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流概況
五龍河在膠東半島的位置五龍河,位於山東省膠東半島南部,西臨大沽河,東臨乳山河,自膠東低山丘陵發源,在膠東半島南沿海平原入海。
![五龍河 五龍河](/img/7/e97/nBnaucjN0cTZ0cTN0UDZkNjM3ATY4kDM2QmY5EjYkhjZkVWN4EGNzAjNkV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五龍河位置及流向示意圖五龍河(東五龍河),因五條較大河流匯於萊陽五龍峽口而得名。五條河流為清水河、富水河、蜆河、白龍河和墨水河。其中以清水河最長,為東五龍河幹流,它發源於棲霞市牙山北麓,由西北逐漸轉向西南流,至棲霞蛇窩泊南又轉向南流入萊陽境內,流經萊陽市照旺莊、古柳、嵐子、呂格莊、團旺、姜疃、中荊、高格莊、穴坊、羊郡10個鄉鎮。在紅土崖南,蜆河北來注入。東五龍河又南流,至萊陽徐格莊東,白龍河西北來注入。東五龍河又南流,至五龍峽口,富水河東來注入。東五龍河又南流注入丁字灣,通南黃海。東五龍河河長128公里,其中萊陽境內長53公里。流域面積2806.3平方公里,其中萊陽境內流域面積393.3平方公里。河道平均比降1.45/1000,河網密度為0.35公里/平方公里。
清水河棲霞市釣魚台攔河閘
清水河萊陽市城區一段
蜆河和清水河交匯處
富水河和清水河匯合
白龍河與清水河交匯
五龍河口水文特徵
據1956~1979年同步觀測系列統計,東五龍河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為754.6毫米,流域多年平均年徑流深255.5毫米,折合年徑流量為7.17億立方米。根據萊陽團旺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積2445平方公里)實測資料,最大年徑流量出現在1964年,為19.1億立方米,最小出現在1968年,為1.31億立方米,兩者比值為14.6。
建國以後東五龍河洪水以1956年最大,造成流域中、下遊河道決口漫溢。據團旺水文站實測,洪峰流量為2940立方米/秒。如果考慮決口、漫溢使洪水偏低的影響,估計可達4110立方米/秒。據東五龍河團旺水文站1953~1979年實測,多年平均懸移質含沙量為1.63公斤/立方米,多年平均懸移質年輸沙量為96.3萬噸。
五龍河幹流水量變化大,1956年9月5日最大洪峰流量2940立方米/秒。水流量夏漲冬枯,變化懸殊,季節影響明顯。河流主要流域在丘陵區,繞山而流,彎曲尤多,小彎不算,大彎就有72個。因其上遊河谷坡度大,水流湍急,水土流失嚴重;下游谷平流緩,河床有淤高現象,並形成若干個沙洲及河漫灘等。
主要支流
清水河,五龍河支流之一,也是五龍河上游幹流。源出棲霞市
牙山老廟頂,彎轉西行,於刁崖後折南,經唐家泊南下,穿過釣魚台峽谷天然石壩,形成急流瀑布。向南河床漸寬納蛇窩河南流,在石河頭鄉下蒲格莊村西北入萊陽境,於榆科頂鄉老山村東又納源於棲霞的楊礎河,南流至紅土崖前匯蜆河,南入五龍河。流經榆科頂、石河頭、沐浴店、山前店、龍旺莊、古柳,照旺莊7個鄉鎮,全長73公里,棲霞市境內全長40.5公里,萊陽市境內流長32公里,河床寬70~250米,總流域面積612.25平方公里,市內流域面積249平方公里。
富水河,五龍河支流之一,位於市境東北部。發源於棲霞市牙山,南流經海陽縣徐家店鎮,在山前店鄉崖東夼村東北入境,至赤山鄉儒林泊村東與源出海陽縣盤石店鎮垛崮頂之昌水河匯流,曲折縈迴南下,過大夼鄉納巨峰、芝水兩河,於五龍峽口入五龍河。流經山前店、赤山、萬第、前淳于、照旺莊5個鄉鎮,全長100公里,棲霞市河長89公里,海陽縣內河長10公里,萊陽境內流長75公里,河床寬80~250米,總流域面積1061.2平方公里,境內流域面積328.25平方公里,河流曲折縈迴,彎曲多,彎曲係數為2.2。因其支流多,故長年流水,稱富水河。
