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經濟開發區

高密經濟開發區

高密經濟開發區成立於1992年,是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省級開發區,版圖面積36平方公里,轄38個居委會,5.57萬人口。自建區以來,先後投資50億元進行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硬化十縱十橫二十條道路248萬平方米,鋪架設水、電、通訊、電視等各類管線87.8萬米,形成了連線濟南濰坊青島煙臺日照等城市的四通八達的交通格局。多次獲得山東省“先進經濟開發區、外經貿工作先進單位、科學發展園區”等榮譽稱號,並被評為全國“百佳科學發展示範園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高密經濟開發區
  • 面積:36平方公里
  • 人口:5.57萬人口
  • 建立時間:1992年
發展狀況,工業發展,服務業發展,社會事業發展,主要領導,高密經濟開發區新動向,

發展狀況

高密經濟開發區不斷加快向高新技術開發區轉型步伐,努力實現由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資源依賴向科技依託、生產製造向設計創造、工業經濟為主向服務業為主、勞動密集向技術密集這五個方向轉變,儘快達到高新技術產業、高端服務業、高層次人才、高品質人居環境、高效能管理、高速度發展這六個目標,爭取實現一年推進、兩年見效、三年實現省級一流高新區的目標。2009年,全區實現財政總收入11.89億元,地方財政收入6.89億元,規模以上企業達到104家,實現工業銷售產值318.93億元,經濟社會事業呈現出持續、健康、和諧發展的良好局面。
高密經濟開發區 1996年1月,成立高密市朝陽街道辦事處,與開發區管委會合署辦公,區街合一。 轄38個居委會,面積36平方公里,人口5.2萬。2002年,區內企業實現產值34億元, 工業增加值7.3億元,出口14122萬美元,稅收收入21899萬元,地方財政收入1310萬元,居民人均純收入3760元。 開發區進行了科學合理的規劃。由山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制定了《高密經濟技術開發區總體規劃方案》。區內共規劃了輕工紡織、機電建材、食品加工、綜合工業、化工產業、科技金融、文化娛樂等十幾個功能分區。區內共硬化道路35萬平方米,挖砌排水溝6.5萬米,鋪(架) 設各類管(道)線14.8萬米。基礎設施累計投資2.8億元, 規劃區內基本實現了供水、排水、供電、供熱、通訊、道路和土地“六通一平” 。共引進項目182個,總投資42億元,其中外商投資項目32個, 契約外資額1.6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9800萬美元。區內出口企業達到60多家,安排勞動就業2.6萬人。開發區初步形成了化纖、紡織、巾被、木器、服裝、製鞋等六大主導產業。產品暢銷美國、日本、韓國、俄羅斯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02年,高密經濟開發區先後被評為全省先進經濟開發區、2002年度外經貿工作先進單位,被中共濰坊市委、濰坊市人民政府表彰為文明單位、外向型工業加工區先進單位等。

工業發展

經濟開發區建區以來,累計批准進區項目595個,總投資462億元,形成了機械製造、化工、紡織服裝、鞋業、木業等主導產業。
我區精心打造了北部的苓芝高新技術產業園和南部鞋業、機械製造基地。苓芝高新技術產業園總面積8平方公里,分A、B兩區,A區占地3.8平方公里,計畫總投資8800萬元,今年投資3000萬元完善A區的道路、供排水管道、供電管網、綠化、美化等配套設施,使園區內形成了五縱五橫。目前,已有高密宏寶金來手套有限公司、山東永和精密金屬有限公司、山東邦泰散熱器有限公司、山東惠影科技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台灣LED節能燈等項目落戶A區。
2010年,區內的創業中心也將啟動招商。創業中心投資9000萬元,建築面積38000平方米,重點吸引大中型企業、高等院校的科研機構入駐,以推動企業產品的上檔升級和開發區向高新區轉型。
目前,全區擁有高新技術企業19家,已有40多家企業建立了科研中心,企業擁有專利141項,年高新技術產值達60億元。

服務業發展

以高端服務業為引領,重點發展金融保險、酒店、市場、物流等行業,正在建設天和思瑞、凱宇、金孚隆等三大星級酒店,汽車農機、五金建材、齊魯紡織服裝城三大市場,泰華、隆嘉兩大物流中心以及新汽車站和鑫彤飛投資擔保大廈。其中,按五星級標準建設的天和思瑞大酒店總投資4.5億元,總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將於2010年年底試營業。泰華食品冷鏈物流項目,總投資1.81億元,建設6萬噸冷凍儲藏庫及附屬設施,建成後將成為膠東半島最大的現代化國際冷鏈物流中心。同時借勢膠河西岸文化旅遊產業博覽園、文體中心,南湖植物園三大主題公園,加快發展全區的旅遊文化產業。

社會事業發展

開工建設了經濟開發區中學、銀鷹文昌中學、高密市計生服務中心、托老養老中心等項目,極大地完善、提升了公共服務功能;以構建“和諧計生”為追求,不斷擴大宣傳影響,強化優質服務,完善服務陣地,最佳化計生隊伍,全面推進各項工作,多次為國家、省、濰坊市召開相關會議提供現場。

主要領導

高密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單際慶
高密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宮德勝
高密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付聯寶

