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原因,經濟發展,經濟騰飛,大陸反哺,華人推動,形勢變化,社會衝突,構建和諧,學媒聯手,溝通交流,弘揚國粹,問卷調查,課堂實錄,小常識,背後,外延模糊,警惕政績,復興,人語,溫總理,王光英,克羅地亞文化,印度文化,
主要原因
經濟發展
這次國學熱的出現與20多年來中國經濟的發展、國力的增強、國際地位的提高,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我們知道,自鴉片戰爭以來的一百多年間,中國從一個曾經在經濟、政治、文化方面遙遙領先於世界的大國,淪落為在西方的洋槍洋炮面前不堪一擊的封建帝國。巨大的反差,使國人在思考這個問題時,感情色彩占據了上風,認為中國社會之所以淪落到那個樣子,全是傳統文化、儒家思想惹的禍,於是,批判傳統文化,否定儒家思想就成為了鴉片戰爭以後的主流思潮,主要表現在?>
太平天國起義時期、五四時期、全國解放初期、“文革”時期和改革開放的最初十年。儒家思想先後遭遇過數次大劫難。
改革開放以來的20多年間,我們的社會走出了過去那種封閉保守的僵化狀態,由以階級鬥爭為綱走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由計畫經濟走向市場經濟,在各個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以及與國際社會交往的日益頻繁,中國人越來越迫切需要了解自己民族的歷史,越來越需要表明自己民族所具有的獨特價值的東西,這就激發了中國人復興傳統文化的強烈願望。當我們試圖從傳統中尋找能代表我們民族的精神和文化象徵時,挖掘傳統文化及儒家思想中有價值、有益的思想資源就成為很自然的事,這也是我們這個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的一種表現。這或許就是當今國學熱產生的一個原因。
經濟騰飛
亞洲四小龍就是指新加坡、韓國和中國的台灣、香港地區。新中國成立以後,大陸研究儒家的聲音基本上消失了,儒家思想研究的重點轉到了我國港台地區。港台地區研究儒學主要有兩個地方,一個是香港的
新亞書院,一個是台灣的
東海大學。但在港台地區,真正興起,真正受到重視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之後。為什麼?因為七十年代歐美經濟不景氣,而屬於儒家文化圈的日本及亞洲四小龍卻出現了經濟的持續和快速增長,實現了經濟騰飛,創造了一系列的“經濟奇蹟”。對這種現象,東西方學者很自然就要追問:這些國家和地區為什麼會出現經濟高速增長的勢頭?它背後的動因是什麼?當人們試圖探尋其中的深層原因時,人們驚奇地發現,這是得益於一種群體性的社會心理和社會文化,這種社會心理和社會文化的基礎就是來源於有著數千年歷史傳統的儒家思想,就是來源於以
儒家倫理為核心的“東亞價值觀”。在這些學者看來,日本和亞洲四小龍經濟騰飛的精神動力正是來自於儒家倫理,是對儒家倫理的成功套用和改造的結果。如日本著名企業家澀澤榮一在他的《論語加算盤》一書中,認為自己成功的經驗就是算盤加《論語》,既講精打細算賺錢之術,也講儒家的
忠恕之道,開創了儒家式經營之風。
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陳榮照也提出了儒教精神促進了新加坡
經濟起飛的觀點。
中國作為一個具有兩千多年儒家思想傳統的國家,作為東亞
儒家文化圈的核心,很自然就會產生一種聯想:儒家文化、儒家倫理導致了
亞洲四小龍的經濟騰飛,當我們的經濟要發展,要騰飛的時候,也必須重視對儒家文化、儒家倫理的研究。這或許是當前國學熱形成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大陸反哺
現代新儒學的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一是從“五四”
新文化運動至20世紀30年代初,這是現代新儒學的開創期。這個時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梁漱溟、
張君勱、
熊十力等。二是從20世紀30年代初到40年代末,這是現代新儒學的發展期,主要代表人物有
馮友蘭、
賀麟等。這兩個階段大致範圍是1919年到1949年,是在大陸出現的。三是從20世紀40年代初到70年代末,這是現代新儒學的成熟期,主要代表人物有
唐君毅、牟宗三、徐復觀、
錢穆、
方東美等。四是從20世紀80年代初至今,這是現代新儒學的復興期。主要代表人物有
杜維明、成中英、
劉述先等。第三代、第四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主要是在港台。
當代國學熱的興起與港台地區第三代、第四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他們以接續和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為己任,主張在
西方文化面前,應該完好地保留中華民族文化的優良傳統和國民精神。他們著書立說,四處講學,身體力行,在世界一些主要國家和地區有很大的影響。他們的著作20世紀80年代以後陸陸續續在大陸出版並廣為流傳,大陸學者也興起了對港台新儒學學者及其思想的研究高潮。隨著研究的深入和交流的不斷擴大,在中國大地上出現儒家文化熱和國學熱就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
華人推動
據說,我國目前在世界各地的華人大約有3500萬,這些華人散居在世界的各個不同角落,能把他們聯繫在一起的就是他們對中國歷史和中國文化的歸屬和認同,對具有共同的民族心理和價值觀念的歸屬和認同,這一點是至關重要的。
