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嗚音喇叭其淵源可追溯至春秋戰國時期,它原為楚國
宮廷音樂,為宮廷樂師師曠所創,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
嗚音喇叭流傳到民間,傳統曲牌約一百多種,現主要盛行於南漳縣巡檢鎮峽口及保康接壤地區,是楚文化僅有的活態遺存,因而史學界稱之為楚樂的活化石。
20世紀80年代後期,嗚音喇叭被楚史學者發現後,即宣傳開來,得到海內外楚史界的高度重視。
基本特徵
音樂特徵
嗚音喇叭音樂的主音是徵音,即“5”作為它的基音,曲牌以徵調式為主。徵調式音樂,旋律熱烈、歡快、活潑、輕鬆,如火焰躍動、熱力四散。徵音五行屬火,通心,五志屬喜。嗚音喇叭的徵調式雖然屬於大調性,卻顯示出音色幽暗、詭譎、怪異的楚地巫音典型特徵。
曲牌
嗚音喇叭常用曲牌分喜調和悲調兩類,《娶親調》《虎報頭》《何仙姑》等喜調用於喜事,《上山坡》《葉葉落》《普天落》等悲調用於喪事。
主奏樂器
嗚音喇叭的主奏樂器有長號、喇叭、邊鼓、凸鑼、大鈸、小鑔、勾鑼等。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嗚音喇叭音樂有楚國早期崇巫尚神民俗的遺風,是楚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和學術研究價值。
傳承狀況
嗚音喇叭活躍在峽口一帶的會者不足60人,其中劉氏家庭班已傳承六代,掌握這一傳統民間演奏技藝的老藝人正日益減少,而後起的年輕人又不願意學習繼承。在此情勢下,嗚音喇叭已瀕臨失傳,亟待搶救。
傳承人物
劉國福,男,漢族,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為嗩吶藝術(嗚音喇叭),申報地區為湖北省南漳縣。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南漳縣文化館獲得“嗩吶藝術(嗚音喇叭)”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嗩吶藝術(嗚音喇叭)項目保護單位南漳縣文化館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採訪欄目
2004年,中央電視台《走遍中國》欄目專程到巡檢鎮對嗚音喇叭進行了採訪錄製並在中國內外播放。
專場演出
2006年10月,在國際亞細亞學術研討會第九屆年會上,日本、韓國等6國專家學者現場聆聽了專場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