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推進工業廢水循環利用實施方案(2024-2026年)

《四川省推進工業廢水循環利用實施方案(2024-2026年)》是為了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關於印發工業廢水循環利用實施方案的通知》(工信部聯節〔2021〕213號)等檔案精神,提升四川省工業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制定的方案。

2024年5月,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等七部門聯合印發《四川省推進工業廢水循環利用實施方案(2024-2026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川省推進工業廢水循環利用實施方案(2024-2026年)
  • 頒布時間:2024年5月
  • 發布單位: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等七部門
  • 文號:川經信環資〔2024〕78號
發布信息,內容全文,內容解讀,

發布信息

關於印發《四川省推進工業廢水循環利用實施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
川經信環資〔2024〕78號
各市(州)經濟和信息化局、金融管理(工作)局、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局、住房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水利(水務)局、統計局:
為貫徹落實《關於印發工業廢水循環利用實施方案的通知》(工信部聯節〔2021〕213號),深入推進我省工業廢水循環利用工作,我們研究制定了《四川省推進工業廢水循環利用實施方案(2024-2026年)》,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
中共四川省委金融委員會辦公室
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四川省生態環境廳
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四川省水利廳
四川省統計局
2024年5月27日

內容全文

四川省推進工業廢水循環利用實施方案(2024—2026年)
工業用水是全社會用水的重要組成部分,“十四五”以來,全省工業用水占比和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呈逐年下降趨勢,工業重複用水率逐年提升,但規模以上工業重複用水率距全國平均水平仍有差距。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關於印發工業廢水循環利用實施方案的通知》(工信部聯節〔2021〕213號)等檔案精神,提升我省工業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刻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和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省委十二屆三次、四次全會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高質量發展,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堅持“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聚焦重點用水行業,形成各有側重的廢水循環利用模式,推動試點示範建設,以技術改造為抓手,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分類統籌推進工業廢水循環利用,促進工業綠色高質量發展。(註:其中黑體字為國家《方案》中內容,下同)
到2026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用水重複利用率達到94%左右,鋼鐵、石化化工、有色、造紙、紡織、食品等行業規模以上工業用水重複利用率進一步提升,重點用水企業及園區工業廢水循環利用技術改造成效明顯,工業用市政再生水量大幅提高,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持續穩步下降,基本形成主要用水行業廢水高效循環利用新格局。
二、重點任務
(一)分業施策,實施廢水循環利用提升行動。聚焦廢水排放量大、改造條件相對成熟、示範帶動作用明顯的石化化工、鋼鐵、有色、造紙、紡織、食品等行業,穩步推進廢水循環利用技術改造升級。鼓勵企業加快節水技術研發、創新,開展節水工藝改造,推廣雨水收集利用,加快中水回用和再生水利用等水循環利用設施建設,提高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加強工業廢水中高值成分提取技術創新與套用。(經濟和信息化廳、住房城鄉建設廳、水利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專欄1 重點行業廢水循環利用提升行動
石化化工行業:強化用水強度控制,嚴格要求化工園區按照分類收集、分質處理的要求,配備專業化工生產廢水集中處理設施(獨立建設或依託骨幹企業)及專管、明管輸送的配套管網,化工生產廢水納管率達到100%。大力推廣套用電化學循環水處理、基於高污水回用比的循環水處理技術、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回用、高鹽廢水資源利用集成技術、智慧用水管控系統等廢水循環利用先進裝備技術工藝,降低廢水排放量。
鋼鐵行業:鼓勵企業針對鋼鐵生產各工序採用分質供水技術,根據廢水特點設定不同處理工藝,處理後分質回用。推廣套用高效循環用水處理、生產工藝乾法半乾法冷卻或洗滌、高濃度有機廢水回用、高鹽廢水減量、耐高溫集成化水處理裝備、循環水水質動態監測、智慧用水管控模式等廢水循環利用先進裝備技術工藝。實施排水管網雨污分流技術改造。推動有條件的鋼鐵企業使用城市再生水。
有色金屬行業:積極推動節水技術改造,完善串聯用水和廢水分級分質回用的網路化、智慧型化調配系統。推廣套用有色冶煉重金屬廢水深度處理與回用、高鹽廢水資源化處理、電解鋁廠含氟生產廢水及初期雨水處理新工藝、多晶矽生產水循環利用系統廢水循環利用先進裝備技術工藝。
紡織行業:加強廢水循環利用能力建設,大力推廣高效連續長車印染工藝技術、 紗線循環水染色短流程超低排放技術、噴水織造廢水回用技術、節水型絲光機、洗滌水梯級利用、化纖長絲織造廢水高效利用、印染廢水膜法深度處理等廢水循環利用先進裝備技術工藝。鼓勵紡織企業加大再生水等非常規水資源開發力度,嚴控新水取用量。開展廢水循環利用水質監測評價和用水管理,推動重點用水企業搭建廢水循環利用智慧管理平台。
造紙行業:鼓勵企業開展鹼回收,蒸發站污冷凝水分級及回用和製漿造紙用水梯級利用。推廣套用置換蒸煮技術、多段逆流洗滌封閉篩選技術、氧脫木素、無元素氯漂白和全無氯漂白、造紙白水封閉循環利用技術、高壓噴淋、白水多盤迴收技術、雙輥擠漿機、透平機、生產過程中高濃技術和過程智慧型化控制等裝備技術工藝。