我國每年舉辦的各種祭祀活動,如祭祀
伏羲、祭祀
黃帝、祭祀
大禹、祭祀孔子等,都會有成千上萬的海外華人回到祖國,共同祭祀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和道德始祖,這些海外華人的思想情感和文化認同作為一種外力,也推動了當前國內國學熱的升溫。
形勢變化
在國際上,這個變化主要表現在20世紀90年代以後,蘇聯解體,東歐巨變,馬克思主義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和危機,社會主義失敗論、馬克思主義過時論、共產主義渺茫論一時間甚囂塵上,在思想文化領域和
意識形態領域出現了一些
真空地帶。一個人總是需要有一種精神力量支撐的,這種思想不去填補,別的思想就會去填補,在這種背景下,人們發現,傳統文化中就蘊藏著豐富的思想內容,而有些內容恰恰是我們當前建設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需要的,於是,從這種意義上說,從傳統文化資源中尋找另一個精神的支柱,建構一套屬於自己的道德信仰體系,就成為一種現實需求。這或許也是國學熱興起的重要原因。
社會衝突
我們說,當今的中國社會,是一個急速變化的時代,是一個面臨重大轉折的時代,是一個多元價值觀碰撞和衝突的時代。中國社會與改革開放以前相比,社會財富極大增加,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在國家富裕和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背後,很多人的精神世界和心靈家園卻日益變得荒蕪,他們感到不滿足,感到困惑和迷茫。
極端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
功利主義有所泛濫。人們在問:難道經濟發展必然導致道德滑坡嗎?難道社會發展必然帶來誠信缺失嗎?傳統文化中重人際關係、重社會和諧、重道德修養、重
禮義廉恥、重道德自律、重理想人格、重和而不同等思想資源一下子成為全社會最需要了解最需要獲得的東西,因為這些思想觀念正是當今我們這個社會最缺乏的東西。人們試圖通過對儒家思想、傳統文化、國學的重視,來呼喚社會的道德良知,呼喚正義的力量,呼喚健全的理想人格,呼喚人性中善的本質;進而希望通過傳播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達到提高全民族的整體道德素質,再現中華民族禮儀之邦的美好宿願。這或許也是國學熱產生的一個重要原因。
構建和諧
一方面,從孔夫子到孫中山,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許多珍貴的思想文化遺產,有許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東西。就是說,國學熱的興起與近些年來我們一直提倡的以德治國、依法治國、以人為本、和諧社會、和諧世界、與時俱進、執政為民、道德修養以及義利觀、榮辱觀、
禮義廉恥觀等有密切的聯繫。因為這些思想本身就是來源於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固有的內容。另一方面,我們要建設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特色”從何而來?當然應該從
中國的傳統而來,應該從傳統文化中尋找“中國特色”的內容。離開中國傳統文化,所謂的“中國特色”也就
無從談起。正是有了黨和國家的大力倡導,有了學界和民間的積極配合,以德治國、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
社會主義榮辱觀等理念已經深入人心,這也是當前國學熱產生與興起的社會原因。
學媒聯手
近些年來,一些高校紛紛成立有關國學、傳統文化、儒釋道思想的研究機構,如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
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
中國社會科學院儒教研究中心、
安徽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院等,出版的學術著作及研究文章不計其數,每年都要召開各種形式和規模的國內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歐美、東亞、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也有相當規模的研究機構和學術隊伍。
除了電視台外,還有紙質媒體、網路媒體的積極參與和推動,譬如《
光明日報》專門開設了國學版,中文搜尋引擎百度開設了“國學頻道”,新浪網高調推出
乾元國學部落格圈,等等。
最近剛剛頒布實施的《國家“十一五”文化發展規劃綱要》也明確提出:在中學語文課程中適當增加傳統經典範文、詩詞的比重,中國小各學科課程都要結合學科特點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高等學校要創造條件,面向全體大學生開設中國語文課。
種種現象說明了中國人需要了解自己民族的歷史文化,也說明了傳統文化在中國具有深厚的社會土壤和民間基礎,沒有這個基礎,國學熱的出現是不可能的。
溝通交流
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溝通和交流,促使我們尋找自己的民族之根和文化身份,國學熱應需而生。