墨水河,五龍河支流之一,源於赤山鄉大天山,西南流經龍旺莊、萬第、照旺莊3個鄉鎮,在照旺莊鄉西昌山村西南會富水河。流長15公里,河床寬10~40米,流域面積10平方公里。為間歇河。
蜆河,五龍河支流之一,源出棲霞市寺口鎮的黃土嶺和蘇家店鄉馬蹄夼南山的旋河,於西留鄉小姚格莊村西北入境,在東姜格莊村東納西留河,流至城東又納旌陽河,至紅土崖會清水河,南去五龍峽口入五龍河。流經西留、榆科頂、河洛、沐浴店(沐浴水庫)、城廂、古柳、照旺莊7個鄉鎮。全長71公里,境內流長39公里,河床寬80~250米,總流域面積523平方公里,境內流域面積217.2平方公里,中上游修建一座大型的水庫--沐浴水庫。
白龍河,五龍河支流之一,位於市境西北部。源出萊陽西留鄉上孫家村北,稱九里河,南流至柏林莊鄉台子村後,納西北來之唐河,方稱白龍河。再南流於東徐格莊村東北又納荊河,東南去五龍峽口匯聚五龍河。流經西留、柏林莊、城廂、古柳4個鄉鎮。流長30公里,河床寬20~100米,流域面積132.75平方公里。上游修建一座小(一)型水庫--小平水庫。
漩河,清水河支流,原稱觀里河,主要發源地有三:一源出寺口北境之山口 、黃山嶺,順勢南下,經寺口轉邴家,東南行至龍門口水庫,與繳溝河支流合流;一源出自雷山之陽與左家北夼北山,二流彎曲南下,在任留村交匯南行,入龍門口水庫,與寺口支流合流;一源出自上峴北溝,向南流經小莊,蜿蜒南行至大坡入觀里境,在龍門口水庫下游與西支流相匯,從觀里與官道交界地帶穿過,經小觀南去,有官道東境五條支流併入,南入萊陽縣境交於清水河,匯入五龍河注入黃海。棲霞市境內全長34.5公里,流域面積356.74平方公里。河沿岸在縣境內官道、觀里地域形成部分河谷沖積平原。
楊礎河,清水河支流,發源地有二:一源出自棲霞鎮慕家莊北之郭落山;一源出自劉家河鄉北之餑餑頂。二支流在東柳村東匯合,經楊家圈、楊礎南行,在文口村南入萊陽境,匯入清水河。棲霞市境內全長26公里,流域面積104.78平方公里。
昌水河,舊名浮游水,富水河支流。有四個源頭:東支流一股發源垛崮頂,經過黑崮、喬家、南河東、高家、二王家。一股發源於上尹家南山,流經上尹家、河西、峨山後、中石現、西石現、河北,至溝楊家與村北東支流匯合,經北長仙、台子、廟後、三寶沙、山角、台城、戰場泊與東北支流合一;東北支流發源於吉子頂,流經黃草場、柳樹、桂山、山西頭、朱村、河南、垛崖底、山東、新發莊、西樓子,至戰場泊與東支流匯合;西南支流發源於湖河頭村南山,流經湖河頭、牛嶺山、七寨、東車格莊、樓底、吉格莊、槐樹底、前榆林莊、吉林、東坊塢入昌水河主流;東南支流發源於辟雷山,流經北洛、崖南頭、欒家、洪溝、亭子口、夏屋莊、東坊塢,匯合於昌水河主流,進萊陽境入五龍河。縣內河長45公里,流域面積432平方公里。中水流量每秒572立方米,枯水每秒1.5立方米。
此外,在五龍河南下流徑中又納嵯陽河、玉岱河、金水河,然後注入黃海
丁字灣。
治理開發
河道治理
五龍河水系,河流多屬源短流急。解放前,諸多流道任其自然,每遇暴雨,洪水泛濫,淹沒莊稼,衝倒房屋,人畜受害;冬春季節,多數河道斷流乾枯,作物無水灌溉,人畜用水缺乏。只有白龍河、蜆河有人們自發修築的短堤,以防水害。白龍河堤,為東岸附近諸村所築,北起蓋家疃西,南至道口村西,長約4000米左右;蜆河堤系西岸附近諸村所築,北起城南村東北,南至東古城村東南,長約3000米左右。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萊陽縣對流域內諸河統一勘測,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組織,統一施工,按受益大小,劃段包乾,逐一治理。
修築堤防
