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民革命軍第39軍
- 外文名:39th National Revolutionary Army
- 目的:反抗日軍侵略
- 數量:共四個
- 成就:抵抗侵略
在國民革命軍的編制序列中,歷史上曾先後出現過4個第39軍。分別為滇軍胡若愚部組成的第39軍;安徽地方部隊和河南地方部隊合編組成的第39軍;整編第8師合編而成的第39軍。滇軍胡若愚部胡若愚部39軍建制沿革1927年6月14...
該集團軍作為第一戰區直轄部隊,曾在豫西與日軍作戰。1945 年初,第三十九集團軍總司令高樹勛升任冀察戰區總司令,其新編第八軍劃歸冀察戰區直接指揮,第三十九集團軍番號撤銷,後冀察戰區的新八軍參加了豫西鄂北會戰。
重新組建: 1942年6月 改稱整編第一軍: 1946年11月 范漢傑 1942年6月 – 1945年1月 無 董釗 1945年1月 – 1946年11月 無 單位 組建日期 總司令 任期 主要戰役 第三十九集團軍 組建: 1940年4月 撤銷: 1944年9月 石友三 1939...
1937年10月,羅卓英繼任第十五集團軍總司令,下轄吳奇偉的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羅卓英的國民革命軍第十八軍、夏楚中的國民革命軍第79軍、萬耀煌的國民革命軍第25軍和王東原的國民革命軍第七十三軍。1938年夏,陳誠就任第九戰區司令長官,其...
國民革命軍,簡稱“國軍”,由 中國國民黨 在1925年創設領導。1927年 蔣介石 、汪精衛先後叛變革命後,國民革命軍中的一部分加入中國工農革命軍(後改稱中國工農紅軍),大部分追隨蔣介石、汪精衛反共清黨。這部分軍隊仍一直沿用這個名稱。抗...
國民革命軍東北挺進軍,於1937年8月下旬在晉北大同成立,兼辦東北四省招撫事宜。歷史沿革 1937年8月21日,在山西大同成立挺進軍司令部兼辦東北四省招撫事宜。馬占山為司令,指揮騎兵第6師、新編騎兵第3師、暫編騎兵第1旅。9月,該部...
9月17日,馮玉祥在綏遠五原誓師回響北伐,將國民軍各部編為國民軍聯軍,就任總司令,下轄5個軍約5萬人,隨即進軍甘、陝,解西安圍。1927年4月,武漢國民政府將國民軍聯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2集團軍,馮玉祥任總司令。5月,馮玉祥率部...
郭景雲(1904—1948),字秀山,陝西富平人,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任第35軍101師218旅436團團長,1938年參加綏南抗戰,1939年7月任第35軍101師302團團長,參加冬季攻勢作戰,1940年6月任第35軍101師少將師長。19...
他是親臨前線參加對日作戰而陣亡的軍階最高的將軍,後被國民政府追贈上將軍銜。張自忠陣亡後,馮治安繼任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後劉和鼎的第三十九軍曾加入過該集團軍的戰鬥序列。1941年第三十三集團軍參加過第二次長沙會戰策應作戰。1941...
國民革命軍第六十八軍是國民革命軍番號。該軍前身為馮玉祥所率領的西北軍,後改編為國民革命軍部隊。該軍軍長劉汝明、劉汝珍,原西北軍系部隊,參加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番號多次改編、撤銷,1949年9-10月被殲滅於福建。歷史沿革 建軍 1...
在國民革命軍的編制序列中,歷史上曾先後出現過3個第44軍。分別為湘軍葉開鑫部,1927年4月由新編第5軍改稱,1928年7月撤銷番號;一為直魯聯軍舊部改編而來,1928年6月改編,當年9月撤銷番號;一為川軍劉湘部,1935年10月成立,抗戰...
1936年3月,暫編第2師改稱第143師。12月,增編騎兵第9師、獨立第25、第26、第27、第28、第29、第39、第40 旅、特務旅、騎兵第13旅。1937年1月,增轄獨立第31旅,總兵力約10萬人。第37、第38、第132師參加平津作戰(1937年...
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是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的一支部隊,因一·二八事變和福建事變而聞名,前身是粵軍第一師第四團。1926年由粵軍第一師改為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在1930年中原大戰中助蔣介石擊敗馮玉祥、閻錫山,番號改為十九路軍。十九路軍...