一個民族如果沒有自己的科技,可能會亡國;但是,一個民族如果喪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種,而亡種比亡國更可怕。對中華民族來說,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之成為中華民族的身份證和象徵,是中華民族區別於其他民族,是中國人之為中國人而不是美國人、日本人的惟一標誌。悠久的傳統文化影響著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民族心理、審美情趣和行為習慣。在經濟全球化時代,我們應當更加尊重自己民族的傳統文化,合理開發和利用傳統文化這個重要資源,以應對全球化的挑戰。這是國學熱興起的更深層次的原因。
當前這一股國學熱、傳統文化熱,是我們對一百多年來批判和否定民族文化的一種自我反思,是對人類社會面臨的一系列
自然危機、社會危機和道德危機後的積極回應。我們應該順應這股潮流,認真研究和解決當前社會所面臨的諸多理論和現實問題,真正擔當起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歷史重任,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弘揚國粹
弘揚傳統文化 傳承中華國粹———探知江西師範大學同學對傳統文化的認識
江西師大最近掀起的一陣國學熱潮使得傳統文化的弘揚問題再度為其校的熱點話題。面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一方面我們為之讚嘆,另一方面我們又感到了迷茫:傳統文化的前途何在?當代大學生究竟該用怎樣的態度和方式來對待祖先給我們留下的這些寶貴財富?以下為江西師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了解與看法的系列調查,或許能給我們一些收穫和啟示。
問卷調查
傳統藝術,路在何方?
任何一種文化都有其特殊的文化載體,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也不例外,它的重要載體就是傳統藝術。問卷中當我們問起對於書法、國畫、民族樂器等傳統藝術的掌握程度時, 92% 的同學回答學過一點皮毛或者根本就不懂,這時我們不禁要問,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國家整體素質的大學生們,面對內涵豐富的傳統藝術時,為何表現得如此近乎無知呢?
精巧而美麗的傳統藝術,曾經滿足了平民百姓對美的追求,在漫漫歷史中找到生長的土壤,人們在接受和學習傳統藝術的同時,找到展示自我的舞台,也在為傳統文化的發展源源不斷注入動力。
然而,如今這個處處充斥著流行和競爭的年代,時尚快感代替著人們對傳統的需求,更多時候傳統文化只在理想層面發揮一點作用,更多的人還在想像它應該在社會的發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實際生活中,傳統在離我們漸行漸遠,人們忙於各種應酬,忙於生存的條件下,更對傳統藝術少有問津了,有統計顯示,中國的
非物質文化遺產至少有 1 萬項,但是它們每天都在減少。
“課程太多,壓力又大,我們根本沒有時間去閱讀”,這成為阻礙大家閱讀的一個重要原因,如果占用大量時間去鑽研這些著作,勢必會影響到自己的專業課學習。然而,實際上,這種想法是錯誤的,適當閱讀和學習,可以打開我們的思路,帶動專業課的學習。
“和我所學和以後發展的方向沒有太大聯繫”,有很多同學認為自己所學的專業(尤其是工科和理科),跟古代經史子集在很多方面沒有共同之處,讀古代
經典文學會成為負擔。其實不然,經史子集,博大精深,其中的儒學等精髓都是為我們如何學習做人辦事提出了很好的意見,或者說見解,它可以引導我們更好地處理矛盾,不管是自然科學還是人文科學,都需要經典中所提出的品格和精神。
“我很不喜歡這些東西,它們過於乏味、枯燥,沒有創新。”初次閱讀和接受它們,很多人都會產生誤解,認為它們是一成不變的,是過時的。但畢竟那些都是前人總結的,經過歷史長河的風浪考驗流傳到了今天。我們應該用發展的眼光批判和繼承。
如今,人們很少主動學習傳統藝術的原因,很大部分要歸結於傳統藝術自身離平常人還有一定差距,整個社會提供給人們學習傳統藝術的機會比較少,在大中國小校園裡的我們少有機會接觸這樣的傳統藝術。素質更加全面的大學生群里,在傳統藝術這一方面,仍顯得十分缺乏,出現調查中的數據也就是意料之中了。
目前我們國家已經重視加強傳統藝術的宣傳。 2008 年 2 月起開始實施“京劇進中國小課程”工程,到 2009 年 7 月,工程就將完成在北京、天津等 10 省市的試點,那個時候,其它傳統藝術如國畫、書法、民族樂器的推廣也應該進行了,現在我們的校園內,已經找不到幾個能寫一手漂亮毛筆字,畫一幅優美國畫的學生。保護和推廣傳統藝術,迫在眉睫。
今年參加兩會提案的當代著名作家
馮驥才說過:“我們現代化的速度太快了,我們這些千姿百態的文化,大地的文化迅速地消失了,而且是轉瞬即逝,讓你心疼”。也是出於這樣的原因,他今年提了這方面的提案,旨在呼籲民眾和政府重視傳統文化,不能讓這些金子般的藝術消失,必須滿懷熱情地把我們的文化構成我們新的長城,讓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其中。
中國古典文化是
中國勞動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結晶,它承載著一個民族的精髓,我們作為中國人,作為當代大學生,肩負著民族復興的使命,必須尊重和學習傳統文化,這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而不僅僅是憑自己的興趣愛好而論。
傳統文化,如何發揚?
