嗩吶藝術(上黨八音會)

嗩吶藝術(上黨八音會)

嗩吶藝術(上黨八音會),山西省長子縣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上黨八音會是山西省長子縣一帶流傳的一種民間器樂形式,它起源於唐代,在宋代獲得較大發展,繁盛於明清。上黨民間的八音會班社主要使用鼓、鑼、鑔、笙、笛、哨、管、胡八種樂器,以此而得名。它主要用於迎神賽社、婚喪嫁娶、節日慶典等民俗活動,在長期的發展與形成過程中,融匯宮廷大曲、戲曲音樂、民歌、小曲等多種音樂的精華,形成了平易大氣、熱烈奔放的藝術特色。

2008年6月7日,山西省長子縣申報的嗩吶藝術(上黨八音會)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Ⅱ-37。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嗩吶藝術(上黨八音會)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音樂
  • 申報地區:山西省長子縣
  • 遺產編號:Ⅱ-37
歷史淵源,基本特徵,演奏形式,藝術特色,代表作品,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上黨八音會歷史久遠,南宋王應麟著《三字經》曰:“匏土革、木石金、絲與竹,乃八音。”建國初在長治市就出土了一批彌足珍貴的樂器,時代屬於春秋中期,曾有專家用其合奏“東方紅”等樂曲,音質不變。這表明上黨地區在春秋時期(公元前700年)就形成了較為成熟的音樂。
上黨八音樂會萌生於戰國秦漢時期,形成發展於明末清初。八音會是中國古代對民族樂器的統稱,它指金、石、絲、土、革、竹、木、匏這八類材質有關的樂器。民間組織的八音會音樂班子,主要使用鼓,鑼、箭、笙、笛、哨、管,胡這八種樂器,將八種樂器有機結合在一起演奏音樂,故名八音會。
據長子縣誌記載:八音會源於西漢時期的樂戶和宗教音樂,漢唐時成為一個完整的音樂形式。唐開元十一年正月,李隆基巡幸上黨時,潞州百姓以“街頭巷尾笙和歌”來迎接,當時吹奏班子使用的樂器就是鐘(金)磬(石)損(土)祝(木)鼓(革)琴(絲)笙(匏)簫(竹)八大類。這些樂器組合演奏的功能主要是禮儀祭祀、迎來送往、迎神賽社,婚喪嫁娶、生兒育女、生意慶典等。

基本特徵

演奏形式

八音會樂器雖由八大類組成,但過去演奏時分文場和武場,文場使用樂器有嗩吶、笙、簫、竹笛和胡琴等;而武場使用的樂器則突出大鼓、大鑼、大雨、梯子等,後來以吹打為主,弦樂為輔,文武兼備,共同組合成一種民樂合奏或對奏形式的吹打樂,吹的熱鬧,打的更熱鬧,年長的內行都知道八音會熱鬧的是長治的大小十番、平順縣的十樣錦、沁縣的大鼓三曲及壺關縣的喜鼓等。

