嗩吶藝術(楊小班鼓吹樂棚)

嗩吶藝術(楊小班鼓吹樂棚)

嗩吶藝術(楊小班鼓吹樂棚),黑龍江省肇州縣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楊小班鼓吹樂棚是黑龍江省肇州縣城內僅存的一家原生態民間禮俗樂隊,也是中國現存極少的以家庭方式傳承的民間禮俗樂隊。其創始人楊殿甲祖居山東萊州,從小逃荒到東北,在鼓樂班學藝。1904年(光緒23年),他在吉林省扶餘縣創建樂班,後一直活躍在黑龍江省“三肇”地區,主要為民間婚喪、節日慶典、祭祀禮儀等民俗活動服務。楊小班鼓吹樂棚前後傳承五代,至二十一世紀已有百年歷史,一直保留著較為傳統的面貌。

2008年6月7日,嗩吶藝術(楊小班鼓吹樂棚)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Ⅱ-37。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嗩吶藝術(楊小班鼓吹樂棚)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非遺編號:Ⅱ-37
  • 申報地區:黑龍江省肇州縣
  • 遺產類別:傳統音樂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樂曲特色,演奏形式,代表作品,傳承保護,傳承人物,傳承狀況,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肇州楊家班屬於典型的鼓吹世家,精通禮俗,擅長嗩吶音樂,是當地較有名氣的鼓樂班社。“楊小班鼓吹樂棚”在清代中葉已形成獨具地域特色的鼓吹樂棚體系。其創始人名叫楊殿甲,是萊州府郎密縣楊家莊人氏,生於1882年(光緒8年)年。由於家庭貧困,飢餓難熬,他一直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1904年(光緒23年),他從山東省逃荒到吉林省扶餘縣落腳,但是由於沒什麼活乾,就在一家喇叭棚打小工,吹奏喇叭熬生活。楊老先生在扶餘縣生了七個男孩(1904年—1916年),所有兒子都和他學習多種樂器的演奏。
1919年(民國8年)楊殿甲在吉林省扶餘縣組建了喇叭棚,孩子們勤學苦練,很快掌握了嗩吶管子笛子板胡京胡的演奏技巧,還學習念曲子,曲子有牌子曲、漢套曲、四鼓曲等曲牌,因此楊家上活各個都是好手。1930(民國19年)前後,肇源遭遇洪水,一家人跑水到肇州生活,開始了一代又代的鼓吹樂棚生活,因為活幹得好,被人們稱為“楊小班”(因為十一個班主領一幫孩子)。1952年,楊小班鼓吹樂棚在黑龍江省民間吹打會演中榮獲優勝獎。1950至1965年他們長期無私為縣裡的專業或業餘活動服務,因此也獲得了很多的榮譽,在漫長的藝術生涯中,逐漸創造了本家獨門獨派的演奏風格和曲目,形成了楊小班體系,並且有自己獨創的曲子。

文化特徵

樂曲特色

楊小班鼓吹樂棚珍藏並套用祖傳工尺譜手抄曲目,記譜和解讀方式十分獨特。他們所演奏的樂曲包括套曲、組曲、牌子曲、改良曲、變奏曲等類型,其中有些樂曲體現出江南音樂特色,大多數則融匯了塞北音樂風格。楊小班鼓吹樂棚常用的曲牌包括《小放牛》《打棗》《送情郎》《靠山調》等。

演奏形式

鼓吹樂在現代民俗活動中有兩種形式:一是鼓吹樂中的嗩吶笙、管、笛子等樂器,根據不同的樂隊編制,選取一些傳統和現代在一起的混合型樂隊;二是保持傳統鼓吹樂的編制。但是現代婚嫁程式比過去的傳統婚嫁少了許多,鼓樂班社在現代婚嫁中只用了一天,過去要三四天左右。樂手多在門外坐吹或立吹,很少有搭“席棚”的。
喪葬活動中不同環節下楊小班鼓吹樂棚有著不同的演奏形式。楊小班鼓吹樂棚在喪葬活動中一般分為以下五個環節:坐棚、上廟、送盤纏、出殯、下葬。
坐棚,指在喪家中搭建的簡易小棚子中吹奏的演奏形式(有時,會有響棚加入)。由於是在家中吹奏,嗩吶、打擊樂的聲音還很響亮,所以連續的吹奏一般都會引來左鄰右舍的圍觀。這個時候的鼓吹樂班就起著渲染氣氛、擴大聲勢的作用。因為現今社會喪葬禮俗活動不僅僅是為了祭祀先人、追悼亡靈,而且同時是兒女對先人孝心的一種展示。
上廟,也稱“送漿水”,指為亡人送飯,廟每個村子裡都有,供奉在田地中的特定位置,一兩平方米的小房子。供奉的都是各路神仙,例如土地等。按規矩是需要上三次廟的,寓意是人吃飯時間也要給亡魂送飯。上廟過程中鼓吹樂班要一路跟隨,但是在去的路上並不吹奏,而是在回來的路上吹奏。這裡結合“上廟”蘊含的意義來看,鼓吹樂班的音樂是為了讓陽間的人緬懷亡人。
送盤纏,這是出靈前一次重要的儀式活動,需要亡者親眷一次隨行到廟前為其送行。其中要有人抬著供桌、紙牛、紙錢等物,屆時在廟前燒掉。這一活動包含了很多信息,送盤纏是出靈的前一項,寓意是祝願亡者往西方極樂世界去。這裡的鼓吹樂就承載了親人們對未知世界的美好期望。
不同的喪葬禮俗環節,都是人們不同的心理活動過程,悲傷到緬懷再到祝願。鼓吹樂班在這裡是一個媒介,起到了一個度化作用,它是人們心理活動的承載。在每一個不同形式中的鼓吹樂都是儀式中特定的一種符號象徵。