1950年代初期,先後修築起白龍河堤防,北起魚池頭村西,南至荊河匯流處,長7公里;蜆河右岸大堤,北起棗行村東,南至大呂疃南窪近五龍河口處,長11公里;清水河右岸堤防,東起佛殿頭村東,西至南田格莊村南,長7公里。另外,還修築起五龍河的崔疃防洪堤;徐疃莊防洪堤;富水河的儒林洎防洪堤;蜆河中游的沐浴村防洪堤;清水河的汪格莊防洪堤;嵯陽河的支流團旺河後留格莊防洪堤;瀦河中游的張家泊子和苗家防洪堤。總計修築主要堤防長度為43公里。堆石砌石護岸1952年和1955年,在清水河左岸逍格莊段和蜆河右岸城南村至東古城村東段,打木樁挑流護岸,因材料緊缺,造價高,效果不佳而止。1956年在蜆河大呂疃段堆砌石壩,1963年在清水河大明段堆砌石壩挑流護岸,均得良好效果。1970年在清水河祝家疃段作導流牆式砌石護岸,堰後凹岸附以橫向格壩,外高里低,落淤固岸,效果甚佳。
改整河道
1957年8月,蜆河東古城段,主流移至右岸堤腳下,危及東古城村與火車站的安全。縣政府組織機關幹部、部隊、學校師生、企事業單位職工及城區居民1.2萬餘人,奮戰5晝夜,在蜆河左岸開挖新河道800米,堵住拐彎處的舊河流,穩定了河床。1963年春,將經過城區流入蜆河的馬山埠山洪閘壩截流,自莊子村東沿躍進路向南開新溝,經郝格莊村折向東南,經東古城,向南流入蜆河,並引出城區滯水面積2.4平方公里。至此,萊陽城西關、北關、南關及宮家菜園村水患解除。1983年,從萊陽動力機械廠西北隅又引出滯水面積1平方公里。
水庫、塘壩建設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前,流域內無一水庫。1958年後,先後建成小(一)型水庫18座,分布在14個鄉鎮。總蓄水量3959萬立方米,其中興利水為2542.5萬立方米。小(一)型水庫多系公社牽頭,組織受益大隊統一施工修建,為沿河防洪抗澇提供有利條件。
沐浴水庫沐浴水庫,大型水庫,位於萊陽城以北10公里處的沐浴村東北隅。1958年5月開工興建,調用民工1.2萬多人,1960年8月竣工。壩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積455平方公里,最大壩高44.8米,總庫容18720萬立方米,其中興利庫容10740萬立方米,水庫建設總投資1250萬元,用工600萬個,完成土石方200萬立方米,遷出21個自然村,移民2042戶計9692人,拆遷房屋萬餘間。水庫建成後,削減蜆河洪峰流量80%,控制灌溉面積19萬畝,有效灌溉面積15萬畝。可養魚面積8550畝,安裝水利發電機6台,裝機容量1875千瓦。現每年供城區工業和生活用水1500萬立方米,是一座防洪、灌溉、發電、養殖、供給城市用水等綜合受益的工程。
灌區建設
水庫灌區
1962年,在沐浴水庫東西兩大幹渠建成沐浴店和河洛兩灌區;1964年,建成小平水庫灌區配套工程;1965年,建成沐浴水庫水沐頭攔河閘及其渠乾工程;1966年,完成沐浴水庫胡城灌區攔河閘(壩)及其渠系工程,此工程灌溉面積達9萬畝,其中自流灌溉4萬畝。其樞紐工程包括攔河閘(壩)和一座進水閘,閘(壩)長350米,高2.8米,壩面寬4米。境內乾渠總長24.2公里。總用工66萬個,投資75萬元。1966年3月竣工。沐浴水庫水通過五龍河天然渠道拐十幾道彎,流程60餘公里,進入胡城灌區,並穿山越嶺,跨溝過河,直達即墨縣金口南阡大窪。1967年,建成沐浴水庫陶格莊水輪泵站樞紐渠系工程和吳格莊電灌站及其灌區工程。1968~1970年,建成沐浴水庫東風電灌站及其灌區工程。其間,各公社、大隊所屬小(一)型、小(二)型水庫,也都先後修建渠系配套工程。至1980年,全縣建成萬畝以上灌區7處,其中6處屬沐浴水庫供水;萬畝以下的小型灌區遍及大部分鄉鎮。
引河灌區
