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民革命軍第97軍
- 外文名:The ninety-seventh army of the National Revolutionary Army
- 類別:軍事
- 黨派:國民黨
在國民革命軍的編制序列中,歷史上曾先後出現過3個第97軍。一、第94師、騎兵第4師組成的第97軍,軍長系“摩擦專家”朱懷冰,後在進攻八路軍根據地失敗後撤銷番號。二、第166師、第196師組成的第97軍,曾參加桂柳戰役,1...
1946年任軍事調停執行部執行小組組長,長春軍調處科長,軍政部少將附員,重慶行轉第一軍宮總隊少將總隊長,東北保全司令部政治部督訓官,整編第四十五師副旅長兼團長,第九十七師師長,在遼瀋戰役中被人民解放軍所俘。
在國民革命軍第十軍和國民革命軍第八軍配合下,第九軍擊敗川鄂聯軍,並攻占宜昌。1927年2月5日,唐生智以“蹂躪江西,與吳、孫勾結”罪名扣押彭漢章。第一師被改編為獨立十五師;第二師被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十一軍第二十六師;第三師...
1944年11月,調赴貴州貴陽、馬場坪、都勻、獨山間地區集結,隸屬黔桂湘邊區司令部參加桂柳戰役(1944年9月8日至12月4日)。12月,該軍番號撤銷,第169師直隸於第3方面軍,第42師改隸第97軍。歷任軍長:馮欽哉(-1939.10免兼)武士敏(...
國民革命軍,簡稱“國軍”,由 中國國民黨 在1925年創設領導。1927年 蔣介石 、汪精衛先後叛變革命後,國民革命軍中的一部分加入中國工農革命軍(後改稱中國工農紅軍),大部分追隨蔣介石、汪精衛反共清黨。這部分軍隊仍一直沿用這個名稱。抗...
9月17日,馮玉祥在綏遠五原誓師回響北伐,將國民軍各部編為國民軍聯軍,就任總司令,下轄5個軍約5萬人,隨即進軍甘、陝,解西安圍。1927年4月,武漢國民政府將國民軍聯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2集團軍,馮玉祥任總司令。5月,馮玉祥率部...
抗戰勝利後,該軍進駐江西九江,隸屬武漢行營第7綏靖區第10集團軍。1946年上半年,開赴江蘇,主力駐徐州,第99師駐靖江。1946年5月,改編為整編第69師。7月18日該整編師(欠第99旅)由徐州向安徽靈璧以北的漁溝、朝陽集進攻。7月...
傅作義(1895年6月27日—1974年4月19日),字宜生,山西省運城市臨猗縣孫吉鎮安昌村(原榮河縣)人。國民革命軍將領、抗日名將,追求進步的國民黨員。1910年入太原陸軍國小。1911年參加辛亥革命。1915年入保定軍校第五期步兵科學習。19...
中央軍 中央軍(1938.3——1945.1): 1938年3月,第83、第94師在河南合編第93軍。3月31日,該軍奉命開赴徐州,第94師在豫北未能歸建(6月,第94師改隸第97軍)。1939年1月,第166、新編第8師撥入,駐守垣曲、澠池。2...
民國13年(1924年)初,對孫中山確立三大革命政策表示擁護,12月任黃埔軍校第三期入伍生代理總隊長、軍官團團長,同時兼任國民革命軍第二師參謀長,廣州衛戍區司令部參謀長等職,被授銜上校。與中國共產黨人周恩來、惲代英密切合作,結成...
7月,該軍軍部改組為第47軍,軍部所屬兩個師縮編為第125師,改隸第47軍。歷任軍長:鄧錫侯 陳鼎勛(1938.4.26-)中央軍 1948年8月,在南京成立整編第31師,下轄第97、第102旅。9月,改稱第45軍,下轄第97、第102師。12月增...
芮城的第96軍防線被突破,芮城縣城失守,威脅陌南。第38軍趙壽山軍長接到第96軍告急電報,令獨立第46旅旅長孔從周率部增援。3日黎明,趙壽山令第17師耿志介師長率第97團、第101團、第102團猛攻張店日軍,策應第96軍作戰。4日佛曉,...
國民革命軍隊,1938年3月,由中央軍編成第89軍,下轄第33、第117師,韓德勤任軍長。1950年6月5日,編入貴州軍區部隊。軍隊沿革 ①中央軍(1938.3-1945.10): 1938年3月,編成第89軍,下轄第33、第117師,駐紮江蘇淮陰、高郵...
張世德(1893.04~1930.07),男,字作仁,別號金,廣東省吳種縣(今吳川市)塘綴鎮樟山村人。死時是國民革命軍第十一軍第六十一師第九旅旅長。死後,南京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晉升其一級,謚封為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個人生平 張世德...
