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變遷,幹流情況,水文特徵,主要支流,流域概況,治理開發,橋樑涵洞,沿河文化發展,書籍記載,中華民國24年高密縣誌中的墨水河(張奴河),芝蘭莊,張魯村,孝源店子,感人一幕,河流風光,歷史演變,高密,建國前,建國後,膠州,高密膠州,
形成變遷
墨水河相傳為漢朝
韓信的一位張姓奴僕所開鑿的,因此最早稱為張奴水,後來叫張魯河,清朝歷史地圖上還標註為張魯河,可能在民國時期改為墨水河。
幹流情況
墨水河發源於
膠州市膠西鎮
孝源店子東,向北流經膠西鎮杜村、高家河崖、大店子、房溝、辛家莊、常家莊、苑家會、西門、丁官、苑戈莊、前進莊、東埠、石家河崖、劉家疃、李村、傅村,自高密經濟開發區芝蘭莊東南進入高密境內,成為高密、膠州的界河,流經張魯寺、張魯集村,從高密東北鄉文化發展區毛家屋子村東南出境復入膠州市,進入官路水庫,從孟家村東南進入南膠萊河,高密市境內長 13 公里,流域面積 75.2 平方公里,全河長51公里,流域面積339.9平方公里。
水文特徵
該處河流多處已經斷流。墨水河流域是青島市重要的水源保護區
主要支流
順溪河、楊柳溝、毛家大溝、紀家大溝、黃家大溝、小新河、十米河、小套河、梁溝、葦源河
流域概況
墨水河發源於膠州南部丘陵,往南流經膠州市、高密市,復進入膠州市進入南膠萊河,河水開始從北往南流淌,南膠萊河匯入大沽河,
大沽河南流入膠州灣入海。
高密市境內長 13 公里,流域面積 75.2 平方公里,全河長51公里,流域面積339.9平方公里。
治理開發
2012年,高密市計畫對高密對境內9.5公里河道進行清淤、拓寬、培堤,並配套附屬建築物。
膠州市全段內的河道基本治理完畢,官路水庫治理。
常家莊村處墨水河修建了攔河壩。梁家屯處修建了墨水河橋。
2012年,高密市墨水河防洪治理工程設計檔案完成。
2017年4月6日,高密市墨水河防洪治理工程中標結果公布。山東浩博水利建設有限公司和山東大禹工程建設有限公司中標。施工內容主要包括改造三座生產橋(其中黃家莊墨水河橋拆除新建)以及四座涵洞以及13公里墨水河河道防洪治理。預計2017年5月1日開工。工期128日曆天。
2017年黃家莊墨水河橋施工照片
橋樑涵洞
山東高密市公路橋樑史上首座大橋——墨水河大橋位於省道濰(坊)膠(州)新建標準一級公路高密境內的墨水河上,該橋全長486米,橋面淨寬24.5米,瀝青混凝土面層,上部結構型式為24孔-20米先張預應力砼空心板,下部結構型式為柱式墩台鑽孔灌注樁基礎,概算投資2400多萬元。該橋自2007年4月份開始動工,2008年9月全部完成。該橋是濰坊對接青島的重要標誌,對進一步加強濰坊、高密與青島、膠州等地的互通交流,拉動沿線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將發揮重要的作用。2010年12月12日上午10時18分,由中共高密市委、高密市人民政府舉辦的濰(坊)膠(州)公路通車儀式在高密與膠州交界墨水河大橋上隆重舉行。濰坊市副市長
劉偉,原山東省政府副省長
陳延明,高密市委書記
吳建民、市長
范福生、膠州市委書記
祝華、副書記
丁繼恕參加。
膠濟鐵路墨水河橋,位高密市於芝蘭莊東,肖家屯西,南側為膠濟鐵路複線時修建的墨水河橋,北側為原德國修建的老膠濟鐵路墨水河橋
2013年,
海青鐵路建成,海青鐵路有兩座特大橋兩次跨越墨水河,第一次在張魯集村北,第二次在
黃家莊、許家莊村南。
省道膠王公路墨水河大橋
膠高公路墨水河橋
膠新鐵路墨水河橋
黃家莊墨水河橋
高張公路墨水河橋
膠濟客運專線鐵路墨水河橋
青銀高速公路墨水河橋
梁家屯墨水河橋
省道膠平公路墨水河橋
沿河文化發展
墨水河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有很多傳說故事。墨河流香,香飄萬里,澤惠八方。
書籍記載
最令墨水河引以為豪的是——高密籍著名作家
莫言把墨水河寫到了多部小說里。這可能也是因為墨水河的文化豐富。在小說《
紅高粱》里就寫到了墨水河——
拐進高粱地後,霧更顯凝滯,質量加大,流動感少,在人的身體與人負載的物體碰撞高粱秸稈後,隨著高粱嚓嚓啦啦的幽怨鳴聲,一大滴一大滴的沉重水珠撲簌簌落下。水珠冰涼清爽,味道鮮美,我父親仰臉時,一滴大水珠準確地打進他的嘴裡。父親看到舒緩的霧團里,晃動著高粱沉甸甸的頭顱。高粱沾滿了露水的柔韌葉片,鋸著父親的衣衫和面頰。高粱晃動激起的小風在父親頭頂上短促出擊,墨水河的流水聲愈來愈響。
父親在墨水河裡玩過水,他的水性好象是天生的,奶奶說他見了水比見了親娘還急。父親五歲時,就像小鴨子一樣潛水,粉紅的屁眼兒朝著天,雙腳高舉。父親知道,墨水河底的淤泥烏黑髮亮,柔軟得像油脂一樣。河邊潮濕的灘涂上,叢生著灰綠色的蘆葦和鵝綠色車前草,還有貼地爬生的野葛蔓,支支直立的接骨草。灘涂的淤泥上,印滿螃蟹纖細的爪跡。秋風起,天氣涼,一群群大雁往南飛,一會兒排成個“一”字,一會兒排成個“人”字,等等。高粱紅了,成群結隊的、馬蹄大小的螃蟹都在夜間爬上河灘,到草叢中覓食。螃蟹喜食新鮮牛屎和腐爛的動物的屍體。父親聽著河聲,想著從前的秋天夜晚,跟著我家的老夥計劉羅漢大爺去河邊捉螃蟹的情景。夜色灰葡萄,金風串河道,寶藍色的天空深邃無邊,綠色的星辰格外明亮。北斗勺子星——北斗主死,南斗簸箕星——南斗司生,八角玻璃井——缺了一塊磚,焦灼的牛郎要上吊,憂愁的織女要跳河……都在頭上懸著。劉羅漢大爺在我家工作了幾十年,負責著我家燒酒作坊的全面工作,父親跟著羅漢大爺腳前腳後地跑,就像跟著自己的爺爺一樣。
