳥 極樂鳥 是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國鳥,
長尾 極樂鳥成為國家的象徵,被印在巴新的國旗、國徽上,甚至郵戳上面都有極樂鳥圖案。極樂鳥是一種極為美麗的鳥。它們喜歡逆風飛行和在霧中群飛覓食。它的種類很多,有
藍極樂鳥 ,長尾極樂鳥,鐮喙極樂鳥等。藍極樂鳥在求婚時,先是靜悄悄地佇立枝頭,低聲慢吟,隨著清脆動聽的歌聲,逐漸把自己的身子向後仰,終於倒掛在樹技上,這時,它將一身美麗的羽毛全部抖開。在擺動的時候,羽毛隨之飛舞,如千百條彩帶迎風招展。在表演求愛獨幕劇時,它總是把眼睛盯著對方,注意對方的反應,雄鳥之間還有十分具有謙讓精神,在自己的情敵追求自己的意中人期間,會退避一旁,直到情敵失敗,才勇敢地展翅上場。巴新人把極樂鳥看成是來自天堂的神鳥,是自由與幸福的象徵。巴新是極樂鳥的
故鄉 ,目前世界上極樂鳥有42種,巴新境內就有32種。
極樂鳥
血腥世界 紐幾內亞島居民 伊里安島 印度尼西亞領土的阿斯馬特地區,居住有被稱為獵取人頭的部落,大概有居民兩萬人。獵取人頭的戰爭殘酷得難以想像,令人直接想到的只有兩個字“血腥”。男人和女人共同進行準備工作。先將獨木舟塗上
赭石 與石灰,再弄好占用時用於慶祝的各種食品。到了這個時候,女人也變得慘無人道,鼓勵男人勇敢作戰,儘可能地多殺幾個人,等到一切準備就序,男人們就趁著夜色的掩護,乘著小獨木舟潛入對方的村落,不分男女老幼,殺死得越多越好。殺人的手段乾淨利落,被殺的反抗無效後也不求饒,因為雙方都明白阿斯馬特人沒有仁慈可言。處於石器時代的他們沒有現代化的武器,但一種叫作竹刀的刀割下人頭也並不比我們現代的鋼刀慢多長時間。割下人頭以後,先把頭皮肅掉,然後用利器在太陽穴處掩一個小洞,把腦髓倒在石碗裡喝掉。
勝利者將獵取到的人頭每一部分都派了用場:下頜切開以後當作項鍊的裝飾品,頭蓋骨掛在一排排用樹皮蓋在高腳房子門前,到了晚上,摘下來當枕頭。
阿斯馬特人並不僅僅割下戰敗者的頭顱,正常死亡者的頭顱也將被割下來。細心觀察掛在房子面前的頭蓋骨就會發現:一種是相當完整的,這就是正常死亡後留下的頭蓋骨;另一種太陽穴上有窟窿,缺少下頜骨,這就是主人襲擊來的勝利品。
剛剛割下的人頭經常被用於“傳授精力”儀式。儀式進行時,小孩把人頭放在他的大腿之間坐下,半個小時以後,據說,死者的力量就奇蹟般地傳入了小孩的身體。站起來以後,小孩被大人帶到海里乘水浮游。如此的儀式進行完畢之後,小孩就獲得了真正的人生。獲取人頭部落男女的分工極度不平等。女人承擔了大部分的勞動,負責日常主要的食物來源,在岸上織網,還要到海里捕魚。而當女人辛苦勞作時,男人們卻在房舍內高談闊論。繁重的體力勞動令阿斯馬特的婦女覺得怨氣重重,她們要找機會將胸中的怒氣發泄出去。
紐幾內亞島食人族後代 阿斯馬特人懼怕鬼魂,他們相信女人有呼風喚雨和驅逐鬼魂的特殊本領。所以每年有這樣一個節日供女人報復那些懶惰的男人,隨意地打或者用利器在其身上劃出傷痕,不管男人被打得鼻青臉腫還是血跡斑斑,都不得反抗。直到婦女們打夠了,打累了,才允許男人中推舉出一人向女人們求情討饒。
伊里安島濱海地區有個每逢重大節日都為鯊魚舉行慶典的部落。鯊魚在這個部落被尊為神靈,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祭祀 典禮是全部落最盛大的節日,在這一天,男女老幼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男人頭上插著
極樂鳥 的羽毛,坦露著引以為傲的文過的身體,女人們戴著叮叮的裝飾品,大清早就載歌載舞地聚集到海邊。當太陽升起的時候,祭祀典禮正式開始。部落的首領用尖刀將部落居民辛辛苦苦養的活豬肚子剖開,取出豬心、豬肝、豬腸子與豬肚等擲向大海。血腥的味道頓時引來了成群的鯊魚,它們貪婪地吞食著,不一會兒工夫豬內臟就不見了蹤影。這時,豬肉已被成塊地切開,部落首領天女散花一樣將無數塊豬肉拋入海中。水面上一片紅色,鯊魚在豬血染紅的海水中盡情享受美味佳肴。
