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地質災害防治理論與實踐

重大地質災害防治理論與實踐

《重大地質災害防治理論與實踐》是2009年11月1日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傳正。

基本介紹

  • 書名:重大地質災害防治理論與實踐
  • 作者:劉傳正
  • ISBN:9787030258489
  • 定價:¥200.00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11-1
  • 開本:大16開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第1章,第2章,第3章,第4章,第5章,第6章,第7章,第8章,第9章,第10章,第11章,第12章,

內容簡介

重大地質災害防治理論與實踐是作者20餘年從事地質災害防治研究的學術總結,初步建立了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學及其套用的基本體系。全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主要包括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學的基本概念、地質災害系統與地質環境變化、地質災害調查與勘查評價、監測與預警預報、防治工程設計與施工、應急處置和地質災害防治公共管理等。下篇介紹長江三峽鏈子崖危岩體防治工程涉及的變形破壞機制分析、穩定性評價、工程方案最佳化、施工反饋研究、現場模擬試驗、穩定性校核計算和多年監測數據評價工程治理效果等。
本書可供從事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地質、岩土工程、工程建設地質安全評價和土地規劃利用的工程技術人員、科研人員、政府官員和高等學校師生參考使用。

作者簡介

劉傳正,男,1961年生,1983、1986年先後在長春地質學院(現吉林大學)獲得工程地質專業學士、碩士學位,1992年在中國地質科學院獲得理學博士學位,1997年1月晉升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現任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國土資源部地質災害應急中心)副總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災害地質、工程地質與環境地質。以第一作者在國內外公開發表論文90餘篇,出版專著5部,合著6部。5部專著是:環境工程地質學導論,1995,地質出版社;地質災害勘查指南,2000,地質出版社(2008年第3次印刷);長江三峽庫區地質災害成因與評價研究,2007,地質出版社;重大地質災害防治理論與實踐,2009,科學出版社;中國地質災害區域預警方法與套用,2009,地質出版社。 主要學術成就有:初步建立了重大工程選址的區域地殼穩定性評價“安全島”多級逼近與優選理論(1992)和環境工程地質學理論體系(1995);提出了長江三峽鏈子崖危岩體三維開裂變形破壞機制及防治工程目標函式,並設計了煤層採空區防治工程,跟蹤開展了防治工程效果研究(1993~2006);從防災減災的角度創建了區域地質災害“發育度”、“潛勢度”、“危險度”和“危害度”“四度”遞進分析理論方法,並在三峽庫區和四川雅安等地進行了套用(2003);從合理利用地質環境的角度初步提出了工程建設地質環境質量評價、功能區劃、容量評價和地質災害防治風險管理的學術思想(2005)。綜合吸收美國舊金山和中國香港經驗,創建了中國第一個地質災害監測預警試驗區——四川雅安地質災害監測預警試驗區(2001,2004);提出了地質災害隱式統計(臨界降雨量)、顯式統計和動力模式區域預警原理,隱式統計和顯式統計方法是2003年以來基於氣象因素的全國地質災害區域預警預報和多個省(自治區)開展類似工作的理論依據(2003,2007);針對長江三峽複雜斜坡建立了“複合堆積體”概念,認為古川江與古峽江東西貫通形成統一的長江是一個重大地質事件,是三峽庫段大型複雜斜坡形成的根本動因的科學認識(2000,2005);提出並系統研究了長江三峽“巴東複雜斜坡系統”及其“重力成因論”(2006);根據多年工作經驗,提出了重大地質災害防治方案論證設計、應急回響和群測群防的一系列技術工作原則(1995,2000,2006)。

圖書目錄

第1章

概論
1.1 基本概念
1.2 地質災害基本屬性
1.3 程地質與災害地質
1.4 電質災害防治工程學

第2章

地質災害與地質環境變化
2.1 國內外地質災害狀況
2.2 地質災害系統
2.3 電質災害成因
2.4 地質災害與人類文明
2.5 中國岩溶地面塌陷基本特徵
2.6 “5·12”汶川地震災害與人類生存安全
2.7 採礦引發的山體開裂崩滑災害