父親被迷霧擾亂的心頭亮起了一盞四塊玻璃插成的罩子燈,洋油煙子從罩子燈上蓋的鐵皮、鑽眼的鐵皮上鑽出來。燈光微弱,只能照亮五六米方圓的黑暗。河裡的水流到燈影里,黃得像熟透的杏子一樣可愛,但可愛一霎霎,就流過去了,黑暗中的河水倒映著一天星斗。父親和羅漢大爺披著蓑衣,坐在罩子燈旁,聽著河水的低沉嗚咽——非常低沉的嗚咽。河道兩邊無窮的高粱地不時響起尋偶狐狸的興奮鳴叫。螃蟹趨光,正向燈影聚攏。父親和羅漢大爺靜坐著,恭聽著天下的竊竊秘語,河底下淤泥的腥味,一股股泛上來。成群結隊的螃蟹團團圍上來,形成一個躁動不安的圓圈。父親心裡惶惶,躍躍欲起,被羅漢大爺按住了肩頭。“別急!”大爺說,“心急喝不得熱粘粥。”父親強壓住激動,不動。螃蟹爬到燈光里就停下來,首尾相銜,把地皮都蓋住了。一片青色的蟹殼閃亮,一對對圓桿狀的眼睛從凹陷的眼窩裡打出來。隱在傾斜的臉面下的嘴裡,吐出一串一串的五彩泡沫。螃蟹吐著彩沫向人類挑戰,父親身上披著大蓑衣長毛奓起。羅漢大爺說:“抓!”父親應聲彈起,與羅漢大爺搶過去,每人抓住一面早就鋪在地上的密眼羅網的兩角,把一塊螃蟹抬起來,露出了螃蟹下的河灘涂地。父親和羅漢大爺把網角系起扔在一邊,又用同樣的迅速和熟練抬起網片。每一網都是那么沉重,不知網住了幾百幾千隻螃蟹。
中華民國24年高密縣誌中的墨水河(張奴河)
芝蘭莊
芝蘭莊位於墨水河中游的西岸,屬於
高密經濟開發區。芝蘭莊是冷氏家族重要的聚居地之一。至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芝蘭莊的名字非常美麗,歷史悠久、經濟發達,屬於高密名村之一。芝蘭莊原叫紫蘭莊,村名的演變與
孔子有關。在芝蘭莊流傳著一個歷史傳說。二千多年前,高密縣東三十里有一小嶺,高百二十尺,方圓十幾里,嶺東側有一村莊,有一條路經過嶺頂直通縣城。一天,一群孩童到嶺上玩,采了些野果後,便又揀來些鵝卵石修築城池。很快在嶺頂路上築成了一座城池,並在城中品嘗野果。這時有一架車由西向東順嶺而來,到了孩童們築的城池下。車停下,一老者下車,此人正是孔夫子。夫子曰:“為何不讓路?”孩童說:“你看地上是什麼?”孔子看了一回說:“此乃是一座城池吧。”孩童接話茬說:“對了,既是城池,那有城給車讓路之理?”孔子聽後,微笑著命弟子繞道進入村中,大加讚賞“小子欄莊。”從此,這個莊就叫“子攔莊”,這個嶺也就叫“回車嶺。”孔子在此地住了些時候,他遊覽嶺上風光時,曾因熱到嶺前灣邊洗過手臉,感到很涼爽,便說:“好涼水。”玩到村東河邊,孔子彎腰捧起河水解渴,感到河水甜如蜜,便說:“真乃蜜水也。”所以,現在該村有一灣、河分別名為“涼水灣”、“蜜水河”(今稱墨水河)。以孔子的話命名的嶺村灣河,代代流傳至今。(此文曾在濰坊日報發表)。查民國二十四年(1935)《高密縣誌》:“墨水河,縣治東三十五里,俗傳孔子埋書處,見舊志未詳所在。按張奴河一名墨水河。又東入膠境,有回車嶺。《膠志》謂孔子觀海回車如此。同一附會”。從以上傳說和高密縣誌中的地理位置和情節基本相似,只是因為年代久遠,又有多種原因,後人把“子攔”二字演化成“紫蘭”。德國帝國主義侵占中國,修膠濟鐵路時,經過此處,在村北設一火車站,將紫蘭莊錯譯或諧音變成芝蘭莊而定為站名,村名也隨之改為芝蘭莊,沿用至今。
芝蘭莊火車站初建於德國人修建膠濟鐵路時,德國人修築膠濟鐵路,高密爆發了轟轟烈烈的抗德阻路運動。芝蘭莊也是戰場之一。
芝蘭莊站在膠濟鐵路電氣化時,被撤銷,拆除道岔,車站封閉。
海青鐵路修建,在芝蘭莊重新設立火車站,芝蘭莊站變為海青鐵路與膠濟鐵路的接軌站,芝蘭莊站成為膠州鐵路樞紐的一部分。遺憾的是芝蘭莊站連到發線都沒有,無法停車。
高密火車站貨場即將搬遷到芝蘭莊站北側,重新建設貨場。
張魯村
在歷史上,有些地名因音近,音轉或書寫的隨意而改易用字,在一段時間約定成俗,並非少見現象。可是演變之後,竟使人難明其意。今高密東境有數個村(張魯集、張魯寺、後張魯)與“張魯”有關,即屬用字演變情況。據考,“張魯”應為“
張步”,是一人名。
張步,字文公,漢代琅玡
不其縣(治今山東省即墨市西南)人。新莽時,遍地舉義,張步亦繼之起事。開始在家鄉附近活動,更始二年(公元24年),占領
琅玡郡城(治東武,今山東省
諸城市)。梁王劉永稱帝,拜張步為輔漢大將軍,督責青、徐2州。而淮陽王劉玄政權又命王閎為琅玡太守,張步據郡城相拒。王閎以朝廷命官相諭,很快得贛榆等6縣。此後與張步戰,不能取勝。張步因得劉永封爵,命其幼弟張壽為高密太守,便率軍西移駐劇縣(治今山東省壽光市南)。戰事進展順利,以至據有齊地12郡。
劉玄失敗,
光武帝任命張步為東萊太守,而劉永又立張步為齊王。張步貪王爵,拒不受光武帝詔。光武帝於是派遣大將軍耿弁率軍討張步,張步漸敗。但光武帝放心不下,親臨陣指揮戰鬥,張步出降。光武帝封其為安丘侯,並傳詔赦免張步諸弟。琅玡太守王閎亦向光武帝投誠,光武帝遷前
泰山太守陳俊為琅玡太守,方率張步還都洛陽。
張步在
洛陽不甘寂寞,於建武八年(公元32年)夏逃奔臨淮郡(治今江蘇省
盱眙縣西北),意欲再招舊部,入海為盜,被琅玡太守陳俊截住擊死,妻、子也一體並誅。
從張步活動情況可見,與當時之夷安、高密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在今張魯附近留下事跡而成為後人立村憑藉為村名是不含糊的。