藝術特色

上黨八音會的藝術特色是吹打並舉、熱烈奔放、聲情並茂、演奏兼備。上黨八音會的音樂構成要素一是宮廷音樂,二是廟堂音樂,三是戲曲音樂,四是民間小調。其藝術特色大致有三:一是吹打並重,文武相接;二是聲情並茂,演奏兼備;三是藝術容量大,本體特色強。
一:吹打並重,文武相接
上黨八音會樂器有文場、武場之別,文場為嗩吶、絲竹,武場為梆,鼓、鑼、鐐。文場突出嗩吶吹奏技巧,要求吹奏者不僅低倍、大、中,小嗩吶和口咪都能運用自如,而且還要吹奏出喜、怒、哀、怨等不同的感情色彩;不僅能吹奏各類歌曲,而且能吹奏整本戲文;不僅能“文吹”,而且能“武吹”(如吹奏時口咬鍘刀,刀的兩端還要掛兩大桶清水);不僅有獨奏,而且有祖孫父兄等多人聯袂吹奏。武場突出鼓、鑼、鑔,“鼓佬”(或稱“掌鼓板的”)不僅負有指揮職責,掌握演奏的節奏情緒,而且擊鼓花樣迭出;鑼鑔不僅要節奏有致、嘹亮利落,而且要上下翻動金光閃耀,乃至高潮處,忘情時,將手中鑼鑔拋向數米高空,隨手接來,繼續按節奏敲打,引得觀眾鼓掌喝彩。
二:聲情並茂,演奏兼備
上黨八音會吹打樂給人以聽覺與視覺雙重美感,要求樂手不僅吹的悅耳,打得嘹亮,而且要隨著樂曲情緒變化邊吹奏邊表演,隨著戲文中人物唱段需要邊演奏邊走場子,並把生、旦、淨、末、醜的形象和感情色彩演奏和表演出來。除了主要樂手要做重點表演外,對於配合的樂手,也要求做出相應的表演。
三:藝術容量大,本體特色強
上黨八音會有較強的兼容性,善於融合和吸收各種音樂精華,從而不斷豐富和發展自己。無論南樂北調、俗歌雅唱,但凡引入,稍事加工,轉換調式、更換樂器,便覺合理合韻,自然天成。然而它無論引入和融合哪種音樂,都始終把強化本體特色放在首位,“千變萬變不得變味”是歷代八音會恪守的鐵的原則,它自身特有的“高亢激越、熱烈火爆”、“慷慨悲歌,大氣磅礴”的音樂特色和地方戲曲與民歌小調的音樂母體是任何時候也不得改變的。

代表作品

上黨八音會的傳統曲目,現存80餘首。其中民間器樂套曲31首:【大十番】所聯接的曲牌有盤頭、萬花燈、武夜城、慢流、文夜城、七五三、柳春景,掛花燈,緊流、收江南;【小十番】所聯接的曲牌有小盤頭、青鼓下山、踏青,磨斧、招軍、求醫、鬧端陽、下河南、小金槍、耍孩兒;【十樣景】聯接的曲牌有老八板、扢咂嘴、賣膏藥、萬年歡、西洋景、打雁、釘缸、秦腔秧歌、西火腔、趕卷。
嗩吶牌子曲30首:揚州傍妝檯、迎仙客、朝天子、一枝花、清鼓、出字傍妝檯,山坡羊、五福榮、風入松、水龍嶺、大泣顏回、醉太平、五馬,紅繡鞋、董龍滾、跌落金錢、靠山紅、戲牡丹、羅、紅繡針、節節高、大開門、萬年花、小開門、石榴花、鐺鐺鼓、八角鼓、採花。
嗩吶卡戲5腔:①上黨梆子板腔(共有中四六、花腔、一串鈴、四十八梆、四六板、垛板、三套板、葡萄架、大板等9腔);②上黨梆子唱腔選段;③上黨落子唱腔選段;④襄垣秧歌唱腔選段;⑤澤州秧歌唱腔選段。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上黨八音會與流傳地的各種民俗活動聯繫在一起,具有音樂學和民俗學研究價值。
上黨八音會在流傳過程中,不斷豐富完善,體現了上黨地區民間文化和民間藝術的多元化,折射出民間曲種的產生、流傳、發展過程,對於研究上黨地區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價值。
傳承狀況
“文革”期間,八音會遭到破壞性衝擊,幾近絕跡。現代相關活動雖重新得到恢復,但由於市場經濟和外來文化的影響,人們原有的審美觀念已發生了改變,八音會面臨傳承乏人、瀕臨滅亡的窘境,亟待挖掘、整理、保護。
傳承人物
崔青雲,男,2018年5月被評定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山西省長子縣申報。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長子縣文化館獲得“嗩吶藝術(上黨八音會)”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該項目保護單位長子縣文化館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7年9月3日,在首屆山西藝術節晉城文化藝術周上,上黨八音會參演。
2019年4月15日,山西省長治市長子縣舉辦上黨八音會大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