國民革命軍第九十五軍於1938年4月由第126師擴編組成,屬川軍鄧錫侯部。1946年5月該軍整編為第39師。1948年9月該師恢復第95軍番號。1949年11月,該軍開赴彭縣。12月9日,該軍由軍長黃隱率領在彭縣起義後被併入人民解放軍第60軍。
該軍前身是原福建陸軍第3師李鳳翔部。1926年9月,在國民革命軍策動下,福建省軍閥周蔭人部旅長曹萬順、杜起雲率兩個旅起義,加入國民革命軍參加北伐。蔣介石將其與陳炯明、林虎的殘部合編為第17軍。歷史沿革 1926年10月8日,福建陸軍...
吳奇偉(1891年—1953年7月10日),字晴雲,號梧生。廣東大埔人。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北伐名將、抗日名將。武昌陸軍第二預備學校、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六期步科、陸軍大學將官班第一期畢業。北伐戰爭中,歷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三十六團...
畢業後在廣東地方軍中任排長、連長、團長、旅長。1925年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十一師師長。1926年北伐時留守廣東,兼任欽廉警備司令。同年赴蘇聯考察。1927年6月回南京,復任第十一師師長。1928年升任第四軍軍長兼西區善後委員。1929年3...
1937年任廣州行營參謀長、第十五兵團司令。隨後,率部北上參加上海淞滬會戰。後任國民革命軍第十五集團軍副總司令兼第十八軍軍長、第十六軍團軍團長、南京衛戍副司令長官,參加南京保衛戰。1938年任武漢警備副總司令、總司令,參加武漢保衛戰...
張學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漢卿,號毅庵,乳名雙喜、小六子。漢族,生於遼寧省鞍山市台安縣桓洞鎮鄂家村張家窩堡屯(舊稱桑子林詹家窩鋪),國民革命軍將領,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的長子,中國近代著名愛國將領。1920...
國民革命軍隊。1938年2月,第166、第45師在河南洛陽合編為第91軍。 1939年2月,第63、第194師、預備第10師在浙江編成第91軍,隸屬第3戰區第10集團軍。7月,預備第10師撥隸第86軍,第192師撥入。河南地方部隊 河南地方部隊(...
國民革命軍番號之一,曾被五省聯軍、湘軍、晉綏軍、直魯聯軍、西北軍、中央軍等多次使用。較為著名的有五省聯軍曹萬順部第17軍,成立於1926年7月,1928年7月縮編為第11師,後由陳誠擔任師長,成為“土木系”的基礎;西北軍一部改編...
國民革命軍第17軍,湘軍唐生智部(1928.2—1928.11)。1928年2月,國民革命軍第4集團軍獨立第2旅羅霖部、第8軍所屬第1師合編為國民革命軍第17軍,下轄第1、第2、第3師,師長王錫燾、羅霖、魏鎮藩。5月,第1、第2師分駐湖北...
1927年4月,武漢國民政府決定組建國民革命車第一集團軍,以蔣介石為總司令,下轄第一、二、三,四方面軍。四一二政變後,武漢國民政府免去蔣介石本兼各職,國民革命軍第一集團軍及其所屬4個方面軍歸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統轄。1928年2月13日,...
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是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的一支部隊,因一·二八事變和福建事變而聞名,前身是粵軍第一師第四團。1926年由粵軍第一師改為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在1930年中原大戰中助蔣介石擊敗馮玉祥、閻錫山,番號改為十九路軍。十九路軍...
國民革命軍第九十四軍是國民革命軍的一支軍隊。1938年6月,在武漢建立。1949年1月,所屬第43、第305師在天津被殲滅,第5、第121、第157 師在北平接受和平改編。歷史沿革 抗日成軍 1938年6月,在湖北武漢成立國民革命軍第九十四軍,...
97團任雲章、98團李俊彥、99團張之因 51旅趙壽山 100團李維民、101團張駿京、102團張世俊 補充旅耿志介 補1團程鵬九、補2團孫子坤、補3團陳際春 第7軍 軍長馮欽哉 第42師 師長馮欽哉兼 副師長郭仰汾 124旅武士敏 247團行海亭...
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是“新四軍”,隸屬於國民革命軍戰鬥序列,是第二次國共合作期間由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留在南方八省進行游擊戰爭的中國工農紅軍和游擊隊改編的隊伍,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前身之一。成立發展 1937年全國抗戰...
八路軍,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的簡稱,後改稱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是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的抗日武裝力量,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前身之一。1937年8月22日,根據國共兩黨達成的協定,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宣布紅軍主力部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