你眼中的傳統文化應該是怎樣的:
A. 古老刻板的
| B. 過時的
| C. 與時俱進的
| D. 需要不斷更新變化的
| E. 可有可無的
| F. 我們當代發展所必須的
|
這是最近江西師大對在校大學生髮放的調查問卷中的一道題目,調查結果顯示:選 A 、 B 、 C 、 D 、 E 、 F 的比率依次為 3% 、 1% 、 30% 、 48% 、 0% 、 18% 。通過這個數據我們可以看出有大約 50% 的同學認為當前的傳統文化是存在許多不足的地方、是不那么完善的,所以他們認為傳統文化是要不斷地更新變化的。但也有相當多的一部分同學( 30% )認為傳統文化是做到了與時俱進的,他們認為當今的傳統文化是跟的上時代的潮流的,是不斷完善和發展著的。另外,那 18% 的同學認為,傳統文化在他們眼中是我們當今社會發展所
必須的,是我們不該隔離的一部份。
整體的調查結果顯示,傳統文化對當代的發展是存在相當大的作用的,對我們大學生也是有相當大的影響的。 即使在當下許多人認為學習傳統文化沒有用,積極地去追逐西方、韓國等外國的潮流文化,有的甚至漸漸淡漠了它。
但是當前的現狀是 , 許多同學對傳統文化不怎么了解和清楚,儘管覺得它對我們的作用很大,但是由於周身環境和自身的限制,還是沒辦法做到像學習英語那樣去學習它,天天接觸它。
面對這一現狀,我們該怎么做?
“這需要學校和我們自身都加深對它的重視,對於那種優秀的傳統文化,學校要創造學習傳統文化的條件、培養一種學習傳統文化的氛圍,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同學們要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傳統文化精髓,去了解有關傳統文化的內容,要全民行動起來,把學習傳統文化當做一種習慣。媒體等也要加強宣傳,把優秀傳統文化對我們的積極意義以一種嶄新面貌出現在我們面前。這樣才能讓傳統文化得到更好的發展,才能為更好的為我們現代化建設起到幫助,才能把我們的優秀傳統和民族精華發揚光大。”在調查的過程中,一位同學建議到。
調查問卷顯示, 75% 的同學認為傳統文化對當下中國社會有重要作用,另 25% 的同學認為有一些作用; 96% 的同學認為有必要學習古代先哲的思想,並表示會主動學習。可見,大家對於傳統文化非常普遍的認同,基本都認識到了傳統文化中的積極因素在對國家建設和個人發展方面的促進作用。當問及對
經史子集的態度時,答案就不像上面兩題的答案那么集中,相對來說,選擇“偶爾翻閱”的最多,其次是“
敬而遠之”。
採訪中不少人一聽到經史子集,就將其與“刻板、過時、
食古不化”之類的詞語等同起來,甚至說“沒有聽過”。
在 此,同學們在對傳統文化的宣傳和普及上也向學校提供了很多想法和建議,主要是兩大方面:一是要把傳統文化和當下社會結合起來,在對傳統文化的去粗取精後融入現代元素和新的價值觀,融入當下的日常生活。二是加強宣傳力度。具體來說,可以多設定這方面的課程和講座,開展多姿多彩的社團活動和知識競賽,還可以多開辦讀書會交流會,校廣播站和校報也可以添加關於傳統文化的內容。不少同學表示《百家講壇》的那種平易近人、大眾化通俗化的講述方式在對大眾的宣傳和普及上是值得學習的。
課堂實錄
以下為同學們三節與傳統文化相關的課程:
場景一
3 月 6 日晚 19 點惟義樓W4208
得知星期六晚上
國學班有課,記者來到現場進行體驗和採訪。晚上七點上課,六點半就有同學陸陸續續走進教室,讓記者感到十分不解的是,除此課本《易經》之外,他們每個人手裡都拿著許多尚未拆封的牙籤!