張步舉義之初,先在家鄉附近活動,今高密東部張魯一帶,與張步之家鄉
不其縣,相距不過百里,定也是張步的根據地。而且,彼時今張魯一帶為都濼、都泊大片水域之南邊緣,為湖東地區西往的最近陸地通衢,至今流傳此地有韓信大道(高密-----張魯公路)。加之,此地處湖濱,土地肥壯,自然條件良好,為一方富庶之鄉。距張步舉義前兩年間,王莽曾派王黨在此地鎮壓
樊崇的農民軍,王黨戰死於此,可證此地地理位置重要,為兵家必爭之地,張步舉義時,樊崇已引軍西去,張步接收此有利地盤,以求向西部發展,是完全可能的。
張步將其幼弟安排為高密太守,更可見其與高密、夷安的密切關係。
前人也曾試圖探索此一地名之由來。今張魯附近的墨水河,清代纂修之《高密縣誌》俱稱“張奴河”。釋文云:“因水側有張奴店而得名。土人呼為張魯。”此解顯然未作深究,僅是記下傳言而已。到民國時修《高密縣誌》時,編纂者認為古說不能盡如人意,仍想探索:一面解釋曰:“俗傳韓信下齊,其仆有張姓者開此(店),故名。”一面又探討云:“《
水經注》曰:‘水黑曰盧,不流曰奴’,(張奴河)舊注都濼(時),瀦而不流,故曰奴。”對俗傳與墨水河名稱的考據,在此姑暫不論,實則是將張步的遺蹟在漫長的流傳中音轉與用字的隨意性所致。“步——奴——魯”的演變軌跡不是很清晰嗎?即是真的如傳說有“張步店”,“店”也應是“殿”。地名只要同音或音轉,用字一改,照字面是怎么也不可思議了。
至今仍流傳的張魯和王黨打仗,如何如何。據史實,
張步起事,王黨已死,殺死王黨的是樊崇的
赤眉軍,並非張步軍。多數流傳在漫長的歲月中,一傳再傳,恆多失實,並不是少見現象。(姜祖幼)
張魯寺建村於宋代,曾經有一個古寺肇興寺。張魯寺曾經是改革開放後張魯鄉駐地,2001年
張魯鎮撤銷。張魯集建村於漢代,是高密名村之一。張魯集是民國期間張魯鎮駐地。張魯集村目前勞保產業發達,經濟活躍。
孝源店子
墨水河的源頭位於膠西鎮
孝源店子村東。孝源店子村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相傳明
永樂年間(公元1403—1424年)從雲南移民來此定居立村,村西嶺有
宋代焦花女冢,因以命村。 西嶺有焦花女冢,為
宋代古冢;據乾隆志載:“焦花女姓氏無考,相傳善事繼姑,冬月姑病思食麥,女哭禱於天,忽於河濱得麥數穗,燎以進姑,病即解。事聞旌其閭,因名其河曰孝源河,嶺錫恩嶺”。“有燎麥台遺址,國朝邑人王如辰勒碑誌之”。青島“孝之源”文化產業創意園位於孝源店子村,規劃占地面積300畝,總投資1.5億元,分一、二期梯次推進實施。一期項目投資9000萬元。產業園建成後,將包括以藝術創作工作室、藝術博物館、展覽館以及收藏鑑賞中心等為主要內容的文化創意區;以展示著名文學家、書法家、藝術家的代表作品為主要內容的風采展示區;以高級俱樂部、商務會館等高雅文藝空間為主要內容的文藝商務區;以表演魔術、雜技、評書、相聲、地方戲曲、民間樂器等的演藝廳、音樂廳、劇場等為主要內容的休閒娛樂區以及將蘿蔔、南瓜等農作物的種植變成“泥土裡長出的創意”等為主要內容的農莊創意區等幾大功能區和與之配套的公共服務區。2012年,該產業園總體項目建議書和一期建設的控制性詳細規劃已經製作完成。一期項目建設用地已批覆。
感人一幕
2005年農曆八月十五夜裡,高密下了一夜雨,八月十六日還在下。膠高邊境的墨水河裡下了洪水。八月十六下午,膠州市
膠北鎮樓子底村一家三口到西岸許家莊走親戚路經高密市
姚哥莊鎮黃家莊墨水河橋時,洪水已經淹沒橋面。由於他們不熟悉道路,連人帶摩托掉進了滔滔激流中。千鈞一髮之間,在橋邊看洪水的黃家莊村民陳傳喜、楊維臣、楊士亮、金延青、李延平、李吉友、李輝(小名輝,姓李)等人奮不顧身跳進了河中。退伍軍人陳傳喜搶先抱住了孩子,然後摟住一棵小楊樹,走上了岸。其他幾個人把婦女救上了岸。而小孩的爸爸卻被洪水往北衝去。村民金現正急忙給下游的紀家莊打電話搶救。紀家莊在河邊看護大堤的民眾得到訊息後密切注視河中,當小孩的爸爸飄到時,幾個人跳入水中救他。一開始,他不肯上來。他說,老婆孩子都沒了,我也去了吧。他不知道他的老婆孩子已經得救。眾人告訴他,他才肯上岸。一家三口掉進洪水中,況且小孩只有一歲,能夠平安脫險,這真是個奇蹟。這救人的感人一幕讓我深深的感到我們的鄉親真好。真得令人感動。而這種動人的一幕在墨水河畔出現過多次了。這次參與救人的金延青在10多年前,就在發洪水時,救起過河西許家莊的一位落水兒童,而今天金延青已經四十多歲了。就是農民兄弟這種樸素的感情演繹了不凡的人間真情。那位膠州人家裡四世同堂。如果出現不幸,對家庭的打擊就太大了。他們一家三口在洪水中能夠平安脫險是個奇蹟。春風常綠墨水河,人間自有真情在。
河流風光
2009年冬天的高密境內墨水河
2011年7月3日墨水河洪水來臨
2011年高密市單家荒、膠州和睦屯段墨水河
2005年夏天的高密境內墨水河
20180925航拍墨水河新橋
歷史演變
高密
高密,歷史悠久。今縣治春秋稱
夷維,屬萊國。公元前567年 (齊靈公十五年)齊滅萊後地屬齊。戰國時,今前後田莊一帶,始名高密,亦為齊地。據《今縣釋名》載:“《水經注》應劭曰:縣有密水,故有高密之名。……密水人濰。濰亦兼密通稱。……蓋自其源言之謂之高”。秦統一中國後,推行郡縣制。置高密縣,屬齊郡後改屬膠東郡。公元前164年(西漢文帝十六年)縣屬膠西國。公元前108年(西漢武帝元封三年)屬膠西郡。公元前73年(西漢宣帝本始元年)縣改屬