代表作品

樂手們吹奏的曲目除了傳統曲目《萬年歡》《小開門》《工尺上》外,也吹奏一些現代創作的歌曲和嗩吶曲。如在結婚的時候,楊小班自己的迎親曲子嗩吶獨創《小龍尾》新娘的梳頭曲目《紐扣咪》,表現孩子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的《狀元遊街》等曲目。

傳承保護

傳承人物

楊小班鼓吹樂棚屬於家族式傳承,從創始人楊殿甲開始,讓下一代中各方面都很突出的次子楊鳳岐作為第二代傳承人,在二十一世紀是以第三代傳承人楊成偉為主、第四代傳承人楊春園和第五代傳承人楊明星為輔的活動團體,活躍在肇州縣城鄉及臨近市、縣,享有較高的聲譽,是大慶本地民俗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
(一)第三代傳承人
2018年4月,大慶楊成偉入選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楊小班鼓吹樂棚””填補了黑龍江市在此領域的空白。
楊成偉是“楊小班鼓吹樂棚”的第三代傳承人,生於1947 年9月,從小就生活在哨叭家庭里。7歲就跟老人上活兒、打小工,由於家裡薰陶和感染下自己也掌握了曲子和板頭。老人又教工、尺、哨叭和其他樂器,自己有了一些成就。1961年上了松花江藝校,回來後到縣評劇院工作,在業餘時間就跟父親學習打擊樂,念一些打形曲、四鼓等。楊成偉老師主要對“楊小班”的歷史及傳承上展開敘述,以下為楊老師口述的“楊小班”內容綜述: 楊小班的曲調和韻味確有特色,在我縣廣為流傳,2007年被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8年被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9年6月23日參加黑龍江省第十二屆群星獎,2010年4月27日參加哈師大音樂學院。黑龍江流域非物質藝術文化遺產研究(系列講座之六),2010年8 月9日第30屆中國哈爾濱之夏音樂會,2011年9月24日參加東北亞區域“農村與少數民族音樂教師培養”國際研討會,2012年12月22日到李詠欄目《向幸福出發》做節目,共去了6人。
(二)第四代傳承人
楊春園師從哈爾濱王銳老師,是楊成偉的二侄子,是楊小班鼓吹樂棚的第四代傳承人。與楊成偉一樣,他們都在吹工尺譜,口傳心授,有的吹四股,三眼一板,吹到慢四股,叫身子。吹到不慢不快的時候,就能聽出念這個曲子的構想。一句可以抻成三眼,四股就得口傳心授,一句就可以吹一分鐘。抻開以後收回來的時候,就能聽出是什麼曲子了,然後一點點快,一點點快,最後高潮,有尾巴。剩下的都可以用簡譜寫,有時候加入音符,不太好寫。速度是個人掌握的。古代一家人乾很多,現代一家人乾比較少。

傳承狀況

楊小班鼓吹樂棚經歷了五代人的發展,隨著民俗活動的不斷改變以及時代的變遷,鼓吹樂棚這一表演形式也在與時俱進,比如加入了大提琴、揚琴等樂器,並且楊小班成員也參加一些民族器樂的比賽,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把村落民俗文化發展推向更高的一個表演和欣賞層次。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嗩吶藝術(楊小班鼓吹樂棚)項目保護單位肇州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7年3月,“楊小班鼓吹樂棚”亮相央視國際頻道《城市1對1》欄目。
2014年5月,中國音樂學院院長趙塔里木一行人參觀了楊小班鼓吹樂棚音樂傳習基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