七點剛到,一位年輕得出人意料的男老師拎著黑色公文包走了進來,他是任課老師徐闖。
這堂課講的是第九章《大衍之數》,首先是老師帶讀一遍,然後同學們齊聲讀一遍。“
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於叻以象閏,五歲再閏……”一片琅琅的讀書聲響起,同學們都很久沒有這樣齊聲讀過書了,神情激動。
然後,徐老師就對文章進行了講解,那些初看不知所云的句子在老師一番深入淺出、旁徵博引、多方譬喻下竟也變得趣味十足。文中古人用乾坤之數與
四時的相互關係運算,在五千年前就計算出一年有 360 天,推算出的世界上的物質種類數相當接近今天的科學結論,這些都讓同學們驚嘆不已。
終於等到牙籤“上場”了。原來,牙籤是用來替代蓍草占卜用的。同學們的興致極高,紛紛在老師的示範下動起手來,雖說“
六爻成一卦”程式比較繁瑣,大家都還是非常認真準確地完成了。接著,徐老師又詳細解說了演算中的規律及
解卦方法。徐老師告訴我們,他小的時候就喜歡“玩棍棍”,也因此對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後來才慢慢發現其實很多人都誤解了國學。以《易經》為例,易經被稱為“
六經”之首(詩、書、禮、樂、易、春秋),絕不僅僅只是“算卦”。易經可以作為所有學科的一個基礎理論模型,是後來所有哲學思想的源頭,通過易經推演出了各門科學,無論是數學、天文地理、文學、醫學等等,都可以從易經中找到相對應的地方,並且還能根據易經的理論來解決實際問題。在我們當代這樣一個社會環境下,《易經》依然有著學習價值。
最後,徐老師送給同學們一句話:“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希望青年一代把我們古老的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剛毅堅卓、容載萬物的美好品德傳承發揚下去。
場景二
3 月 8 日晨 8 點惟義樓W7208
在 08 級傳播學院的傳播學課堂上,同學們做了一個關於“從傳播過程看傳統文化的傳播”的案例分析,全班同學被分為若干小組,每組 5 到 6 人並進行討論。大家對於“你認為誰是傳統文化的傳播者?”“根據媒體特徵分析傳統文化的傳播”等一系列問題
各抒己見,然後各組寫好討論記錄,並通過一周的整理得出一份該組的總結。今天這堂課就是各個小組展示自己組內的討論成果,同學們各抒己見。“傳統文化包括民間的手工藝品,少數民族的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也在傳統文化的範疇內”“文學成就是傳統文化的重要代表,而那些名著就是最好的證明”……通過大家的意見,可以看到傳統文化是多姿多彩的,而不僅僅是一兩個方面。
這節課還設計了“根據媒體分析傳統文化的傳播”這種問題。同學們都積極發言。“媒體傳播通常不深入、不全面,有事還會帶來很多誤解,這樣傳播效果就大打折扣了。”“媒體經常傳播同樣的信息,對於傳統文化也是千篇一律,這樣就起不到很好的傳播效果。”“缺少教育意義,過於娛樂化,這樣傳播傳統文化就低俗化了。”
在關於“受者接受傳統文化的心理及相應對策”問題上,有同學提出“接收者缺乏主動性,處於被動的傳播可能是一遍遍強制性地灌輸,所以必須引導大家,提高接受傳統文化的興趣。”“中國人對中國傳統文化認識過於膚淺,同時認為是自己的就不會珍惜,所以必須克服這種自滿心理。”
在討論結束時,大家認為這樣的活動“不僅僅加深了對傳統文化的認識,而且結合專業課知識,收穫是雙重的。”
課後,任課老師袁愛清說:“研究傳統文化於課堂中,是激發大家活學活用的熱情,同時達到引發學生關注中國傳統文化的目的。針對日韓等國非常熱衷漢文化,而中國人卻有些漠視這一現象,就是為了讓大家轉變態度,看看別的國家怎么做,再審視一下自己,才發現我們有很多不足!”