高密國。公元9年(新王莽始建國元年)改高密為章牟。公元25年(東漢光武帝建武元年)復稱高密。公元37年(東漢光武帝建武十三年)改屬北海國。公元220年(魏文帝黃初元年)高密地歸魏,改屬
青州城陽郡。公元266年(西晉武帝泰始二年)縣屬青州城陽郡。公元317年(東晉元帝建武元年)縣改屬青州高密國。曾人後趙、前燕、前秦、後燕、南燕等國,後又歸晉。公元420年(宋武帝永初元年)後南北朝時期,先屬南朝宋青州高密郡,後屬北朝魏青州高密郡。公元529年(北魏孝莊帝永安二年)改屬膠州高密郡。公元585年(隋文帝開皇五年)改州為郡,縣屬高密郡。公元620年(唐高祖武德三年)改郡為州,屬河南道
密州。公元742年(唐玄宗天寶元年)改州為郡,縣改屬高密郡。公元758年(唐肅宗乾元元年)改郡為州,縣復屬河南道密州。公元907年(唐哀帝天祜四年)後(五代)建置、隸屬相沿。公元960年(北宋太祖建隆元年)州之上設”路”這一行政機構,縣隸屬京東東路密州。公元1121年(金太祖天輔五年)縣改屬山東東路密州。公元1279年(元世祖至元十六年)縣屬山東東西道益都路膠州。1368年(明太祖洪武元年)縣屬
青州府。1376年(明太祖洪武九年)改屬
萊州府,清初沿襲明制。1905年(清德宗光緒三十一年)升膠州為直隸州,縣屬膠州。 1913年縣屬山東省膠東道,1925年裁膠東道,縣改屬萊膠道。 1927年裁道制,縣直屬山東省。抗日戰爭時期,縣隸屬山東省第十七行政督察區,至1947年高密解放。
1944年9月,中國共產黨在王乾壩一帶建立高密縣(僅兩個多月)。1945年7月在縣境西鄉已解放地區中嶺一帶建立高密縣。不久即撤銷,1945年夏,縣境南部邊緣地區相繼解放。8月 15日建立濰東縣。同年9月,濰東縣改為高密縣,隸屬濱海行政區濱北專區。1945年11月膠濟鐵路北建立膠高縣,隸屬膠東行政區南海專區。1946年上半年,
膠高縣改屬濱海行政區濱北專區。1946年7月20日,高密膠高兩縣均改屬膠東行政區濱北專區。1949年9月膠高縣撤銷。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高密縣初屬膠東行政區濱北專區,1950年5月改屬膠州專區,1956年2月劃歸昌濰專區。1967年2月昌濰專區改稱昌濰地區:1981年5月改稱濰坊地區,1983年10月,濰坊地區撤銷,組建濰坊市,縣均屬之。1994年5月18日,高密撤縣建市,高密市仍舊屬於
濰坊市。
建國前
高密境內的行政區劃,
明朝以前的因年代久遠,文字湮滅,已不可考。有確切行政區劃文字記載自明朝始。據
清朝康熙年間編撰的《高密縣誌》記載:按明朝律令,縣以下行政區劃實行鄉(隅)社制,即縣下設鄉(隅),鄉下設社。高密當時設“四隅六鄉八十四社”。
四隅:即在縣城設東隅、西隅、南隅、北隅,相當於現在城區的東關、西關、南關、北關。
六鄉:分別為澤民鄉、龍德鄉、久敬鄉、務本鄉、濰川鄉、鄭公鄉。其中:澤民鄉轄15社:官莊、夏莊、北直、河西、亭口、大成、正苓芝、西苓芝、伏家莊、姜家莊、李仙莊、周家莊、魏官寨、店西、城子。其區域相當於現在包括夏莊、姜莊、大牟家、仁和、周戈莊等鄉鎮範圍。龍德鄉轄14社:堤東、大呂、王黨、南直、南曲、故縣、北城、東張魯、東苓芝、苑家疃、李茂莊、西張魯、仇家疃、紫蘭莊。其區域相當於現在包括柏城、張魯、姚哥莊等鄉鎮範圍。久敬鄉轄14社:朱晏、辛莊、道鄉、城律、泰洛、朱郭、大洪、城獻、河流、朱季、王吳、時家莊、掌家莊、東周陽。其區域相當於現在包括李家營、周陽、膠州市鋪集等鄉鎮範圍。務本鄉轄14社:西周陽、拒城河、呼家莊、北下口、南下口、吳家莊、東井溝、西井溝、朱公、朱寒、梁尹、北王柱、裴家莊、南王柱。其區域相當於現在包括柴溝、拒城河、呼家莊、井溝等鄉鎮範圍。濰川鄉轄14社:郭莊、涼台、景芝、彭王、大夫、水城、曹疃、王矯、貯溝、韓家疃、傅家莊、王家莊、宋家莊、秦家疃。其區域相當於現在包括注溝、安丘市景芝、諸城市涼台等鄉鎮範圍。鄭公鄉轄13社:邊家莊、楊家莊、陸家莊、山阜、城陰、武蘭、劉宗、方家莊、荊家莊、南張洛、北張洛、於家埠、上家莊。其區域相當於現在包括闞家、雙羊、康莊等鄉鎮範圍。
從清朝初年到清朝中葉,高密境內一直因襲明朝的區域劃分,未作變動。到清朝中葉乾隆年間,隨著高密北部百脈湖等大片湖泊乾涸,湖區窪地被開墾,高密北部人口急劇增加,因此,將原澤民鄉分為澤南鄉、澤北鄉,並增設車輞鄉、坊嶺鄉。至此,高密共設四隅九鄉。
1911年(
宣統三年),清朝廷宣布撤鄉(隅)設區,將原縣城的四隅改為城區,並在北部再增設澤西區,其它九鄉一律改鄉為區,這樣全縣共劃為11個區,即:城區、龍德區、澤南區、澤北區、澤西區、車輞區、坊嶺區、務本區、久敬區、濰川區、鄭公區。
1928年,對全國行政區划進行調整,對縣級行政區劃要求縣下設區,區下設鄉(鎮),鄉(鎮)下設村。高密共設十個區,235個鄉鎮,1023個村。區以序號次第命名。其中:
第一區:轄23個鄉鎮,其區域範圍主要包括現在醴泉、密水、朝陽三個街道。
第二區:轄33個鄉鎮,其區域範圍主要包括現在姚哥莊、張魯等鄉鎮。
第三區:轄23個鄉鎮,其區域範圍主要包括現在夏莊、河崖等鄉鎮。
第四區:轄27個鄉鎮,其區域範圍主要包括現在姜莊、仁和等鄉鎮。
第五區:轄20個鄉鎮,其區域範圍主要包括現在康莊、大牟家、周戈莊等鄉鎮。