建國前,流域內無一引河灌溉工程。1950年代開始,中荊鄉後留格莊引團旺河自流灌溉500畝;柏林莊鄉柳古莊村引白龍河水自流灌溉100畝;山前店鄉東平蘭村和崖東夼村引山泉自流灌溉200畝。60年代,先後因河道無水停灌。1987年全市引河灌區工程有水沐頭攔河閘(壩)引河灌區;胡城攔河閘(壩)引河灌區;柏林莊攔河壩引河灌區。揚水站及其灌區1956年,境內胡城、白滕口、祿格莊等村始建第一批揚水站,均安裝7.35千瓦(習慣稱10馬力)的蒸汽機,1958年,因大煉鋼鐵調機廢止。60年代初,柴油機逐漸取代蒸汽機和煤氣機。1963年春,採用民辦公助投資方式在穴坊鎮東富山村建成第一個聯村辦的66千瓦(習慣稱90馬力)柴油機揚水站。之後,興建揚水站引水逐漸成為農田灌溉的一種主要手段。到1987年,除國家投資興建的裝機3200千瓦的東風電灌站和陶格莊水輪泵站外,鄉鎮(公社)、村(大隊)興建的70千瓦(習慣稱百馬力)以上揚水站有48處,總裝機168台,13238千瓦;電動機27台計4717千瓦;修建小型揚水站553處計16126千瓦。全市總計建成固定機、電揚水站603處計29365千瓦,其中電力站43處計5760千瓦。
生態保護
五龍河流域濕地是山東省的重要濕地之一。保護區地理位置優越,生態類型獨特,濕地自然景觀極具特色,主要保護對象為多樣性的河口生態系統。五龍河河口區自然屬性改變較小,水域開闊,水流暢通,海洋功能完善,沿岸人口稀少,樹木、雜草、水石叢生,灘涂資源種類繁多,是典型的河流、濱海型濕地。
2014年12月,萊陽市清水河河蜆保護區被農業部列為第八批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清水河河蜆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位於萊陽市清水河流域,規劃面積887公頃,保護區的主要任務是開展清水河流域清水河河蜆及生物資源本底調查、流域水質條件監測、清水河河蜆生物學數據收集整理、清水河河蜆提純復壯,為養殖者提供優良苗種。
旅遊開發
五龍河水利風景區,位於萊陽市五龍河入海口至沐浴水庫上游蜆河萊陽入境處,全長100公里,總面積120平方公里。該景區依託沐浴水庫而建,自然風光優美,人文景觀獨特,生態旅遊資源豐富,具有“清、靜、綠、野、鮮、新、奇、特、優”等特色。
流域概況
萊陽市城區概貌五龍河流域涉及西棲霞、海陽、萊陽、萊西等幾個縣區,但主要流域在萊陽市境內。萊陽市地處膠東半島腹地,轄13個鎮、5個街道和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1個省級濱海旅遊度假區,784個行政村,88.6萬人口,面積1732平方公里,海岸線長27.5公里,是著名的“中國梨鄉”“中國恐龍之鄉”“中國書法之鄉”“中國花生油之鄉”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螳螂拳”的發祥地。
萊陽產業門類以食品、機械、化工、電子信息等為主,農業產業化走在全國前列。2018年,全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98.3億元;實現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2.07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632億元、利潤83.3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92.2億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78元。
萊陽市轄地,西漢時設昌陽縣,後唐改稱萊陽縣,1950年—1958年為萊陽專署機關所在地,是當時的膠東半島政治、經濟、文化中心,1987年撤縣設市。萊陽人傑地靈,先後蘊育出明代畫家崔子忠、清初詩人宋琬、近現代書法名家孫墨佛等文化名人。萊陽是膠東農村革命的發祥地,誕生了膠東農村第一名共產黨員、煙臺地區第一個農村黨支部、膠東地區第一個縣委和第一個中心縣委。
地圖信息
地址:山東省煙臺市萊陽市
![地圖信息](/img/5/437/c662f15cdc02d7b3006c2c26f4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