場景三
4 月 16 日晚 19 點惟義樓W2202
這是不同尋常的課,這裡有來自大二大三的同學,也有大一的同學,有專業課的同學,也有外專業課的同學,到底是什麼課吸引了大家呢?它是文旅學院歷史學的
中國古代文化史。這裡有來自文旅、美術、音樂、傳播等學院三個年級的 80 位同學,在每周四晚上帶著激情探索中國傳統文化發展歷史……
這門課的任課老師的是文旅學院的曹柯平老師,他對歷史特別是考古有很多研究,今天要講的是中國詩歌發展史,曹老師給大家展示了西班牙文化遺產的照片,講到古代西方西方文明,用一首西班牙的民歌引發大家的思考,讓我們發現其實很多時候中西方文化是相通的,比如詩歌乃至整個文學領域。
在一首《青花瓷》的背景音樂中,我們同時跟隨幻燈片欣賞了古代青瓷中的代表,去感悟歌詞中的意境。關於詩的意象和意境,曹老師用通俗語言解釋說:“是個描繪的圖畫構成了意象,而意象的疊加組合成了詩歌的意境。”
課上大家分析了《詩經》中一些片段,包括大家非常熟悉的《蒹葭》,曹老師給出了不同人做的不同翻譯,並進行比較。而大家聽著《蘭花草》《十送紅軍》《牽手》等歌曲的詞都採用了賦、比、興的手法,這讓大家對《詩經》的語言有更加形象生動的認識了。
“風雨”一直是中國詩詞之中常常提及的關鍵字,曹老師通過舉例的方法說明了不同時期人們對其描寫的不同特點,同時又得出一個感慨 , “現在的人也只能從那些古代詩歌裡面吸取,很難創造出新的特點了。”
這門課程通常都是把音樂、圖片貫穿於講解之中,同時又通過許多對比,如古今、中西、現實與理想等等方面。這也恰恰迎合了不同年級、不同專業的興趣和口味。
曹老師說:“掌握中國傳統文化,要建立在擁有豐富的知識內涵,因為只有有了知識背景才可以領悟和思考。為什麼大家對中國傳統文化了解甚少甚至無視?那是他們對人文關注度不夠,甚至有可能產生誤會。我們只有尊重前人,認識世界,延續優秀精華的部分。同時也要避免浮躁的心情,克服文言文障礙,讓主流實質延續下去,謙虛、謹慎,同時也要遵從現代社會的價值取向。”
小常識
“經史子集”是我國古代讀書人對經典的分類法。
“經”是指
古代社會中的政教、綱常倫理、道德規範的教條,主要是儒家的典籍,有儒學十三經:《周易》、《尚書》、《周禮》、《禮記》、《儀禮》、《詩經》、《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
“史”是各種體裁歷史著作,分為正史、編年、
紀事本末、
別史雜史、詔令奏議、傳記、史鈔、
載記、時令、地理、職官、
政書、目錄、史評十五類。
“子”是諸子百家及釋道宗教著作,分為儒家、兵家、
法家、農家、醫家、天文算法、術數、藝術、諸錄、
雜家、
類書、小說家、
釋家、道家十四類。
“集”是收歷代作家一人或多人的散文、
駢文、詩、詞、散曲等的集子和文學評論、戲曲等著作,分為楚辭、
別集、
詩文評、詩詞五類。
關於四書五經
四書五經是四書和五經的合稱,是中國儒家經典的書籍。四書指的是《論語》、《孟子》、《大學》和《中庸》;而五經指的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和《春秋》,簡稱為“詩、書、禮、易、春秋”,在之前,還有一本《樂經》,合稱“詩、書、禮、樂、易、春秋” , 這六本書也被稱做“
六經”,其中的《樂經》後來亡佚了(焚書坑儒導致),就只剩下了五經。《四書五經》是南宋以後儒學的基本書目,儒生學子的必讀之書。
經典書目推薦
《經典常談》
朱自清著,這是一部小而精的經典學史,不僅包括傳統意義上的經典———五經四書,而且講了歷史、諸子以及詩詞歌賦的經典。他的目的在於使年輕一代了解整個傳統文化,造就通才。更重要的是書中語言極其通俗流暢,條理分明,深入淺出,見解精闢,是一本入門的好書。
《唐詩雜論》
聞一多著,聞一多先生不僅是一位嚴謹的學者還是一位詩人,用詩人的眼光去讀詩,去研究詩人,多有卓見。拋卻這些學術上的成就,其文本身即是一篇篇美文,尤其是說初唐四傑,論
賈島,論類書與唐初的
李世民,舉重若輕,行雲流水一般的文字,見識閎通的表述,引人入勝,確是高妙。
《
詩詞曲賦鑑賞》
葉樹發、
杜華平主編,以傳統文化重要載體———韻文之鑑賞為主要內容,對其人文精神,其分體簡史、形式、表現方法、藝術風格、鑑賞方法作了全面的論述和介紹。
背後
自“五四”
新文化運動迄今80年來,持續不斷的現代化思潮幾乎是社會發展的主流,並且這種對現代化的追求在很大程度是以傳統文化的“讓位”為代價而前行的。在文化問題上,從理論到實踐,傳統文化這個問題一直是個困擾人們頭腦的問題。
但在當下,國學、傳統文化的復興“熱”突然如雨後春筍般撲面而來,且正未有窮期:議論紛紜的讀經運動之爭塵埃未落,名流賢達的《甲申文化宣言》又冒了出來;9月28日曲阜市政府首次主持公祭孔子誕辰大典,尊孔之風趨盛;10月22日,又有甲申年重陽
炎帝陵祭祖大典在
株洲炎陵縣炎帝陵舉行;北京安定門街道辦事處與
中國人民大學“人文奧運研究中心”欲聯手打造中國首個“國學文化社區”,繼而又有報載山東濟寧將興建一座“
中華文化標誌城”……這些轟轟烈烈的“復興”活動究竟昭示了什麼?