第六區:轄23個鄉鎮,其區域範圍主要包括現在拒城河、呼家莊等鄉鎮。
第七區:轄20個鄉鎮,其區域範圍主要包括現在雙羊、闞家等鄉鎮。
第八區:轄23個鄉鎮,其區域範圍主要包括現在注溝、安丘市景芝、諸城市涼台等鄉鎮。
第九區:轄31個鄉鎮,其區域範圍主要包括現在柴溝、井溝等鄉鎮。
第十區:轄32個鄉鎮,其區域範圍主要包括現在柏城、李家營、膠州市鋪集等鄉鎮。
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後,我黨為適應當時開闢新解放區和戰爭形勢的需要,在高密縣境內,以膠濟鐵路為界、在鐵路南、鐵路北分別建起了兩個縣級黨組織和縣級民主政權。在鐵路以南的縣級政權稱高密縣,在鐵路以北的縣級政權稱
膠高縣。高密縣和膠高縣在所屬的區域內都下設了區級黨組織和區級民主政權。
在鐵路以南的高密縣,先後在原高密境內及與膠縣、諸城交界地區設立了道鄉、朱公、柏城、仁和、沙河、牛溝、朱郭、方平、井溝、呼鎮、城廂、城郊、中嶺、坊嶺、康莊等區。其間,隨著新區開闢和形勢的發展需要,根據上級的指示,對下設的行政區劃作過一些調整,先後將沙河、朱郭、牛溝區劃歸膠縣,將仁和區劃歸諸城。到1949年11月,高密全境解放時,鐵路以南的高密縣整合為11個區,即:城廂區、柏城區、道鄉區、朱公區、呼鎮區、方平區、井溝區、中嶺區、坊嶺區、康莊區、城郊區。
在鐵路以北的膠高縣,在原高密和膠縣北部先後建起了張魯、河崖、夏莊、姜莊、順河、沂塘、聯屯、北都、豐隆、膠萊、沽河11個區。1949年9月,膠高縣撤銷,將膠高縣原高密境內的張魯、河崖、夏莊、姜莊、順河、沂塘6個區劃歸高密縣。
至此,高密縣共設17個區,即:城廂區、柏城區、張魯區、河崖區、夏莊區、姜莊區、順河區、沂塘區、康莊區、坊嶺區、中嶺區、井溝區、方平區、朱公區、道鄉區、呼鎮區、城郊區。
建國後
建國初期,高密境內行政區劃和建置保持穩定。1951年9月,根據上級指示,各區以數字順序次第命名,排列順序為:第一區(城廂)、第二區(柏城)、第三區(張魯)、第四區(河崖)、第五區(夏莊)、第六區(姜莊)、第七區(順河)、第八區(沂塘)、第九區(康莊)、第十區(坊嶺)、第十一區(中嶺)、第十二區(井溝)、第十三區(方平)、第十四區(朱公)、第十五區(道鄉)、第十六區(呼鎮)、第十七區(城郊)。
1954年1月,第一區改稱為城關區,其它各區仍以數字順序命名。
1955年9月,其它16個區也廢除了以數字順序次第命名,恢復以區機關駐地命名。分別為柏城區、張魯區、河崖區、夏莊區、姜莊區、仁和區、沂塘區、康莊區、坊嶺區、雙羊區、井溝區、注溝區、柴溝區、城律區、呼鎮區、周陽區。
1956年2月,撤銷張魯、沂塘、康莊、呼鎮4個區,並將城關區改為城關鎮。全縣調整為13個區(鎮)。
1956年12月,周戈莊區由平度劃歸高密,全縣區(鎮)增至14個。
1958年2月,根據上級指示,撤區改鄉,全縣由14個區鎮改劃為26個鄉(鎮),即:城關鎮、柏城鄉、大王莊鄉、張魯鄉、河崖鄉、大欄鄉、伏家莊鄉、夏莊鄉、大牟家鄉、周戈莊鄉、仁和鄉、姜莊鄉、蔡家站鄉、關爺廟鄉、袁家鄉、雙羊鄉、山甫鄉、呼家莊鄉、井溝鄉、注溝鄉、水西鄉、柴溝鄉、王柱鄉、城律鄉、拒城河鄉、周陽鄉。
1958年,全國掀起大辦人民公社運動。在大辦人民公社運動中,撤鄉(鎮)設社,實行政社合一。9月,高密在全縣26處鄉鎮中先後建起了16處人民公社。在城關鎮成立了曙光人民公社;在仁和、蔡家站、關爺廟鄉成立了東風人民公社;在柏城鄉成立了鋼鐵人民公社;在大王莊鄉、張魯鄉成立了工農聯盟人民公社;在河崖鄉、大欄鄉成立了火箭人民公社;在夏莊鄉、伏家莊鄉成立了紅星人民公社;在姜莊鄉成立了衛星人民公社;在周戈莊鄉、大牟家鄉成立了和平人民公社;在雙羊鄉、山甫鄉成立了星火人民公社;在袁家鄉成立了建國人民公社;在井溝鄉成立了共產主義人民公社;在柴溝鄉、王柱鄉成立了躍進人民公社;在水西鄉、注溝鄉成立了紅旗人民公社;在呼家莊鄉成立了先進人民公社;在拒城河鄉、周陽鄉成立了東方紅人民公社;在城律鄉成立了先鋒人民公社。
1959年3月,改為以地域命名,分別稱為:城關公社、柏城公社、大王家莊公社、河崖公社、夏莊公社、姜莊公社、康莊公社、袁家公社、雙羊公社、呼家莊公社、井溝公社、水西公社、柴溝公社、城律公社、拒城河公社、周戈莊公社。
1962年,增設仁和公社。
1964年,增設大牟家公社。
1980年2月,增設土莊、大欄公社。全縣人民公社增至20處。此後,直到人民公社體制解體,全縣的人民公社區劃和設定保持穩定,只是部分公社名稱有所變化,如:1981年12月,城關公社改為城關鎮;1982年1月,大王莊公社改名為姚哥莊公社,城律公社改名為李家營公社,袁家公社改名為闞家公社,水西公社改名為注溝公社。
1984年3月,根據國務院檔案要求,取消人民公社體制,實行社(公社)改鄉(鎮),全縣20處人民公社,改設為29個鄉鎮。其中鎮11個,鄉18個。
11個鎮:高密鎮、姚哥莊鎮、柏城鎮、李家營鎮、柴溝鎮、井溝鎮、雙羊鎮、康莊鎮、大牟家鎮、姜莊鎮、夏莊鎮。
18個鄉:河崖鄉、大欄鄉、張魯鄉、仁和鄉、鹹家鄉、周戈莊鄉、高戈莊鄉、蔡家站鄉、闞家鄉、初家鄉、田莊鄉、注溝鄉、方市鄉、土莊鄉、呼家莊鄉、王吳鄉、拒城河鄉、周陽鄉。
此後一直到1995年,全縣鄉鎮區劃設定保持相對穩定,有10個鄉先後升格為鎮:河崖鄉改為河崖鎮、仁和鄉改為仁和鎮、周戈莊鄉改為周戈莊鎮、蔡家站鄉改為蔡家站鎮、闞家鄉改為闞家鎮、初家鄉改為初家鎮、呼家莊鄉改為呼家莊鎮、張魯鄉改為張魯鎮、注溝鄉改為注溝鎮、拒城河鄉改為拒城河鎮。
