嗩吶藝術(丹東鼓樂)

嗩吶藝術(丹東鼓樂)

嗩吶藝術(丹東鼓樂),遼寧省丹東市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丹東鼓樂簡稱“鼓吹樂”,亦稱“鼓吹”、“吹打”等,是一種以管樂器和打擊樂器為主的傳統器樂演奏形式,它長期流行於遼寧省丹東地區,至今已有百年以上的歷史。

2008年6月7日,嗩吶藝術(丹東鼓樂)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Ⅱ-37。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嗩吶藝術(丹東鼓樂)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音樂
  • 申報地區:遼寧省丹東市
  • 遺產編號:Ⅱ-37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歷史淵源,基本特徵,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丹東鼓樂主要用於婚嫁、喪葬、廟會、燈節以及農閒時娛樂等活動中,是一種帶有濃厚地域特色的民間音樂形式,廣泛流傳於丹東及周邊地區,至少已有百餘年的歷史。丹東各縣縣誌中均有關於鼓樂的記載,如《安東縣誌·婚禮》中有:“迎娶,城區皆用彩色抬轎二乘,男女各一,鄉區多以彩車代轎……鼓吹一部坐車奏樂前導。”《鳳城縣誌·喪葬》也載:“來奠者率饅首、香燭、紙箔等物或以輓聯、幛額書哀詞為儀,鼓樂靈棚。”《鳳城縣誌·歲事》中也有:“元宵節……城內各商戶燈光如晝,花炮震耳,鼓樂喧鬧,前後共三日。

基本特徵

丹東鼓樂所用吹管樂器包括嗩吶、管子、笙等,打擊樂則包括鼓、鑼、鈸、碰鐘等,有的鼓樂班還加入弓弦樂器和彈撥樂器。根據所用樂器的不同,丹東鼓樂可分為以嗩吶為主奏樂器的“嗩吶樂”和以管子為主奏樂器的“笙管樂”兩大類。嗩吶樂又分為喇叭樂(低音嗩吶主奏)、小喳子樂(高音嗩吶主奏)、三不擱(低音、高音、中音三支嗩吶合奏)和咔戲等演奏形式。一些鼓樂班在嗩吶、笙管主奏的演奏形式中加入打擊樂器、拉弦樂器和彈撥樂器作為配樂,進一步豐富了鼓樂的表現力。
主奏樂器
(一)嗩吶樂
以嗩吶為主奏樂器的鼓樂演奏形式,稱為“嗩吶樂”有以下幾種:
1、大喇叭樂:一般由兩支一尺五寸左右的低音嗩吶主奏樂曲,或再加進一支中音嗩吶,配以笙和鼓、鑼、鈸等打擊樂器為伴奏。低音嗩吶的音色粗獷、深厚,宜於表現悲愴、哀婉的情緒。所以,一般常用於“白事”(喪葬)。
2、小喳子樂:一般由一支七寸五分以下的高音嗩吶(藝人稱之為“小喳子”)主奏樂曲,或再加進一支中音嗩吶,配以笙和鼓、大鑼、小鈸、手鑼等打擊樂器為伴奏。高音嗩吶的音色明亮、高亢,適宜表達快樂的心情,因此,常在“紅事”(婚娶)中使用。
3、三不擱:由一支低音嗩吶(一尺五寸左右)、一支中音嗩吶(一尺二寸左右)和一支高音嗩吶(七寸五以下)主奏樂曲,配以笙和鑼、鼓、鈸等打擊樂器為伴奏。高音嗩吶、中音嗩吶和低音嗩吶齊奏,既突出了小喇叭高亢、明亮的特點,又保持了大喇叭粗獷、沉厚的風格。幾種音色時而融為一體,時而分奏對比,齊中有變,變在齊中,層次豐富,韻味濃重。這種演奏形式主要用於節日、婚娶等喜慶活動或農閒時的娛樂活動,藝人稱此為“三不擱”。
4、咔戲:以一支嗩吶(或“咔碗”)吹(或“咔”)一些為民眾喜聞樂見的戲曲(如京劇、評劇、梆子、影調等)唱腔,常配以相應劇種的特色打擊樂器為伴奏。一般用於娛樂活動,或在“對棚”中當“絕活”使用。
所謂“咔”,就是模擬。技藝較高的鼓樂藝人能夠逼真地模擬各種禽啼鳥鳴,能夠把唱腔的各種感情變化,不同人物的腔調,哭、笑、哀、怒,描摹得維妙維肖,妙趣橫生。
咔戲在鼓吹樂中是比較特殊的一種表演形式。由於咔戲的演奏比較依賴演奏者的嗓音,因此,演奏的效果如何,往往視其“唱”得如何而定,這就嗩吶這件樂器本身發揮作用,也就降低咔戲音樂作為器樂曲的保留價值。
(二)笙管樂
以管子為主奏樂器的鼓樂演奏形式,稱為“笙管樂”,有以下幾種:
1、由單管主奏樂曲,配以笙(或不用笙)和鼓、小鈸、木魚等打擊樂器為伴奏。
2、由雙管主奏樂曲,配以笙(或不用笙)和鼓、小鈸、木魚等打擊樂器為伴奏。
管子樂的伴奏樂器除笙外,有時還用二胡、三弦、笛等。
丹東鼓樂樂隊一般由五至八人組成,主要樂器有:大嗩吶(45厘米)、小嗩吶(22.5米)、中嗩吶(33厘米左右)、鼓、鑼、鈸等。其組合時,往往根據具體條件或增或減。
曲體
丹東鼓樂按曲體結構大致可分為堂吹曲、牌子曲和套曲三大類。堂吹曲也稱“坐堂”,一般由引子、身子、尾子三部分構成;牌子曲比較短小,風格偏於活潑歡快,常用於喜慶場合;套曲則由若干樂曲組成,是一種大型的曲式結構。丹東鼓樂的板式包括散板、慢板、快板、水板等,代表曲牌則有《南池澇》《金沙灘》《前後風》等。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丹東鼓樂氣勢宏偉,熱情洋溢,具有深厚的民眾基礎,是遼寧地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歷史和藝術研究價值。

