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袋類

有袋類

有袋類是哺乳類動物中的一種,其特徵沒有發育完全的胎盤,早產,早產兒會待在母體之育兒袋裡吸奶長大。該類動物以其口袋狀之育兒袋得名。育兒袋是一層包裹乳頭的皮膚。現今存活的此類動物如袋鼠考拉袋獾袋熊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有袋類
  • 拉丁學名:Marsupialia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哺乳綱
  • 亞綱:後獸次亞綱
  • :負鼠目,智魯負鼠目,少結節目,袋熊目,毛尾袋小鼠目,袋狸目
  • :袋鼠科,袋鼴科等
  • :袋獾屬等
  • 分布區域大洋洲美洲、澳大利亞,東南亞少量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品種分類,現狀,

外形特徵

雌性有袋類擁有用來撫育幼獸的育幼袋,且擁有兩條共用開口的陰道,分別通往子宮內不同部位;而雄性則通常擁有一具純粹用來輸送精液的分岔陰莖。不論雄性或雌性,廢物都是經由一種稱為泄殖腔的構造來排放。
懷孕中的雌性會在子宮內長出卵黃囊以供給胚胎營養。而胚胎在發育早期約4到5周就會出生,之後爬行到母親的育幼袋內,並吸取位於袋內的乳頭。數周之後,幼獸將可暫時或永久性地離開育幼袋。
比起胎盤動物,有袋類較早將幼獸產出,且沒有發展出用來保護胎兒免受母體免疫系統攻擊的胎盤構造。雖然早產且體型小的幼獸在生存上有較大的危險,但如此一來也減少了懷孕時的風險,例如不必在生活不易的季節里懷有大型胎兒。
由於出生後的幼獸必須爬行到母親的乳頭位置,因此至少在出生時,它們的前肢比身體其他部位的發育更加完全。而這可能也是造成有袋類的行動範圍較胎盤類小的原因。有袋類的前肢必須發展出可供爬行的爪子,因此不像胎盤類一樣發展出具有其他功能的或是翅膀。
有袋類動物的育兒袋中也有乳頭,幼兒也是吃奶長大的,需要在體外發育一段時間。由於有袋動物的幼兒出生時樣子非常不成熟(譬如袋鼠的初生幼仔像一條粉紅色的肉蟲),所以從進化學的角度看,它們比普通胎生動物更低級原始。

棲息環境

恐龍滅絕的一千萬五百年後,新生代初期, 經過隕石浩劫, 恐龍的位置順理成章地讓給哺乳類動物。
有袋類是哺乳動物的一個目,主要分布在大洋洲,此外美洲和東南亞也有少數。距今約5000萬年前, 大洋洲和南極洲分開, 被遼闊的海洋和其他陸地隔開, 自此踏上了隔離演化的道路:
現生的有袋類動物均分布於大洋洲及南美洲的草原地帶,極少量分布在東南亞地區,如蘇拉威西島的蘇島袋貓等。不過在白堊紀晚期及第三紀早期的時候,可能遍布於世界的大部分地區。它們是哺乳類中一個古老的類群,隨著高等哺乳動物-真獸類的興起,在生存競爭上處於劣勢,特別是成為食肉類動物的捕食對象,使其在亞洲、歐洲和非洲等大陸相繼絕跡。而在此之前,大洋洲就已經與其他大陸分離開來,形成一個“世外桃源”,孤立於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不僅食肉類等高等哺乳動物未能侵入,而且氣候環境等也沒有太大的變化。這使得有袋類動物能夠幸運地生存至今,並且由於適應各種不同的生活方式,發展了類似於高等哺乳動物的各種生態類群,如生活方式類似於狼、等食肉類動物的袋狼袋鼬;生活方式類似於鹿、羊和羚羊等食草類動物的袋鼠;生活方式類似於旱獺、松鼠野兔嚙齒類或兔類的袋熊袋貂和袋兔等等。大洋洲也因此成為研究動物的適應輻射和進化趨同的重要地區,並被稱為“活化石的博物館”。
澳州的動、植物都獨立發展。由於完全沒有種族上的來往, 基於環境適應的考慮, 當地的動物開始發展出有育兒袋的特徵, 就是今天著名的有袋類動物。簡單點來說, 有袋類動物是隔離演化的產物。澳州的有袋類動物總共有二百五十多種, 袋狼也在地球上生活超過幾百萬年, 但由於種族老化, 五萬年前只是餘下一個品種。
其他著名的有袋類動物還有: 袋鼠袋熊無尾熊等等, 有袋類動物在大洋洲生存幾千萬年, 它們並沒有外來的敵人, 因為幾千公里闊的大海洋已經把大洋洲跟所有的其他動物分開。有袋類動物有不少是靠吃植物為生的, 由於沒有外來的敵人, 唯一能夠抑制它們數量的因素就是袋狼。袋狼約長一公尺, 特徵是它的背後有15~20條像老虎的斑紋。
後獸次亞綱中唯一的一個目就是有袋目。它在白堊紀起源於古獸類祖先後即經歷了大發展,在全世界廣泛分布,與原始的有胎盤類哺乳動物處於多少相等的地位而彼此競爭著。但是隨著新生代的來臨,有胎盤類開始顯示出更加強勁的進化優勢,使得有袋類在大部分的大陸區域內大大衰退並最終滅絕。
有袋類動物,以沒有真正的胎盤,出生時幼獸發育不全,需要在育兒袋內撫育後代為特徵。現只有在大洋洲和南美洲保存有並且非常繁盛。現存的有袋類可以分成美洲的負鼠(鼠)、新袋鼠(鼠),大洋洲的袋鼬(包括袋鼬、袋狼袋鼴等)、袋狸袋貂(包括袋鼠、袋貂和袋熊等)5大類,數量較為稀少。
然而在兩個地區里,有袋類在與世界其它地區隔絕的“世外桃源”里繼續生存著。
一個地區是澳大利亞,在白堊紀或白堊紀末期在有胎盤類還沒有來得及侵入時就與亞洲大陸完全分開。由於沒有有胎盤類的競爭,有袋類得以充分發展並產生了廣泛的適應輻射(像光線四射般地進化從而占領各種生態龕),產生了肉食性的袋鼬類及植食性的袋兔類和雙門齒類。直到今天,有袋類仍是澳大利亞占優勢地位的哺乳動物;袋狼、袋獾食肉動物追逐著各種袋鼠,扮演著與亞洲大陸腹地的狼、獾以及各種鹿類和牛羊類相似的生態角色。
負鼠--一種現生的美洲有袋類
另一個地區是南美洲,在第三紀早期由於地峽斷裂而與北美洲隔離。在隔離之前,它庇護了一個包括有袋類和原始有胎盤類動物群。在隔離之後,因為進步的有胎盤類沒有機會從北美大陸進入,有袋類得以繼續進化發展,成為遺留下來的原始有胎盤類後裔的有力競爭者。它們一直相當成功地生活到第三紀結束,那時候南美洲又一次通過地峽與北美洲聯結起來,高度進化了的有胎盤類從北方入侵,激烈的競爭造成了絕大多數有袋類和原始的土著有胎盤類的滅絕。
有袋類在其它地區的發展是有限的。在第三紀的早期和中期,它們曾經生活在歐亞大陸,但是後來就從這些地區消失了。