1996年1月,增設朝陽街道辦事處。
膠州
膠州地域,遠在四千多年以前先民就已創造了具有濱海特點的大汶口、
龍山文化。
西周到春秋時期,市境內有莒、介國。莒,公元前1120年(周武王十三年)始封少昊後裔茲輿期為莒子,建都於計(今南關街道辦事處城子村)。春秋時,莒南徙至今
莒縣一帶,計為莒國的一個邑,治所仍在今南關街道辦事處城子村。介,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時),葛盧氏封國,治所位於今南杜村鄉趙家城獻(舊志以為在里岔鄉牧馬城)。計、介春秋末期併入齊國。
秦代,公元前221年(始皇二十六年)以介地設定黔陬縣屬琅邪郡(治所在今膠南縣夏河城)。
西漢時,市境內除
黔陬縣外,還有計亓縣(治所在計斤城)、邞縣(治所在今
鋪集鎮黔陬村,新莽時更名為純德縣)和祓侯國(治所在今里岔鄉牧馬城,新莽時國除)。均屬
琅邪郡(治所在今諸城市)。
東漢時,公元37年(建武十三年)撤銷邞縣、計亓縣,其地併入黔陬,又析置葛盧縣(舊志失載,其址無考)。黔陬、葛盧縣屬青州刺史部東萊郡(治所在今龍口市西部);公元198年(建安三年)
黔陬縣屬城陽郡(治所在今諸城市);三國魏時,黔陬縣屬青州城陽郡。
西晉時,公元289年(太康十年)移城陽郡駐黔陬縣,公元296年(元康六年)城陽郡改置高密王國,都黔陬,將治所遷到膠河西岸(位於今鋪集鎮西北),史稱“黔陬西城”。
十六國時期,公元350年,黔陬縣屬前秦青州高密郡(治所城陰城,在今高密縣西部);公元384年(東晉太元九年)轄於後燕青州(治所濟南)高密郡;公元398年轄於南燕青州高密郡;公元409年(東晉義熙五年)東晉滅南燕,屬北青州高密郡。
南北朝時期,公元420年(南朝宋永初元年)黔陬縣屬南朝青州高密郡。公元464年(南朝宋大明八年)曾撤銷高密郡,黔陬縣屬北海郡。公元469年(北魏皇興三年)屬北魏青州高密郡(治所在今諸城市)。公元529年(永安二年)設定膠州,駐東武(今諸城市),黔陬縣屬於膠州高密郡(治所在城陰城)。公元556年(天保七年)北齊置平昌郡,駐黔陬縣,屬膠州。
隋代,公元583年(隋開皇三年)撤郡,黔陬直屬膠州。公元605年(大業元年)撤銷黔陬縣併入膠西縣。黔陬縣從設到撤,共歷時827年。公元596年(隋開皇十六年)設定膠西縣,治所在今高密縣(膠河與墨水河之間)的南朱家莊,史稱隋膠西城,俗稱“朱晏城”,屬於密州(公元585年膠州更名密州)。公元607年(隋大業三年)密州改為高密郡。公元613年(隋大業九年)膠西城毀於戰火。
唐代,公元623年(武德六年)撤膠西縣,其地併入高密縣,又在高密縣東部置板橋鎮。板橋鎮治所在今市區廣州南路勝利橋西北(原遺址名“土城口”),屬密州(高密郡)高密縣。五代時期,經過後梁、後唐、後晉、後周不斷改朝換代,板橋鎮的隸屬關係未變。
公元1087年(北宋元祐二年)設膠西縣,駐板橋鎮,屬京東東路密州。金代屬山東東路密州,境內設有張倉鎮(今膠南縣)、陳村鎮(今膠州大店)和梁鄉鎮(今膠州良鄉,一說膠南縣古鎮營)。1227年(蒙古太祖二十二年)設膠州,駐膠西縣。
明代,公元1369年(明洪武二年)撤膠西縣,改名膠州,仍轄高密、即墨二縣。1376年(明洪武九年)屬山東布政使司萊州府。
1734年(清雍正十二年)裁
靈山衛,併入膠州。靈山衛設巡檢司。1898年(清光緒二十四年),德國強行租借膠州灣及沿岸,塔埠頭到積米崖一帶45個村(屯)劃入膠澳租界。1904年膠州升為直隸州,直屬山東布政使司,轄高密、
即墨二縣。
1913年(民國2年)撤膠州,改為膠縣。膠縣,初屬膠東道,1925年改設萊膠道,駐膠縣。1927年直屬山東省。1937~1945年,膠縣屬第十七行政督察區。1938年(民國27年)膠縣淪為日占區,屬魯東道尹公署。1939年劃入青島特別市,改為偽青島特別市膠州鄉區行政辦事處,1940年2月改為偽青島特別市膠州區辦事處,10月將第三區東七級等8個村劃入即墨縣。1942年9月塔埠頭、薛家島等45個村莊劃入膠州區。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膠縣城被國民政府軍占領。1943年11月,在膠縣北部大杜戈莊成立膠縣抗日民主政府,屬膠東行政區南海專區。1945年8月析置諸膠縣(今膠南縣),將柳圈、漕汶、王台、河西莊、叢家屯、抬頭、前家空、埠上蘭等717個村莊劃入。1945年11月,在鐵路以南成立膠縣民主政府,1946年屬於濱海行署第一專署,1946年下半年濱海行署第一專署劃入膠東行署,更名為濱北專署。1947年11月膠城解放,縣民主政府遷入。1945年8月析置膠高縣,將膠縣鐵路以北沽河、豐隆、膠萊、北都、聯屯5個區,225個村劃入。1947年12月又析建膠河縣,將膠縣西南部沙河、牛溝、朱郭三區劃入。
建國後,1949年10月撤銷膠高縣,將沽河、豐隆、膠萊、北都、聯屯5個區劃入膠縣。1950年5月濱北專區撤銷,膠縣屬於膠州專區(駐膠縣城)。1953年6月撤膠河縣,將沙河、牛溝、朱郭3個區劃入膠縣。1956年2月撤銷膠州專區,膠縣改屬昌濰專區。1957年1月,將平度縣的劉家花園、溝西、刁家丘、河南4個村劃入膠縣。1958年10月膠縣劃歸青島市。1961年5月,重新劃歸昌濰專區。1978年11月,再度劃歸青島市。1987年2月12日,國務院國函(1987)26號文批准:撤銷膠縣,設立膠州市(縣級),以原膠縣的行政區域為膠州市的行政區域。屬青島市代管。