巫師在做法 祭鯊活動達到高潮時,7個小孩“撲通,撲通”的跳入海中,在鯊魚群中嬉戲。岸上的男女老幼開始載歌載舞。由於鯊魚們都已經吃飽,或正在忙著吞食豬肉,所以它們無心顧及水中的小孩。但也有貪得無厭的鯊魚會襲擊小孩,將其咬死,然後無情撕吞。
令人不可思議的是,
部落 的人將這種情況看作是孩子的罪有應得,因為他們污辱了鯊魚的神靈。島民們希冀通過祭鯊儀式來向鯊魚表示友好,以期在出海打魚時免受鯊魚的攻擊,所以他們把自己平時都捨不得吃的豬肉全都餵了鯊魚。
發現新物種 據英國《獨立報》2016年2月7日報導,一個國際科學家小組最近在紐幾內亞島的雨林地區深處發現一個“失落的世界”,那裡生活著大量前所未見的珍貴物種。這一發現令科學家們極為興奮。
科學家發現新的“伊甸園” 巨型老鼠 去年(2015年)11月,科學家對這塊從未有人涉足過的原始環境進行了考察,結果發現了大量新物種,其中包括各種鳥類、蛙類、蝴蝶和棕櫚,最令他們興奮的發現當屬貝爾普施六絲(Berlepsch's six-wired)極樂鳥。這些科學家是首批進入這片土地的“外來者”,由於山高路遠,他們只能乘直升機到達偏僻山區。他們將那裡描述成了一個“伊甸園”。在一個被各種巨型花草與植物重重包圍的叢林露營地,研究人員看到了珍貴的
園丁鳥 表演的求偶儀式。露營地周圍森林到處是奇異的哺乳動物,例如樹袋鼠、針鼴等,它們對忽然出現的陌生人渾然不知,自顧自地玩耍,表明它們此前從未與人有過接觸。美國動物保護組織“保護國際”的布魯斯·比爾勒博士領導這個國際科學家小組,從去年11月開始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探險活動。比爾勒表示:“那裡幾乎就是現實生活中的伊甸園。我們在那片可能是整個
亞太地區 最原始的
生態系統 中發現了數十個新物種,其中包括大量前所未見的新事物,這真是令人大為吃驚。”科學家希望在今年再次前往那裡考察。
那塊區域的面積大約有30萬公頃,坐落於福賈山(Foja Mountain)上坡位置。福賈山處於紐幾內亞印度尼西亞領土的最東端,很少有人涉足。這個國際小組由“保護國際”和印度尼西亞科學院的科學家組成,此次發現將進一步提升紐幾內亞作為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地區之一的地位。當地的山嶺地形讓數百個獨特物種得以繁衍進化。福賈山海拔2200米,當地部落從未向那裡拓展過。由於部落村莊附近生活大量獵物,因此村民根本沒有必要爬上陡峭的山坡去獵取動物。此外,距離福賈山不遠、面積達75萬公頃的遠古森林也是
人跡罕至 ,這為稀有物種的繁衍進化提供了天然條件。
新物種令科學家目不暇接著名的進化生物學家、鳥類學家賈雷德·戴蒙德教授曾於25年前對這片高地實施過科學考察,但去年的那次探險任務才是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科學考察。在到達那裡幾個小時內,科學家小組便發現了一種奇異的
紅臉肉垂密雀 (wattled honeyeater),它也成為1939年以來科學家在紐幾內亞發現的第一個新的鳥類物種。實際上,按照平均面積計算,紐幾內亞的鳥類種類算是世界上最多的。
同時,科學家還發現了罕見的金額
園丁鳥 ,這種鳥於1825年根據其皮膚首次得到確認。儘管戴蒙德教授在1981年找到了它們的棲息地,但比爾勒博士所帶領的整個國際小組卻第一次拍攝到金額園丁鳥在高高的“五月柱舞池”求偶的鏡頭。金額園丁鳥搭建這種“舞池”以吸引雌鳥。雄性園丁鳥為了吸引雌鳥,會構築和裝飾巨大而精美的鳥巢。
“
貝爾普施六絲極樂鳥 ”是科學家此行最驚人的發現,這種鳥因其頭頂六根脊骨而得名,曾被認為早已滅絕。此前,科學家僅僅通過死鳥羽毛確認過它們的身份。身為極樂鳥專家的比爾勒博士表示:“當一雌一雄兩隻極樂鳥忽然出現在營地,雌性極樂鳥當著科學家面向雄性極樂鳥炫耀其美麗的羽毛時,這種情景太令人興奮了,此前還從未有人見過活的極樂鳥。”極樂鳥僅僅生活在澳大利亞北部和紐幾內亞。