食品行業:推廣套用啤酒刷洗水最佳化回收工藝、啤酒再生水綜合利用技術、含乳飲料工藝節水及循環利用技術等,加強白酒類生產廢水循環利用,鼓勵酒水飲料、水果加工等重點子行業的清潔廢水處理後分質回用,或經園區收集再用於沖地、綠化等。鼓勵泡菜、醬油、複合調味料等生產企業加強高鹽廢水的綜合循環利用,減少新鹽使用量。
(二)創新引領,攻關一批關鍵核心裝備技術工藝。推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節水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加強工業節水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重點支持工業廢水高循環利用、精準測量、非常規水利用技術及設備研發,推動中試熟化及轉移轉化。支持企業、研究機構突破一批工業高性能膜及組件、綠色水處理藥劑、高濃度難降解有機廢水循環利用等關鍵核心材料及工藝技術。鼓勵有條件的園區開展技術綜合集成與示範,研發集成低成本、高性能工業廢水循環利用裝備技術工藝,打造工業廢水循環利用技術、工程與服務、管理、政策等協同發力的示範樣板。(經濟和信息化廳、科技廳、生態環境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深入行業,推廣套用先進適用技術工藝。根據國家鼓勵的工業節水工藝、技術和裝備目錄以及重大環保技術裝備目錄、川渝地區工業領域綠色低碳先進適用技術、裝備和產品目錄,結合產業實際,推廣套用工業廢水循環利用先進適用工藝、技術和裝備。鼓勵行業協會、頭部企業積極開展示範工程總結和技術產品徵集推廣。大力推進節水產業創新發展,加強成果轉化套用,構建從研發設計、產品裝備製造到工程建設、運營服務管理的工業節水全產業鏈條。(經濟和信息化廳、生態環境廳、水利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完善標準,推動重點行業水效對標達標。鼓勵重點企業、相關市州建立完善工業廢水循環利用的企業、地方標準。突出工業廢水循環利用在綠色工廠(園區)、節水型企業(園區)、節水標桿企業(園區)創建中的評價指標權重。推動工業園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用水計量監測全覆蓋,一、二級計量設備設施配備率達100%,鼓勵工業企業配全三級水計量設備,推廣重點取用水企業水量線上採集、實時監測。(經濟和信息化廳、水利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培塑典型,打造廢水循環利用優秀案例。圍繞重點用水行業,開展節水型企業和水效領跑者創建。鼓勵並引導水效領跑者企業、節水型企業、綠色工廠等有基礎的企業及園區申報國家工業廢水循環利用示範試點。推動企業、園區系統分析各項重點用水工序,根據不同工序的用水水質要求和廢水水質特點,圍繞過程循環和末端回用,實施廢水循環利用技術改造,完善廢水循環利用裝備和設施,實現串聯用水、分質用水、一水多用和梯級利用。鼓勵市政再生水生產運營單位結合覆蓋區域內不同企業及工序的用水需求,完善再生水管網,探索再生水分質供給工業生產的創新模式。圍繞企業(園區)內廢水循環利用、區域再生水回用工業生產等模式,徵集發布一批工業廢水循環利用優秀典型案例。(經濟和信息化廳、水利廳、省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強化支撐,培育廢水循環利用專業力量。培育一批工業廢水循環利用裝備製造商及綜合服務商。推動實施重大節水技術裝備產業化工程,培育一批自主創新水平高、可提供系統解決方案的水處理產品、裝備製造骨幹企業。推廣契約節水管理模式,充分發揮第三方節水服務企業的技術指導作用,積極推動企業普遍開展水平衡測試、水足跡評價,開展企業用水審計和節水改造,深入挖掘企業節水潛力,加強節水管理,最佳化節水工藝,提高節水運營水平。(經濟和信息化廳、水利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多措並舉,提升廢水循環利用管理水平。推動重點用水企業、園區利用大數據、雲計算、網際網路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逐步建立並完善兼具信息感知、實時監測、及時預警、應急回響等功能的傳輸系統以及智慧用水管理平台,最佳化供用水管理。開展水資源論證,實施規劃與建設項目節水評價,重點用水行業項目具備廢水循環利用條件但未有效利用的,嚴格控制新增取水。建立健全用水權交易制度體系,培育和發展用水權交易市場。(經濟和信息化廳、水利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統籌協調,明確職責分工。充分發揮現有省級節約用水工作部門之間綜合協調作用,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定期會商研究工業廢水循環利用數據情況和存在問題,確定工作方向和重點,按照職能分工抓好重點任務落實。市縣政府要落實屬地責任,結合實際確定本地區工業廢水循環利用重點任務,制定具體實施措施,加大力度鼓勵和支持工業廢水循環利用。(經濟和信息化廳、水利廳、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生態環境廳、住房城鄉建設廳、省統計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完善價格機制,加強財政激勵。加強對鋼鐵、化工、有色、紡織等重點用水行業用水超計畫、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的監督管理。推動工業企業按照免徵水資源稅的現有政策使用再生水,再生水價格由供用水雙方協商確定。利用現有資金渠道支持工業廢水循環利用相關項目,鼓勵市縣探索設計多元化財政資金投入保障機制,利用政府專項債券支持符合條件的工業廢水循環利用相關技術改造、設施建設項目。最佳化完善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機制,支持推廣套用先進廢水循環利用裝備技術工藝。(省發展改革委、經濟和信息化廳、水利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落實稅收優惠,注重金融支持。精準落實工業節水、廢水循環利用等支持綠色發展稅費優惠政策,確保符合條件的企業應享盡享優惠政策。引導金融機構為開展工業廢水循環利用技術改造項目提供擔保、信貸等綠色金融支持。鼓勵企業採用綠色債券、資產證券化等手段,依法合規拓寬融資渠道。(省委金融辦、省發展改革委、經濟和信息化廳、生態環境廳、水利廳、四川省稅務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加大宣傳力度,推動交流合作。圍繞重點用水企業、園區,聯合行業協會、廢水處理專業機構等,深入開展節水評價及診斷、節水技術裝備供需對接、地方標準制定及宣貫。積極總結先進經驗模式,大力宣傳工業廢水循環利用典型案例。推進節水教育進企業、進園區,做好用水單位操作工人和管理人員的節水培訓。(經濟和信息化廳、水利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內容解讀