1988年1月10日,撤銷膠城鎮、大莊鄉和三官廟鄉,設立阜安、中雲、北關和南關4個街道辦事處。
1993年9月11日,設立雲溪街道辦事處,將阜安街道辦事處的鄭家小莊村和振華、興華、豐華居委會,小麻灣鎮的東石河、西石河、李家河、周家灘、大西莊村,共3個居委會、6個村劃歸雲溪街道辦事處管轄;河西郭鄉政府駐地由河西郭村遷至董城村,河西郭鄉更名為董城鄉;撤銷西祝村鄉,設立膠西鎮;撤銷張家屯鄉,設立張家屯鎮;撤銷里岔鄉,設立里岔鎮;撤銷冷家村鄉,設立洋河鎮;撤銷夼集鄉,設立九龍鎮。 1996年,膠州市面積1210平方千米(其中城區面積108平方千米),人口72.6萬。轄5個街道、13個鎮、4個鄉:阜安街道、中雲街道、北關街道、南關街道、雲溪街道、膠東鎮、李哥莊鎮、北王珠鎮、馬店鎮、膠西鎮、苑戈莊鎮、張應鎮、
鋪集鎮、張家屯鎮、里岔鎮、
洋河鎮、九龍鎮、營海鎮、前店口鄉、後屯鄉、南杜村鄉、董城鄉。市府駐阜安街道。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市總人口783478人,其中:阜安街道75733人、中雲街道60817人、北關街道39233人、南關街道40065人、雲溪街道20179人、膠東鎮35220人、李哥莊鎮58734人、北王珠鎮41282人、馬店鎮37084人、膠西鎮40835人、苑戈莊鎮18598人、張應鎮31289人、鋪集鎮37939人、張家屯鎮22442人、里岔鎮29193人、洋河鎮34519人、九龍鎮28498人、營海鎮34380人、前店口鄉25322人、後屯鄉30394人、南杜村鄉21403人、董城鄉20319人。
2001年2月,撤銷前店口鄉、膠東鎮,設立新的膠東鎮;撤銷張家屯鎮、鋪集鎮,設立新的鋪集鎮;撤銷苑戈莊鎮、膠西鎮,設立新的膠西鎮;撤銷董城鄉、洋河鎮,設立新的洋河鎮(魯政函民字[2001]5號)。
截至2001年12月31日,全市總面積1210平方千米。總人口76.03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4.51萬人。轄5個街道(阜安、中雲、北關、南關、雲溪)、11個鎮(北王珠、馬店、李哥莊、膠東、營海、鋪集、張應、膠西、九龍、洋河、里岔)、2個鄉(後屯、南杜村),53個居委會、811個村委會(另一數據為:878個村委會、居委會)。
2002年6月19日,省政府批覆同意:撤銷南杜村鄉,設立杜村鎮;撤銷後屯鄉,設立膠北鎮。以上2鄉撤鄉設鎮後,其行政區域和人民政府駐地不變。
截至2002年12月31日,全市總面積1210平方千米。總人口76.34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4.89萬人。轄5個街道(阜安、中雲、北關、南關、雲溪)、13個鎮(北王珠、馬店、李哥莊、膠東、營海、鋪集、張應、膠西、九龍、洋河、里岔、膠北、杜村),54個社區、811個村委會(另一數據為:823個村委會、居委會)。
2003年4月1日,北王珠鎮更名為膠萊鎮。截至2003年12月31日,全市總面積1210平方千米。總人口76.5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5.3萬人。轄5個街道(阜安、中雲、北關、南關、雲溪)、13個鎮(膠萊、馬店、李哥莊、膠東、營海、鋪集、張應、膠西、九龍、洋河、里岔、膠北、杜村),872個村委會(居委會)。
2004年底,阜安街道:面積12.9平方千米,轄28個居(村)委會、7.5萬人。中雲街道:面積19.6平方千米,轄32個居(村)委會、6.2萬人。北關街道:面積35平方千米,轄28個村(居)委會、2.99萬人。南關街道:面積33.7平方千米,轄31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3.47萬人。雲溪街道(山東省膠州經濟開發區):面積30平方千米,轄7個行政村和3個居委會、1.6萬人。膠東鎮:面積90平方千米,轄53個村(居)委會、5.5萬人。李哥莊鎮:面積75平方千米,轄43個村(居)委會、6萬人。膠萊鎮:面積85平方千米,轄69個行政村、4.3萬人。馬店鎮:面積75平方千米,轄49個行政村、3.8萬人。膠北鎮:面積73平方千米,轄46個行政村、3.2萬人。膠西鎮:面積112平方千米,轄73個行政村、6.1萬人。杜村鎮:面積67平方千米,轄41個行政村、2.4萬人。張應鎮:面積82.7平方千米,轄48個行政村、3.2萬人。鋪集鎮:面積122平方千米,轄69個行政村、5.92萬人。里岔鎮:面積74.27平方千米,轄53個行政村、3.2萬人。洋河鎮:面積128.7平方千米,轄84個行政村、5.8萬人。九龍鎮:面積72平方千米,轄50個行政村、2.9萬人。營海鎮:面積121平方千米,轄47個行政村、3.4萬人。(數據來源於《青島年鑑2005版》)
2008年,全市轄5個街道、13個鎮:
阜安街道、中雲街道、北關街道、南關街道、雲溪街道、
膠萊鎮、馬店鎮、
李哥莊鎮、營海鎮、鋪集鎮、張應鎮、里岔鎮、膠東鎮、
膠西鎮、
洋河鎮、九龍鎮、杜村鎮、
膠北鎮。市政府駐南關街道。
