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災害防災減災體系理論與建設》是2021年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地質災害防災減災體系理論與建設
- 作者:代德富,胡趙興,劉伶主編
- 出版社: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1年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63967469
《地質災害防災減災體系理論與建設》是2021年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地質災害防災減災體系理論與建設》是2021年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地質災害防災減災體系理論與建設》以“地質災害防災減災體系理論與建設”為課題,闡述了地質災害與防災減災的概念,分析了我國面臨的地質災害防...
②地質災害監測體系薄弱,只有部分地區進行了監測預報預警系統建設試點,絕大部分地區仍主要局限於較低水平的群測群防。③我國地質災害防治長期以來經費投入嚴重不足,歷史欠賬多,許多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有待採取工程措施進行治理。④社會公眾防災減災知識、意識需要進一步普及提高,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管理隊伍人員數量、水平遠...
基於土地利用規劃的地質災害防災減災理論、方法與實踐內容簡介 編輯 語音 地利用規劃是土地管理的龍頭,是土地利用、開發與保護的總綱領,理應成為地質災害防治的主要措施,發揮地質災害防治的基礎性作用。從國內外地質災害防災減災戰略來看,統籌土地利用規劃與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的關係,通過土地利用規劃手段來限制土地開發...
《長江三峽庫區典型地質災害減災理論與創新技術》是由重慶地質礦產研究院、重慶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棗莊學院、西南大學、重慶大學擔任主要完成單位,陳洪凱、徐洪、唐紅梅、陳立川、汪時機、秦代倫、陳柏林、王桂林、王全才、魏世玉擔任主要完成人的一項科技項目。 項目摘要 立項背景:長江...
本規劃所指的地質災害包括自然因素或人為活動引發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崩塌、滑坡、土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等與地質作用有關的災害。規劃內容主要包括地質災害調查評價體系、監測預警體系、綜合治理體系、應急防治體系和基層防災能力建設。規劃基準年為2015年,以2016-2020年為規劃期。規劃範圍為除香港特...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按照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地質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為目標,堅持以人為本,建立健全地質災害防治體系,完善地質災害防治的法律法規,提高地質災害預報預警能力和防治水平,為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實現...
《重大地質災害防治理論與實踐》是2009年11月1日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傳正。內容簡介 重大地質災害防治理論與實踐是作者20餘年從事地質災害防治研究的學術總結,初步建立了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學及其套用的基本體系。全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主要包括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學的基本概念、地質災害系統與地質環境變化、...
總體目標是建立並完善地質災害防治法律法規體系和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相適應的地質災害防治、監督行政管理體系,嚴格控制人為活動引發地質災害的發生;完成縣(市)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工作,基本掌握全省地質災害分布狀況與危害程度;初步建立群專結合的地質災害監測網路和信息系統,進一步完善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體系,提高預報成功...
本《規劃》在明確白銀市地質災害防治的目標任務基礎上,重點對地質災害調查評價、監測預警、防治工程及防治應急體系建設等四個方面進行了5年規劃,用於指導全市十四五期間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第一章 地質災害防治現狀與防災形勢 我市轄區地質災害隱患分布廣,數量多,滑坡、崩塌、土石流、地裂縫、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均有...
)與《雲南省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實施方案(2013~2020年)》規劃的任務(以下簡稱“八年方案”),通過“十年規劃”謀劃布局,“八年方案”分類實施,加強推進了地質災害防治調查評價、監測預警、避讓搬遷與治理工程、應急能力“四大工程”的體系建設,圓滿完成了上一輪規劃制定的主要目標及任務,並在地質災害...
經過多年來特別是1998年大洪水後開展的災後重建、整治江湖、興修水利,我國大江大河治理和生態環境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大江大河幹流防災減災體系基本形成,防禦洪水能力明顯增強,國土生態狀況明顯改善。但我國江河眾多,受投資不足等因素制約,這些河流目前多未得到系統和有效治理;有...
(四)地質災害易發分區和防治分區。劃分全省地質災害高、中易發區15.48平方千米,劃出8個重點防治大區。(五)地質災害綜合防治任務。明確風險隱患識別調查、監測預警預報體系建設、避險搬遷和工程治理、防災減災科技創新和基層防災能力建設等5大主要防治任務,並分類規劃了重點項目。(六)保障措施。從組織、制度、資金...
(一)“十三五”時期建設成效。“十三五”時期,黨中央、國務院對防災減災救災工作作出一系列決策部署,各地區各部門狠抓落實,社會各界廣泛參與,我國防災減災救災體系建設取得明顯成效。自然災害管理體系不斷最佳化。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推進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深化中國特色應急管理體制機制改革,組建...
三是人為因素引發的地質災害呈不斷上升趨勢。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對地質環境的影響劇烈,劈山修路、切坡建房、開礦堆渣等人為引發的地質災害呈加劇態勢。思想、原則、目標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會議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將“以...
各地建設主管部門要認識到做好建設系統防災減災工作,減少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經濟損失,保障城鄉建設的可持續發展,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是新形勢下建設系統面臨的一項長期、艱巨而又十分重要的任務。二、指導思想、工作目標、基本思路和主要工作內容 (二)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
近十餘年來,實驗室承擔國家和省部級各類研究課題近1200項,解決了地質災害防治與國民經濟重大工程建設中的一系列理論及技術難題。科學研究領域涉及地質環境保護與地質災害防治、水利水電開發、公路、鐵路、民用航空機場建設、城市捷運及高層建築開發等多個領域。研究成果先後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二等...