另外,科學家還在那裡發現20多種新蛙類、4種新蝴蝶、5種新棕櫚和其它多種目前需要保密的植物,其中就包括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
杜鵑花 。該國際科學家小組的植物學家表示,許多植物種類與他們以前見過的完全不同。
瀕臨滅絕動植物的藏身地
科學家小組在那裡發現了大量在紐幾內亞其它地方早已瀕臨滅絕的樹袋鼠,另外還找到了一種對於紐幾內亞島而言一個全新的物種。
金披鳳樹袋鼠 (golden-mantled tree kangaroo)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漂亮的袋鼠,同時也是棲息在叢林地區的最為珍貴的有袋動物。科學家還發現了諸如小袋鼠等其它有袋動物以及在其它地區幾乎滅絕的哺乳動物。那裡還生活著一種稀有的針鼴,它們長著細長的吻,外界少有人知,人們甚至將其捧在手中它也不介意。
比爾勒 博士說:“令大家感到吃驚的是,那裡的所有動物均缺乏對陌生人的畏懼感。所有生活在野外的物種通常見到人後容易受到驚嚇,但這是一種逐漸適應的行為,因為它們見到過人類。但在福賈山,它們顯然根本不在意我們的存在。這是一塊沒有道路和痕跡的土地,據我們所知,從未有人踏足過這裡...表明這裡仍有一些人類從未發現的地方需要探索。”
珍貴動植物 鳥類 紐幾內亞島特有的一種小型貓頭鷹 科學家發現了一種
新鳥類 ——
紅臉肉垂密雀 ,此外還發現兩種幾乎具有神話般地位的鳥類——金額園丁鳥和貝爾普施六絲極樂鳥——的繁殖地。長期以來,科學家認為它們作為單一種類早已消失。探險小組還發現了巨冠鴿和巨型
食火雞 (一種不會飛的大鳥)。此外,紐幾內亞還生活著200多種在那裡繁殖後來的鳥類,其中包括13種極樂鳥。一位科學家表示,紐幾內亞清晨時的鳥叫聲是他有生以來聽過的最奇異的。
哺乳動物 新物種——---哺乳類 紐幾內亞島由於地處澳洲,長期與世隔絕,因此缺乏高等真獸類哺乳動物,僅有有袋類哺乳動物等。科學家此次在紐幾內亞記錄了40種哺乳動物,其中包括6種在紐幾內亞其它地方也十分罕見的樹袋鼠。此外,科學家還發現了一種對印度尼西亞而言全新的物種——金披鳳樹袋鼠。同時,一種幾乎不為人所知的
長吻針鼴 也與科學家不期而遇。針鼴是一種被稱為單孔目動物的遠古蛋生哺乳動物的家庭成員。與在該地區發現的所有哺乳動物一樣,長吻針鼴見人也完全不害怕,科學家甚至可以將其捧在手中,表明它們此前很少與人有過接觸。
植物 世界最大的杜鵑花 這塊總面積達100萬公頃的原始熱帶森林中至少包含了550個植物種類,其中許多此前並不為人所知,包括5個新的棕櫚樹種。截至目前,最令人興奮的發現之一是一種種類未得到確認的
杜鵑花 ,它具有一個散發著芳香的白色花朵,花朵的直徑幾乎達到六英寸,可與目前記錄的最大的杜鵑花相媲美。
蝴蝶 新物種---蝴蝶 該國際探險小組中的昆蟲學家目前已確認了150多個蝴蝶種類,其中包括4個全新物種和數個新亞種,這些新亞種的一些蝴蝶與英國常見的菜粉蝶有所關聯。科學家發現的其它蝴蝶種類還包括珍貴的
鳥翼蝶 ,鳥翼蝶被認為是地球上最大的蝴蝶,翅膀完全展開後可達到7英寸。
蛙類 福賈山是整個
亞太地區 青蛙種類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國際探險小組目前已確認了60個青蛙種類,包括20個此前科學家從未記錄過的種類,其中一個種類甚至只有14毫米大。花邊眼蛙(lace-eyed frog)和Xenorhina arboricola等兩種不為人知的青蛙就在其中,後者此前只在巴布亞紐幾內亞出現過。
新物種---蛙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