2009年8月24日,經省政府批准,膠州市調整部分行政區劃:撤銷營海鎮,設立營海街道辦事處,辦事處機關駐原鎮政府駐地。撤銷
膠東鎮,設立膠東街道辦事處,辦事處機關駐原鎮政府駐地。南關街道辦事處更名為三里河街道辦事處。
高密膠州
(一) 歷史淵源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26年),膠州置縣,始稱
黔陬縣。公元605年(隋大業元年),撤黔陬縣併入
膠西縣。黔陬縣從設到撤,共歷時827年。公元596年(隋開皇十六年)設定膠西縣,治所今高密市李家營鎮的南朱家莊,史稱隋膠西城。公元613年(隋大業九年),膠西城毀於戰火。公元623年(唐武德六年)撤膠西縣,其地併入高密縣,又在高密縣東部置板橋鎮(今膠州城)公元1087年(北宋元祐二年)設膠西縣。自623年至1087年,膠高地區同屬一縣長達464年。1369年(明洪武二年)撤膠西縣,改名膠州,轄高密、即墨二縣。清朝同明朝建制。1904年,膠州升為直隸州,轄高密、
即墨二縣。自1369年至1912年,膠高兩地同屬於一個政區長達543年。膠州建國初期為膠州專區駐地,轄高密縣。建國初期,膠縣、高密的北部地區曾經設立一個膠高縣,後來撤銷。1987年,由膠縣改為膠州市。
高密境內最早的地名是
夷維,春秋齊國名相
晏嬰就是萊之夷維人。戰國時,已有高密之名。最早見諸於《史記》中。
大禹姓姒名文命,字高密。據傳高密為古大禹所封國也。高密置縣於
秦代,始稱高密縣,縣治位於今
井溝鎮田莊
濰河東岸,楚漢相爭時,曾發生過著名的濰水大捷。唐武德六年,高密縣治遷到古夷安城(也就是今天的高密城)。高密是山東為數不多的幾個秦朝立縣並且縣名一直未變的縣之一。今天,高密的版圖主要包括古
夷安縣和古高密縣的轄地。
膠州之名來源於膠河。
膠河是一條古老的河流。膠河發源於
膠南市鐵橛山(原屬於膠州),沿途經過膠州市
鋪集鎮、高密市
李家營鎮、
柏城鎮、
姚哥莊鎮、
河崖鎮、膠州市
膠萊鎮,進入南膠萊河,又匯入大沽河,從膠州灣入海。如今的膠河大部分河道在高密境內,是高密最重要的一條河流。上游的王吳水庫位於膠州、高密邊境,為兩地共有,是高密城區的重要水源地。膠河縱貫高密南北後,又進入膠州境內,從膠州入海。目前,膠州在墨水河下游修建官路水庫。如果能將膠河也引入官路水庫,讓官路水庫承接墨水河、膠河兩條河的客水,則更有利。
(二) 民俗文化
膠州、高密在相互交融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非常接近的民俗文化。
膠州大秧歌馳名中外,兩地都喜歡茂腔,有專業的
茂腔劇團,民眾基礎雄厚。高密三絕--
剪紙、泥塑、
撲灰年畫也是民間藝術的奇葩。剪紙在膠州也頗盛行。膠州在市中心建設了秧歌城,高密在姜莊鎮建設了高密民間藝術博物館。都為發展民間藝術做了大量的工作。兩地的婚慶、節日的習俗、方言土語都接近。兩地民間都喜食爐包,尤其
高密爐包較為著名,在青島城區有很多高密爐包店。
(三) 地理位置
膠州、高密是兩地與相鄰諸縣中,彼此距離最近的。兩地直線距離--膠州火車站至高密火車站只有25公里。而兩地城市外環之間相距不足20公里。高密、膠州新的東二環(
濰膠公路的一部分)、西二環(即將建成)建成後,兩二環之間相隔約4公里。膠州西部邊界線呈西南、東北方向,膠高邊界線長約100公里。膠高之間有數條公路相通,兩地往來密切。膠州境內有濟青、環膠州灣、同三以及正在建設的濟青南線四條高速公路,有膠濟、膠黃、膠新三條鐵路幹線。高密境內有
濟青高速公路,無南北向高速公路,有膠濟、膠新兩條鐵路。由於高密境內無南北向高速公路,高密車輛去南方走高速公路需要去膠州上同三高速公路。
膠濟鐵路電氣化工程,修建了即墨--高密新客運專線鐵路。膠州站不在新線上。2005年9月1日,膠濟線提速後,青島始發的大部分列車都不再經過膠州站,而是走即墨--高密新客運專線,並且在高密站停車。尤其青島--廣州的特快列車也停靠
高密火車站。目前,膠州人民乘火車遠行,經常需要從高密站乘車。2005年7月1日,青島--泰州的列車開通。青島有了第一輛通過膠新鐵路南下的列車。青島至徐州,通過膠新鐵路比通過京滬鐵路近220公里;青島至兗州,通過膠新鐵路比通過京滬鐵路近74公里。未來,也許一部分青島南下列車會通過膠州南下走膠新鐵路。當然,從
芝蘭莊站修建至膠新鐵路的聯絡線後,濰坊經高密南下的火車就可以不在膠州站換車頭。
高密、膠州之間的交通存在聯繫緊密、相互依賴的關係。高密膠州之間有一體化發展的趨勢,
膠高一體化越來越明顯。膠高一體化可作為青濰一體化的先導。
高密文友墨水河用一首小詩《膠高情》描繪
膠高一體化的前景——
膠高自古不分明,遠親近鄰兄弟城。
墨水長河連兩市,一體前景更恢弘。
文友墨水河歌詠高密、膠州的詩文
《頌高密》
鳳城高密,高天密水,鳳鳴朝陽。看夷安大地,秀氣所鐘。濰水奔騰,膠萊環繞;羊山滴翠,墨河流香。山清水秀文獻區。照古今,喜人文蔚起,文脈綿綿。
大師巨匠學士,競櫛風沐雨寫春秋。仰齊相
晏嬰,民為邦本;漢師
鄭玄,承前啟後;當代作家,管氏
莫言,譽滿文壇常青樹。逢盛世,建文明社會,群賢湧現。(2012年5月23日)
《題高密》
高天祥雲飛彩鳳,
密水長河潤書生。
《尚德膠州》
尚志奮進日月明,
德配天地正道行。
膠城洋溢浩然氣,
州郡古邦出群英。(2014年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