不斷加大防災減災救災領域科研投入,強化科技支撐能力建設,圍繞重大地震災害、地質災害、水旱災害、海洋災害、森林火災和極端氣象災害等風險防控和減災需求,組織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和套用示範,大力推進自然災害防治技術裝備現代化。建設氣象災害風險評估區劃業務系統,建立分災種的災害影響定量評估模型,初步實現中小河流暴雨洪澇...
3、具備在國土資源開發引起的地表沉陷、岩體破壞、山體滑坡、地下水流失等災害的科研、評估等部門的從事技術和管理的能力;4、對擬建工程中防災減災進行評估論證;5、運用先進的信息管理技術進行災害的預測、防治及善後處理。主要課程 土木工程概論、岩石力學、災害地質、土力學地基基礎、信息系統開發與管理、地理信息系統...
2009年年初,國土資源部副部長、中國地質調查局局長汪民在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調研時指出:經過多年努力,我們逐步探索和建立了適合中國國情的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並在防災減災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們還沒有特大型地質災害應急處置的經歷,缺少應對特大型地質災害的經驗。所以,當務之急是抓好特大型地質...
建立健全災害風險預警信息發布機制,充分利用各類傳播方式,準確、及時發布災害預警預報信息。——加強自然災害綜合防範防禦能力建設。全面落實各項減災專項規劃,建設好各類減災骨幹工程,提高大中型工業基地、交通幹線、通信樞紐和生命線工程的防災抗災能力。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要求和節約集約利用土地原則,統籌做好農業和農村...
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完善應急管理體系,全面加強風險防範、應急處置、綜合保障等應急能力建設,著力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突出防災減災救災“兩個堅持”“三個轉變”,主動防範應對自然災害,堅決遏制較大及以上事故,最大限度降低災害事故損失,防範和化解各類自然災害和生產...
3、城市地下空間綜合防災減災 針對城市地下空間施工安全風險評估、水災、火災、結構耐久性設計與施工措施及地震災害的發生機理、發展演化規律和影響因素、相關的防災減災措施與對策及技術,以提高城市地下空間抗禦各種災害的能力;4、工程地質災害與防禦 採用現代探測、監測和模擬分析技術,研究人口密集區和重大工程項目建設區...
第5篇 地質災害 地質災害的分類與等級,邊坡穩定性分析,滑坡災害及其防治,崩塌的災害及防治, 土石流的災害及防治,地面沉降及其防治,岩土工程災害,地面沉降及其危害,地面沉降的原因,地面沉降監測與防治措施 第6篇 城市防災減災 城市災害風險性分析,城市防災減災規則,城市災害管理信息系統。圖書目錄 第1章 災害學...
實行防災預案動態管理,對預案中地質災害隱患點防災責任人、監測人員發生變動的,及時通過有關媒體向社會公布。要加強對縣(市、區)人民政府隱患排查工作的督促指導,對基層發現上報的隱患點要按分級負責要求,及時組織專業機構進行現場核查確認。調查評價、勘查及動態巡查等基礎工作的成果要在群測群防體系建設中充分運用...
對重點區域按照“一點一策”的原則編制防災預案和監測方案,並將重要隱患點納入到《青海省地質災害搬遷避讓和防治專項規劃》,把農村地質災害治理搬遷和城鄉一體化、新農村建設和扶貧開發等相結合。(四)“十三五”時期防災減災存在的問題 1. 防災減災應急體系建設有待完善 ——綜合防災減災應急管理隊伍建設有待加強。
(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進展1、地質災害防治法規和行政管理體系建設取得一定進展成立了以各級地方人民政府主要負責人為組長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防災預案制度、災害速報制度、險情巡查制度、汛期值班制度。1998—2005年汛期共進行地質災害險情巡(調)查599次,派出專...
(二)地質災害研究中心。開展崩塌、滑坡、土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研究工作,研究地質災害的發育演化規律與致災機理,開展地質災害感知識別、監測預警、風險防控、應急處置救援技術研發,參與地質災害應急救援標準規範體系建設。(三)水旱災害研究中心。開展防汛抗旱基礎理論與技術研究,參與防汛抗旱應急規劃、標準及預案...
專門財政撥劃2000萬元資金用於實驗室籌建。2011年7月出台的《福建省“十二五”防災減災專項規劃》(閩政〔2011〕59號)中把地質災害防治列為我省防災減災工程規劃十大目標之一,並且把建設福建省地質災害防治重點實驗室作為建設地質災害防治體系四大主要內容之一,“十二五”規劃投資3000萬元資金用於實驗室建設。
圍繞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大需求,通過多學科的交叉與滲透,解決我國黃土地區地質環境保護和地質災害防治研究中的重大理論與關鍵技術問題,發展和建立黃土地質災害防治新的理論和技術方法體系,為黃土地區地質環境保護和減災防災提供科學依據,爭取建設成為具有黃土特色的國際先進水平的重點實驗室和高層次...
丁明濤(1981-),男,山東日照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第十二批)。長期從事地質災害防災減災理論及其技術方面的教學與科研工作。2009年6月畢業於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獲理學博士學位;2009年7月~2017年12月,在西南科技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從事科研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