質疑:在復興“外衣”之下的兩點問題:
外延模糊
當前社會流行的一種看法或做法,就是把傳統文化放在儒家文化的層面上來表述,似乎二者可以
等量齊觀。這種觀點抽象看來頗有道理,但仔細分析卻十分片面,因為一個最基本的事實是:傳統文化的外延顯然要比
儒家文化寬泛得多,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征,而儒家文化則僅僅是民族思想文化形態中的一種而已。傳統文化除儒家文化外,還有各種各樣的文化形態,如道家文化,法家文化,墨家文化,名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就儒家文化本身而言,在其歷史演進過程中,也大量融匯、吸收了其他各種不同的思想文化內容,從而豐富了自己的思想體系,如
荀子之集成百家,自成一系;
董仲舒之重儒家、陰陽家,自立一說;宋明理學家更是融釋、道於一身,終使儒家達到較完備的
形而上理論形態。因此,傳統文化不是靜態的存在,而是動態的觀念;不是靜態的積澱物,而是動態的價值取向。所謂傳統文化不僅僅意味著“過去存在過的一切”,其更深層含義在於:傳統文化是一種觀念,是一種價值取向,是肇始於過去融透於現在直達未來的一種意識趨勢和存在。
警惕政績
有文章指出,當前的傳統文化復興“熱”已有從思想的層面發展到制度層面和操作層面的趨勢,茲事體大,實在不可以掉以輕心。倡導讀經還只是文士墨客的議論,而“建設國學社區”,乃至興建“中華文化標誌城”等等則是貨真價實的社會改造運動、大規模的土木工程。一旦啟動,在各種名堂、項目底下就是真金白銀的公共資源的調動、分配,還有就是某種公共領域的強制性變化,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生活於其中的社區成員是無法不受其影響乃至制約,承載著這些工程規劃的土地原生態無法不被改變甚至是破壞。尤其是對於像山東濟寧要興建一座“中華文化標誌城”這樣的“大手筆”,更需明察、細辨、慎思,更需要在政治民主、加強輿論監督的前提下抉擇去從。
現象:我們是合格的炎黃子孫嗎?
五四運動以來的現代化思潮幾乎就是以西方的圖景為標準的。因此有學者說,
五四精神就是徹底的“反傳統”。傳統文化在消亡嗎?