在國民革命軍的編制序列中,歷史上曾先後出現過4個第36軍。一、湘軍唐生智部第8軍第4師、教導師組成的第36軍。二、陝軍一部組成的第36軍。三、五省聯軍舊部組成的第36軍。四、新編第34師、暫編第15師、軍政部第14補訓處組成的...
在國民革命軍的編制序列中,歷史上曾先後出現過3個第45軍。一為建國豫軍樊鐘秀部組成的第45軍,於1927年6月編成,1928年底潰散;一為川軍鄧錫侯部,1927年3月編成第28軍,1935年5月改稱第45軍,1937年8月出川抗戰,先後參加太原...
此時,該軍下轄第93師,呂國銓任師長;新編第39師,洪行任師長;預備第2師,顧葆裕任師長。1944年6月,該軍參加滇西反攻作戰和中國遠征軍第二次入緬作戰。1945年3月,該軍第93師改隸第1方面軍直轄。歷任統帥 這支部隊經歷了呂國銓、...
軍長朱懷冰主張實現所謂河北全境“軍令政令統一”,將第97軍和冀察戰區總司令鹿鐘麟部隊部署在磁縣、武安、涉縣、林縣一帶,與石友三的第三十九集團軍連成一片,分為三路對太行山區的八路軍發起了猛烈進攻。第97軍進攻的矛頭直接指向八路...
國民革命軍第七十八軍,1947年成立國民革命軍新編第2軍改編。歷史沿革 國民革命軍第七十八軍,中央軍(1947.5—1949.9)1947年5月,國民革命軍新編第2軍在新疆整編成整編第78師,隸屬西北行轅新疆警備總司令部,下轄第178、第179、第...
國民革命軍第四十八軍,在國民革命軍的編制序列中,歷史上曾先後出現過2個第48軍。一為直魯聯軍一部改編而來,1928年2月成立,同年7月撤銷番號。一為新桂系主力,成立於1937年,抗戰期間長期駐防安徽,先後參加徐州會戰、武漢會戰、第...
國民革命軍第三十八軍包括滇軍龍雲部、直系吳佩孚部、陝西地方部隊等3個不同階段的沿革史。滇軍龍雲部 滇軍龍雲部(1927.6—1931.4): 1927年6月14日,國民政府任命龍云為第38軍軍長。同日,胡若愚、張汝驥囚禁龍雲,盧漢、孟坤在...
桂南會戰結束後,第三十七集團軍番號奉令撤銷,其所轄部隊返回各自戰場。1944年4月,第三十七集團軍番號在胡宗南的第八戰區恢復使用,集團軍總司令為范漢傑、副總司令為趙錫光、高桂滋,下轄李世龍的國民革命軍第3軍、劉安祺的國民革命軍...
國民革命軍第41軍,下轄三個師:122師、123師、124師。方振武所部 1、前身 國民革命軍第41軍前身為直魯聯軍第24師,序列如下:直魯聯軍第24師,師長方振武,參謀長蘇致臣 第1旅,旅長史晟恩(原為山東陸軍第6旅)第1團,團長史...
8月,該軍駐邢台、大名地區。1932年4月,該部擴編,下轄獨立第39、獨立第41、獨立第42旅。年底到北平、保定備戰。1933年2月,所轄三個旅在灤東擴編為第139、第141、第142師。該軍參加長城和冀東抗戰,戰後移駐平津地區。1935年11...
在整個抗日戰爭中,中國陸軍先後編成40個番號的集團軍參加對日作戰。第二十五集團軍 1939年3月奉令組建,該集團軍司令部兼屬閩綏靖區,首任集團軍總司令由閩綏靖區主任陳儀兼任,下轄陳琪的國民革命軍第100軍、陳儀兼任司令的福建保全...
國民革命軍第十八軍誕生於1930年8月,是國民黨“五大王牌”中,建軍最早、實力最強、名將最多的老牌勁旅,成名于軍閥混戰,壯大於圍剿紅軍,建功於抗日烽火,兵敗於淮海戰場。土木系支柱 陳誠土木系支柱。18軍可以說是陳誠的起家資本,陳誠...
八路軍,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的簡稱,後改稱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是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的抗日武裝力量,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前身之一。1937年8月22日,根據國共兩黨達成的協定,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宣布紅軍主力部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
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是“新四軍”,隸屬於國民革命軍戰鬥序列,是第二次國共合作期間由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留在南方八省進行游擊戰爭的中國工農紅軍和游擊隊改編的隊伍,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前身之一。成立發展 1937年全國抗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