高密經濟開發區新動向

高密經濟開發區是1992年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省級經濟開發區,轄區總面積138平方公里,轄100個居委會,總人口10.1萬人。近年來,開發區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國家發展戰略,堅持轉型升級、創新發展,全力組織實施體制機制創新、開放引領、產業轉型升級、綠色集約發展、營商環境最佳化等“五大行動”,綜合實力顯著提升,支撐帶動作用更加凸顯,主要經濟指標占全市的比重逐年提高。2015年,在全省137家省級經濟開發區綜合評價考核中,位列第9位。2017年1-5月份,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00億元、進出口總額8億元、實際到賬外資5146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20%、26%、20%和30%。高密經濟開發區先後榮獲“中國十佳低碳經濟園區”、“全國百佳科學發展園區”、“山東省外經貿工作先進單位”稱號。
區位優勢明顯。東臨海濱名城青島,處於青島1小時經濟圈、都市區城市連綿帶。境內膠濟鐵路、膠黃鐵路、海青鐵路縱橫交錯,青銀高速、濰膠公路四通八達,距青島港40分鐘車程,離膠東國際機場僅17公里。隨著青島南北大通道的規劃建設,向北直通萊州港,可通達東三省、連線東北亞;向南可至董家口港,通達江浙滬、連線長三角,高密經濟開發區逐漸成為貫通山東半島南北沿海大通道的重要交通樞紐。特別是濟青高速鐵路、青銀高速擴容、濟青城市輕軌、青島疏港高速等大型基礎工程的規劃建設,高密經濟開發區集航空、公路、鐵路、港口於一體的立體化交通網路更加完善。
產業集聚發展。高密經濟開發區始終堅持項目立區、工業興區,高端裝備製造、紡織服裝、安全防護、現代物流、新能源、木器加工等七大產業呈現集群發展態勢。區內現有企業725家,2015年實現產值1400億元。通過深入開展“重點企業提升工程”,不斷加大對豪邁、孚日、永和等35家行業龍頭企業政策、資源扶持力度,鼓勵企業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豪邁集團成為全省企業“創新創業、轉型升級”典型,建成山東省輪胎模具關鍵技術重點實驗室、山東省子午線輪胎模具工程技術研發中心、輪胎模具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孚日集團建成國家級技術中心、實驗室和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參與制定了10多項國家行業標準,40多項核心技術獲得國家專利。恆濤科技擁有產品專利58項、科技成果26項,“搪瓷鋼管式空氣預熱器”被列為國家級星火計畫項目,獲得山東省節能成果獎。按照“項目園區化、產業集群化”的發展思路,規劃建設高端機械裝備產業園、高新技術產業園、安全防護用品產業園、木器產業園、空港物流園五大園區。豪邁機械裝備產業園,累計完成投資40億元,按照工業4.0標準建成高端機械零部件、油氣裝備、高端鑄造、高效換熱器、輪胎模具五大功能區。高新技術產業園,以高新技術和新興產業為主攻方向,園內高新技術產業企業達到26家,年實現產值627億元。安全防護用品生產企業300多家,年產值100億元,助推高密榮獲“中國安全防護用品產業名城”。實木家具產業集群獲評山東省第六批省級產業集群。
投資政策優惠。為進一步吸引重點產業投資,加強與世界500強和行業領軍企業合作,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屬市域外引進、投資1億元以上的重點產業項目或年納稅200萬元以上的總部經濟(包括特色樓宇經濟)項目統籌實施財稅優惠政策。在投資補助方面,對項目用地形成的地方財政淨收益,按照80%的標準給予補助;對項目所繳納的城鎮基礎設施配套費,按照50%的標準給予補助;對項目生產研發關鍵設備投入,按照10%的標準給予補助。在支持引進培育高端人才方面,對企業連續聘用2年以上的高級管理人員,從聘用起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按照前三年100%、後兩年50%的標準補助企業;對高級管理人員股權退出所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按照 50%的標準補助企業。在金融支持方面,政府引導基金及設立的專業子基金,對通過基金市場化篩選的項目,優先給予股權投入支持;對項目投資方發起設立的產業基金,給予注資支持;對通過市場化篩選的項目,政府性擔保平台優先提供擔保融資服務。
投資環境優良。以“國際化”為目標定位,聘請同濟大學規劃設計院、安永(中國)、新加坡CPG集團完成開發區空間規劃、產業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完成膠河東岸金融商務區概念規劃。在膠河西岸、康成大街兩側規劃建設國際化學校、醫院、社區,為開放型經濟發展提供載體支撐。投資80億元建設的中央商務區,是集金融商務、科技信息、總部辦公、商業購物、國際酒店、文化娛樂、高檔居住為一體的高端服務業集聚區。項目已建成東方明珠、全宇·聖華廣場、星合國際城市綜合體25棟。總投資10億元的國際酒店、實驗國小、婦女兒童醫院等重點項目正加快推進。
政務服務高效。牢固樹立“為企業服務就是為經濟服務、為發展服務”的理念,大力簡政放權,全面推行權力清單、服務清單和負面清單,構建高效便捷的審批體系,建立項目聯審聯辦制度,精簡審批事項16項,區內行政審批事項辦結時限壓縮到法定時限的一半以下。成立了企業聯合會機械裝備、勞保防護等5個集群發展服務辦公室,針對行業、企業轉型升級存在的問題進行把脈問診、定向開方,在法律諮詢、政策支持、產業指導等方面,實行 “一對一”全程跟蹤、靈活個性的服務。
載體平台豐富。堅持以園區科技化為帶動,引導企業建立研發機構和產業研發聯盟,增強科技創新力,區內濰坊市級以上企業研發機構達到100家、院士工作站2家、產學研聯盟6家。加快完善創新創業服務體系,著力推進科技研發創新、企業全員全過程創新和全民創業創新,先後建成科技孵化器、企業加速器、高科技人才創業園、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等創新創業載體110餘萬平米,成功孵化澤普醫療、豪沃科技等企業項目16個。加快電子商務建設,充分發揮高密市電商孵化中心、晟綺國際貿易服務中心、阿里巴巴電商平台等3個電子商務園區作用,進一步加強與阿里、淘寶、京東等電商的合作,區內電商企業達到60家、網店千餘家,實體經濟與網際網路融合發展的疊加效應進一步顯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