傳承狀況

傳承丹東鼓樂技藝的老藝人已寥寥無幾,如不加大挖掘、整理、保護工作的力度,這一優秀的民間藝術形式將面臨失傳的危險。

傳承人物

唐海峰,男,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嗩吶藝術(丹東鼓樂)。

保護措施

丹東市較有名氣的民間鼓樂班有 50 余支,大多活躍在縣區、鄉鎮,也逐漸擴展到城市。其中有四支鼓樂班被列為重點,所在鄉鎮已被命名為項目傳承基地,分別是:以唐海峰為領班的東港市孤山鎮唐家鼓樂班,以趙金龍為領班的東港市馬家店鎮王家鼓樂班,以袁佰革為領班的鳳城市蘭旗鎮袁家鼓樂班,以戚士泉為領班的寬甸縣石湖溝鎮戚家鼓樂班。
遼寧省丹東市不斷加強國家級非遺項目“丹東鼓樂”的數位化採錄,已採錄傳統曲目近百首,對“丹東鼓樂”的保護傳承起到了有力的推進作用。作為古老的記譜方式,工尺譜在“丹東鼓樂”傳統曲目的傳承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開展數位化採錄的同時,丹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收集整理以工尺譜記錄的鼓樂曲目四十餘首。下一步,丹東市積極鼓勵工尺譜轉譯簡譜工作,更好地推進丹東鼓樂的保護傳承。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23年2月4日,市委宣傳部、丹東市文旅廣電局在萬達廣場舉辦“鼓樂喧天鬧元宵”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賀新春《丹東鼓樂》專場展演活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