品種分類

現生的有袋目動物共有237種左右,分為負鼠科、袋鼬科、袋鼴科、袋狸科、新袋鼠科、袋貂科、袋熊科、袋鼠科等十多個科,其中新袋鼠科的分布局限於南美洲的部分地區,負鼠科分布於南美洲和北美洲的部分地區,其餘均分布於大洋洲或少量東南亞島嶼。
在有袋類動物中,袋鼠是最出名、最逗人喜愛的珍獸,它的形象出現在澳大利亞的國徽上,以致於幾乎成了澳大利亞的同義詞。關於它的英文名字的由來,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據說在18世紀,英國的一個航海家率領船隊第一次來到大洋洲,當他們看到這種前腿短、後腿長的怪獸時,感到非常驚異,就問當地的土著居民怎樣稱呼這種動物,土人回答:“康格魯”(kangarooo)。於是,“康格魯”便成了袋鼠的英文名字,並沿用至今。可是人們後來才弄明白,原來“堪加魯”在當地土語中是“不知道”的意思。
袋鼠科是有袋類的典型動物,共約有52種,分布於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紐幾內亞及附近若干島嶼,並被引入到紐西蘭,大多數種類陸棲,只有樹袋鼠樹棲。生活於森林灌叢地帶的灰大袋鼠和生活於草原地帶的赤大袋鼠是最大的有袋動物,也是袋鼠科的代表種類,它們的身長約為1.5米,尾長約為1.2米,體重70~90公斤,相貌奇特,若人喜愛。它們的頭小,耳大,眼睛也很大。適應於跳躍的生活方式,前肢短小而瘦弱,可以用來摟取食物,後肢強大,趾有合併現象,一步可跳5米遠,時速可達40~65公里。尾長大,為棲息時的支撐器官和跳躍時的平衡器。夜行性,白天隱藏在草窩中或淺洞中。喜歡集小群活動,以植物性食物為主。每年繁殖一次,每胎產1~2仔,孕期約為33天。

現狀

自從歐洲人在1788年移民到澳大利亞,又引進了許多新的動物,很多種有袋類動物的原始生活狀態被破壞了,受種種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的影響,已有6種小型袋鼠滅絕。
由於人類經濟活動影響的加劇,對今後有袋類的生存帶來很多不利的影響,至今有袋目中共有約17種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I,7種被列入附錄II。對現生的有袋類動物如果不嚴加保護,這個在獸類演化上十分獨特,具有重要學術意義的類群,終將隨著人類經濟活動的進一步增加,而迅速地減少或滅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