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鱧魚

塘鱧魚

塘鱧魚,Eleotridae鱸形目塘鱧魚科的通稱。約有40屬150餘種 。體延長或粗壯,稍側扁,一般長60~100毫米,大的可達150~200毫米。頭平扁或側扁。眼中等大或小,不突出於頭的背面,無游離眼瞼;眼上方有時具骨質嵴。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塘鱧魚
  • 拉丁學名:Eleotridae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鱸形目
  • 亞目:鰕鯱魚亞目
  • 塘鱧科
  • 英文名:sleepers
介紹,形態特徵,生活習性,養殖前景,養殖條件,育種技術,

介紹

塘鱧魚別稱匍鱧哥、匍沙魚、沙木朊等,為暖水性海水或淡水小型魚類,廣分布於世界各地熱帶及亞熱帶,常見的中華烏塘鱧、尖頭塘鱧、沙塘鱧等,當前市場上的塘鱧為大部分野捕於河流或水泡的野生種,人工養殖的塘鱧比例還比較低,養殖前景十分廣闊。
塘鱧魚塘鱧魚

形態特徵

鱸形目塘鱧魚科的通稱。約有40屬150餘種 。體延長或粗壯,稍側扁,一般長60~100毫米,大的可達150~200毫米。頭平扁或側扁。眼中等大或小,不突出於頭的背面,無游離眼瞼;眼上方有時具骨質嵴。口大或中等大,下頜常突出。上下頜具細牙,齶骨常無牙。前鰓蓋骨邊緣具棘或無棘。體被櫛鱗。無側線背鰭2個,分離;第一背鰭具6~8鰭棘。臀鰭與第二背鰭相對,同形。胸鰭大,基部不呈肌柄狀。腹鰭胸位,左右兩腹鰭相互靠近,彼此分離。尾鰭圓形或稍尖。

生活習性

生活于海水的種類大多棲息於沿岸淺灘、石礫海藻珊瑚叢中,也有的穴居於洞穴內;生活於淡水的種類則棲息於湖沼、河溪的底層及泥沙、碎石、雜草相混雜的岸邊淺水處。主要攝食蝦類、小魚和底棲動物,生活在淡水的種類也食水生昆蟲。春季產卵,有些種類有築巢和護卵習性。中國塘鱧魚科魚類約有16屬30種 。分布於沿海及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常見的屬有烏塘鱧魚屬、塘鱧魚屬、沙塘鱧魚屬。

養殖前景

隨著人們飲食觀念由質量型向營養型的演變,歷史上不為人看重的小型淡水魚(蝦)類,諸如黃顙魚、塘鯉魚、烏鯉、黃鱔、螯蝦等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塘鱧作為中國東北地區土著魚類,常被以醬燜或油炸的方式加工後食用,由於風味獨特、營養豐富,現已成為各大酒店和飯莊招攬客人的特色菜。隨著社會發展的加快,塘鱧的生存環境受到威脅,資源量劇減,這使塘鱧的價格快速上漲,市場價格現已漲至80元/千克左右且供不應求。適應市場需求,投資塘鱧養殖業將大有可為。

養殖條件

塘鱧由於具有很強的抗逆性,耐低氧,耐低溫,對水深要求不高,天然水域內的昆蟲幼蟲、小的魚蝦、甚至魚卵都可作為餌料。人工養殖條件下,動物內臟、畜禽加工的下腳料和鮮雜魚配以豆餅和玉米粉可加工成飼料,簡單馴化後可替代天然餌料。就養殖方式而言,利用塘鱧的底棲和攝食習性可以與傳統魚類混養,提高飼料和水體的利用率,也可發展高密度的池塘養殖和稻田養殖。此外,一些“水泡”加以改造也可用於塘鱧的養殖,這為發展塘鱧規模化養殖奠定了物質基礎。
塘鱧魚塘鱧魚

育種技術

1、親魚培育:塘鱧應挑選體質健壯、體表無損傷、無寄生蟲、體重在75克以上的個體作為親魚,成熟的雌魚腹部膨大,輪廓明顯,手感柔軟,富有彈性,將其腹部朝上時可見明顯帶狀花紋,卵巢所在部位即向兩側下墜,腹中央呈淺溝狀,生殖突淺紅色,擠壓腹部可見飽滿游離卵粒流出,雄魚以生殖突呈桃紅色為佳。
塘鱧魚塘鱧魚
2、人工催產:塘鱧以魚用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黃體素釋放激素類似物(LRH-A)、地歐酮(DOM)、鮭魚激素(SGnRH-A)為催產劑,單用與混合使用,分一次和二次注射,胸鰭基部進針,以HCG一次注射催產效果最好。
3、魚卵孵化:塘鱧受精卵孵化宜在孵化池中弱光狀態下進行,採用靜水法與微流水法均可,但都要微量充氣,以保證胚胎髮育的溶氧充足。孵化過程中要及時清除壞卵和污物,定期投放0.5~1.0ppm呋喃類或抗菌素藥物,以防疾病的發生。孵化的適宜水溫26~29℃,鹽度20~28‰。
4、苗種培育:塘鱧苗種前期培育宜採用20~30立方米的小型水泥池,後期宜採用50立方米左右的水泥池。育苗水應先經過沉澱、沙濾,最後用250目篩絹過濾注入池中。培育的適宜水溫26~30℃,鹽度25‰左右,pH值8.2左右。培育過程應使用散氣石充氣,以保持溶氧充足。培育密度5000~8000尾/立方米,稚魚期3000尾/立方米,幼魚期1500尾/立方米左右。
塘鱧魚塘鱧魚
5、苗種運輸:苗種苗種運輸以薄膜塑膠袋為容器,每袋裝水7~8千克,裝苗500~1000尾,內充氧氣占總體積2/3,用橡皮盤紮緊袋口。遠途運輸套用冰塊控制水溫在25~27℃,運到目的地後即將苗袋放入池塘水上漂浮片刻,等袋內水溫與池塘水溫相近後再將魚苗放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