第3章

地質災害調查與勘查
3.1 引言
3.2 調查評價的一般程式
3.3 區域評價遞進分析方法
3.4 地質災害勘查
3.5 工程地質分析
3.6 斜坡穩定性評價
3.7 實例1 義大利瓦依昂水庫滑坡事件
3.8 實例2 南昆鐵路八渡滑坡成因機理分析
3.9 實例3 寶雞狄家坡滑坡穩定性研究

第4章

地質災害監測預警
4.1 概論
4.2 區域預警預報原理
4.3 基於臨界降雨量的區域預警實踐
4.4 區域預警顯式系統設計與套用
4.5 斜坡動態監測方法
4.6 滑坡動態預報方法
4.7 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
4.8 中國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站網建設構想
4.9 四川雅安地質災害時空預警試驗區

第5章

地質災害防治工程
5.1 概述
5.2 工程論證——地質觀與工程觀
5.3 工程可行性研究——方案論證比選
5.4 防治工程設計
5.5 施工地質與設計變更
5.6 地質災害應急回響
5.7 防治工程監理
5.8 實例1 烏江雞冠嶺山崩堵江災害防治方案論證
5.9 實例2 長江三峽白衣庵滑坡防治工程設計
5.10 實例3 四川丹巴縣城特大型滑坡險情應急回響

第6章

地質災害防治公共管理
6.1 基本認識
6.2 防災減災公共政策的制定
6.3 中國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狀況
6.4 國外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狀況
6.5 中國地質災害減輕戰略思考
下篇 長江三峽鏈子崖危岩體防治工程

第7章

區域地質環境
7.1 氣象水文
7.2 區域地質環境
7.3 新構造運動特徵
7.4 崩塌滑坡與地震活動

第8章

工程地質特徵
8.1 地形地貌
8.2 地層組合
8.3 地質結構面
8.4 煤層採空區
8.5 水文地質特徵
8.6 危岩體變形特徵
8.7 岩石力學性質

第9章

變形破壞機理與穩定性研究
9.1 採煤活動與危岩體的形成
9.2 T8~T12縫段危岩體開裂變形機制
9.3 T11~T12縫段危岩體開裂崩塌機制
9.4 鏈子崖變形破壞模擬試驗
9.5 T8~T12縫段危岩體穩定性評價
9.6 T8~T12縫段危岩體變形破壞的視滑力問題

第10章

工程方案與工程設計
10.1 引言
10.2 工程目標
10.3 工程方案比選
10.4 工程目標函式
10.5 工程採用方案
10.6 承重阻滑工程設計
10.7 錨固工程設計

第11章

施工反饋與設計調整
11.1 地質雷達探測
11.2 施工方法
11.3 頂板控制與垮頂處理
11.4 施工地質編錄
11.5 煤層採空區的地壓分布
11.6 地質再認識與原位抗剪模擬試驗
11.7 承重阻滑工程設計調整與工程量覆核
11.8 錨固工程設計調整

第12章

工程治理效果研究
12.1 概述
12.2 工程監測預警系統
12.3 T8~T12縫區危岩體變形動態
12.4 煤層採空區治理工程承壓監測
12.5 地壓曲線的數學擬合
12.6 錨固工程監測
12.7 雷劈石滑坡穩定狀態
12.8 工程竣工後鏈子崖穩定性評價
12.9 結論
《重大地質災害防治理論與實踐》摘要(英文)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1 鏈子崖危岩體煤層採空區地壓監測數據與數學擬合曲線
附錄2 中國20世紀以來重大滑坡土石流災害信息
附錄3 國外20世紀以來重大滑坡土石流災害信息
附錄4 地質災害防治中英文名詞
附錄5 引用的主要技術報告目錄
後記
鏈子崖危岩體防治工程與中國典型地質災害圖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