一、出台背景
工業用水是全社會用水的重要組成部分,“十四五”以來,全省工業用水占比和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呈逐年下降趨勢,工業重複用水率逐年提升,但規模以上工業重複用水率距全國平均水平仍有差距。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關於推進工業廢水循環利用、污水資源化利用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關於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整改工作要求,提升我省工業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水平,經濟和信息化廳、中共四川省委金融委員會辦公室、省發展改革委等八部門結合我省實際,聯合制定了《四川省推進工業廢水循環利用實施方案(2024-2026)》(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二、指導思想
《方案》明確,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刻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和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省委十二屆三次、四次全會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高質量發展,“以新促質”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堅持“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聚焦重點用水行業,形成各有側重的廢水循環利用模式,推動試點示範建設,以技術改造為抓手,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分類統籌推進工業廢水循環利用,促進工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三、總體目標
《方案》明確了到2026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用水重複利用率達到94%左右,鋼鐵、石化化工、有色、造紙、紡織、食品等行業規模以上工業用水重複利用率進一步提升,重點用水企業及園區工業廢水循環利用技改成效明顯,工業用市政再生水量大幅提高,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持續穩步下降,基本形成主要用水行業廢水高效循環利用新格局。
四、重點任務
《實施方案》提出了7個方面重點任務。一是實施廢水循環利用提升行動。聚焦石化化工、鋼鐵、有色、造紙、紡織、食品等行業,穩步推進廢水循環利用技術改造升級。二是攻關一批關鍵核心裝備技術工藝。推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節水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加強工業節水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三是推廣套用先進適用技術工藝。結合產業實際,推廣套用工業廢水循環利用先進適用工藝、技術和裝備,鼓勵行業協會、頭部企業積極開展示範工程總結和技術產品徵集推廣。四是推動重點行業水效對標達標。鼓勵重點用水行業的頭部企業及所在市州建立完善工業廢水循環利用的企業、地方標準。五是打造廢水循環利用優秀案例。圍繞重點用水行業,開展節水型企業和水效領跑者創建。鼓勵並引導有基礎的企業及園區申報國家工業廢水循環利用示範試點。六是培育廢水循環利用專業力量。培育一批工業廢水循環利用裝備製造商及綜合服務商。推動實施重大節水技術裝備產業化工程,培育一批水處理產品、裝備製造骨幹企業。七是提升廢水循環利用管理水平。推動重點用水企業、園區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逐步建立並完善智慧用水管理平台,最佳化供用水管理。
五、保障措施
《實施方案》提出了4個方面保障措施。一是強化統籌協調,明確職責分工。發揮綜合協調功能,建立健全工作機制,確定工作方向和重點,抓好重點任務落實。二是完善價格機制,加強財政激勵。加強對用水超計畫、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的監督管理,探索設計多元化財政資金投入保障機制。三是落實稅收優惠,注重金融支持。加強綠色發展稅費優惠政策落實力度,強化綠色信貸支持力度,形成政策合力。四是加大宣傳力度,推動交流合作。深入開展節水評價及診斷、節水技術裝備供需對接、地方標準制定及宣貫。大力推廣宣傳工業廢水循環利用經驗模式和典型案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