一個有著自己偉大“
文統”和“道統”的國度,一個向世界貢獻了孔子、孟子、
老子、
莊子、李白、杜甫、
曹雪芹等無數傑出人士的國度,出現今天這種自身文化相對貧瘠的局面是不爭的事實。當前,流行文化是繁殖力驚人的病毒,傳統文化是被漸漸噬空的細胞。傳統文化所傳承的價值觀念和情感,變成廣告話語、商業邏輯;而傳統文化的外在表現、習俗儀式,只能無奈地演變成商家的
市場行銷策略。
清華大學社會學系
景軍教授看來,
中國的傳統文化其實有很多可愛的地方,而往往可愛的東西其缺陷也是非常明顯的,所以大家常常把傳統文化當成現代化的障礙。但傳統文化畢竟是中國傳續了幾千年的血脈,若血脈堵死,中國只能被稱為一個現代國,而不能稱其為中國了。近百年來,由於種種原因,一些優秀的傳統倫理道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這就引發了嚴重的社會問題,比如誠信危機。再比如“孝”,現在儘管人們已經較之過去有了更為雄厚的經濟基礎來孝敬老人,但很多人孝心已經沒有了,孝敬父母不是有心無力,而是有力無心。由於中國人口結構的日益老齡化,同時相應的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孝”文化的式微也將帶來嚴重社會問題。
中國作為歷史悠久的
文明古國,民族血脈之所以綿延至今從未間斷,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承續傳載功不可沒。如果我們丟掉了傳統文化的精髓,那我們在某種意義上也就不是合格的炎黃子孫了。
復興
:傳統文化的活力不在於“仿古”
“五四”以來關於中西文化之爭,傳統文化與現代化之爭其關鍵似乎更在於如何對待傳統文化。所幸的是,傳統文化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找到了一些復興的載體,或者說帶來了新型的傳統文化,儘管現在的傳統文化已經絕非歷史上的傳統。
傳統文化的復興,不能僅僅做一個博物館,而應該是一種生活方式和行為準則,是一種活生生的東西。當前,在舉辦弘揚某類傳統文化的活動時以發揚“傳統”為名刻意“仿古”的現象,在中國各地是比較常見的。其實,刻意模仿古代的某些形式,卻忽視對現代生活的反映和交融,其效果往往有限,甚至流於“形象工程”亦或市場逐利之嫌的作為,那么此“熱”毋寧說更是國學或傳統文化的不幸,而其是否能真正的熱起來,以及“熱度”又能維持多久,也就同樣值得懷疑了。
有人說傳統是包袱,有人說傳統是財富,有人說傳統是實現現代化的阻力,有人說傳統是實現現代化的動力。這些說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對都是片面的。如果現代人能正確認識到歷史是不能割斷的,
傳統與現代是有著
血肉聯繫的,從而主動地去改造和吸收傳統,使其實現自我更新,以適應時代,為時代服務,則傳統絕不會成為包袱,而只能是寶貴的財富,絕不會是阻力,而只能是積極的動力。相反,如果不能正視時代的發展而固步自封,抱殘守缺,或者無視傳統與現代的血肉聯繫而一心只想割斷歷史,拋掉傳統,那么,傳統也確實會成為一種沉重的包袱,成為前進的阻力。總之,對於傳統文化既不能盲目的崇拜和搬用,也不能簡單的否定和排斥。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身份標誌,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創造的集體記憶與精神寄託。在日益污染的工業化時代,在功利至上的商品社會,如何“呼吸新鮮空氣”?國學大師
文懷沙說,幾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就是“精神的氧氣”。“樹的影子拉得再長,也離不開樹根;我走得再遠,也走不出媽媽的心。”
人語
:對現代化背景下傳統文化的理解
溫總理
溫家寶總理在
哈佛大學講話——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早在2000多年前,就產生了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學說和以
老莊為代表的道家學說,以及其他許多也在
中國思想史上有地位的學說流派,這就是有名的”諸子百家“。從孔夫子到孫中山,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有它的許多珍貴品,許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東西。比如,強調仁愛,強調群體,強調和而不同,強調天下為公。特別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操,”
民為邦本“”
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待人之道,吃苦耐勞、勤儉持家、
尊師重教的傳統美德,世代相傳。所有這些,對家庭、國家和社會起到了巨大的維繫與調節作用。
王光英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王光英——而在21世紀的今天,人類普遍倡導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時候,世界上許多有識之士又在呼籲,要從中華文化中獲取西方文化繼續發展的營養。因此,“做人”和“做事”、“倫理”和“法理”的文化是可以互補的,中華文化和西方文化也是可以互相吸取的。長期以來有一種觀點,認為中華文化在現代化過程中只能被動地接受西方文化的衝擊。這顯然是片面甚至不公正的。中華文化長期教育人們經世、入世,即“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理念;也提倡
民為邦本、
民貴君輕,即人民至上的理念。這從根基上決定了受中華文化薰陶的中國人,能夠根據民族和國家的根本利益,主動吸取西方文化的營養,推動民族的強盛和國家的興旺。
克羅地亞文化
克羅地亞文化部長波諾·比什庫皮奇——現在不少文化就像生物物種,正瀕臨滅亡。例如,在世界各地,大量產生於特定文化、歷史和環境中的語言已經消失。今天,全球有上千種語言只有近萬人、甚至不到數千人會說了。
印度文化
印度文化部長——對於傳統文化不僅僅要保護,更要讓現代人的生活與它仍存在相關性。傳統文化不能僵死在博物館裡,要活在21世紀中。一方面,文化政策制定者要重新發掘傳統文化的價值,套用先進技術,把它們結合到經濟主流中去,同時不使其喪失文化特徵。我們必須以現代的手段來保護傳統價值和文化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